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1
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近年來,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并且已经登上了国际表演的大舞台。
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戏剧表演人员尚且处在学习发展时期,和戏剧老艺术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若表演人员能够生动塑造戏剧人物的形象,则可以更加充分地向观众展示戏剧表演的魅力。
标签:戏剧表演;人物形象;塑造0 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以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尤其是其对于戏剧欣赏的层次不断走向艺术性水平,从而为戏剧表演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从目前来看,我国许多戏剧表演人员的素质水平都相对较低,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还没有办法做到完整的刻画,而且一些年轻表演人员在技能水平方面也比较欠缺,所以,提高戏剧表演人员的艺术表现力,促使他们做好对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戏剧表演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 深入分析剧本于角色在戏剧表演中,只有表演人员深入分析并了解剧本与角色的具体情况,才可以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因此,在戏剧表演以前,表演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表演人员需要细致分析剧本内容,掌握所有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所要表演的形象。
第二,表演人员只有深入了解剧本的剧情和角色,才可以切实地感受到角色的感情起伏,并产生艺术创造的灵感。
因此,表演人员应该用心感受角色的思想。
第三,表演人员应该深入分析角色,并将剧本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对角色进行再创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要注意到,再创造以后的角色也必须和剧本中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一致。
从接触剧本开始,表演人员就开始了对剧本情节与人物的研究,而且,表演人员对剧本的角色是最了解的,角色的形象特点与故事可以激起表演人员对于生活的感悟,而这些都可以促使表演人员顺利完成精彩的表演。
同时,戏剧表演人员在分析剧本情节和人物特点的过程中,也应该记录自己的感受,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帮助自己合理塑造角色形象,并把这个角色刻在内心深处,通过这种方式也就能够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并塑造真实地、符合剧本原意的人物形象。
中国传统戏曲角色形象的塑造与表演中国传统戏曲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其精湛的表演技巧和丰富多彩的角色形象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角色塑造是一个极为重要且需要精心处理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戏曲中角色形象的塑造与表演,并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一、角色形象的塑造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角色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多方面的手法进行的。
首先是服装和化妆。
每个戏曲角色都有独特的服装和化妆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准确地反映出角色的身份、性格等方面的特点。
以京剧为例,红色的脸谱通常代表忠勇的英雄角色,而白色的脸谱则代表痴情的柔弱女子。
服装的设计也是根据角色的身份和地位来制定的,通过服装的细节和色彩搭配来彰显角色的特点。
其次是表演技巧。
中国传统戏曲借助于特定的身体动作和技巧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例如,京剧中的“梅花三弄”动作表演就十分独特,通过手势、眼神和身体姿态的变化来传达角色的内心感受。
而粤剧则注重舞蹈和唱腔的表演,通过优美的舞姿和婉转的唱腔来展现角色的柔情和妩媚。
最重要的是演员自身的演技。
演员需要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中,并通过声音、表情和动作等手段刻画出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一个出色的演员不仅要具备技巧娴熟的唱腔和舞蹈,还要能够准确地理解并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
二、角色形象的表演中国传统戏曲中,角色形象的表演是整个剧目的核心。
角色表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情感的传达。
演员需要通过声音和表情来传达角色的情感,让观众能够真正感受到角色内心的喜怒哀乐。
演员要善于运用音调的变化和表情的变化来表现角色的情感起伏,使观众能够与角色产生共鸣。
其次是动作的掌握。
演员的动作要准确地配合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特点的塑造。
动作要简练、准确,能够突出角色的个性和形象特点。
此外,配合舞台效果的设计,演员需要具备合理的身体协调能力,以便更好地展示角色形象。
最后是声音的运用。
声音在戏曲表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演员需要通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音色和音域来表现角色的特征。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人物塑造与角色扮演戏剧影视作品是展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而其中的人物塑造和角色扮演在整个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戏剧影视文学中人物塑造和角色扮演的相关主题,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功能和意义。
一、人物塑造的方法和手段首先,人物塑造需要通过表演者的演技、外貌特征、言行举止等多种形式来展现。
演员的扮演技巧和表演功力决定了人物能否真实地被观众接受和称道。
同时,外貌特征如服装、化妆、发型等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其次,人物塑造还需要通过剧情和对白的设置来深化角色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
一个好的剧本能够通过对话和情节的设计,将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和认同人物。
最后,人物塑造还离不开舞台布景、音乐、灯光等技术手段的辅助。
合理的舞台设计和音效能够为人物形象增添更多的情感和氛围,使观众更加沉浸于角色的情感世界。
二、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和技巧角色扮演是演员将人物形象和角色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的过程。
