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规划论文

环境规划论文

环境规划浅谈

建091 刘洋2101010911132

摘要: 环境规划可定义为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它遵循和追求的战略思想和根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保障们享用环境权和公正地规定享用环境经济权时所应遵守的义务;它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有限的环境承载力,规定人们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约束要求,并提出保护和建设环境的方案,环境规划的作用是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应 ;指导各项环境保护活动的进行.针对环境规划具有的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等基本特征,分析了环境规划在分类、理论、原则、内容、方法学、支撑软件、工作程序和管理上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环境规划; 定义; 作用; 特征分析

纵观人类在地球上栖息生存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人类、环境(包括资源) 与发展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在作用上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包括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能力;但是近40多年来的历史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也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甚至出现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人类从这一系列严重环境问题中,逐渐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归根结底来自于人类过度的和盲目的社会经济活动。作为协

调人类、环境和发展的环境规划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6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在环境规划管理上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行

动;建立环境规划委员会,指定并实施全国的、州的、城市和工业区的环境规划,以及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把环境规划作为重要内容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环境规划的理论方法上也相继提出系统化的总结,发表了代表性的论著[5]尽管如此,21 世纪所面临的环境,是在世界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比20世纪80年代都将增加50%的条件下,环境问题将会进一步加剧而成为地球的一大危机。这也是不到世界7%的土地,却占到世界22%人口的中国所面临的长期、严重而又艰巨的生存条件问题。

鉴于此,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 世纪议程》中将可持续发展列为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值此全人类的环境意识得到空前提高之际,从思想、理论、内容上,重新审视和研讨关于环境规划的定义、作用、特征和要求,这对于发挥环境规划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1 环境规划的定义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125 ,7]。环境规划的定义规定了环境规划的目的、内容和科学性的要求。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8]。这一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思想,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

与发展大会所通过的《21 世纪议程》中, 成为世界共同追求的发展战略目标。

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被提到如此的高度,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它也成

为环境规划应遵循和追求的战略思想和根本目标。

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看,环境资源是稀缺的、环境的纳污能力是有限的。环境质量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所能提供的服务功效,比过去人们在发展规划和

经济管理中所假定的重要得多[7]。它为每个人提供了维持生命、身体健康和保

障生活质量所必需的条件,因此,一定的环境质量和一定的自然资源,是服务

人类健康和福利的基础[7] ;同时也为经济过程提供所需的投入, 保障经济持续发

展的基础。

1970年3月国际公害研讨会发表的《东京决议》[7],把每个人享有的不受

侵害的环境权利,以及现代人应传给后代人富有自然美的环境资源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的一项原则。即每个人、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有享受良好、安全适宜

的生活环境的权利。这种环境权[7]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环境具有享

用其自然生态功能的权利,属于天赋人权(道义上的集体性权利),从道义上说

任何人不应剥夺享用权;另一方面表现为权利的主体,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具有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占有或使用而获得收益的经济权利,这种权利属于人

赋人权,显然人赋人权的法律性规定是一种政府干预的过程,它建立在社会公

正的基础上[8],这种环境经济权的享用又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7],享用环境

资源的同时又必须履行其保护环境不受损害的义务。保障人们享用环境权和公

正地规定享用环境经济权时所应遵守的义务,就成为环境规划的基本出发点。而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应是依据有限的环境资源及其承载能力[7],对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具体规定其约束和需求,以便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需要指出在约束人们经济和社会活动问题上,面对的并不是全社会的共同污染,而往往是一部分人污染了另一部分人,或者是一部分人侵害了另一部分人应享用的环境资源,造成了环境冲突。如何来规范这部份人的行为使他们遵守其保护环境应尽的义务,而不致侵害另一部分人的环境权益,这往往成为政府所必须干预的责任,也是环境规划需要协调处理的重要内容。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活动作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与部署,这是环境规划的又一个基本任务。环境规划可以说成是为改善环境质量制订可行方案,而环境保护与建设方案则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环境规划实质上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2. 环境规划的作用

总体上来说环境规划可归纳为以下5 个方面的作用。

2. 1 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5]

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注重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否则损失巨大、后果严重。环境规划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协调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预防环境问题

的发生,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2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5]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制定规划、实施宏

观调控仍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中长期计划在国民经济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社会活动有着密

切联系,必须将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进行综合平衡,才能得以顺利进行。环境规划就是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为了便于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项目、资金等方面都需经

