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光谱仪_测量物质吸收系数

用光谱仪_测量物质吸收系数

用光谱仪_测量物质吸收系数
用光谱仪_测量物质吸收系数

图1 材料反射与透射示意图

2

1212n -n R=n +n ?? ???用光谱仪测定介质的吸收系数

【实验目的】

通过对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谱的测量,计算半导体材料的吸收系数,并通过实验结果计算材料的禁带宽度。

【实验样品及仪器】

GaN 外延片若干片、汞灯、溴钨灯(350nm-2500nm)、光谱仪、光电倍增管

【实验原理与方法】

1、吸收系数测量方法

方法一

光波照射到材料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一部分光从界面反射,另一部分透射到材料内部。由于能量守恒,在界面上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满足T=1-R ,其中R 是反射系数,可以推出

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不同介质的折射率。实验中,n1为空气折射率(n1=1.0003),n2为样品的折射率。

设强度为I 0的光垂直透过厚度为d 的样品如图1所示。

在两个界面都会发生反射和透射,界面上反射系数为

R ,材料的吸收系数为α。显然,第一个界面上的反射

光为RI 0,透入材料的光是(1-R)I 0;到达第二个界面的

光是(1-R)I 0e -αd ,最后透过第二个界面的光强度等于

(1-R)2I 0e -αd 。根据定义透射系数为

(1)

若知道试样厚度d ,且根据已知可计算出反射系数

R 的大小,即可根据实验所得光强计算出吸收系数α。

2=(1)出射光强入射光强

α-=-d T R e

方法二

取两块表面性质相同(R 相同)但厚度不同的两块样品。设样品的厚度分别为和,>,光谱外透射率分别为和。由(1)式可得 2121αα--=d d T e T e 所以

1221ln ln T T d d α-=- 在合适的条件下,单色仪测量输出的数值与照射到它上的光的强度成正比,即:2211

T =T I I 。所以读出测量的强度就可由下式计算光谱透射率和吸收系数: 1

221ln

I I d d α=- 2、半导体材料的光吸收

理想半导体在绝对零度时,价带是完全被电子占满的,因此价带内的电子不能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当光子照射到半导体材料的时候,价带电子由于吸收光子能量而被激发到能量更高的导带,并在价带中留下一个空穴。这种由于电子在价带与导带之间的跃迁所形成的吸收过程称为本征吸收, 如图2所示。因此发生本征吸收的条件是光子能量必须大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 即h ν≥h ν0=Eg 。对于本征吸收,一定存在一个光子的临界频率ν0,当能量低于ν0或波长大于λ0时,不能产生本征吸收,吸收系数α迅速下降。λ0被称作本征吸收限。

图2 半导体材料本征吸收示意图

在实际测量中,当光子能量小于禁带宽度时,也会被吸收,

这就说明除本征

吸收外,还存在其他的光吸收过程。通常我们所遇到的为激子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杂质吸收和晶格振动吸收。对于这几种吸收峰,通常在室温条件下一般很难观察到,或者是很难定性,这时就需要借助低温和室温下的吸收谱进行比较才能进行分析研究。

根据理论计算可得,在半导体本征吸收带内,吸收系数α与光子能量hν又有如下关系[1]:

式中hν为光子能量;Eg为带隙宽度;A是常数。由此公式,可以用(αhν)2对光子能量hν作图,然后在吸收边处选择线性最好的几点做线形拟合,将线性区外推到横轴上的截距就是禁带宽度Eg,即纵轴(αhν)2为0时的横轴值hν。【实验内容】

1.利用Hg灯对光谱仪校准。

2.用光谱仪测量溴钨灯的输出谱线。

3.测量透射光谱线

(a)利用溴钨灯作为光源,测量样品的透射谱线。并根据透射谱线和步骤2

中所测溴钨灯的谱线,计算透射系数。已知样品厚度、空气和材料的反

射率,根据测量方法一计算吸收系数α,并描绘出α随入射光能量E=h

ν变化的曲线,即α-hν。

(b)取两块不同厚度但相同材料的样品,根据测量方法二,用比较法测量并

绘图得出样品的吸收系数。

4.估算材料的禁带宽度

根据步骤3中所得吸收系数α随光子能量变化的曲线,并根据式

用作图法估算材料的禁带宽度。

【参考文献】

[1] Pankove J.I., Optical Processes in Semiconductors. Englewood Clifts:

Prentice-Hall, 1971

原子吸收光谱仪技术规格

原装进口原子吸收光谱仪技术规格 1. 工作条件 1.1 电源要求:230V (+5%~-10%),50/60 Hz;5000VA。 1.2 环境温度:+15℃~+35℃。 1.3 相对湿度:20~80%。 *2. 系统描述 台式设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石墨炉一体机,全自动软件切换,切换后燃烧头和石墨管位置保持不变。 3. 光学系统和检测器技术指标 3.1 光学系统:实时双光束,1800线/mm,大面积平面光栅分光系统 *3.2波长范围:184-900nm 3.3狭缝:狭缝的宽度自动选择,狭缝的高度自动选择 *3.4检测器:全谱高灵敏度阵列式多象素点CCD固态检测器,含有内置式低噪声CMOS电荷放大器阵列。样品光束和参比光束同时检测,最大限度消除光学和电子噪声影响。 *3.5灯选择:8灯座,内置两种灯电源,可连接空心阴极灯和无极放电灯;通过软件由计算机控制灯的选择和自动准直,可自动识别灯名称和设定灯电流推荐值。 4. 火焰系统技术指标 *4.1火焰系统安全保护:安全联锁装置与燃烧头,雾化器/端盖,排液系统,废液桶液面高度,气体流量等联锁,防止在任何不当条件下点火,当监测不到火焰或任何锁定功能能激活时,联锁系统会自动关闭燃烧气体,以防万一。突然断电时,仪器会从任何操作方式按预设程序自动关机,确保安全。火焰有八个独立灯座。 4.2燃烧器系统:预混燃烧器可通过软件控制驱动装置自动换入样品室。火焰在光路中的准直,燃烧器的垂直,水平位置的调节完全自动化,并由软件控制自动进行位置最佳化。 4.3点火和熄火: 由计算机软件自动控制点火和熄火. 4.4燃烧系统:可调式通用型雾化器,高强度惰性材料预混室,全钛燃烧头 *4.5排液系统:排液系统前置以利于随时检测。 *4.6火焰AAS的灵敏度,5ppm Cu 吸光度大于0.9。测量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187-2007的4.5.2.1试验程序进行。 5. 石墨炉系统技术指标 5.1石墨炉:内、外气流由计算机分别单独控制。管外的保护气流防止石墨管被外部空气氧化。从而延长管子寿命,内部气流则将干燥和灰化步骤气化的基体成份清出管外。石墨炉的开、闭为计算机气动控制以便于石墨管的更换。石墨炉有八个独立灯座。 *5.2电源:石墨炉电源内置,整个仪器为一个整体。 *5.3温度控制:红外探头石墨管温度实时监控,具有电压补偿和石墨管电阻变化补偿功能。 *5.4石墨管:标准配置为一体化平台(STPF)热解涂层石墨管。 *5.5标配石墨炉加氧除碳炉内消解装置:在石墨炉灰化阶段软件可自动控制加氧时间和流量,对环境样品可直接进样。 5.6编程:可设置多达12步分析程序,每步均可按下列参数编程。

实验讲义-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谱测试分析2015

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谱测试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与特点、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使用方法和光吸收定律。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消耗品如氘灯、钨灯,玻璃基ZnO薄膜。 三、实验原理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光吸收定律 (1)仪器构造: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显示记录系统。 a.光源:钨灯或卤钨灯——可见光源,350~1000nm;氢灯或氘灯——紫外光源,200~360nm。 b.单色器:包括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 色散元件: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分出光波长不等距; 光栅——衍射和干涉分出光波长等距。 c.吸收池:玻璃——能吸收UV光,仅适用于可见光区;石英——不能吸收紫外光,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 要求:匹配性(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应一致) d.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如:光电池、光电管(红敏和蓝敏)、光电倍增管、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流程如下: 0.575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显示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则为: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路图如下:

(2)光吸收定律 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半导体表面时,进入到半导体内的光强遵照吸收定律: x x e I I?- =α d t e I I?- =α 0(1) I0:入射光强;I x:透过厚度x的光强;I t:透过膜薄的光强;α:材料吸收系数,与材料、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 透射率T为: d e I I T?- = =α t (2) 则 d e T d? = =?α α ln ) /1 ln( 透射光I t

吸收系数的测定

吸收系数的测定 一、实训目的 1、 了解填料吸收装置的基本流程及设备结构; 2、 掌握吸收系数的测定方法; 3、 了解空塔气速和喷淋密度对总吸收系数的影响; 4、 了解气体空塔流速与压强降的关系。 二、基本原理 根据传质速率方程: m Y A Y K N ?= 即;m Y A Y F K F N G ?== 所以; m Y Y F G K ?= , 通过实验分别测定和计算(单位时间吸收的组分量)、(气液两相接触面积)、(平均传质推动力)的值,便可代入上式计算得吸收系数的值。 1、 单位时间吸收的组分量G (Kmol/h ) )(21Y Y V G -= 上式中:V(惰性气体流量)用空气转子流量计来测定;Y 1(进塔气体组成)可通过测定进塔时氨及空气流量来计算得到;Y 2(出塔气体组成)采用化学法进行尾气分析测定和计算得到。 2、 气液两相接触面积F(m 2) z D a aV F ?? ==24 π 上式中:V —填料的总体积(m 3 ) Z —填料层高度(m) D —吸收塔的内径(m) a —有效比表面积(m 2/m 3) η/t a a = 式中:a t —干填料的比表面积(m 2/m 3) η—填料的表面效率,可根据最小润湿分率查图表(参看教材) 最小润湿分率=规定的最小润湿率操作的润湿率 式中:填料的最小润湿分率=0.08m 3/m 2.h(规定的最少润湿率) 操作的润湿率=W/a t (m 3/m 2.h) 式中:W —喷淋密度,每小时每平方米塔截面上的喷淋的液体量。 (塔截面积)(水的体积流量)水Ω= V W 3、 平均传质推动力 m Y ? 本实验的吸收过程处于平衡线是直线的情况下,所以可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计算 m Y ?。

光谱仪原理

光谱仪原理 光谱仪是将复杂的光分解成光谱线的科学仪器,一般主要由棱镜或衍射光栅等构成。光谱仪可以检测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通过光谱仪对光信息的抓取、以照相底片显影,或通过电脑化自动显示数值仪器显示和分析,从而测知物品中含有何种元素。光谱仪不仅可以测量可见光,还可以检测肉眼不可见的光谱,比如利用光谱仪将阳光分解,并按波长排列,可以看到可见光只占了光谱的很小的一个范围,其余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光谱,如红外线、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等。 总体来说,光谱仪是利用光学原理,对物质的组成成分和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和处理的科学设备,具有分析精度高、测量范围大、速度快和样品用量少等优点。因此,其广泛应用于冶金、地质、石油化工、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也是军事侦察、宇宙探索、资源和水文勘测所必不可少的仪器。 根据现代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可以将光谱仪分为两大类,即经典光谱仪和新型光谱仪。经典光谱仪是依据空间色散原理来工作,而新型光谱仪则是依据调制原理,因此经典光谱仪都是狭缝光谱仪器,而调制光谱仪则由圆孔进光,它是非空间分光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经典光谱仪的原理。 由于光谱仪要测量所研究光(即所研究物质的反射、吸收、散射或受激发的荧光等)的光谱特性,如波长、强度等,所以,光谱仪应具有以下功能:一、分光:按一定波长或波数把被研究光在一定空间内分开;二、感光:按照光信号强度,将其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从而测量出各个波长的光的强度,以及光强度随着波长变化的规律;三、绘谱线图:记录保存分开的光波及其强度按波长或波数的发布规律或显示出对应光谱图。 要具备上述功能,一般光谱仪器都可分成四部分:光源和照明系统,分光系统,探测接收系统和传输存储显示系统。下面是经典光谱仪的一张结构示意图: 一、光源和照明系统。一般来说,在研究物质的发射光谱如气体火焰、交直流电弧以及电火花等激发试样时,光谱仪研究对象就是光源;而在研究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或荧光光谱时,光源则作为照明工具(如汞灯、红外干燥灯、乌灯、氙灯、LED、激光器等等)照射在研究物质上,光谱仪测量研究物质所反射的光,因此为了尽可能多地会聚光源照射的光强度,并传递给后面的分光系统,就需要专门设计照明系统。 二、分光系统。分光系统是任何光谱仪的核心部分,一般由准直系统、色散

