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静载试验台的标定及加垫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3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四标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埇桥制梁场静载试验方案二〇〇八年十月第一部分静载试验台座及试验架方案一、静载试验台座静载试验台座位于制梁区1#制梁台座东侧,为32m与24m共用台座。
台座结构形式见附件一。
二、静载试验架采用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桁架式自反力静载试验架,具体结构尺寸见附件二。
第二部分设备、仪器及人员安排一、相关设备及仪器1、支座 PZ-5000盆式橡胶支座 1套2、千斤顶 YDT 3000 10台3、油泵 2YBZ2/55 10台4、油压表(0-60)MPa 10块5、百分表(0--50)mm 6块6、钢卷尺 50m 1把7、弹簧秤 T150 1把8、放大镜 10倍 2个9、刻度放大镜 20倍 2个二、人员安排成立静载试验领导小组,组长由总工郭剑担任,副组长由副总工曹明生担任;组员有:拉尺人员:潘文涛、邵泽凯监表人员:赵阳、冉德起、孔德仲、代小明、张德良洪宪培、李继利、田峰、赵擎、冯鲁读百分表人员:刘付才、李飞龙、梅波裂纹观察人员:李成友、魏国良时间记录:李旭安全检查员:李欣设备保证:孙会电力保证:任长忠第三部分静载试验程序一、试验准备1、试验梁梁号2、静载试验台座及自平衡试验桁架的准备3、千斤顶、油泵和油表、百分表的准备4、试验梁的安装(应提前划中心线及加载位置中心线;试验梁四支点不平整度不大于2mm;在每个加载点铺设垫层及钢座板并用水平尺找平)5、自平衡试验桁架的安装6、千斤顶、油表及油泵的安装7、静载试验计算,确定各级荷载及相应读数8、确定负责部门及负责人和实际操作人员(如需要还应联系有资质的检测单位)二、试验1、各级人员就位,接好各种加载设备及测量仪器、标识梁体(加载前用10倍放大镜在梁体跨中两侧1/2跨度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缝,包括表面收缩裂缝和表面损伤裂缝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2、仔细检查原始资料和加载计算单3、按照加载程序分两个循环进行,此时应有人专门记录各级荷载及相应的挠度(梁端两侧及跨中两侧);同时有人在跨中附近观察裂缝的情况第一加载循环初始状态→基数级→0.70→0.80→静活载级→1.00→静活载级→0.70→3min 3min 3min 3min 20min 1min 1min 基数级→初始状态1min 10min第二加载循环初始状态→基数级→0.70→0.80→静活载级→1.00→1.05→1.10→1.15 3min 3min 3min 3min 5min 5min 5min 5min1.20→1.10→静活载级→0.70→基数级→初始状态20min 1min 1min 1min 1min4、卸载,拆除桁架、移走试验梁,结束。
静载试验实施细则1、范围1.1本实施细则规定太原枢纽西南环铁路工程预制后张法预应力简支T梁(跨度32米)1.2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按照×××荷载设计、制造的预制后张法预应力简支T梁(跨度16米)2、静载试验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2.1抗裂静载弯曲抗裂系数Kf=1.22.2挠度在静荷载作用下的梁体竖向挠度极限f≤f设×1.05。
3、试验设备及器具3.1试验时具有能够满足试验要求的试验装备、加载设备和计量器具。
试验所用计量设备、仪器、仪表、钢卷尺须经过法定计量管理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3.2静载试验台3.3加载千斤顶采用×××千斤顶,摩阻系数不大于1.05。
3.4精密压力表压力表精度采用××级,最大量程应使试验控制最大荷载显示在测量范围的75%左右;最小刻度值不大于××MPa;最小表盘直径应小于×××㎜。
3.5竖向挠度测量仪器竖向挠度测量仪器采用百分表测量,精度为××级。
3.6放大镜观测裂缝采用普通放大镜,放大倍数不低于10倍;量测裂缝宽度采用刻度放大镜,放大倍数不低于10倍。
3.7钢卷尺测量跨度用钢卷尺,最小刻度应不小于1㎜。
钢卷尺须经法定计量管理部门进行悬空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加载图示4.1加载图示的设置原则4.1.1内力图相似内力值相等原则;4.1.2跨中截面首先达到弯曲抗裂极限的原则。
4.2加载点位置、间距及数量采用五集中力六分点等效加载(见图示),荷载施加在梁腹板中心线上。
加载大小见详细计算单。
5、加载方案5.1加载要求保证五个加载千斤顶同步加载,在限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规定荷载值。
在各级持荷时间及在两个循环终极静停时间内,荷载值必须准确、稳定。
试验全过程须保证实际加载值与试验计算加载值偏差不大于3%。
5.2加载方案采用精密压力试验千斤顶、油泵、精密压力表加载,加载前对千斤顶与油表进行配套标定。
