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社会学方法准则的诠释及其重要性之演变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3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爾幹《社會學方法準則》的詮釋及其重要性之演變

組別- - 第六組B95305010 石玉華

B95305015 楊斯淳B95305026 柳函青

B95305034 楊欣潔B95305043 李慧筠

一、摘要

首先是我們自己閱讀涂爾幹《社會學方法準則》之所學。包含之前念過的序言到第二章中得知的:涂爾幹強調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對象為社會事實,並認為應該將它視為實在的物來研究,而社會事實與集體表象的關聯表現於外在與強制的兩個特性上,因此能對個體造成影響。隨後又加上第三章到第七章的內容,涂爾幹提出社會事實的兩種型態:常態與病態,以及觀察和區別它們的方法。亦即利用社會種類來做區分,而社會學研究也就是在於「制定社會種類,而分析它」。普遍現象作為常態現象的標準:普遍存在的,稱為常態現象;特別存在的,稱為病態現象。最後由簡而繁,並且客觀地制定出社會種類。

接著,我們詴圖從文獻中拼湊出《社會學方法準則》的學術社群。藉由二手詮釋者的背景與”三手”著作和期刊論文,主要參考Gane Mike的《On Durkheim’s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和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第三十八期的涂爾幹《社會學方法準則》一百週年特輯,來比較《社會學方法準則》這本書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被接受或是受批評的程度與轉變過程。

最後,總結《社會學方法準則》的重要性與其對後世之影響。儘管在初期此書總是在針對涂爾幹的研究中被忽略,而後又出現許多對此書的誤解與批評,造成本書的學術地位低落;但後來逐漸有學者主張,應該將此書放在涂爾幹的學術脈絡中研究,而且其中許多社會學重要概念也是涂爾幹在這裡首創的,所以其實不應因為一些誤解的二手詮釋而忽略了本書的重要性。

二、關鍵字

-《社會學方法準則》

-社會事實

-集體表象

-常態

-病態

-社會種類

-Talcott Parsons

-Steven Lukes

- Antony Giddens

- Gane Mike(1988)On Durkheim’s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New York: Routledge

三、《方法準則》文本閱讀

註:版本差異

序言~二章版本:涂爾幹(1895)社會學方法準則。狄玉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三~七章版本:涂爾幹(1895)社會學方法論。許德衍譯。台北:台灣商務,1999。

摘要:

最常用思維方式可能最有礙於社會現象的科學研究,所以大家應當警戒第一印象的影響。(p2)而要想超越事實,在事實之外去理解和指導事實,只有把事實看成是不合理性的東西才行。如果事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對科學與實踐來說就都足夠了。(p4) 我認為意識,無論是個人的意識還是社會的意識,都絕非實體的東西,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現象的或多或少系統化了的整體。我明確指出,並再三說明,社會生活完全是由它的一切表象構成的,但人們卻指責我從社會學中排除了精神要素。(p5)

物究竟是什麼呢?如同從外部認識的東西與從內部認識的東西是對立的一樣,物與觀念是對立的。凡是智力不能自然理解的一切認識對象;不能以簡單的精神分析方法形成一個確切概念的東西…通過觀察和實驗,逐漸由最表面的、最容易看到的標誌轉向不易感知的、最深層標誌的條件下才能最終理解的東西,都是物。實際上,我不是說社會事實是物質之物,而是說社會事實是與物質之物具有同等地位但表現形式不同的物。因此,把某一類事實作為物來考察,並不是把它們歸到這一或那一實在的範疇,而是以一定的心態觀察它們。(p7)

我所確定的準則既不包括任何形而上學的思想,又不包括任何關係於存在的本質的思辨,它只要求社會學家保持物理學家、化學家和生物學家在他們的學科開闢新的研究領域時所具有的那種精神狀態。社會學家應該在進入社會世界時,意識到自己進入了一個未知世界;他們應當認識到,他們所要處理的事實的規律和一樣是不可猜測的。(p9)

集體表象所表現的是集體對作用於它的各種物的思想反映。集體的組成不同於個體,而作用於它的物也具有不同的性質。既不表現同樣主體,又不表現同樣客體

的表象。社會自己想像的象徵,隨社會是什麼社會而變化。(P13)

另一個引起爭論的激烈程度不顯於前一命題的命題是:社會現象對於個人來說是外在的。(p11)

我認為有可能出現一種也許可以作為個人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共同地盤的完全是形式的心理學。也許這會使主張明確區分這兩門科學的一些人產生懷疑。實際上,一方面,我們對於個人觀念的相互結合的方式所知道的一切,歸納起來不外是很一般的而且十分含糊的原理,人們通常稱這些原理為聯想規律;而另一方面,對集體觀念的形成規律至今仍是全然無知。即使他們找到了這些規律的某幾項,那也顯然不可能確切知道這些規律是或不是個人心理學規律的再現。(p14) 雖然不能肯定,但至少可以認為,即使這兩種規律之間有相似之處,那它們之間的差異也一定十分明顯。不論在什麼情況下,社會學都不能簡單的照抄心理學的這一或那一原理,把它用於研究社會事實。但是全體共有的集體思想,不論它是什麼形式還是什麼內容,在研究它存在的本身和目的時,都必頇通過人們對它持有的特殊感情來進行,而且下一步部要忘記去研究它和個人思想相似到什麼程度。(p15)

我把從能對個人意識產生強制作用這一特性上可以認識的行為方式或思維方式視為社會事實。於是在這點上產生了值得指出的混亂。我給自己規定的任務,不是以哲學的觀點來預先作出社會學的結論,而只是指出用什麼外部特徵可以認識社會學所要研究的事實。實際上,社會事實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式來顯示其特性,關鍵是要選擇其中最符合我們所規定的目的的那種特性。(p.16-17) 習慣只是從內部支配我們,因為它們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全社會的信仰和習尚則與此不同,它們是從外部作用於我們的。因此前者產生的作用和後者所產生的影響是根本不同的。社會約束觀念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它承認集體的行為方式或思維方式是存在於個人之外的現實,而個人又每時每刻的適應於社會約束觀念。(P18)凡是有自己的固有存在的東西,比如集體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都是物。

本書所述的方法的總目標並不決定於人們劃分社會類型或區分正常狀態和病理狀態時所常用的方法。(P19)歸根到底,關於社會事實的客觀實在性的觀點是全部社會學的出發點。其實,社會學只是在人們預感到社會現象雖不事物質的,但不失為值得研究的實在物時才誕生的。(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