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景观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8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1.1 总体规定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
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
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
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
古树不得移栽,种植小乔木其胸径要求在6-10cm以上。
凡采用的乔木应有饱满的树冠,严禁种植无树冠光杆乔木,选用植物材料均应健康,无病虫害。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注重季相变化,常绿和落叶树种配比得当,色叶和香花植物点缀其中,植物种植要疏密有致,以达到步移景异、四季有景的效果。
公其景*—设计任务书公共绿地景观专业设计任务书1、项目概况1. 1项目名称:XXXX1. 2项目地址:本项目位于O1.3项目描述:总用地面积约为XX万皿,总建筑面积XX万肝,其中地上建筑面积XX万疔,地下建筑面积XX而。
室外步行街面积约XX万平方米。
2、设计依据2.1XX项目签批总图及建设指标。
2.2电、煤气、市政等有关部门意见和要求。
2.3规划主管部门给定的规划设计条件和已批复的详细规划图纸。
2.4测绘部门提供的实测地形图和地质水文勘测资料。
2.5项目市政条件。
2.6经XX规划院确认的建筑设计方案,XX市规划局审批通过后的审查方案(包括甲方确认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各层平面图纸、立面效果图、剖面图及竖向设计图等)。
2.7甲方提供的景观建造标准。
2.8XX景观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任务书(本书)。
2.9甲方已确认的经济技术指标及建造标准。
2.11甲方的定额设计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强制性条文, 设计导则以及消防安全专篇。
2.1212双方签定的设计合同内所包含的服务性条款及要求(详见XXXX景观方案至施工图设计合同)。
2.13甲方对各阶段设计图纸的书面评审意见。
2.1414国家、地方、企业相关的规划设计法规、规范。
2. 15 XX文旅项目景观安全标准。
3、设计范围及内容3.1设计范围本次概念方案招标的范围:XX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室外景观环境设计;招标方案深度为概念方案设计,中标后进行方案深化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后期施工现场服务。
景观总面积:约XX万平米。
地面景观总面积XX万平米、其中红线内地面景观面积XX万平米、红线外地面景观面积XX万平米、屋顶景观面积约XX万平米。
3.2设计内容3. 2.1景观规划与设计(按甲方提供的XX交通设计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包括交通组织,如各功能流线布置、公交、出租车停靠站规划,消防安全组织等,广场功能划分及商业氛围的营造等环境艺术空间)。
3.2.2整体硬质铺装设计(含盲道、无障碍设计)。
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引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保护区。
合理的绿地布局和景观设计可以提供人们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与景观设计思路,旨在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城市公园规划的绿地布局1. 绿地的分布与连通城市公园的绿地布局应该注重分布的均衡性和连通性。
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划分绿地区域,使其分布于城市各个区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绿地之间应该通过道路、步行道等方式进行连通,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2. 绿地的大小与类型城市公园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大型城市应建设较大面积的公园,以满足市民大规模集中休闲的需求;小型城市则可以建设小型公园或社区绿地,方便市民就近休闲。
此外,绿地的类型也应多样化,如花园、运动场、湖泊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绿地的保护与利用城市公园的绿地布局还应考虑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
在规划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植被,同时结合城市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湿地、人工湖等水体,既可以提供生态功能,又可以增加市民的休闲方式。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思路1. 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
自然景观可以为市民提供自然的美感和舒适的环境,而人工景观则可以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融入人工湖、喷泉、雕塑等元素,与自然景观相互衬托,打造出独特的公园风貌。
2. 多样化的功能区域设计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功能区域。
例如,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需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文化展示区、艺术表演区等,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3. 绿色生态设计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注重绿色生态。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生态雨水处理系统、植物过滤系统等手段,提高公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第五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概述一、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二)保证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三)满足美化环境的景观要求二、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形式1.规则式。
有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具有庄严、雄伟、肃静、整齐、人工美的特点。
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
2.自然式。
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创作手法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
其缺点是不易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
3.混合式。
三、公园游人容量计算公园游人容量为服务区范围居民人数的15%一20%,一般为全市居民人数的10%。
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30m2为宜;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大于100m2。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m2);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水面和坡度大于50%的陡坡山地面积之和超过总面积的50%的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应适当增加。
四、其它:公园用地规模、内部用地比例、常规设施等见规范。
