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税收征纳关系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一)

论税收征纳关系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一)

论税收征纳关系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一)
论税收征纳关系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一)

论税收征纳关系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一)

【摘要】税收征纳关系主体是税收征纳关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征税人以及税务担保人和税收代理人等第三人主体。如何在实践中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纳税人权益的保障和健康和谐的税收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正文】

税收法律关系的两个基本主体是纳税主体和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和征税主体在税收关系中的法律地位是相互对应的,纳税主体的法律地位主要是通过纳税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及其所承担的义务反映出来的,由于纳税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主要是针对征税主体的。因此征税主体的权利义务同样可以反映出纳税主体的法律地位。

而纳税主体与征税主体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正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税收法制水平的高低。“税收权力关系说”和“税收债务关系说”是围绕税收法律关系的两个基本理论学说,他们之间的差别正是体现在纳税主体和征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

“税收权力关系说”的理论前提就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强制与服从关系,反映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就是纳税主体必须服从征税主体的统治,纳税主体必须从属于征税主体。这是一种单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纳税主体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征税主体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二者之间的权力义务严重失衡。在“税收法律关系说”下,税法的基本功能被定位于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的实现,而纳税主体的地位低下,只是义务主体,是处于被漠视甚至被否定的地位。“税收债务关系说”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强调人民主权和国家与人民在基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强调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性及其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一样都处于税法之下都受到税法的制约,在税法法律关系中都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平等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纳税主体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必须享有对等的权利,征税主体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对应的义务。在“税收债务关系说”中,纳税主体上升到了权利主体的地位,国家作为人民的服务者,纳税主体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

正确认识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是分配与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是体现国家与人民,国家税收利益与纳税人的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税收运行机制,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处理好征纳关系,可以以此促进征税任务的完成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可以以此发挥税收对资源配置,国家宏观调控和对社会监督的职能作用,以此充分调动纳税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见,“税收债务关系说”是一种完美的假定,它将国家与纳税人放在天平的两端,它们在理论上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互享权利,互负义务,从而构建了一个独立平等、公平公正的税收征纳关系。但是理论建构的完美不足以掩盖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强大反差,现实中我国的税收征纳关系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仅仅是纳税主体与征税主体之间,在纳税主体内部之间以及与为纳税人和征税人服务的税收征纳关系的第三人——纳税担保人、税务代理人等,他们之间仍然有着复杂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相互关系的建构的角度作一探讨,在深刻认识到理论与现实之间巨大反差的同时,能够理顺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纳税人的权益加以保障的同时,构建一个诚信协调,稳定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一.纳税人与征税人及其他主体范围的界定

(一)纳税人的概念极其范围

纳税人是指依法直接履行纳税义务,实施税款缴纳行为的当事人。纳税人可以分为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两大类。一是税收法律上直接规定的纳税义务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是扣缴义务人,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

和个人,是纳税的特别主体。但从法律条文的规定来看,凡是涉及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的规定,一般都是把二者并举规定的,其权利义务的内容也基本上是相同的。

(二)征税人: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形式税收征管权和管理权的国家机关,也是依法进行税收征收行为和税务管理行为的当事人,包括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税务机关又分为国税和地税两套机构,这三个机关独立分工负责。

(三)税收征纳关系中的第三人,包括纳税担保人和税务代理人

1.纳税担保人:指为纳税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提供担保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

2.税务代理人:接受纳税人的委托,在法定的代理范围内依法代理其办理税务事宜的机构和人员。他不是税收征纳活动中的一个独立的纳税人,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帮助及服务。

二.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理论上,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并未严格地加以区分,从现行税法的规定来看,纳税主体包括纳税人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纳税主体是否包括纳税人,税法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由此可以看出,纳税主体的范围是一个在税法上并没有解决的问题。但在法律条文的表述上,两者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问题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是否真的完全可以互相替代,还是在法律中存在一个二者的真空地带呢?

普遍的看法是:个人所得税或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开征,意味着个人已成为纳税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早在1987年个人收入调节税开征之日起,许多收入达到纳税标准的中国人,即成为纳税主体。但事实上,此时个人纳税主体还是“虚”的。由于普遍由单位(主要是企业)代扣个税,个人其实只须关心自己的税后收入即可;与受聘单位议价,也可只以税后收入作为考量。单位(企业)才是事实上的纳税主体,个税进入单位成本,成为运转费用的一部分。使个人真正成为纳税主体的,是去年底出台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应自行办理纳税申报,这就使得个人首次无可回避地面对纳税问题,必须将已经到手的收入计税、申报。在这一刻,个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纳税者;与此同时,个人纳税者的主体意识也苏醒了。

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可以互相替代缴纳税收的观念受到了挑战。以前单位作为扣缴义务人实际上代替了纳税人履行了缴纳税收的义务,个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纳税主体,真正的纳税人反倒远离了税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基于扣缴义务人纳税义务的法定性,它实际上是代替了真正的纳税人来履行纳税义务。如果纳税人拒绝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人只需要向税务机关报告就可以免除起纳税义务。那么既然真正的纳税人拒绝履行纳税义务,此时的税务机关又怎样保证税收任务的顺利完成呢?

