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首先是将车间划分成两个区域。然后计算出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系统的排风量及阻力,进行除尘器和风机的选择,绘制通风系统布置图。

考虑到车间粉尘污染的特点以及进出空间的限制,比较各种类型的除尘器,选择了最合理的通风除尘方案,进行了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风量;风压;排风罩;除尘

目录

1前言 (2)

2排风量计算 (4)

2.1设备概述 (4)

2.2各设备排风量计算 (5)

2.3各管路排风量计算 (7)

3各通风系统的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9)

3.1第一工作区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9)

3.1.1绘制轴测图 (9)

3.1.2确定管径和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 (9)

3.1.3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0)

3.1.4计算各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1)

3.1.6除尘器及风机的选择 (13)

3.1.7管道计算汇总 (14)

3.2第二工作区排风量和阻力计算 (15)

3.2.1 绘制轴测图 (15)

3.2.2 确定管径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15)

3.2.3确定各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 (16)

3.2.4计算各管段的沿程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7)

3.2.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17)

3.2.6风机的选择 (18)

3.2.7管道计算汇总 (19)

4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1前言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清洁的空气环境(包括大气环境和室内空气或境)。因此,就要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采用通风和除尘技术。

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是控制车间粉尘、有害气体或蒸气和改善车间内微小气候的重要卫生技术措施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排出作业地带污染的或潮湿、过热或过冷的空气,送入外界清洁空气,以改善作业场所空气环境。

工业通风按其动力来源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依靠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形成的热压和室外风力所形成的风压而使空气流动;机械通风则依靠通风机所形成的通风系统内外压力差而使空气沿一定方向流动。

净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含尘气体称为工业除尘。

风机生产行业引进国外技术,改变了以往风机全压偏小、不适用于除尘系统的状况。新产品不但全压满足除尘工程的需求,而且噪声低、机械效率高、振动小,并有较好的防磨措施。

除尘系统风量调节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以往仅靠液力耦合器使风机变速,现在已有多种变频调速器,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机,因而风量调节更易实现。除尘系统风量调节,离不开流量监测,已开发出含尘气体流量连续监测装置,具有不堵、阻力小、应用方便等特点,在除尘系统运行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有些生产过程如原材料加工、食品生产、水泥等排出的粉尘都是生产的原料或成品,回收这些有用原料,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在这些部门,除尘设备既是环保设备又是生产设备。

本次课程主要是运用通风除尘技术知识对某综合车间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进行设计。选取通风管道、除尘器及风机。工业防尘技术的前景是广大的:1、工业防尘法规更完善,执法更强化。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将继续高速发展,公众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将更高,

有关法规更趋完善,执法力度将更为加强。工业防尘技术必须在高效、低耗、可靠、方便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水平。2、加强工业防尘技术标准的建设。目前,

许多防尘设施不规范,标准化程度差,质量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尘源控制方面,尤显薄弱,工业防尘技术标准化问题,已直接影响工业防尘工作的进行。

3、工业防尘技术将与生产工艺更紧密结合。首先,积极促进生产工艺及设备的改进,努力实现本质无害化,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次,工业防尘技术应力求促进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再者,应更方便操作和维修。

4、工业防尘将紧密结合节能。通过工业防尘技术的实施,使生产工艺简化,生产能耗降低;促进二次能源的回收;在保证防尘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处理风量,降低系统阻力,从而降低自身能耗等等。

2排风量计算

2.1设备概述

通风管道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通风除尘):1、确定通风除尘系统方案,绘制管路系统轴测图;2、对管路系统分段,注明管段长度、风量管部件位置等进行编号;3、假定管路系统不同管段的风速;4、根据假定速度和已知管段的风量确定各管段管径,计算管路阻力;5、通风除尘系统中的各并联支管的阻力平衡计算,其差值不宜大于10%;一般通风系统管路阻力不超过15%;6、计算系统管路总阻力;7、除尘设备和通风机的选择。

本次课程设计的车间包括两个工作区,两个工作区内的主要设备如表2.1所示。车间的高度为6.6米。工作温度为20℃,在20℃时空气密度为1.2Kg/m3。根据以上步骤,分别对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进行了管道设计。

当车间内有不同的送、排风要求,或者车间面积较大,送、排风点较多时,为了便于运行管理,常分设多个送、排风系统。划分的原则:

1、空气处理要求相同时、室内参数要求相同的,可划为一个系统。

2、同一生产流程、运行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可划为一个系统。

3、同一生产流程、同时工作的扬尘点相距不大时,宜合为一个系统。

4、有毒和无毒的生产区,宜分开设置通风系统和净化系统。若不要求回收,并且混合后不会爆炸或者混合后不会导致风管内结露的,可以合为一个系统。

5、排风量大的排风电位于风机附近,不和远处排风量小的排风点和为同一个系统

根据以上原则、各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成分,及厂区平面布置图,将1、2、3号设备划分为第一区,4、5、6号设备划分为第二区,各设备参数见表2.1

