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姜黄素3种单体高纯度同时分离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394.94 KB
- 文档页数:5
中药单体及有效部位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摘要:从清除自由基、对抗谷氨酸毒性、抑制胞内Ca^2+超载和NO生成、干预细胞凋亡、拟雌激素作用等诸方面,综述中药单体和有效部位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关键词:中药单体有效部位神经保护作用机制Advances in the Mechanistic Study on Neuroprotective Actions of the Monomers and Active Components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Abstract:Advances in the mechanistic study on neuroprotective actions of monomers and active components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were reviewed, which include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resistance against glutamate-induced excitotoxicity, inhibition of cellular Ca^2+ overload and NO production, intervention in cell apoptosis and estrogen-like activity.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Monomer; Active component;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 of action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大脑神经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的缺血瀑布级联反应,如自由基的大量释放、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损伤、炎性过程及凋亡等,它们发生在不同的时段,彼此交叉,相互联系。
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则是对级联反应的各个环节加以影响和控制,对受到损伤的神经组织予以积极保护或修复,避免相邻正常的神经组织进一步受到损伤,挽救损伤的神经组织,并使之恢复或部分恢复原有功能。
第66讲合成高分子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复习目标] 1.了解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
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4.能根据常见官能团的性质和已知信息设计有机合成路线。
考点一合成高分子1.高分子的结构特点(1)单体:能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低分子化合物。
(2)链节:高分子中化学组成________、可重复的________单元。
(3)聚合度: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________。
2.高分子的分类及性质特点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3.合成高分子的两个基本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概念由不饱和单体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的反应单体分子间通过____________生成高分子的反应,生成缩聚物的同时,还伴有小分子的副产物(如水、氨、卤化氢等)的生成单体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基团(如特点饱和有机物 —OH 、—COOH 、—NH 2、—X 等) 产物特征高聚物与单体具有相同的组成,生成物一般为线型结构 生成高聚物和小分子,高聚物与单体有不同的组成4.按要求完成方程式(1)加聚反应①n CH 2==CH—CH 3――→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
②n CH 2==CH—CH==CH 2――→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 CH 2==CH 2+――→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聚反应 ①n HOCH 2—CH 2OH +n HOOC—COOH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HOCH 2—CH 2—COOH 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测试生物试题1.元素及其化合物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各组物质中组成元素都相同的是()A.淀粉和甘油三酯B.胰岛素和纤维素C.丙酮酸和丙氨酸D.磷脂和性激素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多肽的场所——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组成的B.细胞壁、细胞膜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边界C.动物细胞正常有丝分裂过程离不开中心体的作用D.人体内非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3.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B.用台盼蓝染色法区分死细胞与活细胞C.用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4.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细胞通过自噬使细胞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衰老的细胞器等可以被降解并回收利用,饥饿能加快细胞自噬。
