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规划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798.46 KB
- 文档页数:86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划1、在车站规划设计时要考虑的总体基本原则首先要满足地铁交通功能的需要,具体指对客流的运输作用、与线路中其他车站之间换乘方便并且方便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
车站规模除满足高峰小时客流集散量以外,还要满足事故发生时乘客紧急疏散的需要。
车站形式要结合周围环境特点,与周边经济发展形成良好互动。
车站内部各分区布置要功能分区合理并布置紧凑;在装修上体现实用、经济、美观、简洁、明快的原则。
2、一项地铁工程是否合理及能否开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从地铁的服务对象角度来考虑。
地铁最初修建的目的就是服务乘客。
所以由它的初衷可以看出,它的好坏是首先要由它所能满足乘客需求来决定。
但是不可否认一项城市轨道工程的开展和实施有许多约束条件,主要是制度和规范上的约束还有工程技术上的约束,这是决定一项工程能否开展的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因素。
其次当工程实施开展后,那么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是评价其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3、车站规划与设计要满足当前土地发展模式,也要为后续开发保有预留。
在新区开发时对土地进行规划预留,使其与轨道交通共同开发,能够更好地实现建设和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在新城开发的过程中,事先做好规划,通过在预留车站土地上进行合理的土地功能开发,为轨道交通的运营吸引客流量;同时,轨道交通的发展又为周边的物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4、在车站规划与设计这一环节当中,体会最深的是功能决定结构。
功能是指其在整体中发挥的部分作用和其自身的独特功用。
功能是在规划阶段即确定的,这一规划不仅是在车站规划中,在线网、线路规划中均可以体现。
在车站设计这一环节中就是在功能具体落实中结构的分配和设置。
涉及到具体的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以换乘为主要功能的车站。
主要考虑乘客的换乘条件,以尽可能减少换乘距离为主要因素进行设计,并留有足够的换乘能力。
接驳大型客流集散点的车站。
要考虑突发性客流特点,留有足够的乘客集散空间,并创造快捷的进出站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教案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1 轨道交通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及特点1.3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与挑战1.4 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二章: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管理2.1 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架构2.2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原则与目标2.3 轨道交通运营计划编制与实施2.4 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协调与沟通第三章:轨道交通车辆与设施3.1 轨道交通车辆的类型与结构3.2 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特性3.3 轨道交通设施的分类与功能3.4 轨道交通设施的维护与检修第四章:轨道交通线路与区间工程4.1 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与布局4.2 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与施工4.3 轨道交通区间的运行组织与管理4.4 轨道交通线路的养护与维修第五章:轨道交通车站运营与管理5.1 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与布局5.2 轨道交通车站的服务功能与管理5.3 轨道交通车站的安全运营与管理5.4 轨道交通车站的客运组织与优化第六章:轨道交通信号系统6.1 轨道交通信号的分类与原理6.2 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及其构成6.3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运行与管理6.4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现代化与发展趋势第七章:轨道交通通信系统7.1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功能与分类7.2 轨道交通通信设备及其工作原理7.3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运行与管理7.4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现代化与发展趋势第八章:轨道交通供电系统8.1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与原理8.2 轨道交通供电设备及其维护8.3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管理8.4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现代化与发展趋势第九章:轨道交通运营安全9.1 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与挑战9.2 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与法规9.3 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9.4 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监控与评估第十章:轨道交通应急管理10.1 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与组织10.2 轨道交通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10.3 轨道交通应急资源的管理与配置10.4 轨道交通应急演练与培训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轨道交通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理解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把握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主要内容1.线网规划的主要依据2.线网规划的年限与范围3.线网规划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路线4.线网结构的基本形态及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5.线网方案设计6.线网方案评价7.系统制式选择1.线网规划的主要依据1)城市总体规划2)城市综合交通规划3)都市圈城际铁路规划4)《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5)《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GB/T54506-2009)6)其它相关的国家规范和规定2.线网规划的年限与范围1)规划年限:远期和远景远期:与现行总体规划的远期年限一致远景:按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理念,在环境合理容量控制下,城市饱和发展状态下所对应的年份2)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一致,城市规划区为规划编制的重点3.线网规划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路线1)相关资料调查与分析(1)城市现状及规划相关资料社会经济资料:GDP、人均收入。
土地利用:居住人口、岗位分布、流动人口。
城市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
城市人文地理条件:历史文物、自然风景区、军事禁区等。
