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电子小报手抄报趣味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板报模板数学家的故事海报有趣的数学A4
- 格式:doc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1
小朋友们
好好算算
吧!
一个人的拳头的周长正好是自己脚的尺寸;两臂平伸的长度等于身高;手腕的两倍的周长等于颈的周长;颈部周长的2倍等于腰围;脚长的7倍等于身高;是不是很神奇呢?两个父亲
和两个儿子分
三个馒头,每
人一个,这是
怎么回事呢?
鸡兔同笼,共有18个头,48条腿,请问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
我国最早的女数学家班昭,字惠班,东
汉安陵人(今陕西省咸阳县人),是班彪的
女儿,班固的妹妹。
班昭精通数学,汉和帝时奉召入宫,负
责教皇后和妃子的天文、数学。
公元92年,其兄班固逝世,遗留下了未
完成的《汉书》,其中的《文表》、《天文
志》等篇就是由班昭亲自完成的。
大学问家马融是她的学生,大数学家郑
玄也是她的学生。
他们都是“博极群书,兼
精算术”的著名学者。
0的最初含义是“没有”。
古人认为,既然什么也没有,就不必专门确定一个符号。
后来,人们用位值制记数时经常会碰到缺位的数,比如204,怎么表示中间的空位呢?古代印度人用“·”占位,我国开始时用空位,后来用“□”占位,再后来又用“○”占位。
据英国史学家考证,大约在1500年前,0最先出现于中国和印度边界,很可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创造。
人类从认识“1”到认识“0”,差不多用了5000。
乘法口诀现在小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
数学家数学家是指一些对数学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其工作上(特别是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家专注于数、数据、集合、结构、空间、变化。
专注于解决纯数学领域以外的问题的数学家称为应用数学家。
数学小知识1、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这种仪器就是司南。
2、最早使用小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的数学家,叫克拉维斯。
3、“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由七块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薄板组成,拼出来的图案变化万千,后来传到国外叫做唐图。
数字绕口令小兔子,开铺子,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子,五管小笛子,六条小棍子,七个小盘子,八颗小豆子,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你来猜一猜老师出了一道题:8÷2=? 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皮皮回答:"等于0!" 老师说:"怎么会呢?" 皮皮解释:"上下分开!" 丁丁 说道:"不对,等于耳朵!"老师:"哦?"丁丁回答:"左右分开呗!" 小朋友你来猜一猜是多少呢?数学名言1、二分之一个证明等于0。
(高斯)2、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
(罗素)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趣味数学数学家数学家是指一些对数学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其工作上 (特别是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家专注于数、数据、集合、结构、空间、变 化。
专注于解决纯数学 领域以外的问题的数学家称为应用数学家。
乘法口诀现在小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
主要荣誉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个人贡献华罗庚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享年77岁),犹太人,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
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为世界四大数学家。
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
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数学电子小报A模板(一)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数学电子小报A模板一、数学家简介数学家是对数学科学做出卓越贡献或成就的人,从事数学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数学科学不断发展进步。
数学家主要被分为纯数学家和应用数学家两种类型。
纯数学家:主要探究数学本身的理论基础与结构,提升数学领域的基础性和纯粹性。
应用数学家:研究数学在不同科学领域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工程、金融等。
二、著名数学家介绍1.欧拉(Euler)欧拉是一位18世纪瑞士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王子。
他发明了一些重要的数学符号,如e、i、π等,对现代数学基础的建立有重大贡献,其研究成果包括:欧拉公式和欧拉-马斯刻罗尼定理等。
2.高斯(Gauss)高斯是德国数学家,是数学、物理和天文学的杰出人物,是19世纪科学史上的巨擘。
他的研究成果涉及很多数学领域,包括代数、计算机科学、微积分、几何学等。
3.牛顿(Newton)牛顿是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近代科学三巨头之一,他的发现包括了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等。
三、数学家的思想和精神数学家不仅仅只是技术的奉献者,更是一群拥有优秀思想和精神的人。
其中一种代表就是泰勒(Taylor)和马克思(Marx)提出的探究思想: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体现抽象概念的问题。
数学家强调创新、挑战和自由,倡导自由的思想和开放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拓展数学领域的边界。
四、数学相对论数学家们还发现,在物理科学研究中,数学和物理是相互依赖的。
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它也是数学家创造科学成就的象征之一。
相对论代表了一种哲学思想,是科学的一个重要结构。
从今天的角度来说,相对论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科学问题,使物理学陷入了直观和理论原理之间的困境,同时也极大地启发了基础物理研究。
数学家通过数学技术研究,对科学中的基本性问题提出了理清和解决的途径。
五、结语数学思想的发展和流行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和教育。
