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公务员如何做好行测题中的数量关系题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备考中,如何做好数量关系题成为许多考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准备资料、解题技巧和模拟练习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公务员如何做好行测题中的数量关系题。
一、准备资料在备考数量关系题时,合理的准备资料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考生需要整理并熟悉各类常用数量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比例关系、百分比关系、平均数、绝对值等。
其次,梳理数量关系题的出题形式和解题思路,关注常见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最重要的是,积累大量的数量关系题目,并进行系统分类整理,以便在解题时能够灵活运用。
二、解题技巧1.仔细审题:数量关系题往往存在隐蔽信息,解题时要仔细阅读并分析题目,抓住关键信息。
特别要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比例关系、相关性数字等。
2.建立等式关系: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尝试建立各个数量之间的等式关系。
通过赋值、变量替代等方法,将未知量表示出来,方便后续计算。
3.灵活运用逻辑思维:数量关系题往往需要考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可以通过推理、类比、反证法等思维方式,辅助解题过程。
4.注意特殊情况:数量关系题有时会存在特殊情况,考生要警惕这些情况的出现,并加以分析和解答。
5.排除选项法: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排除选项法缩小答案的范围。
若发现某个选项在逻辑上不成立或与问题描述不符,可以将其排除。
三、模拟练习模拟练习是提高数量关系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考生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数量关系题进行分类,划分难易程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同时,要注意模拟考试时的时间控制,培养快速解题和答题技巧。
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加深对数量关系题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起来,要想在行测中做好数量关系题,考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并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灵活运用逻辑思维,加强模拟练习,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能够提升解题水平,顺利应对数量关系题。
行测考试中,最费时费力的题目当属数量关系,小伙伴们普遍反映虽然这类题题干不长,但是想要得出正确答案,需要消耗不少时间。
“那么,既省时又能快速解题的办法有吗”第一个秒杀技巧——和值法应用环境:如果题目中出现,“共”、“总共”等字眼的话,这个技巧就派上了用场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例子说明:【解析】正确答案为D。
这道题如果按照常规的解法,非常浪费时间,而在考场上,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去挥霍,所以这里就要用到和值法了。
已知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而选项中,只有A+D=25+75=100千克,所以可以直接排除BC选项了。
那么到底选A还是D呢,再根据题意“甲降价20%,乙提价20%”,不管降价还是提价都是20%,最后总值却比原来减少140元,就可以看出甲食品比乙食品多,所占整体比例更大,所以答案直接可以选出答案D了。
总结:通过和值法这个小技巧,遇到同类型的题目,10秒就能帮我们快速锁定答案,是不是很赞!第二个秒杀技巧——整除法应用环境:①只要题目中出现,“整除”、“平均”、“每”等字眼的话,就可以用的哦!②题目中出现数据:倍数、分数、百分数、比例数时也是可以用整除的。
具体怎么用呢,举2个例子说明。
先来看第一个例子:【解析】正确答案为B。
题目中出现了“每”,所以可以考虑整除。
由“每排4人、5人或6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可知,学生总数减去2后,还能被4、5、6同时整除。
结合四个选项,只有B选项满足条件。
所以选择B。
总结:这个是应用环境①的具体题型展示,通过题意,直接找到结果和条件之间存在的整除关系,快速求解。
再来看第2个例子:【解析】正确答案为A。
看完这道题,先别火急火燎忙着计算,先看一下题意,从“今年男员工比去年减少6%”,可知:今年的男员工的人数=0.94倍去年男员工的人数,列个公式:,化简,今年:去年=47:50,说明今年的男员工人员要能被47整除。
最后再看选项,只有A选项能被47整除,所以选择A。
公务员中的行测数量关系题解析与应对策略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其解题需要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数量关系题的解题方法和应对策略。
1. 理解题意首先,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问题和要求。
并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区分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需要求解的未知数。
2. 分析关系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题。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相关方程式或者关系式,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需要将问题进行抽象,将具体问题转化为一般规律。
通过分析关系,我们可以找到解题的线索。
3. 运用逻辑推理数量关系题是需要进行逻辑推理的,需要通过推理和运算来确定未知数的取值。
我们可以通过列出等式或者利用已知数之间的关系,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逐步求解未知数的值。
4. 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排列组合等。
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对于解决数量关系题非常有帮助。
5. 多做练习题数量关系题需要一定的思维逻辑和数学运算能力,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
在备考期间,我们可以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通过多做题,我们可以熟悉各种类型的题目,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6. 注意时间控制在公务员考试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需要注意控制好时间。
对于一道难度较大的数量关系题,如果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解答出来,可以略过该题,先解答其他较为简单的题目。
然后再回过头来尝试解答难题。
总之,在解答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时,我们需要注重理解题意、分析关系、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同时也要多做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对策略。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在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解答有所帮助。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和数量关系的分析,解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来帮助考生在数量关系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审题准确在解决数量关系题之前,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中所给的信息以及问题所需要的解答。
注意关注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条件,分析题目的要求和限制。
只有对题目的要求充分理解,才能正确答题。
二、建立逻辑模型在解决数量关系题时,可以尝试将题目情境转化为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将题目中的信息用符号或图表表示出来,可以方便我们理清思绪,找到解题的线索。
逻辑模型可以是关系图、表格、方程式等形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三、提炼关键信息在题目中,有些信息是无关紧要的,有些则是解题关键。