地铁列车转向架构架载荷谱校准方法研究作者:李梁京王继荣李军徐刚来源:《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23年第04期摘要:针对地铁列车转向架构架的载荷谱校准问题,本文基于Miner累计损伤法则和使用遗传算法的损伤一致性方法,建立并校准转向架构架的准静态分立载荷谱。
根据焊接接头的S-N曲线和实测应力谱,得到转向架关键部位的实测应力损伤,使用雨流计数法对实测应力进行统计,通过试验获取静态标定载荷-应力传递系数,得到实测载荷谱下转向架构架关键部位的计算损伤。
为了使实测载荷谱造成的损伤与实际应力造成损伤一致,基于载荷谱损伤一致性校准原则,采用校准系数法对实测准静态分立载荷谱进行校准,并使用遗传算法对载荷谱的校准方法进行优化。
优化结果表明,校准优化后的转向架构架载荷谱满足可靠的定量分析要求,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准静态;载荷谱;转向架;构架;遗传算法中图分类号:U270.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3-05-22;修回日期:2023-10-07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CXGC010204)作者简介:李梁京(1985-),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车辆装备技术研究。
通信作者:王继荣(1967-),女,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Email:********************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大,线路工况复杂,且需要频繁启停,长时间的工作会给车辆的关键承载部位——转向架构架,带来疲劳失效问题,严重影响地铁运输的安全性。
为了准确预测和研究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的受载情况,需要建立并校准符合中国地铁实际运营条件的高精度构架载荷谱,制定完整的构架疲劳寿命评估标准[1]。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列车转向架构架的载荷谱和校准方法作出研究[2]。
王斌杰等人[3]通过实验对不同运营条件下的列车所受载荷特性进行统计,为建立实际条件下的载荷谱提供数据支撑;茹常乐[4]在已有实测载荷谱基础上,验证了实测数据的可行性;张子璠[5]提出频域校准方法,对实测载荷谱进行了校准;ZHOU S X等人[6]根据列车实测的应力数据,得到弯曲载荷下的应力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槽车轴所受的等效应力;WANG W等人[7]基于试验所得实际载荷,编制载荷谱并借此改善车辆的装载条件;ZHU N 等人[8]建立了转向架构架的动态离散载荷谱,并基于损伤一致性准则,对损伤一致性进行标定。
桥梁静载试验方法步骤-回复桥梁静载试验是评估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桥梁静载试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桥梁静载试验的方法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桥梁的技术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包括桥梁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设计载荷等相关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步骤二:试验方案制定根据桥梁的特点和试验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包括试验加载方式、加载阶段划分、静载试验荷载的大小和载荷示值的测量精度等内容。
步骤三:安装测量设备在进行静载试验之前,需要将各种测量设备安装在桥梁上,以便测量和记录试验数据。
常用的测量设备包括应变仪、位移传感器、测斜仪、倾斜仪等。
步骤四:加载力的施加根据试验方案,在桥梁上施加试验荷载。
试验荷载通常包括静载、脉冲荷载和疲劳荷载等,以模拟桥梁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
在施加荷载过程中,需要记录荷载大小和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步骤五:变形和应力监测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桥梁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通过应变仪等设备可以对桥梁各个部位的应变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以判断结构的受力状态。
同时,还需要使用位移传感器等设备监测桥梁的位移变化,以评估结构的刚度和变形能力。
步骤六:数据分析和评估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桥梁的承载性能、刚度和变形能力等重要参数,并进一步进行结构的评价和安全性的判定。
