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传感器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402.50 KB
- 文档页数:7
1、一种高灵敏度电阻式应变式传感器从图2—17中可以看出来,当施加拉力时传感器的最大应变就在弓形弹性元件的中部,且弹性元件的上下表面的应变值符号是相反的。
钢轴受力的应变值与弓形弹性元件中部的应变值相比小了很多。
实际应用在弓形弹性元件的中部钻有小孔,则在孔的边缘有应力集中,所以应变片应该分上下贴在弓形弹性元件的中间小孔的边上,四片组成一个全桥,既可以感受到最大的应变值,又可以实现温度自补偿,从而达到提高灵敏度的目的。
上图:传感器标定装置2、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导体的应变效应,即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随着所受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3、加速度传感器类型一: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不带电的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极性也随着改变。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基于材料的压电特性,当压电传感器中压电晶体承受被测机械应力作用时,在它的两个极面出现极性相反但电量相等的电荷。
可以把压电传感器看成一个静电发生器,如图4.35(a)所示。
也可以把它视为两级板上聚集异性电荷,中间为绝缘体的电容器,如图4.35(b)类型二:力平衡式加速度传感器力平衡加速度计的敏感元件是附加在可动质量上的可变电容器。
可动质量通过两个对称的簧片与仪器支架相连,可动质量与簧片构成一个典型的弹簧—振子系统。
可动质量上有一个双面开口环状电极(动片),动片的上下各有一个与其平行的、相同形状的固定极板(定片),这三个极板构成了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可变电容。
可动质量的下面连着一个施加平衡力的线圈,线圈正好落在一个环形磁隙中,磁隙的磁场由新型强磁材料钕铁硼永磁铁产生。
当被测物体运动时,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该相对位移经电路变成电压信号,放大后由反馈电路以电流形式送给可动质量上的线圈,通电线圈与永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一个与被测加速度施加给可动质量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安培力,这就是“力平衡”原理。
传感器简介与分类
传感器是指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信号输出的设备,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化控制、测试与测量、监测与诊断、生产与制造等。
传感器按照其测量物理量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光学传感器:通过光电元件或光学成像技术实现对光、热、电磁辐射等的测量。
2. 电磁传感器:主要测量电磁场的强度、磁感应强度等。
3. 声学传感器:一般应用于声压、声强、声速等的测量。
4. 热传感器:包括热电偶、热敏电阻等,能够测量物体的温度。
5. 机械量传感器:能够对压力、重量、力等机械量进行测量。
6. 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气体或液体的流速、流量等。
7. 气体传感器:包括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用于气体成分和浓度的检测。
传感器按照其转换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1. 模拟量传感器:输出模拟信号,其大小与测量量成比例。
如热电偶、电感、电容等。
2. 数字量传感器:输出数字信号,输出类型为离散的0/1信号或数字表示的模拟信号。
如光电开关、磁性编码器等。
以上是传感器的一些基本分类和简介,传感器的类型繁多,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测量和监测。
目前,被人们所关注传感器的类型: 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
一、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的种类及选用压力传感器及压力变送器分为表压、绝压、差压等种类。
常见0.1、0.2、0.5、1.0等精度等级。
可测量的压力范围很宽,小到几十毫米水柱,大的可达上百兆帕。
不同种类压力传感器及压力变送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也不同,常分成0~70℃、-25~85℃、-40~125℃、-55~150℃几个等级,某些特种压力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可达400~500℃。
压力传感器及压力变送器基于不同的材料及结构设计有着不同的防水性能及防爆等级,接液腔体由于材料、形状的差异可测量的流体介质种类也不同,常分为干燥气体、一般液体、酸碱腐蚀溶液、可燃性气液体、粘稠及特殊介质。
压力传感器及压力变送器作为一次仪表需与二次仪表或计算机配合使用,压力传感器及压力变送器常见的供电方式为:DC 5V、12V、24V、±12V等,输出方式有:0~5V、1~5V、0.5~4.5V、0~10mA、 0~20mA、 4~20mA等及Rs232、Rs485等与计算机的接口。
用户在选择压力传感器及压力变送器时,应充分了解压力测量系统的工况,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并可降低工程造价。
压力传感器常见精度参数及试验设备传感器静态标定设备:活塞压力计:精度优于0.05% 数字压力表: 精度优于0.05% 直流稳压电源: 精度优于0.05%。
传感器温度检验设备:高温试验箱:温度从0℃~+250℃温度控制精度为±1℃,低温试验箱:温度能从0℃~-60℃温度控制精度为±1℃传感器静态性能试验项目:零点输出、满量程输出、非线性、迟滞、重复性、零点漂移、超复荷。