在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出台之前,个人并未成为真正的纳税个体站在税收的最前沿,由于扣缴义务人的存在显然个人的税法意识是相对淡漠的。那么在这之后,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应自行办理纳税申报,这部分纳税人的纳税主体意识能够真正苏醒吗?以前不乏有高收入者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那么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个人是否能够遵从法律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就很值得怀疑了。

而且如果扣缴义务人“未扣未缴”或“已收未缴”,那么这时税务机关除了对违法的扣缴义务人追究责任之外就只能另找纳税人追缴税款,显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税务机关另找纳税人追缴税款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大量税款的流失,国家的正常税收又如何能够保障呢?

论述企业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 第一章劳动关系系统论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 (一)劳动关系 所谓劳动关系,其实质就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相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 所谓生产关系,一般是指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所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一般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显然,这里界定的生产关系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将劳动关系界定为与劳动相关的那一部分生产关系,也是一个抽象的说法。换言之,这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与劳动相关的那部分生产关系,可以称为抽象的劳动关系。 而具体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具体的劳动关系又被称为劳资关系、劳使关系、雇佣关系甚至产业关系等。一般来说,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是指私有经济中的劳动关系,它反映的是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的含义或性质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提出的初期,主要反映的是一种雇主与员工之间的阶级对抗关系;而当前所言的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主要是指劳动者与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反映阶级对抗性质。劳使关系,则是日本人为了更准确地说明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而使用的称谓。在西方教科书中,还经常使用产业关系的概念。产业关系通常是指产业经济中的雇佣关系,其涵盖的中心内容涉及与雇佣相关的所有方面:个人、企业和社会。它不仅包括从社会角度而言的人力资源策略,也包括从企业和社会角度而言的劳动关系和集体谈判,同时还包括从企业角度而言的员工管理。可见,严格来说,劳动关系是产业关系的一部分,或是其核心内容,但产业关系所涵盖的内容要比劳动关系宽广。 (二)系统论与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内在的最本质的关系。劳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它的特性和协调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客观必然性;同时也受其内部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表现为人的能动作用。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劳动关系进行研究就是要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力求从整体把握劳动关系的内在规律性,寻求它的协调发展和稳定运行。 用系统论观点看劳动关系,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劳动关系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表现在: 其一,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以个体或群体身份出现的人。劳动关系系统的运行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之外,还受人的主观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靠的是人

商主体制度

浅析商主体制度 摘要:在传统商法中一般将商主体称为商人。商人在商法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商法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商主体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的自然人商人,到中世纪享有特权的商人阶层,再到近现代企业作为商主体的出现,商主体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企业作为商主体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商主体的概念,然后介绍商主体的一些特征,商主体的分类,阐述了我国商主体在法律制度上的一些缺陷,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商主体制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商主体价值缺陷 一、立法体系的演变 商事主体或商主体在传统商法中被称为商人,是指依照商法的规定,具有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商事活动,享有商事权利,承担商事义务的自然人和组织。 商主体又称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传统商法中,有的国家称其为商人。 商主体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人格体,它既关系到商法的调整范围和法律的适用,又关系到商主体的专门保护和商法的价值取向,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商主体法定成为了各国普遍采取的做法,即对商主体的表现形式以相应的商法规定为依据。 二、商主体的法律特征

商人作为商特别法上的主体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主体的法律特征。而商法的基本作用首先在于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规则,保障商主体的公示性和规范性。 关于商事主体的法律特征,通说认为,商主体具有不同于民事主体的法律特征。首先,从本质上说,商主体是一种法律拟制的主体,它所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有特殊性。其次,商主体是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活动的主体。再次,商主体是商事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即在商法上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三、商主体的分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法系、同一法系的不同国家,商主体的表现形态即商主体的划分颇不一样。在当代各国商法中,商主体表现为多种形式,不同国家的商事立法和不同的商法理论,常常依照不同的标准对商主体予以分类。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1)依照商主体的组织结构和形态或特征,即是自然人还是组织体以及组织形式等形式状况,商主体可分为商个人、商法人、商合伙。 (2)依照法律授权或法律设定的要件、程序和方式,商主体可分为法定商人、注册商人、任意商人。 (3)依照经营者的法律状态和事实状态,商主体可分为形式商人或固定商人、拟制商人、表见商人。 (4)依照经营者的经营规模,商主体可分为大商人或完全商人和小商人。

劳动关系协调员2级优秀论文2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题目:浅析劳动合同试用期制度 编号:

浅析劳动合同试用期制度 摘要:试用期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非常的重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之间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阶段,双方依法享有权利和义务;试用期间双方处在平等的地位,但实践中有失平等,很多用人单位压制劳动者损害其合法权益。虽然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偏向保护劳动者,但实践中仍有很多问题出现,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我国试用期内劳动者权利保护的相关问题。本文从试用期劳动者的权利入手,分析了我国劳动者适用期内权利被侵犯的原因,最后总结了完善对试用期内劳动者权利的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劳动者试用期劳动者权益 目前,我国劳动者的数量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在初期试用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互选的阶段就有些被动,劳动者盲目又着急找工作,且较少懂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导致其合法权益被侵害;尽管我国相关法律对试用期做出了相应的保护条例,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问题,因此增强保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权益非常的重要。 一、试用期劳动者的权利 (一)试用期的概念 “试用”按字面意思来说就是试着用用,我们平时买东西时也经常会先尝试,比如我们要买一瓶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常会先试用小样,看看这个化妆品是不是适合自己的皮肤,然后才会确定选择与否;同样的道理,劳动关系中先约定一个试用期,期间劳动者会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考察下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的气氛,以及单位内部人员结构等是否适合自己;然而选择是相互的,用人单位也要通过这个期间,了解劳动者的背景,观察劳动者的品质、工作能力等;考核劳动者是否符合该公司的录用条件。这样看来试用期其实就是双方相互选择,相互认可的一个阶段。 试用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互相选择比较自由,是平等、合法、自愿的,没有规定试用了就非要在这里工作或者试用了用人单

商主体概述

商主体 商主体又称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传统商法中,有的国家称其为商人。商主体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人格体,它既关系到商法的调整范围和法律的适用,又关系到商主体的专门保护和商法的价值取向,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商主体法定成为了各国普遍采取的做法,即对商主体的表现形式以相应的商法规定为依据。 目录 定义 商主体在传统商法中又称为“商人”。是指依据商事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商事活动,享有商事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组织。作为商人应当具有商法上的资格或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营业性商行为,并能独立享受商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商法上义务。学者们在概括商主体概念时,往往强调其主体的基本特征,认为“商业主体者,乃指商业上权利义务所归属之主体也” 。商主体也就是各种商事活动的参加者和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然而,现代各国商法在对商主体概念作法律概括时,往往并不注重商主体的外部特征,而更加强调构成商主体的实质性条件。也就是说,法律上通常要求商主体必须以持续地从事某种营利性商行为作为其基本构成条件,并规定凡是以从事特定的商行为作为其经常性职业的个人或组织,均可依法定程序成为商人。与早期商法不同,在现代的商人法或商习惯法中,商人(商主体)概念并不具有非常确切的法律含义,也并不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被加以保护。1808年的《法国商法典》率先废除了以商人为标准界定商法内容的旧的商人法原则,而代之以通过商行为来界定商法范围的所谓商行为法原则,并禁止任何自然人享有商业特权。按照现代各国商法的一般理解,构成商主体的实质性标准在于商人必须从事营利性的商行为。也就是说,作为商人必须具备四个构成条件:(1)商主体所从事的必须是商行为,并且这种商行为应当具有特定性;(2)商主体必须自己就是其所从事的商行为的主体,是具体商事营业活动的主人,是商行为权利义务的实际承受者;(3)商主体须持续地从事同一性质的营利性行为,偶然从事某项营利活动的个人或组织通常不属于商

