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奇的太极六合针法

神奇的太极六合针法

神奇的太极六合针法
神奇的太极六合针法

神奇的太极六合针法

一、叩响神秘之门

神阙,这道人体上特殊而神秘的阙门,有史以来,有多少医家在为进入人体内这座深遂的宝库而努力,但时至今日,仍未能完全进入这道密码重重的阙门,挖掘出里面的宝藏以解开其中的千古之迷,令无数医家学者望“阙”兴叹。的确,神阙深处的迷太多太多,要想完全将它解开还有较长的时间距离,现在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在这道神秘阙门的边缘探求一些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叩开神阙这道神秘之门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有志于探宝者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在崎岖的甬道中勇于探险,最后必将能进入这座神奇而光辉的殿堂,提取出人类所需的奇珍异宝。

清·邵同珍在《医易一理》中说:“人身一小太极,即两仪四象八卦人身亦具焉……”。人身处处有太极,天体太极存在于天地之间,人体太极隐含于人体之内。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论无处不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着。人处天地之间,宇宙的各种信息无不与人相关,就天体与人体而论,天地是个富含自然信息的大太极,而人体是个隐含生理和病理信息的小太极。就人体本身而论,人的整体是一个大太极,各部位又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太极,无论头、胸、腹、脐、眼、耳、鼻、手、足等都可成为各自的小太极,就如每个细胞都是一个全息元一样。这些大大小小的太极,亦是人体的信息窗口,人的经气和信息无时无刻都在体内相互交贯流通,同时也在与宇宙的信息相互交贯流通,就如同太极的阴阳之气在永恒地运转一样。

光有了“太极”这两个字还不足以说明针法的全部内容,必须要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称才能体现针法的魅力。太极六合针法是以太极八卦理论为基础,以传统的经络学说为核心,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太极八卦经络信息系统为起点,以人体的内、中、外三层八卦为模式,经多方位多角度综合后产生的一种新针法。它既要体现天、地、人三才之宇宙观,又要结合阴阳经络气血的循环,必须是全方位的综合,才能体现出针法强大的生命迹象,所谓“六合”,首先是将天、地、日、月、阴、阳“六合为一”,也就是将天地之道、日月之光、阴阳之气融为一体,注于针法之中,以收神效;其次就是将人体的三层太极和三层八卦融为一体“六合为一”;然后人体的三阴三阳六经合为一体,也即是将人身的上、下、左、右、内、外“六合为一”。

中国有个著名的拳种叫“心意六合拳”,相传为明末清初的武术家姬际可所创。在修习心意六合拳的时候,有“外三合”和“内三合”的要求。所谓“外三合”是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是身体各部分在运拳时都要互相配合;而“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即是要内心的心情与拳招、力度等合一,实战中方可发挥出更猛的威力。

太极六合针法与“心意六合拳”在某种意义上颇有相似之处。如该针法在布针时要求内外相合,上下相合,阴阳相合,气血相合,同时也要求操作者神针相合,医患相合(亦为六合之义);医者在行针时要求意念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把自己精、气、神、意、法、针同患者融为一体,才能收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所以该针法所阐述的尚有诸多“六合”。因太极六合针法属温柔的针法,刚则为阳,柔则为阴,阳数九,阴数六,故取纯阴之数六,鉴于上述的思想理论,最后将针法定名为《太极六合针法》。

三、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

(一)、什么是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

现代医学理论研究证明,神阙位于人体黄金点,是调整人体的最佳作用点。慰迟静先生曾以经络敏感者为观察对象做经气感传的实验,发现针刺神阙引出的经气感传路线有三条:一是纵行的主干呈双向贯注循环任脉通督脉;二是由神阙穴横行双向贯注的环行路线;三是由神阙穴向胸腹壁斜行双向贯注的放射状路线。这些都为以神阙为核心的“放射状信息效应”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极具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神阙能通全身百脉(上至百会,下至涌泉),所以神阙能与全身经络气血相通。现代医学同时认为,刺激神阙穴可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促使其恢复正常,故刺激神阙穴能对整个机体有激发和调整功能,故能治疗全身疾病。

针刺神阙引出的经气感传路线有三条:一是纵行的主干呈双向贯注循环任脉通督脉;二是由神阙穴横行双向贯注的环行路线;三是由神阙穴向胸腹壁斜行双向贯注的放射状路线。“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神阙能通全身百脉(上至百会,下至涌泉),所以神阙能与全身经络气血相通。

刺激神阙穴可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促使其恢复正常,故刺激神阙穴能对整个机体有激发和调整功能,故能治疗全身疾病。

《灵枢.九宫八风篇》载八卦对应脏腑之象:心应离,脾应坤,肺应兑,小肠应乾,肾应坎,大肠应艮,肝应震、胃应巽。虽然与后世的脏腑八卦定位有些差异,但还是为腹部脏器的八廓定位提供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全身的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都与腹部和神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直接与神阙相交会,如任、督、冲、“一源三歧”,再加上带脉,这些都是与神阙直接交会的经脉,冲脉为阴脉之海,任脉“总任诸阴”,督脉“总督诸阳”,三脉经气相通。有些经脉是通过与任脉、督脉上的一些穴位相通,间接地与神阙的经气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经穴网络。腹部的所有经络都与五脏六腑相通,而太极六合针法用的是脏腑八卦定位方法,在腹部布有两个太极和两个八卦,所以太极八卦在给脏腑定位的同时,也就与腹部的所有经络联系到了一起,以此为基础构成了腹部强大的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

(二)、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的临床应用

以神阙为中心的内八卦是全身庞大经络系统的总枢纽,能起到统率和通调全身经络气血的作用。内八卦亦是人体最大的能量聚集库,在这里储存了人体很多的能量和信息,一旦受到激发,就会将带有能量的信息向身体各部位传输。我们可以将人体的所有穴位都可看成是“信息效应器”。所有穴位都具备“信息发射效应”和“信息感受效应”;而人体的经络则具备了“经络传输效应”,经络的传输效应呈双向型,它既能将人体的病理信息传送到某个穴位,同时亦能将穴位的治疗信息传送到罹患的脏腑和组织。当人体的某个脏腑或某条经络发生病变时,这些罹患病变的脏腑或经络就会发出病理信息,这时一些与其相关的穴位便会通过“信息感受效应”接收病理信息,使穴位或其周围出现条索、结节、皮肤色泽改变等“阳性反应”,为我们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同时,当某个脏腑或某条经络发生病变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相关穴位和阳性反应点的针刺、艾灸等物理刺激方法,激发其深聚的能量释放并转化为治疗信息,通过穴位的“信息发射效应”将治疗信息向病灶部位发送输布,这便是“经络传输效应”和“穴位信息效应”的双向作用。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临床验证,发现当针刺内八卦时,其所激发的经气信息除循经感传外,主要是向周围(包括深部)呈立体的放射状扩散传输,这便是信息沿八卦经络传输的一种信息“放射状效应”。但这种信息放射状扩散作用就如电子波一样,其向周围放射、扩散的波幅会因经络路线和距离的不同而受到一定的影响,

同时还会受人体各种因素的干扰,所激发出来的能量信息有时无法或全部到达病灶区域,这或许正是我们某些时候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为此,对经络信息的传输方式和路径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探寻到了其中一些以前没有发现过的新东西。

针灸治病的第一步,便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将穴位内储存的能量信息激发出来,但对穴位的刺激必须要达到“有效刺量”才能激发穴位中聚集的能量信息。那么什么是“有效刺激量”呢?就是我们选定的治疗点经刺激后“单位时间内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达到了治疗量”,即可称之为“有效刺激量”。不然就不能称为有效的刺激量,因为所用的方法未能激发出一定的能量信息,也就达不到对疾病发挥有效治疗作用,所以也就不能称之为有效刺激量。治疗疾病的能量和信息都有了,接下去是如何把它及时而准确地输送到病患区域,这就要看能量信息传输的路线和速度是否达到了一定的要求。

从内八卦激发出来的经气(即治疗信息),基本按三条路线传输:一是按照传统经络的路线传输,前文已经说过,神阙为百脉之所聚,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在腹部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经络网,针刺内八卦后所激发的经气可以沿着这些经络通路到达病灶部位;二是按太极八卦经络分布的路线传输到达与八卦经络所对应的脏腑;三是全方位的立体放射状传输。

明确了以上的经络传输问题后,我们在临床治疗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重点运用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理论,结合传统经络穴位,设计出合理的经气输布方案,使针刺后所激发的能量信息以最快捷的途径到达病所。

由于人体的重要脏腑都分布于胸腹部,而各脏腑之气又大都深聚在胸腹部的募穴,所以募穴有着非常重要的治疗作用。有些募穴本身就分布在中八卦上,如胃募中脘、大肠募天枢、小肠募关元、三焦募石门、膀胱募中极等,这些穴位既是任脉和胃经的腧穴,又属于中八卦内的重要腧穴,对治疗这些脏腑的病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又都交会于腹部,构成了以神阙为中心强大的“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从内、中八卦激发的经气与五脏六腑的距离最为邻近,经气也就能最先到达,所以太极六合针法对治疗脏腑的疾病犹为有效。

