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音店綦江特大桥边跨现浇段计算书

观音店綦江特大桥边跨现浇段计算书

观音店綦江特大桥边跨现浇段计算书
观音店綦江特大桥边跨现浇段计算书

重庆三环高速观音店特大桥

现现浇箱梁模板及满堂支架设计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1、重庆三环高速江津至綦江段观音店特大桥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地勘报告,以及设计变更、补充、修改图纸及文件资料。

1.2、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施工验收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以及现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等。

1.3、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铁路桥涵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2、工程概况

观音店特大桥跨越綦江河,起止里程K11+100.94~K11+663.14,全长562.2米,跨径组合为:95+176+95 m(连续箱梁)+6×30(先简支后连续T梁),主桥及引桥均位于直线上,桥面纵坡为-2.2%,桥面设置双向2%的横坡。

主桥为95+176+95米现浇箱梁,主梁为分幅单箱室、变高度截面结构。设计梁面顶板宽13m,底板宽7.6m,两翼缘板悬臂长度2.7m,梁高3.75m~11.5m,以1.6次抛物线变化,底板厚度0.35m~1.3m,按1.6次抛物线变化,腹板在墩顶范围内厚度由1.5m变化至箱梁根部0.8m,墩顶范围外,由0.8m、0.65m、0.5m组成。每幅主桥共设置9道横隔板,0号块墩顶设置一道3m厚横隔板,边跨现浇段设置一道1.5米现浇段横隔板。

箱梁0号段长度10米,每个“T”纵桥划分21个梁段,梁段长度分别为7×3.3米、7×3.9米、7×4.5米, 1号~21号梁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全桥共有六个合拢段,合拢长度均为2.2米;边跨现浇段长5.7米。

3、现浇托架设计

观音店特大桥连续梁边跨现浇段长5.9m,梁高3.75m。分别位于0#台和3#交界墩,

0#台地面高程226.0m,桥面设计高程235.8m,现浇段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现浇支架搭设高度6m;3#交界墩处地面高程202.52m,桥面设计标高228.02m,采用钢管柱托架进行施工,托架搭设高度21.5m。

0#号台现浇段脚手架采用Φ48壁厚3.5mm碗扣式支架,支架直接支承10cm×10cm 的垫木上,场地平整后,经检测地基承载力大于400kPa,计算时采用200kPa进行验算,地基采用C20砼硬化地面上,厚度15cm。

支架顺桥向立柱排距0.6m,横桥向立柱排距0.9 m,横桥向立柱在腹板区加密布置,间距30cm,水平杆步距1.2m。立杆顶设二层方木,立杆顶托上横桥向布置10cm×15cm 方木;顺桥向布置10cm×10cm方木,其中腹板下方方木间距不大于0.2m(净间距0.1m)、在跨中其他部位间距不大于0.3m(净间距0.2m),方木通过顶托支撑在碗扣式支架上;为保证满堂支架整体稳定,在连续梁下每4排立柱设置一排横桥向剪刀撑,每4排立柱设置一排顺桥向剪刀撑。

底部模板采用厚15mm的高强度竹胶板,横板边角宜用4cm厚木板进行加强,防止转角漏浆或出现波浪形,影响外观;翼缘板底模、侧模及内模均采用组合钢模板。

支架搭设横桥向断面示意图如图3.1所示。

3#交界墩现浇托架钢管柱采用Φ400×8mm钢管,管顶及管底焊接450mm×450mm 的钢板,钢板厚6mm,采用钢板焊接倒角加固,钢管柱横桥向设置3根,间距3.8m,纵桥向设置2根,间距2.6m,钢管柱布置图见图1。钢管柱顶布置双拼I32a工字钢纵向横梁,在纵向横梁上布置I25a工钢,间距60cm,I25a工字钢上布置10cm×10cm方木,方木顺桥向布置,腹板下方间距20cm(净间距10cm),底板及翼缘板区间距不大于30cm(净间距20cm)。其上铺1.5cm厚竹胶板。

翼缘板区及内模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钢管采用Φ48×3.5mm,支架直接搭设在I25a工钢上,钢管顶托上放置两层方木,先横桥向搁置一层10cm×10cm方木,然后在顺桥向搁置一层10cm×10cm方木,方木间距30cm,方木上铺1.5cm厚的竹胶板,模板转角处采用木板加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地基采用C20砼硬化,厚度15cm。钢管柱底部浇筑100cm×100cm×50cm混凝土基础。

底部模板采用厚15mm的高强度竹胶板,横板边角宜用4cm厚木板进行加强,防止转

角漏浆或出现波浪形,影响外观;翼缘板底模、侧模及内模均采用组合钢模板。

钢管桩托架布置图

底板区及翼缘板区支架布置图

4.0#台现浇段满堂支架验算

根据设计图纸,现浇段横隔板实心段位于交界墩上,因此本计算书以边跨现浇段等截面箱梁处23#截面为例,对满堂支架及模板的承载力及刚度进行验算。

4.1荷载计算

⑴箱梁自重——q1计算

根据边跨现浇段的特点,取最不利截面(边跨横隔板处截面——24号截面)进行箱梁自重计算,23号截面自重q1计算结果如下。

图4.1 混凝土自重分布图

由q=γ×S/B计算得各分区自重应力如上图所示。

S—分区面积

B—分区水平面投影长度

(2)模板自重,竹胶板自重:q2=0.5kN/2m(偏安全考虑)

(3)内模及支撑荷载,取q5=1.2kN/m2

(4)活荷载

①施工人员及机具:q6=3.0kN/m2

②混凝土振捣时的振捣荷载:水平模板q7=2.0kN/m2,侧模:q7=4.0kN/m2;

③倾倒砼对侧模产生的水平荷载取:q8=2.0kN/m2。

4.2 底模验算

(1)模板的力学性能(取1m宽度模板进行计算)

a.弹性模量(厂家提供数据):E=9480MPa,抗弯强度设计值按照标准取下限值[σ]=35MPa,抗剪强度设计值[τ]=3.5MPa。

b.截面惯性矩:I=bh3/12=1×0.0153/12=2.8125×10-7m4=281250 mm4

c.截面抵抗矩:W= bh2/6=1×0.0152/6=3.75×10-5m3=37500mm3

底模下的横梁间距30cm,可以把底模简化为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腹板区承受的均布荷载最大,计算时只对腹板区模板进行验算。

(2)底模强度检算

每1m宽模板上荷载计算值:

q=1.2(q1+ q3+ q5)+1.4(q6+q7)

=1.2×(101.3+1.2+0.5)+1.4×(3.0+2.0)=130.6N/mm

M max=0.1ql2=0.1×130.6×2002=522400N·mm

σmax=M max/W=522400/37500=13.93MPa<35MPa

底模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支点处的剪力最大,最大剪力为:

V max=0. 6ql=0.6×130.6×200=15672N

σmax=3V max/2bh=1.5×15672/(1000×15)=1.56MPa<3.5MPa,

底模的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3)底模刚度验算

在进行模板刚度验算的时,只考虑恒荷载标准值,不考虑振动荷载。

q=(q1+ q3+ q5)=(101.3+1.2+0.5)=103N/mm

ω=0.677ql4/100EI=0.677×103×2004/(100×9480×281250)

