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预习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92.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γ射线的吸收与物质吸收系数μ的测定

陈媛媛物理091班09180104

摘要:本实验主要目的验证窄束γ射线通过物质时其强度减弱遵循指数规律,测量γ射线在不同厚度的铅或铜或铝中的吸收系数。通过对γ射线的吸收特性,分析与物质的吸收系数与物质的密度,厚度等因素有关。

关键字:窄束γ射线吸收系数吸收特性

引言

由于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使射线通过一定厚度物质后,能量或强度有一定的减弱,称为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研究物质对射线的吸收规律,不同物质的吸收性能等,在防护核辐射、核技术应用和材料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是要学习和掌握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并且测定窄束γ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μ。

而γ跃迁可定义为一个核由激发态到较低的激发态、而原子序数Z和质数A 均保持不变的退激发过程。所谓窄束γ射线是指不包括散射成份的射线束,通过吸收片后的γ光子,仅由未经相互作用或称为未经碰撞的光子所组成。“窄束”一词是实验上通过准直器得到细小的束而取名。这里所说的“窄束”并不是指几何学上的细小,而是指物理意义上的“窄束”。即使射线束有一定宽度,只要其中没有散射光子,就可称之为“窄束”。

正文

一.实验原理

1.1γ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γ射线是由于原子核由激发态到较低的激发态退激(而原子序数Z和质量数A均保持不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包括:(1)α或β衰变的副产品(2)核反应(3)基态激发三部分,是处于激发态原子核损失能量的最显著方式;由于γ射线具不带电、静止质量为0等特点决定了它同物质的作用方式与带电粒子不同,带电粒子(α或β粒子等)在一连串的多次电离和激发事件中不断地损失其能量,而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却在单次事件中完全吸收或散射。光子γ(γ射线)通过物体时会与其中的下述带电体发生相互作用:

1)被束缚在原子中的电子;

2)自由电子(单个电子);

3)库仑场(核或电子的);

4)核子(单个核子或整个核)。

这些类型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光子的完全吸收、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三种效应中

的一种(在从约10KeV 到约10MeV 范围内,大部分相互作用产生下列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为:

光电效应:

低能γ光子所有的能量被一个束缚电

子吸收,核电子将其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

服原子对它的束缚,成为光电子;其余的

能量则作为动能,发生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γ光子还可以被原子或单个电子散射,

当γ光子的能量(约在1MeV )大大超过

电子的结合能时,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

弹性碰撞,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它反

冲出来,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

化,发生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超过1.02MeV ,

γ光子在带电粒子的库仑场作用下则

可能产生正、负电子对,产生的电子对

总动能等于γ光子能量减去这两个电子

的静止质量能(2mc 2=1.022MeV) (电子对效应)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清楚地看到,当γ光子穿过吸收物质时,通过与物质原

γ子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损失能量;γ射线一旦与吸收物质原子发生这三种相互作用,原来能量为h ν的光子就消失,或散射后能量改变、并偏离原来的入射方向;总之,一旦发生相互作用,就从原来的入射γ束中移去。

1.2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规律

窄束γ射线在穿过物质时,由于上述三种效应,其强度就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γ射线的吸收。γ射线强度随物质厚度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即

x Nx e I e I I r μσ--==00 (2—1)

其中,I 0、I 分别是穿过物质前、后的γ射线强度,x 是γ射线穿过的物质的厚度(单位cm ),σr 是光电、康

普顿、电子对三种效应

截面之和,N 是吸收物

质单位体积中的原子

数,μ是物质的线性吸

收系数(μ=σr N ,单

位为cm )。显然μ的大

小反映了物质吸收γ

射线能力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吸收系数μ是物质的原子序数Z 和γ射线能量的函数,且:

p c ph μμμμ++=

式中ph μ、c μ、p μ分别为光电、康普顿、电子对效应的线性吸收系数;其中:

5Z ph ∝μ、Z c ∝μ、2Z p ∝μ(Z 为物质的原子序数)。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效应的截面都是随入射γγ射线的能量E γ和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Z 而改变。γ射线的线性吸收系数μ是三种效应的线性吸收系数之和。右图给出了铅对γ射线的线性吸收系数与γ射线能量的线性关系。

实际工作中常用质量厚度R m (g/cm 2)来表示吸收体厚度,以消除密度的影响。因此(3—1)式可表达为

ρμ/0)(R m e I R I -= (2—2)

由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某一时刻的计数率N 总与该时刻的γ射线强度I 成正比,又对(3—2)式取对数得:

(2—3) 由此可见,如果将吸收曲线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作图,将得出一条直线,如右图所示。ρμ/m 可以从这条直线的斜率求出,即

(2—4)

ln ln m N R N

μρ=-+1212ln ln R R N N m --=-ρμ

除吸收系数μ外,物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也经常用“半吸收厚度”表示。所谓“半吸收厚度”就是使入射的

γ射线强度减弱到一半时的吸收物质的厚度,记作:

μμ693.02ln 2/1==d (2—5)

二.实验目的

a) 了解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

b) 了解窄束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以及测量其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系数。

三.实验器材

①γ放射源137Cs 和60Co(强度≈1.5微居里);②200μmAl 窗NaI(Tl)闪烁探头;

③高压电源、放大器、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④Pb 、Cu 、Al 吸收片若干;微机。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

4.1实验步骤:

1) 调整实验装置,使放射源、准直孔、闪烁探测器的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

2) 在闪烁探测器和放射源之间加上0、1、2 片已知质量厚度的吸收片(所加吸收片最

后的总厚度要能吸收γ射线70%以上),进行定时测量(建议t=1200秒),并存下实验谱图。

3) 计算所要研究的光电峰净面积A i =A g -A b ,这样求出的A i 就对应公式中的I i 、N i 。

4) 分别用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计算吸收片材料的质量吸收系数。

5) 依照上述步骤测量Pb 、Al 对137Cs 的γ射线(取0.661MeV 光电峰)的质量吸收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