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GIS的城市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摘要:雷电灾害是因为大气层中瞬间放电时产生的。雷电灾害已经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因为雷电灾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已经达到了3000~4000人,财产的损失也达到了50亿~100亿元的数额。对于雷电灾害进行监测、预警,能够有效的减少由于雷电灾害而带来的人们生命及财产的损失。本文主要是对基于gis的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进行很好的分析、研究,希望可以对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带来帮助,以减少人们的损失。

关键词:gis监测;预警系统;城市;雷电灾害

中图分类号:p427.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浙江省衢州市气象局利用基于gis技术以及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从气象学以及雷电物理、灾害相关科学等相关的科学理论作为出发点,建立相关的雷电灾害记录的数据库,通过区划技术实现了衢州以及他周边地区的雷电灾害资料以及基础的地理信息的数据之间的整合。利用gis的相关技术对形成雷电灾害的相关因子:危害性、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的能力等进行相关的评估,最终得出各个因子在防雷减灾工作中的作用,然后再利用加权平均以及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起对雷电灾害的风险评估的指数模型,从而绘制出了衢州市雷电灾害风险的区划图。从相关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来:衢州市本级以及江山的雷电灾害危险性最高,开化市的

(完整word版)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河北省省级预算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河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项目编码: 项目单位:河北省第一测绘院 领导签字(章):预算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章):主管部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章): 河北省财政厅制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填报说明 1、本建议书由项目单位或预算单位负责填写,送隶属的财务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财政厅(对于基本建设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技术研发、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分别由省有关部门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先报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技厅和省信息产业厅,三个部门经审核立项后通知各有关部门,部门再按确定的项目内容报财政部门)。 2、需附相应的部门审核、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批准等有关资料。 3、项目情况填报说明 1)项目性质:(1)维持性资金项目。(2)发展性资金项目。 2)项目类型及编号:01、建筑物及基础设施购建;02、专项购置;03、大型修缮;04、专项业务;05、科技研究与开发;06、信息网络购建;07、信息网络维护;08、大型活动;09、企事业单位补贴;10、个人家庭补助;11、偿债支出;12、产权参股;99、其他专项。 3)项目级次:本级、对下补助(按级次分别单列项目)。 4)项目地点:项目实施地点。 5)单位代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填写预算单位编码;非省级预算单位的承担单位是行政、事业、社会团体的填写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填写工商注册码为统一标识。 6)单位性质:行政、事业、其他。 7)单位规格:厅级、副厅级、处级、科级、其他。 8)立项部门:批准立项的主管部门 9)主管部门:项目单位的财务主管部门。 10)主管处室:财政厅各部门预算主管处。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的定义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雷电监测原理 雷电监测是指利用闪电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测闪电放电参数(时间、位置、强度、极性电荷、能量等。)云闪(IC)和地闪(CG)发生时辐射频谱范围极大地电磁场,地闪回击辐射电磁波的功率频谱密度峰值在(4-10)KHZ之间,云闪主要在1MHZ以上。在初始击穿和通道建立过程中,主要产生甚高频辐射LF和甚低频辐射VLF,电磁辐射覆盖整个放电过程,排除地面传导率、电离层变化,以及地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距离上采用不同的频带探测闪电过程是空间极轨卫星和声学传感器进行探测。 局域的闪电监测系统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闪电探测探头和一个定位监控中心组成。闪电监测系统是一个网络系统,它覆盖的区域范围越大,信息传输的技术和方式越先进,定位精度就越高。从闪电监测资料的应用考虑,地闪监测精度对于雷电防护非常重要,在云闪监测系统中,根据雷暴过程的发展趋势做出临近预报。 雷电定位 雷电定位主要利用闪电回击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测闪电回击放电参数,确定雷击点位置和相关参数。确定落雷点位置一般有三种方法:定向定位(DF)、时差定位(TOA)和近几年发展的综合利用DF和TOA的复合定位方法。 定向定位是利用2个及以上探测站以正交环形磁场天线同侧定落雷点,2个探测站获得2个方位角,用球面三角交汇确定落雷点;时差定位又称基于GPS同步的闪电三维时差定位技术,它通过检测落雷点电磁波信号峰值到达探测站相对时间差,在球面上建立双曲线3个探测站能产生2条双曲线,其交点即为落雷点。此方法精度高,但当监测站小与3个时它却无能为力。为了既保证定位精度又对与监测站多少无限制,出现了时差磁方向综合定位方法,其原理是2个测站时差确定1条曲线,任一站的磁方向给出1个磁场方向,交点决定落雷点。随着微处理存贮技术以及GPS和数字处理技术DSP的发展,闪电定位也从单一采用定向法(DF)单站定位发展到采用定向和时间差(TOA)联合法(MPACT)的多站定位,对地闪的定位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对甚高频段闪电(云闪)的探测一般采用窄带干涉仪定位法(ITF)或者三维时差法。 当探测站既能测量雷电方向角,又能测量雷电波到达时间称为综合定位系统,又称闪电探测和测距系统(缩写为LDAR)。采用雷电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及时、直观地检测到雷击点,准确有效地对雷电进行定位、定性、定量。该系统是一个大面积、全自动、实时性雷电监测网,它由雷电探测站(DTF)、中心处理站(PA)、用户终端站(NDS)和通讯网络组成雷电探测站探测和处理雷电电磁波脉冲信号,并采用GPS技术对雷电脉冲进行高精度(ns级)时间标定。中心处理站高速处理各探测站传送的雷电原始信号,并将处理好的雷电信息立即发送给用户终端站,用户终端站根据拥有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力系统观测目标数据库(ODS)和雷电信息数据库(LDB),将雷电的发生、发展以及雷击事故分析迅速展现在生产调度与分析人员面前,为雷电的监测和防治提供高新技术手段。 雷电监测的意义 开展雷电监测的意义是,通过建设全国雷电监测网实时监测雷电的发生、发展及消亡过程,提供雷电灾害预警信息,服务于雷电灾害的防护。通过统计我国雷电日、雷电密度分布图,为我国雷电防护工程提供科学参数。

