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CICARE沟通模式用于门诊导诊的效果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36 KB
- 文档页数:2
导诊护理工作中医患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将医患沟通模式应用于导诊护理工作中,并对具体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于2022年1月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作为研究对象,因本次为对照实验,故对以上患者进行组别划分,一组是对照组,二组是观察组,各有30例。对照组为常规导致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医患沟通模式,对两组导诊护理服务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以及两组导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未达到统计学标准,但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最优的是观察组;通过组件对比,护理专业型、沟通舒适度、宣教全面性以及护理态度最优的是观察组。结论:将医患沟通应有于导诊护理工作中,能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改善,利于维护医患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大大提高了导诊护理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医患沟通;导诊工作;应有效果 引言 医护人员的综合服务水平以及专业能力影响着导诊护理工作质量,并且导诊护理工作质量也是体现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表现。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的逐渐提高,导诊护理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现如今,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导致护理工作量也逐渐增加,这使得医院护理纠纷以及医患纠纷实践频繁发生。而医患沟通模式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维护良好的医患沟通具有促进作用,可针对性的满足患者需求并解答患者的疑惑[1]。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导诊护理工作中医患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详细研究数据见下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2年1月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本次为对照实验,故采用抓阄法对全部患者进行组别划分,一组是对照组,二组是观察组。(45.5±4.5)岁为本实验对照组患者平均年纪,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46.3±4.2)岁为观察组患者平均年纪,14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
实验纳入标准:对所有患者行基础检查不存在重大疾病;患者意识清晰均可积极配合实验[2]。
引入CICARE沟通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摘要:沟通在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良好的沟通可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不同护理沟通模式会直接影响护理沟通效果与质量,进而影响护理质量。
CICARE沟通模式是美国护理沟通中常用的方式,该沟通模式的应用促使美国护理满意度有很大提高。
作为效果突出的护理沟通模式,CICARE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方面应用意义非凡,不过在我国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CICARE沟通模式的应用并未给予重视。
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现状,提出引入CICARE沟通模式,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建议:通过对护士CICARE沟通模式应用能力的培养,医院构建系统的CICARE沟通模式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以及对护士临床护理中CICARE沟通模式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以达到有效发挥CICARE沟通模式的作用,促进临床护理质量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CICARE沟通模式;护理质量;护患沟通引言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手段,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了解、拉近彼此距离。
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是护士了解患者感受、想法、需求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护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提升护理效率,保障护理质量。
不同护理沟通模式对沟通质量与效果有直接影响,CICARE作为国际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研究就对CICARE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引入CICARE沟通模式提升护理质量的方法,以促使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沟通中有效发挥作用。
一、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一)拉近护患距离,减少护患矛盾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患矛盾纠纷并不少见。
如患者对护士的护理不满意;护士护理时没有告知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内容,以及可能对患者的影响等,都容易导致彼此产生矛盾与纠纷。
很多护士在临床护理时,由于护理工作量较大,并不会与患者过多交流,到病床前直接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完全不考虑患者的体验、感受,引起患者不满,出现护患纠纷。