四、太极图人体定位法

(一)、神阙太极图

一提到太极图,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一个圆圈,尽管圆圈里的内容对许多未谙此道的人来说感到陌生,但对这个太极图还是认识的。人的肚脐也是一个圆圈,虽然绝大多数人的肚脐不是正圆形,有的甚至巳完全变形了,但人们习惯上还是会把肚脐看作是圆的,不会说某人生的是方肚脐或长肚脐。人体上有无数个小太极,神阙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神阙是人体的太极中心点。神阙太极图以肚脐为中心直径约为三寸,太极图里面的两条黑白阴阳鱼在凹陷的脐沟里顺时针方向转动,昼夜不停,生生不息。

(二)、腹部太极图

人的腹部是个左升右降的太极图。脾气上升,胃气下降,与天体太极左升右降的运行轨迹相吻合。中脘、中极和左右大横再加上神阙正好是河图洛书中间的五个点。如果我们把太极图竖放,分隔黑白阴阳鱼的灵界线中点正对神阙的脐蕊,那么阴阳鱼的两个鱼眼正好分别对应下脘穴和石门穴。如果将太极图旋转平放的话,则两个鱼眼正好分别对应左右天枢穴。中脘、中极和左右大横,再加中心的神阙,五个穴位五行五象:左大横表示东方甲乙木,右大横表示西方庚辛金;中脘穴表示南方丙丁火,中极穴表示北方壬癸水。神阙居中表示中央戊已土,其形方象地;周围四穴又象太极含四象,神阙又象太极含一气,其形圆象天,正是一个活生生的太极图。在腹部的太极图上看神阙是太极的中心点,而神阙又是一个独立的小太极。

五、八卦图人体定位法

八卦分为天体八卦和人体八卦。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系统,至今依然无法确定人体的内涵和界面。人体八卦其意就是反映人体的八卦体象和八卦在人体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天观问题。人体不但普遍存在着太极阴阳全息,而且普遍存在着八卦全息。并且都可以八卦定方位。通过八卦体现了人体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人体八卦反映了人与天地宇宙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人离不开宇宙所赋予的自然环境,而宇宙间的运动变化又折射在人体身上,宇宙与人体在各自运动过程中具有相互感应的效应,通过八卦反映了天人一理、医易相通的原理。?

太极六合针法将人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八卦。以神阙穴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定为内八卦,内八卦以外腹部前文所述及的太极图范围定为中八卦;中八卦以外的躯体及头面四肢为外八卦。三层八卦的方位均以后天八卦的方位定位;因此它的定位方向是从内到外以放射形扩展。太极六合针法的核心理论是“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因此我们必须先对人体上三个八卦的定位作全面的了解。

(一)、内八卦定位法

内八卦是太极六合针法中“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的枢纽中心,大部份疾病的治疗都在内八卦组方、定位并布针施治,通过刺激局部的信息效应器激发深聚的能量,然后把激发出来的能量转化为治疗信息,通过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向周围的病灶部位输布。

内八卦的定位以神阙为中心,直径约为三寸左右。它不是以肚脐的大小范围为界定(这一点是与脐针疗法的最大区别),因为肚脐的的大小各人相差甚大,在腹部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肚脐的大小范围也会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内八卦的定位应以整个腹部的比例去衡定。我们将腹白线的中心点至腹部边缘假设为六寸,两边相加为十二寸,内八卦的直径范围约为三寸,它在腹部所占的比例约为腹横线的四分之一。这个定位法是参照古代道家的练功结丹的方法而定(道家练功结丹称神阙为下丹田)。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去衡定内八卦的大小范围?上面说过,除了各人肚脐的大小不同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环境、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等的改变,肚脐的外形、深浅、皱襞等结构都会不断发生变化,本来很深的肚脐变得浅了,或因腹部脂肪的积聚使脐孔变深,有的大肚脐变得小了,圆形的变为斜的等不一而足。尽管肚脐的形状变了,但它里面所储存的信息源却没有因此而改变,因为所改变的只是肚脐的外表形状。或许是由于年龄的增长精气衰退,神阙所储存的能量也相应减少。就如我们一家人住在一栋房子里,年长日久后,由于风雨的侵蚀,房子的外围倒塌剥落,整幢房子的轮廓变得小了,但住在房子里的人却没有因此而减少。

笔者经过实验,在内八卦范围内针刺治疗,与单纯的在神阙针刺其效果相仿,这样,对于那些肚脐畸形或闭锁的患者治疗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接下去我们只须将一个后天八卦图往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的三寸范围一放,就会看得一清二楚,也就不难定位了。

定位时先以神阙穴为中心确定纵向的中轴线,上面的为离卦,下面的为坎卦,左边的为震卦,右边的为兑卦(左右定位以医者的观察角度为准,与患者的自身角度正好相反),左上角为巽卦,右上角为坤卦,左下角为艮卦,右下角为乾卦。八卦与脏腑对应在后面的章节中自有详细论述。

(二)、中八卦定位法

内八卦的定位确定后,中八卦就非常容易了。说得清楚一点,中八卦就是在内八卦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放大。中八卦的大小范围与腹部太极图范围相仿,先定出四正位:上部以任脉的中脘穴为界,下部以任脉的中极穴为界;两边各以左右的大横穴为界。四正位界定后,四隅位可在四正位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方位界定。中八卦的方向定位与内八卦完全一样,因此我们只要将内八卦的方向定位准确后,中八卦的定位只须以内八卦范围向外作放射状扩大延伸即可。

(三)、外八卦定位法

外八卦的范围比较广泛也有些复杂,凡中八卦以外的头面、躯体和四肢等部位都可看作为外八卦。外八卦的整体定位以古洛书理论为依据。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将人体看作为一个伏着的神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九数为头居离位,一数为尾居坎位;三数为左胁居震位,七数为右胁居兑位;二数为右肩居坤位,四数为左肩居巽位;六数为右足居乾位,八数为左足居艮位。五十为脏腑居中心(左右方位是以医者的观察角度,如为自身则相反)。因后天八卦的方位是以洛书的方位定位,所以外八卦的定位也是以洛书的方位所决定。外八卦所涉及的范围比广,它不是以部位而定,而是以各个大小区域去定位,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起来也有些复杂。“戴九履一”,九数为火居南方为头,一数为水居北方为尾;头为人体的最高点,也是离位的最高处,其下的脸面、颈项部以及胸部的中线等范围都可看作为外八卦的离位,也即任脉的中脘穴以上一定的中心区域都可看作离位;人如果去掉下肢,以躯干部来说,会阴、尾骨为最低点,所以在任脉的中极以下的中心部位如曲骨、会阴等处皆可看作为外八卦的坎位;“左三右七”,指的是左右腰胁部,三数为木居东方为左腰(实为右腰),八数为金居西方为右腰(实为左腰),定位以神阙为中心的腹横线大横穴以外的区域分别为震位和兑位;“二四为肩”,二数为右肩居右外上隅坤位,凡中八卦坤位以外的右上腹、右胸、右肩、右臂和右手都属于外八卦的坤位;四数为左肩居左外上隅的巽位,凡中八卦巽位以外的左上腹、左胸、左肩、左臂和左手都属于外八卦的坤位;“六八为足”,六数为右足居右外下隅的乾位,凡中八卦乾位以外的右下腹、右腹股沟、右股、右膝、右小腿和右足都属于外八卦的乾位;八数为左足居左外下隅的艮位,凡中八卦艮位以外的左下腹、左腹股沟、左股、左膝、左小腿和左足都属于外八卦的艮位。外八卦就是人体的大八卦,亦即人的整体八卦。(外八卦的左右之分亦是以医者的观察角度为准,如系患者自身则正好相反)。

头八卦和手八卦亦属外八卦的范围,但它们又各自单独成为一个八卦治疗系统,用于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在此不作详述。

外八卦天地定位,中八卦日月运行;内八卦阴阳交合,这就是构架太极六合针法临床治疗的基础理论。明确了人体的三层八卦定位后,我们可以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将天体八卦和人体八卦融合在一起,然后根据八卦方位的分布去定位治疗。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的组方用穴定位是按照脏腑与八卦的所属关系决定,由于机体生存所必须的能量物质主要依靠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继而通过后天的运化来维持正常的运转,所以太极六合针法的脏腑定位都是以后天八卦为依据。

太极六合针法的临床应用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太极六合针法的适应症很广,可以说凡是适应于普通针灸的病人都能适合于本针法的治疗,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慢性咽喉炎、失眠等,以及妇科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风偏瘫、颈肩腰腿痛等,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由于该针法针具纤细,