第二节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公园规划设计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调查研究阶段;编制任务书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
一、调查研究阶段1.调查内容:建设单位情况、社会环境、历史人文资料、用地现状、自然环境条件和规划作业。
2.调查资料分析与利用。
3.规划设计图纸的准备二、编写计划任务书(设计大纲)阶段三、总体规划阶段1.公园绿地的位置图2.现状分析图3.功能分区图4.道路系统规划图5.园林建筑规划图6.竖向规划图7.电气规划图8.管线规划图9.绿化规划图10.总体规划平面圈另外,一般还要做出全园和各主要景点效果图,写出说明书。
四、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也称为详细设计。
根据总体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每个局部的技术设计。
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园绿地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公园绿地不仅是城市中的宝贵资源,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公园绿地的需求,我们拟定了一项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旨在提升公园绿地的功能性和美观度。
一、规划目标本次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及改造工程计划的目标是提升公园绿地的功能性,加强人与自然的融合,创建宜人、宽敞、舒适的绿色休闲空间。
具体目标如下:1. 优化绿地布局:通过优化公园绿地的布局,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域,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和运动场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改善景观设计: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元素,如花坛、景观石、喷泉等,为游客提供美丽宜人的景观体验。
3. 强化生态保护:在设计改造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合理利用空间,保留并恢复现有的植被,提供更多的绿色植物覆盖,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境。
4. 提升设施配套:加强公共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增设洗手间、休息亭、供水设施等,提升公园绿地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5.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绿地保洁和维护工作,确保公园绿地的整洁和安全。
二、规划内容1. 绿地布局规划在公园绿地布局方面,我们将根据地形地貌、现有植被和周边环境等,合理规划公园内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规模。
根据不同的需求,划分出休闲区、运动区、游乐区等功能区域,并合理规划道路、步道和观景台等交通设施。
2. 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方面,我们将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元素。
通过合理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打造出四季有景、形态各异的景观,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绿色空间。
同时,景观设计还将注重水景、石景、雕塑等元素的运用,增加观赏性和艺术性。
3. 生态保护和绿化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将保留并修复现有的植被,增加绿地的覆盖率。
同时,在绿地内增设湿地、花坛等生态景观,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源,吸引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1.1 总体规定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
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
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
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
古树不得移栽,种植小乔木其胸径要求在6-10cm以上。
凡采用的乔木应有饱满的树冠,严禁种植无树冠光杆乔木,选用植物材料均应健康,无病虫害。
(3)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应注重季相变化,常绿和落叶树种配比得当,色叶和香花植物点缀其中,植物种植要疏密有致,以达到步移景异、四季有景的效果。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先写总结——————————————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一)概念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者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
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歇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1、政治文化方面2、游乐休憩方面3、科普教育方面(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1、市级公园2、区级公园(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1、面积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五)公园的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是指遨游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者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1、活动内容欣赏遨游、肃静歇息 、文化娱乐、儿童活动 、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 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2、设置因素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公园面积的大小(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满足遨游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爱慕的各种内容。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经典案例赏析(⼀)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经典案例赏析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类居住、⼯作、⽣活必不可少的场所。
公园是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除具有旅游价值、⽂化教育、休闲游乐的功能外,还折射该城市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城市往往因公园的存在⽽变得更有⽂化魅⼒。
兼具防洪与休闲功能多伦多Corktown公园▼位于多伦多市区的Corktown公园将景观设计与城市防洪措施完美结合,为城市公园设计树⽴了新的典范。
公园滨河空间的绿地并未多加修饰,在⾬季这⾥将被洪⽔淹没。
⽽西侧9英亩的⾼地则将常年保持⼲燥,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娱乐休闲活动场地。
▲总平⾯图这⽚经过重设计的棕地场地作为West Don Land中的第⼀个城市公园,揭开了区域发展的序幕,也证实了以景观驱动发展的⽆限潜⼒。
重构的⾃然将⽆⼈问津的城市边缘地带转化为深受众⼈喜爱的休闲场所,为多伦多公园⽣态多样性的建设树⽴了新标准。
公园所在处是多伦多过往⼯业历史的遗存,遗留下来的只有⼀⽚迫切需要清理和修复的棕地。