=0.42mm<[f]=0.3m/400=0.75mm

底模的挠度值满足要求。

在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第4.1.1条,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最小值:

F1=0.22γc t0β1β2υ1/2(4.1.1-1)

F2 =γc H (4.1.1-2)

其中: 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值(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对普通混凝土取28kN/m3;

t0——新浇筑砼的初凝时间(h),根据实验资料取5h;

β1——外加剂修正系数;取1.2;

β2——砼坍落度影响系数;取1.00;

υ—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2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即有效压头高度;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5℃,则υ/T=0.048>0.035,故H=3.75+3.8*υ/T=3.93m;

计算结锅:F1=0.22×28×5×1.2×1.0×1.21/2 =40.5kPa,

F2=28×3.93=110.04kPa

因此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值q8=40.5kPa

根据前面计算,侧模用10×10cm方木以30cm的间距布置,以侧模最不利荷载部位进行模板验算,计算侧模强度及刚度考虑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以及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侧模采用15mm厚优质竹胶板(以板宽1.0m进行计算):q=1.2q9+1.4(q7+ q8) =1.2×40.5+1.4×(4.0+2.0) =57kN/m (4)侧模强度验算

M max=0.1ql2=0.1×57×3002=513000N·mm

σmax=M max/W=513000/37500=13.68MPa<35MPa

侧模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支点处的剪力最大,最大剪力为:

V max=0.6ql=0.6×57×300=10260N

σmax=3V max/2bh=1.5×10260/(1000×15)=1.03MPa<3.5MPa, 侧模的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5)侧模刚度验算

侧模的刚度验算仅考虑新浇筑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不考虑振捣荷载以及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q=q9=40.5kN/m;计算跨径取方木间净跨径20cm。

ω=0.677ql4/100EI=0.677×40.5×3004/(100×9480×281250)

=0.16mm<[f]=200/400=0.5mm

侧模刚度满足要求。

4.3 10cm×10cm方木检算

(1)10cm×10cm方木力学性能

a.弹性模量:E=104Mpa,落叶松的抗弯强度值[σ]=15MPa,抗剪强度设计值[τ]=1.5MPa。

b.截面惯性矩:I=bh3/12=0.1×0.13/12=8.33×10-6m4=8.33×106mm4

c.截面抵抗矩:W= bh2/6=0.1×0.12/6=0.167×10-3m3=1.67×105mm4

10cm×10cm方木支撑在横向方木上,腹板下方横向方木间距60cm,,将纵桥向方木简化为简支梁结构进行计算(偏安全考虑),计算跨径取60cm,计算简图如下。

(2)腹板区10cm×10cm方木验算

腹板区10cm×10cm方木间距20cm,则方木上荷载为:

10cm×10cm方木自重:q、=7.5×0.1×0.1=0.075N/mm

q1=1.2(0.2q1+0.2q3+0.2q5+q、)+1.4×0.2(q6+ q7)

=1.2×(0.2×103+0.075)+1.4×0.2×(3.0+2.0)=26.21N/mm 跨中弯矩最大,最大弯矩为:

M max=0.125ql2=0.125×26.21×3002=1179450N·mm

σmax=M max/W=1179450/167000=7.06MPa<15MPa,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支点处的剪力最大,最大剪力为:

V max=0. 5ql=0.5×26.21×600=7863N

σmax=3V max/2bh=1.5×7863/10000=1.18MPa<1.5MPa, 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在进行方木刚度验算的时,只考虑恒荷载标准值,不考虑振动荷载。

q=0.2×(q1+ q3+ q5)+q、=0.2×(101.3+1.2+0.5)+0.075=21.675N/m ω=5ql4/384EI=5×20.675×6004/(384×104×8.33×106)

=0.42mm<600/400=1.5mm

挠度值满足要求。

(3)底板区10cm×10cm方木验算

底板区10cm×10cm方木间距30cm,则方木上荷载为:

方木自重:q、=7.5×0.1×0.1=0.075N/mm

q1=1.2(0.3q1+0.3 q3+0.3q5+q、)+1.4×0.4(q6+ q7)

=1.2×(0.3×27.4+0.075)+1.4×0.3×(3.0+2.0)=12.054N/mm

跨中弯矩最大,最大弯矩为:

M max=0.125ql2=0.125×12.054×6002=542430N·mm

σmax=M max/W=542430/167000=3.25MPa<15MPa,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支点处的剪力最大,最大剪力为:

V max=0. 5ql=0. 5×12.054×600=3616.2N

σmax=3V max/2bh=1.5×3616.2/10000=0.54MPa<1.5MPa,

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在进行模板刚度验算的时,只考虑恒荷载标准值,不考虑振动荷载。

q=0.3×(q1+ q3+ q5)+q、=0.2×(25.7+1.2+0.5)+0.075=8.295N/m

ω=5ql4/384EI=5×8.295×6004/(384×104×8.33×106)

=0.17mm<600/400=1.5mm

横向方木的挠度值满足要求。

经验算,10cm×10cm方木强度及刚度满足要求。

4.4 15cm×15cm方木验算。

(1)10cm×15cm的力学性能

a.弹性模量:E=104Mpa,落叶松的抗弯强度值[σ]=15MPa,抗剪强度设计值[τ]=1.5MPa。

b.截面惯性矩:I=bh3/12=0.10×0.153/12=2.81×10-5m4=2.8125×107mm4

c.截面抵抗矩:W=bh2/6=0.10×0.152/6=3.75×10-4m3=3.75×105mm4

(2)腹板区10cm×15cm方木强度验算

腹板区10cm×15cm方木支承在托架上,托架间距30cm,纵向方木荷载以集中力的方

式作用在横向向方木上,将横向10cm×15cm简化为简支梁进行计算,计算跨径30cm,则集中荷载为:

P=ql=26.21×600=15726N

纵向方木自重:q、=7.5×0.1×0.15=0.1125N/mm

跨中弯矩最大,最大弯矩为:

M max=0.125ql2+0.25Pl=0.125×0.1125×3002+0.25×15726×300

=1180715.63N·mm

σmax=M max/W=1180715.63/375000=3.15MPa<15MPa,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支点处的剪力最大,最大剪力为:

V max=0.5ql+P=0.5×0.1125×300+0.5×15726=7819.88N

σmax=3V max/2bh=1.5×7879.88/15000=0.79MPa<1.5MPa,

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在进行刚度验算的时,只考虑恒荷载标准值,不考虑振动荷载。

则集中力P=ql=21.675×600=13005N

纵向方木自重:q、=7.5×0.1×0.15=0.1125 N/mm

ω=5ql4/384EI+Pl3/48EI=5×0.1125×3004/(384×104×2.8125×107)+ 13005

×3003/(48×104×2.8125×107)= 0.03mm<300/400=0.75mm

横向方木挠度满足要求。

(3)底板区10cm×15cm方木强度验算

底板区10cm×15cm方木支承在托架上,间距90cm,纵向方木荷载以集中力的方式作用在横向向方木上,将横向10cm×15cm简化为简支梁进行计算,计算跨径90cm,则集中荷载为:

P=ql=12.054×600=7232.4N

纵向方木自重:q、=7.5×0.1×0.15=0.1125 N/mm

纵向方木间距30cm,在横向方木上跨内只作用两个集中荷载,计算简图如下;