表2.1 设备参数表

2.2各设备排风量计算

1号整体密闭罩排风量

由表2.1知,设备1为振动筛,其尺寸为800×800×700mm ,排风罩形式为整体密闭罩,有害物成分是矿物粉尘。罩缝隙总面积0.3㎡,渗入风速0.4~0.6m/s ,诱导气流0.35m3/s ,顶部接管标高1.5m ,局部阻力系数为0.5。

密闭罩的排风罩公式:q=q1+q2 (2.1) 式中q ——防尘密闭罩的排风罩,m3/s ;

q1——物料或工艺设备带入罩内的空气量,m3/s ;

q2——由孔口或不严密缝隙吸入的空气量,m3/s ;

则实际排放量q =0.35+0.6×0.3=0.53m 3/s.

2、3号圆形罩排风量

由表2.1知,设备2、3为圆锥破碎机,其尺寸为 ,排风罩形式为圆形罩,有害物成分是矿物粉尘,有害物距罩口x=1m ,罩口面积2

=0.63640.9F ㎡

π?=,取控制点吸入速度Vx=1m/s 。

所以实际排放量q2=q3=0.75(10x2+F )Vx (2.2) 得q2=q3=7.98m3/s.

4、5号通风柜排风量

由表2.1知,设备4、5工艺为镀铬,其工作口尺寸为600×600mm ,排风罩形式为通风柜,根据公式:q=q1+VFβ (2.3)

式中q ——通风柜排风量,m3/s ;

q1——柜内污染气体发生量,m3/s ;

V ——工作孔上的控制风速,m/s ,通常在1.0~1.5m/s 之间,本次取1.2m/s ; F ——工作孔、观察孔及其他缝隙总面积,㎡;

β——安全系数,一般β=1.1~1.2.

计算得: +

6号槽边排风罩排风量

由表2.1知,设备6的工艺为酸洗,酸洗槽的尺寸为1000×800×1200,排风罩形式为槽边排风罩,有害物成分是25%盐酸。

槽边排风罩分为单侧和双侧两种,单侧适用于曹宽B≤700mm ,B>700mm 时用双侧因为本设备槽宽B=800>700,所以槽边排风罩选为双侧。

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 )共三种,250×200mm ,250×250mm ,200×200mm 。本设计选用E×F=250×250mm 。E=250mm 的称为高截面。

高截面双侧排风(总风量)计算公式1为:

0.232()/2x B q v AB m s A = (2.4) 式中:A —槽长,m ;

B —槽宽,m ;

Vx —边缘控制点的控制风速,m/s 。本设计中为0.4m/s 。2

由公式(2.4)得高截面双侧排风(总风量)为:

????===0.20.230.82()20.410.8()0.53/22x B q v AB m s A 。

1

在《工业通风》中第47页中查得。 2 在《工业通风》中第228页,附录5 镀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V x 中查得。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 3 润婉 3 吴博 4 晗 6 雒智铭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说明

第一章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 第一节概述 在食品加工厂中,车间的通风换气、设备和物料的冷却、粉尘的清除等都需要通风除尘系统来完成。粉状、颗粒状的物料(如奶粉、谷物等)的输送都可借助气力输送系统实现。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系统是食品加工厂的常用装置。 食品加工厂中粉尘使空气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灰尘还会加速设备的磨损,影响其寿命。灰尘在车间或排至厂房外,会污染周围的大气,影响环境卫生。由于粉尘的这些危害性,国家规定工厂中车间部空气的灰尘含量不得超过10mg/m3,排至室外的空气的灰尘含量不得超过150mg/m3,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必须装置有效的通风除尘设备。 图1是食品加工厂常见的通风除尘装置。主要由通风机、吸风罩、风管和除尘器等部分组成。当通风机工作时,由于负压的作用,外界空气从设备外壳的缝隙或专门的风管引入工作室,把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粉尘、热量和水汽带走,经吸风罩沿风管送入除尘器净化,净化后的空气排出室外。 气力输送系统的形式与通风除尘系统相似,但其目的是输送物料,主要由接料器(供料器)、管道、卸料器、除尘器、风机等部分组成。气力输送系统除了起到输送作用外,还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对物料进行清理、冷却、分级和对作业机完成除尘、降温等。小型面粉厂气力输送工艺流程如图2。

风机 气力输送具有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低、可以一风多用等特点,与机械输送相比,气力输送的缺点主要是能耗较大,对颗粒物料易造成破碎。 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都是利用空气的流动性能来进行空气的净化或物料的搬运的,因此,流体力学是本章的基础知识。有关流体力学的知识可参阅相关书籍资料,在此不再敷述。本章主要讨论食品加工厂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 第二节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计算容 通风除尘系统也叫除尘网路或风网。通风除尘网路有单独风网和集中风网两种形式。在确定风网形式时,当: 1)吸出的含尘空气必须作单独处理; 2)吸风量要求准确且需经常调节; 3)需要风量较大;或设备本身自带通风机;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实施指南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1-2015)实施指南 目录 第一章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 一、通风除尘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通风除尘系统的验收标准 第二章通风除尘装置常用检测工具

