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75.03 KB
- 文档页数:2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方案,被广泛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
这种药物方案在临床上已经证明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因此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是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
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化合物,能够与DNA结合,从而阻碍DNA的复制和修复,导致癌细胞凋亡。
而卡培他滨则是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来阻断癌细胞DNA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互补彼此的作用,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治疗的疗效。
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通常是按照一定的剂量和给药方案进行联合应用,一般为每三周一次的化疗周期。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疗效进行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被广泛用于晚期结直肠癌和胃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研究表明,与单药治疗相比,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联合应用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除了在晚期肿瘤的治疗中,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也被用于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案中。
对于早期结直肠癌手术后的辅助化疗,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也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能够有效地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作为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方案,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因此,这种药物方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会。
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摘要】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是一种常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的副作用,护理上可以采取控制摄入量和频率、适当进食等措施。
腹泻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护理上要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腹泻加重。
皮肤反应和骨髓抑制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副作用,护理上要及时进行皮肤护理和核对血常规等。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时,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治疗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护理、患者。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晚期,需要接受化疗来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或提高生活质量。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案。
化疗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常常让患者感到不适,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合理的护理和支持对于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反应、提高耐受性至关重要。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而言,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反应以及骨髓抑制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不良反应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是结直肠癌患者常用的化疗方案之一,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毒性、消化道反应、皮肤反应和骨髓抑制等。
首先是神经系统毒性,奥沙利铂常导致末梢神经病变和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脚麻木、冰冷感或者刺痛等症状。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疗效对比张瑞亮;李文见;姜统杰【摘要】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晚期结肠癌患者112例,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卡培他滨组和替吉奥组,每组各56例;给予卡培他滨组患者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化疗,给予替吉奥组患者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进行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miRNA(miR-21)水平及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HFS)、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PLT及miR-2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PLT 及miR-21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组间比较卡培他滨组患者的PLT高于替吉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卡培他滨组患者HFS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替吉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均可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起到明显治疗效果,两者均可作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方案.%Objective To explorethe effect of 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 ortegafur/gimeracil/oteracil potassium (S-1)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 11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n cancer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given capecitabine (n=56) orS-1 (n=56) in combination with oxaliplatin by simple randomization. The WBC and PLT count, miR-21 level, and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hand-foot syndrome (HFS), oral mucositis,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level of WBC, PLT and miR-21 were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before treatment (P>0.05), whil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and patients in the capecitabine group had higher PLT count than that of the S-1 group (P<0.05); And higher incidence of HFS and nausea and vomiting was observed in capecitabine group compared with S-1 group (P<0.05); Though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 or S-1 are effective therapie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n cancer, and both regimes are applicable in clinical practice.【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7(015)002【总页数】3页(P196-198)【关键词】结肠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吉奥;疗效【作者】张瑞亮;李文见;姜统杰【作者单位】商丘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河南商丘 4760000;商丘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商丘 4760000;商丘市中心医院外一科,河南商丘 476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节拍化疗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中的应用研究官哲;宋源锐;郑文滔;冯茵【期刊名称】《广东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2)2【摘要】目的探讨节拍化疗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将9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给药方法的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治疗,疗程21 d。
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
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白细胞降低、胃肠道反应、血小板降低、手足综合征的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NK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CEA、CA19-9和CCSA-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功能领域评分明显高,症状领域评分明显低(P<0.05)。
结论节拍化疗应用于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贝伐珠单抗中治疗晚期结肠癌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免疫功能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页数】4页(P182-185)【作者】官哲;宋源锐;郑文滔;冯茵【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肿瘤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相关文献】1.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效果2.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3.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对晚期结肠癌的效果观察4.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注射剂和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研究5.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结肠癌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大肠癌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肠癌病人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病人化疗过程均顺利, 多为Ⅰ~Ⅱ度毒性反应,自行或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