跨中弯矩最大,最大弯矩为:

M max=0.125ql2+Pa=0.125×0.1125×9002+7232.4×300=2181110.63 N·mm

σmax=M max/W=2181110.63/375000=5.82MPa<15MPa,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支点处的剪力最大,最大剪力为:

V max=0. 5ql+P=0. 5×0.1125×900+7232.4=7283.025N

σmax=3V max/2bh=1.5×7283.025/15000=0.73MPa<1.5MPa, 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在进行刚度验算的时,只考虑恒荷载标准值,不考虑振动荷载。

则集中力P=ql=8.295×600=4977N

纵向方木自重:q、=7.5×0.1×0.15=0.1125 N/mm

ω=5ql4/384EI+Pa(3l2-4a2)/24EI=5×0.1125×9004/(384×104×2.8125×107)+ 4977×300×(3×9002-4×3002)/(24×104×2.8125×107)=

0.46mm<900/400=2.25mm

方木挠度满足要求。

经验算,10cm×15cm方木强度及刚度满足要求。

4.5 立杆稳定性验算

4.5.1 计算参数

立杆选用Ф48×3.5mm钢管,在计算时,取钢管的壁厚2.8mm计算。

a.钢管弹性模量:E=2.05×105Mpa,抗弯、抗拉及抗压强度值[σ]=140MPa,抗剪强度值[τ]=85MPa。

b.钢管的力学参数:截面面积A=3.976cm2,截面惯性矩:Ix=10.193cm4,截面抵抗矩: W= 4.25cm3,回转半径:i=1.601cm;单位质量:3.121kg/m。

4.5.2 荷载分析

1、新浇混凝土自重,腹板区q1=103.1N/mm2,底板区q1=25.7 N/mm2;

2、内模及支架自重:q2=1.2N/mm2;

3、底模及方木自重:q3=0.5N/mm2;

4、碗扣脚手架荷载:现浇碗口支架搭设高度6m,计算时按8m计算;q4=0.155×

8=1.24N/mm2,含剪刀撑及扣件取q4=2.0N/mm2。

5、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q5=3N/mm2;

6、混凝土振捣荷载:q2=2N/mm2;

7、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 k=0.7U Z·U s·W0

其中: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W0 = 0.400kN/m2;Uz= 1.56;Us =1.2。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 k = 0.7 ×0.400×1.56×1.2= 0.542kN/m2;

4.5.3 荷载分析荷载组合:

腹板区支架的布置30cm×60cm×120cm;底板区支架的布置90cm×60cm×120cm,则单根立杆所承受荷载的平面投影如下图所示:

(1)腹板区荷载组合

恒荷载标准值:N G=0.3×0.6×(101.3+1.2+0.5+2.0)=18.9kN;

活荷载标准值:N Q=0.3×0.6×(3+2)=0.9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1.2N G+1.4N Q=1.2×18.9+1.4×0.9=23.94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1.2 N G+0.9×1.4N Q =1.2×18.9+ 0.9×1.4×0.9=23.814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 w =0.9×1.4W k L a h2/10 =0.9×1.4×0.524×0.6×1.22/10 = 0.06kN·m;

(2)底板区荷载组合

恒荷载标准值:N G=0.6×0.9×(25.7+1.2+0.5+2)=15.876kN;

活荷载标准值:N Q=0.6×0.9×(3+2)=2.7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1.2N G+1.4N Q=1.2×15.876+1.4×2.7=22.831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1.2N G+0.9×1.4N Q =1.2×15.876+ 0.9×1.4×2.7= 23.45 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 w = 0.9×1.4W k L a h2/10 =0.9×1.4×0.524×0.6×1.22/10 = 0.06kN·m;

4.5.4 立杆验算

根据荷载组合可知,腹板处立杆所受的荷载最大,考虑到脚手架步距一致,所用钢管材料相同,在验算的时只需验算腹板处立杆的强度及稳定性。

(1)单根立杆强度计算

σ=F/A=23940N/397.62

mm=60.21MPa≤[σ]=140MPa

单根立杆的强度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检算

a、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σ=N/ΦA≤[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23.94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1 cm, 立杆净截面面积:A =3.976 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 =4.25cm3;;

λ=l0/i=1.155×1×1200/16.01=87,查《建筑施工碗扣式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附录A表A.0.6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0.6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140N/mm2;

σ=N/φA

=23940/(0.68×425.000)=82.84N/mm2< [f] = 140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M w/W≤[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23.814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1 cm, 立杆净截面面积:A =3.976 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 =4.25cm3;;

λ=l0/i=1.155×1×1200/16.01=87,查《建筑施工碗扣式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A表A.0.6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0.6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140N/mm2;

σ=N/ΦA+M w/W

=23814/(0.68×425)+6000/397.6 =97.5N/mm2< [f] =140N/mm2;

考虑风荷载效,立杆稳定性计算满足要求。

4.6、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满堂支撑架高度19m,则由风荷载产生的最大倾覆力矩为:

M b=0.524×0.6×8×8/2 =10.06kN·m

模板及支架搭设完成以后,支架的最小抗倾覆力矩:

Mr =D L×B/2=34.41×15/2 =258.07kN·m

D L——模板、支架等自重,D L= (2+1.7)×15.5×0.6 =34.41kN

B——支撑架系统最小宽度,15m

抗倾覆稳定能力R=Mr/Mb=258.07/10.06=26>1.3

满堂支架的抗倾覆性满足要求

4.7、可调(固定)顶、底托验算

单个顶托、底托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N]=30kN。

由计算可知,立杆所承受的最大压力荷载为23.94kN<[N]=30kN。

因此可知调顶、底托满足要求。

4.8、地基承载力验算

(1)C20混凝土承载力验算

地基经过处理之后,采用C20混凝土硬化,硬化厚度15cm,C2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取[σ]=1.5MPa。则混凝土的承载计算简图。

每根方木下的荷载为:23940×7/(4000×100)=0.42MPa<[σ]=1.5MPa,

C20混凝土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2)土基承载力验算

现场土基采用清淤换填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σ]=200kPa,荷载考虑45度扩散角。土基承载力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δ=7N/A=7×23940/(400×4000)=105kPa<[σ]=200kPa

土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5、3#交界墩现浇托架受力验算

根据设计图纸,现浇段横隔板实心段位于交界墩上,因此本计算书以边跨现浇段等截面箱梁处23#截面为例,对满堂支架及模板的承载力及刚度进行验算。

5.1荷载计算

⑴箱梁自重——q1计算

根据边跨现浇段的特点,取最不利截面(边跨横隔板处截面——24号截面)进行箱梁自重计算,23号截面自重q1计算结果如下。

图4.1 混凝土自重分布图

由q =γ×S/B 计算得各分区自重应力如上图所示。

S —分区面积

B —分区水平面投影长度

(2)模板自重,竹胶板自重:q 2=0.5kN/m 2(偏安全考虑)

(3)方木自重q 3:cm cm 1010 方木:q 3=0.1m ×0.1m ×7.5kN/m 3=0.075kN/m

(4)内模及支撑荷载,取q 4=1.2kN/m 2

(5)活荷载

①施工人员及机具:q 5=3.0kN/m 2

②混凝土振捣时的振捣荷载:水平模板q 6=2.0kN/m 2,侧模:q 6=4.0kN/m 2;