第三章通风除尘装置性能检测 一、排风罩性能检测 二、管道性能检测 三、通风机性能检测 四、除尘器性能检测 第四章通风除尘系统综合效能监测与评估 一、综合效能试验与评估基准值的确定 二、排风罩风量的测定 三、管道风速风量的测定 四、除尘器运行监测与评估 五、通风机运行监测与评估 第五章监测数据使用管理 一、监测数据使用 二、监测与评估管理 第一章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 一、通风除尘系统的基本组成 通风除尘系统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对于有粉尘污染的车间,一般以局部通风为主。 一个完整的通风除尘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用排气罩(包括密闭罩)将尘源散发的含尘气体捕集; (2)借助风机通过通风管输送含尘气体; (3)在除尘设备中将粉尘分离; (4)将已净化的气体通过烟囱排至大气; (5)将在除尘设备中分离出来的粉尘输送出去。 因此,在通风除尘系统中的主要设备有排风罩、通风机、管道、除尘器等。在具体情况下,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具有以上设备,例如直接由炉内排烟气,可以没有排风罩;当在尘源附近设置就地除尘设备时,净化后气体直接排入室内,可以不要管道和烟囱;当利用热压排出热烟气时,可不设风机。

但在一般情况下都应有除尘设备,只是根据不同工艺设备及要求不同,需要 选择不同的除尘设备。 安全健康小贴士(1) 除尘器按工作原理划分,可分为以下4种: (1)利用离心力作用将尘粒分离和捕集的旋风除尘器。 (2)利用液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的湿式除尘器。 (3)利用纤维滤料制成的袋状过滤元件来过滤和捕集粉尘的袋式除尘器。 (4)利用电晕极产生的电场使尘粒带电,并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在集尘极 将尘粒捕集的静电除尘器。 二、通风除尘系统的验收标准 验收通风除尘系统效果时,需要满足两个要求: (1)粉尘浓度不超过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要求; (2)通风排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限值的要求。 为使通风除尘系统有效运行,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达到防尘降尘的 目的,更好地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 制定了AQ/T 4271-2015《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从通风 除尘装置性能检测、综合效能监测与评估、监测数据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的方法,是存在粉尘危害的企业加强通风除尘 系统有效监测,加强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指南。

工业通风除尘设计

课 程 设 计 课题名称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专业名称 所在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 前言 (3) 2 车间简介 (3) 3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与计算 (4) 3.1 确定除尘系统 (4) 3.2 车间除尘系统风管的布置 (5) 3.3 排风罩的选择 (5) 3.3.1 抛光车间 (6) 3.3.2 打孔车间 (6) 3.4 车间风管材料和风管段面的选择 (6) 3.4.1 抛光车间 (7) 3.4.2 打孔车间 (7) 3.5 弯头和三通 (7) 3.6 净化装置及管道和风机的连接 (7) 3.7 通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10) 3.7.1 抛光车间的水力计算 (10) 3.7.2 打孔车间的水力计算 (15) 4 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0)

1 前言 在机械化工生产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难以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粉尘微粒或有害气体,如果工作人员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物质之中,就会危害人的健康,工人有可能因此患上职业病。一旦有害物质随空气的流动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就会使室外空气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危机周边环境和居民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工业通风对职业病的预防,环境保护及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工业通风就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 我们的除尘设计就是要以最合适的气流组织,最优化的管道敷设和最低的费用达到最好的除尘效果。设计的内容包括风管和排风罩的布置和选择,管件的设置,以及,除尘设备和风机的选定。 2 车间简介 该企业生产车间如图1所示,有3个抛光间,1个打孔间。每个抛光间有1台抛光机,每台抛光机有1个抛光轮,抛光间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尘等(石棉粉尘)。打孔间有2台打孔机。 抛光车间 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抛光轮为布轮,其直径为D=200mm,抛光轮中心标高1.2m,工作原理同砂轮。 打孔车间 打孔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颗粒的木块和刨花。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熊静宜311201010103 李润婉311201010303 吴博311201010604 李晗311201010116 雒智铭311201010130 专业班级:安全12-5 指导老师:鲁忠良 完成日期:2015.7.11

目录 1 引言 2 第一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2.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2.1.1 焊接平台1排风量计算 2.1.2 焊接平台2排风量计算 2.1.3 焊接平台3排风量计算 2.1.4 加热炉排风量计算 2.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2.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2.2.2 管段阻力计算 2.3 管道压力平衡核算 2.4 选择通风机和除尘器 3 第二工作区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3.1 各设备排风罩的排风量计算 3.1.1 镀铬1排风量计算 3.1.2 镀铬2排风量计算 3.1.3 镀铬3排风量计算 3.1.4 酸洗排风量计算 3.2 系统排风量及阻力计算 3.2.1 通风除尘系统布置简图 3.2.2 管段阻力计算 3.2.3 管道阻力平衡校核 3.3 风机的选择 3.4 管道计算汇总

