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设计资料 (1)

一、设计资料 (1)

二、设计依据 (4)

第二部分枢纽布置 (7)

一、坝型的选择 (7)

二、泄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8)

三、其它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8)

四、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及等级 (8)

五、枢纽布置 (9)

第三部分土石坝的设计 (9)

一、土石坝坝型的选择 (9)

二、大坝断面尺寸及构造型式 (9)

三、渗流运算 (12)

四、稳固运算 (13)

五、材料及细部构造 (14)

第四部分溢洪道设计 (16)

一、溢洪道的形式 (16)

二、堰面形式 (16)

三、溢洪道的水力运算 (16)

四、工程布置 (17)

六、掺气水深 (23)

七、消能防冲 (23)

八、溢洪道的其它构造设计 (24)

第五部分施工图纸 (24)

附图 (25)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设计讲明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二00五年七月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资料

一、设计资料

1、概况

平山水库位于G县西南3公里处的平山河中游坝址以上操纵流域面积431km2;沿河道有地势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自南向东有高变低。最低高程为62.5m。河床比降为千分之三,河流发源于苏唐乡大源锭子,整个流域物产风丰富。土地肥沃,下游盛产稻麦,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木材,竹子等土特产。平山河为山区性河流,雨后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难,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造成洪涝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那个地点的水资源。

2、枢纽任务

枢纽要紧任务是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鱼及供水等任务进行开发。初步规划,本工程灌溉面积为20万亩(高程在102m以上),装机容量9000KW。防洪方面,使平山河下游不致洪水成灾,同时配合下游水利枢纽,大意下游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在流域规划中规定本枢纽在通过设计洪水流量时,操纵最大泄流流量不超过900 m3/s。航运方面,上游库区能增加航运

里程20公里,下游可利用发电尾水等航运条件,并拟建竹木最大过坝能力为25吨的筏道。

3、地势地质概况

地势情形:平山河流域多为丘陵山区,在平山枢纽上游均为大山区。河谷山势陡峭,河谷边坡一样为600~700,地势高差都在80~120m,河谷冲沟切割专门深,山脉走向大约为东西方向,岩基出露较好,河床一样为100m左右河道弯曲相当厉害,沿河沙滩及坡积层发育,尤以坝址下游段的更为发育,在坝轴下游300m处的两岸河谷呈马鞍形,其覆盖物较厚,岩基产状凌乱。

地质情形:靠上游有泥盆五通砂岩,靠下游为二迭纪灰岩,几条坝轴线皆落在五通砂岩上面,地质构造特点:在平山咀以南,即灰岩与沙岩分界处,发觉一大断层,其走向近东西,倾向大致向北西,在第一坝轴线左肩的为五通砂岩,专门破裂,在100多米范畴内就有三四处小断层,产状凌乱,坝区右岸破裂深达60m 的钻孔芯获得率仅为20%,岩石裂隙十分发育。岩石的渗水率专门小。坝区下游石灰岩中发觉两处溶洞,平山咀大溶洞和大泉眼大溶洞,前者对大坝及库区均无阻碍,后者朝南东方向延伸的话,可能通过库壁,库水有可能顺着溶洞漏到库外。坝址覆盖层沿坝轴线厚度达1.5~5.0m,K=1×10-4cm/s,浮容重V浮=10.7KN/ m3,内摩擦角Ф=350

4、水文、气象

(1)、水文:千年一遇雨量498.1mm,二百年千年一遇雨量3 48.2mm,五十年千年一遇雨量299.9mm,雨洪峰流量Q0.1%=186 0 m3/s,Q0.5%=1550m3/s,Q1%=1480m3/s,多年平均水量为4.5 5亿m3

(2)、气象:多年平均风速10m/s ,水库吹程D=9Km ,多年平均将雨量430mm/年,库区气候温顺,年平均气温16.9℃,年最高气温40.5℃,年最低气温-14.9℃

5、其它

(1)、坝顶无交通要求 (2)、对外交通情形

水 路:可通行3~6吨木船,枯水季只能通过3吨以下的船只,水运较困难

公 路:尚无公路通行

铁 路:到工地有53公里处有乐万铁路车站 二、设计依据 1、工程等级:

工程的灌溉面积为2万亩,装机容量9000KW ,总库容2.00亿3m 判定此工程为二等工程

要紧建筑物:挡水坝,溢洪道,电站厂房。

次要建筑物:筏道,泻洪洞,导流洞(后改为泻洪洞)。 2、水库规划资料

(1)正常水位:113.10m ,设计洪水位:113.30m ,校核洪水位:113.50m

死水位:105.0m (发电极限工作深度8m ),灌溉最低水位:104.0m

(2)总库容:2.00亿3m ,水库有效库容:1.15亿3m (3)库容系数:0.575

(4)发电调剂流量P Q =7.35s m /3,相应下游水位68.2m

发电最大引用流量max Q =28 s m /3,相应的下游水位68.65m ,通过设计洪水位流量(Q0.1%)时。溢洪道最大泄量max Q =1340

s m /3,相应的下游最高洪水位74.3m

3、枢纽组成建筑物

(1)大坝:布置在1#坝轴线上 (2)溢洪道:堰顶高程为107.50m

(3)水电站:装机容量9000KW ,3台机组,厂房尺寸30×9平方米

(4)灌溉:要紧灌溉区在河流的右岸,渠首底高程102m ,灌溉最大引用流量8.15 m3/s ,相应渠道最大水深1.75m ,渠底宽3.5m ,渠道边坡1:1

(5)水库放空隧洞:为便于检修大坝和其它建筑物,拟利用导流隧洞作为防空泛。洞底高程70.0m ,洞直径3.5m

(6)筏道:为干筏道,上游坡不陡于1:4,下游坡不陡于1:3,转运平台高程115.0m ,平台尺寸为30×20m2

4、筑坝材料

枢纽大坝采纳当地材料筑坝

(1)土料:要紧有粘土和壤土,可采纳坝下1.5~3.0公里丘陵区与平原地带,储量多,质量尚佳可作为筑坝材料,其性能见表1

(2)砂土:可从坝上下游0.5~3.5公里河滩上开采,储量多,可供筑坝使用,其性能见表2

(3)石料:可在坝址下游邻近开采,石质为石灰岩及砂岩,质地坚硬,储量丰富,便于开采,其性能见表3.

表一 土料特性表

表二砂土特性表

表三石料特性

第二部分枢纽布置

一、坝型的选择

在基岩上筑坝有三种类型可选择:重力坝、拱坝、土石坝。

重力坝方案:重力坝尽管对地势,地质条件习惯性强,且枢纽泄洪咨询题容易解决等优点,然而建重力坝清基开挖量大,且不能利用当地筑坝材料,故重力坝不经济。

拱坝方案:修建拱坝理想条件是河岸左右对称,岸坡平顺无突变,在平面上向下游收缩的峡谷段,而该水利枢纽布置处成S 形,沿河沙滩及坡积发育,坝轴线下游河谷程马鞍形,无建拱坝的可能。

土石坝方案:土石坝对地势、地质的要求低,几乎在所有的条件下都能够修建,且该工程在坝轴线的邻近丘陵区与平原地带的土料储量专门多,土质佳,可作筑坝之用,同时有丰富的质地好,开采容易的筑坝用的砂土和石料。故修建土石坝,其材料来源广泛,开挖量小,可减小工程投资,综合考虑地势,地质条件,建筑材料,施工条件,综合效益等因素,最终选择土石坝方案。

二、泄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溢洪道选择:按照当地地质条件,确定为开敞式溢洪道,开敞式溢洪道分为正槽式和侧槽式,正槽式溢洪道中,泻水槽与堰上水流方向一致,水流平顺,泄流能力大,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水头和流量,且坝轴线下300m处两岸河谷呈马鞍形,选该形式最合理。

放空隧的选择:洞水库放空隧洞其进口高程能够专门低,因此除了担负泄洪任务,还能够承担灌溉放水,施工导流,排泄泥沙和防空水库等任务。因此本工程利用施工期的导流隧洞作为水库放空隧洞。

三、其它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引水建筑物的型式:河道水量丰沛,水位较底,引水量较大,无坝取水不能满足要求,则选用有坝取水枢纽即溢流坝。

施工导流方式:选用导流隧洞,能够作为坝修建好之后的泄水隧洞,减小工程量。

四、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及等级

五、枢纽布置

挡水建筑物:土石坝布置在1#坝轴线上

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布置在左岸的垭口上,可减小工程的开挖量,同时与大坝离开,有利于大坝的安全。

电站厂房应该设在平坦的地点,引水隧洞布置在凸岸,能够缩短长度,减小工程量。因此电站厂房布置在凸岸,即河的右岸比较合理。

第三部分土石坝的设计

一、土石坝坝型的选择

在坝址邻近有丰富的饿土料,坝址上下游及两岸滩地又有大量的砂、石灰岩及砂岩,质地坚硬,储量丰富,可作为坝壳材料,从建筑材料上讲,斜墙坝、心墙坝均可。

斜墙坝由于抗剪强度较低的防渗体位于上游面,故上游坝坡较缓,坝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同时斜墙对坝体的沉降变形比较敏锐,与陡峻河岸的连接较困难,故不选择此方案。

心墙坝的防渗体位于坝体的中央,习惯变形的条件好,粘土心墙所用的粘土量少,施工较方便。因此选择粘土心墙坝。

二、大坝断面尺寸及构造型式

1、坝坡:采纳三级变坡,在变坡处设置马道,其宽度取2m。

上游坝坡:1:3.0、1:3.25、1:3.5

下游坝坡:1:2.5、1:2.75、1:3.0

2、坝顶宽度:本坝无交通要求,坝高

顶底,在30m-60m,因此坝顶宽度B=

=?-?=-=

H m

115.106649.10

6~8m且无交通要求,取B=7m

对中低坝最小宽度B >5m ,取=7m 。 3、坝顶高程运算: 超高:A e h d a ++=

a h —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 m

e —风浪引起的坝前水位壅高 m

A —安全加高 m

a h =0.45hlm-1n-0.6 3

1451116.0D V h = 2cos 2KV e gH

α=

1h :设计波高

m :坝坡坡率取

2.5

n :坝坡护面糙率,选干砌石取0.0275 V :

(多年平均)运算风速s m / D :吹程Km

K :综合摩擦系数 取3106.3-?3

H :水库水域平均水深 m α:风向与坝轴线方向的夹角 g :重力加速度 取s m /81.92

坝顶高程:

校设

设d H d H +=?+=? 二者取大值

验算:坝顶高程114.30>设计洪水位+0.5m=113.8m

>校核洪水位113.5 满足要求。

4、坝体排水设备及尺寸拟定

常用坝体排水要紧有以下几种形式:贴坡排水、棱体排水、褥垫排水。

贴坡排水不能降低浸润线,多用于浸润线专门底和下游无水情形。

褥垫排水对地基不平均沉降习惯性较差,易断裂,且难以检修,不宜采纳。

棱体排水能够降低浸润线,防止坝坡冻胀,爱护下游坝脚不受尾水淘刷且有支持坝体,增加稳固的作用。坝址邻近有丰富的石料可开采,其石料质地坚硬,能够利用,做堆石料棱体排水。棱体顶面的高程高出下游最高水位至少m

0.1,取1.7m,下游

~

0.2

最高水位为校核时的水位74.3m,棱体顶面的高程为76.0m。棱体内坡坡度取1:1.5,外坡取1:2.0,顶宽取2.0m。

5、防渗体

本设计粘土承诺坡降4

J。承担最大水头为47.9m,

[

]

墙厚T≥H/[J]=11.98m,心墙的顶宽取5m>3m满足机械化施工的要求。上下游坡度均取1:0.2。墙顶高程为设计洪水位加0.3-0. 6m超高,取0.3m,因此墙顶高程为113.4m。

6、大坝差不多剖面

三、渗流运算

将心墙看成等厚的长方体 12()/215m δδδ=+=

143.5S m =

s cm K /10121-?= s cm K /10162-?= s cm K /10143-?=

274.3668.3H m =-= 1113.36647.3H m =-= 4.0T m =

通过心墙段的单宽流量 δ2/])()[(22221T h T H K q +-+?= 通过心墙下游坝壳段的单宽流量

T

S H h T K S H h K q 44.0)(2

)(232

2212+-+-?=

21q q = 得 h =2.96m ,6

0.8310q -=?m3/s,

浸润线方程为S x H h y /)(222

-= 即:1

2

(0.0014)y x =

心墙之后的坝壳防渗坡降及渗透性专门小,发生破坏的可能

0)tan()/1()cot()cot(/'221'1'321=-+----δφφθβφW W W W

)/(tan tan 11'1c K φφ-= )/(tan tan 21'2c K φφ-=

)/(tan tan 31'3c K φφ-=

由图测的角度为 4.2β=o ;28θ=o ;ο11=δ; '''12314.5φφφ===o 2.035 1.25c K => 12/ 1.12W W = 因此该假想滑动面是稳固的。

五、材料及细部构造

1、坝顶

坝顶无公路要求,故路面采纳黄泥浆砌石路面,为排除雨水,将扒顶向下游向下游倾斜(2%-3%)取i=2%。

2、护坡

上游采纳干砌石护坡,块径一样为30cm以上。选双层,约厚为0.4-0.6m,砌石下面设碎石垫层,其厚约为0.15-0.25m,取0. 25m。护坡范畴自坝顶起延至水库最低水位以下一定距离,一样为2.5m,护坡的最低高程为105m,下游护坡为碎石护坡厚25cm。

3、坝的防渗体及排水设施

坝的防渗体为粘土心墙,心墙上下游设置反滤层,坝体排水为堆石棱体排水,在排水与坝体,坝基之间设置反滤层,下游马道在靠近坡处设置排水沟,并在坝坡设置横向排水沟以聚拢雨水,岸坡与坡体交接处也设置排水沟,以聚拢岸坡雨水,防止雨水掏刷坝坡。

4、反滤层设计

D15/d85≤4-5 式中:D15:反滤料的特点粒径,小于粒径土占总土重的15%

D15/d15≥5 d85,d15:被爱护土粒径,小于该粒径土分别占总土重的85%,15%

(2)防渗体周边部位:

第一层d50=0.5mm厚20cm第二层d50=2.0mm厚30 cm

排水部位:

第一层d50=30mm 厚20cm 第二层d50=90

mm 厚

60cm 坝顶及心墙反滤层,棱体排水及反滤层、岸坡排水、

护坡详图见图纸。

坝基处理

需将防渗体部位进行开挖,挖去覆盖层3m ,并下挖0.3m ,将防渗体坐落在岩基上形成截水墙,隔断渗流,岩面不平坦或存在微小裂缝处,通过灌浆,喷水泥砂浆或浇筑混凝土进行处理。在基岩面建混凝土齿墙作用不明显,受力条件不行,易产生裂缝。在基岩内部防渗处理的要紧设施是帷幕灌浆,用以提升其不透水性,强度,完整性,减小防渗坡降。

第四部分 溢洪道设计 溢洪道的形式。

选在垭口处,见图示平面位置,并采纳开敞式的正槽溢洪道。 二、堰面形式:

采纳WES 型堰面形状

m m H H d 7.5~2.4)95.0~7.0(6%)95~%70(max =?== 取 4.5d H m = 三、溢洪道的水力运算 1、孔口尺寸设计 (1)、单宽流量的确定。

