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张莹
- 格式:pdf
- 大小:265.75 KB
- 文档页数:2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张智刚(高安市骨伤医院,江西高安330800)RhD 基因型敏感度和特异度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4):2677-2680.[5]曹国平,罗云,丁婧,等.234例不规则抗体性质分类与临床输血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7):809-811.[6]韩斌,杜占慧,安润,等.498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4,37(5):460-461.[7]郭莹莹,霍姿含,王震,等.1350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的血清学检测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9):1357-1359.[8]张勇萍,杜娟,杨世明,等.4397例孕产妇ABO 和RhD 血型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的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5):680-682.[9]王爱红,姜庆芳,郑荣军.检测RhD 阴性孕妇的血清不规则抗体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7,30(1):119-121.[10]徐宁,张勇萍,杨世明,等.血液病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及特异性检测结果的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31(12):1690-1692.[11]梁结玲,曾月婷,莫水群,等.不规则抗体检测及血型抗体效价在多次妊娠中的意义[J].热带医学杂志,2017,17(10):1368-1370.(收稿日期:2019-01-24)【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收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根据患儿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
参照组实施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参照组高,研究组临床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黄星原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
【年(卷),期】2007(22)14
【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上呼吸道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06年8~1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部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51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热毒宁注射液剂量按0.5~0.8mg/kg·d,加入0.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疗程3天。
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外周血、肝功能、肾功能变化。
结果:痊愈21例,显效27例,好转3例。
总有效率为94.1%,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总页数】1页(P1965-1965)
【关键词】儿童;上呼吸道;疗效
【作者】黄星原
【作者单位】湖北省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
【相关文献】
1.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稀释浓度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J], 周小琳;宋香清
2.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J], 刘宾秀
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温海燕
4.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J], 刘艳
5.50例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J], 王燕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毒宁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600例疗效观察标签:热毒宁针剂;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疗效观察热毒宁是由青蒿、金银花、桅子组成的具有抗菌、抗病毒、镇静、降温及提高免疫力的一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针剂。
经过临床适用,证明其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发热、咽痛、脓痰具有良好效果。
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此针剂治疗600例,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自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0月上呼吸道感染1000例;治疗组:600例,年龄6个月-70岁,体温38-40.5℃(腋下),病程1 d-1周。
头痛、流浓涕、发热200例;咽痛、发热、脓痰400例。
对照组:400例,年龄1岁-70岁,体温38-39.5℃(腋下),病程1 d-1周。
头痛、流浓涕、发热150例;咽痛、发热、脓痰250例。
1.2 给药方法治疗组用热毒宁针剂(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217,10 ml/支)5-20 ml静脉点滴,1次/d。
对照组用头孢噻肟纳针剂0.5-2.0 ml加病毒唑0.1-0.4 ml,静脉点滴,1次/d。
1.3 疗效根据用药后体温下降的度数和时间,将疗效分为以下等级:显著:体温下降1℃,用药时间30 min。
有效:体温下降0.5℃,用藥时间2 h。
无效:用药8 h,体温未下降。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
2 结果两组治疗效果观察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体温变化见表2。
3 讨论上呼吸道感染是一常见病、多发病,细菌、病毒等为常见病原菌,上呼吸道感染病程较短,目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传统中药针剂柴胡注射液及双黄连注射液虽有良好的退热作用,但即刻的退热作用不理想。
从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中可以看出,热毒宁针剂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抗菌及退热作用,对多种呼吸道病毒致培养细胞病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多种细菌菌株的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较好的抗炎、解毒作用[1]。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14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张跃;杨婷婷;凌建春【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年(卷),期】2024(31)1【摘要】目的分析≤14岁患儿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对照研究不良反应Meta评价。
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筛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结果纳入17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热毒宁注射液)1 043例,对照组(利巴韦林注射液)1 042例。
14篇报告不良反应的文献Meta分析显示:2组总体还是以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为主,其中热毒宁注射液(试验组)引起恶心呕吐15例、上腹部不适6例、腹泻12例、皮疹3例;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组)引起恶心呕吐38例、上腹部不适20例、腹泻10例、皮疹26例,此外利巴韦林注射液还引起患儿白细胞减少18例、其他不良反应6例。
热毒宁注射液(试验组)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危险度总体低于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组)[OR值(95%CI)=0.27(0.19,0.40),Z=6.583,P<0.001];总体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皮疹等为主。
研究还发现,热毒宁注射液(试验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组)[OR值(95%CI)=5.00(3.46,7.22),Z=8.582,P<0.001]。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总体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皮疹等为主,总体安全性较好、有效性较高,但需进一步纳入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总页数】7页(P58-64)【作者】张跃;杨婷婷;凌建春【作者单位】山西省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中心(山西省血液中心)编辑一部;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2.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4.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治疗及对不良反应影响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130例
朱颖涛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1(005)004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方法13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止咳、退热等治疗,如有细菌感染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 ml~0.8 ml/(k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炎琥宁粉针剂治疗10 mg/(kg·d),静脉滴注,3~5 d 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10%,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热毒
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体温,显著改善症状和体征,起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总页数】1页(P174)
【作者】朱颖涛
【作者单位】450053,郑州市儿童医院药剂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观察 [J], 骆秋龙;吴鸣
2.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刘贵钊
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效果评价 [J], 魏秀春
4.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蒲地蓝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效果评价 [J], 张
小东
5.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蒲地蓝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效果评价 [J], 张小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毒宁注射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96例疗效分析