要学会提炼关键信息,筛选出与问题解答直接相关的数据和条件。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关键信息在逻辑模型中突出显示,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四、运用逻辑推理数量关系题通常要求考生基于给定的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找出问题的解答。
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要善于利用对比、排除、逆向思维等方法。
对比方法可以将不同情况下的数量关系进行对比,找出规律和特点;排除方法可以通过排除不可能的情况,缩小答案的范围;逆向思维可以根据问题的解答倒推出可能的条件。
五、多做练习掌握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多做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在做题过程中,可以遇到问题时及时记录、总结,并查找解题思路上的不足之处,找到提高的方向。
逐渐积累解题经验,熟悉题目类型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总结: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是需要考生善于分析和利用逻辑推理的题型,解题时要注意审题准确、建立逻辑模型、提炼关键信息、运用逻辑推理和多做练习。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才能掌握解题的技巧,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希望以上的解题技巧对您在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解答有所帮助。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就能在这一模块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法是行测数量关系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当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或者正面求解比较困难时,可以从选项入手,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
例如,有一道题说:“一个数除以 7 余 3,除以 8 余 4,除以 9 余 5,这个数最小是多少?”这道题如果直接去计算,会非常复杂。
但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依次代入进行验证。
比如先看 A 选项,如果不符合条件就排除,再看 B 选项,直到找到符合条件的选项为止。
二、数字特性法数字特性法包括奇偶特性、整除特性等。
奇偶特性: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奇偶性相同。
例如,如果两个整数的和是奇数,那么它们的差也一定是奇数。
整除特性:若整数 a 除以非零整数 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
比如,能被 2 整除的数的末位数字是偶数;能被 3 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
利用这些数字特性,可以快速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缩小解题范围。
三、赋值法当题目中给出的具体数值较少,而只给出了比例关系或者倍数关系时,可以通过赋值来简化计算。
比如,题目中说“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为 3∶2”,我们可以设甲的工作效率为 3,乙的工作效率为 2,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进行计算。
四、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关键是要找准等量关系,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例如:“某工厂有工人 100 名,其中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的人数比为4∶6,后来又招了一批熟练工,使得熟练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0%,问新招了多少熟练工?”我们可以设新招的熟练工人数为 x,然后根据熟练工人数的前后变化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五、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适用于解决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或者两种不同比例的对象混合等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模块。
然而,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数量关系也能成为我们得分的利器。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熟悉题型是基础数量关系的题型多种多样,包括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等。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比如工程问题,通常涉及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往往是找到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者通过设未知数来建立方程。
再比如行程问题,要清楚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同时要注意相遇、追及等不同情况的公式运用。
只有对各种题型了如指掌,我们在考场上才能迅速判断出题目所属的类型,从而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二、掌握基本公式和定理数量关系中有很多基本的公式和定理,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勾股定理等。
这些公式和定理是我们解题的重要工具,必须牢记于心。
以等差数列为例,通项公式为\(a_n = a_1 +(n 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熟练运用这个公式,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三、学会运用解题方法1、代入排除法当题目中给出的选项信息比较充分,或者直接求解比较困难时,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
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例如,“一个数除以 5 余 3,除以 6 余 4,除以 7 余 5,这个数最小是多少?”我们可以从选项中最小的数开始代入,看哪个数满足所有条件。
2、数字特性法根据题目中数字的特性,如整除特性、奇偶特性、倍数特性等,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或者确定答案。
比如,“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 倍,全班人数是 50 人,男生有多少人?”因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 倍,所以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3 倍,那么全班人数一定能被 3 整除,50 除以 3 余 2,所以选项中除以 3 余 2 的数一定不是正确答案。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涉及到对数学运算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数据分析的能力。
在准确解答这类题目时,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供您参考。
1. 仔细阅读题目在回答任何数量关系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陈述的意思和要求。
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逐步阅读并提炼出关键信息。
2. 绘制图表或制定计划对于涉及到多个变量的数量关系题,可以通过绘制图表或制定计划来帮助理清思路。
图表可以是表格、线图或柱状图等形式,计划可以是时间表或步骤安排等。
3. 找出问题的关键在数量关系题中,往往有一些关键信息或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
这包括数量的比例关系、增长率、减少率等。
找出这些关键点,有助于迅速定位问题的关键以及解题思路。
4. 利用代数解题对于一些数量关系题,可以使用代数方法解答。
这涉及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并利用数学运算解决。
代数解题方法适用于一些抽象的问题,可以帮助简化计算过程。
5. 分析选项与答案在选择题形式的数量关系题中,通常会提供多个选项供选择。
在做题时,可以通过逐个排除选项的方式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与给定条件或问题进行对比、计算或估算,可以判断哪个选项最符合要求。