校核洪水高程 113.5m 堰顶高程 107.5m

m H 65.10750.1130=-=

23

2H g m q ε=

q ——单宽流量

按照堰顶形式可选 48.0=m 95.0=ε 则 327.9/q m s = 取 328/q m s =

s m Q /13403max = m q Q L 7.44301340

max ===

取孔口宽度为9m 4.5710

L

n == 则 5=n

d n nb L )1(0-+=

b ——孔口宽度 d ——闸墩厚度(取2.0m ) 则 05934461L m =?+?+= 进行验算:

3

3

322

max 590.9561443/Q nb m s Q ε==???=>溢

ε——闸墩侧收缩系数,取0.95 m ——流量系数,取0.48 g ——重力加速度,9.81s m /3

溢洪道在开挖的时候,为了增强防冲刷能力,需要设置衬砌,粗糙率取016.0=n 。

四、工程布置 1、进水渠

(1)、拟定引水渠的形式

引水渠采纳梯形断面,低坡平坡,边坡采纳1:1.5且流速小于s m /3渠底宽度大于堰宽,取1m ,渠底高程取87.5m 。

(2)、引水渠尺寸

校核水位 m H 50.113= s m Q /13403= vA Q = H mH B A )(+=

A ——为过水断面

B ——渠底宽度

假设s m v /2= 为了安全取 70B m = 进水渠与操纵堰之间20m 为渐变段,采纳弧线连接。 2、操纵段

(1)拟定操纵段的形式

为了操纵泻流能力,设置弧形闸门,堰型选用WES 标准剖面堰,顶高程m 50.107,

96b h m m ?=?

m m H H d 7.5~2.40.6)95.0~7.0()95.0~7.0(0=?==

d H P 3.01≥ d H P 5.02≥ 取 120P m = 222P m =

查表:467.0=m d H x )85.0~282.0(-=

d H y )37.0~0(=

与泄槽底版相连采纳反弧曲面,h R )6~3(=(其中h 为校核洪水位全开时的反弧最低点)

3、泄 槽

泄槽布置在基岩上,断面为挖方,为习惯地势,泻槽分为收缩段、泻槽一段、泻槽二段,按照已建的工程拟定收缩段收缩角为12度。首端与操纵堰同宽B=61m 。末端采纳矩形。

4、出口消能

溢洪道出口段为冲沟,岩石质地较好,离大坝较远,采纳挑流消能。水流冲刷可不能危及大坝安全。

五、溢洪道的运算

泄槽水面线运算:对称布置由地质平面图可知堰顶到下游水面高程(74.3m )处的水平距离是86m ,高差33.2m 。坡降i=33.

2/86=0.386>iK ,属急流,槽内形成b Ⅱ型降水曲线,属于明渠非平均流的运算。

(1)、差不多运算

采纳各段试算的方法运算 (2)、差不多运算公式

流段距离:

J

i g

v h g

v h l -+

-+

=

?-)

2cos ()2cos (2

111222221αθαθ

3

42

2R v n J =

式中收缩断面处开始运算 )cos (2101θφh H g q

h -=

h q

v =

h

L h

L R 200+=

(3)、用试算法进行求1h

'06H m = 222P m = '00262228H H P m =+=+=

3max 1340

28/45

Q q m s b =

== 取几组1h 的值,进行试算,使得两公式算的1h 相等

95.0=φ cos 0.933θ=

列表如下:

以34.11=h ,求两断面点的距离S ?

bh A = A

Q

V = 015.0=n 31623.0=i h b x 2+=

x A R =

h v v 平均 R R 平均 v 2/2g J △S ∑△S

1.34 21.79 2

2.21 1.28 1.26

24.20 0.07 6.90 6.90 1.29 22.64 1.24 26.11 1.24 23.55 24.04

1.19

1.17

28.26

0.09 9.29 16.19 1.19 24.54 1.15 30.69 1.14 25.61 26.20

1.10

1.08

33.44

0.12 13.31 29.50 1.09 26.79 1.05 36.58 1.04 28.08 28.79

1.01

0.98

40.18

0.16 21.12 50.62

0.99 29.49 0.96 44.34 作出泻槽水面线:

(4)、堰的剖面的确定

10.500.50 4.5 2.25d R H m ==?= 20.200.20 4.50.9d R H m ==?= 30.040.04 4.50.18d R H m ==?= 10.175 4.50.788x m =-?=-

20.276 4.5 1.242x m =-?=- 30.282 4.5 1.269x m =-?=-

O 点下游的曲线方程

85.1)(5.0)(d

d H x

H y =

1.85

0.139y x =

)(m x

1 2 3 4 5 6 7 8 9

)(m y 0.139 0.502 1.063 1.810 2.734 3.831 5.095 6.523 8.112

坡度0.6a m =的下游直线段与曲线段相切点的坐标值,作一阶导数:

0.850.851.850.1390.258dx

x x dy

=?= 直线的坡度

11==a

m dy dx 故 10.851

(

)9.00.60.258

x ==? 1.850.139(9)8.112y =?= 则C (9.0,8.112)。

反弧线圆心的确定:反弧半径d max (0.250.5)(H +Z )R =: 式中:

上下游水位差:Zman=113.3-74.2=39m,

(0.51)(4.539)(21.7543.5)R m =+=:: 取R=22m 。 六、掺气水深

(1)、掺气发生的位置

按体会公式: 0.530.5314.714.72885.96k L q m ==?= q ——单宽流量

理论上是不需要考虑的,然而一样依旧在4段末考虑掺气,从而减小阻碍。从水面线上得到此点的流速28.4/v m s =,0.97h =,代入

h v

h a )100

1(ξ+

=

h ——不计波动和掺气的水深

v ——不计波动和掺气的运算断面的平均流速 ξ——修正系数,一样为4.1~0.1

则 1.228.4

(1)0.97 1.3100

a h m ?=+

?= 边墙的超高一样为m 5.1~5.0,取0.6m

槽面到墙顶的垂直距离为1.30.72m += 七、消能防冲 用挑流进行消能

(1)、鼻坎形式:平顺连续式

(2)、为了减小冲坑深度,应该选取角度οο30~20,则选用28o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含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1年01月06日

目录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1) 二、选择电动机 (2) 三、传动零件的计算 (7) 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7) 2)减速箱的设计计算 (10) Ⅰ.高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0) Ⅱ.低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4) 四、轴、键、轴承的设计计算 (20) Ⅰ.输入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0) Ⅱ.中间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5) Ⅲ.输出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9) 键连接的校核计算 (33) 轴承的校核计算 (35) 五、润滑与密封 (37) 六、箱体结构尺寸 (38) 七、设计总结 (39) 八、参考文献 (39)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2).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3).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设计内容: 1.装配图1张; 2.零件图3张; 3.设计说明书1份。 说明: 1.带式输送机提升物料: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炭等; 2.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3.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4.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

装置分布如图: 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 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工作效率为: d w d P P η= d P -电动机功率;w P -工作机所需功率; 工作机所需要功率为: w Fv P 1000 =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42d 1234ηηηηηη= 按表2-3确定各部分效率: V 带传动效率97.01=η,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20.97η=, 三 相电压 380V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工艺规程设计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 1.2、零件的作用-----------------------------------------3 1.3、零件的工艺分析-------------------------------------3 2、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

2.3、制定工艺路线---------------------------------------4 2.3.1、加工方法的选择---------------------------------4 2.3.2、加工顺序的安排---------------------------------4 2.3.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5 2.3.4、加工路线的确定--------------------------------6 2.3.5、加工设备的选择--------------------------------6 2.3.6、刀具的选择------------------------------------7 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 4、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时间 4.1、切削用量选定--------------------------------------10 4.2、基本加工时间确定-----------------------------------14 5、小结----------------------------------------------------18 6、参考文献------------------------------------------------19 7、附件---------------------------------------------19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如下面零件图所示为输出轴,该产品年产量为5000台,设其备品率为16%,机械加工废品率为2%,现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技术要求如下: ①锻件消除内应力; ②未注明倒角为1×45o; ③调质处理217~255HBS; ④材料45钢,N=Qn(1+a%+b%)=5000×1×(1+16%+2%)=5900(件/年)。 输出轴的年生产量为5900件,现通过计算,该零件质量约为3kg。根据教材表2-3,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 一级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10级生物工程2班 设计者:詹舒瑶 学号:201030740755 指导教师:陈东 2013年 1 月16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1 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设计题目……………………………………………………………………………… 1.3 设计要求……………………………………………………………………………… 1.4 原始数据……………………………………………………………………………… 1.5 设计内容………………………………………………………………………………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1 传动方案……………………………………………………………………………… 2.2 电动机选择类型、功率与转速……………………………………………………… 2.3 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2.4 计算传动装置各级传动功率、转速与转矩………………………………………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3.1 V带传动设计…………………………………………………………………………… 3.1.1计算功率…………………………………………………………………………… 3.1.2带型选择…………………………………………………………………………… 3.1.3带轮设计…………………………………………………………………………… 3.1.4验算带速…………………………………………………………………………… 3.1.5确定V带的传动中心距和基准长度……………………………………………… 3.1.6包角及其验算……………………………………………………………………… 3.1.7带根数……………………………………………………………………………… 3.1.8预紧力计算………………………………………………………………………… 3.1.9压轴力计算………………………………………………………………………… 3.1.10带轮的结构………………………………………………………………………… 3.2齿轮传动设计…………………………………………………………………………… 3.2.1选择齿轮类型、材料、精度及参数……………………………………………… 3.2.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或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3.2.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或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3.2.4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四、铸造减速器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 五、轴的设计………………………………………………………………………………… 5.1高速轴设计……………………………………………………………………………… 5.1.1选择轴的材料……………………………………………………………………… 5.1.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5.1.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5.2低速轴设计……………………………………………………………………………… 5.2.1选择轴的材料……………………………………………………………………… 5.2.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5.2.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5.3校核轴的强度…………………………………………………………………………… 5.3.1求支反力、弯矩、扭矩计算……………………………………………………… 5.3.2绘制弯矩、扭矩图………………………………………………………………… 5.3.3按弯扭合成校核高速轴的强度……………………………………………………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计算书(板式塔)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2011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参数与结构简图 (4) 三.设备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5) 四.强度计算 (7) 五.设计小结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艺计算内容进行填料塔(或板式塔)设计。

设计题目: 各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工艺参数确定自己的设计题目:填料塔(板式塔)DNXXX设计。 例:精馏塔(DN1800)设计 2、设计任务书 2.1设备的总体设计与结构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填料塔、板式塔);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 (3)根据介质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 (4)结构设计,确定材料。 2.2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计算 (1)确定塔体、封头的强度计算。 (2)各种开孔接管结构的设计,开孔补强的验算。 (3)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的选型。 (4)裙式支座的设计验算。 (5)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3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1)完成塔设备的装配图设计,包括主视图、局部放大图、焊缝节点图、管口方位图等。 (2)编写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明细表和标题栏。 3、原始资料 3.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塔工艺计算数据。 3.2参考资料: [1]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全国化工设备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版[S]. [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 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S]. 4、文献查阅要求

