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阐明同沉积断层的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

阐明同沉积断层的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

阐明同沉积断层的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
阐明同沉积断层的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

阐明同沉积断层的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

答:同沉积断层又称为同生断层、生长断层等。同沉积断层是在沉积过程中长期发育,逐渐“生长”起来的断层。

一、同生断层的基本特征

1、断层性质

目前发现的生长断层主要为张性和张扭性断层。在我国西部也分布着生长逆断层。

2、平面特征

按照断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的关系,可分为走向生长断层和非走向生长断层。前者受区域运动的影响,和区域构造线的走向一致,而且往往和基底断裂有一定的成因关系。非走向生长断层主要受构造因素的控制。

3、下降盘地层明显增厚

这是识别生长断层的最基本的标志。两盘厚度差越大说明断层活动越强烈。

4、落差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生长断层由于长期发育,上部的年轻地层沉积时发生的断裂活动产生的落差必定累积叠加到下部较老的落差上。所以层位愈老愈深,落差应愈大。对于中、小形沉积盆地以及盆地内发育的次级生长断裂来说,其落差向深部增大不是无限的。

5、断层面上陡下缓呈铲形

这是生长断层普遍具有的引人注目的特征。一系列重要的构造现象都和这一特征有关。引起断层铲形弯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深部断层倾角变缓与出现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有关。压实作用使地层厚度变小,断层的倾角也必然变小,随深度的加大压实作用增强,故断层面表现为铲形。随深度加大,岩层所受围压增大,岩石内摩擦变小,从而导致断层面倾角变缓。

6、沉积滑动构造

生长断裂活动期间,由于岩层尚未固结成岩,受到扰动或其他应力而发生塑性变形,产生沉积滑动构造,其主要形态为塑性—半塑性的滑塌构造、流动褶皱、砂岩脉、微形沉积间断和搅混构造等等。常作为生长断裂附近岩层结构的一种标志性特征。

7、生长断层下降盘砂层的层数增多,单层厚度增大

这是生长断层控制沉积的相当普遍也是相当重要的特征。这一特征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

8、掀斜断块和逆牵引构造

生长断层发育过程中由于发生掀斜式旋转和拉张,常常在上升盘形成掀斜断块,在下降盘形成逆牵引构造。

二、同生断层的基本研究方法

目前研究同生断层的基本方法有:生长指数分析、正断层拉张量的计算、铲形断层滑脱深度的计算、铲形断层面形状的恢复等。

1、生长指数分析

断层生长指数是指下降盘地层厚度与上升盘地层厚度的比值。对同一条断层应分别计算各个时期的生长指数。生长指数大,说明断层活动较强烈;生长指数小,说明断层活动较弱;生长指数为1,说明断层不活动,生长指数小与1,说明断层性质反转,即正断层在某一时期内表现为逆断层。

2、拉张量计算

拉张量也称为伸展量,是正断层活动全过程中岩块的水平拉开距离。当岩层水平时,拉张量(e)等于断层的水平滑距。若岩层为倾斜或弯曲时,拉张量等于断层活动前后剖面长度之差。

3、铲形断层滑脱深度的计算

(加图)

如图所示,铲形断层拉伸过程中,面积A等于发生位移

后产生的潜在的空隙面积B,面积C是以产生滚动背斜方式弥合潜在空隙的面积。由于面积A是拉张量(e)和滑脱面深度(h)的函数,因此按照实际剖面资料测量出的面积C,就可以根据拉张量计算出滑脱深度。

4、根据地层长度平衡原理和水平滑距编制铲形正断层

剖面

滚动背斜的任何一部分形态都反映这一部分的正下方铲形断层上的累计滑动量。利用这一关系,可以根据滚动背斜形态作出铲形断面向深部的延伸形态。采用这种方法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假定下降盘上的滚动背斜为一弯滑褶皱,即断层的总滑距由上向下减小,从而产生收缩内应变;其二是滚动背斜的地层厚度不变。

试述反转构造的基本类型及运动学参数的确定。(2)

答:按照广义的理解,反转构造应该是指在构造演化中伸展构造系统和挤压构造系统相互转换和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与地球动力条件改变有关,是不同阶段、不同的动力条件下、构造变形体或体系的叠加与复合的构造样式。

1、正反转构造

指先存在的伸展构造系统形成一系列正断层及半地堑系、地堑系组合,然后再受到后期挤压再活动,形成褶皱和逆冲构造。这种先伸展、后挤压的叠加或复合构造称作正反转构造。

2、负反转构造

指先存在的挤压构造系统形成一系列褶皱和逆冲断层,后期又受到伸展再活动,形成正断层及半地堑系、地堑系。

这种先挤压、后伸展的叠加或复合构造称作负反转构造。

结合实例论述断陷盆地沉积相类型及分布模式。

答:断陷型裂谷盆地,系指在前震旦系(或前寒武系)古老结晶变质基底或古生代褶皱变质的基地上,受基底断裂作用而下陷的沉积盆地。包括单断和双断两种模式,以渤海湾盆地为例,渤海湾盆地内发育有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海相地层及上古生界至中、新生界陆相沉积,累计厚度达33000米。各拗陷的前第三系基底由不同时代的不同类型岩石组成:太古界和下元古界为混合花岗岩、石英岩和大理石岩;中、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为白云岩和石灰岩;上古生界为含煤层系以及中生界为基性—中性火山岩和含煤层系。凹陷小,沉降幅度大是渤海湾盆地的重要特征之一。多期的块段活动、湖盆频繁的水进水退,导致大面积多套生、储岩系的发育和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而多物源、近物源、快速堆积的各类沉积体系由边缘向湖盆中心伸展,插入生油区,形成了大面积、多层叠置的储集层分布特征,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岩性圈闭。而晚第三纪整体坳陷沉积又为下第三系油气藏起到很好的保存作用。

油气藏分布模式:陡坡带是断陷的深陷带与突起带。其共同特点是:靠近物源区,水下扇和冲积扇发育,相带粗而窄,地层超覆现象普遍,断层发育,在其内侧同生断裂下降盘分布滚动背斜带,在其外侧断块圈闭和地层型圈闭发育,油源条件好,有利于多种类型圈闭油气藏的形成。陡坡带边缘地带分布地层超覆油气藏、古潜山油气藏、断块-岩性油气藏,内侧发育滚动背斜油气藏和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深陷带主要发育五种类型油气藏,古潜山、披覆背斜、挤压背斜底辟拱生背斜油气藏和透镜状岩性油气藏;缓坡带深部分布古潜山圈闭和披覆背斜圈闭,同生断裂外侧分布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内侧发育滚动背斜油气藏,中部分布披覆背斜油气藏、古潜山油气藏和粒屑灰岩岩性油气藏。

比较说明冲积扇、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三者之间的异同。

答:1、冲积扇

冲积扇的沉积作用基本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起因于暂

1

时性水流作用;另一种起因与泥石流及其有关的作用。冲积扇的沉积类型有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状沉积泥石流沉积等按照现代冲积扇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可将冲积扇进一步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缘三个亚相。一般情况下,冲积扇扇中砂砾岩粒度适中、分选较好、胶结疏松、孔隙性和渗透性好,为油气储集的有利地带。冲积扇的几何形态主要取决于盆地边缘的构造背景,布尔根据其纵向剖面特征,分为楔状体,透镜状体。

