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系统试题及答案(教学参考)

运动系统试题及答案(教学参考)

运动系统试题及答案(教学参考)
运动系统试题及答案(教学参考)

第一篇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胸骨角 2 颈静脉切迹 3翼点4 腹股沟韧带5 斜角肌间隙 6外科颈 7前囟

二、填空题

1 人体前部计数肋骨的标志是----

2 骨髓分为具有造血功-能的_____ 和无造血功能的_____两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转化。

3 骨的基本构造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化学成分主要有----使骨具有硬度和----- 使骨具有韧性和一定弹性。

4 椎骨包括_____ 块颈椎、_____块胸椎和_____ 块腰椎 _____块骶椎和----块尾椎。

5 有横突孔的椎骨是_____ ;椎体上有肋凹的椎骨是_____ ;有齿突的椎骨是_____。

6 髋骨由_____、_____ 和_____ 组成。

7 骶管麻醉需要找准的部位是----

8 鼻旁窦共有4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9 防止脊柱过度前屈的韧带有_____、_____、_____------。

10脊柱侧面观有四个生理弯曲,即凸向前的_____、_____ 曲和凸向后的_____、_____曲。

11 关节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 肘关节包括三个关节,即_____、_____和_____。

13膝关节由_____和_____构成,其辅助结构包括关节囊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关节囊外的_____。

14 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使头向_____屈,脸转向_____;两侧同时收缩使头_____。

15 臂肌前群有_____、_____和_____;后群有_____。

16------肌肉收缩可以上提肩胛骨。

17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的是----肌。

18 膈有三个裂孔:即_____、_____和_____。

19腹股沟三角由_____、_____和_____ 围成。

20 腹前外侧壁有三块扁肌,由浅及深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21 小腿三头肌由_____和_____合成,以粗大的_____止于跟骨。

三、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块骨属于长骨

A指骨

B肋骨

C椎骨

D腕骨

E胸骨

2 髋关节易向()方向脱位

A前下

B前上

C后上

D后下

E后

3 颈椎的结构特点

A横突有横突孔

B第一颈椎有齿突

C第2颈椎称隆椎

D第7颈椎称枢椎

E第7颈椎棘突分叉

4 出入椎间孔的结构是

A脊髓

B脊神经

C 脊动脉

D韧带

E脊静脉

5 肩胛下角

A平第1肋

B平第2肋

C平第3肋

D平第5肋

E平第7肋

6 胸骨角

A平对第2肋间隙

B平对第2肋软骨

C为胸骨体与剑突形成的结构 D凸向内面

E是两肋弓的夹角

7 肩关节易向()方向脱位

A前下

B前上

C后上

D后下

E前

8 上颌窦的开口在

A上鼻道

B中鼻道

C下鼻道

D蝶筛隐窝

9 关节盂与下列何结构构成关节 A锁骨肩峰端

B肱骨头

C肩胛冈

D肋头

E肱骨小结节

10 ()与肱骨滑车相关节

A桡骨头

B尺骨头

C滑车切迹

D桡切迹

E桡骨环状关节面

11 膝关节的主要运动形式

A环转运动

B屈和伸

C内收和外展

D旋内和旋外

E内翻和外翻

12 既能屈膝又能屈髋的肌

A股薄肌

B缝匠肌

C股四头肌

D半膜肌

E股二头肌

13 背阔肌收缩能使

A臂内收

B臂外旋

C助臂上举

D伸脊柱

E头后仰

14 参与呼吸的主要肌有

A胸大肌

B膈

C胸小肌

D前锯肌

E腹直肌

15 右侧胸锁乳突肌收缩

A头后仰

B头歪向右侧、面转向右侧 C头歪向左侧、面转向左侧 D头歪向右侧、面转向左侧 E头歪向左侧、面转向右侧16 伸膝关节的肌

A缝匠肌

B臀大肌

C股四头肌

D梨状肌

E髂腰肌

17临床上“方肩”是()造成的

A 斜方肌瘫痪

B 三角肌瘫痪

C 肩关节脱位

D 肩锁关节脱位

E 胸大肌瘫痪

四、多项选择题

1 常选作肌肉注射的是

A臀大肌

B臀中肌

C臀小肌

D三角肌

E股外侧肌

2 位于颅中窝的结构

A圆孔

B卵圆孔

C棘孔

D筛孔

E枕骨大孔

3位于颅后窝的结构

A内耳门

B舌下神经管

C视神经管

D破裂孔

E垂体窝

4 胸椎的形态特点

A侧面有肋凹

B棘突末端分叉

C横突有孔

D棘突向后下倾斜

E椎体粗大

5维持人体直立的肌

A竖脊肌

B腰大肌

C臀大肌

D股四头肌

E小腿三头肌

6 关节的辅助结构

A关节囊

B交叉韧带

C关节盘

D关节半月板 E关节软骨

五、问答题:

3 肩关节的特点。

PLC课程设计-自动双层停车场控制系统设计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毕业设计(论文) 自动双层停车位PLC课程设计 年级专业________ 12级电气自动化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韩发亮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朱丹清________________ 评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地点常州冶金技师学院__________

内容摘要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简称PLC,是近年来一种极为迅速,应用极为广泛的工业控制装置。它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行的电子系统,它采用可编程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确定的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和一些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型社会、节约型经济的政策、可持 续发展战略等,决定了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和立体停车设施问题。近年来由于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对停车场的需求必将日益提高,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停车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各个城市,停车难也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数量的激增接踵而来。 关键词:pic;自动化;方便

前言 (1) 第1章课程内容及设计方案 (2) 1.1组成原理 (2) 第2章方案设计 (3) 2.1取车过程 (3) 2.2存车过程 (4) 2.3结构特点 (5) 2.4系统硬件设计 (5) 2.5外部硬件连接图 (6) 2.6操作面板设计 (7) 2.7控制线路图 (7) 2.8主电路图 (8) 第3章软件设计 (10) 3.1系统软件设计过程 (10) 3.1.1X10车盘的调试 (10) 3.1.2X11车盘的调试 (10) 3.1.3X12车盘的调试 (11) 3.1.4X13, X14车盘的调试 (11) 3.2梯形图 (11) 3.3语句表 (14) 第4章结束语 (17) 第5章谢辞 (18) 参考文献 (19)

运动控制课后答案-第三版

.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答案 上海大学陈伯时主编 1-1为什么PWM-电动机系统比晶闸管----电动机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 答:PWM—电动机系统在很多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 (1)主电路线路简单,需用的功率器件少。 (2)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 (3)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可达1:10000 左右。 (4)若与快速响应的电动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 (5)功率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频率适当时,开关损耗也不大,因而装置效率较高。 (6)直流电源采用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PWM 开关频率高,响应速度快,电流容易连续,系统频带宽,动态 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 1-2试分析有制动通路的不可逆PWM变换器进行制动时,两个VT是如何工作的? 答:制动时,由于U g1 的脉冲变窄而导致i d反向时,U g2 变正,于是VT2 导通, VT2 导通,VT1 关断。 1-3调速范围和静差率的定义是什么?调速范围,静态速降和最小静差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脱离了调速范围,要满足给定的静差率也就容易得多了? 答: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提供的最高转速 n max 和最低转速 n max n min 之比叫做调速范围, 用字母D 表示,即:D = n min 负载由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时,所对应的转速降落?n N与理想空载转速n0min 之比,称 n 为系统的静差率S,即:s=?N n0min 调速范围,静差速降和最小静差之间的关系为: n s D =N ?n N(1?s) 由于在一定的n N下,D 越大,n min越小?n N又一定,则S 变大。所以,如果不考虑D,则S 的调节也就会容易, 1-4.某一调速系统,测得的最高转速特性为n0min=150 r / min ,带额定负载的速度降落 n0max=1500r / min ,最低转速特性 为 ?n N= 15r / min ,且不同转速下额定速降 ?n N不 变,试问系统能够达到的调速范围有多大?系统允许的静差率是多大?解 D=n max n = n0ma x ? ?n N ??n = ? 1500 15 ? = 11 min n n0min N

运动系统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胸骨角 2 颈静脉切迹3翼点4 腹股沟韧带5 斜角肌间隙6外科颈7前囟 二、填空题 1 人体前部计数肋骨的标志是---- 2 骨髓分为具有造血功-能的_____ 和无造血功能的_____两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转化。 3 骨的基本构造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化学成分主要有----使骨具有硬度和----- 使骨具有韧性和一定弹性。 4 椎骨包括_____ 块颈椎、_____块胸椎和_____ 块腰椎_____块骶椎和----块尾椎。 5 有横突孔的椎骨是_____ ;椎体上有肋凹的椎骨是_____ ;有齿突的椎骨是_____。 6 髋骨由_____、_____ 和_____ 组成。 7 骶管麻醉需要找准的部位是---- 8 鼻旁窦共有4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9 防止脊柱过度前屈的韧带有_____、_____、_____------。 10脊柱侧面观有四个生理弯曲,即凸向前的_____、_____ 曲和凸向后的_____、_____曲。 11 关节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 肘关节包括三个关节,即_____、_____和_____。 13膝关节由_____和_____构成,其辅助结构包括关节囊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关节囊外的_____。 14 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使头向_____屈,脸转向_____;两侧同时收缩使头_____。 15 臂肌前群有_____、_____和_____;后群有_____。 16------肌肉收缩可以上提肩胛骨。 17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的是----肌。 18 膈有三个裂孔:即_____、_____和_____。 19腹股沟三角由_____、_____和_____ 围成。 20 腹前外侧壁有三块扁肌,由浅及深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21 小腿三头肌由_____和_____合成,以粗大的_____止于跟骨。 三、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块骨属于长骨 A指骨 B肋骨 C椎骨 D腕骨 E胸骨 2 髋关节易向()方向脱位 A前下 B前上 C后上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2010级) 题目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永忠/刘伟峰 完成日期2013年7月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 ——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仿真1.1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的一般方法,深入了解反馈控制、前馈-反馈控制、前馈-串级控制系统的性能及优缺点,实验分析控制系统参数与系统调节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 1.2 设计原理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操作变量是给水流量,目的是使汽包水位维持在给定的范围内。汽包液位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效果,使蒸汽带水过多,若用此蒸汽推动汽轮机,会使汽轮机的喷嘴、叶片结垢,严重时可能使汽轮机发生水冲击而损坏叶片。汽包液位过低,水循环就会被破坏,引起水冷壁管的破裂,严重时会造成干锅,甚至爆炸。 常见的锅炉汽水系统如图1-1所示,锅炉汽包水位受汽包中储水量及水位下汽包容积的影响,而水位下汽包容积与蒸汽负荷、蒸汽压力、炉膛热负荷等有关。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锅炉蒸发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就是通过调节给水量,使得汽包水位在蒸汽负荷及给水流量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稳定状态。 图1-1 锅炉汽水系统图

