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β-咔啉衍生物和AAILSs的合成研究

β-咔啉衍生物和AAILSs的合成研究

药代动力-葛根素

葛根素药代动力学研究概述 【摘要】:中药的作用特点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是中药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为葛根素及葛根黄酮,本文从生物样品预处理、样品测定、葛根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动学参数等方面,较为系统地综述了近10 年来葛根素药动学研究概况。 【关键词】:葛根素; 药代动力学 葛根素( puerarin) 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干燥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化学名为8-β-D-呲喃葡萄糖-4',7'-二羟基异黄酮甙[1]。 葛根素主要药理作用为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糖、降血脂、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促进细胞代谢等,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在眼科的应用和研究的报道日益增多,主要用于降低眼内压和眼底疾病的治疗。随着葛根素在临床的应用不断拓展,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也日益深入,现将近年来葛根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概述如下[1]。 葛根素结构式 1. 样品处理 1. 1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药物代谢动力学样品预处理都需要沉淀去除样品中的蛋白,加入有机溶剂沉淀蛋白为常用方法,多加入甲醇、乙

腈、高氯酸、三氯乙酸等,血浆和溶剂的比随不同溶剂有所不同。罗承锋等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甲醇中加入一定量的乙腈后,其沉淀蛋白的效果更好,甲醇∶乙腈为9∶ 1 时,不仅可达到很好地沉淀蛋白的效果,而且葛根素的回收率最高。另外还有沸水浴法、在线固相萃取法[3]等方法。 1. 2 组织样品处理方法对于组织样品,可按1 ∶ 4 ( G/V) 加入生理盐水,匀浆后按1∶ 13. 5 ( G/ V) 加入无水甲醇,沉淀蛋白。房水和玻璃体按1∶ 1 加入0. 5mol /L 高氯酸沉淀蛋白。视网膜组织也按1∶ 1 加入0. 5mol /L 高氯酸沉淀蛋白 [3]。 2.检测方法 目前葛根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定量方法多采用RP-HPLC法,HPLC-UV 法,HPLC-FD 法,液质联用( LCMS)法,也有采用ELISA 法和毛细电泳法。HPLCUV法灵敏度较低,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LC-MS 法集色谱的良好分离性和质谱的高选择性于一体,其分离度、分析速度、灵敏度、专属性和通用性强,但设备昂贵,不易普及,且需进行柱后修饰,检测过程复杂。HPLC-FD 法灵敏度和异性优于HPLC-UV法,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对pH 有较强依赖性,酸度对葛根素的荧光强度影响很大,酸性递质对其有淬灭作用; 在弱碱性条件下,葛根素分子上的羟基发生解离,生成荧光性较强的阴离子[4]。李力等通过实验发现在pH 9. 0 时,葛根素荧光强度最大,获得的峰响应值最大,采用pH9. 0 缓冲液作为柱后修饰溶液。罗承锋等认为葛根素在合适条件下可被激发出荧光,无需进行柱后修饰或柱前衍生化,血浆的处理直接使用蛋白沉淀法,可以简化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邹文光等采用双

山东大学2000年获奖情况一览表-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山东大学2000年度获奖情况一览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1.反应生成粒子复合强化耐热钢 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者:王执福、于化顺、张景德、公志光、刘明、惠希东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1.ES500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应用环境 完成单位:威海分校 主要完成者:云昌钦、杨志强、严中华、王浩、张志伟、魏新华、孙玉军 2."风包粉"系列低Nox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者:秦裕琨*、吴少华*、孙绍增*、李争起*、马春元、孙锐* 荣获高校科学技术奖(10项) 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

1.离子注入光波导和缺陷研究 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主要完成者:王克明、时伯荣、王忠烈、卢霏、孟鸣岐 2.哺乳动物呼吸节律形成及调节机制的研究 完成单位:医学院 主要完成者:宋刚、刘磊、王玉田、张衡、李勤、于萍 3.焊接熔池形态及其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者:武传松、孙俊生、郑炜、曹振宁 4.新型全固化短脉冲激光系统和高效腔内倍频激光系统实验理论研究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主要完成者:王青圃、赵圣之、张行愚、何京良、刘华 5.钕铁硼永磁合金矫顽力机制的研究 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主要完成者:高汝伟、张德恒 6.无创伤性测定心腔和大血管内压力的方法学研究 完成单位:齐鲁医院 主要完成者:葛志明、张运、张梅、季晓平、范觉新、赵玉霞 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