CICARE沟通模式在放射科护理服务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12-10T01:54:22.899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22期作者:胡廷旻[导读] 目的: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在放射科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胡廷旻湖北省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放射影像科 443000【摘要】目的: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在放射科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方法:资料选自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接收的100例放射科患者,随机分成2组,50例研究组应用CICARE沟通模式,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沟通,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怀疑、人际障碍评分优于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总满意度率98%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ICARE沟通模式能够改善医患关系,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CICARE沟通模式;常规沟通;放射科;应用效果放射科具有辅助检查的作用,是临床上用于检查的科室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常规的沟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CICARE沟通模式开始广泛应用到放射科[1]。
CICARE 指的是护理人员通过6个环节与患者进行沟通,即接触(Connect)、介绍(Introduce)、沟通(Communicate)、询问(Ask)、回答(Respond)、离开(Exit)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观察并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在放射科护理服务应用效果[2]。
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接收的100例放射科患者,患者及亲属了解本次研究且已签订研究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表分成两组,各50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4:26,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4..31±2.36)岁,病程1-12年,平均(6.06±1.41)年;对照组男女比例27:23,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2.64±1.74)岁;病程2-13年,平均(5.96±1.21)年。
·临床监护·CICARE 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情压力的缓解作用研究——以放射影像科护理为例马梦捷,郭蓓,彭英(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 乐山)摘要:目的 观察CICARE 沟通模式在放射影像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心情压力的缓解作用。
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我院放射影像科接收的78例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差异性,分别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
对照组为常规沟通,观察组为CICARE 沟通模式。
结果 两组干预后心情压力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两组干预满意度差异对比明显(P<0.05)。
结论 CICARE 沟通模式可有效缓解放射影像科患者的心情压力,提高患者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放射影像科;CICARE 沟通模式;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6.185本文引用格式:马梦捷,郭蓓,彭英. CICARE 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情压力的缓解作用研究——以放射影像科护理为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6):290,294.0 引言放射科是临床检查科室之一,具有辅助检查的作用[1]。
通常情况下,多数疾病在诊断中,均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的方式,根据影像学结果,辅助疾病的确诊。
因此,也可以说,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是确诊疾病的重要评估依据。
现阶段,在对患者实施检查时,与患者展开积极的合理的沟通,是减轻患者心情压力的重要手段[2]。
为了明确CICARE 沟通模式在放射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我院接受的78例影像学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以探究。
根据干预方法的差异性,分别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
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为25岁~75岁,年龄为(55.36±0.49)岁。
CICARE沟通模式在放射影像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在放射影像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
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放射影像学检查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沟通干预,研究组患者则接受CICARE沟通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心理压力进行评估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放射影像科中开展CICARE沟通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关键词】CICARE沟通模式;放射影像科;心理压力CICARE沟通模式是近年来诊疗工作中逐渐推广的一种医患沟通模式,即集合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及离开六个步骤的以流程为导向的沟通模式,通过循序渐进式的流程,实现医患之间的有效且高效的沟通[1]。
