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常考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1.3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银行学常考知识点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Ms=m * B

其中:Ms代表货币供应量;B代表基础货币;m代表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之间存在着一种乘数或倍数关系。

*一、基础货币的概念

*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和。又因为它们构成中央银行负债,是中央银行为影响货币供应量所能强力控制的,所以又称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

第一节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

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基础货币的若干特点:第一,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基础货币供给影响货币供给总量。

第二,基础货币流通性很强,即持有者能够自主运用,是所有货币中最活跃的部分。第三,基础货币具有多倍的伸缩功能,其运动的结果能够增加或减少数倍于它本身数量的货币。第四,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的各相关层次有较高的相关度,它的变化对于货币供给变化起着重要决定作用。

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节再贴现率与改变基础货币数量影响货币供给,以实现特定的总需求水平。

二、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由上表可以发现,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不同项目的变动可引起基础货币量的变化。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1、政府的财政赤字与盈余

当政府面临财政赤字时,其弥补渠道对于基础货币变动具有不同

意义:其一,向中央银行借款直接增加基础货币;其二,增加税收或发行新的公债在一定意义上并不影响基础货币,当公众支付税收或购买国债时,基础货币会暂时减少,但当政府支出这些债务时,它又回到流通中,使基础货币恢复到原有水平。此外,当财政收支出现赤字时,财政部在央行的存款倾向于减少,会扩大基础货币。当财政收支出现盈余时,情况则正好相反。

2、黄金储备变化和国际收支状况

*中央银行由于收购黄金、增加黄金储备而投放了等值的通货,基础货币增加。当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顺差,而在外汇市场购入外汇,也会增加基础货币。

3、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

三、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在货币乘数一定时,若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将成倍地扩张;而若基础货币减少,则货币供给量将成倍地缩减。由于基础货币能为货币当局所直接控制,因此,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货币当局即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

如果以t代表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的比例,表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则每一元活

期存款中有×t元定期存款准备金漏出。

(二)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乘数公式能够说明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及其机制,但不能够测算基础货币供给变动后的货币存量变化。因为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只有法定准备金比率和,而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比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比率,以及其他各类存款占活期存款比率分别由社会公众和商业银行决定。加之,货币供给是货币当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与公众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货币乘数大小必然受到商业银行体系

与公众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

1、超额准备金比率

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比率上升会降低银行体系的存款创造能力,从而降低货币乘数。影响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利率,借入资金的便利程度以及借入成本,由企业资金需求所决定的贷款机会。

利率上升将导致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上升,银行倾向于减持超额准备,随之降低。但是,市场利率上升,存在利率收益不能弥补发放贷款和管理贷款的费用的可能,银行倾向于增加准备金,相应提高。利率可以被看作是国债、不同到期日债券、抵押贷款和对公众贷款等的收益率的平均值。

2、公众持有通货比率(现金漏损率k)

货币乘数与现金漏损率k成反向变动关系。影响k的因素主要有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公众持有通货的机会成本等因素。

公众流动性偏好取决于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信任度及非现金支付手段的可接受性,两者呈同向变化的关系。

公众持有通货的机会成本是活期存款和有价证券的利率。一般情况下,利率变动与通货比率负相关。

但实际上当利率上升时,活期存款利率可能微不足道,而证券利率显著上升,从而人们提取存款购买证券而不是持有通货,其结果导致通货数量未发生变化,但上升。

其他因素如税率、地下非法经济活动等对通货比率也会产生影响。对可能逃税的交易来说,使用支票会容易被稽查追缴税款,因此提高税率会导致使用通货的比率增加。

3、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t上升,货币乘数下降。影响t的因素主要有定期存款利率以及收入和财富数量。

定期存款相对活期存款的利率上升,t上升。不过,即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相对利率不变,由于银行给予活期存款客户种种优惠而使得活期存款隐含收益增加,t仍有可能会下降。一般说来,随着人们

收入或财富的增长,人们选择定期存款作为财富贮藏手段的欲望增强,t 相应上升。

概括而论,市场利率和社会收入与财富水平变动都会影响,并进而影响货币乘数。所以,货币乘数部分是内生的。即使中央银行维持基础货币数量不变,货币存量也会由于市场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而发生变动。

货币供给的外生论与内生论

*现代经济条件下,货币对经济的作用通过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四角关系来实现的。具体来说,是通过货币供求关系及其运动,作用于社会总供求及其运动。这就必须通过货币供给量控制来调节货币供求。研究货币供给量控制,前提条件是货币供给的实际决定过程。在现代货币经济理论中,关于货币供给的决定存在着明显的理论分歧。显而易见,判断货币供给的实际过程到底是由外生性决定还是内生性决定,成为研究货币政策的基础。

*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看来,货币供给是一个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因而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非主流经济学尤其是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认为货币供给的决定过程非常复

杂,并非中央银行所能绝对控制,货币供给具有由经济主体内生决定的特性。不要说中央银行难于控制货币乘数,在某种汇率制度安排下,就连基础货币中央银行都难以完全控制,更别说整个货币供应量。在此情况下,通常可行的措施就是采取被动适应性调节。

一、外生论的主要观点

*货币乘数各系数短期内是稳定的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相对独立

*决定货币量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货币

*央行完全可以控制货币供给

*凯恩斯的“外生货币论”

*弗里德曼的“外生货币论”

*

二、内生论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