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肯定,通过精心护理,对化疗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大肠癌不良反应护理措施奥沙利铂属于新一代铂类衍生物,主要作用于DNA,铂原子与DNA链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阻断DNA的复制和转录[1]。
奥沙利铂和DNA结合较快,对RNA亦有一定作用,与氟尿嘧啶有协同作用。
卡培他滨为第三代口服氟脲嘧啶类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并能以完整药物经肠黏膜进入肝脏,在肝脏经羧基酯酶转化为无活性中间体5'-DFUR,最后在肿瘤组织中经胸苷磷酸化酶催化,转化为5-FU,对5-FU敏感和耐药的细胞系均有抗肿瘤活性。
奥沙利铂联合卡作为晚期大肠癌的一线治疗疗效已得到肯定。
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40 例晚期大肠癌,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40例晚期大肠癌,位年龄53岁。
所有病例均经过组织病理学诊断确诊,其中未分化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23例,黏液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5例。
且近1个月内未曾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化疗前对所有患者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心功能等,均正常。
无化疗禁忌证,可以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
1.2 治疗方法给奥沙利铂 130 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口服卡培他滨1500 mg 每日2次,早晚各1次,第1~14天,21d 为1个周期。
化疗前常规使用预防恶心及止吐、制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化疗前后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心功能进行监测,至少完成2个周期,进行客观疗效的评价。
卡培他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化疗中的疗效观察
徐骏;况晶茹;胡迎宾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将40例既往接受过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后取得有效和稳定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最佳对症治疗,对照组行最佳对症治疗。
分别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及观察不良反应。
治疗组可延长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P<0.05)。
卡培他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
中的疗效确定,不良反应率低,可以耐受。
【总页数】2页(P1494-1495)
【作者】徐骏;况晶茹;胡迎宾
【作者单位】南昌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江西南昌330008;南昌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江西南昌 330008;南昌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江西南昌 33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4
【相关文献】
1.卡培他滨治疗耐5-Fu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观察及护理
2.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3.卡培他滨联合DC/CIK维持治疗老年
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4.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5.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于进展期大肠癌的化疗疗效观察薛清萍;张世强;王保庆【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大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按照接受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XELOX组和5-FU/LV组,各29例.XELOX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5-FU/LV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方案,两组均接受2个以上周期的化疗.第1年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复查,此后每年随访复查1次,评价两组的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XELOX组总有效率、3年无病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9.7%、86.2%、(41.72±5.65)个月均优于5-FU/LV组的65.5%、62.1%、(37.48±4.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发生外周神经病变明显多于5-FU/LV组,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明显少于5-FU/L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行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对化疗不构成影响.结论进展期大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6(011)036【总页数】3页(P99-101)【关键词】卡培他滨;进展期大肠癌;奥沙利铂;化疗【作者】薛清萍;张世强;王保庆【作者单位】221006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221006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221006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目前, 进展期大肠癌占临床所见大肠癌的绝大部分, 很多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时机, 或者单纯手术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而随着新一代化疗药和化疗方案的诞生,进展期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1-3]。
本文主要探讨了进展期大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并与5-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黄华;刘华【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22(35)3【摘要】目的分析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对结直肠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结直肠癌患者74例予以前瞻性研究,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
将采取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方案的37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采取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的3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评估2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评分。
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89.19%(32/37),高于对照组的67.57%(2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3,P=0.024)。
研究组治疗后QLQ-C30评分(50.47±0.84)分,低于治疗前的(75.42±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36,P<0.001);对照组治疗后QLQ-C30评分(53.85±0.98)分,低于治疗前的(74.26±6.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70,P<0.001);治疗后,研究组QLQ-C3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9,P<0.001)。
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疾病进展,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总页数】3页(P253-255)【作者】黄华;刘华【作者单位】民权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民权县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相关文献】1.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和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一线治疗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分析2.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3.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观察4.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与XEL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5.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DP/C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何丽琳【摘要】目的通过选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单独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同步放疗方法对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治疗,探讨2种方案的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Ⅱ、Ⅲ期直肠癌患者100例,以随机实验原则分为试验组 (53例) 和对照组 (47例).2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试验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卡培他滨:每日2次,每次1 300 mg,在治疗前两周及后两周口服,间隔1周;奥沙利铂:每日1次,每次70 mg,在治疗期间每周第1天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采用卡培他滨治疗,方法同试验组.结束后对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CT检查,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组治疗6周后观察近期治疗效果:试验组CR (18.88%) 与对照组CR (10.63%)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SD (26.42%) 与对照组SD (36.17%)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RP (50.94%) 、DCR (44.67%) 与对照组RP (44.67%) 、DCR (80.85%)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试验组贫血、疲劳、神经毒性、恶心呕吐发生概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发生概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疗治疗Ⅱ、Ⅲ期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较好,可作为术前Ⅱ/Ⅲ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方案.