放射影像科是一个面向全院各科的集诊断、治疗等一体的科室,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是本科室始终的目标,我院近年来逐步在各科室中推广CICARE沟通模式,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本文主要以放射影像科中接受的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该沟通模式的应用与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放射影像学检查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23~75岁,平均(46.91±2.38)岁,所有患者沟通能力及认知水平均正常。
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接受常规沟通干预,护理人员完善接待与引导工作,向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具体项目流程、准备工作、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对病患存在疑虑的地方进行耐心解答。
背景1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什么是CICARE•为什么要学习CICARE•怎样建立CICARE沟通流程CICARE是一种流程化 护患沟通模式CICARE 定义传统的沟通方式CICAREc onnect R I C A CE C ommunicate A sk R espon dE xit 接触 介绍沟通询问 回答离开I ntroduceCICARE 应用•出入院介绍•护理操作时•床边交接班•转科时•转运时•健康教育•术前访视•……C ICARE—connect(接触)与患者建立联系•不可随意用替代性称呼•对方喜欢的称谓•辅以手势和适当语气•常用称呼:先生、女士、老师、某老、官职、辈分等。
C I CARE—Introduce(介绍)自我介绍,介绍你在患者治疗中的角色•仪表:端庄、落落大方•表情:微笑、自信•眼神:平静、柔和CI C ARE—C ommunicate(沟通)说明你要干什么•步骤(What When Why)•专业性•简明•步骤(担心什么、需要什么)•不要问隐私 CIC A RE— ask(询问)询问有无疑问评估沟通效果:注意患者反应、读懂患者的表情•理解他人的信息(判断情绪、重点分析、想解决什么问题)•实事求是•耐心 CICA R E— respond ( 回答)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给予恰当的反馈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验:揣摩患者心理,有的放矢的解答。
CICAR E— exit( 离开)向患者解释下一步安排,离开•得到病人允许•告知下一次接触的时间•有礼貌的离开CICARE 特点内容有序性操作规范性双向交流性CICARE使满意度上升UCLA(美国洛杉矶医疗集团)倡导的患者沟通模式医院在2014-2015年度最佳医院排行榜中位居第五。
病人满意度40%(2008)—90%(2009)-—99%(2010)。
医院始终占据全美第一的位置。
培训方法1.适用于每一个人,逐步内化成自主的沟通行为。
CICARE沟通模式在社区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2: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124【摘要】目的:以验证CICARE沟通模式在社区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目的开展此次研究,并针对患者依从性、效果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数据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
方法:设定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开展研究,择该期间我社区收治行中医护理患者为研究入组样本,筛选其中90例,按照实施沟通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即研究组(CICARE沟通模式)、对照组(传统沟通模式),后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统计学工具进行对比检验,观察结果差异。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依从性数据、相关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数据皆显优,组间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确切。
结论:CICARE沟通模式可明显提升社区中医护理患者依从性,改善护理满意度数据,应用效果确切,适合广泛推广。
【关键词】CICARE沟通模式;社区中医护理;应用效果观察中医技术有着上千年历史,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进步,中医涉及领域、项目不断拓展延伸,在多种疑难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有着独到之处,且具有简、便、效、廉等临床优势,非常适合于社区护理工作【1】。
现阶段如何保障中医护理技术疗效、提高操作舒适度、安全性成为临床学者重点研究方向。
相关文献报道显示,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提高患者对中医治疗、护理技术认知,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依从性,能够达到促进疾病康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目的,基于此现下文将CICARE沟通模式实施于社区中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具体分析阐述,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设定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开展研究,择该期间我社区收治行中医护理患者为研究入组样本,筛选其中90例,按照实施沟通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研究组:男女数据显示(23/22)例,年龄区间介于:(36-78)岁之间,平均值(52.43±4.71)岁,对照组:男女数据显示(24/21)例,年龄区间介于:(35-78)岁之间,平均值(53.023±4.40)岁。
CICARE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摘要〕主要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环节中所能够产生的积极作用。
方法通过应用CICARE沟通模式能够实现患者在急诊就诊、治疗、护理等多个方面的沟通与交流,然后能够从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等6个环节来实施模拟或者培训,能够实现分组的练习与考核。
结果忽视沟通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保证服务态度和水平,具备较高的责任心,能够保证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
结论CICARE沟通模式有着较高的先进性,可以提升忽视的沟通水平,能够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合格。