1.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新研究 完成单位: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主要完成者:刘建亚、展涛 2.微扰非微扰过渡区强相互作用性质 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主要完成者:梁作堂、王群、谢去病 3.人乳头瘤病毒16型致癌基因E6/E70RF的基因克隆及新型疫苗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 主要完成者:于修平、卡继峰、栾怡、赵蔚明、齐眉 4.D-(一)-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邓氏盐(甲酯、钾盐)的研究 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主要完成者:张苗、王明刚、谢新记、李吉海、鲁成学、王春省 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9项) 一等奖(3项) 1.高效遗传性AITiB中间合金的研究 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者:边秀房、刘相法、亦效刚、马家骥

新产品调研之泮托拉唑

新产品调研之泮托拉唑 --- 一、概况 泮托拉唑钠是在的基础上基于Me-too药物设计原理,对母体结构进行改造后发现的药效更好的药物,泮托拉唑钠是由德国百克顿有限公司(BydGulden)首先研制,于1994年在南非首次上市,商品名:潘妥洛克(Pantoloc?),至今已在美国、英国、德国等二十多个国家获准上市,,是继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之后全球第三个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和胃溃疡及缓解中至重度的反流性食管炎. 同其它质子泵抑制剂相比,在弱酸条件下稳定,在强酸条件下很快被激活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小,其特点是在代谢过程中不易与细胞色素P450作用而氧化失效,生物利用度较之奥美拉唑提高7倍,在与其它药物配用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高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在弱酸性环境下也较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稳定。 泮托拉唑钠原料药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市场主要是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粉针,肠溶片和肠溶胶囊. 。 1、制剂情况 2、原料药情况 【原料药名称】Pantoprazole Sodium 【中文名称】泮托拉唑钠 【CAS登记号】?

【结构式】 【化学名称】5-二氟甲氧基-2-[[(3,4-二甲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一水合物。 【分子式】C 16H 14 F 2 N 3 NaO 4 S·H 2 O 【分子量】 3、制剂处方资料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辅料为:甘露醇、依地酸二钠。 适应证和用途 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泮托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与胃壁细胞的H+-K+ATP酶系统的两个位点共价结合而抑制胃酸产生的最后步骤。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并使基础和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均受抑制。本品与H+-K+ATP酶的结合可导致其抗胃酸分泌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泮托拉唑的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GPRT正向突变试验及二次小鼠微核试验中的一次结果均为阳性,而大鼠肝脏DNA共价结合试验结果难以判断。Ames试验、大鼠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AS52/GPT 哺乳动物细胞正向基因突变试验、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胸腺嘧啶激酶突变试验及体内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雄性大鼠经口给予泮托拉唑500mg/kg/d(按体表面积折算为临床推荐口服剂量的98倍),雌性大鼠经口给予泮托拉唑450mg/kg/d(按体表面积折算为临床推荐口服剂量的88倍)时,生育力及生殖行为未见明显异常。 大鼠静脉给予泮托拉唑20mg/kg/d(按体表面积折算为临床推荐口服剂量的4倍),家兔静脉给予泮托拉唑15mg/kg/d(按体表面积折算为临床推荐口服剂量的6倍),对生育力和胎仔均未见明显损害。泮托拉唑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从家兔乳汁中分泌。 致癌性:SD大鼠连续?24?个月经口给予泮托拉唑kg/d,胃底出现剂量依赖性的肠嗜铬样细胞增生及良性和恶性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瘤。当剂量为50和200mg/kg/d(按体表面积折算为临床推荐口服剂量的10和40倍)时,前胃出现良性鳞状细胞乳头

8-羟基喹啉的合成预习报告

有机合成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8-羟基喹啉的合成 班级: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8-羟基喹啉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及方法 2、巩固回流加热和水蒸气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以邻氨基酚、邻硝基酚、无水甘油和浓硫酸为原料合成8-羟基喹啉。浓硫酸的作用是使甘油脱水形成丙烯醛,并使邻氨基酚和丙烯醛加成脱水成环。硝基酚为弱氧化剂,能将成环产物8-羟基-1,2-二氢喹啉氧化成8-羟基-喹啉,邻硝基酚本身被还原成邻氨基酚,也可参与缩合反应。反应过程为: (1) CH2OH CHOH CH2 OH H2SO4 H2O CH2H C CHO (2) OH NH2 CH2C H CHO OH N H CH2CH CHOH H2SO4 OH N H OH NO2 N OH 三、药品与仪器 无水甘油、邻硝基苯酚、邻氨基苯酚、浓硫酸、发烟硫酸、氢氧化钠、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醇