步骤七:试验报告编写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和评估结论,撰写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和任务、试验过程的描述、试验数据的分析和评估结果等内容,为后续的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桥梁静载试验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经过精心的计划和操作。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和步骤,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并为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目录1 适用范围 (2)2 作业准备 (2)2.1计算书准备 (2)2.2 劳动力配备 (2)2.3 设备配备 (2)2.4 试验台座 (3)2.5 支撑墩、支座安装及箱梁安放 (3)2.6 静载试验反力架安装 (6)2.7 千斤顶安装 (6)2.8静载试验系统连线调试 (6)3 工艺流程 (8)4 施工要求 (8)4.1加载位置 (8)4.2 加载程序 (9)5 试验结束仪器拆卸 (9)6 安全防护措施 (9)附件1.——静载试验计算书 (10)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制梁场箱梁的静载试验程序、操作流程、工艺要点以及控制标准;更好的指导现场施工生产,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规范施工。
2 作业准备为尽可能的减少试验过程中的误差、人为因素,排除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整个静载试验过程流畅,特此强调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事宜。
2.1 计算书准备梁场正常生产中,每种梁型每种跨度每60件时,应进行静载弯曲抗裂及挠度试验。
选择好试验的梁,制作静载试验计算书。
计算书的原始数据依据图纸获得,全预应力梁的跨中截面普通钢筋截面面积Ag=0。
计算书最终算的每一级的跨中弯矩和千斤顶的每一级加载力值。
2.2 劳动力配备表5-1 人员分配表6.1静载试验所需设备、仪器表2.4 试验台座根据设计单位预先给定图纸浇筑箱梁静载试验用台座,台座需满足如下要求:1)试验台座能保证试验梁跨度要求、支承方式,配套台座中心线间距满足梁体设计值跨度,且台座应保持水平,标高一致。
2)加载状态符合试验加载计算图式要求,且有足够刚度和稳定性梁体,静载反力架,千斤顶等安装完毕后,台座不发生沉降。
3)试验台座由梁场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有序浇筑,浇筑完成后,由测量人员(2人)测出台座标高,并另用混凝土工(2人)对试验台座进行打磨、修饰,直至台座平整度完全满足试验要求。
2.5 钢支墩、支座安装及箱梁安放钢支墩、反力架、支座及试验箱梁在箱梁静载前一天时间内组织安装完成,具体操作中逐步逐件摆放。
通桥2201曲线边梁静载试验计算资料一、设计参数梁跨度:L=32冲击系数:1+u=1.1935道碴线路设备(不含防水层、保护层)等二Md=7221.76KN.m期恒载对跨中的弯矩:防水层、保护层质量对跨中的弯矩:Mf=234.24KN.m活载对跨中的弯矩:Mh=9077.39KN.m(含冲击)梁体质量(不含防水层、保护层重)对跨中Mz=5514.24KN.m弯矩:预应力钢束面积:Ap=0.01246m2跨中换算截面面积:A0=1.4605m2对跨中截面下边缘换算截面抵抗矩:W0=0.9638354m3预应力合力中心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e0=1.1974m跨中截面松弛损失:σL5=12.67Mpa跨中截面收缩徐变损失:σL6=154.7Mpa跨中截面抗裂安全系数:Kf=1.25静活载挠跨比:f/l=1/2148二、施工参数梁体混凝土灌注日期:2008.9.26张拉日期:2008.10.21试验日期:2008.11.25设计强度等级:C55张拉强度:62.54Mpa张拉弹模:37.9Gpa三、计算步骤1、M==5/2P*16-8P-4P=28Pa=282、计算未完成的预应力损失值0.330.605108.65Mpa3、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ΔMs=2514.506KN.m 加载设备质量按每一个加载点质量计算2.90KN 加载设备质量对跨中弯矩 Ms=81.20KN.m 4、1当防水层已经铺设时Mka=9655.066KN.m 4、2当防水层未铺设时Mka=9889.306KN.m 防水层已经铺设时Pka=344.8238防水层未铺设时Pka=353.1895当防水层已经铺设时Mk=k*22047.63-3315.1741KN.m 当防水层未铺设时Mk=k*22047.63-3080.9341KN.m 当防水层已经铺设时Pk=k*787.4154-118.39908当防水层未铺设时Pk=k*787.4154-110.03336Kb=0.93325当防水层已经铺设时Mkb=17260.76复核Mkb=17260.76当防水层未铺设时Mkb=17495复核Mkb=17495防水层已经铺设时Pkb=616.4555防水层未铺设时Pkb=624.821311、计算各加载级下相应荷载值根据科技基函[2002]57号附录D未完成的应力损失计算用表η1=η2=9、计算静活载级之跨中弯矩10、计算静活载级荷载5、计算基数级荷载值6、计算各加载级下跨中弯矩ΔσS=4、计算基数级荷载跨中弯矩7、计算各加载级之荷载值8、计算静活载级系数计算:复核:说明静载试验梁体上部物体质量:千斤顶110Kg、横梁架80.5Kg、河砂62.2Kg、钢板40.2Kg、单体总重:292.9kg。