城市总体规划部分需要重点把握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与范围城市人口规模(含流动人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城市发展轴向城市中心、副中心、地区中心等重点地区的定位与设施规划基于土地利用布局的城市人口与岗位分布城市相关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城市远景发展研究重点城市远景空间结构形态城市远景发展轴向城市远景发展规模,主要指人口、岗位与用地规模,是在合理发展条件下的极限容量,它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所服务的极限目标城市远景人口、岗位分布与用地分布形态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示意图城市人口与岗位分布示意图(2)城市交通现状及规划相关资料交通现状资料:城市机动化水平、居民出行特征、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及主要客流集散点、路段交通量、OD流量与流向资料。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原则摘要: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轨道设计特别是线网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从可持续的角度,对城市轨道交通中轨道设计的前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设计;线网设计;可持续发展abstract: this track design, especially in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network design of, and from a sustainability point of view, discussed the prospects of urban rail transit track design, aimed at the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provide a reference.key words: urban rail traffic; track design; line network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f570.3 文献标识码:a前言:1683年在伦敦诞生了第一条地铁,可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起源,从此以后的四百多年,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谓是势不可挡,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智能化的探索与应用无不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起步较晚,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只是在近二十年的时间。
但是经过这是几年的探索实践以及学习借鉴,我国的轨道交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我国在建或正在筹建轨道交通的城市达30余座,未来的十年将会是我国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时期。
未来的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轨道线网的设计与发展。
城市轨道线网设计探讨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面临的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不断的加剧,特别是交通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摘要】线路设计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专业性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若想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更加规范与科学,其质量和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为轨道交通工程的持续、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需要在实际工作开展阶段,充分掌握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的因素,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拟定切实可行的线路设计内容。
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其方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分析;设计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带动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愈加严重,并且频繁出现交通堵塞、大气污染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城市若想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从根源改善交通拥堵等问题,应积极实施交通治理,并以营造高效、方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目标。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实施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即使是轨道交通发展缓慢的城市,也均在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方案的设计工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改善与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线路设计工作非常漫长,主要是需要对以往工作进行二次审查。
设计工作作为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与运营的前期工作,其设计质量与后期运行成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其设计工作保持高度重视。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流程1.1线网规划在线网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线网内线路走向、起点终点、换乘站节点、以及交通枢纽衔接的安全稳定性。
与此同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共享性也不容忽视。
若想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后期得以高效、顺利运营,需要在线网设计与规划阶段,注重其统一性和协调性,真正达成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目标的同时,也能从根源减少工程造价和运营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线网规划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协调性、以及针对性五点原则进行。
针对科学性原则来讲,要求在线网规划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及规范进行。
第一章1.城市轨道交通及其分类定义: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列车或车辆以电力为动力,在钢轨上或沿导轨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常见类型: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市郊铁路、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等。
特点:多方式、不局限于钢轨钢轮系统2.城市轨道交通作用及发展作用:满足交通需求;支撑与引导城市发展;促进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轨道交通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1、车辆2、车辆段3、限界4、车站5、供电系统6、信号系统7、环控系统1.车辆特点要求:可靠、舒适、安全、美观、技术含量高、加速快、电力驱动。
1.车辆种类:地铁车辆基本车型为A型车、B型车,A型车车辆基本宽度3000mm,B型车2800mm,每种车型有带司机室和不带司机室、动车和拖车的区分。
2.车辆段车辆段是对车辆进行运用管理、停放及维修保养的场所。
主要设施:出入段线、停车库线、试车线、联络线、洗车库、维修线、办公用地作用:列车运用、定期检修。
布局:尽端式、贯通式修程:厂修、架修、定修、月修3.限界种类: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曲线地段限界加宽理由:内加宽、外加宽计算方法:内加宽、外加宽4.车站分类:按敷设方式、运营性质、站台形式划分运营性质:中间站、换乘站、中间折返站、尽端折返站站台形式: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岛侧混合站组成: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设备及风亭和附属建筑。
主体由乘客使用空间、车站用房组成。
乘客使用空间又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5.车站设置要求:1)处理好选址与城市规划、交通、地面(地下)建筑、管线的关系。
2)站间距依据具体条件和主要功能确定。
3)规模、形式、通道应优化设计,满足6min内疏散的需要。
4)规模考虑近期客流量和远期预测需求规模(很重要)。
5.供电系统电源方式:集中式:城市电网(100kv级)-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分散式:沿途城市电网(10kv级)-牵引变电所-接触网混合式:两种方式相结合,合理利用电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