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隔音耳塞有什么危害

隔音耳塞有什么危害

隔音耳塞有什么危害
隔音耳塞有什么危害

隔音耳塞有什么危害

很多住在宿舍和广场边的小伙伴都有一个困扰,就是每天都要被打游戏到很晚的室友打扰和被跳广场舞的阿姨们打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通常会选择隔音耳塞,使用隔音耳塞可以大大降低噪音,还我们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长时间带隔音耳塞是有危害的,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长时间带隔音耳塞的危害吧。

★戴隔音耳塞的坏处如下:

★1.使用耳塞可能导致耳垢被推进中耳,这能造成耳鸣,减弱听觉,疼痛或细菌感染。耳垢过多的使用者应更小心地使用耳塞。

★2.在温暖的,潮湿的环境下,许多细菌会繁殖得更旺盛。耳塞应经常用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不过泡沫类型的耳塞通常都是用完即可丢弃的, 而且将其泡在水里弄干后可能会失去慢回

弹的特性。

★3.插入耳塞的时候会导致中耳的气压上升,并推向耳鼓导致疼痛,这是因为耳塞插入过深。为了避免这个危险,请先将耳

塞搓细并插入预好的理想位置,当耳塞完全膨胀后最好不再往里推。

★内容拓展:

★1.隔音耳塞(又称防噪音耳塞、隔音耳塞、抗噪耳塞、睡眠耳塞)一般是由硅胶或是低压泡沫材质、高弹性聚脂材料制成的。

★2.插入耳道后与外耳道紧密接触,以隔绝声音进入中耳和内耳(耳鼓),达到隔音的目的,从而使人能够得到宁静的休息或工作、学习环境。

★3.最早期的耳塞产品发明于欧洲,传说中苏格兰的渔民使用一种蜡质的耳塞来抵御海上妖女的靡靡之音。最早期的耳塞产品也源于欧洲,蜡制耳塞是最为传统的材料。

★4.后来由于新材料的不断研发更新,一种有弹性的材料渐渐成为了制作隔音耳塞的主流,它就是具有慢回弹特性的聚氯乙烯(PVC)泡沫塑料隔音耳塞。

长期带耳机的危害

长期带耳机的危害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可让人心情放松平复烦躁的情绪.带耳机听音乐或听英语学习已经是现在随处可见,也是大家喜爱的一件事.然而长期带耳机所带来的危害有多少人注意,有多少人知道呢?下面就为大家说说. 1、戴耳机听音乐别超过半小时,耳机随着微型随身听.MP3.手机的出现离我们越来越近,:经常戴耳机会对听觉系统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永久性耳聋,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这样的音量对耳神经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长时间会造成听力衰退.严重的会出现永久性耳聋和神经衰弱. 2、而我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频率并未受影响.所以早期常被忽视."只有当听力损失向低频延伸.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主观感觉听力障碍.使语言交流和社交活动受到影响.因此.[使用耳机听东西给年轻人带来的影响.通常要多年之后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现在的人一般感觉不到其危害. 3、人戴上耳机后.外耳几乎处于闭塞状态.高音量的音频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传递到很薄的耳膜上.同时.耳塞机振动膜与耳膜之间距离很近.声波传播的范围小而集中.对耳膜听觉神经的刺激比较大.时间长了.易引起耳鸣.失眠.头痛.耳闷胀感以及渐进性听力减退.经常戴耳机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适.如头晕脑涨.恶心不适等.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减慢.记忆力减退.甚至有烦躁不安.缺乏耐心等异常心理和情绪反应. 4、当你想戴耳机听音乐或英语时.最好:1.选用优质的耳机,2.尽量把声音调至40-60分贝(一般谈话声或略小).以免过分剌激耳朵.损害听力,3.每听半小时.取下耳机休息一会儿,4.骑车.乘车.走路时不要戴耳机听音乐.以免发生意外.最后对于经常用耳机的人.如果出现头晕.耳痛.耳堵等不适症状的.应暂时不用耳机. 以上是解放军451医院专家对长期带耳机的危害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有所了解,所以为大家的健康着想,请大家在使用耳机时间上保持适当.

耳机对耳朵的害处的研究报告

耳机对耳朵的害处的研究报告 组员介绍: 组长:胡依依 PPT制作:胡依依 问卷调查:周雅雅李塞纳陈浩云 论文:陈帅叶冬冬陈青青李丹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人几乎都有爱耳机的喜欢,也很喜欢戴耳机听音乐。但是长时间带耳机对耳朵有什么危害呢。 关键词:耳机耳朵危害 问题来源:现在的学生基本都很喜欢带耳机听音乐,上学时候带,放学也带,睡觉带,逛街也带,那么耳机对耳朵就真的就没什么影响吗?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大部分青少年都喜欢带耳机,在学生群体里尤为显著哭天喊地流行乐和声嘶力竭摇滚乐的学生,还有许多好学的学生为了快速提高英语听力,白天用耳塞也就罢了,睡觉前也要戴着耳塞听英语,这种做法精神可嘉,但对听力的损伤让笔者感到担忧。实际上,临床数据也证明,学生在听力受损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意义: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耳机对耳朵的危害! (二).研究对象、工具、过程和方法 研究对象:众多青少年 研究工具:电脑及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 过程和方法: 1.设计问卷,选择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在各个学校发放问卷。利用节假日在街上发放问卷表。我们小组分为两批来发放问卷表选择不同时间。 2.实地调查,为了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学校中利用午休时间在学校中调查。访问同学们对于耳机对耳朵有什么影响及看法。。 3. 文献查阅:通过网络、新闻报纸查阅相关资料。 (三).结果与讨论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我们希望青少年减少使用耳机,合理使用耳机,知道耳机对耳朵的害处。 (四)结论与感想 结论: 耳朵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之一。随身听、MP3、手机的问世,为我们听音乐、听故事、听新闻、与人通话带来莫大的便利;有了电视耳机,我们更是可以在家、在飞机上、在病房里随意欣赏电视节目,而不必担心干扰他人。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耳机、手机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由耳朵的帮手变为耳朵的“杀手”。在今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到来前夕,我们就请医学专家讲讲如果何正确使用耳机、手机,不使听力受到损伤。