2、扇三角洲

湖成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断陷湖盆陡岸一侧,地形坡度陡,距物源近,沉积物粒度粗,成分成熟度低,由砾岩、砂砾岩、中粗砂岩等组成,具有河流作用和波浪作用形成的的牵引流类型的层理构造,并具有三角洲类型的三层构造和向上变粗的反旋回层序,但三角洲平原不发育或近似于辫状河沉积,向陆方向可直接与冲积扇相邻接。在湖盆中延伸距离近。上述特征虽区别于三角洲,但与三角洲特征较为近似,而与重力流沉积差别较大,故将其归属于湖成三角洲的一种特殊类型。海陆过渡相组的扇三角洲与湖成三角洲基本相类似,所不同者是前者形成与海陆过渡环境。

3、近岸水下扇

(1)海底扇相模式

1)补给水道。

补给水道或海底峡谷的主要作用是将砂砾输送到扇上去,它们也可能被粗粒物质(滑塌块、碎屑流、砾石或物源供给的其它粗粒物质)或很细物质(泥、泥岩)堵塞。

2)内扇亚相。

在地貌单元上这个相位于大陆斜坡和峡谷出口处。在斜坡上发育粉砂质泥岩、斜坡水道砂、砂砾以及滑塌、揉皱沉积物等。

3)中扇亚相

位于内部扇以外和外部扇以内,常呈叠覆舌状体,突出的地貌特征是辫状分流水道发育。中扇亚相分为有沟道和无沟道两部分,在沟间以A-E和B-E序列典型浊积岩为主。中扇无沟道部分以漫流沉积的B-E、C-E序列典型浊积岩为主。

4)外扇亚相和盆地平原相

外扇亚相与中扇无水道部分相接,地形平坦,基本无水道,沉积物分布宽阔而层薄。典型沉积是C-E序列和D—E 序列的末梢相典型浊积岩和深水粘土岩。

5)深切扇

“扇叶”可达深水平原区的沟道性浊积岩是一种与周缘沉积相反常的相类型,含油气潜力很大。

6)海底扇推进式相序。

自下而上为变厚变粗层序。假若扇的补给来源渐趋中断或发生海进,此时有可能出现向上变薄变细层序。

(2)湖底扇模式

湖底扇垂向层序均表现为推进式复合叠置的向上变厚变粗层序,其特点是扇相砂体,砂砾岩体与深水泥页岩间互出现。每个“扇叶”平面呈扇形,横剖面呈顶平底凸状,纵剖面或放射方向剖面呈楔状。从根部至扇缘岩相带为:补给水道-上部扇(或内扇)-中部扇(或中扇)-外部扇(或扇缘)-盆地平原(可有深切水道)。相应的岩石类型为:颗粒支撑或杂基支撑的砾岩、砂砾岩-卵石质砾岩或块状砂岩-典型浊积岩。其总的变化趋势是沟道浊积岩减少,典型浊积岩增加,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试述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及扇相模式。

答:无论在海洋中还是在湖泊中,重力流都是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有大量沙泥并呈悬浮搬运的高密度底流。流速很大,是一种非牛顿流体。

一、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条件

形成沉积物重力流一般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1、足够的水深

足够的水深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重力流沉积的水深是1500—1800米。

但无论何种沉积环境,水深的大小如何,其形成深度必须在风暴浪基面以下。

2、足够的坡度角

足够的坡度角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而作块体运动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最小坡度角为3—5度。重力流的密度对坡度有明显的补偿作用。

3、充沛的物源

充沛的物源也是形成沉积物重力流的必要条件。洪水注入的碎屑物质和火山喷发—喷溢物质,以及浅水的碎屑物质和碳酸盐物质等,都可以为沉积物重力流提供物质来源。物源的成分决定着重力流沉积物的类型。随着物源成分的变化,重力流沉积物类型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一定的触发机制

重力流沉积物的形成属于事件性沉积作用,其起因于一定的触发机制,诸如在洪水、地震、海啸巨浪、风暴潮和火山喷发等阵发性因素直接或间接诱发下,会导致块体流和高密度流的形成。除洪水密度流直接入海或入湖外,大多数斜坡带沉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再经一定的滑动—滑塌等触发机制,才能形成大规模沉积物重力流。

二、扇形模式183

1、海底扇相模式

(1)补给水道。

补给水道或海底峡谷的主要作用是将砂砾输送到扇上去,它们也可能被粗粒物质(滑塌块、碎屑流、砾石或物源供给的其它粗粒物质)或很细物质(泥、泥岩)堵塞。

(2)内扇亚相。

在地貌单元上这个相位于大陆斜坡和峡谷出口处。在斜坡上发育粉砂质泥岩、斜坡水道砂、砂砾以及滑塌、揉皱沉积物等。

(3)中扇亚相

位于内部扇以外和外部扇以内,常呈叠覆舌状体,突出的地貌特征是辫状分流水道发育。中扇亚相分为有沟道和无沟道两部分,在沟间以A-E和B-E序列典型浊积岩为主。

中扇无沟道部分以漫流沉积的B-E、C-E序列典型浊积岩为主。

(4)外扇亚相和盆地平原相

外扇亚相与中扇无水道部分相接,地形平坦,基本无水道,沉积物分布宽阔而层薄。典型沉积是C-E序列和D—E 序列的末梢相典型浊积岩和深水粘土岩。

(5)深切扇

“扇叶”可达深水平原区的沟道性浊积岩是一种与周缘沉积相反常的相类型,含油气潜力很大。

(6)海底扇推进式相序。

自下而上为变厚变粗层序。假若扇的补给来源渐趋中断或发生海进,此时有可能出现向上变薄变细层序。

2、湖底扇模式

湖底扇垂向层序均表现为推进式复合叠置的向上变厚变粗层序,其特点是扇相砂体,砂砾岩体与深水泥页岩间互出现。每个“扇叶”平面呈扇形,横剖面呈顶平底凸状,纵剖面或放射方向剖面呈楔状。从根部至扇缘岩相带为:补给水道-上部扇(或内扇)-中部扇(或中扇)-外部扇(或扇缘)-盆地平原(可有深切水道)。相应的岩石类型为:颗粒支撑或杂基支撑的砾岩、砂砾岩-卵石质砾岩或块状砂岩-典型浊积岩。其总的变化趋势是沟道浊积岩减少,典型

2

浊积岩增加,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试述中国东、西部盆地构造与沉积特征的主要差异。(2)

答: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和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

的长期作用,造成中国板块的地壳结构及大地构造性质东西

差异悬殊。我国西部构造线,以北西西向为主,构造活动性大,构造线排列向南越趋紧密,构造活动及岩浆活动均有向

南增强之势,这是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结果。我国东部构

造线,古生代以东西向为主,中、新生代以北北东向为主。

我国东部地区,在前震旦系古老结晶变质基底之上,呈现明

显的双层结构,下层以东西向构造线发育的中、上元古界和

古生界海相沉积为主,上层则是北北东向为主的中、新生界

陆相沉积最为发育。

由上可知,由西向东,沉陷带与隆起带排列由开阔变为

紧密,块断活动及岩浆活动也逐渐加剧,都呈现中、新生代

以来,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推进作用的显著影响。

(1)西部造山带挤压型盆底(有些具有压扭性),属西

部含油气大区。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推挤,挤压聚敛作用明显,导致地壳增厚,造成一系列北西西向挤压造山带与大型