操作手法柔和,治疗时少有痛苦,因此适合于除婴幼儿以外的任何年龄段病人。

(二)、禁忌症

太极六合针法的治疗布针以腹部为主,因此,原因不明的急性腹痛为禁忌症,以免掩盖病情而引发危险。孕产妇、腹腔恶性肿瘤、肝脾肿大、肝硬化腹水、晚期癌症病人等均应列为禁忌症。此外如年幼儿、神智不清和一切不能配合的患者也不能针刺,还有,餐后一小时内禁针,饱食后两小时内针刺腹部时须谨慎操作。

二、针具选择

选用普通不锈钢毫针,为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建议使用一次性针具。规格选用直径0.20—0.30毫米之间;长度可在25—75毫米之间,最长不超过100毫米。太极六合针法属温和针法,为减轻疼痛,用针不要太粗,应以细针为宜。

三、病人体位

为保证治疗时病人安全舒适,最好采用仰卧位,这样既有利于医生操作,也能使病人在留针期间不致于因体位不舒而疲劳,同时也能减少晕针的发生。

四、操作运针

为减少进针疼痛,手法宜轻柔,切忌粗暴,应用快速进针手法,亦可采用套管法进针。进针按先后次序至预定深度后先不急于运针,待全部完成布针后再开始双手同时运针以联接经气,这样经气交互联通,遥相感应,疗效会更好,也可用电针仪连接以催气。

五、留针时间

太极六合针法没有固定的留针时间,可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掌握。急症、实症留针时间可短些,慢病、虚症则宜延长留针时间。一般性疾病留针时间约在30分钟左右即可。

(一)、第一步,治疗针。

第一步,针刺内八卦为治疗针。太极六合针法治疗的的第一步是先在内八卦范围布针。内八卦的范围我们巳在第十二章第五小节作了详细的叙述,不管是治疗什么疾病,都应先在内八卦布针。大多数人的神阙是正常的,尽管它的外形差异很大,但都会有一个近乎圆形的轮廓。有的人脐孔很深,我们究竟应在那一层下针治疗呢?一般来说,凡治疗脏腑疾病、身体深层疾病或病情较长的,我们可在接近神阙的底部即脐沟处下针;反之,如治疗躯干四肢或表浅的疾病,可相对在脐壁的上部即靠近腹壁表面的地方下针。无论在哪个层次针刺,针尖的方向都是向外呈放射形。但有一部份人由于出生时脐带结扎不好或其他的一些原因,脐孔生来就是平坦的,也有的甚至脐蕊向外凸出;也有年龄大的人由于气机的退化脐孔逐渐变得平坦,有些几乎巳看不到脐孔,只留下一圈皱襞,对这些病人的针刺,我们只要在内八卦的相应范围内针刺,照样能获得很好的疗效,只是我们针刺时要根据病情的不同调整针刺的深浅角度。

前文巳经说过,神阙是人体最大的能量储存库,以神阙为中心的内八卦储存了人体大量的能量信息,一旦受到激发,能量信息就会向外释放并往需要的部位输送。所以在针刺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治疗方位,以便将能量信息按预定的部位输送,这就是针灸治病的组方用穴。疾病治疗的成功与否和疗效的好不好,与组方是否合理有很大的关系,就如同中药的处方一样,组方合理,药到病除,组方不合理的徒劳无功。所以我们在组方用穴上一定要细加思考,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无论在哪个层次针刺,针尖的方向都是向外呈放射形。

神阙是人体最大的能量储存库

(二)、第二步,导引针。

第二步,针刺中八卦为导引针。按针刺内八卦针尖循行的朝向在距神阙中心点约一寸半以外至四寸以内的中八卦范围布针,针尖的朝向可与内八卦相一致(→→)。在中八卦布针有如下几个作用。

1、导引作用:将从针刺内八卦所激发出来的经气(治疗信息)及时而准确地导引至病灶区域;

2、接力催化作用:以上说过,针刺内八卦时,可激发能量呈放射状向周围(包括深部)扩散,也可沿太极八卦经络系统的路线传输,但这种放射状的扩散或沿经络传输现象犹如电子波段一样,其向远端传输的力量和速度会受距离的影响,有时还会受人体各种因素的干扰,内八卦所激发的能量信息有时无法按时到达病灶区域,或经气只是能部份到达病灶区域,而不是全部,这或许也是我们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此时我们若能在经气循行的路线上补上一针,则能起到接力作用,就如长跑的接力赛一样。同时能起到一种催化作用,由于内八卦和中八卦的针尖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针刺后所产生的两股经气不但联合到了一块,而且能起到一种催化作用,加速信息向病灶部位的传导,能促使经气直达病所,增强内八卦所发射的经气对病灶区域的输布,使治疗信息能更快地传输到达预定目标。

3、经气叠加作用:熟悉多米诺骨牌力学原理的人都知道,当第一张牌倒下后撞到第二张牌时,第二张牌倒下时所产生的能量为两张牌之和,当撞到第三张牌并倒下时,所产生的能量会更大,能量如此依次递增,倒下的牌越多,产生的能量就越大。从内八卦激发的经气到达中八卦后,会起到一个撞击作用,与针刺中八卦后激发的经气合为一处,其能量产生叠加,因此加强了向病灶部位传输的信息效应。联合作用。针刺中八卦所激发的能量虽然没有内八卦强,但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与内八卦的经气联合后能量信息就会更强了。

对于针刺激发经气的感传方向问题,在中国传统针法的循经感传方面就有诸多论述,如针刺四肢远端治疗头面部或胸腹部疾病时将针尖略偏向病灶处,有时能加强经气的循经感传,我们可以将此现象称之为“经络感传效应”。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那就是经气是如何选择性地到达病灶部位的。比如我们治疗一个同时患牙痛、胃痛和足背痛的病人,针刺胃经的内庭穴,内庭穴的经气激发后循经上传,按理说应该是最先到达足背,然后是胃部,最后才到达面部。但事实并非如此,最先达到止痛效果的却往往是牙痛,其是是胃痛,足背却是最后,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病灶信息接收效应问题,人体的一些脏器或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后,会产生一种病理信息,一般来说,锐性疼痛所产生的病理信息要比纯性疼痛来得强,这种信息反应会在相应的穴位或其对应区域有所反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作用。其实这种病理信息也是罹患的脏器或组织向周围相关的效应器发出的一种求救信号,就如我们人在遇到危险时会本能地发出求救声一样,发生危险的程度越高,所发出的求救信号也越强,其所得到救援也就越快。上述的例子中牙痛的性质一般比胃痛来得剧烈,其所发出的病理信息也较强,所以接收治疗信息的效应作用也强;而足背疼痛虽与治疗穴位邻近,但由于它的疼痛程度比牙痛轻,所以它发出的病理信息也远比牙痛弱,困此得到的治疗效应也最迟。

针刺内八卦后会产生经气“放射状效应”,它感传的方式有二:一是循针尖的朝向作立体放射状感应传导,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针尖朝向感传效应”。这种感传效应在治疗体表疾病时非常明显。如前额痛时针刺离卦就能达到止痛。二是循太极八卦经络传导,如治疗以八卦定位所属脏腑的病症时,其治疗信息并不是依针尖的朝向作放射状传导所能解释,如治疗胃腑疾病时我们针内八卦的艮位,可胃并不在艮位的方向上;再如治疗肺炎咳嗽时针兑位,肺与气管所处的位置与针刺的方位也不一致,但治疗信息却能分别感传到胃和肺部,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将这种感传方式称为“脏腑感传效应”或“病灶感传效应”。那么这种治疗

信息又是如何感传到达胃部和肺部的呢?那就只能用神奇的太极八卦理论去解释了。人体的脏腑和病灶感传效应既复杂又微妙,很难用现代的医学理论去阐释。

脐八卦的脏腑感传效应既复杂又微妙,很难用现代的医学理论去阐释。神阙是全身最大的全息元,也是全身最大的能量激发点之一,针刺神阙后所激发的经气能量可呈放射状感传,它不但以神阙为中心向周围放射扩散传导,同时也向腹部的纵深地带放射和扩散,我们可以将这种放射扩散现象称为神阙经气的“放射状效应”。从神阙发出治疗信息所产生的“针尖朝向感传效应”有时比“脏腑感传效应”更为明显。在治疗一些身体表面的简单疾病时不难看出,只要针尖朝向病灶方位就能迅速奏效,这或许就是神阙经气所产生的“放射状效应”治疗作用。

