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训练转型中的知识管理实践及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440.34 KB
- 文档页数:5
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模式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许多国际公司开发和实施了有效的知识管理模式,以持续提升企业价值和客户满意度。
然而,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真正效果却鲜为人知。
本文旨在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为企业实施的有效知识管理模式的创新方式,以及它为我国提供的启示。
首先,多样化的知识管理模式。
跨国公司在技术进步的帮助下,可以根据特定的企业目的和目标,基于机构的文化发展而定制适用的知识管理模式。
跨国公司采用多元化的知识管理模式,以便解决多样化的业务问题,并实现企业价值及客户满意度的长期持续提升。
其次,科技引领知识管理模式。
跨国公司采取科技驱动的知识管理模式,强调了继续的知识分享和创新。
科技驱动的知识管理模式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使知识管理模式更加开放,更加便捷。
再次,跨文化组织知识管理模式。
跨国公司明确运用跨文化组织知识管理模式来驱动本地及全球化的战略,其中包括全球化资源利用、全球文化混合和跨文化沟通、以及海外多元文化管理等。
改善跨文化合作的能力,使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业务,跨越文化隔阂,实现企业的最佳目标。
最后,通过企业服务支持知识管理模式。
跨国公司实施的企业服务模式可以确保企业的知识管理的贴近实际需求,以便有效地管理知识流动。
跨国公司在利用科技手段和数据分析来满足企业客户需求方面做了很大工作,这使得企业可以通过更加先进和代表性的服务来支持知识管理模式。
总之,跨国公司提出的知识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和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绩效和竞争能力的增强。
针对中国企业,需要借鉴跨国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持续性地引入创新的知识管理模式,以不断提高企业绩效,实现企业价值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峰。
知识管理实践与思考知识管理是企业在信息化时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适应持续变化、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业务优势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
知识管理不仅涉及到如何获取、保存、利用和分享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还包括如何促进知识的创新和价值的提升。
知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知识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深入探讨。
一、知识管理的实践1. 知识的获取企业要想进行知识管理,首先要进行知识的获取。
获取知识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从内部和外部获取两个方面。
从内部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进行提炼和总结,形成一些好的经验案例,并以此对其他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等方面获取知识。
从外部来说,企业可以通过招聘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参加产业展会等渠道获取外部的知识。
2. 知识的保存企业获取到的知识需要进行保存,以便后续利用。
将知识进行有效的保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库,包括知识的分类、编号、管理人员等信息。
同时,企业还需要制定一些保密政策,对重要的知识进行加密和保护,防止被盗取或泄露。
知识的保存需要企业制定一系列规范和制度,以确保知识得到有效的保存。
3. 知识的利用和分享企业获取和保存知识后,还需要进行知识的利用和分享。
知识的利用和分享包括内部的员工培训、知识驱动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等。
在进行知识利用和分享时,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环境,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共享平台,为员工提供便利和支持。
4. 知识的创新和价值提升知识的创新和价值提升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企业需要进行知识创新,推动业务和技术的创新,并将知识转化为业务价值。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计量和评估知识管理的效果,以保证知识管理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二、知识管理的思考知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向部队学管理心得作为一名军人,管理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与部队的学习和实践,我从中获得了许多管理心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从部队中学到的管理经验和技巧。
部队教会了我坚定的决策能力。
在军队中,领导者需要在压力下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决策。
这要求我们具备分析问题、权衡利弊、并快速做出决策的能力。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也需要具备同样的能力。
当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部队教会了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军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角色,但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日常工作中,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在管理团队时,我们需要激发团队成员间的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共同努力,实现团队的目标。
部队教会了我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在军队中,准确传达指令和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一点点的误解或者遗漏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和需求。