盆地相间排列,在造山带前缘前陆盆地与中间地块或陆块组

成大型复合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如准噶尔、塔里木、柴

达木以及藏北羌塘等盆地;典型前陆盆地具有两类烃源岩,

即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型和前陆拗陷性烃源岩系,岩石类型主

要为海相碳酸盐岩、页岩和陆相泥页岩,储集体总体上也可

分为两大体系:下部以台地相碳酸盐岩为主体的储集体系和

上部以陆相碎屑岩为主体的储集体系。在造山带内部则形成

山间盆地,如吐哈盆地、河西走廊盆地群。地温梯度大约为2.0~2.5℃/100m,可能是我国地热场值较低的区域,仅在

一些深断裂附近有少量中、新生代玄武岩。

(2)东部裂谷带拉张型盆地(某些具有张扭型),属于

东部含油气大区。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和中国大陆仰冲,地壳减薄,地幔上拱,热力构造作用明显,以大陆裂谷

式或大陆边缘裂谷式、断陷-拗陷型为特色,基性岩浆活动

频繁,形成一系列北北东向或北东向岩浆弧为主的扩张隆起

带和扩张沉降带。在这些沉降带中发育了松辽、渤海湾、江

汉等含油气盆地和南黄海—苏北、北部湾、莺歌海、琼南海、珠江口、东海、台湾西部、南海中央、太平—礼乐滩等东南

沿海大型沉积盆地。

裂谷盆地的烃源岩主要形成于裂谷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具有烃源岩厚度大、丰度高、分布广、类型多等特点。

由于具有较高的地热背景,有机质演化成烃条件优越,不同

裂谷盆地,甚至是同一裂谷盆地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沉积

特征都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由于沉积特征受控于盆地构

造演化及发育程度。

拗陷型裂谷盆地在稳定沉积环境下储集层发育、规模大、横向稳定、成熟度高,如松辽盆地在早白垩世主要有三

个沉积体系,规模大至数千甚至万余平方公里,沉积体系以

河流-三角洲-湖泊体系为主体,储集层以河流相砂体和三

角洲前缘砂为主。断陷盆地在块断运动作用下发育规模小、

横向变化大、储集层成因类型多。如渤海湾盆地凹陷分割性强,以凹陷为单元,发育多种类型沉积体系,每个体系规模

不大,仅为几十至几百平方公里,砂体小,往往具有横向变

化大,纵向上叠加连片的特点。裂谷盆地盖层分为区域性盖

层和直接盖层。盖层岩石类型主要有泥岩、页岩、盐岩、石膏、裂缝不发育的致密碳酸盐岩。储盖组合在裂谷盆地发育

的不同阶段差别较大,裂谷前期阶段以新生古储式组合为主,裂谷断陷期阶段以自生自储式组合为主,而裂谷后期阶

段以古生新储式组合为主。

3

运输顺槽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7412 运输顺槽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运输顺槽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工程概况 截止至7月10日早班已施工至顺槽开口328m 位置,预计沿13°下坡再向前掘进约28m将穿过断层,目前迎头位置为全岩,由于综掘机无法破碎,所以使用爆破破岩,综掘机装运的方法前进。为了确保过断层期间的施工安全及质量,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方法 过断层期间,每循环进尺不超过1.4m,最大控顶距1.6m。顶板岩性破碎时,采用短掘短支,最大

11209掘进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黔越矿业有限公司 贞丰县挽澜乡大石堡煤矿 11209回风巷掘进遇断层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大石堡煤矿生产技术科 编制日期:2017年1月18日

11209回风巷掘进遇断层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1209回风上山掘进至58m处遇F1断层,断层落差约10-12米左右,为正断层,为了确保11209回风巷掘施工安全、顺利的渡过断层破碎带,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技术要求 1、回风上山停止掘进,从迎头后退4米避F1断层开门,按1950的方位开门掘进沿煤层掘进与K2运输上山上段(18#密闭以里段)贯通,贯通措施已另行编制。 2、掘进作业缩短循环,每循环为800mm,采用11#矿用工字钢支护,缩小支护间距为0.6m。 3、加强工程质量的要求,对工作面的工程质量必须严格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过断层破碎带防止水灾措施 1、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逢掘必探、先探后掘、有疑必停”的前探规定,钻孔直径≥65mm,钻孔布置严格按照设计规定执行。 2、巷道掘进时,地质测量部门根据钻探情况提前进行地质预测,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及时验证提供的地质资料,并随时通报给煤矿防治水机构和掘进队。 3、钻孔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井下所有电源,汇报处理。 异常情况是指:钻孔内有水流出,或者有透水、顶板来压现象等。 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瓦

斯忽高忽低有喷瓦斯现象等突水、突出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并迅速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受威胁的所有人员。 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状况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二)、过断层地质构造带防止瓦斯事故措施 1、在接近断层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瓦斯检查监测:瓦检员在接近断层掘进时,每小时必须对工作面迎头和回风流中检测瓦斯一次,严禁漏检、假检。设置瓦斯指示报警装置,从矿井地面监控室内可连续监测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 ②坚持瓦斯浓度超限断电管理制度,配足瓦斯监测仪器,加强监测监控。 ③工作面悬挂便携式瓦斯监测报警仪,一旦出现瓦斯涌出现象,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汇报矿领导,制定专门措施处理。 ④放炮地点有专门规定并严格执行,特别在断层附近施工,严格按照规定的放炮地点进行启爆。放炮工作严格按照“一炮三检”的放炮瓦斯检查工作。放炮后有专职瓦检员监督,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不经专职瓦检员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进入放炮工作面,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⑤调整巷道布置位置,尽可能的避免巷道穿过断层构造带。 ⑥有专人负责掘进通风巡视工作,加强风筒管理,风筒逢环必挂,缺环必补,保持平直园缓。严禁出现风筒漏风、风筒距工作面距离过长等问题。 2、揭露地质构造的放炮规定:“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一次