③倾倒砼对侧模产生的水平荷载取:q 7=2.0kN/m 2。

5.2 底模验算

(1)模板的力学性能(取1m 宽度模板进行计算)

a.弹性模量(厂家提供数据):E=9480MPa ,抗弯强度设计值按照标准取下限值

[σ]=35MPa ,抗剪强度设计值[τ]=3.5MPa 。

b.截面惯性矩:I=bh 3/12=1×0.0153/12=2.8125×10-7m4=281250 mm 4

c.截面抵抗矩:W= bh 2/6=1×0.0152/6=3.75×10-5m3=37500mm 3

底模下的横梁间距30cm ,可以把底模简化为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腹板区承受的均布

7.3边跨Z型檩条计算书

连续屋檩计算书 ==================================================================== 计算软件:MTS钢结构设计系列软件MTSTool v2.5.0.0 计算时间:2013年12月19日10:16:49 ==================================================================== 一. 设计资料 采用规范: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连续檩条的跨数为3跨,檩条间距为1.3m; 各跨的参数如下: 第1跨~第3跨:跨度7300mm,左右搭接长度分别为350mm和350mm,拉条2根采用截面Z-160*60*2*20-Q345,截面基本参数如下: A(cm2)=6.192 I x(cm4)=283.68 i x(cm)=6.768 W x1(cm3)=40.271 W x2(cm3)=29.603 I y(cm4)=23.422 i y(cm)=1.945 W y1(cm3)=8.018 W y2(cm3)=9.554 I t(cm4)=0.0826 I w(cm6)=2559.036 各跨的参数列表如下: 跨序号跨度左搭接长度右搭接长度截面类型 第1跨7300 350 350 Z-160*60*2*20-Q345 第2跨7300 350 350 Z-160*60*2*20-Q345 第3跨7300 350 350 Z-160*60*2*20-Q345 支座处双檩条的刚度折减系数为:0.5; 支座处双檩条的弯矩调幅系数:0.9; 屋面的坡度角为2.862度; 净截面折减系数为0.98; 屋面板能阻止檩条的侧向失稳; 不能构造保证檩条下翼缘在风吸力下的稳定性; 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简图如下所示: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方案计算汇总

6 边跨现浇段堂支架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郁江二桥位于桂平市城东南部长安工业园区内,距现有的郁江大桥和桂平航运枢纽对外交通桥郁江约4.9公里处,是南宁至梧州、玉林至桂平和梧贵高速这三条公路的连接纽带。 郁江二桥桥梁的起点桩号为K1+146.5,终点桩号为K2+504.5,主桥为90+165+165+90米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桥采用90+165+165+90m单索面三塔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主跨布置双孔单向通航设计,桥宽30.5m,梁高3.2~6.2m,主塔为弧线形花瓶式塔,塔高22.0m,全桥共计144根斜拉索,斜拉索梁上间距4m,塔上理论索距0.8m,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大悬臂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部为机动车道,下部在箱梁两侧顺底板悬挑出去设人行通道。箱梁梁高6.2m—3.2m,梁体全宽30.5m,采用单箱三室加悬臂的形式,悬臂端部厚度为0.28m。斜拉索锚固点布设在箱梁的中室,张拉端位于梁体内。 箱梁纵向划分为中墩顶托架现浇0号、1号梁段、19个悬臂浇筑梁段、边跨支架现浇段、边跨合拢段、中跨合拢段。中墩顶0号、1号梁段同时浇筑,梁段共长11m,悬臂浇筑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中墩至跨中布置为:19×4.0m,边跨现浇段长度6.37m,边跨合拢段、中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0m。边跨现浇段为2.5m实心段及3.87m渐变段,实心段受力全部在过渡墩盖梁上,故此次计算取23A-23A断面向中垮方向0.6m范围段。 边跨现浇段采用满堂支架施工,支架采用WDJ碗扣式多功能钢管脚手架,基底进行填土碾压后,浇筑混凝土搭设碗扣支架,碗扣支架经过预压合格后,铺设模板。内、外模板采用大面积的竹胶板制作,内支撑立杆采用φ48×3.0mm钢管。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手册》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4)《公路桥涵技术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6)《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桥梁支架计算书

**高速公路(贵州境)***合同段 **分离式桥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有限公司 年月日

**分离式立交桥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2、《材料力学》; 3、《结构力学》; 4、《**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变更设计》 二、工程概况: **分离式立交桥为连接原有道路的主线跨线桥,上部结构跨径组合为:2×30m,桥宽5.5m;采用单箱单室截面,梁高150cm,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 梁体范围内地面为煤系地层,施工满堂支架时需将地面压实,上铺石粉或浇筑混凝土进行找平,支架底托下垫10cm×15cm方木,顶托上纵向铺工字钢,横向铺设10cm×10cm方木。 一、底板纵向分配梁的计算 现浇箱梁跨径组合为2×30m,由于箱梁整体为对称结构,因此计算时纵向只需考虑2个截面即可,及跨中和梁端(见图)。横向分为中间部分、腹板部分和翼板部分,翼板部分荷载较小,不予考虑。采用容许应力计算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为了支架安全,总体考虑1.3倍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查得,钢材的力学指标取下值: []σ145Μpa =,[]85pa τ=M ,52.110pa E =?M 。 纵梁选用10号工字钢,设计受力参数为: W=49.0cm 3,I=245.0cm 4,S=28.2cm 3,d=0.45cm 一、验算截面分析 我们根据箱梁截面,初步选定支架的纵向间距为90cm ,横向间距为60cm 。根据梁体截面分析,梁端截面为支架受力的最不利截面,因此只需要计算梁端截面处支架的受力情况即可。具体截面如下: 二、计算 支架纵向间距为90cm 处的分配梁计算 梁端截面

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

模板施工方案 XXXXXX宿舍楼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 xxxxxx有限公司 、编制依据 1 、 xxxxxx宿舍楼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 2 、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3 、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4、_、 建筑施工现场检查手册等工程概况 1 、 xxxxx佰舍楼工程,位于xxxxxxx。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为条形基础与平板式筏 板基础,建筑面积3797.22平米,地上六层,建筑高度22.05米。 三、施工准备 1 、 据工程各构件尺寸提出模板工程详细计划,包括:模板、钢管、扣件.加固穿墙螺栓.蝶形卡 及木方子等。 2 、 材料部门按计划组织周转工具进场。 3 、模板支设以前,应做好各种预留.预埋及钢管隐验。 四、施工方法 (一)墙模板工程 剪力墙全部采用木模板配o 14穿墙螺栓,用0 48X 3.5钢管和5X 10方木作为横纵龙骨进行加固。龙骨横向间距700,纵向间距20;穿墙螺栓水平方向间距700,垂直向间距600。为保证剪力墙位置及断面尺寸正确,支模前,在水平钢筋上放置定制好的混凝土支撑。