1 引言 工业通风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车间内被生产活动所污染的空气排走,把车间内悬浮的粉尘捕集除去,把新鲜的或经专门处理的清洁空气送入车间内。它起着改善车间生产环境,保证工人从事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在于对一个金属制造加工生产车间进行全面通风以及针对焊接台加热炉镀槽酸洗工艺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以期达到车间厂房的通风与除尘。本设计的大体思路是,了解各工艺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成分并选择局部通风方式。之后对参数进行设计计算需风量并进行相关管道计算,最后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对厂房进行有效通风。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1 概况 (2) 1.1设计原则 (2) 1.2相关标准 (2) 1.3设计已知条件 (2) 2 粉尘介绍 (3) 2.1粉尘性质 (4) 2.2粉尘的危害 (4) 3 设计简介 (4) 4 集气罩设计 (4) 4.1集气罩用途 (4) 4.2集气罩的设计原则 (4) 4.3集气罩的选择 (5) 4.4集气罩的设计 (5) 4.4.1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 (5) 4.4.2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5) 5 管道的设计 (6) 5.1管道的用途 (6) 5.2管道的选择 (6) 5.3管道设计的原则 (6) 5.4管道阻力分段计算 (6) 5.4.1管道设计简图 (6) 5.4.2管道内最低速度的确定 (7) 5.4.3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 (7) 5.4.4 管段长度的确定 (7) 5.5集气罩和弯头的确定 (7) 5.6 三通的确定 (8) 6 除尘器的设计 (8) 6.1除尘器的作用 (8) 6.2除尘器的选择 (8) 6.2.1除尘器的简介 (8) 6.2.2除尘器选择 (8) 7 通风机、电动机的设计 (9) 7.1风机的选择 (9) 7.1.1 通风机的风量 (9) 7.1.2 通风机的风压 (9) 7.1.3 风机及电机的选型 (10) 7.1.4 复核电动机功率 (10)

1 概况 1.1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排出的气体指标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2)选择流程简单、占地少、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的工艺; (3)工艺控制参数易于管理,运行维护、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科学管理;(4)投资节省、运行费用低,符合当地经济情况; (5)避免二次污染。 1.2相关标准 (1)项目设计完成后的验收标准:《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1.3设计已知条件 (1)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图1)。此图仅给出方柱及污染源相对位置,门、窗位置及墙厚由设计定; (2)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 污染源:立方体长×宽×高=1200×600×1000 操作条件:20℃101.3KPa 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3)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两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离污染源上平面H=600mm时才操作正常。 (4)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 钢管相对粗糙度:K=0.15 排气筒口离地面高度:12m (5)所用除尘器 LD14型布袋除尘器, 该除尘器阻力:980Pa; (6)有关尺寸 墙厚:240mm 方块柱:300×300 车间大门可取2010×2010 3010×3010 2550×2410 4010×4010 窗台到地面距离:民房900~700mm 工业用房 1.0~2.0 m 仓库 1.5~2.0 m

工业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讲解

《工业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管理方向)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系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管理方向) 课内学时:4周开课学期:第7学期 一、课程设计大纲说明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打下基础。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一门或几门相关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培养学生 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题目应根据课程相关内容并依据课程设计大纲拟定,选题必须符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难度、份量要适当,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题目须经教研室、院系审定。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优先选择与生产、科研等密切相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 3、指导教师必须对所指导的课程设计题目进行预设计,并于设计开始前一周准备好设计的相关资料及其他准备工作,同时将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交教研室、院系审核。 4、课程设计开始后,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下达任务书,提出设计的具体要求,分析并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 5、学生要根据所接受的任务书,实事求是保质保量地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对有抄袭他人设计图纸(论文)、找人代画设计图纸、代做(拷贝)论文等行为的弄虚作假者,课程设计成绩按不及格论处。 6、学生要遵守学习纪律,保证出勤,不得迟到、早退。每天出勤不少于6小时,因事、因病不能上课需请假。 7、学生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证设计室整洁、卫生、文明、安静。严禁在设计室内打闹、嬉戏、吸烟、打扑克等。 8、每人交车间工作流程图、排除有害物通风系统图、管道网络图。 9、图纸标注清晰、正确,主要标注风流方向、三通、二通、管径、排气罩、除尘器等设施、通风机位置。 10、说明书用A4纸手写或打印,按设计内容正确书写设计说明书,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图表符合书定规范。 (三)本课程设计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通风除尘课程设计任务书分析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通风除尘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09月