断层的性质与特征

断层性质与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 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与断层的性质有关。如:水文地质中断层的导水性,断层与矿井突水淹井的关系;瓦斯地质中断层的开放性,断层与瓦斯赋存、瓦斯涌出及煤与瓦斯突出的关系等。显然,断层的性质具有致关重要的作用,是分析问题的基础,没有对断层性质的准确判断,必然导致错误的结论。 正断层是地台区一种最常见的构造类型。一般认为正断层为张性断层,并具有张性断层的一般特征。如断层面比较粗糙、断层角砾多棱角状、次棱角状、排列杂乱无章、没有强烈积压形成的复杂小褶皱等现象。但大量的实际观测表明,正断层并非主要是张性,而是剪性,并具有剪性断层的一般特征。 二、正断层性质 从理论上来说,正断层既可以是剪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剪破裂,也可以是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张破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岩石的破裂方式主要决定于以下三个因素:(1)岩石的抗剪强度和抗张强度。由于岩石的抗张强度仅为抗剪强度的1/3,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岩石更容易发生张破裂; (2)岩石变形的地质环境。断层一般形成在地下围压很大的环境条件下,围压的作用不利于张性破裂的形成,而对剪破裂的发育比较有利。 (3)构造应力场性质。岩石在张应力作用下,超过其抗张强度形成张性破裂;在压应力作用下则形成剪性破裂。可用剪切破裂摩尔圆图解来说明(略)。 从实际来看,断层一般形成在地下围压很大的条件下,在压应力作用下,主要形成剪性破裂,只有在张应力作用下才形成张性破裂。因此,尽管岩石的抗张强度远小于抗剪强度,但由于受环境围压条件的作用,岩石中更多形成的是剪切破裂,而不是张破裂。如,岩石中的节理主要为剪节理,张节理比较少见。节理的性质尚且如此,由张节理进一步发育所形成的典型张性断层更为少见。 三、正断层特征 断层的特征一般包括断层面特征、构造岩特征、断层两盘伴生构造特征及断层的组合特征等四个方面。断层的特征决定于断层的性质。比较明显反映断层性质的特征是断层面特征、构造岩特征和断层两盘伴生构造特征。张性正断层的特征如各种教科书描述和人们通常所认识的那样,此不赘述。下面着重论述剪性正断层的一般特征。 根据E. M. Anderson(1951)应力状态分析,剪性正断 层与逆断层、平移断层的形成机制实质上是一样的,均属于 剪破裂,因此,应当具有类似的压剪性构造特征(略)。但 实际研究表明,断层特征的差别也是比较明显的: (1)剪性正断层的压剪性构造特征最弱,平移断层较 强,逆断层最强。形象理解,由剪性正断层——平移断层— —逆断层,其构造特征表现为“张剪性——剪性——压剪性” 的递变序列。 (2)构造岩分带性的差异。剪性正断层分带性最明显, 其次是平移断层,逆断层最弱。野外观测表明,如果断层带 内各种构造岩均较发育的话,紧靠断层面的是断层泥,然后, 离开断层面依次是碎粉岩、碎粒岩、断层角砾岩(图1)。图1 构造岩分带示意图

水平巷道过断层方法

水平巷道过断层方法 一、断层的定义 岩层受地应力作用后发生破裂,在力的继续作用下,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断层一般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断层的要素有断层面、断盘及断层线。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正断层(图1-a)。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称为逆断层(图1-b)。 两盘岩块沿断层面作水平方向相对移动的断层称为平移断层(图1-c)。 图1 断层分类 二、判断断层的方法 断层标志是确定断层存在的依据。断层的标志很多,可分为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煤、岩层不连续 井下发现煤、岩层突然中断或错开,并与其它岩层相接触,这是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例如:在沿煤层掘进的巷道,突然遇到了半煤岩或顶板岩层,说明有断层存在(图2)。

图2 巷道中断层的识别 2.断层面的擦痕与阶步 擦痕是断层面两侧的岩块发生位移时相互摩擦而形成的痕迹(图3)。擦痕由粗而深的一端向细而浅的一端,摸之有光滑感觉。此方向反映对盘的滑动方向;反之有粗糙感,表示本盘的滑动方向。 阶步是发育在断层面上的一种小陡坎,其高度一般不超过数毫米,延伸方向大致与擦痕的延伸方向垂直(图3)。阶步是断层两盘滑动过程中一次停顿间歇或局部阻力差异而形成的,小陡坎指向断层对盘相对滑动方向。 图3 断层面上的擦痕和阶步 3.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 在断层破碎带中,由于岩石受到强大压力作用而破碎成大小不等

的岩石碎块,经过碎屑基质胶结后,形成断层角砾岩(图4)。在泥质岩或煤层的断面上,常夹有被磨得很细的泥称为断层泥。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都是岩层错动形成的产物,可作为确定断层存在的标志。 图4 砂岩中的构造角砾岩 4.其它标志 在掘进巷道接近断层时,往往有滴水、淋水或涌水现象,巷道顶板破碎,压力大,瓦斯涌出量增大等现象。 三、水平巷道过断层的方法 水平巷道遇见断层,一般是利用巷道拐弯的方法寻找煤层。 1、巷道在断层上盘 图5 正断层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5403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Cross-fault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工作面两道揭露的断层有13条,落差最大为4.2m,回采过程中将有较大影响,应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⑴煤遇翻顶断层时,提前断层面5倍断层落差处开始挑顶,确保过断层面后及时跟上煤层顶板。 ⑵过断层区域仰采、大倾角时使用好防护网、人行道防护网和缓冲帘,打锚杆护帮(锚杆间排距0.5m,上排眼距顶板0.2m,底眼距输送机≯0.8m,使用玻璃钢锚杆〔长2.0m〕慢速树脂药卷〔初凝时间110ms〕全长锚固)。采煤机割煤后滚筒通过后立即伸出前探梁,移架距采煤机后滚筒4~6架,煤壁区片帮、端面距超过规定时必须带压移超前架。若移架速度跟不上采煤机运行时,要控制采煤机速度,必要时停机移架,采煤机停机时移架及时跟上。 ⑶采煤机司机严格控制采高,确保采高在支架的支护范

围内,严禁出现采高超过或出现支架压死、采煤机无法通过现象。 ⑷断层影响范围内顶板破碎必须超前移支架,顶板落差顶空处必须用木料接实,支架顶梁升平,升足劲。 ⑸加强支架的维护,严禁支架自降,移架时合理操作,尽量少降支架带压移架,用千斤顶或单体支柱辅助移架。 ⑹断层处,如岩石普氏硬度系数f≧4且岩石厚度>;0.5m 时,严禁采煤机强行破岩,应采取放震动炮的方式助采。 ⑺煤层变薄时,采取跟底破顶回采,如底板岩石坚硬,严禁采煤机强行破底,采取放炮松动助采。 ⑻局部掉顶必须及时停输送机,接实顶板后再进行回采。 ⑼如断层处顶板破碎易冒,可采取做超前档逮顶或打锚杆护帮的方法逮顶,生产过程中因断层构造复杂严重影响回采时,应视具体情况另行补充措施。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整理)论二级构造单元的特征和分类

