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

一、专业介绍

海洋生物学(070703)隶属于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是海洋科学的一个主要学科,主要研究海洋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类和分布、发育和生长、生理、生化和遗传,特别是海洋生态。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海洋生物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厦门大学为例:

(01)海洋浮游动物学

(02)海洋鱼类学

(03)海洋动物生理学

(04)海洋生态学

(05)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学

(06)海洋动物生化遗传学

(07)海洋微生物学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海洋生物学的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利用近代水生生物学、藻类学、微生物学和水产养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海洋微生物、动物和藻类等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技术。有严谨的求实态度和科学作风,品格端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畅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进行学术交流。

3、专业特色

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极为丰富,且随着海洋调查手段和开发技术的改进而不断地发展。与其它相关学科相比,海洋生物学的发展受到调查手段和工具设备的影响较大,因此,该专业的发展亟待调查和实验手段、仪器的革新。另一方面,海洋生物学不但与海洋渔业生产直接相关,同时为海洋生态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等研究提供依据。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或(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40)单独考试英语

(620)细胞生物学或(625)海洋科学导论

(832)生物化学或(840)普通物学(海洋系)

(注:以厦门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海洋生物学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宁波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汕头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浙江海洋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烟台大学等。

三、相同一级学科下设的其他相近专业

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

四、相关课程设置

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海洋生物学的硕士必修课程有: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基础英语、专业外语、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学、专业外语、海水养殖学、海洋微藻培养技术、海洋病原微生物、生化分离工程等。

五、就业前景

人类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海洋生物学研究将在本世纪自然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将在解决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增长、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三大难题方面起突出作用。该学科应用广泛,海洋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食品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又可作为工农业和药物原料。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海洋生物相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社会也需要一批这方面的高端研究人才,从而为海洋生物学的毕业研究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可以是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水产增养殖、渔业管理、海洋管理以及技术开发、生产贸易等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可以胜任海洋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调查、水文调查分析、水声通信、海洋遥感、海岸工程等部门的工作,并可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

以上信息由跨考教育考研培训为您提供。

查看全部海洋生物学人气院校

1.厦门大学人气:204068

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人气:11112

3.中山大学人气:106618

4.汕头大学人气:13789

5.中国海洋大学人气:61922

6.山东大学人气:94257

7.清华大学人气:59576 8.天津科技大学人气:18416

9.同济大学人气:95629 10.华东理工大学人气:37669

11.广东海洋大学人气:11942 12.辽宁师范大学人气:24203

13.上海海洋大学人气:12632 14.中国海洋大学人气:61922

15.宁波大学人气:20004 16.烟台大学人气:13286

考研13年海洋生物学研究生院排行榜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中国海洋大学5★ 1 1 20

2 厦门大学4★ 1 1 20

3 中山大学4★0 1 20

4 同济大学4★0 1 20

5 汕头大学3★0 1 20

6 清华大学3★0 1 20

7 山东大学3★0 1 20

8 广东海洋大学3★0 0 20

9 宁波大学3★0 0 20

10 浙江海洋学院3★0 0 20

11 上海海洋大学3★0 0 20

12 哈尔滨商业大

2★0 0 20

13 南京农业大学2★0 0 20

14 浙江大学2★0 0 20

15 大连海洋大学2★0 0 20

16 烟台大学2★0 0 20

17 华东理工大学0★0 0 20

18 辽宁师范大学0★0 0 20

19 天津科技大学0★0 0 20

20 海南大学0★0 0 20

专插本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1.管理学的性质就是管理的二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1)管理的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2)管理的艺术是指能熟练地应用管理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技巧达到某种效果。 (3)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学性: 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 B 、管理学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艺术性:在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4.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理论要点:管理的五种职能、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一般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1)管理的五种职能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是指: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是指: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5**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1)对待变革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只要还管用就不要改变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不变革那就不管用了。 (2)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3)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传统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 (4)传统组织的主要担心是发生错误,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担心是不学习不适应 (5)传统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竞争优势,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6)在管理者的职责上,传统组织认为,管理者职责是控制别人;而学习型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 6**企业的一项能力要成为核心能力需要满足5 个条件: (1)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技术和技能的整合; (2)不是物理性资产; (3)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 (4)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