圆底烧瓶(100ml)、回流冷凝器、水蒸气蒸馏装置、锥形瓶、滴管、烧杯(100ml)、玻璃棒、Ph试纸、试管、干燥管 无水甘油:分子式C3H8O3,分子量92,10 g/mol, 无色透明粘稠液化无嗅,味甜。密度1.2613g/cm3,熔点17.8℃。沸点290℃(分解)。折射率1.4746。能与水、醇以任何比例温和。微溶于乙醚、乙酸乙酯,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汽油。能从空气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对石蕊呈中性。长期放在0℃的低温处,能形成熔点为17.8℃的有光泽的斜方晶体。遇三氧化二铬、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和爆炸,无毒。并用作溶剂、吸湿剂、防冻剂(细胞冻存). 邻硝基苯酚:浅黄色针晶或棱晶。熔点44~45℃,沸点216℃,相对密度1.2941(40/4℃),折射率nD(50℃)1.5723。溶于乙醇、乙醚、苯、二硫化碳、苛性碱和热水中,微溶于冷水。能随水蒸气挥发。有毒。有杏仁味。 邻氨基苯酚:白色或浅灰色结晶粉;末蒸汽压;熔点170~174℃;溶解性微溶于水;密度;稳定性:稳定,不聚合;危险标记:15(有害品,远离食品);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药物、塑料固化剂。 浓硫酸:浓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普通硫酸或普通浓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同时它还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难挥发性,酸性,稳定性,吸水性等。 发烟硫酸:发烟硫酸,即三氧化硫的硫酸溶液。无色至浅棕色粘稠发烟液体,其密度、熔点、沸点因SO3含量不同而异。当它暴露于空气中时,挥发出来的SO3和空气中的水蒸汽形成硫酸的细小露滴而冒烟,所以称之为发烟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香港亦称”哥士的“),为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能溶于水并制成碱性溶液,另为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汽。氢氧化钠也有不同的应用,为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 碳酸钠: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2CO3,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密度为2.532g/cm3,熔点为851℃,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 乙醇: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

药学专业最新选题汇总大全

最新药学专业论文选题大全 第一部分(1~~70) 第二部分(1~~120) 第三部分(1~~70) 第四部分(71~~128) 第五部分(1~~70) 第六部分(71~~132) 第七部分(1~~25) 第一部分(1~~70) 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 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 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 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15.2011年我国抗生

素市场分析 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21.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22.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23.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24.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5.某医院调查报告 26.某药厂调查报告 27.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28.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9.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0.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1.药物分析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 32.某药检所调查报告 33.分析仪器公司调查报告 34.某医院药剂科参观报告抗生素类35.36.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的研究 36.某药品的质量研究方法37.某中药制备工艺的研究 38.现代药品分析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39.试论中药及天然产物在某领域的研究进展 40.关于加强中药质量控制的一点探索 41.唐松草研究的现状 42.西洋参中奥克梯隆型皂苷的研究 43.藜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44.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45.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研究的概况。 46.绿色化学。 47.烯胺酮化合物简介。 48.天然药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 49.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50.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51.甜菜树茎叶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52.甜菜叶

头孢的研究综述

有关头孢的综述 内容摘要: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因具有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耐青霉素酶、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头孢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引起其在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头孢的简介、发展历史及其分类、作用机理、临床用途、使用原则等。头孢简介:头孢是头孢类抗菌药的总称,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作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常用的约30种。在抗生素市场中,头孢类抗生素占据着较大的份额,而其相关中间体也连带着表现出可观的市场潜力。头孢类抗生素中销量最大的品种有头孢曲松钠、头孢唑啉钠、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和头孢呋辛(酯)等,相应的中间体包括7-ACA、7-ADCA、GCLE、氨噻肟酸、AE-活性酯、三嗪环、四氮唑乙酸、甲巯四氮唑、HO-EPCP、甲氧胺盐酸盐、呋喃胺盐(SIMA)以及氯磺酸异氰酸酯等。 发展历史及其分类:1948年,意大利的Brotzu从撒丁岛海岸阴沟出口处分离到一株顶孢子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1956年,Newton和Abraham从顶孢子霉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头孢菌素C。头孢菌素C虽然抗菌作用不强,但毒性远低于青霉素,对酸及青霉素酶稳定。1961年确定了头孢菌素C的结构,其母核为7-ACA。随着生产工艺的优化,1962年礼来公司已经能够生产工业用量的7-ACA,而7-ACA 作为合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起始原料,它的量产被看作是头孢菌素类