燃气智慧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燃气智慧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2) 一、概述 (3) 二、系统关键技术及特点 (4) 三、系统总体设计 (5) 四、系统功能 (7) 五、运行环境及系统配置 (14)

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基于动态和静态燃气管网电子地图,采用GI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对管线、阀门、调压站、门站等燃气设施的统一管理。其目标是实现燃气设施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及时提供燃气企业管理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和分析决策依据,达到用户受益、企业受益的目的。 一、概述 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平台系统产品之一,系统采用先进的体系架构技术、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网络技术,具有可扩展性强、运行效率高、容易使用和维护的特点,能够满足国内大中型燃气企业信息的需求。 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以动态和静态的燃气管网电子地图基础上,对管线及各种设施进行定位、查询统计、分析等;对各类统计结果打印输出;管网事故发生后,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关阀方案、用户停气通知单,发生新情况后能迅速调整方案;实现燃气管网图文一体化的现代化管理,提供管网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准确高效,为燃气规划、设计、调度、抢修和突击资料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决策依据,实现分析决策的全计算机操作过程,从而提高燃气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 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外部系统接口,可方便实现与公司其他子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交换和共享,最终融入到城市燃气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系统关键技术及特点 1、燃气信息一体化思想 燃气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再是单一孤立的,需要燃气管网管理系统、营业管理系统、调度系统它们之间相互协作,信息共享与集成。 燃气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与调度系统实现数据集成,能够实时显示管网中测压点或者流量计的动态监测数据,同时可以根据实时数据绘制全区等压线; 燃气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与营业收费系统实现数据集成,能够将用户和管网进行关联,并实现用户和管网图形的互动查询,同时查询制定区域内的用气量。关阀搜索时能够搜索出受影响的用户。 调度系统中,实现燃气管网地理信息和营业系统信息在管网建模中的集成,能够合理提取城市主干网和用户用气量,为管网动态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管网运行调度提供良好的辅助决策 信息。 2、全组件开发,模块化强 采用组件化开发技术,可以根据用户单位管理的实际需求方便调整,业务管理流程与新功能开发功能组合性强; 业务功能模块化强,积累全国多家燃气公司管网管理的实践经验,并经过了分析提取,符合行业管理规范,能够全面满足用户单位燃气管网管理和燃气业务的要求。 3、海量数据存储管理 燃气管网信息系统具有对海量图形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功能(>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设计方案