传感器环境试验项目:零点温度漂移、灵敏度漂移、零点迟滞、灵敏度迟滞。
(检查产品在规定的温度范内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此项参数对精度影响极为重要)压力传感器使用注意事项压力传感器及压力变送器在安装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产品样本及使用说明书,安装时压力接口不能泄露,确保量程及接线正确。
常见光电传感器介绍光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光电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检测、计数、测距等功能,在工业生产、机器人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电传感器。
1.光电开关传感器:光电开关传感器是最常见的光电传感器之一、它采用发射器和接收器配对的方式工作,通过发射的红外光束被物体遮挡后,接收器能够感应到光的变化,从而输出信号,实现对物体的检测。
光电开关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自动门、包装线等场景中。
2.光电对射传感器:光电对射传感器是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个部件组成的。
这两个部件分别安装在被检测物体的两侧,发射器向接收器发射光束。
当被检测物体穿过光束时,光束被遮挡,接收器无法接收到光信号,从而输出一个指示信号。
光电对射传感器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较大距离的检测,适用于测距、计数等应用。
3.光电反射传感器:光电反射传感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发射光束,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
这种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检测和距离测量。
由于反射后的光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光电反射传感器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光线的干扰问题。
4.红外线接近开关:红外线接近开关是一种使用红外线光束进行距离检测的传感器。
它可以通过感应物体的反射光来检测物体的存在。
红外线接近开关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梯、自动门等场景中。
5.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转速和位置的传感器。
它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发射光束,被测物体上的编码盘会反射一部分光束到接收器上,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光电编码器在机床、汽车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总之,光电传感器是一类重要的自动化控制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机器人等领域。
不同类型的光电传感器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来实现各种功能。
关于气体检测仪中的各类传感器介绍气体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测量环境或工作场所中气体浓度的仪器。
它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来测量气体的浓度,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或可读的结果。
在气体检测仪中,有几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化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和热导传感器等。
1.化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是最常见的气体检测仪传感器类型之一、它们通常使用化学反应来检测和测量气体浓度。
这些传感器通常包括通过气体吸附或反应产生电流或电势变化的材料。
它们可以检测多种气体,如可燃气体、有害气体和毒性气体等。
化学传感器通常非常灵敏,可以在低浓度下检测目标气体。
2.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气体检测仪传感器类型,它通过测量目标气体在红外波长范围内吸收的辐射来检测气体浓度。
红外传感器通常包括一个红外源和一个红外检测器。
当目标气体通过传感器时,它会吸收红外辐射,导致检测器输出信号的变化。
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可燃气体,如甲烷、乙烷和丙烷等。
3.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气体浓度的传感器类型。
它们基于气体与电极之间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流或电势变化。
电化学传感器通常包括一个工作电极、一个参考电极和一个计数电极。
当目标气体与工作电极接触时,会引发电化学反应,进而改变电极电势。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测量工作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电流或电势差来确定目标气体浓度。
4.热导传感器:热导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气体浓度的传感器类型。
它们基于气体对热传导的影响来测量气体浓度。
热导传感器通常包括一个加热元件和一个测温元件。
加热元件通过消耗电能产生热量,并使气体周围的温度升高。
测温元件测量气体周围的温度变化,当目标气体存在时,热量传导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温度变化。
