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75例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172• 中医中药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钟昊路(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实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价值,并总结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2例,分组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合理划分。
实施利巴韦林治疗的31例患儿为参照组,实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31例患儿为研究组,最后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比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6.8%)较比参照组(77.4%)更高,组间差异经证实后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另外,比对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部症状改善时间和鼻塞消失时间,组间差异经证实后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实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 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1-0172-02在小儿时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疾病的主要特征以咳嗽、咽痛和高热为主[1]。
据有关资料统计,小儿发病的主要因素与病毒性病原体存在相关性,与此同时,该疾病的传染性极强,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会严重影响其日后发育[2]。
从当前的治疗方法来看,临床首选药物,但是由于药物种类的繁多,其疗效也会因人而异。
鉴于此,此研究抽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2例,对其实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和利巴韦林注射用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抽取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2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本次入选的患儿均分两组,即研究组(n=31)和参照组(n=31)。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赵群【摘要】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咽部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63±0.81)、(2.38±0.86)、(2.73±1.36)、(2.63±0.6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4±0.36)、(3.41±0.32)、(3.64±0.87)、(3.29±0.28)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1/45);对照组出现5例肠胃不适,1例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26,P=0.0491<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02【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作者】赵群【作者单位】110043 沈阳市沈河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小儿时期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咽痛、发热等, 在季节交替时容易发病, 相关调查显示[1], 有90%以上的患儿, 均是因病毒性病原体所引起的, 且具有传染性, 可引发其他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 将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 也对患儿日后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2015年3月 第21卷 No.1250 异性受体结合来发挥的。
当人体的颅脑受到损伤后,细胞因子就会有大量的细胞来源和表达,对于继发性的颅脑损伤具有重要影响。
有学者认为,颅脑损伤后会激活NF-kB因子,从而导致IL-10和TNF-α因子的含量升高,且它们会反作用于NF-kB,最后一起大面积促炎因子的诱导表达。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IL-2,IL-8,IL-10和TNF-α因子和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对比,均有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且观察组患者在经过2周的治疗后,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显著下降。
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出,血清细胞中的IL-2,IL-8和TNF-α对于早期脑外伤患者具有一定的毒作用,但是IL-10的表达升高又会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到了后期,IL-10细胞因子的表达也会更加剧烈,而且IL-2,IL-8和TNF-α这三种细胞因子也会在适量表达的基础上参与到脑损伤的修复过程中。
与此同时,在本组研究中还发现,脑损伤患者在第1天,血清中的IL-2因子会显著上升,但是到了第3天却会明显下降。
这一结果说明,IL-2因子会参与脑损伤的早期修复过程,且脑外伤患者的免疫功能会出现紊乱。
还有的学者对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的IL-8因子的含量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颅脑受到损伤后,IL-8因子的含量会迅速升高,由此可以推断出可能它参与了继发性炎症的反应过程。
在本组研究中,IL-8在脑外伤第1天显著升高,之后逐渐下降,至第3天达较低值,至第1周又有所回升,治疗后期逐步恢复正常。
这一结果表明,IL-8在脑外伤的早期病理过程中有可能起到毒副作用。
同时,IL-8能与白细胞及PMNL(脑细胞中性粒细胞)发生反应,起到激活作用。
综上所述,脑外伤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在早期都会明显升高,并在后期降低,尤其是IL-10的升降变化比较显著,最有可能参与患者脑外伤后的修复。
所以,脑外伤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判断病情程度和预后效果提供依据。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庄桃【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广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78例,将所有患儿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均治疗3 d。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3 d 后,治疗组患儿痊愈17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儿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 6例,无效 8例,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及鼻塞流涕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
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3/39),低于对照组的12.8%(5/39)(P <0.05)。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duning injection on viral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June 2011 to December 2013,a total of 78 children with viral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in the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center of Guanghan,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admission number,each of 39 cases.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ibavirin anti - virus treatment,while treatment groupwas given extra reduning injection. clinical effect,disappeared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3 days of treatment in treatment group,17 cases got excellent effect,16 cases got good effect,4 cases got normal effect,2 cases got invalid effect,and that of control group was 11 cases,14 cases,6 cases and 8 cases respectively;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0. 05). The disappeared time of fever,cough,sore throat,rhinobyon and rhinorrhoea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eatment group was 7. 7%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of 12. 8% ( P < 0. 05). Conclusion Reduning injection has certain clinical effect on viral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and is safe.【总页数】3页(P110-111,117)【作者】庄桃【作者单位】618300 四川省广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7.6【相关文献】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 [J], 赵群2.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J], 张智刚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钟昊路4.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高热的疗效分析 [J], 邓耀先5.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J], 薛丽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并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
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以5天为一个疗程。
一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发热、流涕以及咽痛等诸多症状中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更为显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很好地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能够很好地改善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热毒宁;上呼吸道感染;利巴韦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感冒”。
主要临床症状以发热、流涕以及咳嗽等为主。
发病原因以病毒感染为主,冬春两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在婴幼儿人群的发病率最高。