1概述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我国主要位于东亚季风区,暴雨分布范围广;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降雨在年内分布不均,汛期高度集中,以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大。 路路通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山洪灾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为指导,运用当代信息监测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在山洪灾害防治区建立以信息采集、预报分析、视频会商决策为基础的预警平台,通过手机群发、传真群发、无线广播、高音喇叭、手摇警报器、锣等预警程序和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山洪可能危及的区域,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能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系统总体结构 2.1系统组成 路路通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为更好地发挥系统的防灾减灾作用,还需建立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加强宣传培训。 水雨情监测系统及时将简易监测站、人工监测站、自动监测站的监测信息汇入预警平台。 预警系统由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和山洪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系统组成。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主要由信息汇集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预报决策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组成。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包括预警发布程序、预警方式、警报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警报器设置等。

2.2系统建设模式 由于山洪预见期短、致灾快,因此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出在县级行政区建立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模式,省、市、县、乡(镇)、村等各方面的山洪灾害防治相关信息汇集于平台,县级防汛部门根据系统信息,及时发布预报、警报。同时县、乡(镇)、村、组建立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开展监测、预警工作。 3系统特点 (1)软硬件一体化集成 公司提供完善的系统的集成方案,自主开发山洪监测预警软件。 (2)多层次水、雨情决策分析 可查询时段、日、旬、月显示区域内的雨量值、平均雨量值、最大雨量值、

水质监测预警系统运维考核办法

附件3 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 维保考核办法《试行》 一、依据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HJ/T355—2007试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356—2007试行)。 二、维保服务范围(设备的范围) 维保服务设备范围: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运行养护处六套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及一套终端显示系统(每套设备主要包括:采水系统、配水系统、反冲洗系统、PLC控制系统、纯水系统、除澡系统、COD、氨氮、PH、五参数、流量计、采样器、数采仪、取水管路、配水管路、栈桥、浮筒、设备柜、空压机等涉及到所有自动水质监测的设备)。 维保时间为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维保期间产生的所有有关费用由维保机构承担。徐州市截污导流养护处根据合同价款及考

核结果按期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 三、维保服务要求 (一)维保机构基本要求 1、通过有效年检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 2、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注册资金不小于50万(含50万)。 3、具有工商部门颁发的维保项目营业执照,其任务范围包括: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的维修。 4、具备法人资格并有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实践经验,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原理、操作和使用,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经有关部门考核取得上岗证,可利用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在各方面保证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5、具备维保服务所需的计量仪器仪表,必要的外围设备和相应的实验条件。 6、在徐州市设立固定办公、维修场所和维修热线,配备固定全职专业维护人员和交通工具,人员必须经过有关单位培训,

持证上岗,人员资料复印件交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运行养护处备案,人员变更需提前一个月向市截污导流养护处提出申请,更换人员必须经过有关单位的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7、在市截污导流工程运行养护处水质检测所设立一名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巡视员,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及时处理故障。 8、维保机构需每季度向市截污导流工程养护处提供一份详细的维保服务费用明细表。 (二)维保服务日常运行和管理要求 1一般要求 1.1水站应保持各仪器干净清洁,内部管路通畅,出水正常。对于各类分析仪器,应防止日光直射,保持环境温度稳定,避免仪器振动。日常应经常检查其供电是否正常、过程温度是否正常、工作时序是否正常、有无漏液,及管路是否有气泡、电机是否工作正常等。 1.2各水站现场需配备巡检记录(记录格式见附表2),留备考核。 2每天定期远程检查

城镇燃气管网

城镇燃气管网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一般由门站、高中低压管网系统、储配站、调压站、监控系统和调度中心等组成。城镇燃气输配系统设计,应符合城镇燃气总体规划,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合理的方案。 一、城镇燃气管网的分类 燃气管网可按用途、敷设方式、输气压力、管网形状、压力级制等加以分类。 1. 按用途分类 ⑴长距离输气管线连接产量巨大的天然气田或人工燃气与用气地区的输气管线,其干管及支管的末端连接城镇或大型工业企业,作为该供气区的气源点。 (2) 城镇燃气管道 ①分配管道在供气地区将燃气分配给工业企业用户、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管道,包括街区和庭院的燃气分配管道。 ②用户引入管将燃气从分配管道引到用户室内引入口处总阀门前的管道。 ③室内燃气管道通过用户管道引入口的总阀门将燃气引向室内,并分配到每个燃气用具的管道。 (3) 工业企业燃气管道 ①工厂引入管和厂区燃气管道将燃气从城镇燃气管道引入工厂,分送到各用气车间。 ②车间燃气管道从车间的管道引入口将燃气送到车间内各个用气设备(如窑炉)。车间燃气管道包括干管和支管。 ③炉前燃气管道从支管将燃气分送给炉上各个燃烧设备。 2. 按敷设方式分类 (1) 埋地管道城市中燃气管道一般采用埋地敷设,当燃气管段需要穿越铁路、公路时,有时需加设套管或管沟,因此有直接埋设及间接埋设两种。 (2) 架空管道工厂厂区内或管道跨越障碍物以及建筑物内的燃气管道时,常采用架空敷设。 3. 按设计压力分类 燃气管道与其他管道相比,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因为管道漏气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燃气管道中的压力越高,管道接头脱开、管道本身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管道内燃气压力不同时,对管材、安装质量、检验标准及运行管理等要求也不相同。 我国城镇燃气管道按燃气设计压力P(MPa)分为七级。