小六合针法

小六合针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1、头痛 【辩证组方】:乾卦、坎卦、震卦、离卦。 乾卦、坎卦、巽卦、离卦 方义详解:乾卦为首主脑,脑为精明之府。乾卦为治疗多经络多病因所致头痛的重要卦位。坎卦主肾应脑,肾为元气之根,藏精而生髓,坎卦乃肾水之源,具有滋养肾阴,补肾益精、滋肝养脑的功效;主要治疗肝肾气虚所致的头痛。震卦主肝柔筋,主治颠顶之头痛。离卦主心通络于脑,其洛书方位亦应于头脑。 2、落枕 治疗组方:巽位、离位、坤位,洛书或时钟位。 方义详解:巽卦五行属木,主筋脉之病。主治颈项筋脉扭伤致强直强硬的落枕等病。离卦五行属火,应于洛书头脑之位。坤卦应脾,主肌肉,五行属土。主治颈项两侧肌肉僵硬的落枕,坤卦主要是松肌柔肉和洛书的方位治疗。 3、颈椎病 治疗组方:乾位、坎位、震位、离位。 方义详解:方中乾卦主脊强肾,坎卦主肾壮骨,震卦主肝柔筋,离火具有温补脾土舒缓肌肉之功。以此四卦调控,多法相应,自有法简效宏,针到病治之功。 4、肩周炎 治疗组方:艮位、巽位、坤位、曲池。 方义详解:艮卦属阳明应手,艮为山,卦性为止,阳明经络循肩而上。配合坤、巽两卦治疗肩周炎当会有很好的疗效。巽卦应胆,洛书位对应左肩。 5、急性腰扭伤 治疗组方:乾位、坎位、震位。 方义详解:乾卦主督脉应脊椎,督脉。坎卦主强腰补肾之功,腰为肾经气血汇集之处。震卦应肝主筋,有疏风通络,调和气血之功,三卦同取,能使筋肉强健、骨脊润和,腰痛自治。 6、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组方:乾位、坎位、震位、内关。 方义详解:乾卦主脊椎,通调督脉,疏通太阳膀胱经气;坎卦主肾与膀胱,补肾益精,疏通腰部气血。震卦应肝主筋,强筋通络、理气散瘀。坎水得金而生,震木得水而滋,如此脊通腰柔,骨坚筋韧,疾病自然而愈。 2内科病 1、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 【辩证组方】:中土、乾卦、坎卦、离卦 乾卦、坎卦、巽卦、离卦 坎卦、离卦、坤卦 坎卦、震卦、离卦 坤卦、坎卦、离卦

太极六合针法入门

太极六合针法入门 太极六合针法自推广应用于临床应用以来,已被全国广大的针灸界同仁所认识,由于针法易学易用,安全微痛,操作简便,高效快捷的特点,喜欢它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还有不少朋友对针法不是很了解,仍持观望的态度在六合的边缘徘徊,我们决定于10月20至21日在河南郑州市召开首届太极六合针法经验交流会,邀请大家参加这个年会,就是想让朋友们对六合针法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对于这个年会我们有三个目的: 第一,通过这次会议,让大家认识六合,了解六合。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想让大家了解六合针法,因为现在针灸界有许多有关六合的传言,对六合针法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的说它疗效神奇,百病皆治;也有的说它疗效平平无奇特之处,还有一些朋友则认为六合针法即脐针加腹针。这次会议大家可以听一听(听老学员的应用六合经验介绍),看一看(看现场操作演示),验一验(亲身体验感受一下),我相信大家通过这三步后就会对六合针法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交流六合针法临床应用经验。六合针法自1998年公开以来,已有80个人参加了面授培训,还有个30人参加了小六合针法网络班学习。第一批参加面授的学员已有三年临床经验了,还有很多六合的后起之秀,他们不但用六合针法治疗常见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疾病,在六合这块新天地里有很多创新发明,使临床疗效更为增强。这次他们会把出色的成功经验在会上详细介绍,让大家一起分享六合成果。

第三,建立六合大家庭,宏扬六合精神。六合理论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这个针法是属于社会的,属于人民的,它起源于社会、自然,将来还是要回归于社会和自然。好多人不明白六合是什么意思,我可以用两句话作简单的说明:“放之则弥六合,收则退藏于密”,也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意,故六合即为天地自然之道,六合针法即天地自然针法。 六合针法的培训是终身制的,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以后无论何时何地有课或培训班,老学员如有兴趣,都可以免费参加听课再培训。这是每个六合学员的权利,当然有权利也会有义务,每个六合的学员,都有义务研究六合,宣传六合,发扬光大六合精神。所以凡经过六合针法培训的学员,就是进入了六合团队。我们要精诚团结,凝聚六合大家庭的力量,共同努力把六合针法发扬光大,将六合针法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同心弥六合,大业照千秋。 六合针法属道家易理针法,针法的内容渗透了一些道家理论,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为万物的化生规律,也是太极六合针法四步通调基础理论;并把太极、八卦、河图、洛书等作为布针的基本模式治疗疾病;六合针法是天地自然针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天人相应,人天合一的自然理论应用于针法。六合针法也是易理针法,把易经的简易、不易、变易、交易四大总则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同时属于综合性的针法,几乎可以将中国所有的针法熔为一体,所以大家不担心学习了六合针法后会放弃以前所学,如能将六合针法与以前所学的各种针法融合后应用于临床,则疗

神奇小六合针灸法

一患者因受寒、潮致腰疼后,扩筋膜涨,引起右腿股疼,怕凉,就是二十几度的天气,腰部也围着一件衣服。 取穴:乾、坎、巽、离、内关。 针法:小六合。 按次序在手掌上进针,针后不到一分患者笑着说,真快,腿不疼了。 神奇小六合:头疼、闷、血压高、头部出汗、恶心针

进症退

一患者头疼、闷、血压高、头部出汗、恶心。 取穴:坤、乾、坎、离、中土。 针法:小六合。 先在左手进坤、乾两针,患者说头已经舒服了,再离位一针,患者说虽然好多了,就是心还一点慌。接着在右手中土再进一针,患者说这会儿诸症已消。实泄其子,因离火盛,故在右手中土进针,以泄离火之盛。

神奇小六合:颈腰椎增生,左颈酸胀,左膝、手麻等症针入即效 一患者颈腰椎有增生,左颈酸胀不适,左膝麻,左手麻等症。 取穴:坤、乾、震、离。 针法:小六合。 按次序进针,感觉轻松一些了,但还有点麻感。在手有瘀结处拍几下后,手麻已消。但左膝还麻,去针,在右手上艮位进一针,找到其腿上瘀结,用小针刀外解结后,前后不过五分钟,诸症法去。

最后在右手艮位上的一针 神奇小六合:入针即效治类风湿 王某,女49岁,北京。2010年4月25日求治。 症状:类风湿关节炎三年了,原来是腿疼,吃了一段时间中药,腿不疼了,现在出现双手指疼,双手无法握拳。针法:太极小六合针法。

取穴:坎、巽、震。 我说,今天不算为你治疗,你也不了解我的治疗效果,先给你试三针,看看效果,你觉得效果好,你就过来治疗。如果没有效果你就不用过来了。 她说,好的,谢谢了。 第一针从左手坎位进。我说,你握一下右手,她就握了一下,手指已经合笼一些了。 第二针从左手巽位进。我说,再握一下右手,她又握了一下,这回手指快握紧了。 第三针从左手的震位进,我说,接着握一下右手,这回她很兴奋,把拳头握紧了(如图)。

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偏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太极六合针;毫刃针;偏头痛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有过或轻或重的偏头痛。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伴随出现的症状,如血管紧张、感冒、发热、脑部炎症等,甚至一些全身性的疾病有时也可引起偏头痛[1,2]。西医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曲坦类止痛药为主,此类药物缓解偏头痛症状的疗效显著,但易造成一定的药物滥用现象,且副作用较多,长期疗效较差。如消化道溃疡、肾功能损害、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肺动脉高压等。中医治疗则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头痛、外感头痛、瘀血头痛、肝阳上亢头痛、肾虚头痛、瘀血头痛,采用传统针灸辨证治疗[3-5]。但往往疼痛缓解慢,病程缠绵难愈,疗效差。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采用太极六合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偏头痛,发现其见效快,无副作用,长期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中医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门诊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及排除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4.07±10.36)岁;病程1~10年。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3.36±10.43)岁;病程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1]:①发作时持续时间为4~72 h;②发作5次以上;③排除器质性疾病,或者虽提示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可证实偏头痛的发作与该疾病无相关性。 1. 3 排除标准①滥用止痛药物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③患有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④不能配合治疗方案治疗者。 1. 4 方法 1. 4. 1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患者在治疗床取仰卧位,施术部位