论二级构造单元的特征和分类 论文提要 含油气单元盆地内部是不均一的,为了勘探石油和天然气,需要划分盆地内部的构 二级构造单元位于亚一级构造单元内部,正相单元称二级构造带,负向单元称洼陷。洼陷基底埋藏深,盖层发育全,生油岩厚度大,是油气生成的基本单位。准确的说,盆地的二级构造带是位于一定区域构造部位上,由同一种构造运动形成的若干个形态相似的三级构造组成的正向构造。二级构造带不仅控制着三级构造的形态、规模、分布、发展史和力学机制,而且还控制着岩性剖面及生、储、盖组合。因此二级构造带直接控制着油气的圈闭条件,从而形成一群有共同性的油气藏。二级构造带的种类甚多,如逆牵引构造带、潜山构造带、断鼻构造带、断阶带、背斜带、斜坡带、地层尖灭带、超覆带、盐丘、焦块、披覆、嵌入带等等。 正文 一、逆牵引构造带: 在断层的两盘因断块相对位移而出现的拖拽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构造变动。拖拽构造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能出现,它与油藏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的是垂直方向,分为正牵引与逆牵引两种。 断块顺着正断层的破裂面向下滑动,因摩擦力作用,可能形成向上拖拽的正牵引。正断层的下盘相对上升,而岩层是向下拖拽,可形成半背斜。这种拖拽构造无论在正断层和逆断层之中均能出现,但以逆断层的牵引更为显著。它与逆断层伴生的拖拽构造,是塑性形变过渡到破裂的典型。在构造地质学中,研究断层的性质时,经常将这种构造现象用来当作确定两盘相对位移方向的重要证据。 逆牵引是较大的同生正断层伴生的一种构造。它发生在产状平缓的岩层之中,在正断层的下降盘出现。岩层发生逆牵引的拖拽现象恰巧与正牵引相反,逆牵引可以形成幅度相当大的背斜构造。由于这种背斜是正断层的同生构造,断层的落差可达数百米至千米,断层的上盘滑落时,断块伴有沿水平轴旋转的运动状态,这种旋转的结果,导致背斜的形成。而且背斜的轴部亦成弧形滚动,所以国外又称为滚动背斜。从成因上来说,这种成排分布的滚动背斜是正断层发生逆牵引形成的构造带,故又称之为逆牵引构造带。 单个的逆牵引背斜常为短轴背斜,也有穹隆构造。一般背斜的长轴平行主断层,两翼不对称,近断层的一翼陡,远断层的一翼缓。陡翼比缓翼的倾角大1.5-3倍。单个逆牵引背斜的闭合面积一般为几平方千米至数十平方千米,背斜构造很平缓,闭合度一般

上顺槽过断层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上顺槽过断层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上顺槽过断层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措施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工作面概况 14-1102工作面上顺槽施工至里程m(#测点前 m处)揭露一走向°、倾向°、倾角°、落差约为 m的正断层,为了确保过断层期间的安全,特制订如下安 全技术措施。 附断层位置平面示意图、断面支护平剖面示意图 二、施工方法及支护形式 1、施工循环进尺0.8m,严格执行一掘一支小循环作 业,最大控顶距1.0m,最小控顶距0.2m。 2、揭露断层时由地测科给定起坡位置并标定中线,以 坡度+6°--+8°坡度上山穿层托顶煤掘进,巷道高度3.2m。

3、揭露断层后,首先将揭露断层前5m范围内的锚索补强为“三.二.三”布置;当找到4-1煤层顶板后,如顶板破碎则锚索还按“三二三”布置直到顶板转好后再恢复原规程支护形式。锚索规格:Φ18.9×6500mm。 4、在过断层期间:(1)顶板采用“锚杆+锚索+钢丝网+梯子梁+槽钢”进行加强支护,锚杆排距缩小为 800mm。槽钢安设在两排顶锚杆中间,槽钢规格为:4000×160mm,孔距1800mm,孔径Φ40mm;槽钢采用三根锚索固定(即锚索按“三三三”布置),锚索间排距为1800×1600mm,锚索规格为:Φ18.9×10000mm;槽钢内锚索托盘采用120×120×10 mm蝶形铁托盘。 (2)当掘进至顶锚杆有1100mm锚固到4-1#煤的顶板时,将锚索规格变更为Φ18.9×6500mm。 (3)两帮均采用螺纹钢锚杆支护,锚杆排距缩小为800mm。其它按原规程执行。

皮带机道过断层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实用版

YF-ED-J867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皮带机道过断层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皮带机道过断层施工技术安全措 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概述 2444皮带机道施工至△5点前29m时,迎 头见一落差为1.5m~2.5m的正断层,因断层走 向与巷道掘进走向夹角较小,施工较困难,为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施工技术安 全措施。 现场安全负责人:朱友成、朱玉国、高 光 现场施工负责人:张红果、王祥志、刘长 胜

断层位置及产状示意图 二、主要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1、施工前,要做到先检查后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好后,方可工作。 2、钻眼前,必须认真检查钻眼机具各部件是否齐全完好,钻眼机具的供风弯管接头必须拧紧,防止工作时脱扣伤人。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3、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只有检测迎头及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小于0.8%时,才能装药放炮。放炮后待30min炮烟散尽后,人员进入迎头前,由班长负责安排两名经验丰富的职工对迎头的顶帮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正 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833-39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工作面两道揭露的断层有13条,落差最大为4.2m,回采过程中将有较大影响,应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⑴煤遇翻顶断层时,提前断层面5倍断层落差处开始挑顶,确保过断层面后及时跟上煤层顶板。 ⑵过断层区域仰采、大倾角时使用好防护网、人行道防护网和缓冲帘,打锚杆护帮(锚杆间排距0.5m,上排眼距顶板0.2m,底眼距输送机≯0.8m,使用玻璃钢锚杆〔长2.0m〕慢速树脂药卷〔初凝时间110ms〕全长锚固)。采煤机割煤后滚筒通过后立即伸出前探梁,移架距采煤机后滚筒4~6架,煤壁区片帮、端面距超过规定时必须带压移超前架。若移架速度跟不上采煤机运行时,要控制采煤机速度,必要时停机移架,采煤机停机时移架及时跟上。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 全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一、防治水措施 (一)按照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进行探放水工作,交接班交清探放水剩余允许掘进距离不低于30m,总工程师、矿长严格审批。 (二)探放水前必须加固迎头10m范围内巷道支架,在紧贴迎头打好立柱和栏板,防止发生煤壁因渗水溃塌。探放水过程中如遇到水压过大,不得取出钻杆;应立即在钻机后边打上加固钻机的点柱、撑柱,防止钻杆、钻机移位。 (三)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疑必停”的原则进行探放水作业,遇到透水预兆,工作面及其受影响向的相邻工作面人员应立即按照既定的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面,同时电话通知煤矿调度室。 (四)遇断层、地质构造带时,应及时清通巷道水沟,工作面突水时,水能顺利外排。 (五)机电人员应加强对排水泵的日常检修与维护,确保工作泵运转正常,备用泵、检修泵时刻完好,能够随时投入正常使用。

二、防治片帮、冒顶措施 (一)锚杆支护的巷道,应及时打设锚杆、挂网,严格控制空顶距不得超过1.5m;严格监管支护质量,打锚杆必须基本垂直岩面,保持合适的迎山角度。 (二)遇到顶板岩层破碎、开裂情况,应及时敲帮问顶,及时用液压柱、铰接梁牢固地打设临时点柱支护。锚杆应加密,顶板、两帮锚网支护从巷顶到巷底全部打严。 (三)不适合采用锚网支护的情况下,换用11工字钢棚式支护。工字钢棚间距0.6m,采用木料牢固、严实地刹帮背顶。 (四)工字钢棚式支护时,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1m。在每次放炮前加采取在顶梁与迎头之间之上加穿楔,相邻棚腿之间加撑木连锁等方法固工作面10m支架。 (五)工作面放炮应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每次放炮前后检查支架的稳固性,对炮后崩坏的支架及时恢复。 (六)不定时检查断层、地质构造地段巷道支护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维修加固。