论我国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构建

东方企业文化?东方智慧 2012年12月 203 论我国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构建 杨华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我国已迈入“十二五”时期,在新时期税收征纳关系的完善是税收工作能否顺利进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先从我国现代税收征纳情况入手,提出了现实存在的许多问题。进而阐释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构建对我国税收工作及其他方面的影响意义,最后分别从征纳双方角度,提出有利于改善我国税收征纳关系的一些举措。 关键词:和谐税收 税收征纳关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2—0203—01 一、我国税收征纳关系的概述 (一)我国现代税收征纳的现状 在国家本位理念支配下,税务主体在长期的税收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种重监督轻服务的思维定式。部分税务人员也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征税,是管理,很少有服务的意识。我国历次税收征管改革的重点都是对系统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责、权、利的调整,较少关注到纳税人的需要,很少关注服务的问题。 目前我国税收征纳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税收主体不平等的现象,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观念上不平等,也可称为心理上的不平等,税务机关人员在纳税人面前总会或多或少地有心理上和身份上的优越感,纳税人则对税务机关心理仰视。这主要是历史的因素在作梗,如我国的官本位思想、“官贵民贱”思想的残余影响,以及国家分配论的负面影响等。税务机关把征税的基点放在了“国家本位”与量化指标上,没有确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缺少人性化思维。 2.税收征管限权的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税收的只有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却对政府课税原则与纳税人权利只字未题,税收征管缺乏限权的法律基础;《税收征管法》中也有很多盲点与莫及之处,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主要靠税务机关的自觉遵守,在行使其权力时,纳税机关的越位与缺位现象严重,税收征管缺乏限权的道德基础;。 3.税收征管服务性意识薄弱。如果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有个服从的关系的话,只能是税务机关服从纳税人的公意。中国似乎有点本末倒置了,可以说我国纳税主体的意志是“上难通而下易达”,政府的意志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各种渠道而告知纳税人,纳税人的意志却长期被忽视,并逐渐学会了盲目地服从。权力机关据公意制定出一套税收法律,而国家政府有一套补充条例与实施细则,税务机关有一系列具体的实施规则,纳税人可以从各种媒体了解到税收机关的意志,纳税人的意志却鲜有表达媒介,久而久之,纳税人会习惯于沉默。 征纳关系的不和谐还表现在,纳税人对税务工作的满意度不高,有些人甚至有过激言行。“现在的纳税政策宣传不够,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税是怎么收的。明明政府工作不够,还说大众缺少纳税意识。你在会上喝喝茶聊聊天就定了的法令,让四处奔波的人怎么知道,你有在各大媒体的黄金时间版面报导过吗?”这是从中国纳税服务网开展的网上调查中看到的某网友的“高论”,也许偏激了点,但却反映了许多民众对我国税收工作现状的看法——“政策宣传不够,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税是怎么交的”。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高速变革发展的过程中,税收制度、税收政策变动也很频繁,而我国纳税人素质相对较低,对税法、税收政策的理解和办理纳税能力较差,其结果就是,广大纳税人非常迫切需要税务部门提供各种形式的税务辅导、税收咨询等纳税服务。目前,税收工作者的整体税收知识系统化、技术专业化与素质水平都较低,这也是影响税收征纳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意义 加强纳税服务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税务部门是政府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在构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具有特殊作用,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纳税服务工作,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知识,熟悉办税程序,降低税收成本,减轻办税负担,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是税务部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措施。 加强纳税服务工作是服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税收的重要内容。只有努力做好纳税服务工作,才能促进广大税务干部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职能作用的发挥,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保证和可靠的政策支持;促进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增进征纳双方的理解与沟通,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税务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 同时,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增加纳税人的纳税知识,提高纳税人的纳税素质也是构建和谐税收的必要要求。纳税人是纳税征收体系的重要主体,是税收来源的提供者。当纳税人具备了良好的纳税意识、知识和素质时,才有利于税源的充实稳定,有利于国家税收工作的妥善进行。三、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举措。 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税收工作也应当进入一个新时期。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国税收工作,达到税收发展与改革的目标,必须加大努力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而征纳关系的良好确立与维持,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一)就税收征纳方——税收机关而言 1.加强税法宣传,完善税收征管法律体系。各级税务机关可通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寓法于理、寓理于情的喜闻乐见的税法宣传咨询方式,坚持不懈地向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宣传税法、普及税法,努力扩大税法宣传辐射面和影响力,使所有纳税人都熟悉税法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增强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提高纳税遵从度,为依法治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强化执法监督,加强执法考核。强化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促进税务干部队伍建设。要深入 (下转195页)

议论文主体段写作训练及范文

议论文主体段写作训练 1.请以“语言是化解误会的良药”为中心,写一个议论文主体段。(包括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请以“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为中心,写一个议论文主体段。(包括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3.请以“常识易知而难行,践行常识,需要不懈的努力。”为中心,写一个议论文主体段。(包括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4.请以“宽容者,成大事”为中心,写一个议论文主体段。(包括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范例: ①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②它使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使不少心灵的隔阂被冲破。③赵国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用意。④这句话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相如成刎颈之交。⑤正是因为相如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一座桥梁,使两位大臣的心得到了沟通,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的高尚人格,化解了误会。 ⑤可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不少心灵的隔阂能被冲破。 (2004年广东优秀作文《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被掀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的”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惟有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常识易知而难行,践行常识,需要不懈的努力。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的。倘若口中挂有“常识”二字,却不懂付诸实践,常识便成了空的躯壳,凸现不了它对人生的价值。人类发展史中,从原始猿人钻木取火,我们认识了火——闪耀光芒的热源;从战国时代发明的司南,认识了铁——有磁性的物体,从霍金的研究中获知那不可测的宇宙中,有一个具有无比威力的黑洞。倘若不运用火煮食烧木,不运用铁铸铁建房,不运用黑洞了解宇宙奥秘,社会难以发展,人类前进的脚步,也将停滞不前。虽知“百行孝为先”,虽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在实践过程中,惟有坚持不懈,努力践行,方可展望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宽容者,成大事。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是一种成大事者必有的胸怀,有志者须当如此。在齐桓公未继承王位之前,管仲曾辅佐过他的对手公子纠,并曾用箭射中他,差点使他断送性命。当齐桓公继承王位之后,并没有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而是看到了管仲的治国才能,不计前嫌,宽容了管仲并任用管仲为相。正是因为齐桓公的宽容,才使管仲因感激而尽心尽力地辅佐,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使齐国实力大增,使齐桓公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齐桓公的宽容成就了一个强大的齐国。可见,要成就伟业,就

劳动关系论文

劳动关系论文 题目:_论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姓名:高国民 专业、班级:人力1004班 学号:911010070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