一、设计任务 XXX电机公司电镀车间采暖通风系统工程设计 二、电镀车间原始资料 1.厂址:建于____市,气候资料查相关文献。 2.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生产设备见表1。 3.建筑结构。 (1)墙——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涮耐酸漆两遍。 (2)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 (3)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0×1. 80米; (4)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 (5)外门——木制,尺寸为1.50×2.50米,带上亮子。 建筑结构的其它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4.工作班制及室内空气条件 本车间为两班工作制,车间室内空气条件如下: (1)温度 冬季14~18℃ 夏季按工业车间卫生标准要求,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2)湿度 冬季湿作业部分取相对湿度为65%,一般部分取50%。 夏季不作规定 5.工艺过程 所有由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进行表面清理,其方法有: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 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 化学处理 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溶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⑴需要磷化处理的条件,经表面清理后用苏打水去油,在去油后进行磷化处理,处理后再在皂液和油中进行处理,以提高防腐力。 ⑵零件经过表面处理后,在电镀前还要进行精细的电解去油和用淡的酸溶液去锈,然后进行电镀。 镀锌:零件在氰化液槽中挂镀。 镀镍:零件在酸性溶液中镀镍,在镀镍前需在氰化液中镀铜。 镀锡:在碱性溶液中镀锡。 镀铬:在铬液中镀铬,镀后在回收槽洗去附在镀件上的电解液。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局部排风除尘系统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 管………………………………………................... (8) 其他设备...................., (8) 第3章除尘系统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集气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气罩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设计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道分段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并联管路压力平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段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的分类及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风机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电动机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除尘器的选择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车间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范本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 程设计

目录 1、设计总说明 .............................................................................. - 4 - 1.1工程概况 ............................................................................ - 4 - 1.1.1厂的基本情况 ........................................................... - 4 - 1.1.2工程目的................................................................... - 4 - 1.1.3现有情况................................................................... - 5 - 1.1.4达到标准................................................................... - 6 - 1.2设计依据 ............................................................................ - 6 - 2、除尘系统的方案设计 .............................................................. - 6 - 2.1方案一设计计算................................................................. - 6 - 2.1.1方案一轴测图 ........................................................... - 6 - 2.1.2方案一风量分配 ....................................................... - 7 - 2.1.3方案一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 8 - 2.1.4方案一阻力汇总 ..................................................... - 10 - 2.2方案二设计计算............................................................... - 12 - 2.2.1方案二轴测图 ......................................................... - 12 - 2.2.2方案二风量分配 ..................................................... - 12 - 2.2.3方案二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 13 - 2.2.4方案二阻力汇总 ..................................................... - 16 - 2.3方案三设计计算............................................................... - 18 - 2.3.1方案三轴测图 ......................................................... - 18 - 2.3.2方案三风量分配 ..................................................... - 18 -

工业通风除尘系统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余玉环 学号:1350240205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工1302班 指导教师:易灿南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湖南工学院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今年任务书有变动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 指导教师易灿南学生姓名余玉环 课题名称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内容及任务1、目标:本课程是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 《工业通风》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工业通风》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工业通风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内容:对某企业加工车间进行通风除尘系统设计,具体包括:(1)系统划分;(2) 排风罩的确定,包括其形状的确定,尺寸的计算及风量的确定;(3)除尘设备的选择;(4)管路布置;(5)系统水力计算;(6)选择通风机,电机型号;(7)绘制设计图纸;(8)编制说明书。 3、要求:提交一份某企业加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要求语句通 顺、层次清楚、推理逻辑性强、设计明确、可实施性强。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A4纸型打印,图纸部分要求运用Auto CAD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符号和单位制,并打印。 主要参考资料[1]孙一坚.工业通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10. [2]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50114-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教 研 室 意 见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说明书

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陪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的内容 设计燃煤量为600kg/h的锅炉烟气的除尘系统。 (二)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1台(2.8MW×4)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CY=68% HY=4% SY=1% OY=5% NY=1% WY=6% AY=15% VY=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附图所示。 (三)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⒈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⒉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⒊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⒋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道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阻力。 ⒌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⒍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