小六合针法

1、头痛 【辩证组方】:乾卦、坎卦、震卦、离卦。 乾卦、坎卦、巽卦、离卦 方义详解:乾卦为首主脑,脑为精明之府。乾卦为治疗多经络多病因所致头痛的重要卦位。坎卦主肾应脑,肾为元气之根,藏精而生髓,坎卦乃肾水之源,具有滋养肾阴,补肾益精、滋肝养脑的功效;主要治疗肝肾气虚所致的头痛。震卦主肝柔筋,主治颠顶之头痛。离卦主心通络于脑,其洛书方位亦应于头脑。 2、落枕 治疗组方:巽位、离位、坤位,洛书或时钟位。 方义详解:巽卦五行属木,主筋脉之病。主治颈项筋脉扭伤致强直强硬的落枕等病。离卦五行属火,应于洛书头脑之位。坤卦应脾,主肌肉,五行属土。主治颈项两侧肌肉僵硬的落枕,坤卦主要是松肌柔肉和洛书的方位治疗。 3、颈椎病 治疗组方:乾位、坎位、震位、离位。 方义详解:方中乾卦主脊强肾,坎卦主肾壮骨,震卦主肝柔筋,离火具有温补脾土舒缓肌肉之功。以此四卦调控,多法相应,自有法简效宏,针到病治之功。 4、肩周炎 治疗组方:艮位、巽位、坤位、曲池。 方义详解:艮卦属阳明应手,艮为山,卦性为止,阳明经络循肩而上。配合坤、巽两卦治疗肩周炎当会有很好的疗效。巽卦应胆,洛书位对应左肩。 5、急性腰扭伤 治疗组方:乾位、坎位、震位。

方义详解:乾卦主督脉应脊椎,督脉。坎卦主强腰补肾之功,腰为肾经气血汇集之处。震卦应肝主筋,有疏风通络,调和气血之功,三卦同取,能使筋肉强健、骨脊润和,腰痛自治。 6、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组方:乾位、坎位、震位、内关。 方义详解:乾卦主脊椎,通调督脉,疏通太阳膀胱经气;坎卦主肾与膀胱,补肾益精,疏通腰部气血。震卦应肝主筋,强筋通络、理气散瘀。坎水得金而生,震木得水而滋,如此脊通腰柔,骨坚筋韧,疾病自然而愈。 2内科病 1、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 【辩证组方】:中土、乾卦、坎卦、离卦 乾卦、坎卦、巽卦、离卦 坎卦、离卦、坤卦 坎卦、震卦、离卦 坤卦、坎卦、离卦 坤卦、兑卦、坎卦、离卦 乾卦、坎卦、离卦 2、高血压 【辩证组方】:坤位、坎位、离位,内关 乾卦、坎卦、离卦,内关。 坎卦、离卦,内关 3、心脏病 【辩证组方】:中土、坎卦、离卦,内关。 坎卦、震卦、离卦,内关。 坤卦、坎卦、离卦,内关。 4、痔疮

太极六合棍

六合棍 棍谱 一、起式二、退步上撩三、上步提膝背棍四、三连棍五、提膝背棍六、马步拦腰棍(3个)七、打花座盘八、翻身扑步摔棍九、崩、架、打三棍十、打花太公钓鱼十一、行步败势十二、崩立棍十三、马步立棍十四、背步戳棍十五、扫膝棍十六、转身座盘十七、回身戳十八、犀牛望月十九、转身座盘二十、回身上步挑裆二十一、三劈棍二十二、回身戳二十三、并步点棍二十四、上步左右三撩棍二十五、上步歇步拍地棍二十六、转身马步扛棍二十七、并步点棍二十八、立棍二十九、扣步回身上戳三十、立棍扣步上步戳三十一、上步架棍三十二、双臂合棍三十三、蹬腿三十四、左右打虎三十五、并步吊打三十六、进步肋下挎肘舞花(3个)三十七、转身倒插步点棍(3个)三十八、乌龙搅海三十九、三盖打四十、旋风脚四十一、云棍四十二、风扫残云四十三、左右撩棍四十四、收势

一、起式 图(1) 面南背北自然并步齐步站立,精神抖擞,右手垂臂上体右侧虎口朝前握棍,棍贴身直竖身体右侧,棍尾端着地,棍头朝上;左臂松垂贴身于身体左侧,眼神平视正前远方。 图(1)(2)(3)图(4)(5)图(6)图(2)(3) 扭头眼神左视,左臂座腕舒臂左展,接而头恢复正常正视,左臂屈臂收回胸前,立掌单掌合什,如同道家打聘礼姿势。 二、退步上撩 图(4)(5) 右手提棍向上举棍过头,随接提右腿向后腿撤一步,落脚成重步,左脚脚跟上翘成虚步脚尖点地,再而左臂提臂前伸,在右手下棍之后部抓棍,接继右手后带,左手上抄,使棍头护肩打顺弧走势上挑,而先向前送棍把,后而后摇,走逆弧贴于左胯左旁,整体成挑势。 三、上步提膝背棍 图(6) 身形左转成胸面对朝向东,两臂打棍花变右手单手握棍将棍斜背于背后,提左膝,成臂前伸探臂,掌心朝前打亮掌。 四、三连棍图(7)—— 图(7)(8)(9)(10)1、图(7)(8)(盖劈棍) 承继上式提膝背棍,前落左腿,就而右臂单手握棍下右上位置抡棍而起,接而左转身成胸面向北,就势抡棍,就势再上右腿进步,右手握棍斜劈而下。 2、图(9)(下打) 承继本式前个动作两臂握棍在身前平棍下打。

太极拳源流

太极拳源流解密 2008-01-31 太极拳源流解谜 李昌 2003年发掘出了纂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此家谱的面世可以解决李自成大将李岩身世、太极拳起源、洪洞移民路线三个方面的悬疑问题。《李氏家谱》为唐村李氏十世李元善(1642年—?)修编,据家谱记载,明初山西移民首至河南河内(今博爱县)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官府在此“设司驻员,迎迁分办”,移民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受“三教圣师舍食传拳”,又据《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千载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可知,僧道所授拳为唐初李道子所创的“无极养生武功”。自此唐村李氏世代文武双修,迨至李氏八世李春茂“中贡后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博公武道……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枪艺,誉传神功”,九世李仲、李岩兄弟二人和姑表兄陈沟陈奏廷三人“太极门拜师结义……创艺太极拳养生功”。从后世留传的李氏拳谱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拳谱名称上,三兄弟创艺的“太极养生功”就是今之太极拳,从太极功到太极拳是古今名称的变迁,三人所学的“十三势拳”也是今之太极拳,从十三势到太极拳是古今概念的延展。由此,太极拳起源的问题浚清矣,太极拳原是由明末陈王廷、李仲、李信三人共同确立,若说太极拳源出道门,是太极拳根源于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若说十三势是太极拳,因为十三势是太极拳的母拳,若说太极拳是张三丰始创,则是完全的无稽

之谈,溯祖张三丰无疑缩短了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所以太极拳始源既与张三丰无关,亦与武当山无染。 现代所谓的太极拳,在创始之初称为“太极养生功”,这个名字直接源出唐初李道子所始创的“无极养生功”。李道子为什么命名为无极养生功?因为千载寺原名无极寺,李道子所创乃源于导引吐呐的养生法门,故名无极养生功。李陈兄弟何以命名为“太极养生功”?因为三人拜师学艺于太极宫,目的为养生健体,宗旨一脉相承,所以仍以养生功自称,故名太极养生功,简称为太极功。功又通称为拳,无极功和无极拳、太极功和太极拳,异名同谓,所以李氏家谱中也称无极养生功为无极拳。三人在太极宫所学武功即为无极养生功、十三势、通臂拳以及千载八势、心意六合拳等。无极养生功为唐初李道子始创,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已经流传数百年,自创艺以来,李道子凭此“功惊武林”,并且生前“艺传东泉,医游扬州,庐山传艺,塑艺少林”,直到晚年方“归故育弟”,可见无极养生功当日的辉煌,并在大江南北传下了种子。所以,自唐以来,无极养生功即已在社会或方外流传。十三势未知源于何时,也许是无极养生功的别名,从十三势拳超乎寻常的养生效果可见端倪。据《李氏家谱》记载,八世李春茂(1568年—1666年)时已经传习十三势拳,十三势实为十三种劲法的总结,涵盖了武术运动中千姿万态的劲法规律,是对拳术的最高总结和把握,对此笔者另文专述,不赘。十三势在博爱习惯地被称为“十三势软手”,简称“软十三”,有多套,从《李氏拳谱》中李鹤林所留传的“十三势”拳谱来看,和当今之杨式太极拳几近相同,可知当年陈长兴所传于杨禄禅的就是十三势拳,但此十三势不见于后世的陈式太极拳中,可知陈家沟的拳有失传。通臂功即今之108式通臂拳,温县陈家沟还有谱在,山西洪洞还有传习,当今博爱县也有传习,观之拳谱,有诸多名称来源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之三十二势,可知是明代中期以后的产物,据《李

浅谈五腧穴(五)

医师简介:申永寿(作者)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硕士) 现任职务: 延边中医医院主治中医师 益源健康培训机构——特约讲师 医师履历: 吉林省中医院注册医师 吉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针灸康复师 延吉市现通医院骨伤科住院医师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中医师 龙井市医院康复科主治中医师 主治: 擅长徒手手法及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针灸、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西医康复理念及中医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偏瘫及内科病