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方案背景◆————————————方案提供商◆————————————系统介绍◆————————————系统架构图◆————————————典型应用◆————————————系统特点◆————————————系统推荐组配◆————————————设计依据 (一)方案背景 雷电是一种复杂的大气物理现象,它由带电荷的云-云(或云-地)或云内瞬时产生强大放电电流所产生。雷电灾害是全球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建设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雷电灾害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的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是从8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主要由气象、电力、电信、民航、部队等部门建设和使用,这些系统

在雷电及对流性灾害天气过程的监测、人工影响作业指挥、雷电防护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方案提供商 北京方大天云(fandasky)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气象与环境监测的行业领先者,方大天云具有深厚的硬件与软件技术示例。企业先后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北京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拥有多项产品专利与软件资质。公司以在线式监测系统为核心,研发、销售气象与环境传感器、自动气象站、环境监测站等设备,形成了“FAMEMS”、“FANDA”、“SKY”等核心系列品牌的在线实时观测系统产品,并为众多行业退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业务涵盖气象、环保、交通、航空、农业、林业、水文、电力及研究院所等行业。 (三)系统介绍 FAMEMS900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是一套基于地面电场仪和闪电定位网的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实时计算显示云对地雷击的发生时间、位置、雷电流幅值和极性等雷电参数,并以雷击点的分时彩色图清晰地显示出雷电的运动轨迹,有利于在大范围内实时监测雷电的发生、发展和成灾情况。 FAMEMS900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由中心站和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数个在线时差探测站组成。当被监视的区域内发生雷云对地放电时,中心站根据各时差探测站获得的闪电放电

燃气地理信息系统

燃气地理信息系统 随着城市发展、燃气用户的不断增加,燃气管网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山东正元公司结合工程实际和燃气管网的业务流程及用户的需求,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GIS技术,在建立管网基础信息库的基础上,组织开发出《燃气地理信息系统(Gas-GIS)》。燃气地理信息系统(Gas-GIS)意在为用户提供一套管理燃气管网信息资料、实现资料信息的检索查询和分析、可以有效进行紧急事故处理与辅助设计的决策系统。 系统功能结构: 系统特点: ○数据输入方式灵活多样。 ○地图、数据信息一目了然,地图数据录入快捷简便,查询统计方式灵活多样,图文并茂,信息表达适合各种需要。 ○强大的事故分析处理能力可使抢修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合理抢修方案。 ○专业的管网分析处理功能可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管网供气状况、各节点压力负荷等。 ○翔实的图文信息为管网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有力工具。 ○符合行业规范,遵循行业习惯,进行数据分类及数据库设计。 ○系统结构标准、开放,为进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开放的接口。 ○实现埋地管线的腐蚀与防护的动态信息管理。

地形、管网图文管理 实现地形、管线空间及属性海量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包括文件管理、空间数据管理、专业属性数据管理、查询统计、创建专题地图、显示打印等。 管网事故紧急处理 包括事故地点确定、事故分析及处理方案的形成、事故的影响分析(需要关闭的阀门和停气用户)及打印抢修单、用户停气通知等。快速形成处理方案,为事故解决处理赢得宝贵时间。