题4图是细胞自噬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说明生物膜有相似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B.残余体排出细胞膜外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直接参与C.自身物质或结构经细胞自噬的降解产物可作为呼吸过程的原料D.溶酶体中合成的蛋白酶使线粒体膜降解产生氨基酸5.细胞中的ATP保证了细胞及时和持续的能量需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篮球运动时肌肉细胞ATP含量与安静时的含量无显著差异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真核细胞特有的供能机制C.ATP水解酶的合成和发挥作用都伴随ADP的生成D.ATP转化成ADP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与某些蛋白质结合6.某小组同学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蔗糖溶液、KNO3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题图曲线。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曲线代表KNO 3溶液,乙曲线代表蔗糖溶液B.适当增大乙曲线代表溶液的初始浓度,则曲线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右移C.处于甲、乙曲线代表的溶液中的细胞的吸水能力在实验时间内一直增强D.在0~4min内,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细胞外溶液物质的种类不同导致的7.生物学原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下列措施的生物学解释不合理的是()A.玉米种子萌发时用温水浸泡——提高结合水/自由水比值,促进细胞呼吸B.酿酒时先通气后密封——加快酵母菌繁殖,有利于酒精发酵C.受伤时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无氧呼吸D.水培法培养植物时向培养液通气——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矿质离子8.研究发现,NSD2酶可调节许多基因的作用,同时能够阻止细胞衰老;姜黄素会引起癌细胞内凋亡蛋白(Bax)高表达,与凋亡抑制蛋白Bcl-2结合形成二聚体,诱发癌细胞凋亡;细胞膜上因具有ABCG2蛋白(一种ATP结合转运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避免凋亡。
1.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它是一类预防疾病,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促进康复的食品。
2.功能性食品的分类:(1)根据消费对象进行分类①日常功能性食品(婴儿、学生、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②特种功能性食品(2)根据科技含量进行分类①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②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③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
3.功能性食品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延缓衰老;抗氧化;清咽;减肥;改善睡眠;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通便;促进消化。
4.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①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
②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③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
5.功能性食品的常用材料:(1)药食两用的动植物品种:种子类;果类;根茎类;花草类;叶类;动物类;菌类;藻类。
(2)食品新资源品种①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粱花粉。
②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
③魔芋。
④刺梨。
⑤玫瑰茄。
⑥蚕蛹。
6.亚健康:健康的透支状态。
(1)原因①过度疲劳造成的脑力体力透支。
②人体的自然衰老。
③各种急慢性疾病。
④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期。
7.注意事项:①当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是中草药时,其用量应控制在临床用量的50%以下。
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材,不易作为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③受国家中药保护的中成药和已获得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中成药,不能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开发。
④传统中医药中典型强壮阳药材,不易作为开发改善性功能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⑤在重点考虑功效成分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基本营养成分的均衡。
⑥要注意在产品形式、成分含量等方面与药品相区分。
⑦配方设计要和生产工艺相结合。
8.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①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②基础研究不够。
③主要采用非传统的食品形态,价格较高。
④监督管理难度较大。
⑤缺少诚信,夸大产品功效。
9.功能性食品展望:①大力开发第三代功能性食品。
冯思敏,廖伟先,潘杰峰,等. 铁皮石斛多糖的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3):218−225.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50089FENG Simin, LIAO Weixian, PAN Jiefe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Deep Eutectic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Dendrobium officinale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4, 45(3): 218−22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50089· 工艺技术 ·铁皮石斛多糖的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优化冯思敏1,廖伟先1,潘杰峰2,余佳浩1,陈碧莲3,邵 平1, *(1.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2.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3.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52)摘 要:为提高铁皮石斛的综合利用率,建立一种绿色高效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方法。