过科学论证和精心规划才能有保障。

2. 3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

约束排污者的行为根据环境的纳污容量以及“谁污染谁承担削减责任”的基

本原则,公平地规定各排污者的允许排污量和应削减量,为合理地、指令性地

约束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消除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2. 4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生活的重要指标,又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源泉。在有限的资源和资金条件下,特别是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讲,如何用最小的资金,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显得十分重要。环境规划正是运用科学的方法、

保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环境效益的有效措施。

2. 5 指导各项环境保护活动的进行[5]

环境规划制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指标和各种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给人们提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可以指导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活动

的开展,对有效实现环境科学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环境规划的特征分析

环境规划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

等基本特征。

3. 1 整体性

环境规划具有的整体性反映在环境的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构成一个有

机整体。虽然各要素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要素自身的环境问题特征和规

律则十分突出,有其相对确定的分布结构和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各自形成独立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体系。按环境要素分类而言,环境规划可分为: 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两大类; 污染防治规划则可以按照水、大气、固体废物、噪声及其它物理污染等要素划分不同内容的规划。

环境规划的整体性还反映在规划过程各技术环节之间关系紧密、关联度高,各环节的影响和制约相关环节,同时又受到其它环节的影响和制约。因而规划

工作应从环境规划的整体出发全面考察研究,单独从某一环节着手并进行简单

的串联叠加是难以获得有价值的系统结果。

3. 2 综合性

环境规划的综合性反映在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对策措施综合、部门协调复杂。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环境规

划的综合性及集成性越来越有显著的加强。当代环境保护的兴起和发展是从治

理污染、消除公害开始的,并大体经历了以单纯运用工程技术措施治理污染为

特征的第一阶段;以污染防治相结合为核心的第二阶段;以环境系统规划与综合管理为主要标志的第三阶段。

21世纪的环境规划将是自然、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体,

也是多部门的集成产物。环境规划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也明显反映在它的方法学

和支撑软件环境的需求方面。环境规划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储存、识别、核定,功能区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

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订,环境影响的技术经济模拟,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

均涉及到大量的定性、定量因素,而且这些定性、定量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界线并不分明; 同时它的环境、经济、社会以及科学与工程的多学科相结合要求也相当突出。因此,那种单纯注重数学模型的复杂演算,只注重工程措施,只对某局部环节作分散的研究,或者只对宏观对策作理论上的论述,都难以解

决问题。在此,系统工程学在解决环境规划系统的分解和综合问题上可以发挥

十分重要的作用 [6]:同时在各个环节上需要发挥多学科技术的综合优势; 特别

是要逐步建立起一套将定性、定量因素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手段和工具。需要

指出,环境冲突分析方法[9]在解决环境规划所面临的经济与环境保护、环境资

源分配等的矛盾冲突问题上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环境规划的支撑软

件将向着能提供综合和集成信息、便于各类人员参与又便于更新、调整的方向

发展。

3. 3 区域性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环境规划必须注重“因地制宜”。所谓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环境及其污染控制系统的结构不同,主要污染物的特征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不同,控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指标权重不同,各类模型中参数、系数的时地修正不同,各地的技术条件和基础数据条件不同。总结精炼出的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律、程序和方法必须融入地方特征才是有效的。鉴于环境的行政管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依靠,因此, 综合考虑管理层次和地域范围就成为环境规划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从分类上可归结为全国环境规划、大区(如经济区)环境规划、省域环境规划、流域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区县环境规划、乡镇环境规划、小区(控制单元) 环境规划、企业环境规划等。环境系统是一种开放型系统,各层次和地域之间,必然有其相互的联系和影响。在上述各种层次的环境规划中“企业环境规划”对于区域环境规划而言只是一个污染源的控制计划;“控制单元环境规划”是最小的基层区域规划;“城市环境规划”[7]虽然也受到省域和流域环境规划的制约,但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城市环境规划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其完整性和代表性,是通常讨论的主要对象。当然作为城市环境规划的设计和制订还必须对它作进一步的区划,构成由若干控制单元组成的环境污染控制规划管理体系。

3. 4 动态性

环境规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它的影响因素在不断变化,无论是环境问题(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还是社会经济条件等都在随时间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动, 基于一定条件(现状或预测水平)制订的环境规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政策、发展速度以及实际环境状况的变化,势必要求环境规划工作具有快速响应和更新的能力。因此,从理论、方法、原则、工作程序、支撑手段、工具等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滚动环境规划管理系统以适应环境规划不断更新调整、修订的需求是发展的方向。