常戴耳机听音乐是否对听力有影响

常戴耳机听音乐是否对听力有影响 耳机对耳朵的伤害是有的,特别是开大的音量!!一般用mp3或mp4听音乐的话,最好不要超过机器里音乐的60%!连续听一个小时就要拔下耳塞休息一下,建议用入耳式耳塞,耳塞式分为入耳式的和非入耳式的,入耳式的可以隔绝外界噪音,在嘈杂的地方用入耳式耳塞听就不需要用太大的声音,从而可以保护听力。“当人们沉浸在MP4所带来的音乐享受中时,它本身潜在的危害也逐渐暴露出来,目前医院已接诊多例因长时间听音乐造成听力损伤的患者。”用耳机长时间听MP4,会对听觉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听觉神经异常兴奋,容易造成听觉疲劳;此外,当耳机接近鼓膜,能将声音信号提高9分贝左右,长久下去会对耳膜造成慢性伤害,严重时会导致永久性失聪。平时听MP4最好戴罩式耳机,这样能屏蔽掉较多的外界噪音,避免音量过大损伤听力;戴耳机听音乐时尽量把音量调低,听一段时间后应把耳机取下,轻轻揉一揉耳朵,放松一下,当耳朵发出“嗡嗡”声时表明听力神经已受伤,要尽快就医。听耳机的危害:长.时间听.易引起耳鸣.失眠.头痛.耳闷胀感以及渐进性听力减退因此要特别注意,不要长时间听。戴耳机听音乐别超过半小时耳机随着微型随身听、MP3、手机的出现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是,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宁宇主任提醒:经常戴耳机会对听觉系统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永久性

耳聋。有关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这样的音量对耳神经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长时间会造成听力衰退,严重的会出现永久性耳聋和神经衰弱。王主任说,由于“首先出现的是高频听力下降,而我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频率并未受影响,所以早期常被忽视。”只有当听力损失向低频延伸,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主观感觉听力障碍,使语言交流和社交活动受到影响。因此,“使用耳机听东西给年轻人带来的影响,通常要多年之后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现在的人一般感觉不到其危害,而这也正是我们所担心的。”王主任说,人戴上耳机后,外耳几乎处于闭塞状态。高音量的音频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传递到很薄的耳膜上。同时,耳塞机振动膜与耳膜之间距离很近,声波传播的范围小而集中,对耳膜听觉神经的刺激比较大。时间长了,易引起耳鸣、失眠、头痛、耳闷胀感以及渐进性听力减退。经常戴耳机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适,如头晕脑涨、恶心不适等。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减慢、记忆力减退,甚至有烦躁不安、缺乏耐心等异常心理和情绪反应。因此,当你想戴耳机听音乐或英语时,最好:1.选用优质的耳机;2.尽量把声

防噪音耳塞的使用方法

防噪音耳塞的使用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防噪音耳塞的使用方法 防噪音耳塞是预防噪音危害的防护用品最常用的一款。防噪音耳塞是可以插入外耳道的有隔声作用的材料,按性能可分为泡棉类防噪音耳塞和预成型防噪音耳塞两类。新明辉商城将为您详细介绍防噪音耳塞的详细知识。 泡棉防噪音耳塞使用发泡型材料,压扁后回弹速度较慢,允许有足够时间将揉搓细小的耳塞插入耳道,耳塞慢慢膨胀将外耳道封堵,起隔声目的。预成型防噪音耳塞由合成类材料(如橡胶、硅胶、聚酯等)制成,预先模压成某些形状,可直接插入耳道。 选择听力防护用品时,要考虑作业条件和使用者的特殊需求。要有合适的降噪效果;要符合现场环境的要求,如在湿热环境中尽可能选用防噪音耳塞;不干扰其他防护用品的使用,如同时使用安全防护眼镜时尽量选用耳塞;舒适性要相对较高,使用者愿意佩戴,保证足够的佩戴时间。 防噪音耳塞特点 一、体积小,便于携带,也容易丢失(可以选择带线耳塞加以解决); 二、不妨碍其他防护用品的佩戴; 三、在湿热环境,长时间佩戴比耳罩舒适; 四、佩戴防噪音耳塞需要一定的技巧,使用人员需要经过培训; 五、泡棉耳塞需要用手揉搓,不适合平时手脏的人使用。 进入噪声作业场所前:1.检查防噪音耳塞是否完好;2.按照正确佩戴方法进行佩戴;3.做佩戴密合性检查。在噪声工作区域始终都要坚持正确佩戴。离开工作岗位:1.到达安全区域后,摘下防噪音耳塞;2.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正确清洗可重复使用耳塞。 防噪音耳塞佩戴 使用者在使用防噪音耳塞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并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正确佩戴。 一、佩戴泡棉耳塞之前,应先清洗双手; 二、左耳佩戴防噪音耳塞时,一边用左手将耳塞压扁、揉细,一边用右手从头的后方向上、向外拉左耳耳郭,尽量把耳道拉直,同时用左手将耳塞塞入耳道,耳塞膨胀后在耳道内成型堵住耳道; 三、用同样的方法佩戴右耳耳塞; 佩戴预成型耳塞也必须用手拉直耳道,插入耳塞前不需要揉搓,直接将耳塞插入耳道。 如何自我检查耳塞是否佩戴好? 与防噪音耳罩不同的是,佩戴好防噪音耳塞后,应做耳塞佩戴气密性检查,方法如下:进入噪声作业环境,双手手掌盖住双耳,听外面的声音,然后将双手拿开,如果前后听到的声响没有明显区别,说明密合良好。如果声响差别较大,说明耳塞没有与耳道很好地密合,需要重新佩戴。 离开噪声作业环境摘除防噪音耳塞需要注意些什么?摘除耳塞时,应用手旋转耳塞,慢慢地将耳塞转出耳道,切忌将耳塞快速、直接地拽出耳道。 为何在噪声场所始终要坚持佩戴防噪音耳塞?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与暴露时间和暴露强度有关,佩戴时间不足往往是导致防护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某工作

入耳式耳机危害(详解4篇)