第五章第二节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Gra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eaching Resource Database 电子教材 第二节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一、通风除尘系统的类型 在粮食工业生产中,或在粮食加工的某一生产单元,扬尘点也即尘源的数量往往不是一 个而是有多个,因此,粉尘或污染空气的控制常常从整个生产工艺或粉尘控制系统上来进行 考虑和设计。 在设计程序上,通风除尘系统一般安排在生产工艺确定之后,即当生产工艺、生产车间 的建筑结构、设备布置确定之后,开始进行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通风除尘系统由吸尘罩、 通风管道、风机和除尘器四部分连接组成,也称为除尘风网系统。根据尘源特性、工艺要求 和经济上的考虑,除尘风网一般可组合成独立风网和集中风网两种类型。 1.独立风网 除尘风网系统中只有一个粉尘控制点,这种型式的风网称为独立风网,图5—21为独立 风网示意图。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常组合成独 立风网。独立风网的组合原则: ①尘源设备所需的吸风量大而且准 确; ②尘源设备所需的吸风量需要经常进 行调节; ③尘源设备自带风机; ④尘源的吸出物需要单独处理; ⑤尘源设备与其他尘源相距较远。 图5-21 被动式粉尘捕捉方式的原理独立风网功能齐全,性能完善,但从经 济上考虑,制造、运行费用高,因而组合成独立风网的通风除尘系统较少,除非生产工艺有 特殊需要。实际生产中尘源的控制多组合成集中风网类型。 2.集中风网 除尘风网中有多个尘源控制点,这就组合成了集中风网,图5-22为集中风网示意图。 集中风网组合原则: ①尘源设备的吸出物品质相似; ②尘源设备的工作间歇相同; ③尘源设备相距较为集中; ④4易于管网布置,水平管道最短; ⑤集中风网组合的规模以能选到合适的除尘器、风机为准。 集中风网中,控制的尘源点较多,而与独立风网相比,除尘器、风机的数量并没有增加, 因而比较经济。但如果尘源控制点太多,会给使用和现场操作带来许多不便。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风管 (8) 其他设备...................., (8)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 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运用; 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及其有关政策。 二、任务与要求 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必须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 其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计算书一份 2.平面布置图一份

3.立面布置图一份 4.轴侧图一份 三、设计内容 1.集气罩的设计 控制点控制速度V的确定 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2.管道的初步设计 管内流速确定 管道直径确定 弯头设计 直管长确定 三通设计计算 3.压损平衡计算 分段计算 压力校核 4.总压损计算 5.选风机、校核 6.电机选择、校核 7.车间大门设计 四、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1.设计题: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说明:本设计为新建项目进行设计。项目设计完成后的验收标准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表2中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 2.课题已知条件 a.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 见附图一 b.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 污染源:两个污染源水平放置,立方体 L × W × H 1200×600×

1000(mm) 操作条件:20℃ 污染源产生粉尘情况: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 平静的空气中。 c.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二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污染面积 H=600mm,才操作正常。 d.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 钢管相对粗糙度 K= 排气筒口离地面高12m e.所用除尘器: LD14型布袋除尘器布,该布袋除尘器阻力为980Pa,长,宽,除尘器 进口高度,出口高度。 f.有关尺寸 车间长宽高分别为:18米*12米*12米。 墙厚 240mm 方块柱 300 x300 车间大门可取2010x2010 窗台到地面距离民用房 900—700mm 工业用房 -2.0cm 仓库~ m 附图一:车间平面及两个污染源的位置 第2章局部排气通风系统的组成 局部排气通风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范围不受有害物的污染,并且造成符合要求的空气环境。典型的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如图2所示,通常由下述几个部分组成。

除尘系统设计

一、除尘系统的组成: 机械除尘系统由排风罩、风管、除尘器、通风机、卸尘装置及其附属设施组成。与除尘系统密切相关的还有尘源密闭装置和粉尘处理与回收装置。 在各类厂房的建筑设计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粉尘污染,包括化工制药、食品加工、冶金、铸造、碳素材料、机械加工、建材等行业,特别是在配料、拌料、振筛、粉碎机、称量、等生产工艺中,都要求对空气进行除尘净化。一个完整的除尘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用排尘罩捕集工艺过程产生的含尘气体。 2、捕集的含尘气体在风机的作用下,沿风道输送到除尘设备中。 3、在除尘设备中将粉尘分离出来。 4、净化后的气体排至大气。 5、收集与处理分离出来的粉尘。 因此,工业建筑的除尘系统主要由排尘罩、风管、风机、除尘设备、输粉尘装置等组成。也就是说,除尘系统是由风道将排尘罩、风机、除尘设备连接起来的一个局部机械排风系统。 二、除尘系统的划分:

对于工业厂房来说,可能会遇到对不同类型的粉尘除尘,这时就要注意对它们的划分。如在有毒类车间中就可能遇到设置区域划分时,就要注意将毒性车间的除尘单独的做一个系统,要与其他的车间车间除尘系统划分开来。除尘系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一生产流程、同时工作的扬尘点相距不大时,宜合为一个系统。 2. 同时工作但粉尘种类不同的扬尘点,当工艺允许不同粉尘混合回收或粉尘无回收价值时,也可合设一个系统。 3. 温湿度不同的含尘气体,当混合后可能导致风管内结露时,应分设系统。 三、在设计除尘系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除尘系统的排风点不宜过多,以利各支管间阻力平衡,如排点过多,可用大断面集合管连接各支管。集合管流速不宜超过3m/s。 2.为了防止粉尘在风管内沉积,除尘系统风管尽可能要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好大于45°,如必须水平敷设时,需设置清扫口。 3.除尘系统风道由于风速较高,通常采用圆形风道,而且直径较小。但是,为了防止风道堵塞,除尘风道的直径不宜小于下列数据;