管网运行管理 应用管网平差原理模拟管网运行状态及进行供气状况分析,并提供与实时监控系统(如SCADA等)的接口,显示管网动态运行数据。可以判定供气的方向和进行管网运行的负荷分析。 专业的管网分 在图上分析管网流向、供气路径、连通性以及最短路径、纵横断面显示和三维立体显示。并能进行小区的隔离分析、多级关阀分析等。还可结合管网分析,提出更新改造规划。 腐蚀与防腐动态信息管理 可进行埋地管线的腐蚀与防护的动态综合评价,预测管线防腐层的变化趋势,实现埋地管线的腐蚀与防护信息的动态管理、管道故障抢修方案的制定与技术经济分析、管线运行年限的预测等。

水质安全在线预警系统

江西中翠实业有限公司 水 质 在 线 监 测 预 警 方 案 中翠实业有限公司 2016年6月6日

目录 一、系统概述3 1.1公司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行业状况3 1.3系统简介3 1.4指导思想4 二、系统总体功能4 2.1系统功能4 2.2系统架构图5 三、系统功能细解5 3.1系统组成5 3.2前端供电设备6 3.3传感数据采集设备7 3.4预警图像仪9 3.5应用软件管理平台10 四、售后服务14 五、现场实例16 六、公司荣誉17

一、系统概述 1.1公司介绍 中翠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中翠实业”)是一家集计算机软硬件开发、销售、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利用专利技术自主研发的水利监测预警系统、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和户外空气监测预警系统等一系列预警系统,皆可实现无人值守人机互动的效果。 公司奉行“至真至诚,努力进取,缔造完美”经营理念,“创出未来,创造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企业”的服务宗旨,不断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并超越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由此迎得广大客户的支持与信赖。公司的强劲实力,年轻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得我们企业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无穷动力.在科技融入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今天,我公司将一如既往,竭诚以最先进的技术,为所有的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 1.2行业状况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深,全国大小江河湖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人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政府对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一天比一天重视,从最开始的法律文书,到对水污染的治理投资,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污染这个影响全民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水的污染在初期用肉眼很难分辨,当我们能看到水被污染时,就已经到很严重的程度了。 1.3系统简介 系统在不受环境的影响,无电无网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实时监控、采集数据等,采用太阳能供电模式,成本较低,拥有强大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产品还拥有保障性,在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还设计了趋势分析、报警、及时提示等功能,真正做到了水质安全的实时监控,实现智能信息化管理。该系统全面采用高清、智能、GPRS、2G\3G\4G网络应用技术,与物联网、局域网、通讯网等技术结合,将监控、报警、广播集于一体,整套系统由前端高清水质图像拍照仪跟几种常规水质传感器进行结合,可以采集数据及抓拍图片,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客户手机APP和终端管理平台,基于云服务器的安全提示系统,可容纳上万个点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当设备出现任何的故障时,自动检测功能通过故障提示平台以短信方式通知用户,现场发生的任何情况,报警信息图文并茂及时告知用户,保障信息100%被用户收到,通过手机端和PC端及时掌控现场的状况,也可以对现场进行点对点广播,一点对多点广播。开放式平台,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可做定制化服务,使系统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价比高、操作维护更加简便等特点。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技术资料 河北省省级预算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河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项目编码: 项目单位:河北省第一测绘院 领导签字(章):预算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章):主管部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章): 河北省财政厅制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填报说明 1、本建议书由项目单位或预算单位负责填写,送隶属的财务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财政厅(对于基本建设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技术研发、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分别由省有关部门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先报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技厅和省信息产业厅,三个部门经审核立项后通知各有关部门,部门再按确定的项目内容报财政部门)。 2、需附相应的部门审核、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批准等有关资料。 3、项目情况填报说明 1)项目性质:(1)维持性资金项目。(2)发展性资金项目。 2)项目类型及编号:01、建筑物及基础设施购建;02、专项购置; 03、大型修缮;04、专项业务;05、科技研究与开发;06、信息网络购建;07、信息网络维护;08、大型活动;09、企事业单位补贴;10、个人家庭补助;11、偿债支出;12、产权参股;99、其他专项。 3)项目级次:本级、对下补助(按级次分别单列项目)。 4)项目地点:项目实施地点。 5)单位代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填写预算单位编码;非省级预算单位的承担单位是行政、事业、社会团体的填写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填写工商注册码为统一标识。 6)单位性质:行政、事业、其他。 7)单位规格:厅级、副厅级、处级、科级、其他。 8)立项部门:批准立项的主管部门