张娴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5~8月临床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96例儿童患者,年龄1~6周岁,予以常规退热处理,加强饮食护理,在此基础上,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治疗,分别为热毒宁治疗组、利巴韦林对照组以及热毒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组。
结果:经过三天的治疗,热毒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5.6%,与利
巴韦林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热毒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组无差异。
结论:热毒宁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症且安全。
【总页数】2页(P16-16,17)
【作者】张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 2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
【相关文献】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热毒宁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贾铷;陈运转;祝伟
2.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J], 赛丽娜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热毒宁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贾铷;陈运转;祝伟;
4.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罗家远;黎凯雯;叶红
5.热毒宁注射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J], 张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毒宁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目的对比研究热毒宁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退热、鼻塞、咽部充血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起效快,疗效良好,可作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标签:热毒宁;喜炎平注射液;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季节发生变化时发病率较高。
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或者细菌侵犯患者的鼻部、咽部、鼻咽部引起的,临床治疗主要是给予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及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
目前临床一般采用喜炎平、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本文作者为了进一步对比这两药物的治疗疗效,结合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长治疗的7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组治疗。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长治疗的7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
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23~56岁,平均年龄(31.45±5.21)岁;病程(14.56±2.71)h。
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3.14±4.05)岁;病程(13.86±3.09)h。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老年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症,通常起病急骤,而且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或器官功能衰竭,免疫力低下,稍不注意即会引起肺部感染。
我院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36例老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7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第11版的诊断标准,即有感冒流行接触史;以局部症状(喷嚏、鼻塞、流涕、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为主,全身症状(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头昏、四肢腰背酸痛)可有或不明显;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病程在48h内,除外合并其他系统感染者。
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速50滴/min,每日1次。
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0.5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2组皆以3~5d为一个疗程,在治疗的同时均注意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均不使用抗生素,体温>38.5℃者酌情予以对症退热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均已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及肺部纹理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实验室及胸部X线检查无变化。
2 结果2.1 临床疗效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25例(69%),有效10例(28%),无效1例(3%),总有效率97%;对照组痊愈17例(47%),有效13例(36%),无效6例(17%),总有效率83%。
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异常。
3 讨论老年上呼吸道感染病情虽普通,但治疗不当易转变为肺炎等严重病变或加剧其基础疾病。
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程爱萍【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6例,分为常规治疗组120例,热毒宁组126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85.83 %,热毒宁组总有效率94.4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占70%~80%,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热毒宁注射液主要由青蒿、栀子、金银花等组成,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质控体系合成的第5类中药新药,青蒿辛、苦,寒,具有宣郁散邪、解表清热;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祛毒泄热;栀子具有清三焦火,导热下行;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用热毒宁能够显著缩短病程,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提高疗效,促进疾病康复.【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19【总页数】2页(P3-4)【关键词】热毒宁;利巴韦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观察【作者】程爱萍【作者单位】476000,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平均儿童每年患本病3~5次[1],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感染造成,其中病毒感染占70%~80%,针对病毒感染治疗缺少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标准具有发热38℃ ~40℃12~48 h;伴随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食欲减退及全身不适等临床症状,查体咽腔充血,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所有病例未接受其如抗病毒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治疗;无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免疫疾病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对热毒宁不过敏者。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68 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热毒宁注射液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4.03-2015.03期间在我院接收诊治的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患儿,通过计算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患儿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34 例患儿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约为91.18%(31/3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患儿咽部充血、鼻塞流涕、咳嗽以及发热等症状消退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5.88%(2/34)与对照组的8.82%(3/34)相比,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的治疗,疗效甚是理想,可显著消退或改善患儿的病理症状,且药物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14-02 急性上呼吸感染是儿科临床最为普遍的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天气冷暖失调,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而发病,如咽痹、感冒以及乳蛾等均属于本病的范畴[1]。
该病通常伴有身热、大便干结、口渴、脉浮、流涕、恶寒发热等症状。
所以,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利咽散结、清热解毒以及疏风解表。
现选择2014.03-2015.03期间在我院接收诊治的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患儿,进一步探析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作用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03-2015.03 期间在我院接收诊治的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患儿,通过计算机抽签法进行分组。
对照组34例患儿中,19例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