目录一、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静载试验条件及仪器、仪表、设备 (1)四、注意事项 (3)五、T梁静载试验过程 (4)六、结果处理 (6)七、安全及防护措施 (8)一、目的按照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规定,我场特编制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T梁静载试验。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皋兰制梁场预制T梁静载试验。
三、静载试验条件及仪器、仪表、设备3.1T梁静载试验在终拉30d后进行,不足30d时应由设计方(中铁咨询)检算确定。
3.2试验时需具有仪器设备3.3静载试验前准备1、试验前根据加载布置情况,梁体设计资料和试验时梁体未完成预应力损失值等计算基数级荷载,根据加载系数K计算对应的各级加载吨位和相应的换算油压读数作为加载依据。
加载计算要按规定方法计算并提出计算单,经验算后方可用于指导试验并予存档。
2、两端支座中心线的连线应与试验台座面标定好的台座横向分中中心线相重合,其误差小于10mm。
且跨距须与待试梁相符。
在支座上标划出中心线,以便与梁中心线对正。
支座安装后的实测跨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前应实地测量梁体两侧跨距,确认两侧跨度偏差均在允许范围之内,方可进行试验。
并检查支座摆放位置是否正确。
每片T型简支梁应在一端设固定支座,另一端设纵向活动支座(横向固定)。
3、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在梁顶面上标出梁体腹板、跨中及支座中心线,由跨中沿腹板中心线标出跨中、4m、8m共5个点作为梁体的加载中心点,在腹板两外侧跨中、4m、8m点处粘贴A4纸做好标志,并做好编号。
在每一加载点铺设砂垫层(找平)及钢垫板,钢垫板用水平尺找平后移入千斤顶。
千斤顶中心与梁体加载中心纵横向位置偏差均应不大于10mm。
4、加载前用10倍放大镜在梁体跨中两侧1/2跨中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纹(表面收缩裂纹和表面损伤裂纹)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
某铁路车辆车架结构设计及静强度计算与试验一、引言铁路车辆车架是支撑整个车厢及承载动力机械和设备的重要部件,其结构设计及静强度计算与试验对于保障车辆运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某铁路车辆车架的结构设计过程及静强度计算与试验的相关内容。
二、车架结构设计1. 功能需求分析车辆的车架是承重的主要部件,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车辆的使用环境、运行速度、载荷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车辆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明确车架需要承载的荷载,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
由于铁路环境的复杂性,车辆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风振、耐疲劳、抗冲击等性能。
2. 结构设计在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车架的结构设计。
车架的设计考虑因素包括:材料选择、连接方式、结构形式、布局设计等。
需要综合考虑车架的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确保车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结构优化对设计的车架进行结构优化,以提高车架的性能指标。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对车架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更轻量化、更稳定、更坚固的结构,提高车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三、静强度计算1. 车架的载荷计算在车架的静强度计算中,首先需要对车架的各项载荷进行计算。
包括自重、载重、惯性载荷、横向力、垂向力等。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车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各部件的受力情况和受力大小。
3. 车架的强度验证通过静强度计算,对车架的强度进行验证。
根据中国铁路部标准和相关规范,对车架的静强度进行评估,确保车架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四、静强度试验1. 试验方案制定根据车架的设计要求和静强度计算结果,制定静强度试验方案。