内容摘要(约150字左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日趋复杂,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企业和谐和企业发展的基础。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企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企业和谐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的着力点。企业工会应在参与促进、监督维护、协调沟通、激励引导以及与政府保持良好的互动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3个) 和谐劳动关系工会 正文(约3000字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升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分配方式、思想观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工会作为企业劳动关系中职工方的代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发挥好工会这一基本职责,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全国总工会《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企业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所以,不论从法律的角度还是工会的职责上来说,企业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如何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我认为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自身学习,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寻找法律依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更加显现,一些影响社会公平、和谐、稳定的矛盾与不足更加突出。国企也不例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建设和谐企业的客观要求。企业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当加强学习,充分认识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推动构建和谐企业中找准切入点,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发挥矛盾双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沟通信息、反映情况、反映要求、源头参与,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摆在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纳入工会总体工作目标之中,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进行详细而全面的部署,使之成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现企业与职工良性互动、真诚合作,共谋发展的有效载体。首先,工会领导和各级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企业法》《工会法》等法律条文,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增强法律常识,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打下基础。其次,工会干部要提高依法工作的能力,依法理顺和规范本单位的劳动关系,协同劳资等部门对本单位的劳动合同条款逐条进行梳理,及时进行修订、补充。第三,组织引导职工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让职工学法、懂法、守法、执法,减少因不懂法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使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在学习过程中,要使企业与职工达成共识,共谋企业发展、共享企业成果,推动和谐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的是构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以人为本,“人”是决定因素,各级工会组织要努力满足职工个人的发展需求,把提高职工素质当作一项最大的福利,让职工终身受用。要积极搭建职工展示才华的平台,满足职工成长成材的需求,在

论商事主体之人格完善

论商事主体之人格完善 摘要: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催逼企业社会责任从应然到实然的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的弹性与韧性,使其内容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软商法的观念架构为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力提供了有效的思维进路,并可由此推演出其具有完善商事主体人格、表彰软法补充价值的理论意义以及勃兴行业自律与扶助产业转型的现实功用。 关键词:商事主体;软商法;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350-03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存废之争:从理论诟病到现实需求 顾名思义,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即企业的社会(属)性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以“社会利益”为基,对“社会利益”范畴的不同解读,使其在官方与民间、在理论界与实务届的各种定义中,分歧并不鲜见,最终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概念。当然,对“企业社会责任”持否定态度者亦各有论述,笔者试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传统观念的死角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以及争议最早均可溯源至经济学领域。否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典型者即为古典经济学派,强调充分、完全的市场竞争在解决各类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社会问题等与经济问题挂钩的内容)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表彰市场主体之间“自利”属性的相互制

衡。法学的视角观察,反对这一概念的学者斥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属于“纯粹营利性的组织”相悖,且外延无法廓清,义务对象笼统。 笔者认为,“营利性”这一属性作为企业(公司)的构成要件毋庸置疑,其已在学界得到普遍认同,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有违“企业营利性”的这一逻辑衔接值得进一步商榷。如何看待营利性与利润最大化的勾连是问题的关键。利润最大化是自利属性的皈依,同时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显而易见,利润最大化是行为目标而非行为手段,这一前提假设并不排斥以最优化的营利手段来达成此一目的。换言之,最优化营利与最大化利润存在直接的关联关系。 复观现代社会,一方面,社会化成就了商事主体规模的大幅扩张与丰厚利润,但另一方面,与商事行为息息相关的一系列外部性问题接踵而至。同时,网络等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披露企业上述问题提供了由抽象到具象的平台,大大增加了企业制造信息不对称的成本。一旦企业负面消息被大范围披露,其他商事主体基于“趋利避害”的动机或者形式意义上的道德观念,都会对该企业产生排斥情绪,最终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当制造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大于其可以攫取的利益时,企业作为商事主体,势必需要考虑以承担某种形式的道义责任或者相关责任的综合体,以赢得信赖,通过优化营利手段,来完成盈利目标。 由此可见,传统观念的逻辑于目前看来,已然存在死角。形式逻辑的推演本身无可非议,但值得注意的是,确保结论为真的先决条件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及劳动法律事实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及劳动法律事实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 劳动者称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所谓劳动权利能力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是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消灭的资格。 依据人的年龄、健康、智力和行为自由等事实要素,法律通常将自然人分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和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同样依据前述四个要素划分,之所以限制劳动行为能力是为保护特定群体的特殊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而不是歧视,更不是违反劳动平等的原则。 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包括: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从事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工种、岗位的工作等);女性劳动者(在女职工禁忌劳动的工种或岗位被视为无劳动行为能力;在特定的生理时期,不得安排从事某些特定的生产作业);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只能从事与其劳动能力相适应的职业);某些特定的疾病患者(不得从事特定的职业或岗位、工种的工作);部分被依法限制自由的人(因违反某些特定规则,被依法限制职业资格的人等)。 无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指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经过有权的机关批准,文娱、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可以招用的未成年人除外),以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 各类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称为劳动法律