入耳式耳机危害(详解4篇) 入耳式耳机危害(详解4篇) 入耳式耳机危害详解(一): 入耳式耳机危害 小耳塞因为不能良好的隔绝外部噪音,所以佩戴的人为了获得良好的音效,声音开得会相对大一些,注意,相对大,所以损害也就不知不觉的构成了。 一般来说是耳罩式的好一些,危害少一些。音量大和使用时间长会对人造成损害,损害程度因人而异。 反之,有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就会好很多,有数字音量显示的也会帮忙你掌握适合自我的耳机音量。

再反之,降噪(不论如何)耳机还会带来交通事故的隐患,因为你可能听不到背后的卡车喇叭。 头戴式、耳挂式与入耳式耳机哪种伤害最小 耳机通常被分为头戴式、耳挂式与入耳式三种类型,其中对耳朵损伤最小的是头戴式。相比入耳式、耳挂式,头戴式虽然没有小巧便携的优势,却有很好的音效,最重要的,由于佩戴时不用入耳,所以几乎不会对耳道、耳膜造成伤害。相比之下,耳挂式、入耳式虽然音效逼真,但会令耳膜在长期高震荡下受损。经常使用的入耳式耳塞,还会成为细菌滋长的温床,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导致长期慢性充血,刺激耵聍腺的过度分泌,使耳屎越来越多,构成栓塞,从而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晕等症状。 入耳式耳机危害 佩戴耳机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耳机给人体带来的伤害,佩戴时注意:不要将耳机音量开得过大,用耳机听音乐或学外语时应注意控制音量,最好坚持在40-60分贝(一般谈话声或略小),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不要长时间连续收听,成人每一天使用耳机不超过3-4小时,并以间歇收听为宜,最好每半小时就让耳朵休息一会;应注意坚持耳塞的清洁,每次用完及时清洗;在公交车内、地铁里、喧闹的大街等嘈杂环境下,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打电话,骑车、开车时戴耳机容易分散注意力,更不宜戴着耳机。此外,在挑选耳机时,应选择音质佳、杂音小、音量可自由灵活调控的,一旦遇到声响过大等情景可及时调整,保护听力。 入耳式耳机与耳塞式耳机的区别 1、要求不一样 入耳耳塞因佩带后耳塞与耳道中构成一个密闭式的

耳机对耳朵的害处的研究报告

耳机对耳朵的害处的研究报告

耳机对耳朵的害处的研究报告 组员介绍: 组长:胡依依 PPT制作:胡依依 问卷调查:周雅雅李塞纳陈浩云 论文:陈帅叶冬冬陈青青李丹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人几乎都有爱耳机的喜欢,也很喜欢戴耳机听音乐。可是长时间带耳机对耳朵有什么危害呢。 关键词:耳机耳朵危害 问题来源:现在的学生基本都很喜欢带耳机听音乐,上学时候带,放学也带,睡觉带,逛街也带,那么耳机对耳朵就真的就没什么影响吗?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大部分青少年都喜欢带耳机,在学生群体里尤为显著哭天喊地流行乐和声嘶力竭摇滚乐的学生,还有许多好学的学生为了快速提高英语听力,白天用耳塞也就罢了,睡觉前也要戴着耳塞听英语,这种做法精神可嘉,但对听力的损伤让笔者感到担忧。实际上,临床数据也证明,学生在听力受损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意义: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耳机对耳朵的危害! (二).研究对象、工具、过程和方法

研究对象:众多青少年 研究工具:电脑及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 过程和方法: 1.设计问卷,选择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在各个学校发放问卷。利用节假日在街上发放问卷表。我们小组分为两批来发放问卷表选择不同时间。 2.实地调查,为了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学校中利用午休时间在学校中调查。访问同学们对于耳机对耳朵有什么影响及看法。。 3. 文献查阅:经过网络、新闻报纸查阅相关资料。 (三).结果与讨论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我们希望青少年减少使用耳机,合理使用耳机,知道耳机对耳朵的害处。 (四)结论与感想 结论: 耳朵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之一。随身听、MP3、手机的问世,为我们听音乐、听故事、听新闻、与人通话带来莫大的便利;有了电视耳机,我们更是能够在家、在飞机上、在病房里随意欣赏电视节目,而不必担心干扰她人。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耳机、手机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由耳朵的帮手变为耳朵的“杀手”。在今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到来前夕,我们就请医学专家讲讲如果何正确使用耳机、手机,不使听力受到损伤。

耳塞

耳塞 耳塞是一种插入外耳道内,或置入外耳道口处的听力保护器。其产品性能应符合GB5893.1-86的规定。 1 2 3 应选用隔声性能好,不易破损,强度、硬度和弹性适当,易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并且耐恶劣环境,不易老化,对皮肤无刺激性。塑料和橡胶的物理性能应符合有关要求。

三、防噪声性能 耳塞的声衰减量按GB5893.3-86《护耳器主观测量方法》的规定进行测量。 1. 2 3.用纤维状物(类似棉花)制成的耳塞,其形状为球队形。 五、主要产品

1、圆锥形塑料耳塞 由聚氯乙烯塑料与丁腈胶搪塑成型。其有二翼片中空形和三翼片实心形等品种。 (1 10~15dB,中频衰减13~15dB,高频衰减(15dB。 (2)三翼片实心型耳塞

结构:由伞状翼片三道、耳塞体、耳塞柄构成。 规格:分大、中、小三种。大翼片直径11~13mm;每副质量约1.7~2.0g。 2 (1)耳研5型耳塞 结构:由呈蘑菇形状的耳塞帽、耳塞体和耳塞柄三部分组成。塞体为直圆筒形,塞帽中间有一个小圆形气体缓冲腔,可增加弹性。

规格:有大、中、小三种;塞帽直径,大号为11mm,中号为10mm,小号为9mm;每副质量1.0~0.85g。 性能与作用:隔声对低频衰减10~13.6dB,中频衰减13.dB,高频衰减13~24dB。 (2)65 、9.4和8. 14~20dB。 (3)弯塞体中空型耳塞

