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胎衣不下怎么办 牛胎衣不下治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38 KB
- 文档页数:2
奶牛胎衣不下的中药治疗方法胎衣不下又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的一定时间内,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而滞留于子宫内。
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奶牛胎衣不下因各饲养场(户)饲养管理、营养不良、代谢疾病以及急性乳房炎等因素导致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各异,胎衣不下的机率升高。
利用中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方法很多,而且效果也很好,下面介绍四种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当归50g、川芎45g、炮姜45g、黄芪30g、党参30g、灸甘草15g、白酒为引,每日1剂。
方法二穿山甲50g、滑石50g、海金沙50g、大戟30g、车前子100g、当归60g、党参30g、川芎30g、五灵脂60g、生蒲黄60g、枳壳30g、益母草120g,共末,童便半碗为引。
方法三“益母车前散加味”益母草200g、车前子(酒炒)250g、当归70g、川芎20g、党参150g、红花40g、炙甘草10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加黄酒250g或低度白酒150g,一次灌服(空腹)。
方法四萝卜缨浸液治疗奶牛胎衣不下萝卜缨浸液制作方法为:将秋季收获的萝卜缨去出杂物用温水泡干净后捞出挂在屋外晾干、备用。
取晒干后的萝卜缨用水烧热后取1500~2000mL浸液,在奶牛分娩后0.1~1h饮用。
经过15头分娩奶牛喂饮和15头不喂饮萝卜缨侵液预防胎衣不下的试验。
萝卜缨浸液含有大量β-胡萝卜素,加热后变为VA,从而发挥生理作用。
萝卜缨浸液被分娩奶牛饮服,可增加子宫循环血量,并促进子宫自身合成前列腺素F2α或雌激素增多,从而使子宫收缩力增强。
奶牛产后饮用萝卜缨侵液,可有效地预防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且萝卜缨浸液制备容易,原料来源之泛,价格低廉,很适合于广大个体兽医站(点)和奶牛养殖户的临床应用。
1/ 1。
文章编号:1004-2342(2013)02-0038-01中图分类号:S857.2+2文献标识码:C母牛胎衣不下的诊治马仲武(原州区官厅镇畜牧兽医站,宁夏固原756000)母牛胎衣不下又称胎盘滞留,即母牛产犊后,在12~24h仍未见胎衣完全排出。
据统计,约有3%~ 12%的母牛发生此病,异常分娩或生殖道有感染的母牛,20%~50%会发生此病。
1发病原因造成母牛分娩后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有生理因素、胎儿因素、管理因素和疾病因素等。
1.1生理因素母牛的子宫体和子宫角的黏膜上有四排圆形隆起的子宫肉阜,是子宫壁和胎膜相结合的部位,在孕期特别大。
其胎衣为尿膜绒毛膜,呈土红色,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胎儿子叶(胎儿胎盘),绒毛叶与子宫内膜的子宫肉阜紧紧嵌合,由绒毛叶包裹子宫肉阜构成胎盘块。
结合紧密的绒毛叶型胎盘,是牛容易发生胎衣不下的生理基础,而且,随着胎次和年龄的增高,母牛生殖机能逐渐减退,子宫弹力逐渐下降,产犊后子宫收缩无力,致使奶牛胎衣不下。
1.2胎儿因素胎水过多、胎儿过大或双胎妊娠,可使子宫过度扩张而收缩弛缓,并且继发产后阵缩微弱。
胎儿的流产、难产都能使子宫收缩微弱而引起胎衣不下。
1.3管理因素母牛在妊娠期间,饲料单纯,缺乏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年老体弱、气血虚亏、过肥过瘦,或因母牛长期舍饲,缺少运动,气血凝滞,致使子宫无力排出胎衣,或妊娠后期,管理不当,劳役过度,元气耗伤,气血失调,或分娩时间过长,用力过度,气滞血瘀,致胎衣粘着滞留。
1.4疾病因素母牛怀孕期间子宫受到感染,患有子宫内膜炎未愈,使子宫内膜及胎盘发生炎症,母子胎盘粘连而易发生胎衣不下,母牛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李氏杆菌病导致的生殖系统炎症,也会引起胎衣不下。
2临床症状牛的胎衣不下根据排出程度可分为部分不下和全部不下两种。
部分胎衣不下,呈亚临床经过,外观无变化,子宫内残留小部分胎衣,不易被发现,临床表现为排出恶露时间延长,且有恶臭味,有时含有腐败胎衣碎片。
2021年第04期胎衣不下为胎儿产出后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排出的一种家畜产科疾病,家畜分娩以后,都是按照一定时间排出胎衣而完成分娩。
一般来说,牛分娩12h 后,胎衣尚未排出时,就可认为是胎衣不下。
1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这种情况发生,大多数由于妊娠后期运动不足引起。
喂食的草料太单一,造成母牛的营养不良,从而缺乏磷、钙、硒以及维生素等,或者家畜过于瘦弱,脂肪过多,胎水过多,以及单胎家备的双胎妊娠,胎儿过大等也可造成子宫收缩不够而发病。
子官内膜或粘膜发生炎症过程,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的正常联系受到破坏而发生粘连。
因此,即使产后子官收缩剧烈,胎衣也不容易脱离。
患布氏杆菌病、母牛特别瘦弱或其他原因引起流产时,也可引起胎衣不下。
2母胎衣不下症状在临床母牛胎衣不下可分为部分胎衣不下和完全胎衣不下。