6. 实际操作或逻辑思维有些数量关系题需要根据实际操作或逻辑思维来解答。
这可能涉及到模型的构建、推理和合理假设等。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运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逻辑思维,勇于尝试和推理。
7. 多练习和总结数量关系题是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分析思维的题型,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和掌握解题技巧。
在做题后,及时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以便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迅速应用。
总结: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包括仔细阅读题目、绘制图表或制定计划、找出问题的关键、利用代数解题、分析选项与答案、实际操作或逻辑思维,以及多练习和总结。
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您在公务员考试中更好地应对数量关系题,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冲刺指南在考试行测试卷中,数量关系部分的题目所占比列并不大,题量基本上在10-15道左右,但其相对难度却不小,据中公教育调查,很多考生表示该部分是最容易失分的题型。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数量关系部分也成为划分考生等级,选拔优秀公务员的关键点。
因此数量关系部分在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其中数学运算题型基本可以说是整个行测卷面上最难的题目。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和大家谈一下在考试的冲刺阶段怎么复习数量关系,帮助大家备战,夺取高分。
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4 8 16 ()A.16 B.24 C.32 D.36(答案:C。
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数量关系题型之一——数字推理自2011年起,已连续两年不再出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
在2013年的考试中这一题型出现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既然大纲中出现了此类题型的说明,中.公教育专家还是建议考生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复习时,可从基本规律、解题方法和模拟练习三个方面入手,在熟练掌握基本数列及其变式的基础上,开阔思路、举一反三,有意识地培养数字直觉和运算直觉。
尤其是针对数字推理基本数列中的等差数列变式、多次方数列以及分式数列这三种难度较大的题型,一旦考到数字推理,这三种出现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题目难度较大,时间又紧张,往往让人感到无从下手。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就能在这一部分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整除法整除特性是数量关系中非常好用的一个技巧。
当题目中出现比例、分数、百分数或者倍数等特征时,我们可以考虑运用整除法来快速解题。
例如:某单位组织员工参加培训,男员工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2 倍。
如果总人数为 51 人,那么男员工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根据“男员工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 2 倍”这一条件,得出总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 3 倍。
因为总人数为 51 人,51 能被 3 整除,所以女员工人数能被 3 整除。
假设女员工人数为 x 人,那么 x 能被 3 整除,男员工人数为 2x 人,所以 2x 也能被 3 整除。
51÷3 = 17,所以女员工人数为 17 人,男员工人数为 2×17 = 34 人。
二、代入排除法当题目中选项信息充分,或者通过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代入排除法往往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比如: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是18,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1,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 2,这个三位数是多少?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逐一进行代入。
A 选项,假设这个三位数是549,各位数字之和为 5 + 4 + 9 = 18,百位数字 5 比十位数字 4 大 1,个位数字 9 比十位数字 4 大 2,符合条件。
B、C、D 选项依次代入,发现不符合条件,所以答案是 A 选项。
三、特值法在一些题目中,如果涉及到多个未知量且它们的具体数值对结果没有影响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特值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
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可以设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 30(10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3,乙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2,两人合作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3 + 2 = 5,所以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为 30÷5= 6 天。
公务员如何应对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数量关系题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占据相当重要的比重,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应对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公务员如何应对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
一、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数量关系题主要考查考生在数量之间相互转换时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如百分数、比例、平均数等。
对于常见的计算方法,要尽量采用简便的方式进行计算,避免出现繁琐的计算步骤,以节省时间。
二、理清思路,分析关系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首先要理清思路,搞清楚题目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绘制图表等方式,将题目中给出的数量和条件进行可视化,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题。
同时,要注意将具体的数字转化为符号或变量进行表示,以便更好地进行计算和分析。
三、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在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中,有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快地解答问题。
比如,对于比例关系题,可以采用等比例关系求解方法;对于平均数的计算,可以采用找出与平均数差值相等的数值等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图表、逻辑推理等技巧,帮助解决数量关系题。
需要注意的是,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往往存在陷阱,考察考生的思维敏捷性和细致入微的分析能力。
因此,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要注意审题、仔细分析,并且运用反证法、排除法等策略排除干扰项,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公务员应对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理清思路,分析关系,并灵活运用解题技巧。
只有在不断的练习和积累中,加深对数量关系题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祝愿所有的考生能够顺利通过行测考试,迈向公务员梦想的下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