8、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谱测试分析

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谱测试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与特点、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使用方法和光吸收定律。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消耗品如氘灯、钨灯、绘图打印机,玻璃基ZnO 薄膜。 三、实验原理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光吸收定律 UV762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外观图: (1)仪器构造: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显示记录系统。 a .光源:钨灯或卤钨灯——可见光源,350~1000nm ;氢灯或氘灯——紫外光源,200~360nm 。 b .单色器:包括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 色散元件: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分出光波长不等距; 光栅——衍射和干涉分出光波长等距。 c .吸收池:玻璃——能吸收UV 光,仅适用于可见光区;石英——不能吸收紫外光,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 要求:匹配性(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应一致) d .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如:光电池、光电管(红敏和蓝敏)、光电倍增管、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流程如下: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则为: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路图如下: (2)光吸收定律 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半导体表面时,进入到半导体内的光强遵照吸收定律: x x e I I ?-=α0 d t e I I ?-=α0 (1) I 0:入射光强;I x :透过厚度x 的光强;I t :透过膜薄的光强;α:材料吸收系数,与材料、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 透射率T 为: d e I I T ?-==α0 t (2)

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的测定

实验九Y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U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了解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 2.了解窄束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 3?测量其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 实验原理 一、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射线是由于原子核由激发态到较低的激发态退激(而原子序数Z和质量数A均保持不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包括:(1)或衰变的副产品(2)核反应(3) 基态激发三部分,是处于激发态原子核损失能量的最显著方式;由于射线具不 带电、静止质量为0等特点决定了它同物质的作用方式与带电粒子不同,带电粒子(或粒子等)在一连串的多次电离和激发事件中不断地损失其能量,而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却在单次事件中完全吸收或散射。光子(射线)通过物体时会与其中的下述带电体发生相互作用: 1)被束缚在原子中的电子; 2)自由电子(单个电子); 3)库仑场(核或电子的); 4)核子(单个核子或整个核)。 这些类型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光子的完全吸收、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三 种效应中的一种(在从约10KeV到约10MeV范围内,大部分相互作用产生下列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为: 光电效应: 低能光子所有的能量被一个束缚电 子吸收,核电子将其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 服原子对它的束缚,成为光电子;其余的 能量则作为动能,发生光电效应。 (光电效 应)

康普顿效应: 光子还可以被原子或单个电子散射, 当 光子的能量(约在 1MeV )大大超过 电子的结合能时,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 弹性碰撞,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 子,使它反冲出来,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 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发生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超过 1.02MeV , 光子在带电粒子的库仑场作用下则 可能产生正、负电子对,产生的电子对 总动能等于 光子能量减去这两个电子 的静止质量能(2mc 2=l.022MeV ) 子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损失能量; 射线一旦与吸收物质 原子发生这三种相互作用,原来能量为 h 的光子就消失,或散射后能量改变、 并偏离原来的入射方向;总之,一旦发生相互作用,就从原来的入射 束中移去。 二、物质对 射线的吸收规律: 作用特点: 射线与物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只要发生一次碰撞就是一次大的 能量转移;它不同于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经过许多次小能量转移的碰撞来损失 它的能量。带电粒子在物质中是逐渐损失能量, 最后停止下来,有射程概念; 射 线穿过物质时,强度逐渐减弱,按指数规律衰减,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光子 穿过吸收层,其能量保持不变,因而没有射程概念可言,但可用“半吸收厚度” 来表示射线对物质的穿透情况。 吸收规律:本实验研究的主要是窄束 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所谓窄束 射线是指不包括散射成份的射线束,通过吸收片后的 光子,仅由未经相互作用 或称为未经碰撞的光子所组成。 “窄束” 一词是实验上通过准直器得到细小的束而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清楚地看到,当 光子穿过吸收物质时,通过与物质原 (电子对效应)