它需要演员透过细腻的情感和精准的动作,将角色的内心与观众有效地沟通。
首先,角色扮演需要演员对角色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演员需要通过阅读剧本、分析人物心理和与导演的交流等方式,全面把握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只有真正理解角色,演员才能将其深度诠释给观众。
其次,演员需要通过身体语言和声音语调等方式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角色扮演不仅仅是模仿,更要注重细腻的表演,以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性和情感冲击力。
最后,角色扮演还需要演员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表演技巧。
观察力使演员能够准确捕捉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细微变化,而表演技巧则可以帮助演员将这些观察到的特点转化为自己的表演语言。
三、人物塑造和角色扮演的作用和意义人物的塑造和角色的扮演在戏剧影视文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为观众提供一个具体的视角,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和情节的发展。
通过角色的塑造和扮演,观众能够深入到作品的内部世界,并与其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舞台天地 ┃ The stage of heaven and earth120 ┃话剧表演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分析■ 葛鉴颉摘 要:在话剧表演中,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其思想感情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增强话剧表演的艺术性,成为话剧演员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探析话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策略,以期为提升话剧演员的表演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话剧表演;人物形象;综合性原则;表演能力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以舞台空间、语言对话及肢体语言为主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
话剧作品具有综合性、直观性、舞台性等特点。
话剧表演中许多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人物形象不仅让话剧表演更加深入人心,还能给观者带来启发,助力观众从中获取对个人心理、思想等方面有益的养分。
一、语言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话剧需在特定时空内完成表演任务,人物形象塑造亦需在规定情境内完成,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前需创设规定情境,为演员塑造人物搭建空间。
规定情境主要有两个:一是外部情境,是依托剧本及导演思维用舞美、道具、灯光等元素创设的情境,用来交代话剧表演的时代背景,助力演员塑造与特定时代较为贴切的人物;二是内部情境,是角色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目标与意向等方面的集中体现,关乎人物形象塑造的心理节奏。
外部规定情境和内部规定情境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外部规定情境能更好地进入内部规定情境,同时内部情境需利用外部情境的构成要素予以呈现。
例如话剧《茶馆》作为老舍的典范之作,剧中对常四爷、秦仲义、王利发等众多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已经成为话剧舞台上永远的经典。
话剧的语言艺术是其一大特色。
《茶馆》中简洁明快、富有个性、幽默含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语言,能充分显示出演员深厚的艺术功力,每一句话都表达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与形象。
剧中裕泰茶馆的老板王利发,其人物形象贯穿整台话剧的始终。
他胆小、自私、精明、干练、精于应酬,受家庭、社会等环境的影响,他从父亲手中继承了裕泰茶馆,也同时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
2020-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解读如何做好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赵莉(江苏省淮海剧团,江苏淮安223001)摘要:简单来说,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媒介来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艺术的总称,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是戏剧的灵魂。
近几年,我国的戏剧艺术已经走上了国际化舞台,在表演方法和表演技巧上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但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有诸多需要完善的细节。
今后要做好表演过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逐步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准。
以下笔者以分析戏剧表演和人物形象塑造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戏剧表演;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与技巧中图分类号:J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126-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082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是戏剧表演的灵魂,更是推进情节发展和保障表演成果的关键要素。
对观众来说,人物形象是他们感受并了解戏剧作品内涵的主要媒介,所以一名合格的戏剧演员必须要重视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
具体来说,这方面的改革需要戏剧演员理清楚日常表演和人物形象塑造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探寻并优化具体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
一、戏剧表演与人物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将直接影响到实际表演质量,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准、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演员需要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
要深入挖掘研究,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从而将人物形象的特点展示展现在观众眼前并帮助观众对戏剧情节走向建立起正确的了解。
