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园绿地环境景观设计调查报告-李立萍

公园绿地环境景观设计调查报告-李立萍

公园绿地环境景观设计调查报告-李立萍
公园绿地环境景观设计调查报告-李立萍

公园绿地景观环境设计调查报告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

南京深圳装饰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李立萍

调查课题:公园绿地景观环境设计

调研案例:南京玄武湖公园

调研目的:通过对城市公园绿地的调查研究,了解公园绿地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以及景观空间的基本尺度和景观设计的各物质要素。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神话直观感受,对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和内容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调研方法:资料收集、实地拍照、参与体验

调研内容:区位、占地规模、周边环境、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各景观要素(如建筑小品、水体、植物、地形、以及铺装等)。

1现状分析

1.1 区位分析

玄武湖公园位于南京城中,钟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

之中,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其东傍秀

美钟山,西临滚滚长江,南依人文荟萃的

夫子庙﹑秦淮河,北望遥遥的幕府山(见

图1)。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南北长

约2.4公里,东西最宽处约为2公里,周

长9.5公里,全湖面积约为4.73平方公里,

其中湖水面为3.68平方公里,五洲面积为

1.05平方公里。

玄武湖方圆近五里,分作五洲,洲洲

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山

异,终年景色如画。而玄武湖历史上曾有

过“五洲公园”之称。

图1

1.2 周边环境关系

玄武湖东侧:是紫金山与玄武湖水面的交界处,山水相依,尺度和谐。

玄武湖南侧:景物丰富,古迹众多,。鸡鸣寺至太平门一代,是南朝皇家园林的遗址地,最著名的“华林苑”和“乐游苑”就位于此。明城墙为玄武湖创造了一个相对于城市独立的自然生长空间,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北极阁、古平岗山峦连绵,玄奘塔和鸡鸣寺是这一自然轮廓线中的标志物。

玄武湖西侧:杉树林和明城墙是湖西岸最具特色的景物,将玄武湖西侧凌乱的城市天际线统一起来。

玄武湖北侧:主要为南京火车站区域、红山和情侣园一带。火车站是玄武湖和红山的分隔点,红山是玄武湖北侧重要的远景山体景观,而情侣园以水景和花卉为主要景观,展现了与玄武湖一致的自然风貌。

2公园景观环境设计总体分析

2.1 空间布局

玄武湖公园的整体规划设计布局结构为“三线、四湖、五洲”(见图2)。

“三线”包括:北侧龙蟠路、火车站一

线,该线为具有现代都市风格的都市游乐线,

主要景点有滨水尤其长廊、金粉水乡、园外

园等;西侧明城墙一线是新旧文化装机的社

会风尚线,主要包括神策门公园、李渔文化

园、水生植物园、玄圃、城墙根步行广场等;

南侧北极阁、鸡鸣寺一线是具有自然宗教特

征的自然文化线,主要景观有九华山、清音

阁、鸡鸣寺、石滩等。

“四湖”是基于岛屿和三线的影响,将

湖面氛围不同特征的区域:由岛屿环绕的优

雅高贵的苑湖;毗邻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具有

繁盛活力的北策湖;紧偎明城墙的浪漫幽静

的西邸湖;延伸至情侣园的清新悠闲的南渡

湖。图2

“五洲”是多元文化的核心景区:以现有景点的改造为主,适当增加能体现六朝文化的玄武湖特色的新景点,并根据五洲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环洲以水韵为主;樱洲以园苑文化为主;梁洲以历史文化为主;翠洲以现代艺术文化为主;菱洲以生态休闲文化为主。

2.2交通组织

玄武湖公园的布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公园的交通流线的设计,主要道路系统的规划布局方式为混合式布置,即自然式与规则式交错组合的布置手法。为将散布湖中的各个岛屿相互联系起来,设计了部分桥和长堤,创造力整个公园的旅游环路,并通过水上游艇和岛间小路连接湖内岛屿,增强了旅游线路的可达性。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可以发现园区交通方式分为游览车、自行车以及步行三种,但是以步行游览为主。园区道路系统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主干道(也就是环湖路,联系全园,考虑通行、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约6m),次路(满足通行、消防、游览车辆,宽约3m),游憩小路(满足通行功能,一般宽约0.8~1.5m)。

在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起着组织交通、引导游览、组织空间构成景色的作用,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流线的畅通以及合理性是一个公园景观环境设计评价中很重要的环节。但是,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园区存在主次交通层次不清的问题,尤其是入口处园路的导向性和暗示性不强,导致参观者在入口处难以把握游览路线和园区的整体结构,同时对于主次道路的功能应用不明确,游览车的行驶路线存在一定的问题。

3公园景观环境设计具体分析

3.1 地形设计

玄武湖公园整个地形基本为平地,菱洲为少许坡地。在规划设计中,根据原有地形现状和景观空间营造的需求,设计了部分台地、坡道景观。在坡地设计时,考虑驳岸与道路、水体设计相互结合,创造不同的水陆岸线景观效果(见图3、图4)。