通过测量温度变化,可以确定目标气体的浓度。
总结起来,气体检测仪中的传感器类型包括化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和热导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利用不同的原理和技术来检测和测量目标气体的浓度。
生活中应用比较广的七大常用传感器传感器(Sensor)是一种常见的却又很重要的器件,它是感受规定的被测量的各种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为有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对于传感器来说,按照输入的状态,输入可以分成静态量和动态量。
我们可以根据在各个值的稳定状态下,输出量和输入量的关系得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和准确度等。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则指的是对于输入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响应特性。
动态特性通常采用传递函数等自动控制的模型来描述。
通常,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都有微弱的低频信号,外界的干扰有的时候的幅度能够超过被测量的信号,因此消除串入的噪声就成为了一项关键的传感器技术。
1、物理传感器:物理传感器物理传感器是检测物理量的传感器。
它是利用某些物理效应,把被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为便于处理的能量形式的信号的装置。
其输出的信号和输入的信号有确定的关系。
主要的物理传感器有光电式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电磁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导纤维传感器等。
作为例子,让我们看看比较常用的光电式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把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它直接检测来自物体的辐射信息,也可以转换其他物理量成为光信号。
其主要的原理是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到物质上的时候,物质上的电效应发生改变,这里的电效应包括电子发射、电导率和电位电流等。
显然,能够容易产生这样效应的器件成为光电式传感器的主要部件,比如说光敏电阻。
这样,我们知道了光电传感器的主要工作流程就是接受相应的光的照射,通过类似光敏电阻这样的器件把光能转化成为电能,然后通过放大和去噪声的处理,就得到了所需要的输出的电信号。
这里的输出电信号和原始的光信号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是接近线性的关系,这样计算原始的光信号就不是很复杂了。
其它的物理传感器的原理都可以类比于光电式传感器。
2、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
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介绍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测量或检测物理量或环境条件的设备或装置。
传感器通常将物理现象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可量化的形式,以便进行数据分析、控制系统或自动化过程。
传感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业、医疗、军事、环境监测、汽车、消费电子和通信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应用:1.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常用于气象站、热管理系统、医疗设备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2.湿度传感器: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水平,广泛应用于气象学、温室农业、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
3.光敏传感器:检测光线强度,用于自动照明系统、摄像机、光电子器件和太阳能应用。
4.压力传感器: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压力,用于汽车制动系统、医疗监测、工业流体控制等。
5.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或震动,用于智能手机、汽车安全系统和航空航天。
6.磁场传感器:测量磁场强度,应用于指南针、磁导航、磁共振成像和电子罗盘等。
7.声音传感器:检测声音或声压级,用于音频录制、噪声监测、语音识别和超声波成像。
8.气体传感器:测量空气中特定气体的浓度,应用于煤气检测、环境监测和空气质量控制。
9.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细胞或生理参数,用于医疗诊断、生物研究和药物开发。
10.运动传感器:检测物体的运动,应用于游戏控制、体育追踪和虚拟现实。
11.图像传感器:用于捕捉图像和视频,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摄像机、智能监控和机器视觉。
12.激光传感器:利用激光技术进行距离测量、3D扫描和位置感知。
传感器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推动着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进步,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我们周围的环境。
随着物联网(IoT)的兴起,传感器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将不同领域的数据和信息连接起来,实现更智能的系统和应用。
⽣活中⽐较常见的四种传感器,分别是什么?