结构:同65型,但塞体弯圆筒中没有小辊。 规格和性能作用同65型产品。 3 (1 结构:由伞盖状塞帽、塞柄和塞柄套管等组成。伞盖状塞帽与塞柄为一次注塑成型,另加塞柄套管。 规格:塞帽直径11mm,每副质量1.7g。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需要佩戴防噪音耳塞的场合及原因

需要佩戴防噪音耳塞的场合及原因 通过工程措施无法对生产场所的噪声进行有效控制或必须在特殊高强度噪声环境下工作时,正确佩戴符合卫生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是一项有效的预防噪声聋的措施。防噪音耳塞是预防噪音危害的防护用品最常用的一款。 选择听力防护用品时,要考虑作业条件和使用者的特殊需求。要有合适的降噪效果;要符合现场环境的要求,如在湿热环境中尽可能选用防噪音耳塞;不干扰其他防护用品的使用,如同时使用安全防护眼镜时尽量选用耳塞;舒适性要相对较高,使用者愿意佩戴,保证足够的佩戴时间。 耳塞佩戴 使用者在使用防噪音耳塞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并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正确佩戴。 一、佩戴泡棉耳塞之前,应先清洗双手; 二、左耳佩戴防噪音耳塞时,一边用左手将耳塞压扁、揉细,一边用右手从头的后方向上、向外拉左耳耳郭,尽量把耳道拉直,同时用左手将耳塞塞入耳道,耳塞膨胀后在耳道内成型堵住耳道; 三、用同样的方法佩戴右耳耳塞; 佩戴预成型耳塞也必须用手拉直耳道,插入耳塞前不需要揉搓,直接将耳塞插入耳道。 如何自我检查耳塞是否佩戴好? 与防噪音耳罩不同的是,佩戴好防噪音耳塞后,应做耳塞佩戴气密性检查,方法如下:进入噪声作业环境,双手手掌盖住双耳,听外面的声音,然后将双手拿开,如

果前后听到的声响没有明显区别,说明密合良好。如果声响差别较大,说明耳塞没有与耳道很好地密合,需要重新佩戴。 离开噪声作业环境摘除防噪音耳塞需要注意些什么?摘除耳塞时,应用手旋转耳塞,慢慢地将耳塞转出耳道,切忌将耳塞快速、直接地拽出耳道。 为何在噪声场所始终要坚持佩戴防噪音耳塞?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与暴露时间和暴露强度有关,佩戴时间不足往往是导致防护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某工作场所操作人员需要8小时佩戴防噪音耳塞,所使用的耳塞的标称降噪值为30dB。 1.佩戴8小时(100%时间),能够取得30dB的降噪效果; 2.佩戴7.5小时(9 3.7%时间)有效防护只有12dB(40%防护效果); 3.佩戴4小时(50%时间),有效防护3dB(10%有效防护)。 佩戴防噪音耳塞时间缩短,有效防护将出现锐减。尽管佩戴防噪音耳塞后,会有一些不舒适、不适应,感觉说话沟通受到影响,但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听力以及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在噪声工作场所应始终坚持正确佩戴防噪音耳塞。 不同的防噪音耳塞对噪音的防护有很大的区别。鉴别不同耳塞质量优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看它的NRR值,NRR为美国环保署制订的隔音标准,NRR值越大隔音效果越好; 2 、看它的慢回弹特性,即用手捏扁后多久可以恢复原状,时间至少要在二十秒以上 3 、看它的舒适程度,不好的耳塞佩戴后会觉得耳朵很胀,而优秀的产品佩戴后基本没有不适感。

耳机对耳朵的害处的研究报告记录

耳机对耳朵的害处的研究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耳机对耳朵的害处的研究报告 组员介绍: 组长:胡依依 PPT制作:胡依依 问卷调查:周雅雅李塞纳陈浩云 论文:陈帅叶冬冬陈青青李丹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人几乎都有爱耳机的喜欢,也很喜欢戴耳机听音乐。但是长时间带耳机对耳朵有什么危害呢。 关键词:耳机耳朵危害 问题来源:现在的学生基本都很喜欢带耳机听音乐,上学时候带,放学也带,睡觉带,逛街也带,那么耳机对耳朵就真的就没什么影响吗?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大部分青少年都喜欢带耳机,在学生群体里尤为显著哭天喊地流行乐和声嘶力竭摇滚乐的学生,还有许多好学的学生为了快速提高英语听力,白天用耳塞也就罢了,睡觉前也要戴着耳塞听英语,这种做法精神可嘉,但对听力的损伤让笔者感到担忧。实际上,临 床数据也证明,学生在听力受损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意义: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耳机对耳朵的危害! (二).研究对象、工具、过程和方法 研究对象:众多青少年 研究工具:电脑及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 过程和方法: 1.设计问卷,选择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在各个学校发放问卷。利用节假日在街上发放问卷表。我们小组分为两批来发放问卷表选择不同时间。 2.实地调查,为了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学校中利用午休时间在学校中调查。访问同学们对于耳机对耳朵有什么影响及看法。。 3. 文献查阅:通过网络、新闻报纸查阅相关资料。 (三).结果与讨论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我们希望青少年减少使用耳机,合理使用耳机,知道耳机对耳朵的害处。 (四)结论与感想 结论: 耳朵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之一。随身听、MP3、手机的问世,为我们听音乐、听故事、听新闻、与人通话带来莫大的便利;有了电视耳机,我们更是可以在家、在飞机上、在病房里随意欣赏电视节目,而不必担心干扰他人。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耳机、手机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由耳朵的帮手变为耳朵