往往从阴门垂脱一部分胎膜,有时可下垂到飞节附近。
如果胎衣全都留在子宫及阴道内,进行阴道检查时也可发现。
滞留的胎衣不久易腐数,发出恶臭的气味,并有半液状血红色的粘液状物质由阴门中排出。
腐败分解产物由子官吸收后,母牛有时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及脉搏加快,食欲及反当减退或度绝,产乳量显著降低。
此外,病备常有弓背和努责。
检查排出的胎衣才能发现。
经3~5d 后,未排出的胎衣即开始腐败,不时由阴门排出大量含有粘液及胎衣碎块的脓液。
有些病例,不仅胎衣腐败,而且胎盘也腐败,此时流的恶露量更多。
大多数部分胎衣不下的病例,可并发脓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时间前长,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及由阴门流出粘液,常可引起脓性子宫内膜炎,预后应谨慎,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败血症死亡,即使恢复也常伴发子宫内膜炎而丧失受孕能力。
妊娠期间,尤其是妊娠后期,应进行适当运动,因为运动对预防本有一定的作用。
3治疗方法可根据病牛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下述方法。
催产素100U ,1次肌内注射。
即在胎衣的露出部分,用绳系上一个小胶鞋等,以加重量,使它容易脱落。
但不可过重,以免撕破胎衣或坠掉子官。
牛胎衣不下怎么办,教你牛胎衣不下的简易疗法发生牛胎衣不下怎么办呢?当然是抓紧治疗了。
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
下面我们教你牛胎衣不下的简易疗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牛胎衣不下的药物疗法在确诊胎衣不下之后要尽早进行药物治疗。
(1)子宫腔内投药:向子宫腔内投放四环素族、土霉素、磺胺类或其他广谱抗生素粉剂及防腐消毒类药物,如0.1%高锰酸钾、0.5%新洁尔灭或0.01%碘溶液等,起到防止腐败、延缓溶解的作用,等待胎衣自行排出。
药物应投放到子宫黏膜和胎衣之间。
隔日投药一次,共用2-3次。
(2)开张子宫颈:用肌注射雌激素法,如己烯雌酚10-30毫克,使子宫颈口开放,以便排出腐败物,然后再放入防止感染的药物。
雌激素尚能增强子宫收缩,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提高子宫的抵抗力。
可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共用2-3次。
(3)肌肉注射抗生素:在胎衣不下的早期阶段,常常采用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当出现体温升高、产道创伤或坏死情况时,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缓急而增大药最,或改为静脉注射,并配合应用支持疗法。
(4)促进子宫收缩:加快排出子宫内已腐败分解的胎衣碎片和液体,可先肌肉注射己烯雌酚。
1小叫后肌肉、皮下注射或催产素50-100国际单位,或麦角新碱1-2毫克,2小时后重复一次。
这类制剂应在产后尽早使用,对分娩后超过12小时或难产后继发子宫弛缓者,效果不佳。
二、牛胎衣不下的手术疗法采用手术剥离的原则是,易剥离则剥,不易剥离不要强剥,剥离不净不如不剥,患牛体温升高时不能剥,严禁损伤子宫内膜。
(1)术前准备:术者穿戴长靴及橡胶围裙,清洗母牛的外阴及其周围,并按常规消毒。
用绷带包缠病牛的尾根,拉向一侧系于颈部。
手上如有伤口,应注意防止受到感染。
(2)剥离方法:在母体胎盘与其蒂交界处,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儿胎盘的边缘,轻轻将它自母体胎盘上撕开一点,或者用食指尖把它抠开一点。
再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逐步分开,剥得越完整效果越好。
144牦牛母牛胎衣不下诊治方法仁增卓玛(那曲市色尼区洛麦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那曲 852000)摘 要:在藏区,有很多的牧民进行着牦牛的养殖,在牦牛繁殖的过程中,有牦牛母牛胎衣不下的问题存在,本文针对于此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此症状的具体表现来看,主要表现为牦牛母牛进行分娩之后,胎衣在体内滞留一段时间内,无法进行正常的体外排出。
胎衣在阴门处长时间滞留,可能会发生腐烂,进而引起牦牛母牛的炎症,降低母牛的繁殖率,造成养殖的经济损失。
此类病症在牦牛繁殖的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此种疾病还会导致母牛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母牛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所以,对于此病的防控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此病症,进行了病因分析,综述了此种疾病的具体表现,最后进行了治疗方式的总结。
关键词:牦牛母牛;胎衣不下;繁殖率;炎症0 引言牦牛母牛胎衣不下是指在小牛犊出生后的在一定时间内,胎衣无法完全排出,滞留在母牛的阴门外腐烂,剩余的部分会在宫腔内无法排出,导致子宫炎症的发生,这是引起母牛繁殖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滞留在母牛体内的胎衣,还会导致母牛很多不良症状的发生,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