在管理中,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帮助我们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工作的高效进行。
部队教会了我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训练和战斗中,我们经常面临艰苦的环境和困难的挑战。
然而,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精神,不轻言放弃。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管理中同样重要。
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克服困难,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部队教会了我领导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军人,我们都有领导的责任和使命。
在军队中,领导者需要为部队树立榜样,指导和激励士兵,带领他们完成任务。
在管理工作中,领导者同样需要具备这些能力。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团队的榜样,并通过有效的领导方式激励和指导团队成员,实现组织的目标。
通过向部队学习,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管理心得。
坚定的决策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有效的沟通能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这些都是我从部队中学到的管理技巧。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7年第34期解读外军军事技能训练方法金奕王雪经广胜(装甲兵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近年来军事基础技能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对我国军事基础技能的训练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进而提高我国军事训练的效益。
本文中作者先对外军军事技能训练的方法进行了解读,并根据外军军事训练得出几点启示,希望可以帮助我国军队提高军事训练的效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战能力。
【关键词】解读外军军事技能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50-01随着信息化军事的变革,各国军队无论是在军事装备的发展,还是在军事战术的创新上都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局部的区域战争结局说明:进行军事战争的优势不仅在于硬件装备上,更重要的是自身战术水平的“软实力”,要通过不断的对基础技能训练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来提升军队训练的效益。
一、外军进行基础技能训练的方法1.进行实战训练近年来西方国家较多采用的是模拟对抗和实兵对抗这两种贴近实战的基本训练模式,虚拟技术是指在一个虚拟的逼真作战环境中让士兵安全、反复的进行各类战术动作和作战行动的演练,将士兵实战化战场环境的意识得到增强,让其在进行真枪实弹的演练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战经验和作战能力。
美军可以通过一些虚拟的模拟对抗,来超前训练还未装备的武器系统,做好未来战争的准备。
美军主要采用的是虚拟现实的技术来提高模拟训练的“真实性”。
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将大部队整体联合训练纳入到日常训练科目中来解决训练的“规模性”。
运用网络技术可以让军队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各种训练。
2.模拟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就是通过模拟化器材、计算机技术以及仿真设备,模拟战场的环境、武器的装备性能以及预设的作战行动来进行军队训练。
美军的模拟训练法不仅实用性很强,还具有先进性和配套性的优点,从美军的国防总体上来看,在战略层面有可以应付国家危机的模拟系统;在战役层面又有训练作战的模拟系统;且无论从小型的战术技术兵器到大型的核武器等都有相应的模拟系统,这些模拟系统可以为实战训练节省很大的费用。
知识管理的实践与经验章节一: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和共享的一种管理方法。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创造,利用信息技术为知识提供支持保障,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递。
章节二:知识管理的实践1.知识分类和组织,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并设立适当的知识管理部门,对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
2.知识采集和归档,及时收集有价值的知识,并进行系统化归档和整合。
3.知识共享和传播,通过建立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库等工具,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4.知识应用和创新,通过知识的应用,推动创新发展,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章节三:知识管理的经验1.从组织、流程、技术三方面实施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2.采用多种形式的知识管理工具,如知识库、协作平台、工作流等,推动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3.建立知识培训机制,加强对员工的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
4.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知识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的知识管理积极性。
章节四:知识管理的意义1.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可以避免重复的工作和错误发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减少人员流失,通过知识管理,提高员工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减少员工的流失率,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4.提高企业的回报率,通过知识管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企业的知识资源,可以提升企业的回报率和盈利水平。
结论:知识管理是企业内部的一个重要管理方法,它涉及到人员管理、技术管理、流程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有效的实施。