施工方法:模板位置弹好以后,先安一面模板,相邻模板搭接要紧密,然后安装斜撑及穿墙螺栓。清扫干净墙内杂物,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完后,安装纵横龙骨,先安纵向(用铅丝临时固定),后安横向,同时用穿墙螺栓外垫碟形卡,两端拧上双螺母固定,调整斜撑并拧紧穿墙螺栓螺母,必须保证模板牢固可靠。 验收要求:模板位置误差w 5mm,垂直误差w 6mm . 注意事项: (1)支模前先复标高及内外墙线位置,看不清线或受钢筋位移影响不支模; (2)支模前,模板表面要涂刷隔离剂; (3)外围剪力墙所用穿墙螺栓中间必须加止水片。 (二)柱模施工柱模施工采用木模板,钢管柱箍竖向龙骨、斜撑和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找正。 施工方法: (1)首先根据柱断面尺寸配模。 (2)模板安装前,先配置对拉螺栓(作用及方法同前),安装时从一面开始安装,安装完毕后安装钢管柱箍(用0 48X3.5钢管及十字扣件拉紧),然后调整至正确位置再进行加固, 柱箍间距400—600mm。 (3)安装竖向钢管龙骨,用以竖向调直及增加柱模整体性。 (三)梁模板施工; 梁底模板根据图纸设计尺寸情况进行整体配模,待梁底支撑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进行入模、调整位置、加固,形成梁底模整体。 1、支撑系统: 梁底支撑系统采用双或三排脚手架,全部使用0 48X 3.5钢管、扣件搭设。 所有支撑脚手架均设扫地杆,因操作人员行走要求,第一大道横杆高度可为1800mm因为本工程梁较密,固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架体搭设时及时加剪力撑。 2、施工方法: ( 1 )梁模 a. 放梁位置 b. 在梁两侧立钢管支柱(间距400-500mn),支柱下要夯实并铺通长木脚手架板; c. 距地200mm加设纵横扫地杆;距地1800mm 3300mm设纵横水平拉杆。 d. 按梁底标高调整支柱高度,安设梁底支撑龙骨(间距》500mn)并将龙骨找平, e. 安装梁底模,并按施工规范要求起拱; f. 安装两侧模,侧模和底模通过角模进行接连;

3米5米6米净跨径盖板涵计算书

3米5米6米净跨径盖板涵计算书 6米 9/30/2015 净跨径.7米填土暗涵盖板计算 6米净跨径.7米填土暗涵盖板计算 1.设计资料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环境类别:I类环境; 净跨径:L0=6m; 单侧搁置长度:0.30m; 计算跨径:L=6.3m; 填土高:H=.7m; 盖板板端厚d1=30cm;盖板板中厚d2=25cm;盖板宽b=0.99m;保护层厚度c=3c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轴心抗压强度fcd=13.8Mpa; 轴心抗拉强度 ftd=1.39Mpa; 主拉钢筋等级为HRB335; 抗拉强度设计值fsd=280Mpa; 主筋直径为18mm,外径为20mm,共24根,选用钢筋总面积As=0.006108m2 盖板容重γ1=25kN/m3; 土容重γ2=18kN/m3 根据《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中7.0.6关于涵洞结构的计算假定:盖板按两端简支的板计算,可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2.外力计算 1) 永久作用 (1) 竖向土压力 q=γ2?H?b=18×.7×0.99=12.474kN/m (2) 盖板自重 g=γ1?(d1+d2)?b/2/100=25×(30+25)×0.99/2 /100=6.81kN/m 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可变作用)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4的规定:

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面的扩散线为准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 6米 9/30/2015 净跨径.7米填土暗涵盖板计算车辆荷载顺板跨长 La=0.2+2?H?tan30=0.2+2×.7×0.577=1.01m 车辆荷载垂直板跨长 Lb=1.9+2?H?tan30=1.9+2×.7×0.577=2.71m 车轮重 P=280kN 车轮重压强L p=P/La/Lb=280/1.01/2.71=102.54kN/m2 3.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 1) 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 22 M1=(q+g)?L/8=(12.47+6.81)×6.3/8=95.65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 V1=(q+g)?L0/2=(12.47+6.81)×6/2=57.84kN 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内力 跨中弯矩 M2=p?La?(L-La/2)?b/4=102.54×1.01×(6.30-1.01/2)×0.99/4=148.30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 V2=p?La?b?(L0-La/2)/L0)=102.54×1.01×0.99×(6.00- 1.01/2)/6.00=93.75kN

主桥边跨现浇箱梁盘扣支架计算书

主桥边跨现浇箱梁盘扣 支架计算书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第六标段 小清河边跨现浇箱梁盘扣支架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及相关详勘报告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5) (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16)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2010) (5)《钢结构设计规范》(50017-2014)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9)《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周水兴、何兆益、邹毅松等著,2001) 二、荷载分析 支架承受的荷载主要有:箱梁自重、模板及附件重、施工活载、支架自重以及混凝土浇注时的冲击荷载和振动荷载。 三、模板、支架受力验算 1、荷载计算 、荷载工况

(1)钢筋混凝土自重:26kN/m3 (2)模板自重:2kN/㎡ (3)施工人员及设备:1kN/㎡ (4)倾倒混凝土荷载:1kN/㎡ (5)振捣荷载:1kN/㎡ 、荷载组合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2、盘扣支架布设方案 、盘扣支架布设方案 (1)横桥向支架布置: 横桥向支架:翼缘板下立杆间距为,边腹板下立杆间距为、,空箱下立杆间距为,中腹板下立杆间距。 (2)顺桥向支架布置:顺桥向立杆间距均为。

钢管桩支架计算书

钢管桩支架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A匝道2号大桥是陕西神木至府谷高速公路永兴镇立交互通的匝道桥,全桥长221.5m,跨径组合为:3×35m+46.5m+2×35m,,主梁横截面设计为单箱四室结构,箱梁高2.4m,顶板宽19.5m,底板宽14.5,箱梁自重每延米45.9吨,全桥采用现浇连续施工,其中主跨下面通过主干桥西尔沟2号大桥构成立交体系。 1.2 建设条件 该地区属于山谷地区且常年少雨,气候干燥。高程变化有时较剧烈,施工条件较困难。 1.2.1地形地貌 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形,气候干燥,地下水位较深,地形沿高程方向变化较剧烈。 1.2.2地质情况 Q,多属于分化砂岩和分化泥岩,岩土层大部或全部受到地质情况主要为 4 分化。承载力从中密碎石土的250KPa到风化砂岩的1200KPa不等,摩阻力相应的大体变化为80KPa到100KPa。 1.2.3气候 气候干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很小,早晚温差变化较大。 二.施工方案总体布臵和荷载设计值 2.1 支架搭设情况说明 A匝道2号大桥上部结构采用现浇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钢管桩支架方案进行现浇施工,砼浇筑分两次浇筑,即第一次浇