具体来说,演员需要先对戏剧作品的情节走向和故事脉络建立起正确、全方位的了解,这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演员还需要对作品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知识建立起正确、全面的了解,以确保能够增强戏剧表演的代入感。
如何通过戏剧表演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戏剧主要通过什么来塑造人物形象摘要:戏剧是经多种艺术融合而成的一种舞台文学。
它通常是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
因此,要想把戏剧演绎的逼真,对演员全方位的舞台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
它需要有演员对生活的丰富经验作铺垫,对舞台的全方位修养具有深刻的理解,并且从注重表演的含蓄和恰当的把握分寸中,正确塑造人物的真实形象,深刻表达饱满的情感,使其充分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关键字:戏剧表演塑造舞台艺术随着戏剧文学的深入,在戏剧表演中成功塑造人物的形象便成了最优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如何通过戏剧表演来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四点出发来阐述。
其中,有对表演技巧的深究把握,对全方位舞台修养的培养,还有丰富的舞台行动及表演中充分的含蓄与适当分寸的控制。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舞台行动。
有人说,行动是戏剧表演的灵魂,还有人说,行动是戏剧表演的生命里程。
的确,戏剧是由一系列的舞台动作演绎而成。
演员在舞台上用行动来营造气氛,通过张弛冲突的手法来表现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在戏剧中深入情节的表现人物,让一部部诠释高度集中社会百态的戏剧在丰富的舞台行动中创造出艺术的光辉与魅力。
本文就如何通过戏剧表演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激烈的探究。
一、淋漓尽致的展示舞台动作动作是戏剧表演的先行者,它能够把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行事目的用最直接的方式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
因此,观众只有通过人物的动作才能把剧情的真现实表现出来。
如果把动作作为演绎的基础,那么戏剧演绎的基础表示舞台行动。
而舞台行动的最基本要素便是对事情做什么,为何要这样做以及怎么做的探讨,每部戏舞台动作的表演都必须以这三个程序为基点进行艺术的点缀和个人的发挥创造。
由于在戏剧表现的是真实的社会百态,因此就必须要求演员在演绎时务必以真挚的情感,高超的技术对情节的精髓进行准确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戏剧表演更具真实性。
只有良好的舞台行动才能够把剧情的跌宕起伏与表演环境恰当的融合在一起,使得戏剧表演更加的形象生动。
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方法1. 引言1.1 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方法话剧是一门演员们通过台词、动作、服装、化妆、表情、肢体语言、声音和语调等手段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而在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成功的表演需要演员们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使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角色在舞台上的存在。
通过台词和动作塑造角色个性是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一环。
演员们通过细致地刻画角色的言谈举止,展现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
利用服装和化妆来突出角色特点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选择合适的服装和化妆风格,可以使角色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让观众一眼就可以认出角色的身份和背景。
表情和肢体语言是演员们展现角色情感的重要手段。
演员们通过微笑、眼神、动作等细微的表现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使观众更加贴近角色的情感体验。
声音和语调的运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角色氛围,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
通过台词对白展示角色关系是在话剧表演中展现人物之间情感联系的重要方式。
演员们通过台词的交流和互动,呈现出角色之间的关系纠葛和情感交流,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角色之间的羁绊和纠葛。
通过多种手段共同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是演员们在话剧表演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只有将各种塑造角色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角色形象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正文2.1 通过台词和动作塑造角色个性在话剧表演中,通过台词和动作塑造角色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台词是人物的语言表达,它可以展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性格特征。
而动作则是通过身体语言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
通过精心选择的台词可以凸显角色的性格特征。
一个外向的角色可能会说话大声、语速快,表达方式直接而坦率;而一个内向的角色可能语气柔和,措辞含蓄。
良好的台词不仅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也能让演员更好地融入到角色中去。
动作也是表现角色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动作习惯和表现方式。
戏剧学中的角色塑造理论角色是戏剧的灵魂,而角色塑造则是戏剧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角色的塑造,戏剧作品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思考。
在戏剧学中,有许多角色塑造理论被广泛运用,本文将探讨其中的几个重要理论。
首先,我们来谈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角色的塑造应该以内心感受为基础,通过演员的表演技巧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他提出了“内心动作”的概念,即演员在表演时要通过内心感受和想象来激发出与角色相符的情感和行为。
这种表演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加了戏剧的艺术感染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布莱希特的表演理论。