原子吸收光谱仪参数

原子吸收光谱仪配置及参数指标(约66万) 厂家:美国PE公司 型号:900T 1. 系统描述 火焰、石墨炉一体机原子吸收光谱仪,无须切换。 2. 光学系统和检测器 2.1实时双光束系统,全光纤光路;自动选择波长和峰值定位; 2.2波长范围:190-900nm ; 2.3光栅刻线密度:≥1800条/mm ; *2.4双闪耀波长:236nm及597nm;在整个紫外/可见区都有高的光强度; *2.5光栅有效刻线面积:≥60mm×60mm; 2.6光谱带宽:0.2、0.7、2.0nm,软件控制狭缝宽度和高度均可自动选择; 2.7灯架数:≥8灯灯架,无需转动灯,可连接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自动选 灯,自动准直,自动识别灯名称和设定灯电流推荐值; *2.8检测器:阵列式多象素点固态检测器,在紫外区和可见区都有最大的灵敏度,样品光束和参比光束同时检测。 3. 火焰系统 3.1气体控制:三路气体控制,全计算机控制和监视燃气、助燃气; 3.2安全保护:燃烧头识别,燃烧头安装,端盖安装,雾化器安装,水封,水位监控,火焰监控,高温监控,突然断电仪器会从任何操作方式按预设程序自动关机; 3.3燃烧器系统:全钛燃烧头,火焰在光路中自动准直,燃烧器的垂直、水平位置自动调节,任意角度转动,自动位置最佳化。 3.4燃烧系统:可调式通用型雾化器,耐腐蚀,带宝石喷嘴,Ryton材料预混室; 3.5点火方式:计算机控制自动点火; 3.6排液系统:排液系统前置以利于随时检测,确保安全。 4. 石墨炉系统 4.1气体控制:内、外气流由计算机单独控制,绝对分开,氩气消耗量<0.7L/min; 4.2电源:石墨炉电源内置,直流电加热。 *4.3温度控制:TTC真实温度控制,实时功率补偿;石墨炉温度准确度≤±10℃; 4.4石墨管:一体化弧型平台石墨管,可50uL大体积进样。

光谱仪的原理、功能以及分类【详尽版】

光谱仪的原理光谱仪的主要功能以及具体的分类 内容来源网络,由SIMM深圳机械展整理 更多相关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光谱仪器是进行光谱研究和物质结构分析,利用光学色散原理及现代先进电子技术设计的光电仪器,光谱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它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怎么对其进行分类的,本文将详细的为大家介绍。 光谱仪的主要功能 它的基本作用是测量被研究光(所研究物质反射、吸收、散射或受激发的荧光等)的光谱特性,包括波长、强度等谱线特征。因此,光谱仪器应具有以下功能: (1)分光:把被研究光按一定波长或波数的发布规律在一定空间内分开。 (2)感光:将光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相应测量出各波长光的强度,得到光能量按波长的发布规律。 (3)绘谱线图:把分开的光波及其强度按波长或波数的发布规律记录保存或显示对应光谱图。 要具备上述功能,一般光谱仪器都可分成四部分组成:光源和照明系统,分光系统,探测接收系统和传输存储显示系统。 主要分类 根据光谱仪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空间色散和干涉分光的光谱仪;另一类是基于调制原理分光的新型光谱仪。本设计是一套利用光栅分光的光谱仪,其基本结构如

图。 光源和照明系统可以是研究的对象,也可以作为研究的工具照射被研究的物质。一般来说,在研究物质的发射光谱如气体火焰、交直流电弧以及电火花等激发试样时,光源就是研究的对象;而在研究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或荧光光谱时,光源则作为照明工具(如汞灯、红外干燥灯、乌灯、氙灯、LED、激光器等等)。为了尽可能多地会聚光源照射的光强度,并传递给后面的分光系统,就需要设计照明系统。 分光系统是任何光谱仪的核心部分,它一般是由准直系统、色散系统、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作用是将照射来的光在一定空间内按照一定波长规律分开。如图2-1所示,准直系统一般由入射狭缝和准直物镜组成,入射狭缝位于准直物镜的焦平面上。光源和照明系统发出的光通过狭缝照射到准直物镜,变成平行光束投射到色散系统上。色散系统的作用是将入射的单束复合光分解为多束单色光。多束单色光经过成像物镜按照波长的顺序成像在透镜焦平面上;这样,单束的复合光经过分光系统后变成了多束单色光的像。目前主要的色散系统主要有物质色散(如棱镜)、多缝衍射(如光栅)和多光束干涉(如干涉仪)。 探测接收系统的作用是将成像系统焦平面上接收的光谱能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并测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基态激发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也不同,所以各元素的共振线都不相同,而具有自身的特征性。原子吸收光谱的频率ν或波长λ,由产生吸收跃迁的两能级差ΔE决定: ΔE =hν=hc/λ 原理:利用物质的气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线很窄,但并不是一条严格的理想几何线,而是占据着有限的、相当窄的频率或波长围,即谱线实际具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轮廓。 I0为入射光强 I为透射光强 ν0为中心频率 产生谱线宽度的因素 1.自然宽度:与原子发生能级间跃迁时激发态原子的有限寿命有关,其宽度约在10-5nm数量级; 2.多普勒变宽(热变宽) 3.压力变宽通常认为两个主要因素是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

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 理论上:积分吸收与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的基态原子数成正比。 吸收系数Kν将随光源的辐射频率ν而改变,这是由于物质的原子对不同频率的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是一种绝对测量方法,现在的分光装置无法实现。 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难题! 在频率O 处,吸收系数有一极大值K 0称为中心吸收系数(或峰值吸收系数)。在锐线光源半宽度围,可以认为原子的吸收系数为常数,并等于中心波长处的吸收系数。因为当采用锐线光源进行测量,则Δνe<Δνa ,由图可见,在辐射线宽度围,峰值吸收与积分吸收非常接近,可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在锐线光源半宽度围,可以认为原子的吸收系数为常数,并等于中心波长处的吸收系数。 2 00πd v e K v N f KN mc +∞-∞ ==?