工业通风和除尘课程的设计报告报告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安全112班 姓名丁沐涛 学号 119044037 指导老师韩云龙 年月日

摘要 喷涂车间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会使室内空气受到污染和破坏,危害职工健康,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和破坏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工业通风就是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一门技术。本设计为喷涂车间的铝粉处理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首先根据铝粉粒径的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集气罩和除尘器。然后根据规范和要求进行管道布置。根据工艺计算集气罩尺寸和排风量。确定管径并进行水力计算。最后选择风机型号和功率。 关键词:喷涂;通风;除尘;设计;水力计算 Abstrac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pray workshop,if not control the emission dust,it can make indoor air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destraction ,harmful to works’health,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Therefore,effective control of production process of harmful effect of indoor air and damage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studying this issue of a technology.The design is a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design of aluminum powder treatment in spray workshop.Firstly,select the Appropriate hood and duster,according to the nature and size of the aluminum powder.Secondly,finish piping layou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and standard.Calculate the size of the hood and air volume according to the craftwork.Determine the Pipe diameter and conduct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Select the type and power of the fan at last. Keywords:spray;ventilation;dust removal;design;hydraulic calculation

喷漆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共38页

喷漆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目录 一. 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背景 (2) 1. 设计任务 (2) 2. 设计资料 (2) 二.局部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 (3) 1. 排风罩 (4) 2. 风管 (4) 3. 袋式除尘器 (4) 4. 风机 (4) 5. 排灰系统 (4) 6. 烟囱 (4) 三.排风罩 (5) 1. 排风罩的分类 (5) 2. 排风罩的设计原则 (6) 3. 排风罩选择 (6) 4.设计计算 (7) 四.袋式除尘器的选型 (8) 1.初选 (8) 2. 滤料的选择 (8) 3. 选型计算 (9) 4. 设备选型 (10) 5. 设备阻力计算 (10) 6. 排放浓度校核 (12) 五.管网的设计 (14) 1. 风管敷设 (14) 2. 管段编号 (15) 3.确定各管段长度和流量 (15) 4. 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 (16) 5. 沿程阻力 (16) 6. 各段风管内局部阻力系数的计算 (21) 7. 并联管路阻力平衡 (24) 8. 管道总阻力 (25) 六.通风机的选型 (25) 1. 风量 (25) 2. 风压 (26) 3. 风机选型 (26) 七.排灰系统的设计 (26) 1.卸料阀 (27) 2. 螺旋输送机 (28)

八.烟囱尺寸的设计 (31) 1. 烟囱高度 (31) 2. 烟囱的出口截面 (32) 3. 烟囱的入口截面 (32) 4. 风帽设计 (32) 九.工程经济概算 (32) 1. 工程投资 (32) 2. 运行费用 (33) 十.附录 (34) 1. 除尘常用风机性能表 (34) 2. LCPM型脉冲除尘器性能参数表 (35) 十一.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一. 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背景 1. 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为一喷漆车间设计完整的通风除尘系统(选用袋式除器),降低喷漆工作中产生的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使得尾气排放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19)。 2. 设计资料 (1)尘源及粉尘特性 尘源为喷漆车间的小型零件喷漆工作台,一共16个工作台,分两排置于车 间南北两个方向,其尺寸均为(m):a×b=0.4×0.3,工作台距水平地面高度为1.2m。 粉尘粒径为0.45~1.6 μm,含尘空气密度为1.5 kg/m3,气体温度为常温。 (2)喷漆车间工作台平面示意图 图1 喷漆车间工作台平面布置图