入耳式耳机危害

入耳式耳机危害 入耳式耳机危害(详解4篇) 入耳式耳机危害详解(一): 入耳式耳机危害 小耳塞因为不能精良的阻遏外部噪音,所以佩戴的人为了得到精良的音效,声音开得会相对大一些,注意,相对大,所以损害也就不知不觉的组成了。 一般来说是耳罩式的好一些,危害少一些。音量大和使用时间长会对人造成侵害,侵害水平因人而异。 反之,有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就会好许多,有数字音量显示的也会帮忙你掌握得当自我的耳机音量。 再反之,降噪(不论如何)耳机还会带来交通事故的隐患,因为你可能听不到背后的卡车喇叭。 头戴式、耳挂式与入耳式耳机哪种伤害最小 耳机通常被分为头戴式、耳挂式与入耳式三种范例,其中对耳朵毁伤最小的是头戴式。相比入耳式、耳挂式,头戴式虽然没有小巧便携的上风,却有很好的音效,最重要的,由于佩带时不消入耳,所以几乎不会对耳道、耳膜造成伤害。相比之下,耳挂式、入耳式固然音效传神,但会令耳膜在恒久高震荡下受损。经常利用的入耳式耳塞,还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导致恒久慢性充血,刺激耵聍腺的过分排泄,使耳屎越来越多,构成栓塞,从而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晕等症状。 入耳式耳机危害 佩戴耳机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耳机给人体带来的伤害,佩戴时注意:不要

将耳机音量开得过大,用耳机听音乐或学外语时应细致控制音量,最好坚持在40-60分贝(一般谈话声或略小),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不要长时间一连收听,成人每一天使用耳机不超过3-4小时,并以间歇收听为宜,最好每半小时就让耳朵休息一会;应细致对峙耳塞的干净,每次用完及时清洗;在公交车内、地铁里、喧闹的大街等喧华情况下,最好不要戴耳机听音乐、打电话,骑车、开车时戴耳机容易疏散注意力,更不宜戴着耳机。此外,在挑选耳机时,应选择音质佳、杂音小、音量可自由机动调控的,一旦遇到声响过大等景象可实时调解,保护听力。 入耳式耳机与耳塞式耳机的区别 1、要求不一样 入耳耳塞因佩带后耳塞与耳道中构成一个密闭式的空间,导致外部声音会经过耳塞外壳放大进入耳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诊器效应。 听诊器效应会严峻影响正常的听音。 为制止听诊器效应,所以入耳式耳塞要求线材努力柔软,制止与衣物等摩擦。部分耳塞线材不敷柔软,如E2C,E5C等,可是这些耳塞的听诊器效应不严峻,这也就是别的一个制止要领了。绕耳!将线材绕耳一周,如许纵然线材发抖,也不会孕育发生听诊器效应。 2、发音原理可能不一样 非入耳耳塞为动圈布局,而入耳耳塞包罗了动圈,动铁以及压电式布局。 3、主要用途不一样 入耳耳塞由于紧贴耳道,所以能够有用的隔绝外部噪音,而开放式耳塞则不克不及起到如许的作用。所以在周围

耳科专家教你选好隔音耳塞

耳科专家教你选好隔音耳塞防噪音耳塞 近日,隔音耳塞在各大中城市销售火热,甚受都市白领及应考学生的欢迎。但80%的消费者使用耳塞后产生不良的反应:如耳朵胀痛、不适、甚至发炎。但你是否知道,隔音耳塞若挑选不慎,长期佩戴还可能带来健康的隐患。所以作为消费者,在选购防噪音耳塞之前一定要了解一些关于隔音耳塞的常识: 什么是隔音耳塞(防噪音耳塞)? 防噪音耳塞(隔音耳塞)一般是由硅胶或是海绵质材(PVC、PU)制成的。插入耳道后与外耳道紧密接触,以隔绝声音进入中耳和内耳(耳鼓),达到隔音的目的,从而使人能够得到宁静的休息或工作环境。 最早期的睡眠耳塞使用聚氯乙烯(PVC)泡沫塑料制成。用手搓成细条后会在几分钟内慢慢膨胀,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完全可以因人而异地塑造出不同规格形状的耳塞,方便佩戴。但及后欧盟体对PVC制造品有了新的定义,他们发现PVC合成物中含有毒素,不适合于制作亲近人体的产品,而全面禁止使用该材料。因此目前国外制作防噪音耳塞以具有同样效果的PU代替了PVC。因此,若遇到PVC材质的耳塞产品,请慎重考虑。 如何鉴别慢回弹隔音耳塞的好坏? 1.慢回弹效果 弹性太大,防噪音耳塞膨胀时压迫外耳道皮肤,可引起耳胀、耳痛等不适;弹性太小则不能与外耳道紧密接触,隔声效果降低。所以必须观察耳塞的回弹速度,回弹时间越长则质量越好。 2.柔软度 柔软度直接影响到耳塞佩戴的舒适程度 3.表面质感 有些耳塞摸起来黏黏的,戴在耳朵里还会粘住耳道的皮肤,应尽量避免购买。最好的鉴别方式就是把两只耳塞紧紧地粘在一起再分离,看他们分离的时间,越快越好。 最好的隔音耳塞 最好的隔音耳塞是特璧赋防噪声耳塞套装。防噪声耳塞套装是一种消毒耳塞,不用的时候放在无菌容器里面,使用的时候先用耳塞消毒液消毒耳塞,然后佩戴。 防噪声耳塞套装由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专为东方人研发,专业。