五腧穴房大海老师专研《黄帝内经-灵枢》,悟出人迎寸口脉与针法融为一体的针道,从而整理出千年古针法《太极脉针》系统,太极脉针易学易用取穴精简但效果宏大且立竿见影,适用于疼痛,内科,妇科等病症,其治疗篇中五腧穴占重要部分,五腧穴:顾名思义则是五个输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简称“五腧” 上期我们按着房老师的讲课思路,讲解了五腧穴的阴阳五行 属性。这期我们讲解五腧穴的子母补泻法。根据上期的讲解

和下面的表格,我们知道五腧穴归经及每个穴位都有其相应 的属性,那么我们在临床应用中该如何发挥其经性及穴性(经络与穴位的五行属性)呢? 其实这些治疗方法已经在灵枢经里说的非常非常清楚了,而且针刺法和补泻及针刺禁忌等说的非常详细,但后人多关注在外在华丽的内容上,很少回到古经典中。在此小编仅仅推荐给大家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比如补母泻子法中最重要的实则泄其子,虚则补其母原则。先举个例子,肺脏的实证:肺实要泄其子,肺经本经上的尺泽穴属水,金生水,属子穴,按原则泻尺泽穴,这是本经的补母泻子法。还有异经的:其子经为肾经及膀胱经,肾经的本穴为阴谷,本穴的意思就是该穴的属性和该经的属性相同,如肾经属水,阴谷穴也属水,所以可泄阴谷。泻法参考灵枢经的针法,比如迎随补泻等等。五腧穴力量强大,必须重视

转载太极六合针法

转载 太极六合针法图说明 圈子从内向外依次为: 1、太极图、河图洛书中五点 2、方位:东南西北 3、十二地支图 4、洛书八方图 5、八卦卦符 6、八卦卦名和五行属性 7、八卦的内、外卦与脏腑、身体对应 8、八卦与人体脏腑器官对应 9、八卦所属主要功效 10、八卦所属主治疾病 11、八卦与十二经络的主要配穴 八卦各卦与人体脏腑器官对应 乾卦:属性健。对应大肠、脑、脊椎、督脉、胸部、左下腹、左下肢、男性生殖器。 坤卦:属性顺。对应脾胃、任脉、腹部、左肩、肌肉、消化系统。 震卦:属性动。对应肝脏、双足、神经、筋脉、筋膜、右腰、右胁肋、右肩臂等。 巽卦:属性入。对应胆腑、肱股、右肩、神经、食道、肠道、淋巴系统、呼吸器官。 1、坎:属性陷。对应肾、膀胱、任脉、耳、腰、骨、髓、脑、发、性器官、血液循环、泌尿生殖、免疫系统。 离卦:属性附。对应心脏、心包、血脉、小肠、眼目、头脸部、颈部、胸部、上腹部。 艮卦:属性止。对应脾胃、鼻、手、右下肢、脚背、足趾、背脊、皮、乳房等凸起之处。兑卦:属性悦。对应肺脏、气管、食道、口舌、咽喉、牙齿、左腰、左肋、肛门、皮毛。八卦各卦所主功能 乾卦:功能:醒脑清神、强脊补肾、通调督脉、固肠涩肠、通肠导滞、通阳散瘀、舒筋利节。清风散热强腰壮骨等。 坤卦:健脾和胃,通腑导滞、清热化湿、温中散寒、升清降浊、宣通腑气、强健肌肉等。震卦:功能:平肝熄风、舒肝利胆、解痉止痛、强筋通络、调和气血、舒和性情等。 巽卦:功能: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抗拮过敏、袪风止痒、疏肝明目、消肿散结、通关利窍、清热散邪等。 坎卦:功能:补肾益精、滋阴降火、温肾壮阳、补肾调经、清热利湿,调理两阴,疏通气血、生殖发育、通调三焦等。 离卦:功能:清心火、泄烦热,抗炎、抗过敏、温补阳气、活络明目、安神定志、通畅气机、利气宽胸平气降逆等。 艮卦:功能:温补脾胃、清热化湿、消食导滞、调理肠胃、宣通腑气、理气止痛、疏通经络、强筋利节。 兑卦:功能:宣肺解表、润气止咳、降逆平喘、清热利咽、益肺补肾、散风利节、清热消肿、疏风透表。 八卦各卦主治疾病 乾卦:主治:头项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肠炎、便秘、痔疮、头痛、头晕、高血压、面瘫、强直性脊柱炎、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 坤卦:主治:脾胃、腹部疾病、脾虚泄泻慢性痢疾、消化不良、慢性鼻炎、四肢肌肉无力、

太极拳的合劲

太极拳的合劲 (2007-10-28 20:51:15) 转载 标签: 教育杂谈 太极拳的合劲 云风懒人 太极拳非常讲究合劲,《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近;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粘连随不丢顶”。电视剧《太极宗师》中杨玉乾最危险的关头,老师终于把此歌诀吐出,杨玉乾得此密语,遂如常山之蛇,勇猛多变,风卷残云般战胜了对手。这不传之密即是“合”在其中。 太极拳本是开合一道,有合必有开,有阴必有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关于太极拳的开合,陈鑫论之谓“以吾身本有之元气,运于吾身,其屈伸住往来,收放擒纵,不过一开一合与一虚一实而已”,复曰“一动一静,一开一合,足尽拳术之妙”;“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又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如是“周身一齐合到一块,神气不散,方能一气流通,卫护周身”;“头直,眼平视,肩与肩合,肘与肘合,大腿根与大腿根合,膝与膝合,足与足合,平心静心”“合者合其全体之神,不但合其四肢”;“一开一合阴阳备,四体殷勤骨节张”;“每日细玩太极拳,一开一合在吾身”;最后定论“一开一合,拳术尽矣”。 从上述前辈论拳可以看出,太极拳合劲是非常紧密的,须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则俱开,合则俱合”,“合者合其全体之神,不但合其四肢”。后人总结太极拳之合,简单为“六合”,即外三合与内三合。属于外者,一般来讲,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属于内者,一般来讲,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亦有谓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 太极拳合劲之紧密,于外形上,必须做到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所以,如果在盘架时不能合住、合好劲,是练不出浑厚的太极功夫的。从这一点讲,电视连续剧《太极宗师》中杨玉乾闻歌诀而立即得太极真谛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平素练拳盘架合不住劲的人,如何能在打手实战中体现合劲呢?如果把太极拳比作桶的话,劲合好便等于把桶箍实了,滴水不露,水自能渐积渐深;若比作车胎的话,则周身合好劲,等于胎整无孔,不至于漏气,故内气与日俱增,渐渐充盈,终得“磅礴大气”,功力自深。 太极拳合劲,外形合不住,不可谈“内合”。外形上如何合住方为合式?以陈式太极拳“单鞭”一式论,定式后,一般来讲,左肩与左胯合,上下对位;右肩与右胯合,上下对位;左手与左足合,两尖两照;右手与右足合,上下不错位;左肘与左膝合,上下呼应,右膝与右肘合,上下相倾。单鞭动作定势时(其实太极拳哪有什么定势,此处云定势是指我们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定势动作),双手各取一石子,定式后松手,石子各落于左右足前,这略算外合合住。若把认识平

第十一章神阙

第十一章神阙探密 一、神阙的解剖结构 神阙,俗名肚脐或称脐孔,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生理标志。脐的最深处称脐底,一部份人的脐底中心有一处小的突起称为脐蕊,脐蕊周围与脐壁之间的凹陷部份称为脐沟;脐的周围部份称为脐壁,脐壁上有许多深浅不等的皱襞,称为脐襞;脐与腹部平面的交界处称为脐缘。脐的大小深浅个体差异甚大,一般来说脐孔大的人体质较好,但也有例外的。 脐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在前腹壁形成的一个环状的凹陷瘢痕,由致密的瘢痕组织构成,上皮的深层即与脐筋膜和腹膜相连,称为脐环。由于脐部没有皮下组织,也没有腹膜外脂肪组织,因此,脐和脐环是前腹壁上的薄弱点,同时也为药物的渗入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胚胎时期通过脐环的结构有:卵黄柄、尿囊、脐尿管以及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随着胚胎的发育,卵黄柄、尿囊和脐尿管逐渐萎缩成纤维束,脐环逐渐缩成一个小口。出生后,结扎剪断脐带,形成小脐痂,迅速愈合上皮形成,从而使脐环处形成内陷的疤痕。在疤痕形成过程中脐动脉和脐尿管残余及其周围纤维化程度高,充填以致密的纤维性组织;而脐静脉纤维化较差,有时甚至没有闭锁,因此脐环上缘组织融合较差。 脐为圆形之凹陷,但很少有正圆形,大多为椭圆形或偏圆形,尤其是成年人,由于身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变化,神阙的外形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脐孔变小、变浅,皱襞增多,有的因腹部脂肪的增加而使脐孔下陷,到中老年后,由于精气的衰退,脐孔逐渐闭锁,这在女性更为明显。 二、神阙的古典理论 脐孔,别名气合穴、气舍穴、气寺穴、维会穴、命蒂穴等,是人体生来俱有的先天性标记。脐孔何谓叫神阙?神即神气、元神,尊长、父母或先天之意;阙原指君王居城之阙门,神阙意即为元神通行之门户。气合:气,气态也,合,会合也,气合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会合。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对人体中的外表物质有强大的收引作用,任脉之气行至此后皆缩合而降,故名气合。气舍:气,气态也,舍,来源也,气舍意指本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来源之处。由于人体引力场的作用,体表的气血物质在此皆为缩合变化后深聚,但本经气血并非全部在此缩合聚集,而是仍有小部分气血循任脉上行,这小部分上行之气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故名气舍穴。命蒂:命,性命也,蒂,蒂结也。命蒂其意指神阙为胎儿未出生时与母体相连的生命纽带。 神阙不仅是人体唯一目能所见手可所及的最大穴位,同时还包括中枢脉、膻中、丹田等在内的一个微观系统即“神阙系统”。在了解神阙时我们要从有形的局部认识升华到无形的系统层次认识,那样才能对神阙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找到太极六合针法的重要理论依据。神阙是中国传统养生学、传统哲学和传统修炼学(禅修、丹道)的研究实践的总结。她虽然没有披戴神秘的外衣,却在医学上有着神奇的效用。 神阙为神之中舍,上为天部,下为地部,神阙居中为人部;神阙之周围上有水分下脘、中脘,下有阴交、气海、中极,两旁为盲俞、天枢、大横,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广大无边。父母相交始成胎时,先天脐带如荷茎,系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胎满,则神气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人自出生以后,心灵之神与生命之神分离,心灵之神上升于脑中,生命之神仍留于脐内。因此,神阙不仅是一个先天生命系统,同时也是后天生命系统,对整个生命体起着宏观调控作用。 鉴于神阙在人体中的特殊作用,早在上古时期,古人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中即用原始的针灸、热熨、敷贴、按摩等手段进行脐疗。春秋战国时期,在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计