9)主管部门:项目单位的财务主管部门。 10)主管处室:财政厅各部门预算主管处。 11)支出功能:类、款按最近规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填写。12)项目执行周期:项目执行的年度数。

雷电灾害现状风险评估实施方案

雷电灾害现状风险评估实施方案 二〇一四年一月

1立项依据 1.1总体说明 雷电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和选择性等特点,会引发火灾、爆炸、建筑物损坏、信息系统瘫痪等安全事故。它可导致整个建筑物(其构成部分及内部装臵)和公共设施受到损害,同时也可以使设备发生故障,尤其是电气及电子系统,这些损害及故障甚至可能会影响建筑物周围及其附近区域。 为防御雷电造成的灾害,国家和各级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防雷减灾的法律法规,补充修订了多项雷电防护技术标准和规范,对油、气、煤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雷电防护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强化对雷电灾害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1.2油田公司现状 2013年新疆油田公司共检测防雷接地点34323个,接地电阻值不合格点191个,合格率99.44%;重点站库二次检测防雷接地点4871个,不合格点14个,不规范点61个,合格率99.71%。 现场发现的问题主要是: 1、检测的接地电阻值超标。 造成检测的接地电阻值超标是由于有些设施安装的防雷接地装臵使用的年限较长,接地体腐蚀老化严重,导致接地阻值超出最大允许值,如油罐、管道接地的阻值要求小于10欧姆。 2、设施无接地或接地不合规范要求 根据《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臵安全检查规范》(SY5984—2007)要求,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个别储油单罐

无接地或接地不合规范要求,如准东采油厂、采油一厂、彩南作业区的部分探井的60方储罐没有做接地或只做了一个接地点(规范要求:油罐必须作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3、设施接地装臵的引下线与接地体断裂 由于设施接地装臵受地质影响发生下陷、地面施工等造成接地装臵的引下线与接地体断裂。 4、引下线的断接卡螺栓尺寸小或单螺丝连接 部分油罐和计量站存在断接卡连接螺栓偏小和单螺丝连接问题(规范要求:油罐接地引下线应设臵断接卡,断接卡应用2个大于等于M10的螺栓连接)。 5、引下线的断接卡被封埋在不符合规范、断接卡。 6、各单位普遍存在油罐上罐扶梯入口、油罐采样口处、装臵区、泵房、罐区入口、进站口、天然气站等处设臵的人体静电消除器,不是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7、部分生产装臵中控制系统操作室没有设臵防静电地板,没有对仪器仪表控制系统采取综合的防雷措施。如在电源系统安装电涌保护器(SPD)。 1.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第三十四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1概述 1.1建设背景 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燃气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燃气企业自身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形象。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效率的管理、高质量的服务”已经成为城市燃气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四高要求”。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来进行燃气管网规划和管理,使燃气管网的管理工作步入定量化、科学化、自动化、现代化的轨道,已成为燃气企业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市地下燃气管网日益庞杂,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燃气管网管理的需要。燃气管网的规划、管理、维护、应急均与城市地形的空间形态和空间分布密切相关。近十年来,采用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燃气管网信息系统来管理城市燃气管网已经达成行业共识,许多燃气企业纷纷将燃气管网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整个燃气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显著提升了燃气企业管理效率和用户服务水平,为燃气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利用GIS技术,构建高效、合理、实用的市燃气管网信息系统,增强对燃气管网的运营和监管的能力,实现城市燃气管网智慧运作,提高燃气管网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已成为燃气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2建设必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现有燃气管网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燃气企业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有: 1)基于图件和表册来表示城市燃气管网以及它们的设施已无法反映管网之 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很难展现这个城市燃气管网的总体特征,很难查寻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模板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设计方案

1概述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中国主要位于东亚季风区,暴雨分布范围广;季风气候决定了中国降雨在年内分布不均,汛期高度集中,以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大。 路路通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山洪灾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为指导,运用当代信息监测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在山洪灾害防治区建立以信息采集、预报分析、视频会商决策为基础的预警平台,经过手机群发、传真群发、无线广播、高音喇叭、手摇警报器、锣等预警程序和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山洪可能危及的区域,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能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系统总体结构 2.1系统组成 路路通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为更好地发挥系统的防灾减灾作用,还需建立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加强宣传培训。 水雨情监测系统及时将简易监测站、人工监测站、自动监测站的监测信息汇入预警平台。