轻型客车四档中间轴式变速器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轻型客车四档中间轴式变速器设计院别:xxxxxx 专业:xxxxx 班级: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 二零一五年一月十九日

一、变速器的功用与组成 ----------------------------------------------------------------- - 4 - 1.变速器的组成------------------------------------------------------------------------ - 4 - 二、变速器的设计要求与任务 ----------------------------------------------------------- - 5 - 1.变速器的设计要求 ----------------------------------------------------------------- - 5 - 2.变速器的设计任务 ----------------------------------------------------------------- - 5 - 三、变速器齿轮的设计 -------------------------------------------------------------------- - 6 - 1.确定一挡传动比 -------------------------------------------------------------------- - 6 - 2.各挡传动比的确定 ----------------------------------------------------------------- - 7 - 3.确定中心距--------------------------------------------------------------------------- - 8 - 4.初选齿轮参数------------------------------------------------------------------------ - 9 - 5.各挡齿数分配----------------------------------------------------------------------- - 11 - 四、变速器的设计计算 ------------------------------------------------------------------- - 16 - 1.轮齿强度的计算 ------------------------------------------------------------------- - 16 - 2中间轴的强度校核 ------------------------------------------------------------------- 20- 五、结论-------------------------------------------------------------------------------------- - 27 - 参考文献-------------------------------------------------------------------------------------- - 28 - 摘要 现代汽车除了装有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外还应该有性能优异的传动系与之匹配才能将汽车的性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因此汽车变速器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变速器在发动机和汽车之间主要起着匹配作用,通过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可以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本次设计的是轻型客车变速器设计。它的布置方案采用四档中间轴式、同步器换挡,并对倒挡齿轮和拨叉进行合理布置,前进挡采用圆柱斜齿轮、倒档采用圆柱直齿轮。两轴式布置形式缩短了变速器轴向尺寸,在保证挡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齿轮数目,从而使变速器结构更加紧凑。 首先利用已知参数确定变速器各挡传动比、中心矩,然后确定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宽等参数。由中心矩确定箱体的长度、高度和中间轴及二轴的轴径,然后对中间轴和各挡齿轮进行校核,验证各部件选取的可靠性。最后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图。

法兰盘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序言 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后进行的.是我们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零件分析 一﹑零件的功用分析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法兰盘,法兰盘起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看,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 mm为 φ200.045 中心,包括: 两个φ

艺工程、简化工艺装备结构与种类、提高生产效率。 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主要是选择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以便为后续的工序提供精基准。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一要考虑如何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二要考虑怎样保证不加工面与加工面间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这两个要求常常是不能兼顾的。但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对本零件而言,由于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这就是粗基准选择原则里的余量足够原则。现选取Φ45mm外圆柱面和端面作为粗基准。在车床上用带有子口的三爪卡盘夹住工件消除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在重复。 三、选择加工方法 1.面的加工 面的加工方法有很多,有车,铣,刨,磨,拉等。对于上下端面和Φ90距离轴线为24和30mm的2个平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前者可以用车床车,后面可以用铣床铣,然后精沙精磨达到要求;后者在铣床洗后再到磨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设计者:侯舟波 指导教师:刘忠民吕永桂 2010 年 1 月18 日

一、课程设计要求 根据转速、缸内压力、曲柄连杆机构结构参数,计算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完成计算报告,绘制曲柄连杆机构零件图。 1.1 计算要求 掌握连杆往复惯性质量与旋转离心质量折算方法; 掌握曲轴旋转离心质量折算方法; 掌握活塞运动速度一阶、二阶分量计算方法; 分析活塞侧向受力与往复惯性力及相应设计方案; 分析连杆力及相应设计方案; 采用C语言编写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计算程序; 完成曲柄连杆机构受力计算说明书。 1.2 画图要求 活塞侧向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连杆对曲轴推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连杆轴承受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主轴承受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活塞、连杆、曲轴零件图(任选其中两个) 二、计算参数 2.1 曲轴转角及缸内压力参数 曲轴转速为7000 r/min,缸内压力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缸内压力曲线 2.2发动机参数 本计算过程中,对400汽油机进行运动和受力计算分析,发动机结构及运动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发动机主要参数 参数 指标 发动机类型 汽油机 缸数 1 缸径D mm 91 冲程S mm 63 曲柄半径r mm 31.5 连杆长l mm 117 偏心距e mm 0 排量 mL 400 活塞组质量'm kg 0.425 连杆质量''m kg 0.46 曲轴旋转离心质量k m kg 0.231 标定功率及相应转速 kw/(r/min ) 17/7500 最高爆发压力 MPa 5~6MPa 三、计算内容和分析图 3.1 运动分析 3.1.1曲轴运动 近似认为曲轴作匀速转动,其转角,t t t n 3 7006070002602π ππα=?== s rad s rad dt d /04.733/3700≈== π αω 3.1.2活塞运动规律 图2 中心曲轴连杆机构简图