在给水流量及蒸汽负荷发生变化时,锅炉汽包水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分别对应的传递函数如下所示: (1)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的动态特性 汽包和给水可以看做单容无自衡对象,当给水增加时,一方面会使得汽包水位升高,另一方面由于给水温度比汽包内饱和水的温度低,又会使得汽包中气泡减少,导致水位降低,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加上给水系统中省煤器等设备带来延迟,使得汽包水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因此,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近似于一个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相串联的无自衡系统,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 ()111()()(1)K H S G S W S s T s ==+ (1.1) (2)汽包水位在蒸汽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在给水流量及炉膛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当蒸汽流量突然增加时,瞬间会导致汽包压力的降低,使得汽包内水的沸腾突然加剧,水中气泡迅速增加,将整个水位抬高;而当蒸汽流量突然减小时,汽包内压力会瞬间增加,使得水面下汽包的容积变小,出现水位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上述现象称为“虚假水位”。虚假水位在大中型中高压锅炉中比较显著,会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虚假水位”现象属于反向特性,变化速度很快,变化幅值与蒸汽量扰动大小成正比,也与压力变化速度成正比,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 222()()()1f K K H s G s D s T s s ==-+ (1.2) 常用的锅炉水位控制方法有:单冲量控制、双冲量控制及三冲量控制。单冲量方法仅是根据汽包水位来控制进水量,显然无法克服“虚假水位”的影响。而双冲量是将蒸汽流量作为前馈量用于汽包水位的调节,构成前馈-反馈符合控制系统,可以克服“虚假水位”影响。但双冲量控制系统要求调节阀具有好的线性特性,并且不能迅速消除给水压力等扰动的影响。为此,可将给水流量信号引入,构成三冲量调节系统,如图1-2所示。图中LC 表示水位控制器(主回路),FC 表示给水流量控制器(副回路),二者构成一个串级调节系统,在实现锅炉水位控制的同时,可以快速消除给水系统扰动影响;而蒸汽流量作为前馈量用于消除“虚假水位”的影响。

运动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运动控制系统 课后习题答案 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000~100min r ,要求静差率s=2%,那么系统允许的静差转速降是多少 解:10000.02(100.98) 2.04(1) n n s n rpm D s ?==??=- 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为2.04rpm 某一调速系统,在额定负载下,最高转速特性为0max 1500min n r =,最低转速特性为 0min 150min n r =,带额定负载时的速度降落15min N n r ?=,且在不同转速下额定速降 不变, 试问系统能够达到的调速范围有多大系统允许的静差率是多少 解:1)调速范围 max min D n n =(均指额定负载情况下) max 0max 1500151485N n n n =-?=-= min 0min 15015135N n n n =-?=-= max min 148513511D n n === 2) 静差率 01515010%N s n n =?== 直流电动机为P N =74kW,UN=220V ,I N =378A ,n N =1430r/min ,Ra=Ω。相控整流器内阻Rrec=Ω。采用降压调速。当生产机械要求s=20%时,求系统的调速范围。如果s=30%时,则系统的调速范围又为多少 解:()(2203780.023)14300.1478N N a N Ce U I R n V rpm =-=-?= 378(0.0230.022)0.1478115N n I R rpm ?==?+= [(1)]14300.2[115(10.2)] 3.1N D n S n s =?-=??-= [(1)]14300.3[115(10.3)] 5.33N D n S n s =?-=??-= 某龙门刨床工作台采用 V-M 调速系统。已知直流电动机

题目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题目一、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一、任务 设计一个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滑块竖板上运动。 在一个白色的底板上固定2个滑轮,2只电机(固定在板上)通过穿过滑轮的吊绳控制一个滑块在板上运动,运动范围为50cm×50cm。滑块的形状不限,质量大于100克。滑块上固定有浅色画笔,以便运动时能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板上标有间距为1cm的浅色坐标线(不同于画笔颜色),左下角为直角坐标原点, 示意图1所示。 图1 电机控制系统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控制系统能够通过键盘或其他方式任意设定坐标点参数; (2)控制滑块在50cm×50cm的范围内作自行设定的运动,运动轨迹长度不小于50cm,滑块在运动时能够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限150秒内完成; (3)控制滑块作圆心可任意设定、直径为30cm的圆周运动,限200秒内完