药物时代到来的标志。根据开发年代、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对G-菌抗菌作用的不同,通常将头孢菌素类药物分为四代。 笫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是60年代初开始上市的,本代抗生素中常用品种有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克罗等,其中除头孢唑林只能供注射外,其他的均可用于口服,也称口服头孢。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来星、头孢乙腈、头孢匹林等均已少用或不用。。从抗菌性能来说,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敏感的菌主要有β-溶血性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但肠球菌耐药),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不同品种的头孢菌素可以有各自的抗菌特点,如头孢噻吩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优,而头孢唑林则对某些革兰阴性菌有一定作用。但是,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革兰阴性菌对本代抗生素较易耐药。 第一代头孢菌素对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产气杆菌、假单胞菌、沙雷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头孢硫脒除外)等微生物无效。笫二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多为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产品,主要包括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尼西和头霉素类药物头孢西丁等。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一代相近或较低,而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为优异,表现在: (l)抗酶性能强一些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

泮托拉唑临床应用新探索

万方数据

泮托拉唑临床应用新探索 作者:周昌奎, 吴晓华, 陈清亮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福建,福州,350002 刊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 年,卷(期):2010,31(2)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8条) 1.陈其铭;龙杰文;杨志芬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 2007(22) 2.De Milito A;Fais S Proton pump inhibitors may reduce tumour resistance[外文期刊] 2005(07) 3.De Milito A;Fais S Tumor acidity,chemoresistance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s[外文期刊] 2005(06) 4.Calabrese C;Fabbri A;Areni A Asthma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Effect of long-term pantoprazole therapy 2005 5.Sopo S M;Radzik D;Cadvanl M Does treatment with proton pump inhibitors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improve asthma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and GERD:A systematic review 2009(01) 6.Choi S;Min H J;Kim M Proton pump inhibitors exert anti all effects by reducing TCTP secretion[外文期刊] 2009(06) 7.梁茂本;周天红;葛东明泮托拉唑钠在果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期刊论文]-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9(03) https://www.doczj.com/doc/f014983795.html,ura E;Targownik;Lisa M Use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nd risk of osteoporosis-related fractures [外文期刊] 2008(4)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黄剑平.殷隽.Huang Jianpin.Yin Jun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药师2009,12(7) 2.刘健.余厚友.何向辉.尹文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3) 3.王君宁简述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2) 4.陈志辉.侯艳婷.刘胜雄.陈彩秀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山东医药2009,49(29) 5.江银枝.田连珠.Jiang Yinzhi.Tian Lianzhu泮托拉唑的合成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东化工2011,38(3) 引证文献(5条) 1.段志新泮托拉唑注射后出现局限剥脱性皮炎1例[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25) 2.柳海杰.王秋芬.王勇2-巯基-5-二氟甲氧基苯并咪唑合成新工艺[期刊论文]-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3.柳海杰.王秋芬.王勇2-巯基-5-二氟甲氧基苯并咪唑合成新工艺[期刊论文]-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4.李诗海.林成辉.陈红梅.刘杰锋.叶秀芳.冯丽英.郑柳青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 2011(28) 5.程新平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2(8)

槲皮素修饰综述

槲皮素结构修饰合成及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姓名:宋俊蓉 学号:2015021278 专业:药物化学

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综述了槲皮素结构修饰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槲皮素氨基酸类、糖苷类、酯类、醚类衍生物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现状。指出了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抗菌、扩张血管、抗肿瘤及抗突变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然而,槲皮素具有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较低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为此国内外学者对槲皮素进行了各种修饰,以期待槲皮素的高效活性和实用价值。关键词: 槲皮素;槲皮素衍生物;合成;生物活性;结构修饰

Research progress of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Quercetin derivatives Abstract: A review is provided of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quercetin derivatives. The methods for preparing Quercetin amino acids,glycosides,esters,ethers derivatives and metal complexe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ose derivatives are brief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Quercetin has many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 , antihyper-tensive, anti-tumor and anti-mutation. However, the poor water solubility and low bioavailability of Quercetin limit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refore, with high activity and practical value of quercetin,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made efforts to modify the structure of quercetin. Keywords:quercetin; quercetin derivatives; synthesis; biological activities; research progress