从时间跨度而言 [5],环境规划大体可分为长远期环境规划(一般为10 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一般为5~10 年)、短期环境规划(一般为5年以下)。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环境保护战略目标,主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重大政策措施。中期环境规划是基本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指标、环境功能区划、主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技改项目及环保投资的估算和筹集渠道等。短期环境规划或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内容比中期规划更为具体、可操作,但不一定面面俱到,当然也应该有所侧重。通常讨论的内容以短期环境规划为主。

3. 5 信息密集

信息的密集、不完备、不准确和难以获得是环境规划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环境规划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需要收集、消化、吸收、参考和处理各类相

关的综合信息,规划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搜集的信息是否较为完全决于能否识别、提取准确可靠的信息;取决于是否能有效地组织这些信息;也取决于能否很好地利用(参考和加工)这些信息。鉴于这些信息覆盖了不同类型来自不同部门、存载于不同的介质之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是一项信息高度密集的智能活动。只凭人脑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在客观上需要一种基于电脑的信息集中储存、处理的环境来支持和帮助规划人员完成这一工作。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计算机,辅助环境规划系统将对环境规划有较大的促进和改善作用。

3. 6 政策性强

政策性强也是环境规划的一个特征。从环境规划的最初立题、课题总体设计至最后的决策分析,制订实施计划的每一技术环节中,经常会面临从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的问题,完成选择的重要依据和准绳,是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政策、法规、制度、条例和标准。目前,我国在环境政策、法规、制度、条例和标准方面的国家一级总体系框架已形成,地方性的工作正在逐步进行和完善中,在国家级的框架结构中要为地方工作留有一定的余地和发展空间,因此,在进行区域环境规划时,既有较为固定、必须遵守的一面,也有需要根据地方实际、灵活掌握的一面,这就要求规划决策人员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政策分析能力。环境规划的过程也是环境政策的分析和应用过程。

4 结论

环境是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福利以及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规划可定义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合理安排。它的根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基本出发点是保障人们享用有限的环境承载力,规定人们活动的约束需求,并提出保护和建设环境的方案。

环境规划的作用是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环保活动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有效地获取环境效益,指导各项环保活动。

环境规划具有其特定的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等基本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并自觉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使制订的环境规划达到其目的,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Rich L G. 陶葆楷,傅国伟,钱易译. 环境系统工程[M] 。

北京:水利出版社,1973。

[2] 高松,内藤,L T Fan。环境系统工程学[M] 。东京: 日

刊工业新闻社,1977.

[3] Leonand Ortolano.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cision

making [M]。New York : Willy,1984。

[4] John H Baldwin。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M] . Boulder , Colo. : Westview press , 1985。

[5] 国家环境保护局计划司《环境规划指南》编写组. 环境规划指南[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1。

[6] 傅国伟,程声通主编.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M] . 北京: 清

华大学出版社,1985。

[7] 《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环境科学大辞典[M] .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295 ,305 ,223 ,705 ,573 ,

626 ,288 , 95。

[8] 皮尔斯,沃德福. 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 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 58 ,51 ,5 , 53 -

61.

[9] 林巍,傅国伟. 冲突分析方法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实例

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6 ,4 (2) :143 – 148。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环境功能区划——是指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3.总量控制规划——是指以某一区域或流域为对象,将污染物排放量限制在区域或流域环境容量以内的方法。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16.土地资源:能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利用的土地。 17.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18.土地开发:指人类采取积极的手段,扩大土地的有效利用或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19.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输送、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20.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 21.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2.社区环境评价:是对一个社区的描述和社区自我评价,它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指标的评价。23.水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24.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并能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5. 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环境监测资料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作现状评价。 26.规划方案:为实现相同的规划目标,可以采用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27.推荐方案:指由规划编制部门建议实施的规划方案(经过方案的优化)。 28.结构化决策: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 29.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1.集聚规模经济:指产出和平均投人随经