布莱希特认为,角色的塑造应该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过多的情感表达和主观臆断。
他提出了“戏剧即实验”的观点,强调演员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角色,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还原角色的真实性。
他主张演员应该保持冷静的思维和观察力,将角色的情感和行为置于客观的环境中,使观众能够更加客观地审视角色的命运和行为。
此外,我们还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的表演理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都强调了角色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角色的塑造应该与社会和历史背景相结合,通过角色的言行和行为来反映社会的现实和问题。
布莱希特则主张通过角色的塑造来探讨社会和历史的问题,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
最后,我们来谈谈莎士比亚的戏剧角色塑造。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充满了丰富多样的角色形象,他善于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莎士比亚的角色塑造不仅仅是表面的形象,更是通过对话和内心的独白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的角色塑造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综上所述,戏剧学中的角色塑造理论是多样且丰富的。
不同的理论强调了不同的方面,但它们都致力于通过角色的塑造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思考。
浅谈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1. 引言1.1 话剧表演的重要性话剧表演在培养演员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的也给观众带来了审美享受和情感共鸣的机会。
通过观看话剧表演,观众可以感受到不同人物角色的命运和情感体验,体验到人类共同的快乐、悲伤、愤怒和幸福。
话剧表演还可以帮助观众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他们审视自身的生活和选择。
话剧表演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传递思想、感染情感,还可以启发思绪、加深对社会、人性和历史的理解。
人们应该重视话剧表演,让其在当下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1.2 人物角色的塑造意义人物角色的塑造在话剧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人物角色的设计和表现,演员们可以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所承载的情感与思想。
人物角色的塑造不仅可以增强戏剧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更能引发观众对剧情和人物的共鸣与思考。
通过对人物角色进行深入的塑造,演员们可以在表演中传递出更为具体和生动的信息,使观众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和感动。
人物角色的塑造不仅仅是为了让演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角色,更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和领悟角色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人物角色的塑造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一个演员技术上的要求,更是对演员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挑战。
2. 正文2.1 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性格是话剧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表演中,演员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多种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物性格的塑造需要根据剧本中给出的线索和描述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演员要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才能更好地还原角色。
演员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展现其性格。
一个内向害羞的人物可能会说话畏畏缩缩,动作轻柔;而一个自信大方的人物则会表现得豪迈洒脱。
通过言行举止的塑造,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中国戏曲中的演员形象与角色塑造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其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
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性格分析戏剧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人类的情感和命运。
在戏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性格分析。
首先,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通过剧本的描写和演员的表演来完成。
剧本是戏剧创作的基础,它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言谈举止和内心世界的描写,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形象。
而演员则通过自己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将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具象化。
他们通过肢体动作、语言表达和声音变化等手段,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次,性格分析是对戏剧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
每个戏剧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人物在剧情中的行为和决策。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逻辑。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复杂而矛盾,他既是一个聪明才智的王子,又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
通过对哈姆雷特性格的深入分析,观众可以理解他为什么犹豫不决、为什么陷入痛苦的境地,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剧情。
此外,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分析也与观众的审美和文化背景有关。
不同的观众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可能存在差异,这取决于他们的价值观、经验和文化背景。