对于⾃然现像与规律或是⽣产中的活动,⼈类五官远远还达不到想象的效果。
因此研究出了传
感器这种东西,那么传感器有哪些呢?电量变送器专家信瑞达为⼤家介绍:
1.结构型传感器
结构型传感器则是依靠传感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实现信号转换的。
例如,电容式传感器依靠极
板间距离变化引起电容量变化;电感式传感器依靠衔铁位移引起⾃感或互感变化等。
2.⽆源传感器
⽆源传感器不能直接转换能量形式,但它能控制从另⼀输⼊端输⼊的能量或激励能,传感器承
担将某个对象或过程的特定特性转换成数量的⼯作。
其“对象”可以是固体、液体或⽓体,⽽它们
的状态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即过程)的。
对象特性被转换量化后可以通过多种⽅式检
测。
3.物性型传感器
物性型传感器是依靠敏感元件材料本⾝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的。
例如利⽤⽔银的热
胀冷缩现象制成⽔银温度计来测温;利⽤⽯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制成压电测⼒计等。
4.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能量控制型传感器是从外部供给辅助能量使其⼯作的,并由被测量来控制外部供给能量的变
化。
例如,电阻应变测量中,应变计接于电桥上,电桥⼯作能源由外部供给,⽽由于被测量变
化所引起应变计的电阻变化来控制电桥的不平衡程度。
如电感式测微仪、电容式测振仪等均属
此种类型。
仿生传感器摘要仿生传感器是目前热门的研究领域。
人们对人或其他动物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感觉,嗅觉和思维等行为进行模拟,本问对仿生传感器的定义,工作原理,应用领域有初步的介绍。
并对葡萄糖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做了详细介绍,综述这两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应用,及各自特点。
在最后。
并对仿生传感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仿生传感器,尿素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发展前景1,仿生传感器的简介1.1仿生传感器的定义及工作原理:仿生传感器,是一种采用新的检测原理的新型传感器,它采用固定化的细胞、酶或者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与换能器相配合组成,基于生物学原理设计的可以感受规定待测物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及输出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是一种采用新的检测原理的新型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另外辅之以信号调整电路或电源等。
这种传感器是近年来生物医学和电子学、工程学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
下图为仿生传感技术的研究模型的建立框图:1.2仿生传感器是目前热门的研究领域日本政府计划用30年时间完成一项名为“阿童木”的机器人开发计划,计划目标是使机器人开发出具备一个5岁孩子的能力和感情,而计划投入的一半以上将用来研制各种仿生传感器。
英国研制新型机器人可实时模仿10种人类表情,情,美国美国GE 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即将投入开发的仿生光敏纳米传感器,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即将投入开发的仿生光敏纳米传感器,即是纳米即是纳米技术与仿生结合的典型例子,通过模仿蝴蝶翅膀鳞片中独特的纳米结构,以实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高灵敏光学探测。
又如基于纳米压印技术发展的高分子聚合物纳米透镜阵列,可以实现昆虫复眼的多角度观察功能。
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就是仿生传感器的典型应用,目前各国对此类传感器的研制和开发都非常重视。
这种传感器的特点是性能好、寿命长。
1.3仿生传感器的分类:在仿生传感器常分为视觉传感器,在仿生传感器常分为视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听听觉传感器,味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接近觉传感器,力觉传感器和滑觉传感器,比较常用的是生体模拟的传感器。
常用传感器介绍范文传感器是指能够对物理量进行检测和感知,并将其转化成可供人类或机器理解的信号或数据的装置。
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智能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和指南针,汽车中的倒车雷达,以及工业生产中的温度传感器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传感器。
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或环境的温度,可以感知室内温度、水温、空气温度等。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等。
2.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照的强度或光照的变化。
常见的光敏传感器有光敏电阻传感器、光电二极管等。
3.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水分含量。