包括试验载荷、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等内容。
确保试验方案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 试验设备准备准备静强度试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包括试验台、载荷传感器、应变片、数据采集系统等。
确保试验设备能够满足试验的要求,获取准确的试验数据。
3. 试验进行按照试验方案进行静强度试验。
对车架的各种受力情况进行模拟,获取试验数据并记录。
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编制依据 (1)四、资源配备 (1)五、试验参与人员 (1)六、预制箱梁静载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事宜 (2)七、静载试验 (6)八、评定标准 (9)九、安全防护措施 (10)一、编制目的对XXXX预应力简支箱梁的静载试验作业进行控制,监测预制箱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受力变形情况,检验预制箱梁抗裂性能、挠度和梁体刚度,且保证静载试验正常、安全的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X预应力简支箱梁静载试验作业。
三、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4、《铁路混凝土工程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四、资源配备序号机械设备及工具名称单位数量技术要求1 试验台座座2 加力架套3 千斤顶台4 油泵台5 精密压力表个6 百分表套7 普通放大镜个8 刻度放大镜个9 钢直尺把10 卷尺个11 秒表个12 喇叭个13 红蓝铅笔支14 扭矩扳手个五、试验参与人员序号岗位责任人主要职责1 总指挥1人全面负责试验指挥、协调、准备2 技术负责人1人负责静载弯曲试验方案、计算书的编制审核及报批,负责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交底3 安全负责人2人设置警戒区,检查上下梁梯子,巡视现场安全。
4 现场布置及后勤接待人负责现场标语、横幅、搭设防雨、遮阳简易棚,送水(准备水果);准备桌张、椅张、硬底资料夹个、高音喇叭个、对讲机个。
准备发放检查组成员、观摩领导安全帽。
5 挠度数据报送汇总个百分表每加载级挠度值,并报挠跨比计算人。
6 测量定位人负责测量上下横梁位置、标高,找出千斤顶加载点位置、标识百分表架设位置7 试验梁就位、反力架安装、千斤顶监视人负责精确安装反力架、试验梁就位。
乘用车悬架系统台架试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悬架系统台架试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新)底盘平台结构乘用车前、后悬架系统台架试验。
对于在基础平台上延伸车型(如油改电),若轴荷增加<10%,悬架系统的强度及耐久性可视同原基础平台车,若轴荷增加≥10%,悬架系统的强度及耐久性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麦弗逊悬架 mcPherson suspension汽车独立悬架的一种结构类型,普遍应用于前悬架。
由滑柱、控制臂、副车架及稳定杆等部件组成。
3.2双叉臂悬架 double wishbone suspension汽车独立悬架的一种结构类型,适应于前后悬架。
由滑柱、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副车架及稳定杆等部件组成。
3.3多连杆悬架 multilink rear suspension汽车独立悬架的一种结构类型,适应于后悬架。
是指单边由三根或三根以上连接拉杆构成,能够提供多个方向的控制力,使轮胎具有更加可靠的行驶轨迹的悬架机构。
3.4扭力梁后悬架 torsion beam rear suspension汽车半独立悬架的一种结构类型,适应于后悬架。
是通过一个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性。
3.5 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 integral axle n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汽车非独立悬架一种结构类型,在乘用车领域多用于偏重越野的SUV车型。
通过一根硬轴将左右两个车轮相连。
3.6验证样件 validation sample试验过程中需要验证的工程样件,应是正式工装制造的样件。
验证样件经过一项台架耐久试验循环后不可重复使用。
3.7非验证样件 nonvalidation sample试验过程中不需要验证的样件,在试验中可重复使用。
4 符号(代号、缩略语)下列符号(代号、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