图3 图4

3.2 道路铺装

玄武湖公园的铺装形式比较多样化,在不同性质的场所采用了不同的铺装材料和铺装形式。例如,在主要道路两旁采用代表玄武湖的图案形式,“龙”、“玄”、“武”的汉字形式,增加并突出了公园的文化氛围;在临水区域,设置了亲水活动空间,以木质铺装材料为主(见图5);在一些散步小路,选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卵石拼花图案为主,增添了小路的趣味性;在较大的活动广场处,以大图案拼花为主,同时会出现立体彩绘艺术(见图6),吸引游人注意等等。

图5 图6

3.3 建筑小品

公园内建筑小品所占比例不太大,公厕和亭廊等也基本能满足现状。一些功能性的小品如座椅、垃圾箱、指示牌等虽然基本能满足游人使用的需求,但是设计形式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由于旅客流量大,另一些装饰性小品如雕塑(见图7)、立体花坛(见图8)等人工污损的情况比较严重,也需要加强管理和养护。

图7 图8

3.4 水体设计

玄武湖公园的规划是以水景作为主要

的特色景观,并且在规划中将整个湖面划

分为“四湖”:苑湖、北策湖、西邸湖和南

渡湖。水体设计时考虑了水岸线的勾勒以

及水岸边的植物配置。如在临水岸边种植

了形态优美的杨柳,在水中形成倒影,相

互呼应(见图8)。

图8

3.5 植物配置

在植物配置上,首先强调的是生态性原则的应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以乡土植物为主,科学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配置方式,力图营造更自然的植物生境。此外,水生湿生植物强调自然式配置,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成一体,形成颇具山林野趣的自然小环境。为保留遗留的文化内涵,对一些树龄悠久,姿态优美的古树名木,如百年古树香樟、杨树、桂花、水杉等,进行保留和保护。

植物配置的另一特点是以植物区别每个洲,使其均有各自突出的骨干树种,特色鲜明。如樱洲在环洲怀抱之中,是四面环水的洲中洲,洲上遍植樱花,早春花开,形成“樱洲花海”。翠洲的特色为树多僻静,巨伞般的雪松,宝塔形的松柏与成片的竹林,十分幽静,被称为“翠洲云树”。梁洲的特色是菊、桂二美,每至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菊花争妍,故称“梁洲秋菊”。环洲上细柳依依,微风拂来,宛如烟云舒卷,有“环洲烟柳”之称。菱洲,则因过去多产菱角,加上濒临钟山,有“千云非一伏”的钟山云霞,故有“菱洲山岚”的美名。

在南京玄武湖公园中,各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绿化布置采用孤植、群植和片植等多种形式,无论树种、花期、姿态经过组合均能营造出不一样的美感,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生态型、花园式公园环境景观。同时许多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成片栽植,形成多层次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营造了一定围合、隐蔽、安静的具有空间独立性的场所环境,使游人在充满温馨的环境中进行沟通和交流。

3小结及建议

玄武湖公园的整体规划设计是很成功,但是在进行景观环境设计时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了某些场地的效果欠佳。

硬质铺张过多,协调性不够可以适当增加耐践踏的草坪,地被花卉可采用耐践踏的草坪与缀花草地相结合的形式,增加人们亲近自然的机会,满足市民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临水部分水生植物管理太过粗放,许多水生植物长势不好,需要加强管理,或者针对场地环境对水生植物的种类进行在选择。

玄武湖公园实行免费政策后游客暴增,对公园的管理及设施是个不小的考验。管理阶层应该做好各方面的措施,比如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停车场等问题都应该得到解决。

某公园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

某公园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交叉口处,建设单位为,设计单位为 究院。建设规模川。 其中景观工程主要包括各类小广场、生态停车位、园路等。各景点有: 廊架、凉亭、健身广场、喷泉、花池、景墙、小品、各地块组合铺装等。总体工程包括苗木的种植、室外照明及灌溉供水系统等。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由于园林小品各景点分布在绿地的各个地方,因此建筑材料堆放应根据各景点大小进行合理堆放。 2.1临时道路设置 为了满足施工材料的运输需要,工地需要修筑临时道路,为了减少材料的浪费,确保道路路基实度,故开工前应结合永久的道路的设计标高,提前将碎石垫层按设计要求铺平压实,表面再铺瓜子片或粗砂做面层压实, 供施工时使用。等以后再浇筑砼路面,这样不仅确保永久性道路的质量,又保证了施工材料的运输和供应。 2.2临时排水网设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搞好排水网设计。为确保施工现场平整、整洁,应修好排水沟网络和污泥水沉淀池,将地面雨水及时排入临时排水沟,面积较大的地方应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管道。 2.3施工用水布置 施工用水分点设置供应,如砼搅拌站,工地养护用水,生活区用水,消防用水进行有计划的分点供应,并在主水管上设置总的水表,以确计量使用。管道应埋