成; (4)滑块从左下角坐标原点出发,在100秒内到达设定的一个坐标点(两点间直线距离不小于40cm)。 2、发挥部分 (1)能够显示滑块中画笔所在位置的坐标; (2)控制滑块沿板上标出的任意曲线运动(见示意图),曲线在测试时现场标出,线宽1.5cm~1.8cm,总长度约50cm,颜色为黑色;曲线的前一部分是连续的,长约30cm;后一部分是两段总长约20cm的间断线段,间断距离不大于1cm;沿连续曲线运动限定在150秒内完成,沿间断曲线运动限定在300秒内完成;(3)控制滑块在板上绘出一个数字字符,如“2”、“3”、“5”“6”、“8”、“9”等,限定在300秒内完成; (4)其他。 三、评分标准 四、说明 (1)滑块的运动轨迹以画笔画出的痕迹为准,应尽量使滑块运动轨迹与预期轨迹吻合,同时尽量缩短运动时间; (2)若在某项测试中运动超过限定的时间,该项目不得分; (3)运动轨迹与预期轨迹之间的偏差超过4cm时,该项目不得分; (4)在基本要求(3)、(4)和发挥部分(2)、(3)中,滑块开始运动前,允许手动将滑块定位;开始运动后,不能再人为干预滑块运动。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篇运动系统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关于骨叙述正确的是: A.分为长、短、扁骨三种类型 B.由骨密质、骨膜和血管构成 C.胎儿和幼儿骨髓全部是红骨髓 D.老年人骨有机物多易骨折 E.以上均不正确2.属于扁骨的是: A.肋骨 B.椎骨 C.上颌骨 D.下颌骨 E.指骨 3.一般椎骨不包括: A.棘突 B.侧块 C.椎体 D.椎孔 E.椎弓板 4.关于胸椎叙述正确的是: A.有肋凹和横突肋凹 B.棘突呈板状 C.关节突呈矢状位 D.棘突较长,水平伸向后方 E.椎体从上向下逐渐缩小 5.颈椎最明显的特征是: A.有横突 B.有关节突 C.有横突孔 D.有横突肋凹 E.有棘突 6.临床上进行骶管麻醉的骨学标志是:

A.骶岬 B.骶角 C.骶前孔 D.骶后孔 E.骶粗隆 7.成对的脑颅骨有: A.蝶骨 B.颞骨 C.筛骨 D.枕骨 E.额骨 8.成对的面颅骨有: A.犁骨 B.下颌骨 C.舌骨 D.颞骨 E.上颌骨 9.颅中窝有: A.内耳门 B.筛孔 C.横窦沟 D.卵圆孔 E.乙状窦沟 10.构成骨性鼻中隔的是: A.筛骨垂直板和犁骨 B.腭骨和犁骨 C.鼻中隔软骨和犁骨 D.下鼻甲和犁骨 E.上颌骨和犁骨 11.分泌物引流不畅的鼻旁窦是: A.筛窦前群 B.筛窦中群 C.蝶窦 D.额窦 E.上颌窦 12.开口于上鼻道的鼻旁窦是: A.前组筛窦 B.中组筛窦 C.后组筛窦 D.上颌窦 E.额窦 13.属于股骨下端的结构是: A.粗线 B.大转子 C.小转子 D.髁间隆起 E.外侧髁

14.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是: A.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腔 B.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 C.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D.关节面、滑膜和关节腔 E.关节面、纤维膜和关节腔15.限制脊柱过度后伸的韧带是: A.棘上韧带 B.棘间韧带 C.黄韧带 D.前纵韧带 E.后纵韧带 16.内侧半月板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 A.内侧半月板与关节囊和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 B.内侧半月板较大 C.内侧半月板呈“C”形 D.内侧半月板前部窄后部宽 E.是透明软骨 17.使足外翻的肌肉是: A.胫骨前肌 B.腓肠肌 C.胫骨后肌 D.腓骨长肌 E.比目鱼肌 (二)多选题 1.对于骨髓叙述正确的是: A.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B.充填于骨髓腔 C.充填于骨松质间隙内 D.肋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E.成人的黄骨髓有时可转化为红骨髓 2.形成翼点的脑颅骨有: A.额骨 B.筛骨 C.顶骨 D.枕骨 E.颞骨

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内蒙古科技大学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仿真 学生姓名:任志江 学号:1067112104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 10-1班 指导教师:梁丽