城市区域规划论文

古代中西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与各自特点 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中西古代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从而造成城市形态的不同。 关键词: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哲学思想、城市形态 正文: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儒家礼制规划思想 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徐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轮廓。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学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儒家思想强调重礼、崇孝、尚文。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在崇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宅布局(二台、三合、四合院等),并成为我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乃至村镇、城市的布局等。 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是:要顺之以天理,追求与天同源、同构,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始终。从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雏形是建立在对以北极为中心的宇宙模式模仿的基础上的。周代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营建苏州城、越国范蠡营建会稽城时,都“象天法地,建成大城”、“乃观天文,拟法于紫宫”。秦朝都城咸阳的规划也体现了这种思想,咸阳城市的设计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一种朴素的关于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上的种种星象,与人间秩序一一对应。唐朝都城长安中的十三牌坊里象征十二月加闰月,皇城南面四行坊里象征四季,东为春、南为夏、西为秋、北为冬。明清北京城中南面建天坛,北面建地坛,东面有日坛,西面有月坛。另外,兽中四灵“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也在城市布局及地名中得到了体现。 相土、形胜、风水的规划思想 相土、形胜思想相比,风水说通过对山川形势所蕴涵的“气”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概念和技法体系,其思想上也更为成熟。它通过推测不同方位的“吉凶”来强调城市布局方位要和命相结合,对城市的选址和布局有深刻的影响。在城市内部建筑的设置中,也强调通过一定的建筑设施的摆布.以弥补地方风水的不足,“城市之地,其正穴多为衙署诸基用,余者不论东南西北,四周总以高地为吉,低处为界水,不可居”。城墙除了防卫功能以外,也是重要的风水手段。城墙环抱、四面设门.门内设神守卫,是中国古代城市的理想布局模式。唐长安城皇城南面的四行坊,不开南北门只开东西门,是为了不冲“王气”。明清北京紫禁城的规划设计也受到了风水理论的影响,紫禁城的整体立意,极为注重“非壮丽无以重威”。竭力突出其九鼎之尊的地位。 数字的应用 数字本身是抽象和无意义的,但有时也与一些观念形态结合起来。在中国古代,数字“3”代表了天、地、人合?的思想,“5”代表了金、木、水、火、土和阴阳五行,?9’象征着九重天,寓意尊贵。这些思

环境规划管理重点

第一章 1.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实质上是一种为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盲目和主观随意性所采取的科学决策活动。 5.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环境规划的内容 (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控制规划等。

(3)城市环境规划: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管理、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4)生态环境规划:包括城市生态规划、生态产业园规划、生态规划方法等。 2 环境管理的内容 (1)环境管理模式:包括末端控制为基础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境管理模式和污染预防模式实施过程的环境规划管理等。(2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组织与其环境绩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等。 (3)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产品环境标志等。 (4)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包括建设项目、城市环境、农村环境、海洋环境、开发区环境等不同类型的环境管理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第二章 1.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083021)研究生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083021)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职业道德。 2.具备高度的环境意识和未来全球环境保护事业赋予的高度责任感,在“知识”、 “能力”、“道德”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能够为新世纪我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级专业人才。 3.具备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技能和能力; 熟悉和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进程和学术动态;具备独立从事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生态设计、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进入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了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且要更加具有创新和独立工作能力。 4.掌握一至二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第一外语 阅读专业书籍查阅文献并撰写论文,博士生应能熟练使用第一外语听说读写。 二、学科介绍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是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组成专业之一,该学科是全国首批获得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开展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和教学的单位之一,是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环境科学的专业方向之一。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与同济大学共建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建立了“南京大学-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并与美国耶鲁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研究方向 ●环境系统工程 ●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 ●区域及城乡生态/环境规划理论与实践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 ●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 ●环境模拟与区域污染控制 ●环境风险评价及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论文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的有效规划管理是是一个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所以,要建设好一个城市,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统一适宜的布局管理,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还存在诸多较严重的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详细阐述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有效措施。 所谓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谓城市规划管理,是保证城市各项建设事业有秩序的、协调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系列有效举措。由于我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大中小城市分布极不平衡,导致当前我们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做好城市的规划管理工作,确保建设有特色、有品位,规划管理规范有效、尽然有序,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目前城市规划的大体概况。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城市规划建设的热潮,与之并存的是规划建设中的盲目、无序。具体表现在:城市规划时间大大缩短,部分城市20年的规划指标在5年内即已完成,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失去了应有的调控作用;城乡规划体制分割脱节,城郊结合部建设管理混乱;部分城市打着改造旧城、消除危房等幌子,严重破坏历史建筑、城市风貌;部分城市规划建设不善,导致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坏;部分城市规划管理监督约束机构不健全,导致违法建筑现象严重;部分城市建设时序混乱,存在先建房后修路等错误建设时序,导致建设绿地被大量占用,建筑垃圾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论文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 巢湖市柘皋镇集镇总体规划 院系: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班级: 12级地理科学 姓名:吴茂成 学号: 2012101109 2015 年 1月5日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4) 一、规划范围 (4) 二、规划目的 (4) 三、规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规划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现状概况 (5) 六、规划用地布局 (5) 七、规划期限:2014——2024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规划发展战略 .. (6) 一、集镇经济总体发展战略 (6) 二、产业发展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目标 (6) 四、集镇空间发展格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集镇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集镇体系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集镇空间结构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集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7) 第四章集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8) 第五章集镇发展目标、性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集镇发展目标 (9) 二、集镇发展策略 (9) 三、集镇发展职能 (9) 四、集镇性质 (9) 五、集镇规模 (9) 第六章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集镇发展方向选择 (10)