在地下防止机械辗压。

2.4施工用电应根据三相电路,基本做到平衡,由总配电箱分出,两箱为动力分配电箱,一箱为工地照明及生活照明分配电箱,并附设电表计量。 2.5现场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见附表) 三、施工准备总设想 3.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对图纸中的吊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画出大样图。 3.2熟悉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摸清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地下暗沟,地下装置、 障碍物,地下水位等一切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3.3接通施工用水、用电,选定材料的堆放场地,修筑施工便道,修筑临时排水设 施。合同建设单位向供电部门和供水部门申请落实。 3.4在制定出测量放线方案后,合同建设单位技术人员共同检验与确认红线桩与标 准水准点后方可进行放线。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 4.1编制原则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是以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材料不浪费、用工减少、工期合理、竣工及时为原则,发挥我公司的主观能动性,以方案领先、技术领先为向导,充分利用我公司在以往项目中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强化计划管理,合理进行流水搭接,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部署,据此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4.2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总工期为40日历天。 4.2.1绿化施工网络计划 施工'现场勘'场地清理及平整 定点放线"挖坑换土苗木栽植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调研报告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调研报告 提高XX绿化水平打造XX城市品牌—— 新阶段加强绿化建设,应深入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加快推进城市转型的意义和目的 XX市是一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由于煤炭资源日益枯竭,XX年以后,因煤而生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已经日益显现,严重制约了XX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推进XX市经济转型,振兴当地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是关系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 XX区作为XX市党政机关驻地,要抓住新一轮大开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快交通、能源、信息、市政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成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使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为此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期实现XX由“塞上煤城”向“XX 新型工业城市”的转变。 二、我区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区在园林绿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人们的环境美化意识大大增强,园林建设也日新月异。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园林设计往往过分强调平面构图,轻视植物种植设计。现今园林绿化中,园林绿化设计体现本土特色不足,设计效果图做得美轮美奂,而实际施工出来的效果却与方案设计有天壤之别。有些设计轻乡土植物,重外来植物。在实际中人们对乡土植物存有偏见,不重视野生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利用。一些外来的大树在运输途中难免树体受伤,所以栽植后常难以成活,一些树木因不适宜新的环境条件,种植后明显地生长不良,慢慢变成小老头树,直到死亡。设计中绿化比较单调、植物群落缺乏层次。植物的配置缺乏一定的艺术性,无一定的色彩对比,层次对比和质感对比,体现不出独特的景观效果,对显示我区园林个性还有些不足,在我区的园林绿化中,植物配植在垂直空间缺乏层次感,在水平空间也没有前景与背景的区别,生态环境不能满足各种不同习性植物的生长,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缺乏多样性,其景观效果不佳。 二是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经济林树种应用少。实际应用我区园林绿化中的种植层次结构简单,树种过于单一,我区园林绿化中经济林树种应用较少。如道路两旁的绿化,可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土地价值。大树是园林植物

郑州市公园绿地调查报告

郑州市公园绿地调查报告 系别: 专业年级: 小组成员: 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10日 1 目录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4 一、引 言 (5) (一)选题背景: (5) (二)相关概念界定: (6)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6) (四)课题研究内容: (7) (五)研究目的: (7) (六)研究方法: (8) (七)研究意义: ................................ 8 二、调查结果分析 .. (9) (一)样本基本情况 (9) (二)满意情况 (10) (三)发展障碍 ................................. 12 三、结论与建议 (14) (一) 主要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14

(二)合理化建议 ................................ 15 参考文 献 .......................................... 18 附 录 (19) 2 中文摘要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郑州作为花园城市,并有“绿城”的美誉,因此,此次以郑州市各个公园为对象来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郑州公园问题调查与分析 3 Abstract Urban park green space of urban green system as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driving up a bridge between the man and natur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urb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how to improve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build affinity with the landscape features, has become a relationship to the urgent task for

公园设计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景观设计泛亚作品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2014.2.21

SITE ANALYSIS 基地分析 CASE STUDY 案例分析 CONCEPT DESIGN 理念分析

微软 国家动物医学INTEL 和勤软件 意法半导体 615所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 埃克森美孚 中广核 博格华纳东软软件 晟碟半导体 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 微创欧姆龙 纺织工程UBI 印孚瑟斯 基因科技 吉尔多肽东丽SMC 组织工程 东 川 路 江 川 东 路 莲 花 南 路 信息数码港 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基地 SITE ANALYSIS/SURROUNDING LANDSCAPE 区位关系 区位关系:区域功能: 听产业基地,周边多以企业园区为主,服务对象较为统一。 SITE SITE Industrial function: 6 high-tech industries as the backstone. Service function: Provide high-tech innovative functions to researchers and high-tech staffs. 产业功能:以集成电路与软件、新能源、航空、数字内容、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等六大类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服务功能:为进入高新区的科研人员和国内外高科技人才提供科技创新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风险投资服务、中介咨询服务、通讯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服务、会务展示服务、娱乐休闲服务……