摘要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高。每一个先进、实用控制算法和监测算法的出现都对工业生产具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实际生产应用技术水平并不是同步的,通常情况下实际生产中大规模应用的算法要比理论方面的研究滞后几年,甚至有的时候这种滞后相差几十年。这是目前控制领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理论研究尚缺乏实际背景的支持,一旦应用于现场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制约了其应用。本设计设计的课题是双容水箱的PID液位控制系统的仿真。在设计中,主要针对双容水箱进行了研究和仿真。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水箱的特性确定与实验曲线分析,通过实验法建立了液位控制系统的水箱数学模型,设计出了控制系统,针对所选液位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PID算法。用MATLAB/Simulink建立液位控制系统,调节器采用PID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参数整定及各个参数的控制性能,对所得到的仿真曲线进行分析,总结了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MATLAB;PID控制;液位系统仿真

目录 第一章控制系统仿真概述 (2) 1.1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 (2) 1.2 控制系统的MATLAB计算与仿真 (2) 第二章 PID控制简介及其整定方法 (6) 2.1 PID控制简介 (6) 2.1.1 PID控制原理 (6) 2.1.2 PID控制算法 (7) 2.2 PID 调节的各个环节及其调节过程 (8) 2.2.1 比例控制与其调节过程 (8) 2.2.2 比例积分调节 (9) 2.2.3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 (10) 2.3 PID控制的特点 (10) 2.4 PID参数整定方法 (11) 第三章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12) 3.1双容水箱结构 (12) 3.2系统分析 (12) 3.3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15) 3.3.1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图 (15) 3.3.2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波形 (16) 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 (17)

E悬挂运动控制系统(E题)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E题) 一、任务 设计一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物体在倾斜(仰角≤100度)的板上运动。 在一白色底板上固定两个滑轮,两只电机(固定在板上)通过穿过滑轮的吊绳控制一物体在板上运动,运动范围为80cm×100cm。物体的形状不限,质量大于100克。物体上固定有浅色画笔,以便运动时能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板上标有间距为1cm的浅色坐标线(不同于画笔颜色),左下角为直角坐标原点, 示意图如下。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控制系统能够通过键盘或其他方式任意设定坐标点参数; (2)控制物体在80cm×100cm的范围内作自行设定的运动,运动轨迹长度不小于100cm,物体在运动时能够在板上画出运动轨迹,限300秒内完成; (3)控制物体作圆心可任意设定、直径为50cm的圆周运动,限300秒内完成;

(4)物体从左下角坐标原点出发,在150秒内到达设定的一个坐标点(两点间直线距离不小于40cm)。 2、发挥部分 (1)能够显示物体中画笔所在位置的坐标; (2)控制物体沿板上标出的任意曲线运动(见示意图),曲线在测试时现场标出,线宽 1.5cm~1.8cm,总长度约50cm,颜色为黑色;曲线的前一部分是连续的,长约 30cm;后一部分是两段总长约20cm的间断线段,间断距离不大于1cm;沿连 续曲线运动限定在200秒内完成,沿间断曲线运动限定在300秒内完成;(3)其他。 三、评分标准 四、说明 1、物体的运动轨迹以画笔画出的痕迹为准,应尽量使物体运动轨迹与预期轨迹吻合, 同时尽量缩短运动时间; 2、若在某项测试中运动超过限定的时间,该项目不得分; 3、运动轨迹与预期轨迹之间的偏差超过4cm时,该项目不得分; 4、在基本要求(3)、(4)和发挥部分(2)中,物体开始运动前,允许手动将物体定位;开 始运动后,不能再人为干预物体运动; 5、竞赛结束时,控制系统封存上交赛区组委会,测试用板(板上含空白坐标纸) 测试 时自带。

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姓名:王飞 学号:20106206 专业:自动化 年级:2010级 指导教师:李天华

目录 1 任务书-------------------------------------------------------- 1 1.1设计题目 --------------------------------------------------- 1 1.2设计任务 --------------------------------------------------- 1 1.3原始数据 --------------------------------------------------- 2 1.4设计内容 --------------------------------------------------- 2 2 研究背景 ------------------------------------------------------- 3 3 研究意义 ------------------------------------------------------- 4 4 研究内容 ------------------------------------------------------- 4 5 论文组织 -------------------------------------------------------- 5 5.1衰减曲线法整定主动量回路控制器参数 -------------------------- 5 5.2反应曲线法整定从动量回路控制器参数 -------------------------- 8 5.3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仿真及性能测试 --------------------------- 11 5.4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检验 ------------------------- 13 6 双闭环比值控制与串级控制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 16 6.1双闭环比值控制与串级控制的区别 ----------------------------- 16 6.2双闭环比值控制的优、缺点 ----------------------------------- 17 6.3串级控制的优、缺点 ----------------------------------------- 17 7 总结 ---------------------------------------------------------- 17 8 参考文献 ------------------------------------------------------ 17 附录:双闭环比值控制最终整定结果(Simulink图) -------------------- 18