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我们可以深刻了解到他们的思想精神和创造成果,为我们的未来推进各种学科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四年级数学故事小报欢迎阅读四年级数学故事小报!这是一个充满数学乐趣的小报,精选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故事一:神奇的魔方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小女孩叫小花。
她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魔方。
但是有一天,她的魔方突然坏了。
小花决定解开魔方的秘密。
她发现,魔方一共有6个面,每个面有9个小方块,所以整个魔方一共有54个小方块。
小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终于把魔方还原了。
小花很好奇,于是她数了数每个面上的小方块个数。
她发现,每个面上的小方块个数都是9个。
她又把9个小方块加在一起,得到了54个,和整个魔方的小方块个数一样。
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学规律!小花发现每个面上的小方块个数相加,等于整个魔方的小方块个数。
故事二:有趣的数列小明是一个喜欢数学的孩子。
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列。
这个数列是从1开始的,每个数都是前面两个数的和。
例如,数列的前几个数是1,1,2,3,5,8,13,21...小明对这个数列很感兴趣,于是他开始研究它的规律。
他发现,数列中的每个数都是前面两个数的和,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
小明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
他计算了数列中每个数和它前面所有数的平均值,并且发现这个平均值越来越接近一个特殊的数,我们叫它“黄金分割数”。
这个数大约是1.618,用字母φ表示。
小明觉得这个数列真有趣!它不仅有规律,还与黄金分割数相关联。
故事三:数学城堡的奥秘在一个神奇的数学世界里,有一座城堡,城堡里充满了各种数学之谜。
进入城堡的大门,小朋友们会看到一个巨大的数学题。
只有通过解答这个题目,才能打开城堡的下一扇门。
每一道题目都很有趣,考察着小朋友们的数学能力。
有加减乘除,有几何形状,有逻辑推理等等。
挑战越来越难,但是小朋友们并不气馁,他们愿意去解答每个谜题。
当小朋友们成功解答完最后一道题目时,城堡的大门打开了。
他们看到了一本神秘的数学书。
这本书记载了许多数学的奥秘,包括平方、立方、根号等概念,让小朋友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数学的世界。
0的最初含义是“没有”。
古人认为,既然什么也没有,就不必专门确定一个符号。
后来,人们用位值制记数时经常会碰到缺位的数,比如204,怎么表示中间的空位呢?古代印度人用“·”占位,我国开始时用空位,后来用“□”占位,再后来又用“○”占位。
据英国史学家考证,大约在1500年前,0最先出现于中国和印度边界,很可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创造。
人类从认识“1”到认识“0”,差不 多用了5000年的时间。
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
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 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人。
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9年,中国发行纪念陈景润的邮票。
同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 星命名为“陈景 润星”。
班级 姓名
◆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 华罗庚 ◆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 拉普拉斯
◆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
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
—— 冯纽曼 ◆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
—— 伦琴 ◆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 培根
◆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 纳皮尔
许多名人喜欢用数学比喻,往往出语幽默、灰谐,好比深山闻钟,让人记忆久远。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号称"悖论之父",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
他曾讲过一句名言:"大圆圈比小圆圈掌握的知识要多一点,但因为大圆圈的圆周比小圆圈的长,所以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比小圆圈大,因此更感到知识的不足,需要努力去学习"。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他有八位好朋友做帮手,使他少犯错
误,甚至可以不犯错误。
他编了一首歌,读起 来非常动听: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 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 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 时、何来、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
有一天,妈妈在看书时候突然问我:“孩子你学习了乘法了,我出一个题目你来算一算好不好?”我说好。
妈妈说:“我出个对联,上联下联说的都是一位老人的年龄,你算一下老人多少岁了。
”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
花甲是60岁,俗话说‘六十花甲’;古稀是70岁,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用来形容古代活过七十岁的人都很少了。
” 我这样计算:
上联的算式:2×60+3×7=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
得出结论:老人141岁了。
多少次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西班牙在十五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争”。
“六次。
”一个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
“哪六次?”老师又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
”
加号 有一个家庭,这家的孩子的数学一直不好,父母给他换了不少学校,最后,父母跟孩子换了一个教堂小学,这个孩子的数学就名列前茅。
父母也很奇怪,就问:“是不是老师教的好?”孩子说:“不是。
”父母又问:“是不是教材不一样?”孩子说:“不是。
”父母问:“那是什么?”孩子说:“我一进教室,我就知道这里对数学很重视,因为我一进门,我就看见有一个人被订在加号上!”
●二三四五六七八
答案:缺衣(一)少食
(十);
●八九不离十 答案:杂; ●二四六 答案:隔三岔五 ●1234567(打一成语)
答案:八九不离十
●旭日东升(打一数字) 答案:九 ●舌头(猜一计数单位) 答案:千 ●马路没弯(猜数学名词) 答案: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