实验室常用光谱仪及其它们各自的原理

实验室常用光谱仪及其它们各自的原理 光谱仪,又称分光仪。以光电倍增管等光探测器在不同波长位置,测量谱线强度的装置。其构造由一个入射狭缝,一个色散系统,一个成像系统和一个或多个出射狭缝组成。以色散元件将辐射源的电磁辐射分离出所需要的波长或波长区域,并在选定的波长上(或扫描某一波段)进行强度测定。分为单色仪和多色仪两种。 下面就介绍几种实验室常用的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它们分别是:荧光直读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直读光谱仪、成像光谱仪。 荧光直读光谱仪的原理: 当能量高于原子内层电子结合能的高能X射线与原子发生碰撞时,驱逐一个内层电子而出现一个空穴,使整个原子体系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寿命约为(10)-12-(10)-14s,然后自发地由能量高的状态 跃迁到能量低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发射过程.发射过程既可以是非辐射跃迁,也可以是辐射跃迁. 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亦称次级光电效应或无辐射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它的能量是特征的,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无关.当较外层的电子跃入内层空穴所释放的能量不在原子内被吸收,而是以辐射形式放出,便产生X 射线荧光,其能量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因此,X射线荧光的能量或波长是特征性的,与元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K层电子被逐出后,其空穴可以被外层中任一电子所填充,ad4yjmk从而可产生一系列的谱线,称为K系谱线: 由L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α射线,由M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β射线同样,L层电子被逐出可以产生L系辐射.如果入射的X 射线使某元素的K层电子激发成光电子后L层电子跃迁到K层,此时就有能量ΔE释放出来,且ΔE=EK-EL,这个能量是以X射线形式释放,产生的就是Kα 射线,同样还可以产生Kβ射线,L系射线等. 莫斯莱(H.G.Moseley) 发现,荧光X射线的波长λ与元素的原子序数Z有关,其数学关系如下: λ=K(Z-s)-2 这就是莫斯莱定律,式中K和S是常数,因此,只要测出荧光X射线的波长,就可以知道元素的种类,这就是荧光X射线定性分析的基础.此外,荧光X射线的强度与相应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据此,可以进行元素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 红外光谱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是研究表征分子结构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其它方法相比较,红外光谱由于对样品没有任何限制,它是公认的一种重要分析工具。在分子构型和构象研究、化学化工、物理、能源、材料、天文、气象、遥感、环境、地质、生物、医学、药物、农业、食品、法庭鉴定和工业过程控制等多方面的分析测定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吸收系数

序号 化 工 原 理 实 验 报 告 实 验 名 称: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日 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填料塔的构造及操作。 2、观察填料塔流体力学状况,测定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掌握总传质系数K x a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因素。 4、学习气液连续接触式填料塔,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处理传质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 吸收塔中填料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而气体在通过填料层时,由于有局部阻力和摩擦阻力而产生压强降。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是吸收设备的重要参数,它包括压强降和液泛规律。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是为了计算填料塔所需动力消耗和确定填料塔的适宜操作范围,选择适宜的气液负荷,因此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是确定最适宜操作气速的依据。 图1 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图 气体通过干填料(L=0)时,其压强降与空塔气速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上为一直线,如图4-7中AB线,其斜率为1.8~2。当有液体喷淋时,在低气速时,压强降和气速间的关联线与气体通过干填料时压强降和气速间的关联线AB线几乎平行,但压降大于同一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如图4-7中CD段。随气速的进一步增加出现载点(图中D 点),填料层持液量开始增大,压强降与空塔气速的关联线向上弯曲,斜率变大,如图(4-7)中DE段。当气速增大到E点,填料层持液量越积越多,气体的压强几乎是垂直上升,气体以泡状通过液体,出现液泛现象,此点E称为泛点。 2、体积传质系数T的测定 反映填料吸收塔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是传质系数。影响传质系数的因素很多,因而对

伽马射线吸收系数的测量

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 初阳学院综合理科081班马甲帅08800140 指导老师林根金 摘要: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是窄束γ射线在金属物质中的吸收规律。测量γ射线在不同厚度的铅、铝中的吸收系数。通过对γ射线的吸收特性,分析与物质的吸收系数与物质的面密度,厚度等因素有关。根据已知一定放射源对一定材料的吸收系数来测量该材料的厚度。 关键词:γ射线吸收系数μ60Co、137Cs放射源 引言:γ射线首先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发现,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原子核衰变和核反应均可产生γ射线。γ射线具有比X射线还要强的穿透能力。γ射线是处于激发态原子核损失能量的最显著方式,γ跃迁可定义为一个核由激发态到较低的激发态、而原子序数Z和质数A均保持不变的退激发过程。γ射线是光子,光子会与被束缚在原子中的电子、自由电子、库伦场、核子等带电体发生相互作用。不同能量的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效果不同,为了有效地屏蔽γ辐射,需要根据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及厚度,反之,利用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可以进行探伤及测厚等。因此研究不同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的现实意义非常巨大,如在核技术的应用与辐射防护设计和材料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应用。 正文 1实验原理 1.1 γ射线与带电体的作用原理 γ射线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三种效应中的一种。理论上讲,γ射线可能的吸收核散射有12种过程。这些效应所释放的能量在10KeV到10MeV之间的只有三种,也就是基本上每种相互作用都产生一种主要的和吸收散射过程。这三种主要过程是: 1.1.1光电效应: 低能γ光子所有的能量被一个束缚电子吸收,核电子将其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原子对它的束缚,成为光电子;其余的能量则作为动能,发生光电效应。 1.1.2 康普顿效应: γ光子还可以被原子或单个电子散射,当γ光子的能量(约在1MeV)大大超过电子的结合能时,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反冲出来,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发生康普顿效应。 1.1.3 电子对效应: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超过1.02MeV,γ光子在带电粒子的库仑场作用下则可能产生正、负电子对,产生的电子对总动能等于γ光子能量减去这两个电子的静止质量能(2mc2=1.022MeV) 1.2 三种γ射线与带电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如下: 1.2.1作用特点:γ射线与物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只要发生一次碰撞就是一次大的能量