在实践中,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知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军推进训练转型的特点及启示
王美权;唐保东
【期刊名称】《外国军事学术》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训练转型是当前美军全面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美军和平时期进行全面转型的基本实践活动,对于作战理论、武器装备、体制编制等方面的转型起着重要的牵引和推动作用。
其主要特点和做法是:全面推广信息化模拟训练.更加注重创新性的作战实验和演示,日益强调基于能力的多能化训练,加快构建一体化联合训练新模式。
这些特点和做法对于认识和加快军事训练转型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鉴意义。
【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王美权;唐保东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712.1
【相关文献】
1.美军军事运输训练转型情况与启示 [J], 李利兴;曲晓峰
2.美军装备保障训练转型做法与特点及启示 [J], 陈祥斌;令狐昌应;张爱民;伊洪冰
3.美军训练转型的特点及启示 [J], 朱思丞;李司光
4.美军训练转型的基本特点 [J], 白冰;徐珺
5.美军推进军事训练转型的主要做法 [J], 柯春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8年6月第19卷第3期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Equipment Command &Technology J une 2008Vol.19 No 13 收稿日期:2007206204 作者简介:贺 宇,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外军装备保障.heyu @.美国陆军装备维修训练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贺 宇, 令狐昌应, 陈 煜, 毕海玲(军事交通学院装备保障系,天津300161) 摘 要:随着美国陆军装备维修理论和维修体制的发展,维修训练不断变革,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
美军装备维修训练的做法和经验,可为我军装备维修保障训练提供参考。
介绍了美国陆军装备维修训练的指导思想、指挥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培养和任用模式、训练机构、组训方式、训练技术等,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结合我军情况,提出对我军装备维修保障训练的建议。
关 键 词:装备;维修;训练中图分类号:E 9文章编号:167320127(2008)0320044204文献标识码:A DO I :10.3783/j.issn.167320127.2008.03.010Characteristics of U.S.Army Equipment Maintenance Training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MilitaryH E Yu , L IN GHU Changying , C H EN Yu , BI Hailing(Depart ment of Equipment Support ,t he Academy of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Tianjin 300161,China )Abstract :Wit h t he develop ment of U.S.Army equip ment maintenance t heory and maintenance st ruct ure ,maintenance t raining is undergoing innovation ,and p resent s many new characteristics t hat wort h attention.The U.S.Army ’s met hod and experience of maintenance t raining are valuable to our military ’s equip ment maintenance support t raining.This paper present s t he training guidance ,training command and management system ,training target ,t raining and appoint ment mode ,t raining instit u 2tion ,organizing of t raining ,and t raining technology of U.S.Army equip ment maintenance ,sums up it s characteristics ,and offers p roposals to our military ’s equip ment maintenance support t raining based on it s complexion.Key words :equip ment ;maintenance ;t raining 当前,我军装备保障训练正处于由机械化条件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转变的重要时期,训练体制、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考核标准等面临重大变革。
第28卷 第5期2007年 9月科 研 管 理ScienceResearchManagementVol.28,No.5September, 2007收稿日期:2006-05.作者简介:周 宏(1963-),男,湖南人,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王 芳(1979-),女,辽宁人,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易法敏(1968-),男,湖南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文章编号:1000-2995(2007)05-006-0060如何向知识中心型组织转型———以美国海军部知识管理为例周 宏1,王 芳2 易法敏3(1.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北京 100872;2.中国科学院 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0;3.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州 510642)摘要: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以美国海军部知识管理的实践为案例,分析了其如何向“知识中心型组织”转型的变革10项策略,以期对我国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知识中心型组织;知识管理;策略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实践,已影响到几乎所有的管理领域,并正在西方国家的各类军事组织中得到广泛地推广,为其提高国防管理效益和军事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国防管理机构对知识管理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对美国海军部系统地开展向“知识中心型组织”转型的过程进行研究并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提出的新观念,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具体、生动地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更好地开展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