▲基地历史⾃⼗九世纪中叶⼯业化以来,这⽚⼟地⼀直作为棕地存在了数⼗年,泛滥的洪⽔以此为突破⼝,威胁着其⾝后210公顷的城市空间。
作为⼀个以减轻洪涝灾害为主要⽬的的城市公共⼯程项⽬,Corktown公园同时也成为了深受居民所喜爱的公共休闲空间。
▲防洪措施+公园两座⼭丘与中间开阔的草地组成了公园空间,活跃的运动场所与在繁盛的安⼤略本⼟植被中穿⾏的蜿蜒⼩路相互交织。
西侧公园中⼀⽚开阔的草地进⼀步将以观赏风景为主的被动娱乐区与活⼒⼗⾜的游玩区细分开来。
⽆论冬天还是夏天,是孩童还是成年⼈,⼈们在这⽚草地上尽享户外的⽣活。
▲季相在春夏两季,绽放的百花吸引来⽆数纷飞的蝴蝶、蜜蜂等昆⾍。
⽽⾼⾼在上的俯瞰视⾓也为被铁路站场、⾼压线与河⾕⾼速路等基础设施所占据,曾经让⼈唯恐避之不及的⼯业场景增添了不少吸引⼒。
解读潍坊市虞舜公园状元湖西岸绿地景观设计陈韦萍(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山东潍坊261031)摘要:本研究深入分析虞舜公园状元湖西岸绿地的设计背景、用地现状,从绿地设计的定位、设计思路、景观布局、竖向设计、交通规划、植物规划、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阐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绿地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虞舜公园;绿地景观;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理念,选用透水材料铺装,设置集水坑,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3.2.3文化性原则。
结合潍坊历史,体现本地状元文化,使园林景观与历史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4设计思路4.1主题核心虞舜公园状元湖西岸绿地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定位要求高的特点,结合周边环境,以生态自然、地域文化、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为主题,注重观赏性和参与性相结合,设计中以突出“野趣”为核心,保护并利用原有景观资源,尽量减少土方施工量,打造一处赏心悦目、清新怡人、环境优雅、和谐美丽的园林绿地景观。
4.2内容体现设计中主要体现了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丰富园路的变化,适当增加部分活动场地,容纳更多的人流;二是结合景观建设的需求,开挖原有湖岸,使岸线自然,富有变化,设置桥、栈道,便于游人亲水赏水;三是在植物配置上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开阔草坪空间与密林景观合理搭配,乔、灌、草相结合;四是园林文化的体现,充分结合潍坊地域文化特色,展现潍坊状元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激励新人;五是采用下沉绿地、透水铺装、碎石渗透、雨水收集等技术措施,体现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5总体设计本项目景观设计以突出生态自然、运动健身、地域文化为特色,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以苗木栽植、园路广场铺装,公厕、管理房建设,园林小品,景观照明,浇灌设施,服务设施等为具体设计内容,通过园林造园手法,打造带状公园绿地景观。
5.1景观规划布局本项目总体景观规划布局分为“二线”“四区”。
“二线”,即自行车骑行线、滨湖步行游览线;“四区”,即密林广场活动区、游憩休闲区、缤纷花海区(入口区)、健身运动区。
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供一个令人舒适、放松和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
景观设计理念的制定对于公园的功能和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举例:1. 自然融合:绿地公园设计应该尽可能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例如,可以保留现有的树木和植被,尽量减少土地和植物的破坏。
2. 多样性与互动:绿地公园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景观和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游乐区、运动区、餐饮区和休闲区,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活动。
3. 持续可持续发展:绿地公园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例如,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来供电,使用低能耗的设备和设施,并进行水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
4. 人文关怀:绿地公园设计应该注重人文关怀,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和温馨的环境。
例如,可以设置休息座椅和阴凉遮蔽设施,提供便利的卫生间和饮水设施,让人们能够在公园中愉快地休息和娱乐。
5. 安全与便利:绿地公园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的安全和便利性。
例如,可以设置围栏和标识,确保人们能够正确地使用和了解公园的设施和规则。
此外,应该合理规划出入口和停车场,方便人们进入和离开公园。
6. 教育与启发:绿地公园设计可以提供一些教育和启发的机会,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自然环境。
例如,可以设置信息牌和展示区,介绍公园中的植物和动物类型,并提供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自然与人文的因素,提供多样性和互动性的活动场所,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保证人们的安全与便利。
只有这样,绿地公园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
园林与建筑地域生态视角下的绿地景观设计——以瓷韵滨水文化公园为例□彭继平陈熙陈思摘要:该文通过分析滨水资源环境,研究该领域的发展、需求与趋势;剖析该项目规划地段的地域气候与人文历史;运用景观设计手法对该滨水地段开展因地制宜、具有地方性文化特色、以人为本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该设计以当地生态文化为特色,将由此引申出的各种观念与追求作为该景观文化设计的组成部分,以“一心、一环、二轴”为组景规划手法,设计整体的道路规划与植被分布,以地域生态文化特色为基础对滨水湿地因地制宜开展不同的设计。
关键词:景观生态设计一、瓷韵滨水文化公园背景与思路规划1-地域气候与人文历史分析瓷韵滨水文化公园地块位于江西景德镇,总占地面积约32000m2,位于湖水一侧,西面为水,东面为居民区。
景德镇春季回暖较早,雨量偏多;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霜冻期短。
从总体上看,景德镇春秋季短,夏冬季长,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主要自然灾害有寒害、洪涝、干旱、冻害以及持续时间较为短暂的高温危害等。
当地生态环境良好,物产丰厚,品种多样。
瓷器源远流长,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色闻名中外[1]o2.相关滨水园林景观设计调研秋水广场是江西南昌著名的滨水景观,作为后工业社会服务大众的滨水休闲广场,是搜集、整理历史人文资源而创建的滨水园林景观。
秋水广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之滨,与滕王阁隔江相望,是一座以喷泉为主题,集旅游、购物、观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休闲广场。
广场总体平面为月牙形,依江而立,总占地面积约87000m2,绿地面积约33000m2,硬地广场面积约40000m2。
秋水广场取《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意,人们可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欣赏滕王阁。
广场南是内容丰富的“赣文化长廊”。
这条沿江长廊长约3000m,通过雕塑、浮雕、石刻、壁画、园林等艺术形式,呈现出赣文化的内涵、特色。
秋水广场的规划特点是根据弧形的沿江地域,因地制宜地排列景观,有下沉广场、半开放式广场、开放式广场等各种不同的设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