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131105工作面过f31103-07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截止2009年3月7日早班,131105工作面累计推进592m,再向前推进约40m风巷将过过f31103-07正断层(倾向330°,倾角60°,落差0.5~1.0 m),预计断层影响至81#架,受此影响可能导致顶板破碎,工作面将可能出现破煤层底板及片冒,为确保安全顺利回采防止发生片帮冒顶。特编制本措施,望施工中严格执行。 二、施工方法 1、工作面推进距离揭露断层10米时,工作面80#架向上开始抬刀破顶,每推进1米,破顶量不得低于100mm,并将采高控制在3.5m以下,以提高煤壁及支架稳定性;周期来压及片帮严重时可适当降低采高,以能通过采煤机为准,采过断层后及时调整工作面跟煤层顶板回采。 2、移架时,坚持追机移架,且从上向下移架。 3、破岩石时,必须提前将岩壁湿润,并且安专人对滚筒进行洒水。 三、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片冒措施 1、过断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面坡度,以在揭露断层时及时跟上顶板,防止托顶煤开采。 2、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必须严格按要求加强顶板管理。 3、断层附近、顶板破碎地段按最小控顶距管理顶板,采高控制在3.5m以下。 4、合理组织劳动工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 5、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支架顶梁和顶板平整接触,不得出现点接触或线接触现象,严禁接顶不实或空顶。确保支架状态良好,支撑有力,保证支架不挤、不咬,严格控制架间隙,防止细颗粒漏空导致顶板失稳。顶板冒落严重时,及时降低采高,在架顶上接木垛后升架,使支架接顶有力。 6、采煤机割过后,及时伸出伸缩梁、打出护帮板护帮,并保证追机移架,当移架跟不上采机时,适当减慢采机的牵引速度或暂时停机。 7、工作面尽量做到顺平顺直,防止局部片帮过大产生冒顶,工作面出现片冒时,要拉超前架。 8、所有作业人员非特殊情况严禁在运输机电缆槽、销排上行走或休息。 9、要加强支架、液压系统的检修,确保支架和液压系统完好,无漏、窜液和自动卸载现象。乳化泵压力不小于30Mpa,以确保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和支护阻力达到规定要求。 10、检修采煤机时,采煤必须停在顶板完好的地方。煤壁侧必须用大板或半圆木护住煤壁。架间隙用笆片或撞楔过顶。 11、检修运输机或打钻时,作业地点必须找净浮矸,且严禁单人作业,并安专人观察顶板情况。 12、工作面及上出口压力较大时,必须加强该处的支护,保持畅通。端头悬顶面积超过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2020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 施(2020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2020新 版) 一、概况 12611-2工作面位于大柳塔煤矿2-2煤层六盘区,工作面切眼布置在运顺60#联巷。新跳采的工作面在走向上,将不再推进运顺72#~73#联巷范围内的下坡段,从12611-2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上看出,两顺槽起伏不大,基本以负坡推进为主。f61正断层露头在12611-2工作面切眼内揭露,断层剖面线离12611-2工作面运顺60#联巷口100m,在南东走向上与12611-2回顺50#联巷揭露的断层相连接。断层走向线与工作面走向线斜交,成9度夹角。 工作面:12611-2工作面推进长度3005m,工作面长240m,平均煤厚5.1m,设计采高4.7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12611-2回顺在42#-43#联巷间断性分布冲刷体。直接顶为粉砂岩、泥岩,直

接底为粉、细砂岩。 水文地质:本工作面有两段中等富水区,切眼~距切眼350m段,松散层厚60~100m,上覆基岩厚40~60m,底部砂砾石层厚5~15m;距切眼610~1160m,松散层厚80~100m,上覆基岩厚40~45m,底部砂砾石层厚5~8.5m,这两段区域为工作面防水重点区域。由于在12610工作面提前打钻孔对富水区做了疏放,以及部分含水流入采空区,同时在12611面共施工钻孔41个,泄出水量约872020m3,现在探放水孔水量已经稳定,总涌水量为63.87m3/h。剩余水量是工作面上覆的基岩古风化面起伏的底洼处地下潜水,预计12611-2工作面排水量不小于200m3/h。 F61断层:走向北偏西50°,倾向北东,倾角73°,斜长879m,最大落差表现在切眼开采初期6.07m,在推进过程中落差逐渐变小,在回顺50#联巷落差为2.42m。断层面的位置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逐渐过渡到机尾。断层上盘分布有伪顶炭质泥岩0.1m,直接顶泥岩 1.8m,其上老顶为粉砂岩,下盘分布直接底粉砂岩3.57m,老底泥岩 2.38m。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

过断层、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措施一、防治水措施 (一)按照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进行探放水工作,交接班交清探放水剩余允许掘进距离不低于30m,总工程师、矿长严格审批。 (二)探放水前必须加固迎头10m范围内巷道支架,在紧贴迎头打好立柱和栏板,防止发生煤壁因渗水溃塌。探放水过程中如遇到水压 过大,不得取出钻杆;应立即在钻机后边打上加固钻机的点柱、撑柱,防止钻杆、钻机移位。 (三)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疑必停”的原则进行探放水作业,遇到透水预兆,工作面及其受影响向的相邻工作面人员应立即 按照既定的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面,同时电话通知煤矿调度室。 (四)遇断层、地质构造带时,应及时清通巷道水沟,工作面突水时,水能顺利外排。

(五)机电人员应加强对排水泵的日常检修与维护,确保工作泵运转正常,备用泵、检修泵时刻完好,能够随时投入正常使用。 二、防治片帮、冒顶措施 (一)锚杆支护的巷道,应及时打设锚杆、挂网,严格控制空顶距不得超过1.5m;严格监管支护质量,打锚杆必须基本垂直岩面,保持合适的迎山角度。 (二)遇到顶板岩层破碎、开裂情况,应及时敲帮问顶,及时用液压柱、铰接梁牢固地打设临时点柱支护。锚杆应加密,顶板、两帮锚网支护从巷顶到巷底全部打严。 (三)不适合采用锚网支护的情况下,换用11工字钢棚式支护。工字钢棚间距0.6m,采用木料牢固、严实地刹帮背顶。

(四)工字钢棚式支护时,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1m。在每次放炮前加采取在顶梁与迎头之间之上加穿楔,相邻棚腿之间加撑木连锁等方法固工作面10m支架。 (五)工作面放炮应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每次放炮前后检查支架的稳固性,对炮后崩坏的支架及时恢复。 (六)不定时检查断层、地质构造地段巷道支护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维修加固。 三、防治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措施 (一)过断层前的管理措施 1、生产中,对于地质部门在防突预测图上标注的断层或日常下达的地质预报出现的断层,通风队队长、防突队队长及技术科科长审签后,交发防突班;防突副班长以上人员必须签字,并贯彻到防突员,根据断层情况制定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发放到各相关施工单位,并严格执行。

综掘过断层措施教材

一、编写说明 10306运顺已按设计坡度施工过10306F1断层(落差5.1m),受断层影响,断层附近煤层受其牵引,节理较发育,煤体较松软破碎,根据设计要求,现对该段巷道进行架棚支护,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施工措施。 二、施工内容 1、施工范围及现场描述:10306运顺10306F1断层面附近(现场已标注)。施工现场巷道左帮为∮800mm正压风筒、胶带输送机、四路钢管及电缆7路,巷道右帮为轨道(对施工无影响)。 2、施工人员:复棚支护由一队三个生产班施工,每班班长作为安全负责人,副班长作为施工负责人,组长为质量验收人。 3、施工时间:2014年10月11日夜班--10月12号夜班(矿井检修期间)。 4、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前一个班,将影响施工的风筒、钢管及电缆放下,并就近在风水管路上安设好风水三通,以备架棚施工时使用,架棚使用的棚料及施工工具提前运至施工地点。施工用棚料及工具详见附表一。