例如,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常常有一些具有特殊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如忠诚、勇敢、仁慈等。
这些形象受到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与观众的审美观念相契合,因此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射。
而对于西方观众来说,他们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欣赏具有冲突性格的人物形象,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审美偏好和文化背景。
最后,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性格分析也与剧作家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追求有关。
剧作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分析,来表达自己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观察。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剧作家可以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好的戏剧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在于演员对人物的塑造,要让人物立起来,就需要演员用心塑造。
在进行戏剧人物塑造时,演员要善于利用生活化表演来驾驭人物,如在戏剧表演中一些演员对同一个动作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在以后的人物塑造中,会将这种模式固定化,从而失去了体验生活的主动性,这样的人物塑造必然会陷入程式化的误区。
此外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演员还应该善于发挥想象力,提高信念感,并从虚拟的情景中想象出真实的生活,从而提高人物塑造的真实性。
演戏,就是演人;演人,就是演人的性格;演人的性格就是表现人的思想。
生活中,人的形象、性格以及思想等,千差万别、多种多样,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是通过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典型,就更具有鲜明的差异性。
戏剧表演中的人物语言决定着整个剧的艺术本体,它拓展了语言的表现空间,同时调动了观众参与意识,这种“立体表现”的元素,体现了导演的主观创作意图,更是演员表演的蓝本。
戏剧表演中,塑造角色人物的核心,就是对角色人物的性格塑造。
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性格,而性格又主要表现在人物的行动中。
所谓人物行动,指的是有目的的、由语言和动作去完成的过程。
在剧本中,是作者对人物情绪的安排和行动的设想。
也有的剧本是导演、演员进行再创造的结果,从演出后的舞台记录,从剧本提示中可以分析和琢磨人物的某些性格。
分析剧本能帮助演员找到角色性格,这是创造舞台形象的第一步。
但要把这种性格体现出来,还得经过一番艰苦的角色创造。
剧作家笔下的角色性格既反映出当时社会条件下特有的时代特征,同时也会与之相呼应表现在角色的性格特征上,角色性格要契合社会特征与人的性格特征。
性格化创造就要求演员具有较强的语言、形体适应力等因素,更是检验表演者对角色人物把握的标准度。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要注意三个重要的环节,即把握准角色基调、创造好典型动作、防止唯程式的表演。
角色基调是指角色性格的基本特征和色彩,它隐藏在角色的性格之中,角色基调是通过角色性格的具体表现反映出来的精神或气质。
演员要力求塑造“各种各样”的角色,使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征,不是千人一面或大同小异,就必须在把握住人物基调的基础上,重视创造能体现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的动作。
戏曲表演程式是戏曲创造角色的基本手段,没有程式就没有戏曲表演。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不能离开程式,戏曲表演程式是创造好角色的有利条件。
但如果不从再现主题思想、体现人物性格出发,而是单纯从虚拟等手法和程式岀发,那就会形成虚假和形式主义的表演,从而把有利条件变成不利因素。
以情感人是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表现手法,塑造角色要用心用情,从人物性格出发,要有真实情感。
在戏剧表演中,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整出戏听起来就很直白且没有意义。
“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戏剧演员要想真实地表达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就要从感情上打动观众,就必须对扮演的角色进行洞幽烛微的体验,使人物的外部动作与其内心活动融为一体。
因此,戏曲演员要使外在的体现达到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必须讲究感情体验。
那么,如何体验感情呢?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想塑造好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就要演员具备深厚的艺术领悟力,而这个领悟力就是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成为我们艺术的源泉。
演员的生活领域越广阔,生活底子越厚实,生活的经验就越丰富,对剧中人物、事件、情节理解得就越深刻、越精辟,表演才能感情激荡,把观众引入一种身临其境的境地,从而达到感人肺腑的目的。
对于创造舞台艺术形象的演员来说,深入激流,体验生活,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本课程。
对角色情感的把握,不能仅仅依靠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从直接的和间接的生活累积中全面认识角色,想角色之所想,思角色之所思。
演员要有体验与感受,才能表达得真切。
但是,这种体验与感受,仍然属于艺术创造,而不是演员的自我流露和暴露。
这就要求演员要处理好对感情的调动和控制,使其符合角色感情,拿捏恰当才能使感情表达得既真切又生动。
潜台词和内心独白都是通过演员的形体表现传达给观众的,观众可从人物的表情以及其他的手段来发现。
潜台词的意思就是隐藏起来的现实,但它终究是现实,只不过没有完全地变为现实,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
而内心独白更加抽象,它是极其微妙的一种表现手段,主要通过演员细微的具体动作来展示。
演员在设计潜台词和内心独白时,首先要注意把潜台词和内心独白所规定的实在内容相对地稳定下来,不要随意变动。
同时还要注意它们的幅度,要与表演的时间和节奏相吻合。
其中,要用符合特定人物的性格、身份、职业特点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语汇,不能用演员自己的习惯用语。
只有这样,才能激起符号人物的真情实感,才不至于脱离人物的性格特征。
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精湛的表演技巧以及全方位的舞台修养,只有这样,在戏剧表演中才能使人物形象演的生动、准确、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马男
剧影月报演员沙龙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