葛根素及其衍生物抗炎、抗痛风作用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014983795.html, 葛根素及其衍生物抗炎、抗痛风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邢志华马誉畅李新萍张冰张梦迪万升敏杨鑫杨天凤姜婧雯包然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19期 [摘要] 该文综述了葛根素及其衍生物在抗炎、抗痛风方面的研究进展。葛根素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炎性因子、信号通路等方式起到抗炎作用;同时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清尿酸水平,达到抗痛风作用。虽然与临床使用的别嘌醇相比,其体内降尿酸水平活性较低,但葛根素能增强机体总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且抗炎作用较强,因此预测,以葛根素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修饰或改造以期寻找活性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痛风药物将是一个有一定前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葛根素;葛根素衍生物;抗炎;抗痛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uerari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gout activitie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Puerarin possesse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by affecting immunocyte, inflammation cytokines and signaling pathway. Puerarin also has anti-gout activity through inhibition of xanthine oxidase, promoting the excretion of uric acid to reduce serum uric acid level. Although its ability in reducing uric acid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llopurinol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puerarin can also enhance the total antioxidant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with stronge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so it will be a promising research direction to find new drugs with better anti-gout activity and less side effects by modifying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puerarin. [Key words] puerarin; puerarin derivatives; anti-inflammatory; anti-gout;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化学名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分子式为C21H20O9,相对分子质量为416.38,呈白色针状结晶,其化学结构式见图1。葛根素毒性小,药理作用明确且广泛,具有提高免疫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保护心肌细胞、抗肿瘤、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生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临床上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也辅助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突发性耳聋等[1]。近年来,葛根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炎、抗痛风作用正逐步被关注。本文根据近十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做一简述,对葛根素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及优化,以期为开发高效低毒的抗炎、抗痛风药物提供参考。 1 葛根素的抗炎作用 炎症是机体常见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其主要表现为炎区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3种基本病理改变。炎症本质上是机体与致病因素斗争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是机体对致炎因子

喹啉的制备

喹啉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skraup 反应制备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反应原理及方法。 2. 联系多步合成,正确掌握水蒸气蒸馏操作。 二. 实验原理 1. NH 2 H 2C C H C H O N H O H N H OH H N 三.实验试剂 4.65克(4.7mL ,0.05moL )苯胺,1.95克(1 5.3mL ,0.20moL )无水甘油,4克(3.4mL ,0.033moL )硝基苯,2克硫酸亚铁,9mL 浓硫酸,1.5克亚硫酸钠,淀粉- 碘化钾试纸,乙醚,氢氧化钠。 四.物理参数

分子式:C6H7N 分子量:93.12 CAS号62-53-3 饱和蒸气压(kPa):2.00(77℃) 燃烧热(kJ/mol):3389.8 临界温度(℃):425.6 折光率1.5863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1] 性质:有碱性,能与盐酸化合生成盐酸盐,与硫酸化合成硫酸盐。能起卤化、乙酰化、重氮化等作用。[2]遇明火、高热可燃。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2.无水甘油 结构式:H2C H C OH CH2 OH OH 分子式:C3H8O3 CAS号:56-81-5 熔点(℃):20 相对分子质量:92.09 沸点(℃):290.9 相对密度(水=1): 1.26331(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1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稠液体无气味,有暖甜味能吸潮 溶解性:可混溶于乙醇,与水混溶,不溶于氯仿、醚、二硫化碳,苯,油类。可溶解某些无机物。 主要用途:用于气相色谱固定液及有机合成, 也可用作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减震剂、软化剂、防冻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等。能从空气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对石蕊呈中性。长期放在0℃的低温处,能形成熔点为17.8℃的有光泽的斜方晶体。遇三氧化铬、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和爆炸。无毒。 3.喹啉 结构式:N CAS号: 91-22-5 分子式: C9H7N 分子量: 129.16 熔点:-14.5℃ 沸点:237.7℃ 相对密度1.0929(20/4℃) 折射率(n20/D):1.625(lit.) 无色液体,具有特殊气味。 五.实验步骤 1.在250mL的原地烧瓶中,称取19克无水甘油,在依次加入克研成 粉末的硫酸亚铁、4.7mL苯胺及3.4mL硝基苯,充分混合后在摇动下