原子吸收光谱仪技术参数

原子吸收光谱仪技术参数 一、仪器系统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系统,包括火焰分析系统和石墨炉分析系统,可进行火焰发射、火焰吸收光谱分析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二、操作环境 电源:AC 220V +/- 10%, 50/60Hz 环境温度:10-35℃ 环境湿度:20% - 80% 三、光谱仪主机系统 1、主机 ※火焰-塞曼石墨炉一体机,火焰-石墨炉无需机械切换,切换时无需拆卸自动进样器。 2、光学系统 1) ※光路结构:单光束/双光束自动切换,通过软件自动切换; 2) 波长范围:190-900nm; 3) ※光栅刻线密度:≥1800条/mm; 4) 光栅有效刻线面积:≥50×50 mm2; 5) 狭缝:0.2,0.5,0.8,1.2nm可调; 6) 波长设定:全自动检索,自动波长扫描; 7) 焦距:≥350mm; 8) 波长重复性:≤ +/- 0.3nm; 9) 仪器光谱分辨能力:Mn 279.5 –279.8之间峰谷与279.5nm 峰高之比≤30%; 10) 灯座:≥ 6灯座(全自动切换); 11) 灯电流设置:0-30mA,计算机自动设定;有下一灯预热和自动关灯功能; 12) 检测器:宽范围光电倍增管。 3、火焰分析系统 1) 燃烧头:10cm缝长,全钛金属材料,耐高盐耐腐蚀,带识别密码; 2) 燃烧头位置调整:高度自动调整,可旋转; 3) ※雾化器:撞击球外部可调,Pt/Rh中心管,耐腐蚀(可使用氢氟酸); 4) 气体控制:全自动计算机控制,流量自动优化; 5) 撞击球:可在点火状态下进行外部调节和优化最佳位置;

6) 安全系统:有完善的安全连锁系统,包括废液瓶液面传感器控制; 7) 点火方式:自动点火; 8) 代表元素检测指标: Cu:特征浓度≤ 0.035 mg/L 检出限≤ 0.005 mg/L RSD ≤ 0.5%。 4、火焰背景校正 1) ※背景校正方法:氘空心阴极灯,电子调谐; 2) 校正频率:300Hz; 3) 背景校正能力:优于2.5Abs。 5、石墨炉分析系统 1) 可升级为直接固体进样分析系统; 2) 系统配置:必须配备石墨炉自动进样器; 3) ※石墨炉加热方式:横向加热方式; 4) ※石墨炉工作温度:室温至3000℃;最大升温速率:≥2900℃/秒,可调; 5) 加热控温方式:全自动,自动温度校正; 6) 升温方式:阶梯升温、斜坡升温; 7) 石墨管:普通管、热解管、平台管和固体分析专用管多种可选; 8) 测定方式:峰高,峰面积任意选择和互换; 9) 代表元素检测指标: Cd:检出限≤ 0.01 ug/L (2ppb)RSD ≤ 2% 10) 保护气控制:计算机自动控制,内外气流分别单独控制; 11) 操作软件:可自动优化最佳灰化和原子化温度; 全自动仪器及附件控制,数据采集和 分析,多重任务,鼠标操作,自动设定菜单数据和校正方法,自动优化石墨炉操作参数,自检和自诊断功能。 6、石墨炉背景校正 1) 石墨炉背景校正方法:两种,交流塞曼效应与氘空心阴极灯背景校正,可切换; 2) ※磁场强度:0.1~1.0T连续可调,步进:0.1T; 3) 校正模式:2-磁场和3-磁场两种模式任意切换。 7、石墨炉自动进样器

光谱仪原理

光纤光谱仪的原理及基础知识 2014-05-25 光谱学是测量紫外、可见、近红外和红外波段光强度的一种技术。光谱测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颜色测量、化学成份的浓度检测或电磁辐射分析等。 上海辰昶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光纤光谱仪的生产厂商,以“光谱引领生活”为理念,致力于为国内广大用户提供符合国情的一揽子光谱系统解决方案! 光谱仪器一般都包括入射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光栅或棱镜)、聚焦光学系统和探测器。而在单色仪中通常还包括出射狭缝,让整个光谱中一个很窄的部分照射到单象元探测器上。单色仪中的入射和出射狭缝往往位置固定而宽度可调,可以通过旋转光栅来对整个光谱进行扫描。 在九十年代,微电子领域中的多象元光学探测器迅猛发展,如CCD 阵列、光电二极管(PD )阵列等,使生产低成本扫描仪和CCD 相机成为可能。光纤光谱仪使用了同样的CCD 和光电二极管阵列(PDA )探测器,可以对整个光谱进行快速扫描而不必移动光栅。 由于光通信技术对光纤的需求大大增长,从而开发了低损耗的石英光纤。该光纤同样可以用于测量光纤,把被测样品产生的信号光传导到光谱仪的光学平台中。由于光纤的耦合非常容易,所以可以很方便地搭建起由光源、采样附件和光纤光谱仪组成的模块化测量系统。 光纤光谱仪的优点在于系统的模块化和灵活性。上海辰昶仪器的微小型光纤光谱仪的测量速度非常快,使得它可以用于在线分析。而且由于它选用低成本的通用探测器,所以光谱仪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从而大大扩展了它的应用领域。 ?光学平台设计 上海辰昶仪器的光谱仪采用Czerny-Turner 光学平台设计(如图1 所示)。 图1 EQ2000光学平台设计图

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的测定

材料物理08-1 XX 同组者:XXX 指导老师:XXX 实验日期:2010年04月11号 实验9-3 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的测定 测量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不仅有助于了解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理,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例如,为了有效地屏蔽γ辐射,需要根据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及厚度,反之,利用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可以进行探伤及测厚等。 【实验目的】 1、进一步认识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2、测量不同能量的窄束γ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 【实验原理】 γ射线与物质发生作用时,主要有三种效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对于低能γ射线,与物质的作用以光电效应为主,如果γ射线能量接近1MeV ,康普顿效应将占主导地位,而当γ射线能量超过1.02MeV 时,就有可能产生电子对效应。 准直成平行束的γ射线,通常称为窄束γ射线。单能的窄束γ射线在穿过物质时,由于上述三种效应,其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γ射线的吸收。γ射线强度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即 x x N e I e I I r μσ--==00 (9-3-1) 其中I 0和I 分别是穿过吸收物质前、后的γ射线强度,x 是γ射线穿过吸收物质的厚度(单位为㎝),σr 是光电、康普顿、电子对三种效应截面之和,N 是吸收物质单位体积中原子数,μ是吸收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N r σμ=,单位为㎝-1)。显然μ的大小反映了吸收物质吸收γ射线能力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γ射线与吸收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效应的截面都是随入射γ射线的能量γE 和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Z 而变化,所以线性吸收系数μ是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Z 和γ射线能量γE 的函数。 考虑到σr 是光电、康普顿、电子对三种效应截面之和,那么线性吸收系数μ就可以表示为 p c ph μμμμ++= (9-3-2) 式中ph μ、c μ、p μ分别为光电、康普顿、电了对效应的线性吸收系数,且

