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8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必须坚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发展(Development)是一个哲学术语,指事物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从旧材料到新材料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向前、向上和前进的运动就是发展,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在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头等大事,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其次,发展是治国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当前基本国情的深刻总结,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头
等大事,全心全意谋发展是党基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总结。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发展
回答解析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九大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解析: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防范化解各类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风险挑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再一次提出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实际上也谈到了关于发展的问题。
今天,我主要就“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一、深化对“第一要务”的认识,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目前我们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家都十分熟悉,其重要内涵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我们谈的发展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等,首要的应该是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是我们最根本的、最关键的因素,发展最终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上。
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我们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就决定了我们的上层建筑。
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生产力发展起来。
从发给大家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可以看到,第一篇文章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讲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是三年、五年的事,也不是十年、八年的事,它甚至是上百年的历史时期。
这个初级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我们的生产力落后,生产力不发达。
这个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在这一历史时期内,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的咬住生产力的发展、咬住经济的发展。
如果离开或偏离了它,我们就偏离了大的方向。
所以,这次先进性教育提出了要做到“两促进,两不误”,既要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又要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先进性教育活动搞得好与坏,就要看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没有较大的提高。
如果说2004年我们迈了一步是70公分,而2005年迈的也是70公分,我认为我们的先进性教育就值得打一个问号,为什么?因为我们去年没有搞先进性教育,就走了70公分,今年开展了先进性教育,迈的步子还是70公分,那么开展与不开展一个样,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其次,发展是治国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当前基本国情的深刻总结,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头等大事,全心全意谋发展是党基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总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头等大事,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指,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这个命题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提炼出来的。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发展问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问题;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发展问题;在“三个代表”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是发展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以发展作为思想红线来贯串的。
(2)这个命题凸现了发展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第一要务”的位置,说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的任务、中心的任务、压倒一切的任务。
2、之所以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任务,是因为:第一,这是由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并将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始终着眼于发展,执政的任务始终致力于发展,执政的措施始终围绕着发展来制定,执政的成效始终要由实践来检验;第二,这是科学总结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最为深刻的教训,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关系到执政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三,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维护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显得迫切;第四,这是适应当代世界发展变化实际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非常迅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唯一正确决策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总之,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又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竞争,能不能解决好发展的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
什么是第一要务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其次,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目前中国基本国情的深刻总结;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是党基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总结。
扩展资料: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最终靠的是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
我国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
中国离不开世界:1.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就是说中国不能闭关自守,要引进来,走出去。
只有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往来,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
2.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来发展自己,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
3.和我国的国情有关,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这一切都离不开向世界开放。
所以说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中国与世界不可能分离。
5、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甚至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国际环境制约着中国发展,而中国也会影响到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6、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中国与世界通过经贸关系等纽带联结在一起,获得共同发展与稳定。
世界需要中国:1、中国的广阔市场为世界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发展繁荣带动了周边及各贸易伙伴的繁荣复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对世界经济走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经济,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a中国人口众多,对猪肉、鱼类、大米以及家禽肉类的消耗量巨大,许多生产农产品的国家将受益于中国日渐庞大的消费群体。
b.从生产发展看,我国GDP逐年增长,占世界总值也越来越大。
2、中国经济模式十分独特a.通常发展中国家都是出口大量农产品,从发达国家进口高技术工业产品,而中国却恰恰相反。
中国人行事小心谨慎,不盲目更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实的改革,并以国家利益作为行动的指南。
反而吸引了很多国外融资。
3.中国经济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利益。
课程名称: 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论文题目: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学生姓名 专 业层 学院
2014 年 11 月 15 日
目 录 1历史经验总结,时代呼唤发.........………………………………..2 2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3 3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4 4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历史原因…………………4 5从国内和国际上看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原因....5 1
6如何把发展作为当前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6 参考文献..……………………………………………………………..7
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摘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党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所以其必须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而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2
关键词:执政兴国 科学发展 与时俱进 党的十六大提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党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论断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新的诠释,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开拓性,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性、紧迫性。 1、 历史经验总结,时代呼唤发展
1.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1.2纵观中华民族兴衰荣辱史,是一部演绎发展的交响曲。中国古代文明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但从18世纪末期开始,封建统治者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综合国力每况愈下。从一九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蒙受巨大屈辱,国家陷于灾难的深渊,濒临灭亡边缘。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一、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到200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进入小康,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这100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3党的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经验,明确提出,要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展现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环顾今日之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响彻大江南北的高歌。 1.4对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所以其必须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而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 3
的历史责任。从以上的论述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中国的发展来看,这是铁一样的事实。 1.5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相对落后,人口压力大,人均占有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就业不足,社会购买力低,三农问题凸现,东西部差距日益扩大,国内生态环境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呈恶化趋势。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科学发展来有效解决。着眼于国际形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遏制和“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是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唯一选择。 2、 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
2.1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为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2.2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应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3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 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3.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 4
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能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进而才能充分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3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这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大竞争,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回避不了。在这场竞争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实现全面建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鉴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我们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4、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历史原因
4.1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还源于对我党几十年执政的历史经验教训与总结。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但也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曲折和挫折,在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多年的时期中,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我国的执政方向发生了偏差,国家的内耗和动荡不止,包括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耗费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力,贻误了国家的发展良机,延误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差距。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许多国家加紧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我们国家却沉迷在无休止的内耗之中。使我们同这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我们党在粉碎了“四人帮”集团后,在邓小平的主持下,毅然扭转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把国家的发展问题摆在党执政工作的首位,从此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以近二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短二十几年,我们国家从短缺经济走到社会商品富足时代,人民生活完成了从贫困落后走向温饱再走向小康的阶段。国家顺利完成了邓小平指出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三步走”的前二步计划,现在正向全面建设小康阶段发展。正是因为我们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不动摇,抓紧时间发展自己,为人民争得实惠和好处,我们党才能在20世纪90年代苏 5
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剧变的风浪面前安然无事。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稳步发展;也正是因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于国家的发展,我们的国家才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从我们党几十年执政的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的经验和总结,是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沉痛的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的经验和总结。一个执政党如果不能把发展作为执政的第一要务,不能执政为民,那么,这个执政党就不能保持它的战斗力和号召力,就最终要垮台。 5、 从国内和国际上看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原
因 5.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脑这些20多年前许多人闻所未闻的电器产品,现在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较宽敞的住房,个人拥有汽车等昂贵商品已经屡见不鲜。社会主义的中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这正是发展带来的效果! 5.2同时,这也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20年来,中国已经先后参与了联合国在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黎巴嫩和苏丹等国家和地区的维和任务。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派出的军事观察员、工程兵、医疗人员、运输兵等维和官兵都是军中精英,他们为保障联合国维和部队履行使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发展中的中国正在不断为世界的维和使命注入她不可忽视的力量。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发展在期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无数困难,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就是在长期平均经济增长率比较低的前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仍不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舆论这样评论,中国共产党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穷二白”的经济面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