1 牦牛母牛胎衣不下症状的病因分析1.1 养殖过程中的饲养母牛在繁殖的整个过程中,因为体内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此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将要进行分娩时,母牛体内的矿物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类营养物质的缺乏,都是导致胎衣不下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如果母牛出现过于肥胖的情况时,同样可能会引起胎衣不下。
当母牛的年龄过大时,怀孕到分娩的这个期间,容易出现营养缺乏或者运动不足的情况,此类情况都有可能引发胎衣不下的情况。
所以,对于母牛体内营养物质的控制对于预防此类病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1.2 牛体自身的疾病牦牛母牛胎衣不下可能会引起多种疾病,分娩之前体内的疾病也可能引发母牛出现胎衣不下的情况。
特别是母牛分娩后,胎衣外露被细菌感染,导致炎症的出现,也会致使胎衣无法正常排出。
牛胎衣不下综合防治措施摘要:在牛养殖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养殖人员带来一定困扰。
其中,牛胎衣不下就是一种母牛分娩期间的不正常现象,在牛发生胎衣不下的情况时,身体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牛乳量会明显减少,同时食欲也会明显下降。
为了进一步提升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效果,减少母牛因为胎衣不下而引发的其他疾病,本文结合新疆库车市哈尼喀塔木乡的实际情况,以及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与临床症状,着重分析这种现象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剥离和预防措施这三方面,希望能够借此为牛养殖过程中防治母牛胎衣不下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牛胎衣不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综合防治;防治措施哈尼喀塔木乡,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哈尼喀塔木乡畜牧业以饲养牛、羊、家禽为主。
近年来,哈尼喀塔木乡党委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面对现实脱贫不仅是经济脱贫,更要农牧民思想脱贫、技术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地通过精准摸排,为22户贫困家庭发放代孕5至7个月的母牛30头,通过让贫困户代养母牛实现脱贫致富。
还带来了如何科学饲养的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贫困户缺乏养殖技术的问题,为其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当地十分重视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因此分析与研究牛胎衣不下这种影响牛养殖效益的疾病势在必行。
在以下内容中,就根据牛胎衣不下的具体发病原因与临床症状,探究其综合防治措施。
1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分析第一,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首先,母牛生产之后需要获取充足的养分与维生素补充。
如果母牛产后饮食结构过于单一,就会导致母牛发生缺钙、缺维生素和缺硒等问题的出现,最终致使母牛体弱多病,生产之后子宫无力收缩。
除此之外,如果母牛过于消瘦或者过于肥胖,以及一些处于老龄期或长时间缺少运动量的母牛,再加上遭遇干奶期影响,都会致使母牛发生产后子宫无力收缩的问题,这种问题是导致牛胎衣不下的根本因素。
其次,如果母牛一次性分娩过多胎儿且体型较大、胎水较多,就会导致母牛子宫过度扩张,从而引发产后子宫微弱阵缩的现象。
1
牛胎衣不下怎么办 牛胎衣不下治疗方法
母牛分娩前缺乏营养,体质瘦弱,或者妊娠后期缺乏运动,或者体况
过于肥胖、胎水过多,导致子宫无法完全收缩等,都可能导致本病,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牛胎衣不下怎么办以及牛胎衣不下治疗方法。
牛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
产后经过18—28h,病牛还没有排出胎衣,胎衣就会开始腐败,并散
发恶臭味,同时子宫以及产道内环境温度升高,此时就会表现出频繁
努责,弓腰拘尾,无法稳定站立或者只能够卧地不起,口色呈青紫色,
脉象沉细,呼吸、心跳加快,此时体温往往升高超过39℃,精神沉郁,
食欲明显减退;经过3天还没有排出胎衣,体温会进一步升高,甚至
超过40℃,食欲不振或者彻底废绝,症状严重时胎衣还会发生腐败,
恶露无法顺畅排出而在子宫内滞留,导致中毒,最终变成脓毒败血症
而发生死亡。
牛胎衣不下西药治疗方法
母牛分娩后经过6h还没有排出胎衣,则可将1000~2000mL 10%盐
水注入到子宫内,同时配合肌肉注射适量的盐酸毛果芸香碱,也可以
选择肌肉注射100万IU的垂体后叶素、氯前列烯醇、催产素或者新
斯地明等。一般用药经过th就非常容易从阴道外将胎衣拉出。
牛胎衣不下的中药治疗
对于气虚型病牛,使用“八珍汤”加减进行治疗,即取45g当归、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