原子吸收光谱仪900T作业指导书

一、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用气安全 1)、乙炔会爆炸,气路一定得检漏,与助燃气应单独存放,做到人走气关,不用气关;2)、打开气瓶时脸部不要正对表头,防止因表头质量问题导致人体的伤害; 3)、重新拆卸燃烧室后一定检查各个密封圈是否良好,尤其是雾化器处的密封圈。检查乙炔气路有否泄露。 2、强磁场 使用石墨炉时,当塞曼启动时,米的范围内有强磁场,因此,带有心脏起搏器的人要远离仪器,会被磁化的物件远离仪器。 二、火焰部分 1、开机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将空压机的插头插上,顺时针关闭空压机的放气钮,检查空气压力是否为350-400KPa(一定得等空气压力到达标准后才可开主机电源)。 2)、打开墙壁上的空气开关,打开电脑电源。 3)、打开主机电源,等主机初始化完毕后(约30秒),双击软件联机。 2、编辑方法(以Cu为例) 1)、点击,2)、点击,3)、元素选中Cu,点击,信号类型一般选择吸收,复杂样品选择吸收-背景。其余默认即可。 4)、点击,修改重复次数。其余参数默认。 5)、点击,一般选线性过原点。 6)、点击,输入空白,标准及浓度。7)、方法中的其余参数按照默认的即可。 8)、方法编辑完后,可以点击、,检查方法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按照提示修改方法。 9)、保存方法。依次点击,,。在名称处输入方法的名字,点击确定保存方法。 3、点灯 点击,出现图2-4-1(假设Cu灯放在3号位)。开/关:点亮/熄灭灯;灯3:将Cu灯点

亮且将仪器波长设置到处。是将灯扣背景的氘灯打开。国产灯需要手动输入灯元素符号和灯电流。 4、点火 1)、打开排风。 2)、打开乙炔气瓶,检查乙炔压力,保证主表大于(使用后的压力,使用前应比大很多),次级表压力位于90-100KPa。一定得检查乙炔有否漏气。 3)、点击,出现图2-5-1。检查安全互锁装置是否好。好,不好。不好时点击该红色区域将提示互锁原因。可能的原因有:A、燃烧头安装位置是否正确;B、雾化器安装位置是否正确;C、排放系统的水封、水满;D、乙炔压力是否合适;E、空气压力是否合适。 4)、点击点燃火焰(互锁装置好的时候才能点燃火焰)。检查火焰的高度及颜色有否异常。 5、测量数据 1)、分析前准备: A、点击, B、保存数据:点击中,在名称处输入结果的文件名,点击确定保存结 果。 2)、分析标样空白:吸入空白,点击分析空白。 3)、分析标样:吸入标样1,点击分析标样1。依次分析其余标样。标样分析完后,点击可以看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应>才可。 4)、分析试样空白:吸入试样空白,点击分析试样空白,结果在中显示。 5)、分析试样:吸入试样1,点击分析试样1。依次分析其余试样,结果在中显示。

(整理)材料的光学性能测试.

材料科学实验讲义 (一级实验指导书)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实验室汇编 2009年7月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透过率、全反射和漫反射测定的基本原理; 2、掌握透过率、全反射和漫反射测定的操作技能; 3、测定聚合物膜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薄膜的透过率和全反射率,学会测定无机材料粉末的漫反射光谱。 4、针对不同的材料形式(如薄膜,粉末等)能判断该如何选择不同的测试模式。 二、实验原理 光学性能是材料的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性能之一,薄膜、陶瓷、玻璃、粉末、聚合物、人工晶体甚至胶体的性能评价都离不开光学性能的表征。本实验中所涉及到材料的光学性能主要是指透过率、反射率尤其是漫反射模式测定的反射率等光学性能的测定,涉及的材料包括聚合物、粉末和玻璃等。 在通常所用的分光光度法中,常常将待测定的物质溶解在溶剂中,通过比色来定性或定量物质的含量或浓度等。一些无机粉末或者聚合物本身并不溶于常见的溶剂中,将这些不溶解的物质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得到的是消光光谱而不是吸收光谱,测定的是消光(Extinction)而不仅仅是吸收(Absorption)。另外,对薄膜材料来说,能进行原位测定是重要的,因为在溶解过程中往往改变了材料的状态,所测定的也不再是实际应用中所要知道的结果。薄膜、粉末等是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材料形式,这些材料的光学性能的测定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高档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均可选配积分球附件来测定物质的漫反射光谱(UV-vis diffuse reflenctance spectrum,UV-vis DRS),UV-vis DRS特别适用粉末样品的测定。聚合物、聚合物与无机物的杂化材料、多种无机化合物半导体均可用UV-vis DRS进行测定。带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还可测定玻璃、有机玻璃、塑料制品的透过率和反射率等。下面就有机物、无机物和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原理作详细的介绍: 1、有机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基于物质分子吸收紫外辐射或可见光,其外层电子跃迁而成,又称分子的电子跃迁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而建立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有机化合物此外吸收光谱(电子光谱)是由分子外层电子或价电子跃迁所产生的。按分子轨道理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成键σ轨道,反键σ*轨道;成键π轨道,反键π*轨道(不饱和烃);另外还有非键轨道(杂原子存在)。各种轨道的能级不同,如图1所示。

