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护士如何提供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和预防指导引言糖尿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足部护理和预防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和预防的指导,旨在帮助患者降低足部病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1. 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指南1.1 每日检查足部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应该检查自己的足部,注意以下几点:•检查足底有无创伤、疼痛或溃疡。
•检查足部肿胀、变色或渗液的迹象。
•观察足爪有无变形或鸡眼。
•注意脚趾甲是否过长,是否有甲沟炎。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立即就医。
1.2 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注意以下几点:•每日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洗脚,不要用热水。
•洗脚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足部,特别要保持脚趾干燥。
•切勿将脚泡在水中太长时间。
•注意脚趾间的清洁,可使用擦脚巾清洁脚指间的污垢。
1.3 保持足部皮肤健康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足部皮肤健康,以下是几点建议:•使用适当的保湿霜保持足部皮肤柔软。
•定期修剪脚趾甲,避免过长。
•避免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加热设备直接接触足部皮肤。
•穿着透气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着高跟鞋。
1.4 避免足部受伤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措施避免足部受伤,以下是几点建议:•不要赤脚行走,尤其是在室内。
•避免踩踏尖锐物体。
•在室外活动时穿戴合适的鞋子,如运动鞋。
•避免割脚皮肤或修剪趾甲过深,否则易引发感染。
2. 糖尿病患者足部预防指导2.1 运动和足部保健的结合运动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足部保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以下是几点建议:•在运动时穿戴合适的运动鞋,避免穿着磨脚的鞋子。
•注意运动后足部的清洁和保湿。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经常活动脚部肌肉。
2.2 控制血糖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足部病变:•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血糖。
•合理饮食,避免过度摄入糖分和高脂食物。
糖尿病足也有前期状态,要及早干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汤似韫足部发凉、麻木、疼痛要警惕糖尿病高危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和(或)周围血管病变,或同时伴有足畸形,存在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但尚未破溃形成糖尿病足。
糖尿病高危足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与内在两方面,外部因素有低体重、血糖控制不良、足外伤、不当的足保护以及没有了解与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和治疗依从性低等;内在因素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病程过长,毛细血管长期受损导致血管硬化狭窄,血管长时间处于炎症状态引起足部皮肤疼痛、压力感受阈值增高、足底压力接受部位变化。
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足部外伤,就极易导致感染、溃烂以及坏疽,快速进展至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预后很不理想,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截肢率高达22%。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高危足有3种临床表现:一是足部皮肤温度降低,触之发凉,这是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出现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造成下肢血管闭塞、肢端神经损伤,导致足部缺血所致。
二是感觉足部麻木、敏感度下降,这是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
三是疼痛,患者常常会感到足部疼痛乏力,需要及时休息才能使症状有所缓解,这种现象在临床被称作间歇性跛行;也有患者在休息的时候感到疼痛乏力,这叫静息痛。
高风险人群要积极筛查临床观察发现,有发生溃疡的危险因素者,即存在以下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就是糖尿病高危足的风险人群: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出现足部周围血管病变;以往有脚溃疡病史;脚畸形,如鹰爪足;合并患有胼胝或鸡眼;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合并肾脏病变,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者;老年人或不能观察自己脚者,尤其是独居生活者;感觉缺失者;糖尿病知识缺乏者。
上述人群要加强对糖尿病高危足的筛查。
经常关注健康科普资讯的朋友应该都了解,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有一个阶段,叫糖尿病前期。
在这个阶段如果注意控制体重,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定期监测血糖值,完全可以避免“升级”为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篇一:糖尿病足护理论文糖尿病足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早期预防与干预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因糖尿病足部溃疡,坏死导致截肢的有效性。
方法:对11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局部治疗,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治疗,饮食治疗,健康教育等。
结果:治愈率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复发率降低。
结论:指导患者做好自我足部护理,减少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1 生活护理指导1.1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软皮的皮鞋、运动鞋是[2]最理想的,鞋型应尽可能选择方头,要保证鞋与足相比较宽且有一定的抗击外力的作用。
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以及塑料的鞋子。
要常常检查鞋内部可能存在的异物,选择的袜子要既透气又吸汗(全棉之类),不要穿有补丁的棉袜和鞋子,以免受力不均,影响血液循环,并且要求常常换洗。
1.2 正确的洗脚和保护脚为保护足部卫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洗脚。
洗脚前最好用手或温度计测量水温,因为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经病变,所以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
温度一般为40°c 左右为宜。
可一边泡脚一边加入温水,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
洗完脚要用软毛巾将脚擦干。
秋冬季节足部宜干裂时可使用适量润肤霜。
冬季禁忌用热水袋取暖,不能用烘烤器直接贴患者足部,以防烫伤和水泡发生。
每日进行足部检查,若有皮肤皲裂湿冷,肤色变化,感觉缺失,或局部红肿热痛等,都可能提示已经发生足部病变,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2 饮食护理2.1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