基地现状不足 Disadvantages SITE SITE 1 2 3 Function: Not efficient space usage, unclear function layouts 硬景:形式感不足、亮点匮乏、节点无法突出 Harscape: Not stylish, lack of highlight spots, no emphasized nodes 软景:种植品种单一、 层次不明显、缺乏空间感 Softscape: Onefold planting, no obvious planting hierarchy, lack of sense of space 点睛:缺少精神堡垒、无特色标志 Focal points: lack of landmark, iconic features 1 2 3 STE STATUS AND ENVIRONMENT ANALYSIS B 辐射范围广泛,所以景观风格主要体现园区现代感,以体现休闲展示的功能为主。格,所以本基地方案应考虑与其对应,选用现代的流线感作为主要表现元素。 置。 地较多,景观可利用率较大,是服务基地的主要道路。

城市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以金鸡湖广场及周边绿地景观为例 城市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论文 姓名 孙雨静 1120122230 史心怡 1120122209 沈 烨 1120122217 司 竹 1120122227

调研概述及目的:对金鸡湖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在对现有资料的大概了解 上进一步体会城市公园景观在城市中所发挥的的重要意义。将对公园景观总体布局的宏观把握与对景观要素的设计手法、广场道路尺度规划的微观局部相结合,展开分析调研。 关键词:生态,城市绿化,空间尺度,植物配置,金鸡湖 正文: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的绿洲,它是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美化城市面貌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作用。而同样的,作为一个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在顺应自然,营造生态空间的同时,其总体布局和空间形式,以及尺度把握,无疑也是我们值得推敲和借鉴的。 金鸡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即苏州古城区和新区以东,在地理位置上属于苏州中心地带。(图1-1)金鸡湖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占地约12平方公里,为园区的城市湖泊公园。金鸡湖具有无以伦比的风景资源,占地约7平方公里,其环湖地区可以开发成为一个临水的区域性现代休闲娱乐空间。 图0-1 园区中轴线布局 Ⅰ因地制宜环境引导下的总体布局及规划理念 金鸡湖是在苏州市东区——苏州工业园区的中心部位,其水域面积7.38km2,比著名的杭州西子湖还大1.88km2,定位是开放的城市湖泊公园,因而它必须符合园区的总体规划,园区的总体规划是将中新合作的70km2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均遵循如下规划布局原则,即从北往南依次为工业区、居住区、中心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区,东西向以苏州干将路的延伸线为中轴线,而金鸡湖正像串在这根轴线上的一颗明珠。设计师在对湖岸周围地块进行一定的分区以后,开始了“创造性保护”的规划。 1969年,克罗(D.S.Crowe)率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即既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1.1 总体规定 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 (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

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 (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 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古

郑州市公园绿地调查报告

郑州市公园 绿地问题调查报告 系别: 专业年级: 小组成员: 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10日

目录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4) 一、引言 (5) (一)选题背景: (5) (二)相关概念界定: (6)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6) (四)课题研究内容: (7) (五)研究目的: (7) (六)研究方法: (8) (七)研究意义: (8) 二、调查结果分析 (9) (一)样本基本情况 (9) (二)满意情况 (10) (三)发展障碍 (12) 三、结论与建议 (14) (一) 主要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合理化建议 (15)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中文摘要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只有重视在公园绿地布局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公园绿地设计与规划方面的研究、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郑州作为花园城市,并有“绿城”的美誉,因此,此次以郑州市各个公园为对象来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郑州公园问题调查与分析

Abstract Urban park green space of urban green system as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driving up a bridge between the man and natur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urb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green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urban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how to improve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build affinity with the landscape features, has become a relationship to the urgent task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ly then takes the in park green space layout analysis,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spatial layout relations, park green space design and planning research, the green management Key word:Urban park green space shade park proble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先写总结——————————————? 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 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一)概念?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 1、政治文化方面? 2、游乐休憩方面? 3、科普教育方面? (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 1、市级公园? 2、区级公园? (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 1、面积? 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 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 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 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 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 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 1、活动内容? 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 2、设置因素? 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 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 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 公园面积的大小? (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 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 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 切合实际,分期建设? 与周围环境(建筑群、道路网、绿地)相协调? ——————————————————————————————————————————————————————? 二、综合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一)条件分析? 任务书(建园的审批文件、投资额)? 历史沿革、社会人文条件分析?