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的测定

实验九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实验目的 1.了解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 2.了解窄束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 3.测量其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 实验原理 一、γ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γ射线是由于原子核由激发态到较低的激发态退激(而原子序数Z和质量数A均保持不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包括:(1)α或β衰变的副产品(2)核反应(3)基态激发三部分,是处于激发态原子核损失能量的最显著方式;由于γ射线具不带电、静止质量为0等特点决定了它同物质的作用方式与带电粒子不同,带电粒子(α或β粒子等)在一连串的多次电离和激发事件中不断地损失其能量,而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却在单次事件中完全吸收或散射。光子γ(γ射线)通过物体时会与其中的下述带电体发生相互作用: 1)被束缚在原子中的电子; 2)自由电子(单个电子); 3)库仑场(核或电子的); 4)核子(单个核子或整个核)。 这些类型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光子的完全吸收、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三种效应中的一种(在从约10KeV到约10MeV范围内,大部分相互作用产生下列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为: 光电效应: 低能γ光子所有的能量被一个束缚电 子吸收,核电子将其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 服原子对它的束缚,成为光电子;其余的 能量则作为动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γ光子还可以被原子或单个电子散射, 当γ光子的能量(约在1MeV)大大超过 电子的结合能时,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 弹性碰撞,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 子,使它反冲出来,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 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发生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超过1.02MeV, γ光子在带电粒子的库仑场作用下则 可能产生正、负电子对,产生的电子对 总动能等于γ光子能量减去这两个电子 的静止质量能(2mc2=1.022MeV) (电子对效应)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清楚地看到,当γ光子穿过吸收物质时,通过与物质原 γ子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损失能量;γ射线一旦与吸收物质原子发生这三种相互作用,原来能量为hν的光子就消失,或散射后能量改变、并偏离原来的入射方向;总之,一旦发生相互作用,就从原来的入射γ束中移去。 二、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 作用特点:γ射线与物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只要发生一次碰撞就是一次大的能量转移;它不同于带电粒子穿过物质时,经过许多次小能量转移的碰撞来损失它的能量。带电粒子在物质中是逐渐损失能量,最后停止下来,有射程概念;γ射线穿过物质时,强度逐渐减弱,按指数规律衰减,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光子穿过吸收层,其能量保持不变,因而没有射程概念可言,但可用“半吸收厚度”来表示γ射线对物质的穿透情况。 吸收规律:本实验研究的主要是窄束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所谓窄束γ射线是指不包括散射成份的射线束,通过吸收片后的γ光子,仅由未经相互作用或称为未经碰撞的光子所组成。“窄束”一词是实验上通过准直器得到细小的束而

原子吸收参数

原子吸收光谱仪购置技术指标与要求 一、项目的具体参数和要求 1. 基本要求 1.1 能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定量测定食品、水、废水、土壤中等(常量、微量 或痕量)金属元素。 1.2火焰-塞曼石墨炉一体机,仪器具有全套安全连锁系统。自动监控燃烧头 类型、喷雾器系统、排液系统、燃烧系统、压力系统、温度系统、电系统,当任意部分出现异常或断电时自动连锁和关火。 2. 主要技术要求 2.1光学系统 2.1.1火焰法是“实时”双光束(同时检测样品和参比光束) 2.1.2波长范围:190 – 900 nm。 2.1.3★光栅密度:1800 条/毫米。 2.1.4★双闪耀波长:236 nm和597 nm。 2.1.5★光栅面积:64 × 72 mm。 2.1.6线性色散倒数:1.6 nm/mm。 2.1.7★光谱通带:0.2-2.0 nm,马达狭缝驱动自动狭缝选择(包括高和低高 度自动选择)。 2.2光源系统 ★2.2.1 8灯系统:全自动8灯灯架,有下一灯预热功能和自动关灯功能。 2.2.2 同时点灯数目:可同时点亮4个灯。 2.2.3 灯电流设置:计算机全自动控制。 2.2.4 灯电流范围:0–40 mA。 2.2.5 灯位置优化:全自动调节。 2.3★检测器:固态检测器 2.4石墨炉原子化器

2.4.1★石墨炉类型:横向加热石墨炉 2.4.2温度范围:室温到2600℃以上,增量10℃。最大升温速率:2600 C/秒,可调。 2.4.3最大气体流量:<0.7升/分。 2.4.4石墨炉打开和关闭:由软件指令气动式操作 2.4.5实际温度控制(TTC):自动功率补偿,原子化温度不受电压和石墨管电阻变化影响,温度保持稳定。 2.4.6★背景校正:使用一个调制的0.8特斯拉磁场的纵向交变塞曼效应背景校正。 2.4.7石墨炉加热电流:直流电,避免交流电周期影响,吸收峰更加平滑。2.4.8自动基线漂移校正(BOC):测量前自动零点校正,长时间测定基线稳定。 2.4.9冷却系统:自启动的循环热交换系统。 2.4.10石墨炉位置优化:由计算机自动控制。 2.4.11升温方式:阶梯升温、斜坡升温。 2.5火焰原子化器 2.5.1 气体控制:全计算机控制的燃气和助燃气监控。燃气和助燃气的全流量控制。 2.5.2 安全功能:安全联锁装置与燃烧头,雾化器/端盖,排液系统,废液桶液面高度,气体流量等联锁,防止在任何不当条件下点火。 2.5.3 燃烧系统:预混燃烧器可通过软件控制驱动装置自动换入样品室。 2.5.4 预混合室:一个高强度的惰性预混合室,可同时检测水溶液和有机溶液。 2.5.5 雾化器:Pt/Ir 合金毛细管与四氟乙烯喷嘴雾化器或可调节的耐腐蚀雾化器(由PEEK 材料制造)。 2.6 石墨炉自动进样器 2.6.1★样品数目:88 和 148。 2.6.2进样体积:1 到99微升,增量1微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