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

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 女,35岁, 自述:手臂手指麻痛、脚底前方疼痛已数月。看了中西医,其他医生诊为骨刺、颈椎增生。 我用八字疗法:尾椎、胃三针、大椎、感冒三针、百会、手臂对应区。 本想用脚底对应区,因怕她受不了所以用百会代之。 该患者针后,自觉轻松,舒服多了。 因在她大椎附近见有5mm长的紫青筋凸起,问她是否有经痛问题,她惊奇地问我何以知道的?我笑笑叫她躺下再用太极六合针法针之。穴位有如四正位或四寓位,中八卦:引气归元、外八卦:董氏针法针之妇科穴、还巢穴、肾关、复溜、太冲、丰隆、足三里等穴位交换针之。如此针了两个月多,也有八次之多吧(因是义诊,每星期只有一次),她告诉我经痛已没有了,现还是每星期来给我针灸做保健。 腹泻特效穴 最近门诊腹泻病人多,大多是急性肠胃炎,除了采用输液纠正液体丢失之外,我还运用在别处学到的一个穴位进行治疗。效果很好,不敢私藏,转来和各位针友共同提高. 一个治疗腹泻特效新穴的发现与临床运用 武巍松 贵州省毕节市通津路8号51900 自1 990 年笔者发现该穴以来,凡遇泻泄、肠炎之类的疾病;只采用本穴一穴点治、一般最多1分钟便治愈,10年来的经验证明,采用该穴治病,方法简单,时间最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远非任何药物可比。 1. 临床资料: 门诊病人中最大80岁,最小的有未满月的新生儿;有急性腹泻1天达38次的、有痢疾、肠炎数月的,有还未作过治疗的,也有老是输液、打针、吃药无效的。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断腹泻穴.位于足临泣与地五会之间,大约于脚小趾与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会穴约1分处是穴.以手食指轻按,凡腹泻患者,该处压痛。 2.2 .取穴: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左右脚,任取1穴即可。

太极六合针法

太极六合针法 天涯独行客 太极六合针法是以太极八卦天人相应理论为基础,运用人体全息理论,以神阙为核心,通过对神阙、腹部及四肢重要腧穴的针刺,发挥神阙经气的“放射状效应”并与外围的经气相连接,以此达到治愈疾病的一种针法。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系统,天体八卦是反映自然的,而人体八卦是反映人体的。人体不但普遍存在着太极阴阳全息,而且普遍存在着八卦全息。人体是一个大太极,而各部位又都存在着小太极,大脑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太极两仪,人体又是一个大八卦全息,各部位又都充满着小八卦全息,无论脐、眼、耳、手、足、腹等都存在着八卦全息,并且都可以八卦定方位,通过八卦体现了人体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人体是一个大阴阳合物体,神阙是一个小阴阳合物体,是全身经气聚集之所在,任、督、冲、带、足太阳、足阳明、手太阴、足少阴之气皆会聚于此,神阙之气通百脉,内走五脏六腑,使百脉和畅,外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令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无所不通,无微不至。 所谓六合,即天、地、阴、阳、人、针、六合为一。天地相合(天地相交.八卦相错),阴阳相合(内阴外阳.自然相交),人针相合(两精相搏谓之神.神者人之元神.下针如有神也)。天地者,万物之所容,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天为阳为气,地为阴为血,以天调气,以地调血,以人调气,以气调神,以神调针,此太极六合针法之根本也。如上所述,人体处处有太极和八卦,人的整体是一个大太极八卦,腹部是一个中太极八卦;而腹部的中心点神阙是一个小太极八卦;三个太极八卦融为一体,天地阴阳尽在其中唉。天者气也,地者血也,人者神也,针者器也,天人相应,神气合一,神至气往,气至血行。经主气,络主血,针之所以治病,调阴阳通气血活经络也。人之所以驱病,得天地阴阳之造化也。神阙通过太极八卦方位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内络五脏六腑,外连四肢八骸,“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人体的生长盛衰均能通过对神阙及其相应方位的针刺得以调理。太极六合针法以太极八卦理论为基础,以中医的脏腑辩证为准则,以内八卦神阙为核心,以中八卦腹部为调和,以外八卦头身四肢的为对应,通过简单的行针操作,使人体的脏腑腹背阴阳之气内外相交,上下通应,任督两脉全面贯通,从而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疾病得以痊愈,因此它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治病针法。 太极六合针法的研究应用是在脐针疗法和传统针灸等多种针法的基础上,融入太极阴阳八卦为一体的新针法。在历史的针灸的理论中,神阙一直被列入禁针范围,就连现在的针灸教科书中,神阙仍被列入禁针的穴位之一。神阙是百脉之所聚,全身的经络系统都在神阙纵横交错相连接,同时神阙也是人体最大的全息元之一,这么重要的穴位却不能用针去治疗疾病,实为我中华针道之憾事。后世医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己逐渐冲破了这一禁区。我在童年时代看到村里有位老中医针刺神阙治疗中暑腹痛、腹泻,疗效非常满意,记得我10岁哪年的夏天因中暑腹痛求治于老中医,他将一支牙签般粗细的纯银针一下插入了我的肚脐,虽然痛的我民了起来,但却能感受到针入痛止之奇效。那次治疗的感受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记忆,在我学医后,多次跟老中医学习针刺神阙治疗疾病,但由于那时条件的限制,也没有教材资料可作参考,治疗仅局限于中暑腹痛、腹泻,肠胀气、小儿消化不良等一些简单的疾病,及至后来学习了脐针疗法后,才扩大了治疗范围,系统应用于临床。1961年,周柏如氏对神阙试针探讨,针刺神阙治疗浮肿、泄泻、排尿困难、子宫脱垂等病症,可以说是对神阙禁针的突破,开了针刺神阙治疗多种疾病之先河。继而钱志云氏等运用针刺神阙治疗各种疾病,经针刺500多人次未见一例医疗事故。2001年,浙江温州的齐永氏经过对神阙针刺机理的深入研究,用太极阴阳八卦的理论应用于神阙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成功。徐占英氏用神阙十

弘扬太极文化 打造学校特色

弘扬太极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为迎接南京青奥会的到来,六合区瓜埠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练习太极拳。 六合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在时任瓜埠中心校长柯庭华陪同下感受瓜埠中心小学的太极文化。 六合区瓜埠中心小学创建于1921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成绩斐然的学校。2003年,学校异地搬迁至长岗路1号。 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创建成为南京市示范学校、南京市实验小学,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以“平衡、和谐、自然”为核心价值观的太极文化,坚持培养学生儒雅的风度、坚毅的品质、尚美的思想。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太极拳“道法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和伦理观,人通过练拳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交融,将自