2 知识管理进展2.1 对知识管理的理解知识管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至今,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仍处于发展之中,理论界对其认识尚不能达成一致。
知识管理目前正沿着两条路径发展[1]:一条是信息技术路径,信奉这条路径的人们认为,“知识管理=管理信息”,对他们而言,知识就是那些在信息系统中可以被识别和管理的对象(知识=对象),因此他们热衷于构建管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流程再造以及群件等技术手段;另一条是人际沟通路径,这是一条源自古希腊哲学家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模式,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业务管理等理论为这条路径铺垫了基础;信奉这条路径的人们认为,“知识管理=管理人”,他们运用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概念对个体的技能和行为进行评价和改进,对他们而言知识等同于由一套动态技巧和技能组成的、复杂且持续变化的过程(知识=过程)。
美军知识管理实践及对我军武器装备管理的启示
田丽韫;单玉泉
【期刊名称】《装备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0)001
【摘要】知识化的战争催生知识化的管理,美军作为军队知识管理的先行者在军队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阐述了美军在军队及武器装备领域对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思路和典型做法,分析了我军实施知识管理所需的环境与条件,以期为我军的武器装备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借鉴.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田丽韫;单玉泉
【作者单位】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科研部,北京,101416;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北京,101416;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科研部,北京,1014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07
【相关文献】
1.美军"国防部术语计划"及其对我军军语规范化启示 [J], 王华丹;郑贞
2.美军空运医疗后送现状及对我军的启示 [J], 鹿达;尉怀怀;贾彬莉
3.美军电子战实施过程对我军的启示 [J], 王本才;冯海涛;陈朝;王闯
4.美军仓库建设管理经验对我军的启示 [J], 李斌;彭路;张正中
5.美军心理服务经验做法对我军心理工作的启示 [J], 董朝阳;李超然;余鸿璋;魏存;王云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军的管理制度美国军队的管理制度可以分为军纪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控、训练和作战管理等方面。
这些方面的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军队的纪律性、战斗力和战备状态。
下面将具体讨论每个方面的管理制度。
一、军纪管理军纪管理是军队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决定了军队的纪律性和士气。
美国军队的军纪管理制度包括军事法庭制度、军事纪律管理、军人素质评价等方面。
军事法庭制度包括军事法院、军事审判和处罚等,确保了军队内部的法纪权威。
军事纪律管理对军队成员的服从、训练和行为规范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军队纪律和规章制度。
军人素质评价则是对军队成员的能力、品行和忠诚度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军队人员的素质和忠诚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军队的第一资源,对于军队的管理至关重要。
美国军队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募、选拔、培训、激励和离职管理。
招募和选拔工作包括选拔合格的士兵和军官,确保军队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培训工作包括士兵和军官的基础训练、专业技能培训和领导能力培养等,确保军队成员的战斗力和专业素质。
激励工作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制、表彰和奖励,提高军队成员的士气和积极性。
离职管理包括退役安置、离职待遇和退伍军人管理,确保退伍军人的生活稳定和就业安置。
三、财务管控财务管理是军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军队的装备、后勤和战备保障。
美国军队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军费预算、装备采购、后勤保障和军费审计。
军费预算是国防部和各军种根据作战需求和经济状况进行的预算编制和安排,确保军队的经费来源和军费使用。
装备采购是军队对武器装备、军事技术和军事器材的采购和更新,确保军队的现代化和战备水平。
后勤保障包括粮食、燃料、弹药、医疗和交通等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军队的日常生活和作战保障。
军费审计则是对军队的财务管理进行的审计和监督,确保军费使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效益性。
四、训练和作战管理训练和作战管理是军队管理中的核心工作,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和作战效果。
美国军队的训练和作战管理包括军事训练、作战计划、指挥管理和战术运用。
求知导刊2016年12月Dec.2016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理论与探索LiLunYuTanSuo036外军后勤转型理论对武警部队后勤建设的启示邵大帅,高惠中,郭 洁一、外军后勤保障转型理论1.信息增能理论一段时间以来,部队后勤保障力生成仍然依靠传统的物质要素,力求通过量的积累达成保障力生成的质变。
事实上,战争对客观条件的需求较为苛刻,量变不一定带来质变。
后勤工作重心将转向如何充分发挥后勤信息的能力,后勤信息成为后勤保障力增能的主要内容。
2.速度后勤理论作战方式、作战节奏的转变,导致传统的基地化后勤保障已不适应新的战争形态需求。
后勤保障应更加凸显后勤反应时间的重要性,更加倾向于强调加快物流速度提高后勤保障效率,建立以配送为基础的保障系统,由数量型向速率型后勤转型。