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病情都比较轻,但由于婴幼儿的抵抗力比较差,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则有可能导致反复感染,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
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炎的功效,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共接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计120例,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来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儿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地伴随发热、头痛等诸多症状,并均已被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其中治疗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9个月-3岁之间;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在9个月-3岁之间。
两组患儿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给药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儿科常规治疗,如退热、止咳,若有细菌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服用。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以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
使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联合热毒宁治疗,对比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体温降低时间、治疗疗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更好,有助于缩短治疗疗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治疗【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220-0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肺炎支原体、病毒等感染,导致鼻塞、流涕、咽喉疼痛、乏力等症状,如不能及时给予治疗,疾病会引起心肌炎、肺炎、肾炎等[1.2]。
我院在临床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治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使用热毒宁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患儿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无药物过敏史、无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疾病未波及其他器官,无肠道病毒感染,无腹泻和惊厥。
使用计算机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
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在7~12岁之间,平均为(9.98±1.51)岁;从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4d,平均(2.31±0.55)d。
实验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在7~14岁之间,平均为(9.44±1.47)岁;从发病到入院时间为0.5~4d,平均(2.08±0.61)d。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61期 1950 引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导致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多见,约占90%以上,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给予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及常规治疗,临床取得确切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的2015年4月至2016年04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肝、肾等系统性严重疾病;②伴有先天性疾病及免疫缺陷者;③治疗依性差,不遵医嘱治疗者。
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其中实验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10月-9岁,平均年龄(3.8+2.5)岁;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11月-8岁,平均年龄(3.9+2.4)岁。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2次/d。
实验组的治疗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50217,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L],0.5mL/kg.d,最大量不超过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d,治疗5天后进行疗效比较。
1.3 疗效评定标准以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作为判断疗效的观察指标。
显效:患儿经用药治疗5天后症状基本消失,体温稳定正常;有效:患儿经用药治疗5天后症状较前明显好转,体温较前下降,不稳定;无效:患儿经用药治疗5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体温仍反复升高。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75例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
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150例患儿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给
予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比较2组疗效。结
果: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明显优于对照组78.67%,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显著改
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不良反应轻微。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上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
(2013)01-0117-01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原体绝大部分为病毒,
约占90%以上[1]。小儿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
暂,并无交叉免疫,故一年内可多次发病,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
我院儿科门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令人
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门诊1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年龄4个月~9岁,男82例,女68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
咳嗽、发热、鼻塞、流涕、咽痛、腹痛或乏力等症状,均符合上呼
吸道感染的诊断[1]。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5例,男40例,女
35例,平均年龄(4.3±0.63)岁;对照组75例,男42例,女33
例,平均年龄(4.1±0.74)岁。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
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5 mg/(kg.d),
qd。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0.8ml/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
静滴,qd。2组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如退热、止咳、化
痰平喘,严重者采用雾化、氧疗等。对有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
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1.3疗效评定标准[2]: 痊愈: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和临
床体征消失,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有效:体温下降,自觉症
状和体征部分消失,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发热不
退,自觉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剧,异常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好
转。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 x2检验。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组75例,痊愈51例,有
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组75例,
痊愈34例,有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8.67%。2组总有
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为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多变,小
儿抗病能力差,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
病因是病毒,少数是细菌或肺炎支原体。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
流清水鼻涕、咽痛,重症可引起高热惊厥、频咳、烦躁以及病毒性
心肌炎。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抗病毒为主。利巴韦林已
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被证明有效,但其有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
[3]。热毒宁注射液由金银花、青蒿、栀子三味纯植物药组成,其
中青蒿味辛、苦寒,能解表清热、宣郁散结,研究表明,青蒿具有
抗内毒素、免疫抑制和促进细胞免疫作用[4]。金银花甘寒,能清
热解毒、宣散风热,具有抗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栀子苦寒,具
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泻火出烦的作用,那莎等[5]报道,栀
子具有解热、镇静、抗菌、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等作用。这三
味中药组合成复方制剂,共同发挥解热、镇痛、抗菌、抗病毒的作
用,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本次观察显示,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能更快的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且未发生
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上册)第7版.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4-225.
[2] 侯庆升.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3(5):782-784.
[3] 谭余庆,赵一,林启云,等.青蒿提取物抗内毒素实验
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166.
[4] 那莎,郭国田,王宗殿,等.栀子及其有效成分药理研
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