筑箱梁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箱梁顶板和翼缘板。根据大桥结构设计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的特点,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拟采用钢管桩支架作为该现浇体系的临时支承结构。钢管桩采用Φ800mm×8mm-Q235的无缝焊接钢管。方木布臵情况:横桥向放臵截面尺寸为15cm×15cm的方木,间距0.3m。15cm×15cm方木放臵在工10型钢上,工10型钢放臵在贝雷梁上,贝雷梁放臵在钢管桩顶端的沙桶上。 2.2 设计荷载取值 混凝土自重取: 26.5kN/m3 箱梁重: 24.1kN/m2 模板自重: 2.5kN/m2 施工人员和运输工具重量: 2.5kN/m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2.5kN/m2 考虑分项系数后的每平米荷载总重:31.6kN/m2 三.贝雷梁设计验算 大桥第四跨跨径为46.5m,其他跨径为35m,在计算中需要对不同的跨径进行验算。其中第一跨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验算过程参考满堂支架法计算书。 神杨路方向第二、三、五、六跨 神杨路方向第二跨,第三跨,第五跨,第六跨,跨中布臵两排钢管桩,计算采用间距17m进行计算,现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小间距。 采用双排单层加强型贝雷梁,每组贝雷梁间距1m, 全截面使用21组。 混凝土箱梁每平方米荷载: 31.6kN/m2 贝雷梁每片自重: 2×3kN/m 荷载总重: 6kN+31.6kN/m=37.6kN/m 双排单层加强型贝雷梁力学性能: [M] = 3375kN〃m [Q] = 490kN

塔楼模板支架施工方案计算书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 塔楼施工方案 检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十日 青田项目部塔楼施工模板支架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相关设计图纸》; (2)《建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方案简介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设计瓯南桥头塔楼一座、瓯南滨水塔楼一座、瓯北滨水塔楼一座、瓯北桥头塔楼一座,总建筑面积为2817.76m2。 其中瓯南桥头塔楼位于P1墩处,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6.940m,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瓯南滨水塔楼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9.928m,结构形式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瓯南、瓯北桥头塔楼及滨水塔楼外排脚手架及承重支架全部采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 瓯北滨水塔楼地上七层,建筑高度36.368m,结构形式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瓯北桥头塔楼地上四层,建筑高度17.720m,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瓯南、瓯北桥头塔楼为钻孔桩加承台基础,待承台及基础梁施工完成后搭设内外脚手架,然后再进行柱梁板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待下层施工完成后继续安装上层脚手架并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瓯南滨水塔楼采用P3和P4墩承台作为基础,瓯北滨水塔楼采用P8和P9墩承台作为基础,在承台施工时预留塔楼墙柱插筋,待墩身施工完成后,搭设塔楼内外脚手架进行塔楼墙柱梁板的施工,瓯南、瓯北桥头塔楼建筑施工完成后再进行相应的箱梁施工。瓯南、瓯北桥头塔楼计划于2017年1月16日进行装饰施工;瓯南、瓯北滨水塔楼装饰施工计划于2016年6月10日开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合理性,瓯南、瓯北塔楼施工起重吊装选择汽车吊进行物资的上下倒运作业。 按照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在墙柱钢筋及模板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梁的施工。首先进行满堂支撑架的架设,再进行顶板模板的施工,之后进行梁位置的定位放线,再施工梁模板和梁钢筋,最后进行梁的加固。 (1)梁模支设:模板采用15mm竹胶板,加固肋条采用100×100木方及φ48×3.0钢管做背肋,对于高度小于600mm的梁不采用对拉螺杆,当梁高600~800mm时设一道对拉拉杆,高度大于800mm的梁设两道对拉螺杆,螺杆水平向间距@600mm。 (2)搭设梁底模支架,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及水平标高线,钉柱头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顶托标高,然后放梁底模,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模起拱按设计要 求做,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1‰-3‰跨长。 (3)梁模支架设单排立杆加顶托、二道水平拉杆并设剪刀撑。根据所弹墨线安装梁侧模板,顶撑杆及斜撑等。立杆纵向间距控制在500-600㎜,梁底增设一根立杆,即横距500㎜,其他同楼板支撑系统,梁下钢管扣件必须设置双扣件,防止滑扣。

主桥边跨现浇箱梁盘扣支架计算书

小清河边跨现浇箱梁盘扣支架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及相关详勘报告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5) (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16)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2010) (5)《钢结构设计规范》(50017-2014)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9)《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周水兴、何兆益、邹毅松等著,2001) 二、荷载分析 支架承受的荷载主要有:箱梁自重、模板及附件重、施工活载、支架自重以及混凝土浇注时的冲击荷载和振动荷载。 三、模板、支架受力验算 1、荷载计算 、荷载工况 (1)钢筋混凝土自重:26kN/m3

(2)模板自重:2kN/㎡ (3)施工人员及设备:1kN/㎡ (4)倾倒混凝土荷载:1kN/㎡ (5)振捣荷载:1kN/㎡ 、荷载组合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2、盘扣支架布设方案 、盘扣支架布设方案 (1)横桥向支架布置: 横桥向支架:翼缘板下立杆间距为,边腹板下立杆间距为、,空箱下立杆间距为,中腹板下立杆间距。 (2)顺桥向支架布置:顺桥向立杆间距均为。 边跨支架横断面布置图

边跨支架纵断面布置图 侧模加固示意图

地基处理示意图 盘扣支架上纵横梁布设方案 (1)竹胶板采用15mm厚优质竹胶板。 (2)梁下次龙骨为140铝梁,横桥向布置,底板下中心间距为250mm。翼缘板下中心间距为500mm。 (3)梁下纵向主分配梁选用185铝梁,翼缘板下为140铝梁,布置间距与支架横桥布置间距相同。 (4)侧模竖肋采用100mm×100mm方木,顺桥向间距为300mm;水平背肋采用100mm ×100mm方木,上下间距为1m。 3、空箱位置竹胶板和纵、横梁验算 跨中标准截面图

碗扣式支架计算书

现浇板模板(碗扣式支撑)计算书 本标段内K58+288(2-6m小桥)、K60+739(1-8m)小桥、K61+800(1-8m)小桥及6座涵洞的桥面板和涵洞盖板均采用现场浇筑施工,模板支撑采用Ф48mm碗扣式支架搭设,搭设结构为: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2及1.5m,立杆纵距l y取0.9m,横距l x取0.9m。为确保施工安全,现选择支架高度最高,荷载最大的K60+739(1-8m)小桥作为代表性结构物进行支架稳定性计算,以验证该类结构物碗扣式支架搭设方案是否安全可靠,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综合说明 K60+739(1-8m)小桥现浇板模板支架高度在4.96m范围内,按高度5m进行支架稳定性验算。设计范围:K60+739小桥现浇板,长×宽=13.91m×6.38m,厚0.5m。 二、搭设方案 (一)基本搭设参数 模板支架高H为5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2m,立杆纵距l y 取0.9m,横距l x取0.9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碗扣支架布置图 模板采用1.5cm厚竹胶板拼接,模板底部的采用双层10*10cm方木支撑,其中底模方木布设间距为0.3m;横向托梁方木布设间距0.9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 本支撑架使用Φ48 ×3.5钢管,钢管壁厚不小于3.5-0.025mm,钢管上严禁打孔;采用的扣件,不得发生破坏。 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铸钢制造,其材料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模板支撑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方木→可调顶托→立杆→可调底托→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考虑,取模板长1m计算,如图所示: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 $1.理论依据及材料设备 一、 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 (1) =P×[1-e-(kL+μθ)]/(kL+μθ) 其中: —预应力钢束理论伸长值,cm; — 预应力钢束的平均张拉力,N; P — 预应钢束张拉端的张拉力,N;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应考虑千斤顶工作长度及设计图纸对不同梁板在曲线段的参数X值。) Ay—预应力钢束截面面积,mm2; Eg—预应力钢束弹性模量,MPa;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钢束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二、材料与设备 (一) 材料:主要是钢线,其标准必须是设计提出的ASTM416-90,标准强度 ,Φj15.24mm。每批材料均要送检,要有试