主动降噪耳机的技术分析

? 198 ?ELECTRONICS WORLD ? 技术交流 通信系统:小车将会使用蓝牙进行无线通信,设计通信系统的过程是,应该搭载优先级程序来判断不同地点的信号,同时也要考虑系统的实时交互性。3.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驱动装置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智能物料小车正常行驶,同时也能实现转弯,掉头,倒车等功能。循迹装置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智能物料小车按照规定路线行走,既定路线不仅能够避开其他货物或设备,还可以提醒工作人员避开智能物料小车行走路线。避障装置给予小车实现避障的功能,如果小车在行走的过程中,有人或物体占用了小车的行走路线,小车会停下来并通过报警装置来提醒,这样可以提高小车运行过程的安全性。通信装置主要用来发 送指令给小车,让小车辨别不同的行驶路径。 3.3 系统功能硬件设计 由系统的功能进行了相对应的硬件结构设计,通过对功 能的对应分析,确定了小车的硬件结构图如图1。 4.结束语 本文所设计研究的智能物料小车系统能够实现自主循 迹,并且经过实际多次测试后,自动避障功能准确且可靠, 在通信控制功能方面对于判断对象的优先级也有很好的表 现。结合于目前智能化工业生产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在 今后的进一步工作中可以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该智能物料小车缺乏一项搬运装置,搬运装置可以根据 运输物料的不同装置以优化工业生产。小车主要面临的避障 对象为静态障碍物,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有许多非静态物会阻 挡到小车行径,可以针对动态障碍物的运动轨迹分析设计避 障策略。本次设计的小车行走路径较为单一,实际生产过程 中路线应该相对更加复杂,可以针对行走路径分析设计增加 更加多的可能性。本次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距离相对稍短, 在实际生产有有可能为露天物料运输。在无线通讯上也可利 用新一代通讯技术(如GPS技术)加以改进。 图1 小车的硬件结构图近几年,我国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电子产品的品质问题。但是随着城市噪音污染的日益加剧,在室外使用普通的耳机只能够通过物理降噪或者提高音量的方式来掩盖噪音,这样不仅无法聆听优美的音乐,对于自身的听力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故耳机主动降噪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主动降噪耳机的技术做了相信探讨以供行业参考借鉴。 引言:能够有效降低外界噪音的耳机被称之为降噪耳机,客观来讲基本所有耳机在设计阶段都考虑过了如何有效降低外界噪音影响,但是主动降噪耳机却在此方面表现更加突出。降噪耳机根据设计原理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主动降噪与被动降噪。被动降噪耳机主要是通过物理隔绝或者耳机上的特殊结构尽量阻挡噪音污染的影响,较为典型的被动降噪耳机有入耳式耳机以及大耳罩耳机,这些方法原理较为简单,同时降噪成本较低,但是效果与主动降噪耳机相比较差距较大,并且因为会使用高密度的隔绝材料,因此耳机就会略显称重,会对佩戴的舒适感产生一定的影响。主动降噪耳机则是从完全消除噪音影响出发,主动消除外界主动降噪耳机的技术分析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师瑞文干扰,耳机内部会具有专门的降噪线路,降噪效果比被动降噪耳机要好许多。当然大部分的主动降噪耳机也都会加入一 些被动降噪耳机的设计,这并没有严格的划分,毕竟两者都 有一个共同降低噪音的目的。 1.噪音的危害及主动降噪耳机的意义分析 1.1 噪音危害分析在民用耳机领域中,外界环境的噪音影响主要有交通噪音、工业噪音以及生活噪音三大类。其中交通噪音主要来源于汽车、飞机等,工业噪音主要来源于建筑工地施工以及运行中的工程器械等,生活噪音主要是周边的一些广告宣传、嘈杂的喧闹声等,如近几年较为常见的广场舞噪音。在军用耳机领域中会经常出现持续性噪音污染,如直升飞机、军用飞机以及军舰所产生的噪音,这些噪音往往会比平常噪音高出许多,通常在90dB 以上,有些甚至会高达130dB 。虽然针对所存在的噪音污染,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标准,对噪音也有着明确的要求,但是仍然会存在许多噪音无可避免。噪音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影响生活睡眠,在较强的噪音环境下人们是难以达到深度睡眠状态,经常会出现多梦的现象,进而导致睡眠质量较低;其次噪音还会损坏人们的听力,在持续性的强噪音环境下,人们的耳朵会感觉难受,即便安静下来了耳朵仍然会具有嗡嗡的声音,

防噪音耳塞的使用方法

防噪音耳塞的使用方法 防噪音耳塞是预防噪音危害的防护用品最常用的一款。防噪音耳塞是可以插入外耳道的有隔声作用的材料,按性能可分为泡棉类防噪音耳塞和预成型防噪音耳塞两类。新明辉商城将为您详细介绍防噪音耳塞的详细知识。 泡棉防噪音耳塞使用发泡型材料,压扁后回弹速度较慢,允许有足够时间将揉搓细小的耳塞插入耳道,耳塞慢慢膨胀将外耳道封堵,起隔声目的。预成型防噪音耳塞由合成类材料(如橡胶、硅胶、聚酯等)制成,预先模压成某些形状,可直接插入耳道。 选择听力防护用品时,要考虑作业条件和使用者的特殊需求。要有合适的降噪效果;要符合现场环境的要求,如在湿热环境中尽可能选用防噪音耳塞;不干扰其他防护用品的使用,如同时使用安全防护眼镜时尽量选用耳塞;舒适性要相对较高,使用者愿意佩戴,保证足够的佩戴时间。 防噪音耳塞特点 一、体积小,便于携带,也容易丢失(可以选择带线耳塞加以解决); 二、不妨碍其他防护用品的佩戴; 三、在湿热环境,长时间佩戴比耳罩舒适; 四、佩戴防噪音耳塞需要一定的技巧,使用人员需要经过培训; 五、泡棉耳塞需要用手揉搓,不适合平时手脏的人使用。 进入噪声作业场所前: 1.检查防噪音耳塞是否完好; 2.按照正确佩戴方法进行佩戴;3.做佩戴密合性检查。在噪声工作区域始终都要坚持正确佩戴。离开工作岗位:1.到达安全区域后,摘下防噪音耳塞; 2.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正确清洗可重复使用耳塞。 防噪音耳塞佩戴使用者在使用防噪音耳塞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并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正确佩戴。 一、佩戴泡棉耳塞之前,应先清洗双手; 二、左耳佩戴防噪音耳塞时,一边用左手将耳塞压扁、揉细,一边用右手从头的后方向上、向外拉左耳耳郭,尽量把耳道拉直,同时用左手将耳塞塞入耳道,耳塞膨胀后在耳道内成型堵住耳道; 三、用同样的方法佩戴右耳耳塞; 佩戴预成型耳塞也必须用手拉直耳道,插入耳塞前不需要揉搓,直接将耳塞插入 耳道。 如何自我检查耳塞是否佩戴好?与防噪音耳罩不同的是,佩戴好防噪音耳塞后,应做耳塞佩戴气密性检查,方法如下:进入噪声作业环境,双手手掌盖住双耳,听外面的声音,然后将双手拿开,如果前后听到的声响没有明显区别,说明密合良好。如果声响差别较大,说明耳塞没有与耳道很好地密合,需要重新佩戴。 离开噪声作业环境摘除防噪音耳塞需要注意些什么?摘除耳塞时,应用手旋转耳塞,慢慢地将耳塞转出耳道,切忌将耳塞快速、直接地拽出耳道。为何在噪声场所始终要坚持佩戴防噪音耳塞?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与暴露时间和暴露强度有关,佩戴时间不足往往是导致防护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某工作场所操作人员需要8 小时佩戴防噪音耳塞,所使用的耳塞的标称降噪值为30dB。 一、佩戴8 小时(100%时间),能够取得30dB 的降噪效果;