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定时、定量,吃低盐低脂,低蛋白,营养丰富宜消化食物,饥饿时可增加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蔬菜如:西红柿,黄瓜等。
2.2 合理用药物有效控制血糖: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发展与血糖密切相关。
持续过高的血糖导致患者发生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急慢性并发症和糖尿病足的主要根源。
糖尿病足护理干预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干预糖尿病足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截肢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避免糖尿病足发生,精心的护理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资料与方法对通辽经济开发区50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糖尿病患者108例,男59例、女49例,并发糖尿病足10例,医护人员对这1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精心治疗,护理和健康指导,使10例患者均得到治愈。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而感染则会使糖尿病加重,导致恶性循环,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
临床表现有下肢麻木和疼痛、双足痛、温、触觉障碍,受伤后足部易破溃,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慢,容易形成坏疽,导致无法愈合而截肢致残。
因此,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消除足部隐患,降低截肢致残率。
对于糖尿患者来说,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保护其足部不受到所有相关的伤害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检查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消除已知的危险因素:①既往有足溃疡史(与从事职业密切相关)。
②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足部麻木、触觉或痛觉减退或消失、足部发热、皮肤无汗、肌肉萎缩、腹泻、便秘、心动过速);或缺血性血管病变(运动引起的腓肠肌疼痛或足部发凉)。
③周围血管病变(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④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严重肾脏病变,特别是肾功能衰竭以及视力严重减退或失明)。
⑤足部畸形(如鹰爪足、压力点的皮肤增厚、夏柯关节病)和胼胝。
⑥个人因素(肥胖、吸烟、酗酒、社会经济条件差、独居生活的老人、糖尿病知识缺乏和不能进行有效的足保护)。
⑦鞋袜不合适。
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血糖监测:血糖应控制在餐前160~180mg/dl,餐后200mg/dl,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身体抵抗力变差,较易感染,所以应通过以下方法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足相关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相关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合理的足部护理和注意足部健康也非常重要。
以下给出一些保持足部健康的建议:
1.保持血糖控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血糖水平,
以减少足部问题的发生。
2.定期检查足部:定期检查足部是否有刺伤、破损、麻木、皮
肤变化等,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保持足部清洁:每日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足部,干燥后
涂抹保湿霜,但避免将脚底部弄湿。
4.修剪趾甲:将趾甲修剪成直线状,避免过长过短,以减少感
染和刺激。
5.穿合适的鞋子:选择符合自己尺码的鞋子,并确保鞋子舒适、透气、不碰触到趾部,避免磨脚和挤压,同时避免赤脚行走。
6.避免热水浸泡:避免使用热水浸泡足部,因为糖尿病足患者
可能会有神经病变,无法正确感觉到热水的温度,容易造成烫伤。
7.避免使用热水袋: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冷感,不宜使
用热水袋或电热器具来加热。
8.每天检查鞋内:穿鞋前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以免损伤足部。
9.避免穿高跟鞋:高跟鞋会增加足部压力,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10.避免长时间跷脚:长时间跷脚会降低足部血液循环,增加
足部问题的风险。
请糖尿病患者们务必重视足部健康,定期进行足部检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如有任何足部问题,请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治疗。
糖尿病足创面描述护理患者的糖尿病足创面较大,约有2cm×3cm大小,位于右脚踝外侧。
创面周围有轻微的红肿和渗液,呈现出散在的疼痛感。
在清洁处理后,创面需要进行消毒,然后进行敷料换药。
患者需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创面污染,保持创面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以促进创面愈合。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足部的卫生,避免受到外伤,穿着舒适的鞋袜,定期进行足部检查。
避免过度用力和长时间站立,避免足部受到挤压和擦伤,以减少创面的恶化。
同时,患者还需控制血糖,保持体重和合理饮食,积极治疗糖尿病,以减轻足部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更有效地护理糖尿病足创面,患者需要遵循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定期接受检查和治疗。
他们应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并根据医嘱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物。
此外,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及时治疗任何足部疾病,如鸡眼、脚癣等。
穿着合适的鞋袜对于预防受伤和减轻足部压力同样至关重要。
另外,避免暴饮暴食和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在局部护理方面,切忌用洗涤剂清洁创面。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洁时避免用力过猛。
消毒时应选用适当的消毒剂,避免对健康组织产生刺激,用化验檯纸轻轻按压创面周围皮肤可吸干部分渗液。
选择适当的敷料,必要时结合适当药物敷料或促进伤口愈合的敷料。
更换敷料时,应注意避免对创面造成二次损伤。
除了以上护理措施,患者还应加强自我监测,定期复诊,以及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此外,及时就医处理感染等并发症也非常重要。
患者和家属要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控制疾病,确保创面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总之,对于患有糖尿病足创面的患者,细致入微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患者和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加强对疾病认识,严格遵循治疗方案,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vas评分影响观察》2023-10-29•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材料•研究结果与分析目录•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01研究背景与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导致患者疼痛、溃疡和截肢。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疼痛感知和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以往研究主要关注糖尿病足的生理方面,对心理方面的关注较少。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