论非标准劳动关系

论非标准劳动关系

论非标准劳动关系 2010-2-22 14:54【大中小】【我要纠错】 一、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概念 非标准劳动关系,我国台湾学者一般将其称为非典型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是与标准劳动关系相区别而存在的。标准劳动关系,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一重劳动关系、八小时全日制劳动、遵守一个雇主的指挥等为特征,法律在调整时也建立了相应的最低工资和基本的社会保险等一系列制度。这种标准劳动关系也被称为安定劳动关系。在传统的劳动关系当中,劳动者直接受雇于雇主(企业),在雇主(企业)的直接指挥、监督下从事职业劳动,企业对劳动要素进行全过程的组织、管理。 日本学者马渡淳一郎指出:“雇佣的柔软化,非典型雇佣的扩大,劳动力供需体制的多样化是世界各国雇佣体系变化的共同现象。”[1](P3)对我国而言,非标准劳动关系是在灵活就业与制度转轨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劳动关系。在我国何谓灵活就业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灵活就业是指劳动时间、工作场所、收入报酬、劳动关系、保险福利等方面不固定的各种就业形式。[2]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灵活多样就业形式问题研究》课题组将灵活就业做了如下概念界定:所谓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几方面(至少是一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 [3](P37)我们认为这一概念基本恰当,可以作为我们认识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基础。灵活就业可以说是某种“非正式工作”。 “非正式工作”最早是由Audrey Freedman在1985年提出的,用来特指那些附条件的和短暂的(conditional and transitory)雇佣安排。非正式工作包括非常广泛的用工形式,包括部分时间工作(part-time work)、自雇(self-employment)、临时雇佣提供(temporary help agency employment)、外包(contracting out)、雇员租赁(employee leasing)和商业服务业的雇佣(employment in the business services industry)。事实上,任何不同于通常形式的永久、全日制工资和薪酬的工作都被认为是非正式工作。美国劳工统计局1989年对非正式员工给出的定义为:没有明示或默示的长期雇佣合同的任何个人,其突出特点就是临时性。 (一)标准劳动关系的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主要通过组织从属性体现 劳动关系具有隶属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虽然是按照平等关系的方式建立的,然而劳动关系一经建立,劳动者必须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把他的劳动力归用工单位支配,以使他的劳动力现实地成为集体劳动要素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劳动力和劳动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用人单位成为劳动力的支配者,也就成了劳动者的管理者。正如恩格斯在《论权威》一书中所说,大工厂是以“进门者放弃一切自治”为特征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以指挥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关系,这种从属性的管理关系可以说是一种隶属关系。在当今的法学界,学者们在区别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时,认为“从属性”构成了劳动关系的独有特征,是劳动关系与其他领域的法律关系相区别的关键点,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从属性”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人格从属性与经济从属性。 人格从属性是指“除法律、团体协约、经营协定、劳动契约另有规定外,在雇主指挥命令下,由雇主单方决定劳动场所、时间、种类等”。[4](P8)换言之,即劳务的具体内容不是由劳动提供者决定,而是由劳务受领者决定。经济从属性的重点在于:“受雇人并非为自己的经营劳动,而是为他人之目的劳动。受雇人既不是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也不能用指挥性、计划性或创作性方法对自己 所从事的工作加以影响。”[5](P95) 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共同构成了劳动关系从属性的特征,并且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的要义中发现:无论是人格从属性还是经济从属性,都外在地表现为劳动者对雇主构建的生产组织的依赖。服从规则、服从指示、接受检查和监督、无法在工作中体现创作性,这些都是建立在雇主从组织的层面对劳动者进行控制的基础上的。这种包含在“从属性”中的“组织依赖性”标准在劳动法理论中可以说是一种通论。在人们传统的理论观念中,劳动关系是和集体性、组织性等特征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劳动关系强调雇主对雇员在特定生产场 所、劳动方式、组织规则方面的控制,形成标准劳动关系。 在传统的劳动关系中,从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活动、人员素质测评、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培训、安排工作岗位、绩效考核、支付劳动报酬、津贴福利、办理社会保险以及到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全权负责。这样的雇佣关系当中,劳动者长期呆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劳动者的未来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用人单位也愿意对劳动者进行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长期的雇佣关系更能够强化员工与 企业之间彼此的认同,从而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共赢。 (二)非标准劳动关系是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与组织从属性相分离而产生的

浅谈商主体

浅谈商主体 【内容摘要】:商主体是商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商法区别于民法的标志之一。以商主体和商行为这两个概念为基础构建商事法体系,是现代商法赖以存在的基石。商法之所以成为独立于民法的一个法律部门,其核心要素就在于商事主体制度和商事法律行为制度有着与民法不同的特别规则。商主体独立的价值及商主体的确立、分类、商事能力及其法律规制是研究商主体的核心问题,在探讨与借鉴的同时才能使我国的商事立法不断趋于完善。 【关键词】:商主体独立性商事能力法律规制立法完善 商主体是指具有权利能力,以商事经营为常业并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商业行为,依法独立享有商事权利并承担商事义务的个人或组织。商主体也就是各种商事活动的参加者和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然而,现代各国商法在对商主体概念作法律概括时,往往并不注重商主体的外部特征,而更加强调构成商主体的实质性条件。 从商法产生的历史看,早期的商法实际上是商人法,商法的主体也是商人。那时的商人是专指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提供媒介而从中牟利的人。但从现代的观点看,这仅仅是商事主体的一部分。与早期商法不同,在现代的商人法或商习惯中,商人(商主体)概念并不具有非常确切的法律含义,商人也并不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加以保