本研究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了低共熔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及液料比对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纯化后的多糖进行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后得到最佳工艺为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 ,DES )浓度40%、提取温度80 ℃、液料比110:1(mL/g ),在此条件下实际提取率为33.2%±0.28%,与预测值33.5%接近,多糖的纯度为56.95%±1.2%。
介绍你所知道的新型分离技术。
双水相萃取:双水相萃取是两种水溶性不同的聚合物或者一种聚合物和无机盐的混合溶液,在一的浓度下, 体系就会自然分成互不相容的两相。
被分离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间作用和各种作用力(如憎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因素的影响, 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K 同, 导致其在上下相的浓度不同, 达到分离目的。
现在双水相萃取已被广泛用于蛋白质、酶、核酸、病毒、细胞、细胞器等生物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并逐步向工业化生产迈进,展现了在食品工业、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方面的巨大应用前景,将有力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
利用聚乙二醇( PEG ) /磷酸盐双水相体系提取天然发酵物中的碱性木聚糖酶, 确定最佳体系是22% PEG6000, 10% K2HPO4和12% NaCl活性酶的产率可达98% 。
除此以外,在近几年的报道中双水相萃取已用于多种蛋白质和生物酶的分离, 如牛血清蛋白( BSA )、牛酪蛋白、β- 乳球蛋白、血清蛋白; α- 淀粉酶和蛋白酶、胆固醇氧化酶、脂肪酶、磷酸甘油酸激酶( PGK )和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GAPDH )、葡糖淀粉酶、L- 天门冬酰胺酶等都在双水相体系中得到较好的分离。
β- 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是应用广泛的抗生素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都利用ATPE 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收率; 在多肽类抗生素中,用双水相体系对万古霉素的提取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特点ATPE 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对生物物质、天然产物、抗生素等的提取、纯化表现出以下优势:(1)含水量高( 70% -90% ), 在接近生理环境的体系中进行萃取, 不会引起生物活性物质失活或变性;(2)可以直接从含有菌体的发酵液和培养液中提取所需的蛋白质, 还能不经过破碎直接提取细胞内酶, 省略了破碎或过滤等步骤;(3)分相时间短, 自然分相时间一般为5 m in -15 m in;(4) 界面张力小( 10- 7 -10- 4mN /m) , 有助于两相之间的质量传递, 界面与试管壁形成的接触角几乎是直角;(5)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 高聚物一般是不挥发物质, 对人体无害;(6)大量杂质可与固体物质一同除去;(7)易于工艺放大和连续操作,与后续提纯工序可直接相连接,无需进行特殊理;(8)操作条件温和, 整个操作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9)亲和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提高分配系数和萃取的选择性。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高二化学命题人:王岳清审题人:吴勇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刻为90分钟。
第一部分:本学期往常所学与高考考查题型相关的知识考查,包括选择题1-8题(24分)、非选择题19-21题(30分);共11题,54分。
第二部分:本学期所学与高考考查题型相关的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包括选择题9-18题(30分),非选择题22题(共16分);共11题,46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终止,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n-119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和SiO2反应,因此实验室中不能用玻璃瓶储存N aOH溶液B. 明矾能够起到杀菌净水的目的C. 中国古代常使用Fe2O3用作红色涂料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作和凝华过程2、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l含分子数目为0.5NAB. 1mol的Zn溶于足量的浓硫酸,产生的气体分子数等于1NAC. 将0.2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0.2NAD. 30g葡萄糖(C6H12O6)和乙酸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N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含有大量NH3·H2O的溶液中:Ba2+、K+、HCO3-、NO3-B. 通入足量的CO2的溶液中:H+、Ca2+、Cl-、NH4+C. 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Ba2+、ClO-、Fe3+、NO3-D. 含有大量NH4+的溶液中:Cl-、Na+、SiO32-、NO3-5、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装置①可用蒸发操作,蒸干FeSO4溶液猎取FeSO4·7H2O晶体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Cl2、SO2、NO2等气体C. 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取NH3或HCl,并防止倒吸D. 装置④所示方法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6、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 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0.76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养子数之和的一半。