城市公园绿地调查报告调研目的doc

城市公园绿地调查报告调研目的 篇一:邯郸城市公园调研报告 建筑调研实习报告 城市公园调研之 邯郸滏阳公园、龙湖公园调研报告 摘要:公园是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通过实地勘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随机访谈)、查阅文献、观察记录的方式对邯郸市滏阳、龙湖公园设施,环境,园物管理等各方面进行考察,学习了公园值得借鉴之处,同时发现了公园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园问卷调查娱乐设施卫生环境园物管理建议 前言 1、调研的基本情况说明 公园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陌生,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上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公园作为城市居民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的设施,补充现代社会人类偏重于物质文明生活的缺陷,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自然的生活,陶冶情操。 公共绿地由城市公园、滨水绿带、城市道路绿地构成。

其中城市公园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休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发展至今,城市公园绿地的种类、布局、形式、功能等越来越丰富,其中包括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业公园,街旁绿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小型公园。它作为城市的主要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传播场所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特别是现在城市社会生活紧张忙碌,环境质量也不太好,公园在给城市提供好的环境的同时也是在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放松休闲娱乐的空间和场所,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公园建设的是否合理,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调查了邯郸市的滏阳、龙湖公园,公园都在正常开放阶段。调研手法:实地勘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随机访谈)、查阅文献、观察记录。 2、 (1)现状调研及分析现状调研及分析我们去公园,一方面进行实地勘察,一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与公园游人进行访谈了解。滏阳公园 位于邯郸市滏河大街南段,始建于1992年,是一座大

临安绿地调查报告

临安城市绿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公园绿地 指向公众开放、以供人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调查内容:1.公园绿地与城市系统性,包括服务半径、主入口、城市体系。 2.公园绿地的自身系统性,包括服务设施、景观设施、空间变化、植物配置。 3.总结公园绿地的基本特征。 调查对象: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除具有绿地的一般美化、净化作用外,在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游乐休憩:约1000平方米 内置游乐、休憩和健身设施,考虑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 政治文化:约10000平方米 政府举办的宣传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 广场内分布较广的座椅,造型优美,可供游人休息和观赏。 服务设施 主要有儿童娱乐设施,全民健身设施,休息设施等。

广场中的山水自然山水景色的提炼与浓缩,是把自然的景色人工化。 植物配置 银杏 棕榈 柳 葱兰 美人蕉 栀子花 海桐 常春藤 地肤 矮牵牛 苏铁 孔雀草 鸡冠花 万寿菊 木槿 桂花 紫鸭趾草 凤尾兰 百日草 半枝莲等。 植物首先满足功能要求并建筑、园路、水景等环境相协调;以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积极引入外来树种;乔、灌、草结合。 公园绿地的基本特征: 1)与城市系统整体相协调,联系紧密,绿地与周围环境配合,自然融合在城市之中。 2)兼改造环境的生态功能和休闲娱乐文化宣传功能与一体。 3)自身功能体系完备,各种设施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服务群众。 4)体现当地乡土特征,帮助展现城市魅力。 5)植物配置多用乡土树种,植物种类丰富,搭配合理。 6)注重空间的变化,使人感到强烈的领域感和场所感,有景可看。 2.附属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浅谈城市公园绿化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绿化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公园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公园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对城市公园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Abstract: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can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urban landscape, urban park greeni ng’s first priority i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park design problem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city park; Landscape; design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休息地,是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日常生活和身心再生所必需的“平常景观”,是居民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1 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思考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上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人们越来越追求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而城市公园逐渐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其可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公园景观设计的逐渐得到重视,鉴于城市公园的作用,其更应该在设计上从产生意图出发考虑。 1.1生态可持续性。保持场地原有的肌理及原生态基础,加以保护性改造,通过河涌、河岸、公园的不同水生态设计,形成一个自我净化系统;整体规划河涌网络纵贯的本区,保持这一生态廊道的连通。同时通过设计有生态绿岛,具有家具抽象符号和长度标听环形单车径及散步跑步径,穿行于绿色生态景观空间。同时,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整合地块周边生态系统,完善生态自我修复,打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本公园项目地处乐从家具、钢铁商贸区西侧,且与沙滘村和葛岸村富有文化历史的两村紧密联系,其公园设计特点应当融合现代与历史两个方面,体现现代商贸的风采,又延续历史文化传统,充分体现商贸风采与传统记忆 1.2城市的互补作用。城市公园作为日后发展居住区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通过设计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绿地,营造山丘、树林、河流、浅滩、湿地不同要素

城市园林绿化学习考察报告.doc

城市园林绿化学习考察报告 按照市领导指示,市市政园林局局长王向道带队,由局分管领导、局机关绿化科、技术科、园林绿化处、第一苗圃等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察组一行17人,赴济源市考察学习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经过现场考察及与济源市园林绿化部门深入交流探讨,我们深切体会到济源近些年城市绿化事业的巨大发展,对济源市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撼。对照先进,使我们对濮阳城市绿化的缺点和不足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为我市下步绿化改造提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济源市城市绿化建设成就及特色 近年来,济源市园林绿化坚持“大气、秀气、灵气”的建设理念,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以超前的眼光和思路,精心设计,因地制宜,多种树、种大树,着力打造错落有致、风景秀美、四季常青的城市绿化精品工程,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量,全力构建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绿色济源,城市面貌发生显著改观。其城市绿化具体做法和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以增加城市绿量为宗旨,按照“多树、兼花、少草”的理念,摒弃以往“大草坪”、“大模纹”等城市园林不良风气,见缝插“绿”不留缝隙,通过乔、灌、花、草的有机配合,营造了复层式、密林式园林景观,有效增大了城市绿量。 道路绿化改变以前“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重复模式和城市