己融入大自然之中,进入一种恬淡自然的境界。学校结合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要求,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教育,逐步形成以武术操、太极拳为载体的特色办学项目。 太极拳特色项目建设的实施目标 1.通过教学太极拳活动,使教师掌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既修身养性,又锻炼身体。通过练习、表演、比赛等形式把学生从课堂带到操场,走向社会。多角度,深层次地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树立崭新的素质教育的理念。 2.通过教学太极拳活动,使学生掌握一项技能,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我能行”的信心,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乐学”。 3.通过教学太极拳活动,达到学校的全面和谐。太极文化的核心是和谐。学校的科学发展、质量提高、师生的发展都离不开和谐。具体表现在让学生全面发展、快乐生活。同时在特色创建的过程中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2006年,六合区瓜埠中心小学被评为省级实验小学,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谋求特色发展,学校把太极拳作为特色发展项目,组织校内骨干教师编写了《平衡、和谐、自然》——太极文化校本课程,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学生练习太极拳,至此,“自然、平衡、和谐”的太极文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不断地改变着全校师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课程理念:平衡、和谐、自然 课程目标:允文允武、修身养德。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儒武的风度、坚毅的品质、尚美的思想。 课程内容:基本武术动作训练、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练习以及武术常识和太极文化理念的宣传渗透。低年级学习基本步法、手型,三年级学到第12式(单鞭),四年级学到24式,五、六年级熟练掌握。 课程管理:学校教科室牵头,骨干教师引领,班主任培训推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在校园显著位置进行太极文化氛围布置。 课程组织:安排体育课部分时间、体育大课间、快乐周三活动和下午的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练习,每周两次组织教师开展42式太极拳练习活动。 课程评价:每个年度安排一次全校性的太极拳考核,举行太极文化周系列活动(举办太极画、太极手抄报、太极知识竞赛、太极精英赛等系列活动)。 营造浓郁的太极文化氛围 瓜埠中心小学不仅开发了太极拳的校本课程,引领全体师生系统地练习太极拳,了解太极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渊源,深刻认识太极文化的内涵。而且在校园文化布置方面,也力求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太极文化知识,学习太极拳,感受太极之美。学校还专门安排了校内的太极拳教练(本校教师)拍摄了太极拳的分解教学动作并

六合定位法

(一)、内八卦定位法 内八卦是太极六合针法中“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的枢纽中心,大部份疾病的治疗都在内八卦组方、定位并布针施治,通过刺激局部的信息效应器激发深聚的能量,然后把激发出来的能量转化为治疗信息,通过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向周围的病灶部位输布。 内八卦的定位以神阙为中心,直径约为三寸左右。它不是以肚脐的大小范围为界定(这一点是与脐针疗法的最大区别),因为肚脐的的大小各人相差甚大,在腹部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肚脐的大小范围也会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内八卦的定位应以整个腹部的比例去衡定。我们将腹白线的中心点至腹部边缘假设为六寸,两边相加为十二寸,内八卦的直径范围约为三寸,它在腹部所占的比例约为腹横线的四分之一。这个定位法是参照古代道家的练功结丹的方法而定(道家练功结丹称神阙为下丹田)。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去衡定内八卦的大小范围?上面说过,除了各人肚脐的大小不同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环境、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等的改变,肚脐的外形、深浅、皱襞等结构都会不断发生变化,本来很深的肚脐变得浅了,或因腹部脂肪的积聚使脐孔变深,有的大肚脐变得小了,圆形的变为斜的等不一而足。尽管肚脐的形状变了,但它里面所储存的信息源却没有因此而改变,因为所改变的只是肚脐的外表形状。或许是由于年龄的增长精气衰退,神阙所储存的能量也相应减少。就如我们一家人住在一栋房子里,年长日久后,由于风雨的侵蚀,房子的外围倒塌剥落,整幢房子的轮廓变得小了,但住在房子里的人却没有因此而减少。 笔者经过实验,在内八卦范围内针刺治疗,与单纯的在神阙针刺其效果相仿,这样,对于那些肚脐畸形或闭锁的患者治疗时带来了

第四章河图

第四章河图.洛书 一、河图 河图相传为远古时代伏羲氏所作,以生数成数两部份组成(见图),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其数一六在下,二七在上,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北方水位,是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一六共宗;南方火位,是为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二七同道;东方木位,,是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八为朋;西方金位,是为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九作友。中央土位,是为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我们看一下图,它的规律是一至五为生数,六至十为成数,排列是生数在内,成数在外,此为阴阳内外相交之理。 天之数一、三、五、七、九,单数为阳,地之数二、四、六、八、十,双数为阴;天之数为五个,地之数亦为五个。由于数字排列的圈、点位置不同,相互得以表示天之圆与地之方,而表示地方边边相等的特征,各有五个点汇合在一起,为地之数十。天数之和为二十五,地数之和为三十,表示天地之数的总和为五十五。这总数五十五可表示天地运行的变化。 河图为五行顺行,自然无为之道,二七在前,一六在后,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其位五行五象:一六在后表示北方壬癸水。二七在前表示南方丙丁火。三八在左表示东方甲乙木。四九在右表示西方庚辛金。五十居中表示中央戊已土,其形方象地;中央五点中的四点又象太极含四象,中间的一点象太极含一气,其形圆象天。因此,河图反映的是天地变化之道。 河图坐北朝南,左东右西,五行顺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故顺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谓“顺生逆死”,天道左旋主生也。 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圆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了。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四象也。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 二、洛书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其图结构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见图)。 洛书实有运用河图之妙,此图对位相合皆为十,一九合十,三七合十,二八合十,四六合十,总数四十,皆为阴数。而加之以中五,则纵横上下交错皆为十五,总数四十五,皆为阳数。表明阳生于阴、阴统于阳、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理。河图和洛书为体与用、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河图为体而体中有用,洛书为用而用中有体。 洛书之数以奇数为主,居四正之位;而偶数则居四隅之位,受制于奇数。正者为君,偶者为臣,体现了阳主阴辅之理及五行相胜的顺序。“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右旋一周,而土复克水也”。北面一六为水,西面二七为火,南面四九为金,东面三八为木,中央五为土,从北始右旋为相克关系。 洛书阳的奇数次序是1、3、5、7、9,阴的偶数次序是2、4、6、8、1,分别按次序连

九宫八卦针灸图文

神奇的太极六合针法一、叩响神秘之门

神阙,这道人体上特殊而神秘的阙门,有史以来,有多少医家在为进入人体内这座深遂的宝库而努力,但时至今日,仍未能完全进入这道密码重重的阙门,挖掘出里面的宝藏以解开其中的千古之迷,令无数医家学者望“阙”兴叹。的确,神阙深处的迷太多太多,要想完全将它解开还有较长的时间距离,现在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在这道神秘阙门的边缘探求一些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叩开神阙这道神秘之门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有志于探宝者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在崎岖的甬道中勇于探险,最后必将能进入这座神奇而光辉的殿堂,提取出人类所需的奇珍异宝。 清·邵同珍在《医易一理》中说:“人身一小太极,即两仪四象八卦人身亦具焉……”。人身处处有太极,天体太极存在于天地之间,人体太极隐含于人体之内。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论无处不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着。人处天地之间,宇宙的各种信息无不与人相关,就天体与人体而论,天地是个富含自然信息的大太极,而人体是个隐含生理和病理信息的小太极。就人体本身而论,人的整体是一个大太极,各部位又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太极,无论头、胸、腹、脐、眼、耳、鼻、手、足等都可成为各自的小太极,就如每个细胞都是一个全息元一样。这些大大小小的太极,亦是人体的信息窗口,人的经气和信息无时无刻都在体内相互交贯流通,同时也在与宇宙的信息相互交贯流通,就如同太极的阴阳之气在永恒地运转一样。 光有了“太极”这两个字还不足以说明针法的全部内容,必须要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称才能体现针法的魅力。太极六合针法是以太极八卦理论为基础,以传统的经络学说为核心,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太极八卦经络信息系统为起点,以人体的内、中、外三层八卦为模式,经多方位多角度综合后产生的一种新针法。它既要体现天、地、人三才之宇宙观,又要结合阴阳经络气血的循环,必须是全方位的综合,才能体现出针法强大的生命迹象,所谓“六合”,首先是将天、地、日、月、阴、阳“六合为一”,也就是将天地之道、日月之光、阴阳之气融为一体,注于针法之中,以收神效;其次就是将人体的三层太极和三层八卦融为一体“六合为一”;然后人体的三阴三阳六经合为一体,也即是将人身的上、下、左、右、内、外“六合为一”。 中国有个著名的拳种叫“心意六合拳”,相传为明末清初的武术家姬际可所创。在修习心意六合拳的时候,有“外三合”和“内三合”的要求。所谓“外三合”是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是身体各部分在运拳时都要互相配合;而“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即是要内心的心情与拳招、力度等合一,实战中方可发挥出更猛的威力。 太极六合针法与“心意六合拳”在某种意义上颇有相似之处。如该针法在布针时要求内外相合,上下相合,阴阳相合,气血相合,同时也要求操作者神针相合,医患相合(亦为六合之义);医者在行针时要求意念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把自己精、气、神、意、法、针同患者融为一体,才能收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所以该针法所阐述的尚有诸多“六合”。因太极六合针法属温柔的针法,刚则为阳,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