耳机控必须知道的影响耳机音质的几个因素

耳机控必须知道的影响耳机音质的几个因素 影响耳机性能的因数比较多,包括设计,制造工艺,材料选用等都会对音质产生巨大的影响。设计有涉及到发音器与发音器的材料,耳机后盖,前盖等的设计。 发音器的影响: 1.磁性材料的影响:一般会选择钕铁硼材料。虽然钕铁硼有比较高的磁能积,但是他的工作温度比较低,当磁体的工作温度接近居里点时,磁能积下降,引起磁间隙磁通密度的下降,势必引起耳机的声压级,阻尼的下降。 2.振膜形状的影响:1)球顶性的振膜利于提高振膜的刚性,对提高高音的频率与方向性有利;2)拱形大圆环的振膜能提高振膜的刚性,减小振膜的厚度,提高振膜的顺性,利于低频的下潜,推高中频谷的频率,减小中音的嘈杂。(不同品牌的耳机的振膜形状不一,影响了各自的频率特性,形成了各自的风格);3)中心球顶与拱形振膜之间的平圆环或凹圆环(音圈与振膜的连接处),此处影响到发音器的高频响应;4)多折环,可以对可听的频率范围进行分频; 5)表面刻花,提高振膜的刚性,还可以改变频率响应. 3.振膜的材料:采用的材料有PETP;PI;PEI 4.音圈的影响:音圈的长度与质量将影响到发音器的声压,频率特性与瞬态特性。 5.支架是否开孔与开孔的多少;如不开孔,封闭在支架与振膜之间的气体形成了气垫,引起了很大的声阻,声压很低。开孔后低音上去了。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孔多中频向右移动,中频得到提升。 6.调音布的影响:调音布(声阻材料)可以改变发音器的透气量。从而降低发音器的声压,吸收高频的嘈杂音。 耳机外壳的影响 1.后壳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1》从理论上讲后壳相当于音箱的箱体,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声短路,但由于他与发音器的尺寸相差很小,其防止声短路的作用就微不足道。加了后盖与单独发音器测试,实测曲线相差不大,表明他对于防止声短路作用不大。但是他对发声会产生很大的影响;2》密闭的后盖相当于在发音器与后盖增加了声阻,实测曲线表明低频大大降低了。但是密闭的后盖能大大降低低频的谐波失真。3》为减小密闭腔里的空气的劲度,在后盖开小孔,实测曲线表明低频声压大幅度上升。开孔的大小影响中低音的声压,开孔越大,中频提升得愈多。但是孔径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其作用就微乎其微了。4》后盖贴上调音布后可对中高频进行修改。总之后盖的设计不仅要反复测试还要反复试听才能找到最佳设计方案来。 2.前壳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1》硬物组成的前盖对振膜发出的声波会产生反射,衍射作用;小的透气孔(其孔径很小,远小于波长)对透出的声波产生衍射作用。前盖影响了发音器的频率响应(低频声压降低但中高频声压上升),也影响了它的失真(失真增大)。2》前盖开孔位置对频响有影响。孔开在中间低频提升而中高频降低。 孔开在边缘低频降低而中高频提升。3》开孔数量对频响的影响。开孔愈多高音的重现越有力。4》开孔的均匀程度对频响与失真有影响。开孔越均匀越大,对频率响应与失真的影响越小。5》耳罩(相当于网布,对透出的声波有声阻作用)对频响与失真的影响。总之通过改变前盖的透气孔的位置,数量,阻尼材料可对频率响应进行调整。 “纽曼NM-XK06”耳机的导管滤网采用不锈钢材质网面,有效过滤耳塞杂物,阻隔杂音,使

耳机的好坏

1. 第一个音质关键词,解析度(HiFi图文解释:关于耳机的解析力) 解析度可以理解为器材还原音乐细节信息量的多少,是一个耳机耳塞包括音箱最基本的素质,也直接决定了器材的定位和定价。同一首曲子,不同器材让你听到的细节内容是不同的,如果信息量不够,三频听感再好也无法准确还原现场音乐。 10~50元的耳机 三频信号失真严重,能听出歌曲的主旋律,细节部分大量缺失,解析度很差,对人耳损 害较大,因为声底太混,为了听清楚主旋律,你会接受到大量的噪音。 价位适合音乐风格:都能听,流行人声是能听清的 (PS:价位适合音乐风格是指这个价位会有某一款耳机适合表现某类风格的音乐,而非所 有这个价位的耳机都能够表现那类音乐)所以说用差耳机才是会真的伤耳朵。 100元的耳机 外观可能会很好看,比如ath on3,三频马马虎虎,可能有一个频段比较突出(多为低频,偶尔会是高频) 价位适合音乐风格:流行pop,可能还有部分重音较强的电子 乐这就是ON3,烂大街了~ 300元+的耳机 这个价位开始出现不少经典型号,k420,mx90,mx760,dt231,PX200,PP等等。 特点是三频相对平衡,一个频段会相对出彩,声底开始变得干净起来,声场开始出现甚至被强行拉伸(mx760) 解析度大幅度提高,细节开始突出,比如mx760,你可以听到不少原来听不到的音乐细节。价位合适音乐风格:流行pop,流行女声,摇滚(大部分,但很难出彩),英伦,indie pop,newage(入门级价位),乡村,民谣,金属(入门级),古典(入门级)备 注意,这个价位的非入耳耳塞在素质上基本达到能够较好表现各类流行乐和电子乐的水平。如果无更多类型的音乐需求,这个价位的耳塞在质量和音质上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了。 如果你不想再折腾,这个价位勉强够了。 600~1000元 这个价位出现了比较经典的型号,m1,hd555,sr80,k450,es7,K540,D1001, D1100,Q460,Air等等,综合素质比起300块上升了半个层次(当然部分外观华丽的耳机的