某污泥处理车间的通风设计

某污泥处理车间的通风设计 发表时间:2015-01-20T10:38:07.70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2期供稿作者:甘永刚 [导读] 目前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废物利用意识的加强,污水处理后所产生的衍生物—污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甘永刚(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摘要:介绍了在某污泥处理项目中,对污泥发酵车间工艺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臭气、粉尘的通风、除尘措施,并指出了在此类项目设计过程中通风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污泥发酵间、通风除臭系统、管材和设备、注意事项 目前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废物利用意识的加强,污水处理后所产生的衍生物—污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污泥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土地改良和混合填埋。 污水处理厂工艺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需要在污泥综合发酵车间进行发酵处理后方能利用,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NH3、 H2S、胺类、硫醇、有机硫化物等微量有机组分挥发性气体及粉尘颗粒等,基于操作人员职业健康及周边空气环境质量的考虑,对发酵车间整体进行废气和粉尘的收集和处理。结合甘肃某污泥处理项目中工艺专业的处理要求,对发酵车间的除臭、除尘等通风系统按以下设计。 1.通风除臭系统污泥在发酵槽发酵过程中,将会由于曝气和翻抛机翻抛污泥而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粉尘及水蒸气,一方面对车间内的工作环境影响很大,同时湿空气遇冷产生的冷凝水也会重新回到待发酵的发酵槽中,影响污泥的发酵质量。 发酵间内的除臭系统设置就是配合发酵工艺过程中有害气体的逸出而设置的收集、处理系统,作为工作场所及空气环境质量的保障措施。由于每个发酵槽中发酵所处周期不同,曝气及可能逸出有害气体的时间也不同,考虑过多数量的发酵槽同时进行除臭工作会使除臭系统规模过大,造成不必要的工程投资。结合工艺的处理要求,本项目污泥发酵区除臭,对于32 个发酵槽中的8 个同时工作考虑。由于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污泥发酵项目的设计规范,一般可以参照相关污水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取值:无人作业空间1-3 次/小时;非发酵槽有人作业空间6-8 次/小时;发酵槽有人作业空间12 次/小时。本项目发酵槽换气次数为3 次/小时,当发酵槽中的气体检测仪表检测到有害气体浓度超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中的指标限值时开启槽内气体收集系统和相应风机,收集至生物滤池进行处理,处理后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后排放。当有害气体浓度不超标,发酵槽曝气时仍需启动气体收集系统防止发酵槽内正压状况时气体逸出至整个发酵车间,污染车间内环境。 堆料内的废气主要是在鼓风过程中被排出,工程采用底部曝气方式,故发酵槽上部为臭气浓度较高区域。由于臭气中NH3 的成分最大,且密度比空气小,堆体产生的NH3 会向高处扩散,故随着高度的增加,NH3 的浓度也增加,导致顶部浓度较高,通过发酵车间顶部的吸风口收集进入生物除臭滤池处理后外排。对于发酵车间,结合一些项目的现场检测,开启生物除臭通风系统可使H2S、NH3浓度下降70%-98%,避免恶臭气体带来的环境污染。 发酵槽翻抛、出料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为了保证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需设置除尘排风收集系统,发酵槽除尘与除臭共用管路收集系统,收集含尘气体采用单独引风机送至水浴式喷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根据工艺处理要求除尘按4 槽考虑,由于翻抛、出料等需除尘的环节可单独控制,因此设计中相对于共用收集管路的其他工况,除尘运行可优先,可根据发酵车间灰尘的浓度由工作人员采用手动方式启闭除尘风机。除尘系统应形成为一个负压区域,致使运行中扬尘和恶臭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减少对其它区域的泄漏量。 2.管道材质和相关设备对于除臭、除尘风管的管材选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原则考虑:2.1 由于臭气收集风管安装在构筑物之上,为了减轻对构筑物的荷载影响,应尽量选择材质较轻的管材;2.2 污泥处理车间内的空气中温度高、湿度大,溢出的有害气体H2S、NH3 浓度高,易引起臭气收集风管的腐蚀,因此应尽量选择耐腐蚀性较好的管材;2.3 对于风管的选择应考虑其使用寿命、综合经济造价等因素。 根据上述管材选择原则,用于本项目的风管设计选用了有机玻璃钢(FRP)风管。该管材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在正常使用寿命期间无需维护,输送的气体稳定,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施工方便,可缩短工期,且气密性能好,气体粗糙度小。 风管安装完成后需对进出口的总气量进行测试比较以证明风管的紧密性。进出口的总气量相差不大于5%,同时还将检测整个系统的紧密性以防止臭气和灰尘的泄漏。风管设计中设计流速介于8-12m/s,以此依据在各发酵槽收集废气系统设计时结合鸿业或天正暖通软件进行风管水力计算,控制各风管分支的压力平衡,确定收集风管的管径。考虑到控制的方便性和成本因素,部分风管上的阀门采用手动调节阀,经过初次调试来调节阻力,改变支管流量以确定阀门开度。 3.注意的问题:3.1 除臭、除尘管道及风口需注意的问题管路必须要严密,管路在工作时决不允许漏风。如果负压管道漏风,容易造成吸风口处的吸风量减少,致使应吸走的灰尘不能全部被吸走。由于空气中所含的粉尘一般都是微小颗粒,这种粉尘在空气中悬浮不易沉降,对人体危害很大,所以风管的连接要严密。 发酵车间内的吸风口设计在发酵槽槽壁旁及顶部,当倾倒和翻抛时首先由侧壁的吸风口吸入,其他气流沿垂直方向扑出,侧吸风不能有效捕集气体,此时由上方吸风口吸入气体。 3.2 风机选型需注意的问题对于产生大量粉尘和蒸汽的通风管路,通风系统阻力逐渐增加,在系统设计和运行时,若采取并联风机形式,除要满足风机选型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考虑通风系统运行工况转折点影响。在风机选型时,要详细计算整个除臭系统的阻力,以保证风机的压头满足系统的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阻力特性曲线和风机特性曲线,尽量使风机在正常运行时达到最高效率区间。在通风系统设计时,尽量不采用并联风机的方法,若采用,则需要对管道阻力特性和风机性能进行综合性分析,再确定并联风机台数,以确保系统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