它们可以用于测量室内湿度、土壤湿度、空气中的湿度等。
4.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压力或压强,常见于汽车、工业控制、医学诊断等领域。
常见的压力传感器有压阻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等。
5.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它们常被应用于智能手机、运动追踪设备、汽车安全系统等领域。
常见的加速度传感器有压阻式传感器、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等。
6.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化学物质或气体的浓度。
常见的气体传感器有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等。
7.磁力传感器:磁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磁场的强度或方向。
它们广泛应用于指南针、地磁测量、磁共振成像等领域。
常见的磁力传感器有霍尔效应传感器、磁阻传感器等。
8.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接近距离。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门、机器人导航、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常见的接近传感器有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电磁感应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只是常见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传感器也在不断涌现。
传感器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纤温度传感器摘要:本文分析了光纤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探测中的优势,分别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最后综述了光纤温度感器在现代工业及生活的应用。
关键字:光纤传感温度应用1引言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很多温度测量问题,传统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等。
光纤温度传感器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
与传统的温度传感器相比,它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质量轻,易弯曲,不产生电磁干扰,不受电磁干扰,抗腐蚀性好等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易燃,易爆,空间狭窄和具有腐蚀性强的气体,液体以及射线污染等苛刻环境下的温度检测。
2光纤温度传感器分类光纤温度传感器按照调制机理可分为相位调制,振幅调制,偏振态调制;按工作原理分,光纤温度传感器可分为功能性和传输型两种。
功能型温度传感器中光纤作为传感器的同时也是光信号的载体,而传输型温度传感器中光纤则只传输光信号。
传光型与传感型相比,虽然灵敏度稍差,但可靠性高,实用的传感器大多是这种类型。
目前主要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包括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等。
2.1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敏性在光纤纤芯形成的空间相位光栅来进行测温的。
光纤光栅以波长为编码,具有传统传感器不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光纤光栅成为发展最为迅速,最具代表性的光纤无源器件之一,已广泛用于建筑、航天、石油化工、电力行业等。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主要有Bragg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
Bragg光纤光栅是指单模掺锗光纤经紫外光照射成栅技术而形成的全新光纤型Bragg光栅,成栅后的光纤纤芯折射率呈现周期性分布条纹并产生Bragg 光栅效应,其基本光学特性就是以共振波长为中心的窄带光学滤波器,满足如下光学方程:=2nA式中:为Bragg波长,A为光栅周期,n为光纤模式的有效折射率。
详解 MEMS 传感器,不止是换马甲这么简单!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全球传感器高峰论坛暨中国物联网应用峰会” 上, 工信部电子司集成电路处处长任爱光透露, 工信部正在制定传感器发展规划, 不久将发布。
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经理丁文武近日也表示,大基金将支持物联网发展,重点投资传感器、 MEMS 传感器等领域。
那么, 问题来了, MEMS 传感器是什么鬼?跟普通传感器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用?我们一一道来!1. MEMS传感器是什么?认识 MEMS 传感器之前,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传递感知”的器件。
所谓的感知诸如光线感知、温湿度感知、压力感知等等,这些感知信号(或者说“感觉”是非电信号,不适于硬件电路读取利用,因此需要一定的器件收集这些信息并处理成电信号(电压,电流,频率等。