4527环境规划与管理学复习资料

04527环境规划学 复习重点:第一到第六章及第八章——环境规划的理论、内容、技术与方法及应用。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或判断题,简答题,单选题,论述题,计算题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市场价格法:直接根据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2.机会成本法: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他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 3.防护费用法:环境资源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支付的费用来推断。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6.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 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 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 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 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 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 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 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 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 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 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 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 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16.土地资源:能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 预见的将来利用需要的土地。 17.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 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 质。 18.土地开发:指人类采取积极的手段,扩大土 地的有效利用或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 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19.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输送、 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 所组成的系统。 20.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 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 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21.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 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 22.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 的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增加生 态效益及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23.浓度控制:是对人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 物浓度所作的限量规定,以达到控制污染源排放 量之目的。 24.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 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 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5.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 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6.社区环境评价:是对一个社区的描述和社区 自我评价,它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社 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指标的评价。 27.土地退化:指由于某些构成土地的自然要素 性状发生了不利于维持原有生产能力的变化,从 而引起了土地生产能力的持续下降甚至消失。 28.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 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 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9.水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 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 能力。 30.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 境承载力的,并能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子孙后代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1)探索阶段 (2)研究阶段 1

2017年下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论文真题

希赛网(https://www.doczj.com/doc/ee15344510.html,),专注软考、PMP、通信、建造师考试 2017年下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论文真题 ●论IT服务方案设计及实施 随着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各行各业的IT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如何保障IT系统的正常运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IT服务,已经成IT部门及用户关注的热点问题。IT服务规划设计处于IT服务生命期的最前端,IT服务方案设计是IT服务规划设计阶段的核心工作,方案设计的好坏对于确保系统的运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IT服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及时跟踪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达成一个多方都满意的服务,其主要内容:及时收集用户的需求变更,分析现有服务方案对于服务质量的影响,提出IT服务的改进方案。 请围绕“IT服务方案设计及实施”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所参与的IT服务方案设计的服务对象和业务场景,以及你在该 服务方案设计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详细阐述你所参与的IT服务方案是如何进行服务模式和服务级别的设计。 3、详细说明你所参与的IT服务方案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在实施过程的中出 现过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的。 ●论IT服务团队管理 IT服务团队人员的岗位包括管理岗、技术岗和操作岗,都需要较高的服务意识,工作中需要注重流程化与规范化,使用专门的工具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注重知识的积累及转移,以便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团队管理一般包括目标管理、激励管理、执行管理和人员发展管理等,IT服务团队通过执行管理,充分合理运用组织资源,不断改进组织环境并提高效率,使得团队的整体效能得以充分发挥,以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请围绕“IT服务团队管理”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轮式。 1、简要叙述你所在IT服务团队基本情况,以及你在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2、结合你参与过的IT服务项目及特点,论述如何进行团队管理; 3、结合实际IT服务项目团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简要叙述团队管理实施 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更多考试真题及答案与解析,关注希赛网在线题库(https://www.doczj.com/doc/ee15344510.html,/tiku/)

城市规划论文

学号 11230906 天津城建大学 成都某大学周边居住区的居住环境 与景观分析 学生姓名石智鑫 班级11级土木9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土木工程学院 2014年 5 月 16 日