道路绿化树种单一、色彩单调的现状,注重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丰富道路绿化的层次感、节奏感。黄河路、济源大道等道路,两旁布满密密麻麻的绿色植物,有的街边甚至有3、4排行道树,形成道路密林,保证了充足的绿量和丰富的绿化景观层次,使得整条道路郁郁葱葱,满眼绿色扑面而来。在抓好道路整体绿化建设的同时,从小处着手,狠抓道路两侧沿线边角空地绿化,见缝插绿,宜园则园,宜坛则坛,处处造景,使城市道路绿化上了一个大档次。 公共绿地绿化见缝插“绿”不留缝隙,对世纪广场、火车站广场、篮球城、文化城、清趣园、新莽园等广场、公园、游园、绿地进行了全面见缝插绿,按照“草坪面积一般不超过10平方米”的要求,加大树木和花灌木种植力度,大量栽植紫薇等开花植物,丰富了城市色彩,提高了生态效益,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 (二)确立“利用水资源,做好水景观,彰显水文化,做活水经济”的水系规划理念。充分利用城市水源,以“造绿造水造景”为重点,以湨、蟒两河为主线沿河布绿、沿河建园,建设大型带状绿地,形成了靓丽的滨河景观带,彰显了城市灵性。 (三)实施城区景区化工程,提升绿化品位。按照城区比景区漂亮的原则,连续多年开展城区绿化大会战,大树进城、果树进城、石头进城,丰富城市绿化景观,提升绿化品位。同时大规模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对沁园路、学苑路、文昌路等主干道两侧进行拆墙补绿,新建单位一律不得建设围墙,启动示范居委会建设,完善了街旁绿地及单位、居住区绿化,先后建成了25个大型广场、公园、游园和75

校园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报告

校园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报告 在进行校园绿地规划之前,我们通过实地调研,观察场地基本情况等方法,获取了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绿地的基本资料。 一、儋州校区自然环境简况 1、地理概貌: 整个校区坐落于海南省西部的儋州市宝岛新村,周围地势平坦,起伏较小,偶有散乱低矮山丘,比较近的几座分布在学校东面和南面。校区整体地形相对较平坦,北部教学区比南部的宿舍区稍高,以登峰路为中心,往东西两个方向,地势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其中西部的农学院基地方向比东部稍高。 2、水文及其生态状况: 学校南北两侧分别有一条河流,自西向东流淌,其干流在学校西侧分支,演变成为环绕学校的两条小河,其中南侧的水量较大,沿学生宿舍区----美食街流走;北侧河流流量稍小,从植物园和南药园之间穿过校园,最后与南面的河流在学校东北部汇合。由于南部河流在进行驳岸翻修,放闸没有蓄水,东湖干涸,但只有少量草本植物生长在底部。北部河流的堤坝于2009年受台风影响,被大水冲毁,此后并未修缮;加之流量偏小,植物园旁的人工湖常年缺水,其底部植物自然衍生出不同种类,且乔灌草层次丰富,植被茂盛。且南北两侧河道,除了河流本身,还有许多相连的水田、池塘,周围又环有林木,水鸟多栖息在附近。 3、气候和土壤: 地属海南岛的亚热带气候,旱季雨季分明。夏季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冬季温暖湿润,适合热带亚热带植物生长。偶有台风侵袭,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力。当地土壤情况,由于该地区开发深度较浅,因此区内自然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的不是十分严重,自然植被虽然被人工植被代替,但由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其恢复能力较强,即使是在生产用地的经济林里,也有野生地被。该区土地利用率高,农业生产发达。土地利用格局主要为林业用地、香蕉林和农田,其次为宅基地、乡镇工业用地和花圃用地。 4、生态环境概况: 校园周围生态环境受到人类开发的影响。虽然周围大量的植被、环校的水体,都为野生动植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人类开发力度过大,人群活动频繁,树木、草丛中已无大型哺乳动物,仅有鸟类、鼠类、蛇类、蛙类及昆虫类小型动物。以作物为特点的人工植被主要为水稻、橡胶、水果种植。 二、校园绿地现状调查 将校园视为小镇,则儋州校区的绿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1、公园绿地: (1)位于校园东北侧的植物园和南药园:可将其视为公园。该场地范围较大,内有丰富植物。园内沿园路设有简单座椅和廊架,没有太多的服务设施,游园以游览为主。与植物园相连,外侧河边有开阔草地,设有少量石桌石凳,平时使用率较高,多为傍晚锻炼和散步的去处,也做游园之后休憩停留的地点。南药园以药类植物为主,全园分区,沿河呈带状分布,园内没有任何可供休憩的设施。 (2)位于宿舍区和教学区之间的带状公园:(由三部分组成) ①位于新教楼前的广场:由于校区内缺乏硬质铺装的场地给人们活动,加之该场地内