外界的信息纷繁复杂, 也造就了器件迥异的外形, 加之大部分采集的信息并不是电信号, 因此普通传感器并未集成到电路中,而是作为独立的一个模块 (如下图,左边部分。
这时候的传感器穿的是“机械装”。
普通传感器模块示意图(蓝色部分为传感器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控制单元而 MEMS 传感器,就是穿了半导体工艺外衣的普通传感器!MEMS 传感器模块示意图MEMS 传感器, 全称叫微电子机械系统 (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是将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 接口、通信和电源等采用半导体工艺集中到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
其实质可以理解为半导体技术对传统机械加工的一种工艺升级。
所以, MEMS 传感器行业的核心就在于工艺技术,我们后面详解。
啧啧,换了个马甲,传感器就 NB 了哦!不信,你看!几种常见的传感器与对应的 MEMS 传感器对比:麦克风 :气压传感器:普通传感器与 MEMS 传感器对比实例相信您也发现了,普通的传感器船上 MEMS 的外衣后,外形一致,并且尺寸缩小了不知多少倍。
生活中传感器的应用及原理一、简介传感器是一种用于将环境中的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的设备。
在生活中,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智能家居、汽车工业、医疗领域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感器应用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
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常用于监测环境的温度变化。
它可以采用热敏电阻、热电偶或半导体材料等作为感测元件,通过测量电阻或温差来获得温度值。
常见的应用场景有: - 室内温度监测:在空调控制系统中,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室内温度,并根据设定值控制空调的工作。
- 温度报警系统:在实验室或仓储设施中,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温度是否超过安全范围,触发报警装置。
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中的湿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前环境的潮湿程度。
它常使用电容、电阻或电导率等物理量来感测湿度。
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 - 智能恒湿器:湿度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室内湿度,并根据设定值调整加湿器或除湿器的工作。
- 温室控制: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温室内的湿度,以保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湿度水平。
四、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中的光照强度。
它通常采用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或光导纤维等材料来感测光照。
一些常见的应用包括: - 智能照明:光照传感器可以监测室内或室外的光照强度,根据需要调整照明设备的亮度。
- 太阳能电池板:光照传感器用于监测太阳光的强度,以优化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
五、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它通常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通过测量微小的电荷变化来感测加速度。
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 - 汽车安全系统: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辆碰撞时的加速度变化,触发安全气囊的部署。
- 运动追踪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人体运动,例如计步器、智能手环等。
六、总结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温度、湿度、光照、加速度等多个领域。
通过感测环境的物理量并转化为电信号,传感器帮助人们了解和控制周围的环境。
传感器种类大全引言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测量和转换各种物理量和化学量的设备。
它们在生活和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自动化、仪器仪表、工业生产、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感器种类及其应用。
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或环境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热电阻和红外线传感器。
•热电偶:通过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产生电势差,根据电势差的变化推断温度。
•热电阻:利用金属或半导体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感知物体表面发射的红外线辐射来测量温度。
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空调、供暖系统、食品加工、医疗设备等领域。