3.精确保障理论与传统强调地面作战的后勤保障理论相比,如“越多越好”“以防万一”理念,美军强调按照作战部队需求,提供精确后勤保障。
其具体指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最少的劳力、手续和费用向士兵提供准确保障同时明确精确后勤的前提条件即准确掌握后勤需求、需求的准确性、技术条件等。
4.军民融合后勤理论军民融合后勤理论主要是指除军事性极强的核心后勤职能由建制后勤力量实施外,部队精简后勤力量,不断提升后勤利用民力的层次,压缩战场后勤摊子,拓宽承包商保障范围,减少后勤建制力量带来的额外负担。
二、对武警部队后勤建设的启示1.构建集约高效后勤保障体系后勤保障体系领导机构应高度集中,在战略层次,设一名高级后勤主官及领导机构面对全部队;战役层次,设战场后勤部及一名后勤主官面对战区;战术层次,设战斗后勤部及一名后勤主官面对基层。
后勤保障体系的职能机构实现以后勤自动化信息系统为基础, 促进后勤职能、保障任务、保障机构联结和组合,形成部队后勤保障一体化。
2.构建可视化物资保障系统美军的全资产可见系统通过赋予后勤物资具体的代码信息,将物资的数量、地理位置、质量情况数字化,便于储存与检查,已得到战争实践检验。
72一、西方军队管理传统的特点与规律西方军队管理思想大致经历了早期经验管理、近代科学管理和现代科学管理三个阶段,[1]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特点。
从其局限性来看,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重“技术装备”,轻“人的因素”。
西方军队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很长时间里,非常强调武器装备建设,对“人员保养”却很不重视。
这种情况的出现,源于“武器制胜论”。
二是重物质,轻精神。
比如美军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特别是在越南战争结束前,十分重视提高官兵的物质待遇,满足物质需求,但却不重视精神教育,出现了“待遇丰厚,精神贫乏”的现象。
三是重管理,轻领导。
这种倾向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济管理专家出身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理性管理”理论对西方军队管理科学观念的兴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军队管理思想中重物轻人,重科学轻人文的思想形成了西方军队管理的重要传统,就是等级森严,高压管理,理性管理。
在人员管理上,军官对士兵的管理简单粗暴,施行“棍棒教育”,任意打骂士兵,动辄禁闭、禁假,罚款,“额外勤务”,“限制饮食”,并随意侵占士兵利益。
传统的美军军队管理理念认为,“军官是士兵的灵魂”。
因此,美军管理思想大都明确规定,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士兵必须绝对服从长官,并且对士兵的行为举止进行了详尽细致,近乎严苛的规范。
这种规定有利于保证军令通畅,有利于强化军人的服从意识和观念,但也存在绝对化、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弊病。
[2]曾经热播的美国电视剧《兄弟连》给我们观察美军管理提供了一个窗口。
影片第一集集中描写了二战期间美国101空中突击师506团E 连在佐治亚州军事基地受训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美军军官在军事管理上的简单粗暴。
E 连连长库柏中尉动辄以士兵“裤子上有皱褶”“枪支上有灰尘”等“莫须有罪名”而取消士兵的休假,体罚和处罚士兵。
他的口头禅就是“马上去跑三英里的来回”。
面对连长的折磨,士兵没有任何申诉的权利,只能默默忍受。
即使排长温斯特等下级军官也经常受到无端的处罚和刁难,只能以一次次的“yes,sir”来压抑自己的愤懑。
美国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转移的做法与启示摘要: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内涵是鼓励创新成果产出、有效配置资源、为技术转移工作提供支撑保障。
美国高度重视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组织运营体系和保障体系,是其保持军事技术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
本文梳理美国在战略层面、政策法规层面、管理体制层面、运行机制层面进行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其给中国带来的启示,为中国加强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国防领域;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知识产权管理是促进技术转移的重要手段,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同样如此。
防领域技术转移的核心内涵是促进科研成果更好、更快转化到企业中,形成好用、管用的装备和可以商品化推广的产品,打通技术创新链条,带动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而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内涵同样是鼓励创新成果产出、有效配置资源、为技术转移工作提供支撑保障。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国防领域技术转移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实施了多项灵活的政策措施,在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既保障科研主体的合法权益,又充分调动其参与国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与美国相比,中国在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的管理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甚至是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开展。
为此,本文从战略、政策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层面系统梳理了美国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的典型做法,为中国加强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1高度重视国防领域知识产权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支撑国防领域知识产权涉及国家平安和经济开展,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和国际军事合作加强使得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国际化趋势不断强化,加强国防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和使用对于抵抗经济贸易制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限制,提升综合国际竞争力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