关键词:CICARE沟通模式;急诊护理;应用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单位,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实现治疗的重要科室,救治任务是比较繁重的,一般病情发生都比较急且变化比较大,所以急诊科室的护患关系是比较紧张的,也有很高的复杂性。
从医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传统的护理技术进行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判定有着一定的缺陷,并不能满足目前的医疗服务的需要。
日常护理实践中,很多护患冲突都是由于护理技术不足所产生的[1],而是和护理人员沟通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护理人员如果在工作中没有选择恰当的语言或者肢体动作,都会导致护患关系紧张,进而产生比较严重的护患纠纷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要求比较高的要求,传统方式中仅仅是从技术角度出发,没有实现系统性的考核与分析,导致无法达到临床应用标准。
1.1研究人群收集2019年度内在我院进行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将癫痫、痴呆、智障以及年龄在70岁以上、12岁以下的患者排除掉,并且所有患者都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护理人员主要是通过CICARE流程化沟通模式开展工作。
1.2随机分组整个急诊科内的忽视根据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配,根据要求分成CICARE沟通模式组(n1=33)及非CICARE沟通模式组(n2=35)。
前者主要是根据表1中的流程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后者则选择应用常规护理方式。
基层医院CICARE沟通模式用于门诊导诊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组织人员学习和培训标准化cicare沟通模式,用于基层医院导诊分诊,进行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5月—10月我院门诊就诊病人800例,分成两组,400例患者应用常规沟通模式,设为对照组,另400例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导诊分诊,设为观察组。
观察比较两组导诊的时长与满意度和门诊患者医疗纠纷和投诉率。
结果:观察组的导诊时长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基层医院引进标准化cicare沟通模式,既可以缩短导诊时长,又可以提高患者在门诊的满意度,从而有效减少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时间,使患者快捷方便及时地得到就诊和诊治,切实解决了基层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值得推广。
【关键词】基层医院;标准化沟通模式;满意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233-01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导诊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后续就诊的信任度和医院形象。
基层医院,因为承担着全乡镇人员医疗、护理、妇幼保健、食品卫生、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管理等多部门职能工作的特点,导诊分诊工作密度高、范围大、工作量繁重。
为此,导诊护士掌握熟练的沟通艺术是势在必行。
笔者引进cicare沟通模式运用于基层医院导诊的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5月半年的门诊咨询和就诊患者8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8年8月—10月为实施前,设为对照组,400例,其中男性317例,女性83例,平均年龄46.5岁,年龄范围78±15岁,2018年8月—10月为实施后,设为观察组,400例,其中男性293例,女性107例,平均年龄?49.5 ?岁,年龄范围75±14岁。
两组资料均剔除需启动绿色通道的危急重症患者和交流沟通障碍者(包括沟通不畅的老年人、不会讲汉语又缺乏翻译陪同的国际友人、口齿表达不清的少数民族等)外,所有咨询者和病人均可正常沟通,两组均发放导诊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800份,收回799份,参与率99.9%,调查项目共11项,满意度按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不涉及五个项目划分。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构成比例、就诊科室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沟通模式,即患者来门诊就诊,由导诊护士根据患者咨询内容进行导诊分诊。
此方式的沟通受导诊护士的年资、经验和疾病知识、谈话习惯等个人因素限制,缺少规范性和标准化;观察组进行标准化的cicare沟通模式的学习:包括cicare沟通模式基本内容和规范化沟通内容培训。
2.1 培训内容
2.1.1 cicare的基本知识及沟通流程。
2.1.2以标准化cicare沟通模式的原理,结合我院门诊就诊患者的咨询特点,制定10项导诊分诊规范的培训、学习和演练。
2.2 培训考核
由门诊办主任、门诊护士长以及各科室主任组成的专家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培训完毕进行考核,在专家一致确认培训有效、认可后方能上岗。
3.评价指标
3.1 导诊时长和满意度如下
注:1、导诊时长对比(x-±s,min):计时时间是从患者与导诊护士进行语言沟通开始计时,语言沟通结束开始停止计时,使用同一款GNOTH石英手表,计时者固定一非导诊人员,无统计学误差。
2、护理满意度调查:是从护士服务态度、护士主动性、护士责任心、护士导诊效果、护士沟通方式、护士的回答内容是否符合患者需求六个方面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分别设为五个层次的答案,分别是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不涉及内容。
下发调查表800张,回收795张(5张由于文化水平受限或表格填写不全被剔除)
3.2 分析
根据表中所示:通过引进标准化cicare沟通技巧运用于门诊导诊工作中,满意率(包括很满意和满意)由实施前的40.1%上升到81.2%,不满意率由实施前的24.6%下降到5.75%,效果显著。
4.讨论
标准化cicare沟通模式在国内已开展了很多年,运用于临床和门诊导诊的技术也较成熟。
但用于基层医院并依据其原理将导诊分诊工作细化而形成规范,去实施却很少。
本调查通过学习和培训标准化cicare沟通模式及其规范,并运用于基层医院的导诊分诊工作中,有效缩短患者滞留门诊的等待时间,优化了患者咨询及就诊渠道,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及投诉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莉,李对红.门诊导诊护士与患者之间沟通技巧探讨[J].兵团医学,2014,39,(1).
[2]刘春霞.沟通技巧用于门诊分诊导诊效果[J].医疗装备,2016,7,29(14).
[3]杨庆.浅谈门诊导医艺术[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