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新课程语文必修课程模块三样题(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77.51 KB
- 文档页数: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càn)纤夫(qiàn fū)惊愕(jīng è)B. 瞒哄(mán hǒng)残羹冷炙(cán gēng lěng zhì)装模作样(zhuāng mó zuò yàng)C. 谦卑(qiān bēi)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D. 残骸(cán hái)红颜薄命(hóng yán bó mìng)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我国光学领域的杰出代表。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而且表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课时、调整课程设置等。
3. 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B. 他虽然工作繁忙,但仍然抽出时间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C.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D. 阅读是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
B. 这座城市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无数游客。
C. 在这次考试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5. 下列各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脸色苍白,像是刚刚从坟墓里爬出来。
北京朝阳02-03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一、(16分,每题2分) 120分钟满分水10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百舸(ge ) 召唤(zh o o ) 漫溯(s u ) 混混沌沌(din ) B . 解剖(p ①) 不肖(xi co ) 族新(' c u ) 婀娜多姿(nu o )C.山冈(g og ) 蜗行(w o )哀悼(d ao ) 愤世嫉俗(j 1) D. 青荇(x ln g)胚芽(p 百)憩息( q i )凝神屏息(p ing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廖廓 铃珑 雀跃缓慢优闲 B . 迷惘妇儒 一掾( 破屋) 虚无缥缈 C .编篡矫矫者箫索心乐诚服D .喧响 国粹 疲惫 直捷了当 3. 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峥嵘(不平凡) 浪遏飞舟(阻止) 鸟语盈耳(溢出) B. 宁谧(安静)至善至美(极 X 最) 莫名其妙(说出) C . 粗鄙(粗俗)回味不永(久远)绿野阡陌(田间小路)D. 漫江(满)游目骋怀(放开) 不远千里(以 为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孙老师是我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他勤奋努力,工作认真,一丝不苟, 心下一代的成长。
B •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疾苦、问题和愿望,对情况作科学分析,切实解决群众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
C .这种根据我国中医传统理论研制出来的口服液,能改善学生因过重的课业负担造成的 “考试综合症”。
D •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方式加以明确的措施,对于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
5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a : “大明湖畔,b 故居在垂杨深处;c 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家的怀念。
A 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b.趵突泉边 c.漱玉集中 B 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b.漱玉集中c.趵突泉边C a.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b.漱玉集中 c.趵突泉边D a.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b.趵突泉边c.漱玉集中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 的一组是()A ①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②渔樵于江渚之上B ①泣孤舟之嫠妇 ②臣具表以闻C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②顺流而东也 D①侣鱼虾而友麋鹿速②粪土当年万户侯无时不刻都在7.下列对课文内容和写作方面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再别康桥》中,“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小草” 一节,“招摇”二字,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眷恋;而“甘心”二字,也生动地写出康桥对 诗人的欢迎态度。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B.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
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
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4.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题。
篇1:鹧鸪天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一种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亦作“婉晚”。
迟暮。
(1)词的上片写景极具特色,请从色彩和动静的角度加以赏析。
(2)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简要分析。
篇2:秋思陆游老怀不惯著闲愁,信脚时为野外游。
过雁未惊残月晓,片云先借一天秋。
村醅似粥家家醉,社肉如林处处留。
七十已稀今又过,问君端的更何求?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怀”一句“老”、“不惯”既交代“秋游”的缘起,又暗示“秋思”的缘由。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同步试卷一、积累应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敕造(chì)阜盛(fǔ)内帏(wéi)宫绦(tāo)B. 盥洗(guàn)两靥(yè)忖度(cǔn)瞋视(chēn)C. 懵懂(měng)贾赦(shè)绾着(wǎn)便宜(biàn)D. 錾银(zàn)戏谑(xuè)驯骡(xùn)罥烟(j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谪亲厮混懵懂偏僻乖张B. 诽谤作揖拭泪蘖根祸胎C. 翠幄潦倒盥洗姣花照水D. 怯弱别致颦蹙膏梁子弟3.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好的新闻报道,哪怕将来报纸没了依然是好文章,而不忍卒读的文字即使装裱起来也绝对不会有人记得。
B. 一向晴好的济南城上空突然有天无日、浓云翻滚,随后便下起了瓢泼大雨,狂风骤雨将大树连根拔起,马路上很快就水流成河。
C. 被批评者与批评者能够敛声屏气坐下来对话,消释不快,这在当今中国文坛上实在少见,不过,余秋雨和新锐作家余杰做到了这一点。
D. 现代人过分强调商品包装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衣着的包装,但盛妆丽服包裹下的灵魂,究竟有多少分量,却无人注重。