胡椒碱的制备方法及其药理作用概况张锦浩(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佛山 528000)摘要胡椒碱是胡椒中主要的活性化学物质,本文主要对分离提取胡椒碱的方法和其药理功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胡椒;胡椒碱;进展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piperine and its pharmacologicalprofileZhang Jinhao(Department of Chemistry,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Abstract Piperine is an important active chemistry substance of pepper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xtraction methods of piperin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itspharmacological effect. Keywords pepper;piperine;progress胡椒碱( piperine) 是胡椒、荜茇中主要的活性化学物质, 属于桂皮酞胺类生物碱。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尤其在胡椒科植物中大量存在。
胡椒碱以其独特的调味功能及功效被运用到食品添加剂中,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比较高。
目前已发现胡椒碱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促进药物代谢等作用。
本文主要综述了分离提取胡椒碱的方法和其药理功效的研究进展。
图1 胡椒碱的结构式1 胡椒碱的分离提取方法1.1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大多数生物碱类物质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大,胡椒碱也不例外,因此可以运用乙醇提取胡椒中的胡椒碱。
其操作方法为: 将胡椒粒粉碎后, 加10倍量75%的乙醇, 然后水浴回流提取得到滤液, 最后水浴蒸干滤中的乙醇得到胡椒碱。
武桂芝等[1]利用超声波处理法提取胡椒碱,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提取胡椒碱可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量, 缩短提取时间, 提高收率和纯度。
红曲霉深层发酵法生产红曲红杨晓暾红曲红色素生产由固态转向液体深层发酵在中国是近10余年的事,而目前国内深层发酵生产红曲红色素水平尚较低,多数厂家仍是利用红曲米提取生产红曲红色素。
由于受条件限制(如设备、场地)、发酵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均难以达到理想水平。
因红曲红液体深层发酵是利用纯种经一、二级种子罐培养后,直接进入发酵罐培养,故摸索和掌握适于红曲霉液体生长的最佳工艺条件和配方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找到最适生产配方及工艺条件,才有希望突破固态法生产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生产出高色价、高质量的红曲红产品,以满足当今市场需求。
笔者从事红曲红研究及规模化生产多年,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
红曲红色素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经十余年研究发展,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生产水平,东莞市天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曲红无论从产品质量或生产能力都居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我们的宗旨是科学技术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严格加强生产管理。
具体作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筛选高色价、性能稳定的红曲霉菌种,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红曲红液体深层发酵水平的关键所在。
我们公司除了按常规的霉菌分离方法之外,主要利用红曲霉的特性(耐酸性及抵抗酒精能力强等)。
具体做法是:用含乳酸0.7%、酒精约10%的麦芽汁或大米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红曲霉,同时还对生产菌种进行不同方式的诱变、驯化(如紫外诱变、酸热处理等),以此来增强其逆境生存能力。
经紫外诱变处理5~10min;耐高温(55~65℃)、耐高压(0.8-1.0Mpa)、耐酸(pH2.0-3.0)等方面情况下生长性能测试后,筛选出的高色价菌株,具有优良、稳定和培养粗放等特点,在生产上便于操作和应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特别注意保持菌种的强壮与新鲜,太嫩或太老均不可取(斜面菌种一般生长7-8d 为最佳)。
不仅如此,我们还采取多种方式经常改变培养基配方用于菌种培养及保藏试验,以减少红曲霉菌因多次传代而发生变异。
青蒿素的发现及青蒿素衍生物的作用摘要:青蒿素是在菊科植物黄花蒿和青蒿中发现的一种抗疟药,为白色针状结晶,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青蒿素及衍生物(包括青蒿琥酯、二氢青蒿素、蒿甲醚等)已有效地用于抗疟药物,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除抗疟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抗菌、解热、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关键词:青蒿素;衍生物;抗肿瘤;抗寄生虫;抗炎Abstract: artemisinin is found in compositae plant artemisia annua and ACTS an antimalarial drug, as the white needle crystal, had bee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alled \"the only effective malaria drugs in the world\". 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 (including artesunate, dihydrogen artesunate and artemether, etc.) has been effectively used for antimalarial drugs, and 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further research is also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antimalarial effect, also has immunomodulatory, antibacterial, antipyretic, antitumor,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Key words: artemisinin; Derivatives; Anti-tumor; Parasitic resistance; The anti-inflammatory1 .青蒿素的发现及来源1964 年, 越南战争爆发后,恶性疟疾肆虐,越南政府寻求帮助,由于恶性疟疾对奎宁及奎诺酮类抗疟药物普遍出现了耐药性, 寻找抗疟新药迫在眉睫,1967 年5 月23 日, 5•23 抗疟计划办公室正式成立, 统一领导《5•23 抗疟计划》的实施, 开始搜寻抗疟新药。