8-羟基喹啉的合成

8-羟基喹啉的合成 指导老师:邹平 刘玲 20131976 摘要本实验通过设计合成8-羟基喹啉杂环化合物,掌握其合成原理及合成方法。掌握环合的SKraup反应原理(用苯胺与无水甘油,浓硫酸及弱氧化剂硝基化合物等一起加热)。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回流加热和水蒸气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关键词 8-羟基喹啉甘油浓硫酸水蒸气蒸馏 8-羟基喹啉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石炭酸气味,熔点75-76℃,不溶于水和乙醚,易溶于乙醇、丙酮、氯仿、苯或稀酸,能升华,腐蚀性较小,低毒。8-羟基喹啉是一种两性物质,能溶于强酸、强碱,在碱中电离成负离子,在酸中能结合氢离子,中性环境下溶解度最小。由于其能沉淀和分离金属离子,被广泛用于金属的测定和分离,其硫酸盐和铜盐是优良的防腐剂。此外,它也被用作医药中间体,是合成克泻痢宁、氯碘喹啉、扑喘息敏的原料,也是染料、农药中间体。 本实验以邻氨基酚、邻硝基酚、无水甘油和浓硫酸为原料合成8-羟基喹啉。浓硫酸的作用是使甘油脱水形成丙烯醛,并使邻氨基酚和丙烯醛加成脱水成环。硝基酚为弱氧化剂,能将成环产物8-羟基-1,2-二氢喹啉氧化成8-羟基-喹啉,邻硝基酚本身被还原成邻氨基酚,也可参与缩合反应。反应过程可能为: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圆底烧瓶、电热套、搅拌器、回流冷凝管、蒸馏头、烧杯、量筒、漏斗、电子天平 无水甘油、邻氨基苯酚、邻硝基苯酚、浓硫酸、氢氧化钠、饱和碳酸钠 1.2实验主要试剂性质 1.3实验方法 在圆底烧瓶中称取9.5g无水甘油(约0.1mol),并加入1.8g(0.013mol)邻硝基苯酚,2.75g(0.05mol)邻氨基苯酚,使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4.5ml 浓硫酸(约8g)。装上冷凝回流凝管,在电热套中加热,当溶液微沸时,立即移去火源。反应大量放热,待作用缓和后,继续加热,保持反应物微沸1.5小时。 稍冷后,进行水蒸气蒸馏,除去未作用的邻硝基酚。瓶内液体冷却后,加入6g氢氧化钠和6ml水的溶液。再小心滴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使呈中性。再进行水蒸气蒸馏。蒸出8-羟基喹啉(约收集馏液200ml)。馏出液充分冷却后,抽滤收集析出物,洗涤干燥粗产品。 2 结果及分析 经蒸馏、冷却、抽滤后,得到淡黄色固体,称得实验产物湿重为4.16g。实验理论值为:3.629g,产率为114.63%,产率偏大,可能由于产物未烘干且为进行重结晶,产品中有杂质等原因所致。 在本实验中,两次水蒸气蒸馏所处的PH不同,原因是第一次要除去杂质,而第二次要得到产物。产物8-羟基喹啉既溶于酸又溶于碱。成盐后不能被蒸出,所以第二次蒸馏前必须小心中和使PH在7~8之间,使产量最大。另外,由于本实验的产物具有升华性质,而含有的固体杂质没有这个特征,故可以采用升华提纯,但升华时火不宜过大。

天然药化 槲皮素

目录 任务书 (2) 1 正文 (3) 1.1文献综述 (3) 1.1.1槐米的历史背景 (3) 1.1.2槐米的来源,性状及产地 (3) 1.1.3槐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4) 1.1.4槐米的药理作用 (5) 1.1.5槐米的研究进展 (5) 1.2实验方案设计 (6) 1.2.1 实验目的 (7) 1.2.2 实验意义 (8) 1.2.3 实验原理 (8) 1.2.4 实验流程 (9) 1.2.5 实验步骤 (9) 1.2.6 实验安排 (10) 1.2.7 实验预算 (11) 参考文献 (13) 1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实验任务书 一、题目: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二、实验任务 1.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槐米化学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 2.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案应包括目的意义, 设计原理、流程、实验方法、时间安排、需要的仪器与试剂)。 3.对实验材料进行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写入 实验报告中。 4.完成槲皮素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鉴定数据应包 括熔点、旋光度、紫外图谱。 5.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6.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少量槲皮素样品。 三、实验要求 1.实验中要求学生不完全依赖现成条件,能在教师指导下自 己创造一些条件完成实验。 2.实验方法应有一定的创新性。 3.实验数据准确,须注明实验条件。 4.要求提供的样品袋上注明样品名称、熔点、旋光度、制备 者姓名、日期 四、实验报告内容 1.题目