4.下列加线词释义有误的是()A. 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放纵B. 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懒惰C. 疯疯颠颠,说了些不经之谈不合常理的话D. 只恐又是你的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5.下列有关名著《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元春命运决定贾府的兴衰。
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
B. 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
C. 贾府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大家庭,包括荣国府、宁国府两支。
202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练习:3(人教版必修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随堂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慰藉.iè纤.细iān同仇敌忾.qì 量.体裁衣iànɡB.剽.窃ó暴殄.天物tiǎn 既往不咎.iùD.字帖.tiè 泥淖.nào徇.私枉法ún 数.见不鲜huò解析:A项“忾”应读“ài”;C项“模”应读“mú”;D项“徇”应读“ùn”。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粹美仑美奂出奇制胜震聋发聩B.诀窍戴罪立功各行其是察颜观色C.切蹉仗义执言不落窠臼鼎力相助D.追溯旁征博引高屋建瓴欲盖弥彰解析:A项“仑”应为“轮”,“震”应为“振”;B项“颜”应为“言”;C项“蹉”应为“磋”。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近年来,中国一直利用自己相提并论....的政治和经济实力,要求有关国家归还被劫掠的文物。
B.从闻名天下的北伐英雄到一代抗日名将,白崇禧一生可以算得威风八面,他指挥作战潇洒缜密,指挥若定....,故留下了“小诸葛”的美名。
C.美国金融系统正遭受着新一轮的冲击,在是否要对银行实施国有化的问题上,美国政府正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D.把鸟粪做成的粉末掺在护肤品中,涂到脸上,这一做法听起来古怪可笑,甚至有点不.拘一格...,反而刺激了现代人的好奇心。
解析:A项,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B项,指挥若定:指挥作战,像已成定局,指极有把握,胜券稳操。
C项,进退维谷:进退两难。
谷,比喻困难的境地。
D项,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褒义词。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根据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
2023北京一零一中高三三模语文2023.05. 26本试卷共 12 页,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请考生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 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2022 年12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以下简称《布局方案》),遴选出 49 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 个国家公园),提出到 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为什么说我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将是全世界最大的呢?第一,中国国家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重器”。
按照《布局方案》,中国国家公园紧密衔接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涵盖了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最关键的区域。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将系统、整体保护“地球第三极”;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多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将对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第二,中国国家公园保护规模最大。
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99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 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
全部建成后,中国国家公园保护面积的总规模将是世界最大的。
生态系统,共涉及现有自然保护地700多个,1项世界自然遗产、2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9处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分布着50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和2.9万多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同时也保护了众多大尺度的生态廊道,以及国际候鸟迁飞、鲸豚类洄游、兽类跨境迁徙的关键区域。
第四,中国国家公园惠及面最广。
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直接涉及28个省份;这28个省份将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国家公园建设,让56个民族共绘国家公园的美丽画卷。
《布局方案》的出台,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对于推进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4-2025学年北京课改新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4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
B. 后人常用“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C. 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 秦时,“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
2、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B. 委命下吏命:命令。
C. 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
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倡。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 空自苦亡人之地C. 去草实而食之D. 空以身膏草野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 离骚者,犹离忧也B. 齐与楚从亲C. 被发行吟泽畔D. 明道德之广崇5、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B. 此三者,吾遗恨也世言晋王之将终也C.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虽九死其犹未悔D.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数十伶人困之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 至于誓天断发C.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 与其所以失之者二、其他(共6题,共12分)7、“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一句中“不敢”“不愿”“不屑”三者有什么区别?这句话应如何理解?(选自《为了忘却的记念》)8、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除了写刘和珍外,还写了哪几类人?他们在“三一八”惨案后有什么表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是怎样的?9、《玩偶之家》中,娜拉一向爱自己的丈夫,并且为他不惜牺牲自己,为什么后面变化会这么大?她与海尔茂的谈判合理吗?10、《怜悯是人的天性》在论点的提出上有何特点?11、解释下列加点字。