百花潭公园调研报告

百花潭公园调研 报告 专业:园林 组号:第六组 成员:杨青松、补捷 李欣、于凤 指导老师:徐巧

目录 引言 一、公园概况 二、公园设计分析 1、入口部分 2、游园路线分析 3、山水布局 4、建筑风格 5、道路与广场 6、植物配置 7、节点、园林小品分析 三、人的活动 1、广场上 2、树荫下 3、百花园中 四、设计初探 ( 一 )共享与开放性 ( 二 )多样性的功能 ( 三 )系统化的园林 ( 四 )环境艺术的创造五、结束语

调研时间:2013-04-20 调研地点:成都百花潭公园 调研目的:通过成都百花潭公园的调研,了解城市公园的组织形式以及环境配置,熟悉城市公园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以及公园设计原理,从而达到掌握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素,为城市公园的设计做准备。 引言: 城市公园,是供城市公众使用的园林,为“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休闲娱乐有了更多的需求。在工作之余,去公园散步、娱乐、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公园因其在城市生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受到普遍重视,如何营造宜人景观,发挥其应有功能,成为设计者追求的永恒主题。 一、公园概况 百花潭公园位于成都市区浣花溪 南岸,与青羊宫、杜甫草堂相邻。1953 年开始建为成都市百花潭动物园, 1976年改建为综合性公园,1982年 开园更名为成都市百花潭公园。公园得名于《蜀中名胜记》,诗人杜甫在此留下了“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名句。

泰安绿地调查报告

泰安市绿地规划调查报告 一、调研目的:通过现场对城市各类绿地的调查研究,熟悉城市各类绿地的 分类,深化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认识。学习运用合理的调查方式,收集规划设计所需信息,通过分析整理,准确而便捷的用图纸,表格,文字等形式将调查内容表达出来。 二、调研地点: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及湖公园 三、调研时间: 2016年3月11号-3月12号 四、调查对象:泰安市城市规划馆工作人员、泰安市湖公园周边居民 五、调研方法:1. 通过网络查询的方法明确城市绿地的分类标准,了解泰安 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采用公园现场调查、规划馆参观等手段获得泰安的绿地应 用的基本状况,并初步了解绿地应用的现状,系统的分析 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把绿地应用 到城市中,充分发挥绿地综合功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 的生活环境。 六、结果与分析:1. 2002年建设部颁布文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绿地分类标准也采用这样的分类体系将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13中类、11小类(见表1-1);特别是将“公共绿地”更改为“公园绿地”,同时强调了公园绿地的概念,即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同的学者对城市绿地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看法。朱钧珍认为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一般绿地(或附属绿地、环境绿地)、特种绿地(包括生产性与防护性绿地)、郊区绿地等4类。最大优点是突出公园绿地,但对郊区公园而言,是属公园绿地,还是归郊区绿地,似乎难以结论。李敏(1999)将城市人居环境绿地分为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游憩绿地、环保绿地和水域绿地5类,基本包括了城市各类绿地内容,其优点是突出了大农业(含林业)绿地和城市大环境绿地系统的生态性。马锦义(2002)认为可将城市绿地分为园林绿地和农林生产绿地2大类,园林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包含城市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主题公园、居住区公园、街头小游园、花园广场、古迹公园、纪念公园、旅游观光公园、森林公园等)、防护绿地、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绿地、庭园绿地和交通绿地,农林生产绿地包括农地和林地。 按照国家《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标准》和泰安市区绿地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目的,将绿地分为公园绿地(包括城市广场)、附属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

绿地规划知识点

第一章城市绿地功能 1.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 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的绿线 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 3.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的活动。 4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这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 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定为生产绿地的城市绿

地。 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达到绿化设计要求的树种。 5、骨干树种: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 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7、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 8、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9、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二、填空题 1.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生态区划要根据市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2.公园绿地为公众提供了游憩休闲的场所,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 3.市级综合公园面积一般在10hm2以上,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的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