年龄范围0.4-8岁,平均年龄(4.25±2.12)岁。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发布时间:2022-07-20T02:16:50.82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月5期作者:潘红春[导读]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潘红春(宝应县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800)【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热毒宁注射液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接诊的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参照组和实验组各为25例,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小组为参照组,接受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小组为实验组,将2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中医症候积分、炎症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退热起效时间(7.05±2.77)小时、完全退热时间(23.32±6.28)小时、咳嗽消失时间(3.88±0.58)天、鼻塞消失时间(3.11±0.65)天、咽部充血消失时间(3.79±0.52)天均短于参照组,(P<0.05)。
实验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主症(6.56±2.14)分、次症(5.13±1.52)分、总积分(11.05±1.51)分均小于参照组,(P<0.05)。
实验组的IL-6(0.013±0.002)ng/mL、Hs-CRP(4.44±0.55)mg/L、PCT(0.46±0.12)ng/mL 均小于参照组,(P<0.05)。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退热速度快,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毒宁注射液;安全性;炎症反应;中医症候积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的高发疾病,疾病在季节交替时发病率较高。
患儿的年龄小,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咽痛、鼻塞、咳嗽和发热等等,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1-2]。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1-06-24T11:34:21.65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钟飞鹏刘笑云[导读]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钟飞鹏刘笑云【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体温、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实验室指标,计算总有效例数和总有效率。
结果:采用热毒宁注射液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实验室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图分类号】R8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41-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70~80%为病毒感染,小部分是由于细菌感染或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所致。
从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分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一般对普通上呼吸道感染不开展病原学诊断,因而常造成抗生素滥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疗效不显著,并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临床需要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我们从2009年5月~2010年5月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有发热( 体温> 3 8度 ),伴有鼻塞、流涕、流泪、咳嗽、咽痛等症状,体检发现有咽部1充血、扁桃体肿大、咽峡部疱疹、结膜充血等体征,肺部听诊无干湿性啰音,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高,有部分患者白细胞总数降低。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5~50岁;体温在38~40度43例,>40度7例;咽部充血50例,扁桃体肿大30例,疱疹性咽峡炎l5例,结膜充血5例;其中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正常28例,增高12例,降低l0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l3例,正常27例,降低l0例。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张莹
发表时间:2016-01-19T10:05:27.753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莹
[导读]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 442012
摘要: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研究组患者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35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2.72%,对照组患者痊愈33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9例,临床治疗有效率83.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和观察期间研究组有1例发生皮疹、1例皮痒,发生率为3.63%,对照组有3例皮疹,4例皮痒,发生率为1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A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季节发生变化时发病率较高。
临床治疗主要是给予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及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热毒宁注射液是一种新型重要制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
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患者。
研究组5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1.45±5.21)岁;病程(14.56±2.71)h,体温(36.28±3.52)℃。
对照组5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3.14±4.05)岁;病程(13.86±3.09)h,体温(38.12±4.27)℃。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或高热,微恶风,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发病在48h以内,并且体温在38.0~39.3℃;患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0×109/L;无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疾病;治疗之前没使用任何抗生素[2]。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将30ml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入到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给予静脉滴注,每日滴注1次,连续治疗5d。
1.3.2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将20ml热毒宁注射液加入到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给予静脉滴注,每日滴注1次,连续治疗5d。
1.4疗效评定
痊愈: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显效:治疗3天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基本消失。
有效:治疗3天后,体温有所降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
无效:治疗3天后,体温基本无变化常,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趋势[4]。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记录数据均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语
2.1临床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痊愈35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2.72%,对照组患者痊愈33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9例,临床治疗有效率83.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症候主要是以风热为主,患者外感风热时,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咳嗽、恶寒头痛、舌苔黄等症状。
据相关研究显示,8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热毒宁注射液主要由:青蒿、栀子、金银花组成,青蒿味苦微辛、性寒、辛可解表,寒能降热;金银花具有清毒散热功效;栀子可清利三焦之火,诸药合用,可祛表里上下之邪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菌功效,可以抑制多种呼吸道疾病致病菌的活性,充分发挥抗炎、解热的作用,并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选择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不能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抗药性。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少,无毒副作用,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疗效[5]。
本文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2.72%,在治疗和观察期间研究组有1例发生皮疹、1例皮痒,发生率为3.63%,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临床治疗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临床传统的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长,并且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长。
而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快速降低患者体温,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治疗时间,并且没有不良反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抗生素的治疗,抑制了抗生素的治疗。
说明该药在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理想,安全有效,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志浩,潘美英,张新波,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3):109.
[2]陶景芬,张滔,时晓亚,等.热毒宁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5,07(2):63-66.
[3]王燕玲.50例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11(1):153-154.
[4]张爱真.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4,08(20):2643-2644.
[5]董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4,12(30):140-141. 通讯作者:杨瑜(1978-)、女、研究生、37岁、籍贯:内蒙古包头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工作单位: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公司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