中间轴CAD课程设计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中间轴零件的CAD/CAM设计 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主要设计任务: 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 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着色渲染、生成不同视 图,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如刀 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A4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 样;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 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 计说明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节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 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 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 复杂程度零件(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家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工用分析 气门摇杆轴支座是柴油机一个主要零件。是柴油机摇杆座的结合部,20(+—+)孔装摇杆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气门摇杆,摇杆座通两个13mm 孔用 M12螺杆与汽缸盖相连,3mm轴向槽用于锁紧摇杆轴,使之不转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题目得,其材料为 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该零件上主要加工面为上端面,下端面,左右端面,2-13mm孔和 20(+—)mm以及 3mm 轴向槽的加工。20(+——)mm孔的尺寸精度以及下端面的平面度与左右两端面孔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到进气孔与排气门的传动精度及密封,2——13mm孔的尺寸精度,以上下两端面的平行度。因此,需要先以下端面为粗基准加工上端面,再以上端面为粗基准加工下端面,再把下端面作为精基准,最后加工 20(+——+)mm孔时以下端面为定位基准,以保证孔轴相对下端面的位置精度。由参考文献(1)中有关孔的加工的经济度机床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要求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机械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机械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D4.机械厂装配车间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机自11-8 班 设计者cqs 指导老师tdf 2014年1月15号 中国矿业大学

目录 第一章机械设计任务书 机械课程设计任务书 (2) 第二章机械课程设计第一阶段 2.1、确定传动技术方案 (3) 2.2、电动机选择 (4) 2.3、传动件的设计 (6) 第三章机械课程设计第二阶段 3.1装配草图设计第一阶段说明 (23) 3.2轴的设计及校核 (23) 3.3轴承的设计及校验 (28) 3.4键的设计及校验 (22) 第四章机械课程设计第三阶段 4.1、轴与齿轮的关系 (30) 4.2、端盖设计 (30) 4.3、箱体尺寸的设计 (32) 4.4、齿轮和轴承的润滑 (34) 第五章机械课程设计小结 机械课程设计小结 (34) 附1:参考文献

第一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D3.机械厂装配车间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 图1: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简图如下) 一、设计要求 1、设计条件: 1)机器功用由输送带传送机器的零部件; 2)工作情况单向运输、轻度振动、环境温度不超过35℃; 3)运动要求输送带运动速度误差不超过5%; 4)使用寿命10年,每年350天,每天16小时; 5)检修周期一年小修;两年大修; 6)生产批量单件小批量生产; 7)生产厂型中型机械厂 2、设计任务 1)设计内容1、电动机选型;2、带传动设计;3、减速器设计;4、联轴器选型设计;5、其他。 2)设计工作量1、传动系统安装图1张;2、减速器装配图1张;3、零件图2张;4、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3、原始数据 主动滚筒扭矩(N·m):800 主动滚筒速度(m/s):0.9 主动滚筒直径(mm):300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精选文档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塔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木工学院 班级:林产化工0 8 学号: 035 036 姓名:万永燕郑舒元 分组:第四组

目录

前言 摘要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在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内装有若干层按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很多筛孔,每层塔板靠塔壁处设有降液管。气液两相在塔板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板式塔的空塔气速很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造价低,检修、清理方便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 姓名: 学号:0811112036 班级:机电(1)班 届别:2008 指导教师 2011 年 7月 目录(共12页)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1) 三确定毛坯 (1)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选择定位基准: (2) (二)制定工艺路线 (3) (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五余量表格 (10)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 一、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作用 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他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所以零件材料选ZG230. 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所以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3:因为竖直方向的孔中心线跟水平方向的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所以应先对水平方向的孔加工,然后再加工竖直方向的孔。利用水平方向的外圆进行粗加工,然后以孔表面做精基准加工外圆;再用加工好的外圆面精加工孔。这样水平方向上才有足够的精度做基准。 4: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所以都需精加工;与外零件配合的端面粗糙度也要求较高,所以都要精加工。 5螺纹加工为最后加工,这样便于装夹。 二确定生产类型 因为本次设计零件加工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塔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木工学院 班级:林产化工0 8 学号: 姓名:万永燕郑舒元 分组:第四组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2) 关键字 (2) 第二章设计参数及要求 (2) 1.1符号说明 (2) 1.2.设计参数及要求 (3) 3 3 第二章材料选择 (4) 2.1概论 (4) 2.2塔体材料选择 (4) 2.3 裙座材料的选择 (4) 第三章塔体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5) 3.1 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5) 3.2 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5) 3.3 风载荷和风弯矩 (6) 3.4 地震弯矩计算 (7) 3.5 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7) 3.6 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校核 (8) 3.7 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9) 3.7.1 水压试验时各种载荷引起的应力 (9) 9 3.8塔设备结构上的设计 (10) 10 10 板式塔的总体结构 (11) 小结 (11) 附录 (11) 附录一有关部件的质量 (11)