耳塞的用处

耳塞的用处 耳塞是一种插入外耳道内,或置入外耳道口处的听力保护器。其产品性能应符合GB5893.1-86的规定。 一、结构要求 1.设计应考虑到在佩戴时容易放进和取出,使用时不容易滑脱失落。 2.造型应考虑到不能插入外耳道太深,与外耳道各壁应轻柔贴合密封。 3.适合多数人佩戴,携带方便。 二、材料要求 应选用隔声性能好,不易破损,强度、硬度和弹性适当,易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并且耐恶劣环境,不易老化,对皮肤无刺激性。塑料和橡胶的物理性能应符合有关要求。 三、防噪声性能 耳塞的声衰减量按GB5893.3-86《护耳器主观测量方法》的规定进行测量。 四、类型 耳塞的产品很多,从结构材料和形状上大致可划分为三类: 1.用软质塑料,橡胶制成的耳塞,其形状类似瓶状,如圆锥形、伞形翼片、蘑菇形、提篮形等。 2.用弹性塑料(如泡沫塑料)制成的耳塞。 3.用纤维状物(类似棉花)制成的耳塞,其形状为球队形。 五、主要产品

耳塞主要产品有以下几种: 1、圆锥形塑料耳塞 由聚氯乙烯塑料与丁腈胶搪塑成型。其有二翼片中空形和三翼片实心形等品种。 (1)二翼片中空形耳塞 结构:由伞状翼片、耳塞体、耳塞柄构成。 规格:分大、中、小三种;翼片直径10~11mm,每副质量1.25~1.56g。 性能与作用:伞状翼片能增加与外耳道的贴合程度,插入耳道与翼片之间形成空气层,能阻挡中、高频段噪声;顶部的气腔能使塞体增加弹性,并使噪声与气腔中的空气碰撞后受到阻碍作用,提高隔声效果。这种耳塞的隔声性能,对低频噪声衰减10~15dB,中频衰减13~15dB,高频衰减(15dB。 (2)三翼片实心型耳塞 结构:由伞状翼片三道、耳塞体、耳塞柄构成。 规格:分大、中、小三种。大翼片直径11~13mm;每副质量约1.7~ 2.0g。 性能与作用:与二翼片中空型相似,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 这类耳塞的特点是柔软而有弹性,按不同尺寸选配,翼片结构能适应各人的耳道形状,因此,密封性和舒适感都比较好。 2、蘑菇形橡胶耳塞 用橡胶模压硫化成型,有耳研5型、65型和弯塞体中空型等品种。 (1)耳研5型耳塞

耳塞的佩戴及维护

编号:SM-ZD-86406 耳塞的佩戴及维护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耳塞的佩戴及维护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防噪音耳塞是预防噪音危害的防护用品较为常用的一款。防噪音耳塞是可以插入外耳道的有隔声作用的材料,按性能可分为泡棉类音耳塞和预成型耳塞两类。 泡棉耳塞使用发泡型材料,压扁后回弹速度较慢,允许有足够时间将揉搓细小的耳塞插入耳道,耳塞慢慢膨胀将外耳道封堵,起隔声目的。预成型防噪音耳塞由合成类材料(如橡胶、硅胶、聚酯等)制成,预先模压成某些形状,可直接插入耳道。 选择听力防护用品时,要考虑作业条件和使用者的特殊需求。要有合适的降噪效果;要符合现场环境的要求,如在湿热环境中尽可能选用防噪音耳塞;不干扰其他防护用品的使用,如同时使用安全防护眼镜时尽量选用耳塞;舒适性要相对较高,保证足够的佩戴时间。

耳塞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有什么区别

耳塞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有什么区别 耳塞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有什么区别 1、发音原理可能不同 非入耳耳塞为动圈结构,而入耳耳塞包括了动圈,动铁以及压电式结构。 2、要求不同 入耳耳塞因佩带后耳塞与耳道中形成一个密闭式的空间,导致外部声音会经过耳塞外壳放大进入耳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诊器效应。 听诊器效应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听音。 为避免听诊器效应,因此入耳式耳塞要求线材尽力柔软,避免与衣物等摩擦。部分耳塞线材不够柔软,如e2c,e5c等,但是这些耳塞的听诊器效应不严重,这也就是另外一个避免方法了。绕耳!将线材绕耳一周,这样即使线材抖动,也不会产生听诊器效应。 3、主要用途不同 入耳耳塞因为紧贴耳道,因此可以有效的阻隔外部噪音,而开放式耳塞则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周围环境比较嘈杂的地方来听音乐或者其他东西,购买入耳耳塞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可以明确一点,入耳塞子其实不伤听力。但是要提醒大家,正因为入耳塞子隔音能力突出,因此在路上不建议大家佩带,毕

竟安全第一。 4、声音风格不同 入耳耳塞因为其封闭式设计,耳塞直接深入耳道,因此声音上比较细腻,空气的衰减问题比较小,而开放式耳塞则因为声音经过空气衰减比较大,导致的细节不够自然、细腻。而入耳耳塞不足的地方在于对低频的控制上,处于封闭式的结构,因此当低频量稍微充足一些时,残响问题就会比较突出,另外动圈式结构本身就存在低频残响比较大的特点,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 5、关于两者对听力的损伤问题 一直以来,不少人提起入耳式耳塞,总认为其伤听力.其实这样的看法是陷入了一个误区。 损伤听力的原因的很多,如听音时间,音量等等.在这里主要涉及的是音量问题。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小一般为40-60分贝之间,因此在听音时,音量也应当控制在此.开放式耳塞发出的声音容易被外界杂音干扰,而人的听觉会因为杂音而反映力下降,所以在嘈杂的环境下,会不自觉的将声音开到非常大.等回到安静环境环境后,建议大家在穿行马路或者在开车时一定不能佩带.否则容易发生交通意外。 6、入耳耳塞胶套的选用 大家经常会问到,用什么胶套比较好,其实这没有统一的答案.人的耳孔大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左右耳道的大小也经常不一样.选择的标准是看密封性.如果密封性不好,会产生漏音,声音也会干涩,毛刺大,低频不足等问题.现在入耳耳塞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