2.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湿度。
最常见的湿度传感器是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和电阻式湿度传感器。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确定湿度水平。
•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利用基于吸湿材料的电阻测量湿度。
湿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温控系统、气象观测、农业温室、工厂等各个领域。
3.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测量介质(液体或气体)中的压力变化。
常见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压电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和电容式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利用介质的压力作用下,压电材料产生电荷从而测量压力。
•电阻式传感器:通过介质对电阻的作用测量压力。
•电容式传感器:通过介质对电容的影响测量压力。
压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石油化工、医疗仪器等领域。
4. 光传感器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的强度、颜色以及检测光的频率。
常见的光传感器包括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和光电管。
•光敏电阻:根据光照的强度而改变电阻值,从而实现光的测量。
•光敏二极管:将光转化为电荷产生电流来测量光的强度。
•光电管:通过光电效应将光转化为电信号测量光的强度。
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光电测量、图像识别、光控开关、安全监控等领域。
5.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加速度。
常见的加速度传感器包括振动传感器、MEMS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
1 第九章 几种新型传感器简介 第三讲 电荷耦合器件(CCD) 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CCD的结构原理。 2.了解CCD的应用 教学重点:CCD的结构原理和CCD的应用
教学难点:CCD的结构原理 教学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CCD的工作原理
(a)MOS光敏元结构 (b)光生电子 图9-26 CCD单元结构 1.工作原理 组成CCD的基本单元是MOS光敏元,如图9-26(a)所示。在图9-26中,金属电极为栅极。SiO2氧化层为电介质,下极板为P- Si半导体。当栅极加上正向电压,并且衬底接地时,在电场力作用下,靠近氧化层的P型硅区的空穴被排斥,或者说被“耗尽”,形
耗尽区沟阻氧化物sio2
P-si少数载流子
金属
+
势阱信号电荷界
面势 2
成一个耗尽区,它对带负电的电子而言是一个势能很低的区域,称之为“势阱”,这种状态是瞬时的。如果此时有光照射在硅片上,在光子作用下,半导体硅产生电子—空穴对,由此产生的光生电子被附近的势阱所吸收,形成电荷包。而空穴则被电场排斥出耗尽区,该状态是稳定的。图9-26(a)为已存储信号电荷—光生电子的形象示意图。实际上,电荷存在于SiO2—Si 界面处,而非从所谓势阱底向上堆积。势阱内所吸收的光生电子数量与入射到该势阱附近的光强成正比。这样一个MOS光敏元叫做一个像素,用来收集若干光生电荷的一个势阱叫做一个电荷包。在同一P型衬底连续生成的氧化层上沉积的金属电极相互绝缘,相邻电极仅有极小间距(沟阻),保证相邻势阱耦合及电荷转移。相互独立的MOS光敏元有几百至数千个,若在金属电极上施加一个正阶跃电压,就形成几百至几千个相互独立的势阱。如果照射在这些光敏元上是一幅明暗起伏的图像,那么就生成一幅与光强成正比的电荷图像。以上就是光生电荷的存储过程—光敏元的工作原理。
2.CCD的电荷转移 在CCD中,电荷是怎样转移的呢?多个MOS光敏元依次相邻排列,相邻间距极小,耗尽区可以重叠,即发生势阱“耦合”。势阱中的电子将在互相耦合的势阱间流动,流动的方向决定于势阱的深浅。这样,就可以有控制地将电荷从一个金属电极下转移到另一个金属电极下。信息电荷。各组中的信息电荷同时定向传送,互不干扰。
图9-27 CCD原理示意图 图9-28 电荷转移过程 3.CCD的输入—输出结构 完整的CCD结构还应包括电荷注入和电荷输出。CCD电荷的注入通常有光电注入、电注入和热注入等不同方式,图9-27(a)采用的是电注入方式,即电荷由一个特设的PN
(a) t=t1
φ1φ3φ3φ2(d) t=t4(b) t=t2(c) t=t3φ3φ3φ3φ3φ1φ2φ2φ1φ3φ3φ1φ
2
(a)φ1
b1
IG a1
φ3
φ2
IDc2c
1b
2a
3a
2
P-si
t1t2t3t4
(b)
sio2
ODOGc3b
3
φ2
φ3
φ1
NN 3
结二极管(ID为其电极)注入CCD中。在第一个电极与PN结二极管之间加输入端控制栅IG,当IG接入正电压时,通过PN结注入衬底的电子进入第一个电极下的势阱中,并在三相时钟作用下向右转移下去。
4.CCD的特性参数 CCD器件的物理性能可以用特性参数描述,它的特性参数可分为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两类,内部参数描述的是与CCD储存和转移信号电荷有关的特性(或能力),是器件理论设计的重要依据;外部参数描述的是CCD应用有关的性能指标,是应用器件必不可少的。 (1)电荷转移效率和转移损失率 电荷转移效率是表征CCD器件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如果上一电极中原有的信
