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多动脉炎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9.05 MB
- 文档页数:25
血管炎诊断标准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如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血管炎等。
血管炎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管炎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血管炎患者。
一、临床表现。
1. 血管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疲乏、关节疼痛、皮肤疼痛、溃疡、皮肤瘀斑等。
这些表现并非特异性,但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有助于血管炎的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沉和C反应蛋白,血沉和C反应蛋白常常升高,提示炎症反应。
2. 免疫学检查,包括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磷脂抗体等,这些抗体的阳性率较高,有助于血管炎的诊断。
3.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有助于排除其他结缔组织疾病。
三、影像学检查。
1. 血管超声,可以显示血管壁的增厚、狭窄和闭塞等情况。
2. CT和MRI,可以显示器官受累的情况,如肺部、肾脏等器官的病变。
3. 血管造影,对于血管狭窄和闭塞的情况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四、病理检查。
1. 活检,对于皮肤、肾脏等受累的组织进行活检,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五、诊断标准。
根据以上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血管炎。
诊断血管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
六、治疗。
1. 对于血管炎的治疗,首先需要控制炎症的活动,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2. 针对特定类型的血管炎,还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七、预后。
血管炎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有关。
一旦诊断出血管炎,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总结。
血管炎是一组疾病,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的结果,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
对于血管炎患者,及时的治疗和定期的复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大动脉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1 概述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
主动脉的二级分支,如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
受累的血管可为全层动脉炎。
早期血管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偶见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及多核巨细胞。
由于血管内膜增厚,导致管腔或闭塞,少数患者因炎症破坏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坏死,而致动脉扩张、假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
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40岁以后较少发病,国外资料患病率2.6/百万人。
病因迄今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等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2.1 全身症状在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前,少数患者可有全身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出汗、体质量下降、肌痛、关节炎和结节红斑等症状,可急性发作,也可隐匿起病。
当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后,全身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部分患者则无上述症状。
2.2 局部症状与体征按受累血管不同,出现相应器官缺血的症状与体征,如头痛、头晕、晕厥、卒中、视力减退、四肢间歇性活动疲劳,肱动脉或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锁骨上下区、上腹部、肾区出现血管杂音,两上肢收缩压差>10mm Hg(1mm Hg=0.133kPa)。
2.3临床分型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4种类型: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胸-腹主动脉型、广泛型和肺动脉型。
2.3.1 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和闭塞,可引起脑部不同程度的缺血,出现头晕、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单侧或双侧视物有黑点,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甚至失明,咀嚼肌无力和咀嚼疼痛。
少数患者因局部缺血产生鼻中隔穿孔,上腭及耳廓溃疡,牙齿脱落和面肌萎缩。
脑缺血严重者可有反复晕厥、抽搐、失语、偏瘫或昏迷。
上肢缺血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上肢无力、发凉、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
系统性血管炎赵岩2013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从韦格纳肉芽肿更名说起Friedrich Wegener,1930尸检发现:具有肉芽肿性坏死性炎症及坏死性肾小球肾炎:韦格纳肉芽肿New Engl J Med . 2005;352:392Arthritis Rheum. 2008;58:834.同时具有炎症和肉芽肿,不同于MPA肉芽肿necrosis激活的多形核细胞集聚,包括巨噬细胞(可融合形成巨细胞)。
肉芽肿形成提示病变的慢性化。
Lung Crescentic GN主要病理特征:⏹早期阶段以中性粒细胞浸润、坏死为突出表现的微脓肿形成⏹之后多核巨细胞浸润形成非典型肉芽肿性炎症⏹上述两种改变不是绝对的德国纳粹党的早期成员Friedrich Wegener,1907—1990⏹2007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委员会投票一致同意收回授予韦格纳的临床大师奖,并建议更名⏹2009年:《CHEST》发表专文提出用“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NGV)”的新命名取代WG,但未获广泛认同2011年:⏹ACR⏹EULAR⏹ASN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上述三个学术机构的风湿病、肾病和病理专家建议:将荣誉性命名的疾病逐渐改成基于疾病特点或疾病病因的命名。
A & R;2011. 63, 863–864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Wegener’s Granulomatosis⏹明确和MPA具有相似的病理特点(多血管炎)不同(肉芽肿)⏹强调和MPANat. Rev. Rheumatol. 8, 74–76 (2012)ARTHRITIS & RHEUMATISMVol. 63, No. 4, April 2011, pp 863–864microscopic polyarteritis(MPA)改为microscopic polyangiitis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2011:164, 7–10⏹系统性血管炎(SV)的重新命名⏹SV的治疗策略变化:诱导缓解,巩固维持⏹生物制剂的使用Large Vessel Vasculitis(LVV):Takayasu Arteritis(TAK) and Giant Cell Arteritis(GCA)Medium Vessel Vasculitis(MVV):Polyarteritis Nodosa(PAN) and Kawasaki Disease (KD)Small Vessel Vasculitis(SVV):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 including: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MPA),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Wegener’s) (GPA) and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Churg Strauss) (EGPA) Immune Complex SVV including:Anti-GBM Disease, Cryoglobulinemic Vasculitis, IgA Vasculitis(Henoch-Schönlein) (IgAV) andHypocomplementemic Urticarial Vasculitis(Anti-C1q Vasculitis) (HUV).Variable Vessel Vasculitis(VVV):Behçet's Disease (BD) and Cogan’s Syndrome (CS).Single Organ Vasculitis(SOV):Cutaneous Leukocytoclastic Angiitis, Cutaneous Arteritis, Primary CNS Vasculitis and Isolated Aortitis.Vasculitis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Disease:Lupus Vasculitis, Rheumatoid Vasculitis and Sarcoid Vasculitis.Vasculitis Associated with Probable Etiology:Hepatitis C Virus-Associated Cryoglobulinemic Vasculitis,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Vasculitis, Syphilis-Associated Aortitis, Serum Sickness-Associated Immune Complex Vasculitis, Drug-Associated Immune Complex Vasculitis, Drug-Associated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nd Cancer-Associated Vasculitis.Chapel Hill 2012年新分类⏹大血管炎(LVV):大动脉炎(TAK)和巨细胞动脉炎(GCA)⏹中等血管炎(MVV):结节性多动脉炎(PAN)和川崎病(KD)⏹小血管炎(SVV):⏹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Churg Strauss,EGPA)⏹免疫复合物性小血管炎:抗GBM性疾病,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IgA血管炎(Henoch-Schönlein)(IgAV),低补体性荨麻疹性血管炎(抗C1q血管炎)(HUV)⏹变化血管的血管炎(variable vessel vasculitis,VVV):白塞氏病(BD)和Cogan 综合征(CS)⏹单器官的血管炎(SOV):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皮肤动脉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孤立性主动脉炎⏹与系统性疾病相关的血管炎:狼疮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结节病性血管炎⏹与可能的病因相关的血管炎:丙肝病毒相关性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血管炎,梅毒相关性主动脉炎,血清病相关性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药物相关性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肿瘤相关性血管炎Chapel Hill 2012年新分类⏹较为全面的分类⏹逐渐去除荣誉性命名⏹缺陷之一:将来要重视影像学检查的新技术,尤其对中大血管炎的诊断和分类以及活动性判断的评估血管造影CT血管重建⏹女31岁,低热伴咳嗽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