%Objective By choosing cape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and capecitabine two ways to use capecitabine alone before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method Ⅱ/Ⅲ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treatment, to explore the recent treatment of two kinds of programs and adverse reactions. Methods Onehundred patients with type Ⅱ/Ⅲ rectal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5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7 cases). Both groups used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The tri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pecitabine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capecitabine: twice daily for 1 300 mg, two weeks before treatment and two week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at intervals of one week; oxaliplatin: per on a daily basis, 70 mg each time, intravenous drip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during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pecitabine, the same way as the test group. After the end of the CT scan of the short-term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 the short-term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CR in the test group (18.8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0.63%) (P <0.05); SD (26.42%) in the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SD (36.1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P (50.94%) and DCR (44.6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P (44.67%) and DCR (80.85%)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anemia, fatigue, neurotoxicity, an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leukopenia, platelet decline, and neutropenia were de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from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cent clinical efficacyof capecitabine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cancer Ⅱ/Ⅲ is good. This treatment can be used as a new adjuvant therapy for preoperative Ⅱ/Ⅲ rectal cancer, which deserves clinical attention.【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9(034)003【总页数】3页(P438-440)【关键词】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直肠癌;不良反应【作者】何丽琳【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43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目前,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是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对人类健康极具威胁,发病率仅低于食管癌和胃癌,在欧美国家其致死率高居第二。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
2016-06-22T13:46:00.9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作者: 杨铁明 崔妮娜 黄向春
[导读] 分析研究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2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
析
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资料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奥沙利铂
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
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没有显
著差异(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轻,能够耐受,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属于严重危害人们生命以及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临床中比较多见,根据调查显示最近几年以来,结直肠癌患者发病率
逐年升高,患者早期得到确诊并且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对于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依旧有
60%左右患者发现疾病比较晚,
进展型或是转移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需要通过内科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卡培他滨属于一类新型口服氟尿嘧啶甲胺酸盐,是目前具有肿瘤选
择性的细胞毒药物之一,可以显著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
[1]。本文选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资料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
组和对照组分别
3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
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资料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0例;两组患者全
部实施手术切除术治疗,通过我院病理科诊断确诊属于结直肠癌,
60例患者中腺癌40例,粘液腺癌患者20例;60例患者临床分期全部属于
Ⅲ
-Ⅳ期,其中淋巴结转移患者30例,肺转移患者5例,肝转移患者10例,骨转移患者10例,皮肤以及胸壁转移患者5例;60例患者中男性
患者
4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33~79岁之间,平均56.1±1.9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疾病情况对比没有显
著差异(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实施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30例患者通过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第一天为患者进行葡萄糖溶液500ml加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口服卡
培他滨
2500mg/m2,分为早晚口服,患者持续服用14天;对照组30例患者第一天仅通过奥沙利铂进行治疗,给予患者葡萄糖溶液500ml加
奥沙利铂
130mg/m2静脉滴注。二组化疗之前30分钟给予患者预防消化道反应常规治疗,每3周作为一个疗程,化疗期间每周检查肝肾功
能、心电图以及血常规,患者治疗两个疗程之后进行效果评价。
1.3
疗效判定
通过WHO肿瘤疗效判定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两组患者化疗两个疗程之后评价其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5.5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将P<0.05归纳为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比没有显著差异(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2。
3
讨论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类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此病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以及多步骤的过程,是很
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结直肠癌的早期诊
断率相对比较低,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发生转移,手术之后
5年内生存率比较低,容易出现转移和复发,即使现在靶向药物已
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但是针对基层医院经济条件无法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选取化疗治疗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
式
[3]。奥沙利铂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开发出现的一类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其具有广谱抗外细胞毒性以及体内抗肿瘤活性,是现在临床中对
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药物,结直肠癌化疗方案主要以含
5氟尿嘧啶为主,但是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有效率仅为20%左右,通过最近几
年对于此方法的改良,使治疗有效率提升到
25%到50%之间[4]。卡培他滨作为一类新型氟尿嘧啶口服剂型,不存在细胞毒性,患者通过口
服治疗能够快速被肠黏膜吸收,通过肝脏羧酸酯酶转化,在肿瘤组织中通过胸苷磷酸化酶催化,最终转变为
5氟尿嘧啶,所以使用卡培他滨
治疗不但使肿瘤内部药物浓度得到提升,有效杀伤肿瘤细胞,还可以显著减少正常组织中药物浓度,降低毒副作用,促使药物高浓度处于
肿瘤细胞内,起到靶向抗肿瘤的效果,并且此药物口服方便,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5]。通过对本文所选患者的分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
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奥沙利铂联合卡
培他滨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1] 高春芳,盛新华,王秀丽,等.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J] .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5(2):144
[
2] 耿丽,樊青霞,张浩. 希罗达联合草酸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18 例疗效观察[ J]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4):
705
[
3] Harada K,Supriatno,Kawashima Y,et al. S- 1 inhibits tumorigenicity and angiogenesis of huma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s by suppressing expression of phosphorylated Ak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J
] . Int J Oncol,2014,30(2):365
[
4] 陈幸运,周礼鲲,王霞,白明,刘锐,李鸿立,巴一,黄鼎智. 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价值及预后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1,13:337 - 339.
[
5] 曹凤军,雷金华,俞远东,邰云燕,陈萍. 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
复,
2014
,25:1539 -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