护。在早期商法中规定的商人不仅构成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而且具有为商行为或自治团体所确认的特殊身份,这些商人无论在其行为模式、行为规则还是在其法律适用上都不同于一般民事主体。 在我国重农抑商传统的影响下,商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贬义词,现实生活中人们鄙视商人的心态严重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西周时期的法律把商人当成奴隶,不仅限制参与流通的商品,而且限制参与商品交易活动的人。商人作为奴隶和“由命士以上不入市”的规定,是我国商人阶层的发展速度极为缓慢。据考察,我国的商人正式产生于夏末商初。明清时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人阶层进一步扩大。随着1904年《大清商律》的颁行,商人在我国也成了一个法律概念。 一、商主体的独立性 在近代法制史上,商法从民法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商人法形成以前,法学家并没有将商事习惯、惯例纳入研究的视野,优士丁尼的《法学阶梯》里没有它,而且法国民法理论里也没有它,由此商法与远在古罗马法上就铸就辉煌的民法不同,它没有体系完备、严密精深的商法理论基石,没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学说支撑,这就注定了它的出现不但不能动摇民法的传统地位,而且面对民法强大的扩张性何包容性还会面临丧失独立性的危险。很多学者认为传统的商主体立法有其特殊的背景,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商人的普遍化,商主体也就失去了单独存在的基础,其必然

税企共建和谐征纳关系

税企共建和谐征纳关系 作为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我有幸在2006年及2008年连续两次被大连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聘请为税务监察员,使我感触很深。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税收的财力支持。实现依法诚信纳税,需要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共同努力,纳税人要严格按照国家税收法律规定,认真履行纳税义务;税务机关要坚持依法征税,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近年来,大连市国税直属税务分局与企业一起,努力为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转变观念和做法,税企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税务机关与纳税人视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国税直属分局要求全体干部牢固树立“鱼水”观念,密切双方征纳关系,明确纳税人不是税务部门的管理对象,而是服务对象;征纳关系不是“对抗”关系,而是“鱼水”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和谐共赢的关系。 服务理念变了,为纳税人服务成了国税干部的自觉行动。作为企业,接触新政策和新法规的途径要少一些,往往有些新政策不能及时了解,尤其是企业因为工作调整及人员流动等原因,办税人员经常会发生变化。这时,税收专管员总是热情地反复向新办税员讲解税收政策及相关规定。专管员经常通过电话或当面向企业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及商品范围,只要一有适合企业的新政策,总是在第一时间向企业宣传。由于他们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极高的专业水平,使企业明确了纳税义务的同时,又掌握了如何履行纳税义务,为企业学法、守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保障企业能及时享受到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并积极落实国家的各项减免税政策及出口退税政策,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作为企业,也需经常主动向税务局通报企业的经营情况,积极加强与税务局的沟通,从而使税务局能在透彻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税收指导和跟踪服务。 二是依法治税,自觉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多年来,市国税局直属分局积极拓宽监督渠道,每年都向纳税人、基层人员征求意见,落实政务公开,实行阳光行政。为了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主动聘请了14名税收监察员。纳税人角色从被动纳税向主动监督税务人员执法的转变,真正体现了税务机关放下架子,相信纳税人,而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与国税直属局税务人员的近距离接触,真切感受到国税干部依法治税、工作之勤奋、工作态度之认真,刚性的执法在国税干部的工作中变成柔性的、人性的,他们表现出的良好职业道德风范,为我们企业做出了表率。 三是在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国税直属分局为方便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即为纳税人提供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发售、税款征收、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全面推行网上申报、认证等更为方便简捷的申报,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办税成本。通过以上办法,提高了税务机关的工作效率,优化了服务结构,提高了服务质量。2007年下半年后,由于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变动,许多商品的退税率被降低或取消,再加上汇率的变化以及国家银根紧

劳动法律关系.

幻灯片1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一、概念 (一)概念 指劳动关系经劳动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一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二)与劳动关系区别 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物质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劳动法律关系一种是思想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主体 内容——主体享有的权利、义务 二、构成要素 客体——劳动行为 幻灯片2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三、劳动法律事实 ●劳动法律关系产生 ●变更 ●消灭 ●客观现象 ● (一)概念 (二)分类 1、事件 ●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

●如人的生死、物的灭失 2、行为 ●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 ● 幻灯片3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一、用人单位指依法使用和管理劳动者并付给其劳动报酬的单位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 (二)企业 (三)个体经济组织 (四)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民办幼儿园、学校、诊所、医院 律师事务所、民办职业介绍所 民办福利院、敬老院 幻灯片4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某音乐学院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李某于1993年9月到音乐学院做临时工。2002年7月,音乐学院将李某辞退。李某被辞退后,音乐学院未给予李某任何经济补偿。为此,李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裁决结果是:(1)音乐学院支付李某