验检验证书,其结果要达到设计标准。(二) 设备 设备主要是千斤顶油表,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用OVM15系列锚具,和YCW250B型选千斤顶,以及配套的ZB2X2/500型电动油泵。 2、选用油表。 根据20米空心板梁设计图纸要求,该类梁板有三种钢束,分别由4、5、6股钢绞线构成,各种钢束最大控制张拉力分别为781.2KN、976.5KN、1171.8KN。 YCW250型千斤顶活塞面积A=48360㎜2,按最大控制张拉力F=1171800N计算,其油表读数Q=F/A=1171800N/48360㎜2=24.23Mpa 故油表选用1.6级,选用量程为(1.3~2倍)×24.32=31.5~48.46(Mpa)最大量程为60Mpa。 使用前千斤顶与油压表配套送有资质单位丁标定,经昆明理工大建筑学院标定结果: 千斤顶编号:20575,油压表编号:2395,千斤顶工作长度0.4m。

支架体系及临时支墩计算书

跨牤牛河32.6+48+32.6m 连续梁 支架体系及临时支墩计算书 一、0#块支架体系检算 1.支架设计 0#块采用φ48mmWDJ 碗扣型多功能钢管脚手架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支架直接支承于承台顶面。立杆配置可调底座,立杆横桥向间距:翼缘板下为(4×90+60)cm 、腹板下为(4×30)cm 、底板下为(5×60)cm ,立杆顺桥向间距为(17×60)cm 。横杆步距全为120cm 。顶杆配置顶托,顶托上设10×12cm 纵向分配方木,其上设10×10cm 横向分配方木,横向方木间距30cm (腹板下为20cm )。具体布置见《跨牤牛河连续梁0#支架布置图》。 底模采用胶合板,侧模、翼缘板采用挂篮模板,内模(横隔板模板划定为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堵头模板采用自制大块钢模板。外模大楞采用[10槽钢对口焊接而成,间距80cm 。内模大楞采用10×10cm 方木,间距80cm ;横隔板内模大楞间距控制在50cm 左右,拉杆采用φ20精轧螺纹钢筋。 主要检算翼缘模板、底模板及横向分配方木、侧模板及背方、纵向分配方木、立杆的强度稳定性。 2.荷载情况 模板计算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砼自重(含钢筋重量);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及振捣产生的荷载。 模板、支架等自重:2 1/2m KN q =; 新浇钢筋砼自重:32/26m KN q =; 施工人员及运输机具荷载: 23/5.2m KN q = 新浇砼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按2 1 21022.0υββγt p =和 H p γ=计算,取二式中的较 小值。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竖向荷载:2 4/0.2m KN q =;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竖向荷载: 25/0.2m KN q =; 振捣荷载,对垂直面每平方米按KPa 0.4计算; 3.模板面板检算

贝雷梁支架计算书91744

西山漾大桥贝雷梁支架计算书 1.设计依据 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贝雷梁设计参数》 《钢结构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支架布置图 在承台外侧设置钢管桩φ609×14mm,每侧承台2根,布置形式如下: 钢管桩与承台上方设置400*200*21*13的双拼H型钢连成整体。下横梁上方设置贝雷梁,贝雷梁采用33排单层321标准型贝雷片,贝雷片横向布置间距为450mm。贝雷梁上设置上横梁,采用20#槽钢@600mm。于上横梁上设置满堂支架。 支架采用钢管式支架,箱梁两端实心部分采用100×100方木支撑,立杆为450×450mm;并在立杆底部设二个倒拔塞便于拆模。箱梁腹板下立杆采用600(横向)×300mm (纵向)布置。横杆步距为1.2m,(其它空心部位立杆采用600(横向)×600mm(纵向)

布置)。内模板支架立杆为750(横向)×750mm (纵向)布置。横杆步距为≤1.5m 。箱梁的模板采用方木与夹板组合; 两端实心及腹板部位下设100*100mm 方木间距为250mm 。翼板及其它空心部位设50*100mm 方木间距为250mm 。内模板采用50*100mm 方木间距为250mm 。夹板均采用1220*2440*15mm 的竹夹板。 具体布置见下图: 3. 材料设计参数 3.1. 竹胶板:规格1220×2440×15mm 根据《竹编胶合板国家标准》(GB/T13123-2003),现场采用15mm 厚光面竹胶板为Ⅱ类一等品,静弯曲强度≥50MPa ,弹性模量E ≥5×103MPa ;密度取3/10m KN =ρ。 3.2. 木 材 100×100mm 的方木为针叶材,A-2类,方木的力学性能指标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A-2类木材并按湿材乘0.9的折减系数取值,则: [σw]=13*0.9=11.7 MPa

梁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

梁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 工程名称: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黄腐酸 钾生产车间项

目 编制人: 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参数 (1) 三、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计算 (3) 四、梁侧模板面板验算 (4) 五、梁侧模板次楞验算 (5) 六、梁侧模板主楞验算 (7) 七、对拉螺栓验算 (9) 八、梁底模板面板验算 (9)

九、梁底模板次楞验算 (11) 十、梁底模板主楞验算 (12) 十一、可调托撑承载力和扣件抗滑移验算 (13) 十二、风荷载计算 (14) 十三、立杆稳定性验算 (15) 十四、支撑结构地基承载力验算 (17)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及现场概况 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11、《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12、《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 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14、《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

30米箱梁张拉计算

天大二标25米预制箱梁预应力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我单位承建天大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起点里程K8+660,终点里程K13+000,线路全长4.340km。我标段主要工程为大桥3座,中桥1座,天桥2座,拱型小桥4座,拱涵2个,盖板涵2个,圆管涵1个,箱型通道2个。共有桩基132根,墩台柱88个,系梁54个,盖梁36个,预制箱梁175片,路基挖方216.014万方,路基填方89.651万方,小型构造物779.043m。 我标段共有25m预制箱梁148片,其中边跨边梁28片,边跨中梁28片,中跨边梁46片,中跨中梁46片。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2009年10月 3、委托试验检测报告 三、预应力张拉 依据图纸要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张拉正弯矩区钢束,压注水泥浆并及时清理箱梁底板通气孔,在主梁正弯矩索张拉完毕,孔道压浆强度达40MPa以上才允许移梁或吊装,吊装过程中要保持主梁轴线垂直,防止倾斜,注意横向稳定。 张拉正弯矩钢束时,若主梁连接端的预留钢筋影响张拉操作,可先将其折弯,待张拉完毕后再将其恢复,张拉时采用两端张拉,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顶板负弯矩钢束也可采用两端张拉,并采用逐根对称张拉。 箱梁腹板张拉时钢束均采用两端对称均匀张拉,在张拉过程中应保证两端同步张拉,左右腹板钢束对称均匀张拉,张拉顺序为: N1→N3→N2→N4。 四、实际伸长量的量取 最终伸长量的计算:由15%至30%的伸长量(L2-L1)加上由30%至100%的伸长量(L3-L1),即:△L=(L2-L1)+(L3-L1)。 注意:在量取伸长值的过程中,前后应以同一个位置为基点进行量取,并且使用钢板尺进行量测。