第69讲 有机合成[复习目标] 1.巩固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及条件。
2.掌握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思路及注意事项。
考点一 碳骨架的构建1.碳链的增长 (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①溴乙烷与氰化钠的反应:CH 3CH 2Br +NaCN ―→CH 3CH 2CN +NaBr ,CH 3CH 2CN ――――→H 2O ,H+CH 3CH 2COOH 。
②溴乙烷与丙炔钠的反应:CH 3CH 2Br +NaC ≡CCH 3―→CH 3CH 2C ≡CCH 3+NaBr 。
(2)醛、酮的加成反应①丙酮与HCN 的反应:+HCN ――→催化剂。
②乙醛与HCN 的反应:CH 3CHO +HCN ――→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羟醛缩合(以乙醛为例):CH 3CHO +CH 3CHO ――→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链的缩短(1)与酸性KMnO 4溶液的氧化反应 ①烯烃、炔烃的反应如――――→KMnO 4(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的同系物的反应如――――→KMnO 4(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脱羧反应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H 3COONa +NaOH ――→△CH 4↑+Na 2CO 3。
3.成环反应(1)二元醇成环,如HOCH 2CH 2OH ――→浓硫酸△+H 2O 。
(2)羟基酸酯化成环,如:浓硫酸△+H 2O 。
(3)氨基酸成环,如:H 2NCH 2CH 2COOH ―→+H 2O 。
(4)二元羧酸成环,如:HOOCCH 2CH 2COOH ――→浓硫酸△+H 2O 。
(5)利用题目所给信息成环,如常给信息二烯烃与单烯烃的聚合成环:+‖―――→一定条件。
欣力康胶囊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初探沈剑;余晓魁;李定祥;张杰【摘要】Objective To initially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Xinlikang Capsule and analyze the likely effective antitumor constituents.Method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Xinlikang Capsule and its six monomers (ginsenoside,astragaloside,ferulic acid,colchicine,curcumin and scutellarin)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MDA-MB-231,MCF-7,silla,caski and C33A5 cell lines were detected by MTT assay,and IC50 was calculated.Results IC50 values of Xinlikang Capsule on MDA-MB-231,MCF-7,silla,caski and C33A5 were0.688 mg/mL,0.874 mg/mL,> 1.0 mg/mL,> 1.0 mg/mL,> 1.0 mg/mL and IC50 values of colchicine were <2 μ g/mL,<2 μ g/mL,8.00 μ g/mL,3.58 μ g/mL,8.59 μ g/mL,and IC50 values of curcumin were 10.74 μ g/ mL,14.34 μ g/mL,18.37 μ g/mL,13.90 μ g/mL,22.80 μ g/mL,and IC50 values of ginsenoside,astragaloside,ferulic acid and scutellarin were all >100 μg/mL.Conclusion Xinlikang Capsules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five tumor cell lines and colchicine and curcumin may be its effective components.%目的:初步探讨欣力康胶囊的抑瘤作用,同时分析其可能有效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以MTT法检测欣力康胶囊及其6个单体(人参皂苷、黄芪甲苷、阿魏酸、秋水仙碱、姜黄素、野黄芩苷)对人肿瘤细胞株MDA-MB-231、MCF-7、silla、caski、C33A5增殖的抑制能力,并计算其IC50值.结果:欣力康胶囊对MDA-MB-231、MCF-7、silla、caski、C33A5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0.688 mg/mL,0.874mg/mL,>1.0 mg/mL,>1.0 mg/mL,>1.0 mg/mL,秋水仙碱的IC50值分别为<2μg/mL,<2 μg/mL,8.00μg/mL,3.58 μg/mL,8.59 μg/mL,姜黄素的IC50值分别为10.74μg/mL,14.34 μg/mL,18.37μg/mL,13.90μg/mL,22.80 μg/mL,人参皂苷、黄芪甲苷、阿魏酸和野黄芩苷的IC50值均为>100μg/mL.结论:欣力康胶囊对5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所含姜黄素和秋水仙碱可能为其有效成分.【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4)001【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欣力康胶囊;肿瘤细胞;增殖抑制;MTT法【作者】沈剑;余晓魁;李定祥;张杰【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201203;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通226000;上海海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200023;上海海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20002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欣力康胶囊是由半枝莲、黄芪、当归、龙葵、郁金、红参、蛇莓、雪莲花、轮环藤根和丹参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补气养血、化瘀解毒等功效,可用于癌症放化疗的辅助治疗,增强放化疗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