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7600元;(2)音乐学院为李某补办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养老保险。 幻灯片5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张兰是一家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学校签了5年的劳动合同,当张兰休完三个月产假上班后,其岗位已经被别人顶替了,学校与其解除了尚有二年未履行的劳动合同。张兰找学校理论,认为自己还在哺乳期,不能解除劳动合同。而学校认为,民办学校不适用《劳动法》,所以即使在哺乳期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学校的说法正确吗? 幻灯片6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二、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之间形成劳动关系的 其他通过劳动(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 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 (一)调整范围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 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工作人员 家庭保姆 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除外 现役军人 (二)排除适用 幻灯片7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理论

第二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理论 第一节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 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动关系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是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形成时期。此阶段的特点体现为:第一,劳动关系主体是以直接一种剥夺方式形成的。第二,在劳动关系形成过程中充斥着暴力与强制。第三,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劳动关系发展并不同步。 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关系 从产业革命开始至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自由竞争时期,国家对劳资关系调整采取自由放任政策。这一时期的劳资矛盾主要表现为尖锐的阶级对抗和激烈的阶级冲突。 西方国家这一时期的劳动关系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劳资双方形成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第二,劳工运动总体上处于分散、个别和局部的状态;第三,阶级斗争尖锐化。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关系 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完成了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调整从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政策。 归纳这一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第一,劳资矛盾的焦点依然如旧,但是矛盾的激烈程度和表现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二,由于工人罢工斗争的发展、工会组织的广泛建立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出现,导致劳资力量对比发生改变,日趋强大的、有组织的劳工运动,迫使资方及其政府做出让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缓解了劳资矛盾。第三,政府调整和改变了劳资关系政策,从对劳资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政策,大量劳工立法的出现以及相应机构的建立,使劳资关系的调整开始向有序化、法律化方向迈进。 四、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时期的劳动关系 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劳资关系领域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期,从初期的国家干预向下一阶段全面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过渡。 这一阶段劳动关系的特点是:第一,战争、危机和革命极大地影响着这一阶段劳资关系的发展,劳资关系领域的许多重大变化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第二,国家的劳动行政管理工作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成为政府宏观调节劳资关系的主要手段。第三,工业民主化、集体谈判制度和三方协商机制的出现,使协调劳资关系的方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宽泛。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劳动关系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时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社会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劳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性变化。劳资关系协调体制从法律规范到制度机制,都日趋健全和完善,劳资关系的总态势是缓和中有对抗,对抗中求合作、求制衡。 归纳起来,这一时期劳动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特征:第一,劳资关系焦点仍然集中在社会劳动问题上,但与此同时,争取广泛的民主参与权也成为劳资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二,劳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总的趋势是向缓和、合作方向发展。第三,国家用以调整劳资关系的手段趋于完备,立法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三方格局的形成,都为劳资关系的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劳资关系的运行方式发展成一种有序的组织行为,解决劳资矛盾、劳资争端的途径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第二节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 (一)斯密的劳动分工和劳工运动思想 斯密指出,财富是由一切生产部门创造的。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指出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决定,并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考察了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分析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论商主体

论商主体 ——从商主体独立性引出的思考 摘要:商主体作为商法的核心概念之一,决定着商法的调整范围。商主体是否与民事主体相等同,受制于民法;还是应该由一套独特的法律进行规制?本文站在商法的独立性的角度,浅析商主体的基本概念;从理论的驳与斥,和对比民事主体这两个方面,重点说明了商主体独立性原则;并表达了对商法典可以尽快出世的想法。 关键词:商主体要素独立性原则与民事主体的区分 开篇之时,我认为有必要对商法的立法体例取向进行简要的介绍,即商法能否独立于民法而作为调整特殊的商事主体与商事行为的法律。这个问题不仅关系法律体系的构建和相互协调,而且反作用于商法的关键概念——商主体和商行为。可是各类文献和学者的论点仍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总的来说,有如下四种态度:一,采民商分立立法例,在《民法典》外制定单独的《商法典》或《商法通则》,但在许多基本制度上,《商法典》或《商法通则》可直接适用《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二,采民商合一立法例,制定包含商事基本制度的《民法典》,并在《民法典》之外制定单行商事法律;三,采民商合一立法例,对传统《民法典》与《商法典》加以改造,制定统一的《民商法典》;四,采民商分立立法例,制定适应商法现代化需要的《商法典》,并构造独立而完备的商法体系。 不过,有学者指出,现在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划清民法与商法的外在界限,而是应在已有的商法特别法存在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商法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其内部统一协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应当有其统一的主体制度、法律行为制度、权利体系和法律保护机制等统一规则,并构成统一严密的有机整体。” “事实上,商法要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必然要有其特殊的调整对象。”我就以此种观点为思想背景,对商主体进行浅显的分析。 一、商主体的基本要素之认识 (一)商主体的概念 商主体又称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