2018—2019学年人教语文必修3模块综合检测(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别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②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患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
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
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
”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③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语文模块三样题 第1页(共6页)
北京市高中新课程语文必修课程模块三样题(人教版)
区(县)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6页,十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认真填写区(县)名称、所在学校、班级、姓名。
3.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作答。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崔嵬.(wéi) 青冢.(zhǒnɡ) 气势磅.(pánɡ)礴
B.坎坷.(kě) 混.(hùn)乱 畏葸.(xǐ)不前
C.懵.(mēnɡ)懂 悚.(sǒnɡ)然 锲.(qì)而不舍
D.炮烙.(luî) 呜咽.(yè) 敛声屏.(bǐnɡ)气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厮打 遐想 兴高彩烈 B.惘然 门槛 细枝末节
C.磨炼 蓬勃 切切私语 D.消融 复盖 截然不同
三、填空。(3分)
曹雪芹借 在“太虚幻境”中见到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
埋”两句诗,暗示了《红楼梦》中 和 两个人物的命运。
四、在横线上默写原句。(9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 。 , 。(《蜀道难》)
2.玉露凋伤枫树林, 。 , 。(《秋兴八首·其一》
3.斩木为兵, , ,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4.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强大的秦朝在短短十余年间土崩瓦解,其主要原因是“
”。
五、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2分)
译文: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分)
译文:
六、阅读下面语段,用一句话表达你阅读后的感受。(2分)
(要求:①要与语段内容相联系;②语言表达要有形象性;③要出现“雪”或“冰”的字样;④句式
不限,不超过30个字)
春天来了,但刚刚过去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仍然令人记忆犹新。面对灾害,温家宝总理两赴灾区,亲
临一线指挥抗灾;人民警察、电信职工无私奉献,用生命奏响抗击冰雪的战歌;千千万万的陌生人伸出友
谊之手,用真诚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语文模块三样题 第2页(共6页)
□□□□□□□□□□□□□□□□□□□□
□□□□□□□□□□
七、阅读《劝学》,回答1—4小题(9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假.舆马者 假:借助 B.君子生.非异也 生:资质,禀赋
C.声非加疾.也 疾:迅速 D.非能水.也 水:游泳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下饮黄泉..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用.心.一也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锲而舍之.
D.风雨兴焉./圣心备焉.
4.用原文语句填空,使下面的分析内容完整。(3分)
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作者以“
”和“ ”
等为喻,证明学习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人的品行更完美。
八、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1—2题。(6分)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首联中,一个“ ”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以此烘托昭君出生的小山村,表达了诗人
语文模块三样题 第3页(共6页)
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的昭君的仰慕之情;然而,红颜已逝,一个“ ”字则充满了物是人
非的叹惋和感伤。(2分)
2.人们对“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解释为“曾经”,而清代朱瀚在《杜诗
解意》中说:“省,乃省约之省,言但于画图中略识其面也。”你认同哪种解释,请说明理由。(4分)
答:
九、阅读小说《桥边的老人》,回答1—3题。(13分)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
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
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
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
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
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抛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①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
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
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抛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
动物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语文模块三样题 第4页(共6页)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②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非常感谢你。再次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
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注】①埃布罗河:西班牙境内最长的一条河。
②托尔托萨:西班牙塔拉戈纳省城市。
1.从第一段看,作者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简要分析在战火到来之前老人为什么不和其他人一样急于逃难?(5分)
答:
3.联系全文,说说“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这句话包含哪两层意思?(5分)
答:
语文模块三样题 第5页(共6页)
十、写作。(50分)
请将题目“与 同行(xínɡ)”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200
400
语文模块三样题 第6页(共6页)
600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