邯郸公园调研报告

邯郸市城市公园绿化系统调研分析[摘要] 绿地系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邯郸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绿化作用、植物配置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为改善和优化邯郸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为此,我调研了滏阳公园、龙湖公园、赵苑公园以及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公园,并对其绿化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够靠自己浅薄的知识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关键词] 公园绿地现状;绿化植物结构配置;邯郸市; 大名县 概论 城市公园绿地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研究城市公园绿地是如何发挥功能的,首先应该掌握其绿化植物的结构组成。通过对邯郸市公园绿地的实地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公园绿地的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结构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措施,促进其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构建水平的提高,对邯郸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具有特别的意义。 城市公园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因此,通过对滏阳公园、龙湖公园、赵苑公园以及大名县石刻博物馆附属公园绿化系统的实地调研,并结合调研时拍到的照片,对邯郸市城市公园绿化系统进行分析,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现状分析 一、公园绿化系统概况 (1)滏阳公园作为邯郸早期的公园, 总体规划以自然山水为骨架、植物造景为特 色,是一座集文化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 综合性公园,在植物配置上注重植物空间 立体配置和植物色彩的季相变化,营造出物 种多样、景观精美的生态园林效果。目前, 公园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6万余株,绿化 覆盖率达到74%。近期又对公园进行了增 值植物,共栽植25个品种的各类植物24 00株,其中引进新品种6个。通过完善植 物配置,一幅品种多样、高低错落、层次丰 富的植物景观呈现在游人面前,实现公园绿 化提档升级。 (2)龙湖公园园内栽植各类植物 1.6 万余株,建有造型各异的桥梁12座。同时 完成了由大型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激光三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 安伟丽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与规划安伟丽 发表时间:2017-09-08T17:04:51.9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安伟丽 [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公园绿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景观带来了不少影响,促进了人们对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在生态功能上的认识,城市公园绿地的应用不仅改善了环境同时也美化了城市,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成为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营造具有亲和力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环境,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身份证号码:23232619860129xxxx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公园绿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景观带来了不少影响,促进了人们对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在生态功能上的认识,城市公园绿地的应用不仅改善了环境同时也美化了城市,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成为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营造具有亲和力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环境,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景观设计 一、城市公园绿地及其发展概况 1.城市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在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绿地是向大众开放,为市民提供游憩场所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生态、美化城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公园绿化用地。城市公园绿地它代表着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2.城市公园绿地的发展概况 城市绿地公园在我国开始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十年出现了热潮,比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都在建设的城市绿地生态公园项目;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公园绿地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二、城市带状公园的研究 带状公园与绿地是当代城市公园主要构成要素,承担着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可观的意义,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艺术形象。它的网状分布,为城市居民亲近、享受自然环境提供了空间,而且道路沿线的绿化有利于组织城市交通,对城市交通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1.带状公园的类型 依照城市带状公园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生态保护型、休闲游憩型、历史文化型三种。 (1)生态保护型 城市的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环境构成了城市自然的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物质形态的宏观背景,也是城市发展的支持,城市的发展对自然景观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典型代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沿着城市河流、小溪而建设,以河流、水体、湿地、植被等形成的绿色廊道,成为动植物的适合栖息地。另一种是结合城市外围交通干线而设立的绿带,这种绿带多位于城市边缘或城市各城区之间,宽度较宽,从数百米到几十公里不等,这种绿带在提高生物多样性,防止城市无节制蔓延,控制城市形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休闲游憩型 自然的宁静、闲适与情趣对都市人来讲是真贵的,绿色景观赋予了我们太多现代文明所无法给予的生活情趣:在沙滩上散步、拾贝;在海中冲浪、游泳;在湖中泛舟;在草坪上游戏,在林荫小道中慢步等游憩活动;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得那么自然,体现了人对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与渴望,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乐趣决定了自然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3)历史文化型 城市中的山、水、绿地等自然开放空间与历史建筑景观紧密的结合,创造了一道独特风景线。在城市中以开展旅游观光、文化教育景观为代表。典型代表包括:结合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墙、结合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形成的景观风貌带等。这种带状公园在丰富城市景观、传承城市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公园设计 1.城市公园立意设计 公园是完善城市四项基本职能中游憩职能的重要基地,又是健全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公园发展迅速,建设公园的土地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而设计出符合原基地和周边环境的城市公园是我们的目标。为了满足人们对各种功能的需求,公园的立意也应该以人民大众的愿望为重。 2.城市公园分区设计 首先根据地理环境来确定公园的主要的功能分区和布局形式,同时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游人,设置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和休息的场所。面积比较大的公园分区和形式比较多,分区时要注意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合理的组织空间等等。 3.城市公园的交通设计 公园内的大部分场地被处理为草地、树丛、水面或其它形式所占用,人活动的场所被局限在有限的林荫小道、园路、广场等铺装地面上。当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直接影响到人们思考和行为,人们喜欢走捷径的想法常常会不顾已有的道路规划,而直线奔向绿地。公园开放后,很多周边的居民因上下班也经常穿越公园,减少路上所花的时间;所以,公园在向城市完全开放的同时,应更多考虑人们进入公园的交通路线。 4. 城市公园植被设计 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根据所在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绿地的用途及特征,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绿地植物配置,应尽量采用本地植物,以及能被更好地利用或恢复原有自然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一般在城市公园绿地中植物种类比较繁多,在植物配置中,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以及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的相互搭配,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