三、施工顺序及要求 1、施工前,由班组长带领职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并由外向里检查施工地点的顶板及两帮支护状况,对检查出的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施工。 2、确认施工地点无安全隐患后,由机修工对皮带输送机停电闭锁,挂好能量隔离牌,并在开关处看护,施工期间严禁任何人员启动皮带。 3、安设风镐:安设风镐时首先将φ19mm的高压胶管插入就近的风三通内,并用“U”型销子进行固定连,然后用φ19mm的直通依次连接高压胶管至施工位置,最后将高压胶管通过三通分出并分别插入左右两棵风镐,并用“U”型销子进行固定。 4、两帮竖棚腿人员采用风镐、手镐根据巷道高度和棚腿高度挖棚腿窝,保证巷道架棚后棚顶下沿距底板不低于2.8m。抬棚时配齐人员人工将铁硼运至施工地点,抬棚时施工人员应肩头、口号一致,齐拿齐放,行走期间防止脚下打滑。 5、立棚腿上棚梁:立棚腿前,先在已挖好的棚腿窝里垫上木墩,棚腿立好后,应将棚腿用钢钎或管子按棚顶下1.0—1.3m位置与里面棚腿或帮网联成一体进行加固,安设好支拉杆后,然后上棚顶,上棚顶时,要配足人员,先上好一端,并有专人托住棚顶、棚腿,然后上另一端。棚子调整好后,打齐背帮、背顶和拉杆,确定安全牢固后,再进行下一个循环(棚距为1.0m),逐架进行。施工前两架棚和最后两架棚时,两棚腿及棚顶应打锚杆配合专用槽钢固定棚子。 6、背帮背顶:采用木杆背帮背顶,背帮为四路,第一路距棚梁0.3m,最下边一路距底板0.5m,中间两路均匀布置。背顶为八路,两端压肩各一路,中间六路均匀布置。拉杆采用∮20mm锚杆做成,共六路,棚顶两棚口处各一路,两棚腿上距棚梁0.3m 和1.3m各一路。背帮时上杆下杆交替施工,背顶时里杆外杆交替施工,拉杆连接牢固。 7、架棚必须按照由外及里的顺序逐架进行,必须对当前施工的铁棚处理完毕后,方可进入下一循环作业,严禁在巷道内多个地点同时进行作业。 8、平巷架棚要垂直顶板,前倾后仰不超过1°,斜巷架棚必须有一定的迎山角,一般每6°~8°迎山1°,下扎角为80°,其误差不超过2°,棚梁两端头要保持水平,误差不超过2°。 9、架棚施工完毕后,视现场情况用水泥砂浆砌好棚腿,防止棚腿高调。

图中褶皱构造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时代汇总

1、分析图中褶皱构造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时代. 2、分析图中F1和F2断层的性质及其形成的地质时代. 3、简要分析图区内的构造发展史. 血刺小巷尕X2014-11-21 优质解答 1 背斜二叠纪之后侏罗纪之前 2 F1 正断层二叠纪之后白垩纪之前 F2 逆断层二叠之后白垩之前 3 奥陶纪至二叠纪沉积接着形成背斜接着断层发育然后岩浆岩侵入最后沉积白垩系地层 追问: 麻烦解释在具体点谢谢追加分 追答: 1 背斜因为褶皱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年代褶皱上一直有二叠系地层,后与侏罗系呈角度不整合接 触故可确定时间 2 F1 正断层(可以根据褶皱的核部在断层下盘变宽说明下盘抬升)时间应该是二叠纪之后 同时断层切割花岗岩(花岗岩切割了侏罗系地层)说明是在侏罗纪到白垩纪之间;同理也可以判断F2断层时 间是二叠之后白垩之前 3 奥陶纪至二叠纪沉积接着形成背斜接着断层发育侏罗纪至白垩纪时期本区再次 沉降接受沉积,期间有花岗闪长岩体侵入

构造地质学,综合分析题,这个答案怎么写得,最好是标准答案。

Metroid_Snake |浏览14 次 2015-01-15 21:50 2015-01-16 10:45 最佳答案 除去早第三纪外,地层从老到新为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断代缺失石炭纪、二叠、三叠纪地层,上覆不整合接触侏罗纪、白垩纪地层。 志留纪地层两侧对称,为一褶皱; 中间新,两翼老,为一向斜; 一般同一海拔下向斜核部越窄,剥蚀程度越高。南西一侧核部泥盆纪地层窄,因此,南西一侧表示断层两盘中相对上升的一侧; 地层无相对移动,不具左、右行平移性质,非斜滑断层,为单纯上、下位移的正断层或逆断层; 根据侏罗纪、白垩纪地层走向及空间展布形态,判断其为正断层,倾向为北东。 因此,1)的答案为NE;北东;2)就是上面写的就行。

煤矿工作面过断层矸石分流方案

编号 BHCB-08-0926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滨湖煤矿 16101工作面过断层 矸石分流措施 采区:一采区 煤层:十六煤 措施名称:16101工作面过断层矸石分流措施 编制人: 区队长: 施工单位:综采工区 2008年 9月26日

审批意见 会审人员签字: 生产部:年月日 安监处:年月日 采煤副总:年月日 总工程师:年月日

16101工作面过断层矸石分流措施 16101工作面过F13﹟、F14﹟、F15﹟三条断层,从材料巷揭露到运输巷结束,走向推进130米,影响工作面的开采。从目前揭露情况来看,现采全岩达到6节溜子,预计过断层期间全岩段达到6节-10节溜子,为确保过断层期间的煤质,矸石分流分运的安全施工,特制定本措施: 一:施工工艺: 1、采用分采、分运、分落的方式,将断层全岩段的矸石进行分采、分运、分落,在运输巷皮带机头处安设分矸簸箕嘴。 2、煤机割到全岩段时,停止割煤,将煤流系统的煤拉空,然后进行采矸,遇岩石硬度大时放炮处理。割完全岩段时煤机停机,然后将矸石进行分运、分落,在运输巷机头处接车,工区提前准备好装车工具。 3、因集运(3#联络巷—皮带机头)坡度较小,为确保正规循环,集运绞车一勾提升四个车皮。 4、半煤岩随煤流运输。 二、劳动组织: 1、装矸、运矸生产组织,由矿协调掘进力量进行装运。绞车司机一人,装矸两人,三岔门推车导车两人,综采抽2人、运搬抽调2名绞车司机、掘二抽调3人、开拓二抽调3人,由综采工区统一管理,后路运输由掘一负责。 2、中、夜班安监员对采全岩段的长度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建立干事分流台账,每班出矸石车数量向调度室汇报,以便考核。 三、安全技术措施: 1、综掘工区完善皮带机道运输绞车,保证安全设施齐全、牢固可靠。 2、皮带司机与装车、接车人员配合好,接车时调整好簸箕嘴与皮带的间隙以及与车皮的搭接程度,以确保集运皮带正常运行时接车。