为提高糖尿病足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02研究方法与材料研究对象01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疼痛患者,共计120例。
02患者年龄范围为35-80岁,平均年龄为58.5±6.5岁。
03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以及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
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研究方法01020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VAS评分标准为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极度疼痛。
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分别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研究材料03研究结果与分析总结词在研究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疼痛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详细描述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
这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疼痛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积极的效果。
血糖控制情况心理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糖尿病足疼痛患者的VAS评分,减轻了疼痛程度。
总结词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VAS评分,这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糖尿病足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
浅谈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
(2013)09—0193—01
糖尿病足(dinbetic foot,df)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主要
表现为肢体末端疼痛、化脓感染、溃疡、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1]。
其发病几率约占糖尿病病者的15%以上,是糖尿病致残甚至致死的
主要因素,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糖尿病足病变是
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相关研究指出51%-81%的糖尿病
并发症可根据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来预防[2]。因此糖尿病足的护
理干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如何教育糖尿病患者充分认识导致糖
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如:血糖控制不理想、脚部护理不到位、脚外
伤、吸烟、神经病变等),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教会病人如何
预防、护理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至关重要。
1护理干预内容
1.1 严格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可阻止或延缓周围神经和血
管病变的发展对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1.1.1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包括血糖、体重、腰围、定期到医院
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眼底检查等。教会病人自己
测血糖,并指导患者做好糖尿病日记,记录每日的饮食量、种类,
运动量、时间,用药量及血糖的情况。血糖的自我监测可以使病人
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1.1.2 糖尿病的饮食干预:让病人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使病
人能够长期维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搭配,既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又能
让饮食得到恰当的控制。
1.1.3 糖尿病的运动干预:使病人明白运动疗法的重要意义、运
动治疗的原则、如何选择适合的运动、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强度、
时间、运动量和注意事项等。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自身条件的
不同,护理人员要制定不同的运动计划。并监督其实施。
1.2 足部护理 使病人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
1.2.1每日用温水或柔和的香皂洗足,保持足的清洁。
1.2.2洗脚前要用水温计测试水温(39℃~41℃),浸泡时间不超
过10min为宜,绝对不能用热水泡足而造成烫伤,避免皮肤破损。
1.2.3足洗净后,应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吸干趾缝间的水分,
切勿用粗布用力摩擦而造成皮肤擦伤。
1.2.4为保护皮肤柔软,不发生皲裂,可涂抹护肤油、膏、霜,
但不要涂抹于趾缝间。
1.2.5足汗多时不宜用爽身粉吸水,以防毛孔堵塞而感染。宜穿
透气性好的棉袜,袜口不能紧缩,每日换洗。
1.2.6鞋子要宽松,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暴露足趾露足跟的
凉鞋,更不能赤脚外出。穿鞋前仔细检查鞋内有无异物。
1.2.7指甲要按时修剪并在泡脚后指甲变软时再剪,剪指甲不易
剪的过深,以免损伤皮肤而引起感染。
1.2.8寒冬时切忌用热水袋或电热毯保温,以免足部烫伤。
1.2.9足部皲裂不贴胶布,足部真菌感染要及时治疗。
1.2.10学会足部检查,如有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感觉异常、趾
甲变形等要及时正确求医,防止贻误病情,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有
效的足部护理和预防教育能显著地降低糖尿病足的溃疡发生率和
减少截肢,并降低医疗费用[19]。
1.2.11足部按摩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30min,动作轻柔
从趾间开始向上按摩,血液循环明显改善,有利于糖尿病足的预防
和恢复[3]。
2 讨论
要对糖尿病患者的进行护理干预、健康教育,使其重视日常足部
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满足患者知识需求,加
大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对足部护理重要性的
认识,提前干预糖尿病足的发生,把糖尿病足防治的主动权交给患
者自己,让其了解 多的疾病知识,学会终生观察与护理,提高自
我保健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
病足的发生,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复发率、截肢率,使患者获得
最大限度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北京:人民军
医出版社,2003,6.
[2] 严励,王川.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2003,24(7):
689-691.
[3] 曹宏伟,张希荣,王艳红,等.涌泉照射与按摩治疗糖尿病
足的护理体会.针灸临床杂志,2001,17(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