附录二矩形力矩计算表 (12) 附录三螺纹小径与公称直径对照表 (12) 参考文献 (12) 前言 摘要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在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内装有若干层按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很多筛孔,每层塔板靠塔壁处设有降液管。气液两相在塔板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板式塔的空塔气速很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造价低,检修、清理方便 关键字 塔体、封头、裙座、。 第二章设计参数及要求 1.1符号说明 Pc ----- 计算压力,MPa; Di ----- 圆筒或球壳内径,mm; [Pw]-----圆筒或球壳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 δ ----- 圆筒或球壳的计算厚度,mm; δn ----- 圆筒或球壳的名义厚度,mm; δe ----- 圆筒或球壳的有效厚度,mm;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二级齿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 说明书 题目: 二级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1 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设计题目……………………………………………………………………………… 1.3 设计要求……………………………………………………………………………… 1.4 原始数据……………………………………………………………………………… 1.5 设计内容………………………………………………………………………………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1 传动方案……………………………………………………………………………… 2.2 电动机选择类型、功率与转速……………………………………………………… 2.3 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2.4 计算传动装置各级传动功率、转速与转矩………………………………………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3.1 V带传动设计…………………………………………………………………………… 3.1.1计算功率…………………………………………………………………………… 3.1.2带型选择…………………………………………………………………………… 3.1.3带轮设计…………………………………………………………………………… 3.1.4验算带速…………………………………………………………………………… 3.1.5确定V带的传动中心距和基准长度……………………………………………… 3.1.6包角及其验算……………………………………………………………………… 3.1.7带根数……………………………………………………………………………… 3.1.8预紧力计算………………………………………………………………………… 3.1.9压轴力计算………………………………………………………………………… 3.1.10带轮的结构………………………………………………………………………… 3.2齿轮传动设计…………………………………………………………………………… 3.2.1高速级齿轮副设计………………………………………………………………… 3.2.2低速级齿轮副设计………………………………………………………………… 四、轴的设计………………………………………………………………………………… 4.1高速轴设计……………………………………………………………………………… 4.1.1选择轴的材料……………………………………………………………………… 4.1.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4.1.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4.2中间轴设计……………………………………………………………………………… 4.2.1选择轴的材料……………………………………………………………………… 4.2.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4.2.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4.3低速轴设计……………………………………………………………………………… 4.3.1选择轴的材料……………………………………………………………………… 4.3.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4.3.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4.4校核轴的强度…………………………………………………………………………… 4.4.1按弯扭合成校核高速轴的强度…………………………………………………… 4.4.2按弯扭合成校核中间轴的强度……………………………………………………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有: 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的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掌握数控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工艺尺寸。 3 通过工艺分析,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方式以及相关的基准的确定,确定加工顺序。 4 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加工区域选择机床以及加工刀具,并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确定加工参数。 5 锻炼学生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所设计的工艺能够达到图纸所设计的精度要求。 2、要求所设计的夹具能够安全、可靠、精度等级合格,所加工面充分暴露出来。 3、所编制的加工程序需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其正确

4.设计内容 4.1分析零件图纸 零件图如下: 1.该零件为滑台工作台,是一个方块形的零件。图中加工轮廓数据充分,尺寸 清晰,无尺寸封闭等缺陷。 2.其中有多个孔有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公差要求,而无特殊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如70+0.1、102+0.1、80+0.1、100+0.1、13.5+0.05、26+0.05.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活塞设计说明书(精)

山东农业大学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设计课题:活塞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指导老师:吕钊钦 专业:车辆工程班级: 3班姓名:高超学号: 20120667 2014年 12月 11日 序言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活塞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目录 序言 (3) 一. 零件分析 (4)

1.1 零件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 工艺规程设计 (6)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2.2基面的选择 (7) 2.3制定工艺路线 (10)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3) 三夹具设计 (16) 3.1问题的提出 (16)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17) 3.3定位误差分析 (19) 3.4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20 总结 (21) 参考文献…………………………………………………………22 (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绪论 我国的汽车行业正在飞速发展,汽车的动力部分也在不断改进,内燃机作为一种可移动的动力源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活塞是内燃机的关键零

2017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带 二级齿轮)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130175 课程学分 2.0 起始日期 封面纸推荐用210g/m2的绿色色书 编辑完后需将全文绿色说明文字删除,格式不变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说明: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电子版或手写版,手写版不得 使用铅笔书写。 2.请按照目录要求撰写;一级标题为一、二、……序号排列,内容 层次序号为:1、1.1、1.1.1……。 3.对于电子版:一级标题格式:宋体,4号,加粗,两端对齐。 4.对于电子版:正文格式:宋体,小4号,不加粗,行距为固定值 20磅,段前、段后为0行;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缩进0字符。 5.对于电子版:页边距:上2cm,下2cm,左2.5cm、右2cm页码: 底部居中。 6.所有的图须有图号和图名,放在图的下方,居中对齐。如:图1 模 拟计费系统用例图。 7.所有的表格须有表号和表名,放在表的上方,居中对齐。如:表1 计费功能测试数据和预期结果。 8.所有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9.图纸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参考文献范例)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为三号,宋体,加粗,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为五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重要资料必须注明具体出处,详细到页码;网上资料注明日期。) 1. 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参考文献的序号以方括号加注于被注文字的右上角,内容按序号顺序排列于文后。 2. 所引参考文献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引用于著作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1]周振甫. 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5. [2]Clark Kerr.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0. *引用于杂志的———作者姓名﹒文章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如:[1]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173. [2]George Pascharopoulos. Returns to Education: 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85, 20(4): 36~38. *引用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类推。 *引用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章的―― 如:[1]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21~133.[2]Michael Boyle-Baise. What Kind of Experience? Prepar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