成都某大学周边居住区的居住环境与景观 分析 摘要:本文选择成都市某大学周边3处具有不同人居环境条件的居住小区及其居民为调查与分析的对象,对住区内外部各项人居环境条件,以及公共设施规模等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的可享资源公平性进行评价,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居住区;人居环境;公平性;景观;发展; 1.研究背景 成都作为“天府之城”,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我国人居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但是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流动人口急剧增加,成都这一自古为诸多文人赞誉的"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不同阶层居住社区在享有住区物质环境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因此,作为家住川大周边的成都人,我将对川大周边的居住小区的人居环境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及公共设施规划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新思路。 2.研究与分析的基础情况说明 根据居住区环境条件状况的不同,我选取了四川大学周边的三个居住小区:河滨印象,棕北小区,水井坊社区,以它们分别作为高,中,低档住区的代表,来进行调查分析。 “河滨印象”定位于以三层联排式别墅为主的绿色生态高档住宅区。位于成都市东南部锦江区上河心村,在府南河、石牛堰两河交汇处,新九眼桥飞架府南河两岸,使其与成都名胜古迹望江公园、四川大学紧密相连。 棕北小区位于成都市科华北路段,与四川大学隔街相望,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周边教育商业设施便利,交通便捷。棕北小区的整体规划体现了“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设计思想。住宅群体平面布局合理,立面富于变化,居住环境幽静,具有川西民居特色。住宅单体设计采用“大厅小卧室”的布局,注重功能完善,厨房、卫生间生活设施齐备。配套公共建筑造型别致,功能齐全,位置适中,方便居民生活。宅前绿地、组团花园、中心游园美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 水井坊社区位于锦江区中部,九眼桥头,系府河、南河两江环抱之地。水井坊社区历史悠久,社区有远近闻名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水井坊遗址。 3.小区环境景观分析 3.1绿化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居环境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广量大,且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患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绿地能改善居住区小气候,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隔声防风防尘,遮阳,还可提供户外活动场地美化居住环境。一个优美的绿化环境有助于人们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可为居民创造游憩交往的场所。 3.1.1绿化率:绿化率是反映居住区绿化水平最直观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河滨印象作为城市高端住宅商品房,其绿化占地比例高,设计美观,是典型的佳作,具有花鸟山水的幽雅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要点的整理

一概念: 1. 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基本任务? 概念: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科技等手段来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2. 清洁生产: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3 循环经济及三大原则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三大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4.水环境容量及分类(P195):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 1 )按水环境分类:自然水环境容量,管理水环境容量,(2)按污染物质分类:好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分类,有毒有机物,重金属 5 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 安排 6 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7 环境承载力: 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8 环境目标 :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做的规定 9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10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清单分析是对产品,工艺或活动在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向环境的排放进行数据量化分析。 二. 简答题 1 人类认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三个路标: 1972 联合过人类环境问题: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问题;2002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2 环境保护的32 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3 我国环境个管理的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污染者付费政策. 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4 中国国家级环境法体系主要包括下列几个组成部分: 1. 宪法中关于保护环境资源的规定2. 环境保护基本法,我国 的环境保护基本方法是1989年12月26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我国环境保护法》。 3.环境资源单行法环境资源单行法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环境要素或者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立法构成:土地利用规划法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自然保护法 4 环境标准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三类两级组成,即在类别上包括国家级和地方级(实际上为省级)二级;在类别上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及方法标准和其他标准五类。 5 其他部门法律中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规范在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部门民法中也有一些有关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规范。 6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 5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 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环境质量指标:主要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 6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可分为老三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新五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一共是八项制度。 7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 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环境质量指标:(主要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 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整体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适应性原则选择性原则 8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①根据生态适宜度,制定区域经济战略方针,确定相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以避免因土地利用不适宜和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根据土地承载力或环境容量的评价结果,搞好区域生态区划、人口适宜容量、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和资源利用规划

环境规划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环境工程学号班级: 10605123 姓名:陈世刚 指导教师:付尧 能源与水利学院

摘要 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与目前小城镇规划的理论与内容不适应小城镇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深入幵展小城镇规划的研究。将生态理论引小城镇规划,幵展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有助于协调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推动小城镇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对我国小城镇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小城镇规划的核心是生态环境规划,生态必须优先发展,只有加强生态规划,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mall towns produc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t is because that theory and content of small town planning don't adaptto itsdevelopment.lt is necessary to intensive study on small town planning. Theimplementa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 small towns contributed to the coordina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of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al relations,at the sametime,promote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the economic andenvironment. Theoretical of the small town planning wa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The eco-environmental planning is the core of the small town planning. Ecology must give priority ro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town. Only by 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would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small-tow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