预警系统由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和山洪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系统组成。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主要由信息汇集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预报决策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组成。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包括预警发布程序、预警方式、警报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警报器设置等。

2.2系统建设模式 由于山洪预见期短、致灾快,因此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出在县级行政区建立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模式,省、市、县、乡(镇)、村等各方面的山洪灾害防治相关信息汇集于平台,县级防汛部门根据系统信息,及时发布预报、警报。同时县、乡(镇)、村、组建立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开展监测、预警工作。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方案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比较突出。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发布、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x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x年,建成功能齐

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二、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三)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工程建设,建成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经济开发区、重点林区和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尽快构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上、青藏高原及边远地区等监测站点稀疏区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建设,加密台风、风暴潮易发地气象、海洋监测网络布点,实现灾害易发区乡村两级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全覆盖。强化粮食主产区、重点林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土壤水分、墒情和地下水监测设施。加强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支撑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乡村、江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在台风、强降雨、暴雪、冰冻、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要加密观测、滚动会商和准确预报,特别要针对突发暴雨、强对流天气等强化实况监测和实时预警,对灾害发生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研判,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要建立

燃气智慧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燃气智慧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燃气智慧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关键技术及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总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运行环境及系统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基于动态和静态燃气管网电子地图,采用GI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对管线、阀门、调压站、门站等燃气设施的统一管理。其目标是实现燃气设施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及时提供燃气企业管理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和分析决策依据,达到用户受益、企业受益的目的。 一、概述 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平台系统产品之一,系统采用先进的体系架构技术、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网络技术,具有可扩展性强、运行效率高、容易使用和维护的特点,能够满足国内大中型燃气企业信息的需求。 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以动态和静态的燃气管网电子地图基础上,对管线及各种设施进行定位、查询统计、分析等;对各类统计结果打印输出;管网事故发生后,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关阀方案、用户停气通知单,发生新情况后能迅速调整方案;实现燃气管网图文一体化的现代化管理,提供管网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准确高效,为燃气规划、设计、调度、抢修和突击资料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决策依据,实现分析决策的全计算机操作过程,从而提高燃气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 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外部系统接口,可方便实现与公司其他子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交换和共享,最终融入到城市燃气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摘要:山洪灾害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严重威胁,通过开发设计山洪灾 害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各个地区的水文环境情况,密切关注山洪灾害隐患,及时做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人们的安 居乐业。本文分析了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阐述了山洪灾害监测 预警系统开发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与此同时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 重损害,大范围的植被被乱砍乱伐,受到地形地貌、降雨等情况的影响,山洪灾害频繁发生,造成较大范围的破坏。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 合理设计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各个模块,优化和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 当地的水文环境变化,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优势。 一、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水文、地形地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山丘区域容易受到 地质地形的影响,山洪灾害的监控和防治范围很大,再加上很多地区水文情况非常复杂,局 部区域小气候变化明显,这对于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设计要求非常高。但是目前很 多地区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网点覆盖率相对较低,网点布设比较少,雨量监测网点的自 动化水平较低,无法实时有效地采集暴雨洪水来临之前的征兆信息,水文站网点主要位于一 些宽大河流上,中小型河流上的水文站点比较少,并且相关观测设备和监测技术比较落后。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缺少科学有效的滑坡和泥石流监测设备,特别是对于山洪灾害频发的地区,监测点设置不足,一些水文情数据采集还依靠人工报汛、人工观测,技术手段落后,通 信设施陈旧,水文情况信息传递速度较慢,时效性很差,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1]。同时,我 国山丘地区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比较薄弱,降雨水文预报精度较低,山洪灾害的科学预测不 准确,山丘地区的很多小河流没有设置洪水预警和预报系统,即使设置了报汛站点,但是报 讯段次数比较少,再加上山洪灾害的预见预报间隔比较短,无法发挥有效的参考决策作用。 另外,村间、乡镇和县市的警报分布主要是依靠移动电话终端、通信网络来传递传真信息和 语音信息,而没有设置专门的警报发布系统,村、镇和乡级的移动通信网和固定通信网基站 之间主要是通过电缆线路进行信息传输,这些电缆线路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出现各种通信故障,山丘地区的固定电话终端容易遭受雷击损害,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势 在必行。 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发设计 1、系统组成 (1)预警系统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和防御预警系统,山洪灾害预警平台 和防治信息采集是整个预警系统的核心,提供全面的山洪灾害数据信息,包含数据库子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信息汇集系统等,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包括预警系统、 预报决策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信息汇集系统等,建立县级以上的山洪防汛指挥体系,对于 山洪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应建设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实时获取水雨情信息,实时发布 山洪灾害警报预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必须具有水雨情和气象信息查询、水雨情报汛、 预报决策、水文信息预警等功能[2]。 (2)监测系统 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建设,应配置合理的设备设施,构建信息传输通信组网,科学布设监 测站网,村、乡的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应尽量采用简易的监测设备,县级的山洪灾害检测系统 应结合山洪灾害特点和经济状况,引进自动化程度高、先进、实用的监测设备和检测技术。 我国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破坏范围广,应适当加密各个地区的水文气象监测站点,及时发布山洪灾害的预警信息,有效控制水雨情[3]。 2、系统设计