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公司津保铁路V标徐水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箱型简支梁静载试验加载计算书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徐水制梁场一.计算依据:1、TB10002.3-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3、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津保铁路预制后张法32m简支梁静载试验数据(通桥(2008)2221A—VII)二.曲线试验梁有关数据:表1 曲线试验梁有关数据表序号项目具体情况1 图号通桥(2008)2221A—VII2 梁别曲线无声屏障3 梁号YQXSS31.5QW-0094 梁高 3.09m5 跨度31.5m6 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50Mpa7 28d强度顶板64.0 MPa;腹板64.5MPa;底板65.8 MPa8 28d混凝土弹性模量顶板41.4GPa;腹板44.6GPa;底板43.4GPa9 混凝土灌注日期2012年5月31日10 全部施加预应力日期2012年6月10日11 试验日期2012年07月29日12 计算龄期49天三.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津保铁路预制后张法32m简支梁静载试验数据(通桥(2008)2221A—VII)表2 津保铁路预制后张法32m简支梁静载试验数据表序号项目符号单位图号通桥(2008)2221A—VII1 跨度L m 31.52 梁别曲线无声屏障3 二期恒载q KN·m 191.94 梁体自重力矩MzKN·m 29761.55无砟轨道设备产生的力矩(含防水层、保护层)MdKN·m 23802.06 活载力矩(含动力系数) MhKN·m 29218.77 动力系数1+μ 1.1958 梁跨中截面换算面积Aom28.774499 梁下缘换算截面抵抗矩Wom3 5.41363810 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Aym20.0431211预应力合力中心到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eom 1.42112 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值σL6MPa 105.7413 松弛应力损失值σL5MPa 15.0214 抗裂安全系数Kf1.3715 跨中截面综合剪力滞系数K综1.02216 跨中截面集中力剪力滞系数K集1.02817 设计挠跨比f/L 1/394218 静载试验等效荷载加载挠度修正系数Ψ 1.0409四、加载设备重量对跨中弯矩:1、加力点加载设备重量计算表3 加力点加载设备重量表项目序号千斤顶(kg ) 垫铁(kg) 垫砂重(kg ) 合计(kg ) 1#加力点137 39.25 15 191.25 2#加力点137 39.25 15 191.25 3#加力点137 39.25 15 191.25 4#加力点137 39.25 15 191.25 5#加力点137 39.25 15 191.25 6#加力点137 39.25 15 191.25 7#加力点137 39.25 15 191.25 8#加力点137 39.25 15 191.25 9#加力点137 39.25 15 191.25 10#加力点 137 39.2515 191.25 表4 加力点重量表加力点编号 P1#加力点P2# 加力点 P3# 加力点 P4# 加力点 P5# 加力点 (1+2)(3+4) (5+6) (7+8) (9+10) 左侧加载重量(KN)1.9125 1.9125 1.9125 1.9125 1.9125 右侧加载重量(KN)1.91251.9125 1.9125 1.9125 1.9125 重量(KN)3.8253.825 3.825 3.825 3.8252、加载设备重量对梁体跨中的弯矩:根据TB/T2092-2003式A.1.1进行计算R A = R B =(P1+P2+P3+P4+P5)/2=(3.825+3.825+3.825+3.825+3.825)/2 =9.5625KNM S = RA*L/2-8×P1- 4×P2=9.5625*31.5/2-8*3.825-4*3.825 =104.7094KN·m式中:RA 、RB:支点反力(KN);MS:加载设备对跨中弯矩(KN·m);L:计算跨度(m);Pi:各加载点所施加的荷载(KN);Xi:各加载点至跨中的距离(m);五.加载图示根据TB/T2092-2003式A.1.1进行计算由加载图式计算α值:跨中弯矩:M =(5×2P/2) ×L/2-(8+4)×2P= 54.75 P KN·mα =M/P= 54.75 m六.计算未完成的应力损失值根据TB/T2092-2003式A.2进行计算未完成的应力损失值Δσs =(1-η1)σL6+(1-η2)σL5式中:Δσs :未完成的应力损失值(MPa);σL6、σL5:混凝土收缩徐变与钢筋松弛应力损失值;η1、η2: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松弛损失完成率。
设备动荷载和静荷载计算设备动荷载和静荷载计算是机械设备设计和安装工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其精准的计算结果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有着极大的影响。
下面将分步骤详细阐述设备动荷载和静荷载计算的过程。
步骤一:确定设备质量。
设备质量是计算设备动荷载和静荷载的前提,如果设备质量计算不准确,即使荷载计算再精准,也无法得出可靠的结果。
设备质量计算一般包括设备本体质量、安装支架、连接管道等附属设施的质量。