号电荷量为0Q,转移到下一个电极下的信号电荷量为1Q,两者的比值称为转移效率,用η表示,即
η=01QQ×100%
在电荷转移过程中,没有被转移的电荷量设为Q(Q=1Q-0Q),Q与原信号电荷之比记作ε,即
ε=%1000QQ =%100001QQQ (9.30) ε称为转移损失率。 如果转移n个电极后,所剩下的信号电荷量为Qn,那么,总转移效率为
nn0n
)1(—
Q
Q (9.31)
(2)工作频率 由于CCD器件是工作在MOS的非平衡状态,所以驱动脉冲频率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频率太低,热激发的少数载流子过多地填入势阱,从而降低了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信号频率太高,又会降低总转移率,减少了信号幅值,同样降低了信噪比。 为了避免热激发所产生的少数载流子对信号电荷的影响,信号电荷从一个电极转移到
另一个电极的转移时间1t必须小于少数载流子的寿命τ。对于三相CCD,一个电极的转移时间内需要完成三相驱动脉冲周期TL,因此,可以推算出各相的驱动脉冲工作频率下限值fL为
1LL
33tTf<τ 4
所以 Lf>3 (9.32) 另一方面,如果驱动脉冲的工作频率下限fL取得太高,又会导致部分电荷来不及转移而使转移损失率增大。假定达到要求转移率η所需的转移时间为t2,则给予信号电荷从一个电极转移到另一个电极的转移时间Th应大于或等于t2。以三相CCD为例,根据转移时间Th可以推算出驱动脉冲的工作频率的上限fh
hh313f
T≥2t
所以 hf≤231t (9.33) CCD器件的工作频率应选择在一下限fL和上限fh之间。 (3)电荷储存容量 CCD的电荷储存容量表示在电极下的势阱中能容纳的电荷量。由前面的分析可知,CCD是由一系列的MOS电容构成的,它对电荷的存储能力可以近似地当作电容对电荷的存储来分析。 最大电荷储存容量可表示为
dqAUqUCNds0GGoxmax (9.34)
式中 oxC ——SiO2层的电容;
GU——时钟脉冲高低电平的变化幅度;
dA——栅极面积; d——SiO2层的厚度;
0——真空介电常数;
s——SiO2介质介电常数;
q——电荷量。 (4)灵敏度 灵敏度定义为入射在CCD像元上的单位能流密度σ所产生的输出电压Us的大小之比即 5
sV
U
S (9.35)
(5)分辨率 CCD是由离散的像元组成的,在一定的测试条件下,它能传感的景物光学信息的最小空间分布,称为分辨率,用Tx表示。设CCD像元精密排列,像素中心间距为t,则器件的极限分辨率为2t。 (6)光谱响应 CCD的光谱响应是指器件在相同光能量照射下,输出的电压Us与光波长λ之间的关系,光谱响应率由器件光敏区材料决定。光谱响应随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光谱响应函数(或曲线)。
二、 CCD的应用 1.尺寸自动检测 利用CCD测量尺寸这一几何量是CCD在测量领域中应用最早、最为成熟的实例之一,例如,测量拉丝过程中丝的线径、扎钢的直径、机械加工的轴类或杆类的直径等,这里以玻璃管直径与壁厚的测量为例,介绍CCD在几何尺寸测量方面的应用。 在荧光灯的玻璃管生产过程中,总是需要不断测量玻璃管的外圆直径及壁厚,并根据监测结果对生产过程进行调节,以便提高产品质量。设玻璃管的平均外径φ12 mm.,壁厚1.2mm,要求测量精度为外径±0.1 mm,壁厚为±0.05 mm。 我们可以利用CCD配合适当的光学系统,对玻璃管相关尺寸进行实时监测,其测量原理图如图9-29(a)所示。用平行光照射待测玻璃管,经成像物镜将其像投射在CCD光敏像元阵列面上。由于玻璃管的透射率分布的不同,玻璃管的图像将如图9-29(b)所示的那样,在边缘处形成两条暗带,中间部分的透射光相对较强形成亮带。
图9-29 CCD视频信号 玻璃管像的两条暗带最外的边界距离为玻璃管外径成像的大小,中间亮带反映了玻璃管内径像的大小,而暗带则是玻璃管的壁厚像。将该视频信号中的外径尺寸部分和壁厚部分进行二值化后,由计算机采集这两个尺寸所对应的时间间隔(例如脉冲计数值),经一定的运算便可得到待测玻璃管的尺寸及偏差。
(a)平行光线
玻璃管下壁厚上壁厚物镜CCD外径尺寸
(b)
CCD视频输出 6
设成像物镜的放大倍率为β,CCD的像元尺寸为t,上壁厚、下壁厚、外径尺寸的脉冲数(即像元个数)分别为n1、n2和N,则上壁厚d1、下壁厚d2、外径尺寸D分别为
tnd11
tnd22
NtD (9.36)
2.位移的测量 图9-30 π形双金属片 对于汽车显示仪表来说,仪表的抗震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了克服动圈式指示仪表抗震性能的不足,出现了如图9-30所示的π形双金属片,用它作为推动指针偏转的动力元件。当电流I通过电热丝2加热π形双金属片3时,双金属片3将产生弹性变形带动顶端的顶杆1产生近似的直线运动,顶杆的运动量x称为电致动程(简称电动程)。电动程x与电流I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衡量仪表显示精度的重要因素,生产上需要对顶杆电动程进行矢时测量。π形双金属片最大电动程为3mm,最小微位移约为±0.004mm。假设设定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为0~3.5mm,灵敏度在±0.003mm之间,测量误差确定为±0.1%,要求非接触在线测量。 电动程测量装置原理图如图9-31所示。其中,电动程测量装置的光路如图9-31(a)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成为平行光在顶杆上,由于顶杆材质非透明体(一般为铜 质材料),物镜将顶杆所在平面成像CCD光敏面上,顶杆在CCD光敏面的像形成了如图9-31(b)所示的光强分布。光强在顶杆对应的位置有一凹陷,凹陷的中点1M表示着对称
中心线的位置,当顶杆随π形双金属片受热变形而移动时,顶杆在CCD光敏面上像的凹陷也随之移动,至2M点。设物镜横向放大系数为β,CCD光敏面上光强凹陷移动了L,
则顶杆的电动程x为
Lx (9.37)
又设CCD像元之间的中心距 L=N t (9.38) 式中,N为1M—2M之间的像元数量。
底座双金属片电热丝Ix
顶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