水质监测预警系统运维考核办法

附件 3 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 维保考核办法《试行》 一、依据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HJ/T355—2007试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356—2007试行)。 二、维保服务范围(设备的范围) 维保服务设备范围: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运行养护处六套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及一套终端显示系统(每套设备主要包括:采水系统、配水系统、反冲洗系统、PLC控制系统、纯水系统、除澡系统、COD、氨氮、PH、五参数、流量计、采样器、数采仪、取水管路、配水管路、栈桥、浮筒、设备柜、空压机等涉及到所有自动水质监测的设备)。 维保时间为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维保期间产生的所有有关费用由维保机构承担。徐州市截污导流养护处根据合同价款及考核结果按期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 三、维保服务要求 (一)维保机构基本要求 1、通过有效年检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 2、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注册资金不小于50万(含

50万)。 3、具有工商部门颁发的维保项目营业执照,其任务范围包括: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的维修。 4、具备法人资格并有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实践经验,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原理、操作和使用,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经有关部门考核取得上岗证,可利用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在各方面保证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5、具备维保服务所需的计量仪器仪表,必要的外围设备和相应的实验条件。 6、在徐州市设立固定办公、维修场所和维修热线,配备固定全职专业维护人员和交通工具,人员必须经过有关单位培训,持证上岗,人员资料复印件交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运行养护处备案,人员变更需提前一个月向市截污导流养护处提出申请,更换人员必须经过有关单位的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7、在市截污导流工程运行养护处水质检测所设立一名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巡视员,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及时处理故障。 8、维保机构需每季度向市截污导流工程养护处提供一份详细的维保服务费用明细表。 (二)维保服务日常运行和管理要求 1一般要求 水站应保持各仪器干净清洁,内部管路通畅,出水正常。对于各类分析仪器,应防止日光直射,保持环境温度稳定,避免仪器振动。日常应经常检查其供电是否正常、过程温度是否正常、工作时

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

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 实施技术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 2014年8月

1.项目名称 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 2.项目背景及项目目标 2.1 项目背景 自然灾害(英语:natural hazard、natural disaster),又称为自然灾难、天然灾难、天然灾害、天灾、天祸、天患、灾荒,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会给周围的生物和人类社会造成灾害。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所有的天灾有百分之九十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1]。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的弹性受其的影响或其恢复的能力有关[2]。在我国,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主要存在形式。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和森林火灾等。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对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灾害发生时,地质灾害本身带来的破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地质灾害往往会对灾害地区的供电以及通信网络造成破坏,常常会导致受灾地区与外界的公众通信中断,使得外界难以获取解灾区的具体受灾情况,延误灾后救援的最佳时机,给灾区人民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因而对灾害频发区域的实施监测与灾害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遗憾的是,现有的多数地质灾害监测系统都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首先,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大部分都是局部小范围的,大量的还是人工监测手段;其次,监测系统采用的通信技术多不能实现无线覆盖,而且可靠性与安全性也难于得到保障;再者,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突发性的,且多在地势险要的山区,系统的电力和通信常常难于得到保障。由于这些地区的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依靠人的力量进行信息交互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极端条件下使得信息中断,使得灾区成为一片孤岛,无法为决策部门和相关专家实时查看地质灾害现场的状况和作出救灾部署提供第一手信息,从而延误灾后救援。 2.2 项目目标 本项目针对常见的地质灾害,搭建独立的专用低功耗无线网络,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在地质灾害发生前,系统通过传感器对灾害多发区域进行实时的监测;在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该系统通过系统独立的通信网络将预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