步骤二:确定荷载类型。
荷载类型主要有动荷载和静荷载两种,动荷载是由设备的震动、摆动和运动带来的荷载,而静荷载是结构自重、载重等静态荷载。
确定荷载类型对于接下来的荷载计算非常重要,不同类型的荷载对设备的影响和计算方式也不同。
步骤三:根据设备特性和工况分析荷载大小。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荷载大小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特性和工况分析荷载大小。
设备特性是指设备的结构、精度、运行速度等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可以确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荷载变化特性。
而工况是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处的环境、载荷大小等,例如在高温环境下设备的荷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步骤四:计算荷载,根据荷载大小和荷载类型进行精细计算。
设备动荷载计算一般包括加速度分析和振动分析,静荷载计算则主要是结构分析和承载分析。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需要准确掌握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设备特性和工况进行精细计算。
除了通过理论计算进行荷载计算,有时也需要加入试验数据和仿真数据进行辅助分析。
步骤五:评估荷载并进行优化。
在荷载计算结束后,需要对荷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帮助设计者了解设备的强度和寿命,从而进行荷载优化、结构调整等工作。
也可以通过评估结果对设备的使用和放置环境进行优化调整,既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精度,实现设备的可持续使用和发展。
综上,设备动荷载和静荷载计算是机械设备设计和安装工程中重要的一步,通过精准的计算和评估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也可以降低设备的损耗和维护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武黄城际铁路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鄂州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整孔箱梁(双线、单箱双室)的静载弯曲试验作业指导书。
2 作业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进行静载弯曲试验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静载弯曲试验计划书及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对操作手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静载弯曲试验。
3 试验条件3.1 简支梁在下列情况下,须进行静载试验鉴定。
(1)首榀梁生产时。
(2)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试生产时。
(3)生产条件有较大变动时。
(4)出现影响承载能力的缺陷时。
(5)交库技术资料不全,或对资料发生怀疑时。
(6)正常生产条件下,同时类别、同跨度箱梁60件或连续三个月产量(三个月产量不足60件时)计一批,每批抽检1件。
(7)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时,须对不同类别的简支梁各抽检一件。
3.2 静载试验时间,在终拉30d后进行,不足30d时须由设计方检算确定。
3.3 试验设备和仪器的工作能力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3.4 采用压力表控制试验荷载时,试验前将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后在精度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进行标定。
压力表(防震)采用0.25级,最小刻度值0.2Mpa。
4 加载设备要求4.1 现场设置静载试验台座,并配置加力架、千斤顶、油泵、标准油压表等加力设备和计量仪器,其工作能力必须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4.2 静载试验台座须能保证试验梁跨度、支撑方式、加载状态符合试验加载计算图式要求,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4.3 加力架的加载间距(加载点间距4m,且对称布置)、千斤顶、油泵、压力表使用数量,根据梁的跨度确定,32m梁采用五点加载,十五台油泵十五台千斤顶配套压力表,24m梁采用五点加载,十五台油泵十五台千斤顶配套压力表。
4.4 油表采用精度为0.25级标准表,最小刻度值0.2MPa,表盘最大量程40MPa。
4.5 电动油泵与加载千斤顶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