2.实验目的 3.基本原理 4.实验所用试剂、仪器的型号及生产厂家 5.分离方法创新之处 6.自制或创造了那些实验条件条件 7.实验流程及操作方法 8.结果与分析 9.结论 10.在所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11.合理化建议 3

葛根素综述

葛根素综述 一、绪言 葛根素是由中药葛根里面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其结构式为: 葛根现在在药品市场已得到广泛应用。葛根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药、食两用植物,我国古代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对葛根的功用均有记载。此外,利用高新生物技术,葛根还可生产系列食品:葛根低聚糖、营养葛奶、葛根黄酮茶等。葛根集药用、食用、生态、绿化等功能于一,市场前景美好,开发潜力巨大。一吨葛根素(折纯)在市场上的售价可高达1200 万人民币/吨,纯利润大概在200-230 万左右。基本上它的投资回报数在40%到50%之间。很多研究机构也在对葛根素进行研究,开发其价值,所以葛根素的潜力也非常大。 二、原理 因为葛根素是异黄酮结构,故其水溶性和脂溶性都比较差,生物利用度低。因而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目前,临床应用的葛根素注射液大多需要加入PVP和高浓度的丙二醇才能达到该注射液要求的浓度,这样使药物的粘度较大,才给大规模生产造成过滤上的麻烦,

成本增加。因此,通过结构修饰改善脂溶性和水溶性及增强药理活性已成为葛根素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三、结构修饰进展 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葛根素具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及眼内压,改善微循环;保护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强造血系统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洛活性,降低血黏度;对肾炎、肾病肾衰模型均有保护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促进正常人和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转化;对干扰素系统有明显的刺激和诱生作用;对抗D-半乳糖的致老化作用,增强学习记忆能力;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性损伤;抑制蛋白非酶糖化;对抗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及脑水肿;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及内皮素的含量;调节—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升高体内NO水平。目前葛根素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眼底疾病突发性耳聋、急性酒精中毒、拟菊酯类农药中毒及肿瘤的治疗。 2、剂型研究 葛根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其临床使用的注射剂中需加入助溶剂,以提高溶解度。目前临床应用的葛根素注射液大多需加入高浓度丙二醇作为助溶剂,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因为药液黏度过大,给生产造成过滤上的麻烦。研究发现,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烟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使葛根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1~2倍,可作为葛根素注射液处方中的助溶添加剂。 近年来,将天然活性成分与磷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复合从而获得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这种复合

艾速平-产品知识题库

二阶产品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艾速平适应症为:(1)当口服疗法不适用时,的替代疗法;(2)用于口 服疗法不适用的。 2、艾速平对于不能口服用药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用法用量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本品 mg, 每日次。 3、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艾速平用法用量为:mg,每日次;对于反流疾病的症 状治疗,艾速平用法用量为:mg,每日次。 4、对于不能口服用药的Forrest分级Ⅱc-Ⅲ的急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推荐静脉滴 注本品mg,每小时一次,用药天。 5、艾速平注射液的制备:是通过加入mL的溶液至本品小瓶中供静脉注射使 用;艾速平滴注液的制备:是通过将本品1支溶解至溶液mL,供静脉滴注使用。配制后的注射用或滴注用液体均是的澄清溶液,应在小时内使用,保存在30℃下。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最好立即使用。 6、艾速平有种给药方法/途径,分别为和。 7、对于轻到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每日剂量不应超过mg。 8、艾司奥美拉唑主要经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YP)代谢。主要依靠特异性同工酶 和进行代谢。 9、严重肝功能损害主要参考指标包括:PTA、、酶学指标、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血脂及血糖。 10、不同治疗目的所需控制的最佳胃内pH值不同,其中,胃内pH> 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关键;胃内pH> 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关键。 11、艾速平产品定位主要针对三个细分市场,即、及患者。 12、艾速平20mg核心促销信息中,关于适应症的描述是对于的症状治疗应使用20mg;的患者使用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20mg;与联合使用需配合密切临床监测,本品剂量不应超过20mg。 13、艾速平2017年品牌竞争策略主要是同品,性价比高;品类竞争策略主要是方便安全,更好。 14、关于艾速平与奥美拉唑品类竞争的产品主要有阿斯利康的、奥赛康的。 15、关于艾速平与兰索拉唑品类竞争的产品主要有奥赛康的、山东罗欣的。