环境规划与管理重点资料

名词解释 1、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2、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和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其编制是一个科学决策过程。 3、总量控制: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对某一区域或某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最终排入环境的数量的限制。 4、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的元素组成,形成极其复杂的结构,并能不断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自身稳态运动。这是一个巨大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5、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了环境净化能力的量,是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的,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6、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即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组织形式的能力。 7、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 8、环境指标体系: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环境因素构成的环境系统的整体反映。 9、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指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 10、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1、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2、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况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13、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处理、传输以及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14、水资源系统:是以水为主体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资源工程单元和管理技术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 15、水资源系统规划:是指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在某区域内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患的防治所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 16、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是我国目前实施的水环境分级管理以及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础,是确定和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单元以及水质评价的基础。 17、水环境容量:是指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18、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19、大气环境规划: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20、能流分析:是大气环境规划基本方法之一,其主要针对能源的输入、转换、分配、使用的全过程系统分析,以剖析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治理、排放规律,找出主要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论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城市规划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就目前城市规划的现状作了系统梳理,针对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对现代化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作了粗浅探讨,以期能够提供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路。城市规划应该以保护环境作为前提条件,以追求和谐作为基本的准则,以人性化作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城市规划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 1. 城市规划随意性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在建设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天,是城市建设的法律。所有的城市建设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广场,社区街道,景观绿化等建设都应该纳入到城市规划的行列中。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经常被改变,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第二,地方领导的更替。第三,利益驱使。首先来自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为了寻求财力大多热衷于土地出让,这些都牵涉到城市的规划。其次是个人利益,有些个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操纵或诱导规划的调整,从中牟利。这一切都使现阶

段部分城市的规划出现了随意性大特征。 2.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仅要看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设施的完善程度,还要看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于居住,并不在于城市规模的大小,建筑的高低,而是要看城市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城市的规划建设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虽然国家也制定了响应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并要求对大型和重要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论是领导还是具体的建设部门往往对此重视不够,致使这些法律法规仅仅是流于形式没法得到落实。 3. 缺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任何一个城市,从形成到发展,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必定会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但是在现阶段的旧城改造过程中,蕴涵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量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文化街等遭到了严重破坏。 4. 追求速度忽视质量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些城市为了改变形象早出政绩,大搞特搞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二版尚金城第一章总结

名词解释 1.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 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环境规划的目的 环境规划的目的就在于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治资源破坏,从而保护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环境。 3.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 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4.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 就是解决和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其编制是一个科学决策过程。 5.宏观环境管理的定义 所谓宏观环境管理是指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从环境与发展综合手,新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环透战略,政策、对兼租增施的行为总体,主要包店而强国家环境法制建设,加快环保机构改革,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定国的环楚保护方针、政策,制定国家的环保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和技术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6.微观环境管理的定义 所谓微观开境管理是指在宏观环境管理指导下,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内容、以执法监督为基础的环保部门经常性的管理工作玉要包括区城环境规划管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区域境综合治理、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和加强指导与服务等内容。 简答题 1.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作用 答:(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促进环境目标的实现 2.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答:(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2)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3)在现代环境管理中,规划管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4)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具有目标一致性(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污染,调控人类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组织并管理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限值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最终保证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3.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特征 反映在环境的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各要素之间也

环境与社会发展论文

环境与社会发展 Xxx xxx xxx 摘要: 关键词: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规划 1 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1.1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自然灾害问题(第一环境题) 人为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 1.2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导致生态问题开始出现。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导致环境污染的出现。 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锐减;草场退化、土地退化;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生态平衡的破坏往往出自人类的贪欲与无知,过分地向自然索取,或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机理知之甚少而贸然采取行动。 2 人口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是: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指数增长:指在一段时期内,人口 数量以固定百分率增长。 倍增期:表示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Td=0.7/r 其中:Td —倍增期; r—年增长率 2.1人口发展状况

图一:近200年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图二: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 表一:近1000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由上面的图和表格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2)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3)我国人口发展特点:人口增长速度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男女性比比偏高、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4)我国人口发展趋势:自然增长率趋于稳定、死亡率继续下降、农村人口比重大、生育率较高。 2.2人口问题对资源的压力 图三: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 从图表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的的压力来自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 2.2.1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 我国水资源总量: (1)年降水量约为60000m3相当于全球降水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225×108 m3; (3)多年地下水资源量8288 m3。 以上三项合计,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 m3,居世界第六位。然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700 m3,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 2.2.2人口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