最新运动控制系统-第三版课后练习答案

1 忽略定子电阻的影响,讨论定子电压空间矢量s u 与定子磁链s ψ的关系。当三相电压AO u 、BO u 、CO u 为正弦对称时,写出电压空间矢量s u 与定子磁链s ψ的表达式,画出各自的运动轨迹。 解: 用合成空间矢量表示的定子电压方程式: dt d i R u s s s s ψ+= 忽略定子电阻的影响, dt d u s s ψ≈ dt u s s ?≈?ψ 即电压空间矢最的积分为定子磁链的增量。 当三相电压为正弦对称时,定子磁链旋转矢量 )(1 ?ωψψ+=t j s s e : 电压空间矢量)2(11?π ωψω++≈t j s s e u 图 旋转磁场与电压空间矢量的运动轨迹 图 电压矢量圆轨迹 2两电平PWM 逆变器主回路的输出电压矢量是有有限的,若期望输出电压矢量s u 的幅值小于d U 3 2,空间角度θ任意,如何用有限的PWM 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来逼近期望的? 解:两电平pWM 逆变器有六个基本空间电压矢量,这六个基本空间电压矢量将电压空间矢

量分成六个扇区,根据空间角度θ确定所在的扇区,然后用扇区所在的两个基本空间电压矢量分别作用一段时间等效合成期望的输出电压矢量。 3 按磁动势等效、功率相等的原则,三相坐标系变换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 ????? ???????=23-23121-21-13223C 现有三相正弦对称电流)sin(t I i m A ω=,)32sin(πω+ =t I i m B ,)3 2sin(πω+=t I i m C ,求变换后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αs i 和βs i ,分析两相电流的基本特征与三相电流的关系。 解: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电流 ??????????? ?-=????????????---=??????????????????????---=??????C B A C B C B A C B A s s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2323000233223230212132232302121132βα 其中,0=++C B A i i i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论文 X题: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2015年8月15日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E题) 摘要 本设计使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悬挂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硬件电路包含液晶显示和键盘处理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黑线循迹检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等几部分。液晶显示屏负责显示系统状态和控制命令,调试时还可以方便的显示每个红外传感器的状态;键盘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电机驱动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可灵活方便地控制两个步进电机;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模块在循迹时检测引导黑线;数据传输模块上的AT89C2051单片机将红外传感器状态信息通过串行口传送至AT89S52控制核心,使之能根据程序算法驱动两个步进电机带动悬挂物按要求运动并同时显示各种状态数据。 关键词:步进电机,脉宽调制,红外传感器,循迹,算法 Abstract In this design,the control kernel of this hanging movement system is based on a MCU chip AT89S52.The hole hardware circuit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modules:LCD display and keyboard module,step motors drive module,track detecting module and data transfer module.The LCD displays system status,command and also the status of infrared sensors when debugging.The keyboard receives user’s command.The motors drive module adopts PWM technology to control motors’ status flexibly and conveniently.The reflecting infrared sensors detect black lines when tracking.The AT89C2051 on the data transfer module transfers data to AT89S52 through UART so as to make motors work properly according to program algorithm and display status data needed. Keywords: step motor,PWM,infrared sensor,tracking,algorithm

运动系统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运动系统 一、 名词解释 1胸骨角2颈静脉切迹3翼点4腹股沟韧带5斜角肌间隙6外科颈7前囟 二、 填空题 1人体前部计数肋骨的标志是---- 2骨髓分为具有造血功-能的 _______ 和无造血功能的 ____ 两种,在一定条件下 ----- 可以向----转化。 3骨的基本构造包括 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其化学成分主要有---- 使骨具有硬度和-----使骨具有韧性和一定弹性。 4椎骨包括 ______ 块颈椎、 _____ ■块胸椎 和 ____ 块腰椎 _____ 块骶椎和---- 块尾椎。 5有横突孔的椎骨是 _____ ;椎体上有肋凹的椎骨是 _______ ;有齿突的椎骨是 。 6髋骨由 _____ 、 ____ 和 _______ 组成。 7骶管麻醉需要找准的部位是---- 8鼻旁窦共有4对,分别是 _______ 、 _____ 、 _____ 和 ____ o 9防止脊柱过度前屈的韧带有 ______ 、 _____ 、 _____ —— o 10脊柱侧面观有四个生理弯曲,即凸向前的 ______ 、 ____ 曲和凸向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 曲。 11关节的基本结构有 _____ 、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o 12 肘关节包括三个关节,即 ____ 、 _____ 和 _____ o 13膝关节由 ____ 和 _____ 构成,其辅助结构包括关节囊内的 __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 ,以及关节囊外的 _____ o 14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使头向 _________ 屈,脸转向 ____ ;两侧同时收缩使头 o 15臂肌前群有 ______ 、 ____ 和 _____ ;后群有 ______ o 16------肌肉收缩可以上提肩胛骨。 17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的是----肌。 18膈有三个裂孔:即 _____ 、 _____ 和 _____ o 19 腹股沟三角由 ___ 、 ______ 和 ___ 围成。 20腹前外侧壁有三块扁肌,由浅及深分别是 ______ 、 ____ 和 ______ o 21小腿三头肌由 ____ 和 _____ 成,以粗大的 _____ 止于跟骨。 三、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块骨属于长骨 ABCD E 骨骨骨骨骨 指a.K 腕胸