喹啉及其衍生物开发与应用

喹啉及其衍生物开发与应用 喹啉又称苯并吡啶,系萘状含氮杂环化合物,为无色高屈光液体,有特殊刺激性味道,属于中等毒性,毒性为LD50460mg/kg,联合国编号:2656,国际海运危规页码:6246,在生产与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皮肤污染,注意呼吸道防护等,喹啉在医药和染料工业有着重要应用。 合成与应用文献报道喹啉合成路线有多条,其中工业化合成路线主要有, 一、煤焦油提取法,在萘油加工过程中,稀硫酸洗涤萘油时所产生的废酸中就溶有硫酸喹啉,一般含量约为20%,用二甲苯做萃取剂,抽提掉废酸中的中性油类后,用氢氧化钠中和游离酸,中和后粗喹啉进行精馏处理,理论上需要40块塔板的精馏塔可获得含量80%左右工业喹啉,工业喹啉进一步提纯则需要80块塔板的精馏塔精馏。 二、是Skraup法,将苯胺和甘油的混合物与硝基苯和浓硫酸一起加热,即可得到喹啉,该法是目前工业化生产主导方法,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芳香胺和取代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能够制取各种取代的喹啉和含有喹啉的稠环化合物。如2-甲基喹啉、3-甲基喹啉、4-甲基喹啉多用该法生产。 三、是Doebner-V on miller法,用芳香胺与一种醛类在浓盐酸存在共热,可以加入氧化剂,也可以不加,则生产相应取代喹啉,如2-甲基喹啉、2-苯基喹啉、2,4-二甲基喹啉、2-苯基-4-羧基喹啉等可以采取该法生产。 四、是Combes法,将芳香胺与β-二羰基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中进行缩合,可以得到喹啉环,如羟基喹啉、烷基取代羟基喹啉、乙酯基羟基喹啉等均可以采用该法生产。 世界上喹啉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也有一定数量的喹啉生产,主要采取煤焦油提取法,如鞍钢化工厂、上海宝钢公司、石家庄焦化厂等。喹啉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医药、染料、农药和多种化学助剂。 医药工业,许多喹啉化合物都是重要医药中间体,而且近年来许多含喹啉环的新型药物被不断开发出来,喹啉本身最初也是从抗疟药物奎宁经过蒸馏而得到。主要应用合成抗疟药物,如补疟喹、磷酸氯喹、磷酸伯胺喹和胺酚喹啉等;解热镇痛药物辛可芬;局部麻醉药物盐酸地布卡因;抗阿米巴病药喹碘仿、氯碘喹啉、双碘喹啉等;抗菌素药物克菌定;由喹啉环及其他杂环可以合成扑蛲灵和克泻痢宁;许多取代喹啉N-氧化物都是重要药物,如4-氨基-5-硝基喹啉N-氧化物有抑制肿瘤生长的左右,甲基喹啉N-氧化物和它的4-硝基-3-氯喹啉衍生物都具有显著的抗细菌和抗真菌药效,美国新开发的强抗菌剂Utibid就是一种喹啉酮化合物。 染料工业,以喹啉及喹啉衍生物可以合成酸性染料黄3、直接黄22、溶剂黄33和Palanil 黄3G,这些品种都是黄色染料的主导品种;喹啉类花青染料目前仍是彩色照相的重要光敏物质,不同数量的喹啉环组成,可使光的敏感区域从紫外光到红外光或其中任意一段;喹啉经过硝化、还原得到氨基喹啉,主要用于纺织品染色辅助剂和毛发、毛皮染色剂。食品饲料添加剂工业,喹啉氧化可以得到烟酸,烟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可以合成多种烟酸系药物,如烟酸胺、强心剂、兴奋剂等,除了合成多种药物外,还广泛应用作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近年来国内烟酸发展非常迅速。 农药工业,喹啉许多衍生物为重要的农药品种,如7-氯喹啉N-氧化物可作为谷物种植中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取代8-氨基喹啉具有植物性毒素活性,可以制备除草剂;由N-取代的二硫化氨基甲酸的喹啉酯制得除草剂,活性可与2,4-D相比较,而且毒性和残留性较低;氨基甲酸的喹啉酯、喹啉-8-羧酸衍生物及其盐都具有较好杀虫性能;8-羟基喹啉的铜盐是非常有效的杀菌剂。 抗氧化剂,大多数含喹啉环的抗氧化剂都是1,2-二氢喹啉的衍生物,多种1,2-二氢烷基喹啉都是国内外早已生产与应用的优良抗氧剂,可以作为抗臭氧化剂、防老剂应用于橡胶加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