过断层方法

摘要:在煤矿作业中,在巷道中会经常遇到一些断层结构,探究煤矿掘进工作中如何顺利的过断层,对煤矿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煤矿掘进中,断层的形成,以及如何安全过断层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煤矿掘进过断层安全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煤矿大国,煤矿牵动着我国的经济,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煤矿作业,所以煤矿作业的安全也是人们所关心的最重要的环节。而在所有煤矿事故中,由于断层冒顶形成的事故占大多数,所以对于如何安全过断层更显重要。 断层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当岩石受力超过其承受力里时,产生破裂,最后形成微隙,当许多微隙连在一起时,就形成一个断面层。断面层两侧会产生滑动,根据滑动的方向,断层可分为正断层和逆断层。上盘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称为正断层,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则称之为逆断层。 二、过断层的方法 随着我国煤矿矿井开采的深度不断增加,目前工作面开采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工作面过断层开采技术已成为我国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因此,过断层的方式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看顶板的状况,如过顶板较好时,不破坏顶板,而以卧底为宜;如果断层以外不宜采取,就改造断层;挑顶卧底的坡度还应该要与辅助运输、皮带运输以及掘进机的使用等相协调适应;最后还要注意顶底板的软硬程度等。 1. 过小断层的方法 一般在落差大于5m时,巷道施工中就会事先处理,但在回采阶段,往往存在许多较小的落差,不仅使工作难度增加了,更威胁到了工人员的安全。这里介绍了后退挑定法和后退卧底法两种方法,主要就是针对小断层来设计的,主要解决小断层、厚煤层的情况。 1.1 后退挑定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当断层面造成掘进施工方向上的煤层上移的时候。当挑顶至断层面的时候,巷道的顶部刚好到达断层面下盘的煤层顶板。可使用锚杆支护顶层,保证支护的稳定之

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及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84843 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及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及处理冒顶安全 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了确保掘进工作面在遇到断层时的施工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现将过断层及处理冒顶措施制定如下。 一、地质勘探探明的断层。 1、掘进工作面在距经地质勘探部门探明、图纸上标有的断层80米时,必须停止掘进进行打钻钻探,主要是进一步探明断层的产状要素、瓦斯赋存情况和富水情况。 2、符合继续掘进的条件时,方可继续掘进。 3、必须加强掘进工作面的支架管理,巷道内严禁有失效支架。 4、在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米范围内备足坑木、串批、木茬等物料,以备在遇到断层时发生冒顶时急用。 5、必须加强水的管理,上山掘进的巷道,必须提前在巷道边清出排水渠沟,并班班将巷道内的浮煤清理干净,保证

过断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1012材料巷段过断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情况说明 由综掘队施工的21012材料巷段,截止6月1日早6点班已施工至P5#点前39.5m位置,在P5#点前39.5m处左帮遇一条落差为0.6m的上跳正断层,为确保过断层施工期间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工程概况 1、21012材料巷段遇上方跳0.6m断层位置坐标为:(X:4089998.5165,Y:19573989.2987)。 2、21012材料巷段工作面:工作面上部有0.6m厚的10#煤、10#煤顶板,工作面为10#煤。 三、施工工艺 1、21012材料巷工作面煤层自然倾角为7-9°山上,工作面过断层施工采用综掘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2、21012材料巷段过断层期间沿12°坡度上山掘进,扫底后保证巷道高度,预计15m后顶板成为10#煤顶板,然后沿10#煤顶板正常施工。 四、过断层顶板支护形式 1、巷道顶部采用Φ20mm×2.2m的左旋螺纹钢锚杆,1.1×5.0m的镀锌金属网,Φ14-80-3800mm的钢筋钢带配合400mm×280mm的W钢带进行支护,左旋螺纹钢锚杆配套使用1支MSCK2355、1支MSK2355型树脂锚固剂(MSCK2355在上部,MSK2355在下部)。顶部锚杆呈矩形布置,顶锚杆间排距分别为1000mm×700mm,每排布置5根。所有顶锚杆均垂直于顶板布置,且紧固力不得小于190N·M。 2、两帮支护采用Φ20mm×1.6m的左旋螺纹钢锚杆和400mm×280mm 的W钢带及1.1m×2.8m的菱形金属网进行支护,配套使用1支MSK2355树脂锚固剂,每排4根布置,间排距为900mm×700mm,考虑施工时的实际

过断层方案

安源煤矿4207工作面过断层方案汇报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安源煤矿4207工作面过断层方案汇报 根据安源煤矿生产接续安排及实际生产接续情况,安源煤矿目前开采的4206工作面预计于2012年11月15日结束,接续工作面为4207工作面。 根据目前工作进展安排,4206工作面预计从11月17日开始回撤并安装4207工作面,预计2012年12月7日4207工作面投产。 4207工作面:工作面长200 m,推进长度1702m,储量120万t,在开采范围内煤层平均厚度3m。 4207工作面运顺顺槽长1777m,回风顺槽长1756m,工作面宽度200m,平均煤厚约3m ,倾角较小。 根据工作进度,2012年12月4207工作面预计推进180 米,产量14 万吨。 在4207运输顺槽掘进至距切眼350米处,遇到一断层落差9.9米,倾角70°-35°,走向与顺槽延展方向呈约20°夹角,在运输顺槽掘进88米全岩。 为安全通过断层,矿经请示,委托兖矿集团东华建设有限公司对4207工作面进行无线电波透视探测,该项目于2012年10月31日完成了现场无线电波坑道透视现场数据采集工作,2012年11月26日东华公司提交了“安源煤矿4207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探测成果”根据透成果分析,在工作面运输顺槽距R15点100-500范围内构造较复杂,有较大断层;R15点500-580推断该范围内构造程度相对较低;在工作面运输顺槽距R15点730m以外范围内构造较少,结合本次探测的主要地质任务,建议在工作面运输顺

槽距R15点500~580m范围内或在距离运输顺槽R15点730m以外范围内进行重开切眼工作,可相对减少构造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 根据2012年11月6日确定的方案,在运输顺槽距断层230米处开始施工切眼探巷,在施工到距运输顺槽79m处见该断层,断层走向基本一致,倾角87°-72°,落差6.6m;平面位置与坑透资料有一定差距。 为积极推进工作,能化公司副总工程师张玉贞带队于2012年12月2日来矿对现场及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参加人员能化公司安全技术部:苏淑荣、朱承航;安源煤矿:孔祥勇﹑田国强、闫显运(电话意见)、郑远任。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如下过断层方案: 根据切眼探巷断层情况,及地质公司坑透资料分析,选定在原断层探巷向工作面推进方向(东)平推50米重开切眼,当遇到断层时切眼及时该变坡度,直接穿过断层,作为4207工作面新切眼。 采用此方法过断层,虽然断层落差不会太小,但能够最大可能的提高资源回收,并切具备如下优点: 安全上较为可靠,利于顶板管理及安全管理。 设备管理较为可靠,减少设备损耗对生产的影响。 生产能力有所保障,除二次搬家影响产量10天外,在生产过程中影响较少。 可以为完成全年产量计划创造条件,对矿井整体经济效益影响较少。 安源煤矿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