智能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 . (2) 1 意义与要求 (2) 1.1 意义 (2) 1.2 设计要求 (2) 2 设计总体方案 (2) 2.1 设计思路 (2) 2.2 总体设计方框图 2.3 完整原理图 (4) 2.4 PCB制图 (5) 3设计原理分析 (6) 3.1 气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7) 3.2 声光报警控制电路 (7) 3.3 排气电路工作原理 (8) 3.4 整体工作原理说明 (9) 4 所用芯片及其他器件说明 (10) 4.1 IC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电路图 (11) 5 附表一: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电路所用元件 (12) 6.设计体会和小结 (13)

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 1 意义与要求 1.1.1 意义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煤气或者其他有毒气体泄漏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及时检测出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并将其排除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关键。本人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联系实际,设计出一套有毒气体的检测电路,可以在有毒气体超标时及时抽排出有害气体,使人们的生命健康有一个保障。 1.2 设计要求 当检测到有毒气体意外排时,发出警笛报警声和灯光间歇闪烁的光报警提示。当有毒气体浓度超标时能自行启动抽排系统,排出有毒气体,更换空气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抽排完毕后,系统自动回到实时检测状态。 2 设计总体方案 2.1 设计思路 利用QM—N5气敏传感器检测有毒气体,根据其工作原理构成一种气敏控制自动排气电路。电路由气体检测电路、电子开关电路、报警电路、和气体排放电路构成。当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QM—N5检测到有毒气体,元件两极电阻变的很小,继电器开关闭合,使得555芯片组成的多谐电路产生方波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间歇发光;同时LC179工作,驱使蜂鸣器间断发出声音;此时排气系统会开始抽排有毒气体。当气体被排出,浓度低于气敏传感器所能感应的范围时,电路回复到自动检测状态。

运动控制系统课后答案

习题解答(供参考) 习题二 2.2 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000~100min r ,要求静差率s=2%,那么系统允许的静差转速降是多少? 解:10000.02(100.98) 2.04(1)n n s n rpm D s ?==??=- 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为2.04rpm 。 2.3 某一调速系统,在额定负载下,最高转速特性为0max 1500min n r =,最低转速特性为 0min 150min n r =,带额定负载时的速度降落 15min N n r ?=,且在不同转速下额定速降 不变, 统允许的静差率是多少? 解:1)调速范围 max min D n n =(均指额定负载情况下) max 0max 1500151485N n n n =-?=-= min 0min 15015135N n n n =-?=-= max min 148513511 D n n === 2) 静差率 01515010%N s n n =?==

2.4 直流电动机为P N =74kW,UN=220V ,I N =378A ,n N =1430r/min ,Ra=0.023Ω。相控整流器内阻Rrec=0.022Ω。采用降压调速。当生产机械要求s=20%时,求系统的调速范围。如果s=30%时,则系统的调速范围又为多少?? 解:()(2203780.023)14300.1478N N a N Ce U I R n V rpm =-=-?= 378(0.0230.022)0.1478115N n I R rpm ?==?+= [(1)]14300.2[115(10.2)] 3.1N D n S n s =?-=??-= [(1)]14300.3[115(10.3)] 5.33N D n S n s =?-=??-= 2.5 某龙门刨床工作台采用V-M 调速系统。已知直流电动机,主电路总电阻R=0.18Ω,Ce=0.2V ?min/r,求: (1)当电流连续时,在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N n ?为多少? (2)开环系统机械特性连续段在额定转速时的静差率N S 多少? (3)若要满足D=20,s ≤5%的要求,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N n ?又为多少? 解:(1)3050.180.2274.5/min N N n I R Ce r ?=?=?=

基于单片机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所学专业:电气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日期:2015.3.30

说明 1、开题报告由毕业生本人在完成文献阅读、科研调查的基础上,并通过开题报 告评议后填写。 2、本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学院作为论文检查的依据;一份答辩后作为档案材 料归入学位档案。 3、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不需标注页码。报告内容字体一律使用宋体小四, 行间距为1.25倍。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生产 研究的目的: 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自动控制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悬挂运动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在现代的工业控制、车辆运动和医疗设备等系统中,悬挂运动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这些系统中悬运动部件通常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因而悬挂部件的运动精确性是整个系统工作效能的决定因素,而在实际中实现悬挂运动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是非常困难的。靠改变悬挂被控对象的绳索长短来控制被控对象运动轨迹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在生产控制等领域有很广的应用范围,但受技术上的制约,使用也有一定限制。采用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单片机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集成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并且可利用单片机软件进行仿真和调试。单片机采用并行工作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常用于大规模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 研究的意义: 运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器人等高技术领域的技术基础,已取得了广泛的工程应用。运动控制集成了电子技术、电机拖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内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运动控制器已经开始在国外多个行业应用,尤其是在微电子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而当时运动控制器在我国的应用规模和行业面很小,国内也没有厂商开发出通用的运动控制器产品。在现代的工业控制、车辆运动和医疗设备等系统中,悬挂运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这些系统中悬挂运动部件通常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因此悬挂部件的运动精确性是整个系统工作效能的决定因素。靠改变悬挂被控对象的绳索长短来控制被控对象运动轨迹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在生产控制等领域有很广的应用范围。