支架结构计算书-

支架结构计算书---副本

现浇箱梁支架结构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有现浇箱梁23联,包括预应力现浇箱梁及普通现浇箱梁,箱梁最宽为13.5米,计算跨径最小19米,最大65米。下面以N249-262#典型现浇箱梁段施工为例,进行支架支撑体系搭设布置,典型现浇箱梁段包括: 3m-4m变截面段 2m—2.6m变截面段 1.8m等高段 1.6m等高段 2 施工支撑架设计方案 原地面基础处理达到要求后,铺设400*15*15方木,上采用碗扣脚手架支撑体系。底模板采用1.5cm竹胶板,下采用10*10cm方木及10*15cm方木组合体系,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内箱采用碗扣支架、竹胶板及10*15cm方木组合。 2.1 基础 支撑工字钢梁的临时钢管柱基础为C30混凝土冠梁,沿墩柱横轴线方向设置,冠梁长20m、宽1m、高1m,内部设置上下两层Φ12@15钢筋网片,顶部预埋法兰盘。条基下填筑1.0m厚灰土,整平、碾压,要求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2.2脚手架 采用优质WDJ碗扣脚手架,钢管Φ48mm,壁厚3.5mm,搭设:2—4m高度现浇梁采用在腹板及底板下横桥向间距分别为0.3m和0.6m,顺桥向间距为0.6m,步距为1.2m。2m以下(包含2m)采用在腹板及底板下横桥向间距分别为0.6m和0.9m,顺桥向间距为0.6m,步距为1.2m。

2.3方木 在脚手架顶部设置两道方木,与脚手架顶托接触的方木横桥向立放,截面尺寸10×15cm,间距为0.6m。竹胶板下为截面10×10cm,顺桥向立放,其间距在腹板、箱室分别为0.15m、0.3m 。 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为fm=14 N/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为fv=1.3 N/mm2 弹性模量为E=9000 N/mm2 2.4模板 模板分为底模、侧模和内模。底模均采用长宽为1.22×2.44m,厚1.5cm的竹胶板和方木加固组合体系。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内模采用木模,配合脚手架支撑。 竹胶板: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为fm=14 N/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为fv=1.4 N/mm2 面板弹性模量为E=6000 N/mm2 3支架检算项目 根据设计的支撑结构体系,检算项目如下: (1)底模板强度及刚度 (2)底模板下方木 (3)碗扣脚手架 (4)脚手架 (5)地基承载力 4荷载取值 4.1混凝土梁及模板 4.1.1变截面(梁高2~4m)现浇箱梁段(取4m高度进行最不利荷载计算计算)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第一节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工程施工图 第二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湘桂·盛世名城一期B区工程1#楼,位于广西灵山县,东临燕山路,西接江滨一路,北面紧临荔香路,南向鸣珂江,西靠小鹤山。18层商住楼,主体一、二层为商铺,三层至十八层为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25238.94㎡,其中一、二层商场建筑面积:2923.77㎡,住宅建筑面积:22315.17㎡。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3.3 m,建筑高度为56.1 m。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现编制超高结构(1-A~1-H轴交1-1~96轴部分和1-H~1-W轴交1-3~1-93部分)梁、板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该两部分层高分别为14.7 m和9.9 m,最大梁截面600㎜×1600㎜,最大板厚250㎜。 第三节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99检查标准要求。 6、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现梁按600×1600,板按250mm厚,支撑高度按14.7m进行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和安全验算。其它梁、板构件参照此进行施工。 第四节材料选择 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 第五节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

30米箱梁张拉计算书

G3012喀什至疏勒段公路工程项目KS-1标段 (K0+000~K22+000) 30m预制箱梁张拉计算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G3012喀什至疏勒段公路项目KS-1标 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五月

目录 一、基础数据.............................................................................................................................. - 2 - 二、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 - 2 - 三、压力表读数计算.................................................................................................................. - 3 - 四、理论伸长量的复核计算...................................................................................................... - 6 - 五、张拉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 8 -

现浇箱梁边跨支架计算书

(30+45+30)m连续梁边跨现浇直线段支架计算书 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 1.1、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政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有关要求。 (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3)、《新建铁路穗莞深城际施工图设计》 (4)、《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下册)。 (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1.2、规范标准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 10203-200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6、《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7、《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 10110-2011)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9、《混凝土用胶合板》(GB/T 17656-2008) 2、设计载荷及荷载组合 2.1、荷载标准值 1)恒载: 砼自重取26 kN/m3,模板及方木自重取0.5kN/m2。 2)活载: 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行走荷载: 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楞,取2.5kN/m2,另以集中荷载2.5KN进行验

算;计算支承小楞的梁或拱架时,取1.5 kN/m2;计算支架立柱及支承拱架的构件时取1.0 kN/m2。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2kN/m2。 2.2、荷载组合 根据《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 10110-2011)。本支架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4,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荷载标准组合,即各个荷载分项系数为1。验算模板及支架刚度时不考虑人群及施工荷载、振捣荷载。 设计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时,其架体的稳定和连墙件承载力等应按下表的荷载组合要求进行计算。 荷载效应组合 3、材料性质及变形控制 3.1、材料特性 3.1.1、钢材特性 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有Q235钢管的材料特性如下表 表1 钢材的强度和弹性模量(N/mm2) 表2 钢管截面特性

支架计算书

2m高标准联箱梁: 方案一: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腹板及翼缘转角下12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空箱下(距桥墩中线6m范围)按120cm(纵向)×90cm(横向) 排距进行搭设,其余空箱下按120cm (纵向)×18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步距采用150cm。 方案二: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12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腹板空箱下(距桥墩中线6m范围)按90cm(纵向)×120cm(横向) 排距进行搭设,其余腹板下按120cm(纵向)×6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空箱下按120cm(纵向)×12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步距采用150cm。 ⑴主线桥2m高3跨标准联支架搭设示意图 宽2m高箱梁支架横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一)(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纵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一)(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搭设平面示意图(方案一)(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横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二)(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纵断面搭设示意图(方案二)(单位mm)

宽2m高箱梁支架搭设平面示意图(方案二)(单位mm) 支架体系计算书 1.编制依据 ⑴郑州市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桥梁设计图纸 ⑵《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⑶《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⑷《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⑺《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⑻《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DBJ) ⑼《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 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⑾《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2.工程参数 根据箱梁设计、以及箱梁支架布置特点,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箱梁,拟截取箱梁以下部位为计算复核单元,对其模板支架体系进行验算,底模厚度15mm、次龙骨100×100mm方木间距以计算为依据,主龙骨为U型钢,其下立杆间距: ⑴(主线3跨标准联,跨径3*30m),宽高,箱梁断面底板厚22cm、顶板厚 25cm,跨中腹板厚,翼板厚度为20cm。 根据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支架间距。 方案一: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腹板及翼缘转角下120cm(纵向)×9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空箱下(距桥墩中线6m范围)按120cm(纵向)×90cm(横向) 排距进行搭设,其余空箱下按120cm (纵向)×18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步距采用150cm。 方案二:箱梁横梁下60cm(纵向)×120cm(横向)排距进行搭设,过渡段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