【考试题库】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试题:关节脱位与损伤

【考试题库】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试题:关节脱位与损伤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下述关节损伤的特点错误的一项 A、肩关节脱位常用Hippocrates法复位 B、管关节脱位多采用Allis法复位 C、膝关节侧副韧带受损常用抽屉试验检测 D、断肢保存应采用干燥冷藏法 E、手外伤应争取6~8内清创缝合 2、下述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特点,错误的是 A、起点为胫骨髁间窝内侧 B、止点为胫骨髁间嵴后方 C、屈曲时防止胫骨向前移位 D、常由来自前方的暴力而导致损伤 E、损伤后抽屉试验阳性 3、关于膝关节韧带损伤,下述错误的是 A、男性多见 B、膝关节侧副韧带出有明显压痛 C、侧副韧带损伤侧方应力试验阳性、 D、抽屉试验可以判断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E、X线两侧间隙相差8mm提示完全断裂 4、下述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哪项是正确的 A、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B、压痛,肿胀,淤斑 C、畸形,反常活动,关节空虚 D、畸形,反常活动,弹性固定 E、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空虚 5、发生脱位率最高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E、骶髂关节 6、肩关节脱位最多见的类型是 A、前脱位 B、后脱位 C、下脱位 D、盂上脱位 E、中心型脱型 二、A2 1、患儿男性,3岁,母亲为之穿衣牵拉右手臂后突然哭闹,不敢屈肘持物。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右肩关节脱位 B、右肘关节脱位 C、右桡骨头半脱位 D、右腕关节脱位 E、右肱骨髁上骨折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1. 设计题目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2. 设计任务 图1所示双容水箱液位系统,由水泵1、2分别通过支路1、2向上水箱注水,在支路一中设置调节阀,为保持下水箱液位恒定,支路二则通过变频器对下水箱液位施加干扰。试设计串级控制系统以维持下水箱液位的恒定。 1 图1 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 3. 设计要求 1) 已知上下水箱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111()2()()51p H s G s U s s ?==?+,22221()()1()()()201 p H s H s G s Q s H s s ??===??+。 要求画出双容水箱液位系统方框图,并分别对系统在有、无干扰作用下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假设干扰为在系统单位阶跃给定下投运10s 后施加的均值为0、方差为0.01的白噪声); 2) 针对双容水箱液位系统设计单回路控制,要求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并分别对控制系统在有、无干扰作用下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其中PID 参数的整定要求写出整定的依据(选择何种整定方法,P 、I 、D 各参数整定的依据如何),对仿真结果进行评述; 3) 针对该受扰的液位系统设计串级控制方案,要求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及实施方案图,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评述。 4.设计任务分析

系统建模基本方法有机理法建模和测试法建模两种,机理法建模主要用于生产过程的机理已经被人们充分掌握,并且可以比较确切的加以数学描述的情况;测试法建模是根据工业过程的实际情况对其输入输出进行某些数学处理得到,测试法建模一般较机理法建模简单,特别是在一些高阶的工业生产对象。对于本设计而言,由于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已知,故采用机理建模法。 在该液位控制系统中,建模参数如下: 控制量:水流量Q ; 被控量:下水箱液位; 控制对象特性: 111() 2()()51 p H s G s U s s ?==?+(上水箱传递函数); 22221()()1()()()201p H s H s G s Q s H s s ??= ==??+(下水箱传递函数)。 控制器:PID ; 执行器:控制阀; 干扰信号:在系统单位阶跃给定下运行10s 后,施加均值为0、方差为0.01的白噪声 为保持下水箱液位的稳定,设计中采用闭环系统,将下水箱液位信号经水位检测器送至控制器(PID ),控制器将实际水位与设定值相比较,产生输出信号作用于执行器(控制阀),从而改变流量调节水位。当对象是单水箱时,通过不断调整PID 参数,单闭环控制系统理论上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系统也将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该设计对象属于双水箱系统,整个对象控制通道相对较长,如果采用单闭环控制系统,当上水箱有干扰时,此干扰经过控制通路传递到下水箱,会有很大的延迟,进而使控制器响应滞后,影响控制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干扰频繁出现,无论如何调整PID 参数,都将无法得到满意的效果。考虑到串级控制可以使某些主要干扰提前被发现,及早控制,在内环引入负反馈,检测上水箱液位,将液位信号送至副控制器,然后直接作用于控制阀,以此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设计中,首先进行单回路闭环系统的建模,系统框图如下: 可发现,在无干扰情况下,整定主控制器的PID 参数,整定好参数后,分别改变P 、I 、D 参数,观察各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加入干扰(白噪声),比较有无干扰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