海洋生物学期末试卷A复习进程

海洋生物学期末试卷 A

上海海洋大学特色类选修课2013学年第二学期 《海洋生物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赤潮: 2.钝顶螺旋藻: 3.游水母科: 4.海洋生物学: 5.海洋底栖生物 (benthos):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水层在海洋中是 范围内。 A.200m 以内 B.200—1000m C.300—1000m D.200—500m 2.海洋生物外来物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由原来栖息地区扩散到其它地区,下列不属于这种途径的是 。 A.人为引进 B.天敌减少 C.船底携带 D.压舱水 3.下列关于藻类的论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B.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 3-4μm ,巨藻长 60m C.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D.大部分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但存在极少部分有根、茎、叶的分化 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4.下列不属于藻类的繁殖方式的是。 A.有性繁殖 B.无性繁殖 C.异养繁殖 D.营养繁殖 5.关于描述:有些种类则在细胞内另生被膜,形成休眠孢子(hypnospore)。它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到了生活条件适宜时,再行繁殖,描述的是。 A.厚壁孢子 B.动孢子 C.不动孢子 D.休眠孢子 6.下列不属于藻类生活史中的类型的是。 A.营养生殖型 B.孢子生殖型 C.无性和有性生殖混合型 D.三相型 7.植物生殖方式的演化方向是。 A.营养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 B.营养生殖、有性生殖、孢子生殖 C.孢子生殖、营养生殖、有性生殖 D.孢子生殖、有性生殖、营养生殖 8.藻类的英文名是。 A. Algae B. Algea C.Cryptogamia D.Xanthophyta 9.关于海带的孢子体和配子体之间的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带的孢子体和配子体之间差别不大 B.孢子体小但有组织的分化,配子体较大 C.存在异形世代交替生活史 D.存在营养生殖型生活史 10.下列按照海带发育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幼龄期、凸凹期、厚成期、脆嫩期、成熟期、衰老期 B.幼龄期、脆嫩期、凸凹期、厚成期、成熟期、衰老期 C.幼龄期、脆嫩期、厚成期、凸凹期、成熟期、衰老期 D.幼龄期、凸凹期、脆嫩期、厚成期、成熟期、衰老期 11.下列属于海带厚成期特点的是。 A.叶片肥大,有韧性 B.生长部细胞分裂旺盛,叶片生长迅速 C.积累大量水分 D.合子分裂产生的小孢子 12.下列不属于头部附肢的是。 A.第一触角 B.第二触角 C.第三触角 D.第一小颚 13.下列属于樱虾科的是。 A.毛虾属 B.鼓虾属 C.管鞭虾属 D.对虾属 14.小三毛金藻区别于球等鞭金藻的最显著特征是。 A.具有3根近等长的鞭毛 B.具有3根鞭毛,中间一个较长,外边2个稍短 C.具有2根鞭毛,但其鞭毛较长 D.具有3根鞭毛,中间一个较短,外边2个近等长 15.拟软体动物包括形态差别极大的苔藓动物、腕足动物、帚虫动物,但这三者均有的且区别于其他门类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A.体腔庞大,体不分节 B.营固着生活 C.具有触手冠 D.发育过程有类似担轮幼体期 16.剑水蚤的特征是。 A.可动关节在胸腹之间,尾叉刚毛5根。第一触角22-26节,一般大于体长一半,雄性第一右触角为执握肢。

海洋浮游生物期末模拟试题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洋浮游生物学期末模拟试题 11海科曾奇整理 (注:红色字体的为我认为出题概率更大的题目,没时间的至少把红色部分看下。另外下面题目纯属本人猜测,红黑勿怪。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考个好成绩) 第一题:名词解释 1、世代交替:某种生物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阶段进行有性生殖,而在另外的阶段 进行无性生殖,两种过程交替出现。 2、囊壳:某些藻类具有的特殊细胞壁状的构造,无纤维质,但常有钙或铁化合 物的沉积,常呈现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 3、周质体:藻体细胞表层特化的一层坚韧而有弹性的构造,藻体形态较稳定。 4、海洋浮游植物:是无胚具有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5、蛋白核: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见的一种细胞器,通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 粉鞘组成,有的无鞘。 6、壳套:壳面向相连带转弯的部分。 7、相连带:与壳套相连和壳面垂直的部分。 8、隔片: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的结构。 9、假隔片:隔片的一端是游离的。 10、壳缝:从壳面沿着纵轴的一条裂缝,又叫纵沟。 11、相连带:上壳连接带和下壳连接带相连接的部分。 12、龙骨点:管壳缝内的每一个大孔就叫龙骨点。 13、管壳缝:菱形藻等壳缝呈管状,故叫管壳缝。 14、假空泡:又叫伪空泡,是蓝藻细胞内具有的气泡,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 黑色红色或紫色,可使植物体漂浮。 15、厚壁孢子:由普通营养细胞增大体积,积累丰富的营养,然后细胞壁增 厚形成。

16、段殖体: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的胶质隔片或由间生异形胞断 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 17、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小单位。 18、伪足:一些原生动物运动和取食的一种细胞器,由部分细胞质暂时突出 而成. 19、纤毛:是从一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表面伸出的、能运动的突起。 20、焰茎球:轮虫等原肾管的收集端由合胞体组成的囊状结构,其内腔的顶端 具有可摆动如火焰的纤毛。纤毛摆动帮助所收集的液体往排泄孔的方向流动。 21、咀嚼器:为轮虫类咽下部的咀嚼囊内的几丁质(亦称石灰质)构造,由中 央的1块砧骨(incus)和左右对称的2块锤骨(malleus)组成,通过咀嚼囊肌肉的运动使锤骨与砧骨相碰撞以磨碎食物。 22、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 23、混交雌体:轮虫动物门中进行有性生殖的雌体。环境恶劣时,混交雌体以 减数分裂的方式产生单倍染色体的需精卵,一部分需精卵不受精,产生雄卵,孵出雄轮虫。雄轮虫和其他混交雌体交配、受精后在混交雌体内形成厚壳的休眠卵(resting egg)。休眠卵可以对抗各种不良环境长达数月之久,待环境转好时,再孵化成非混交雌虫,又可以进行孤雌生殖。 24、休眠卵:在动物繁殖的过程中,为了应对恶劣的环境,一些动物的胚胎外 面会被一层包被膜所包裹,此时,动物的胚胎发育处于休眠期,等到条件合适的时候再发育,这样的动物胚胎就叫做休眠卵。 25、触手:系存在于多数低等动物身体前端或口周围等处,能自由伸屈之突起 物的总称。 26、刚毛式:第二触角的内外肢的节数以及刚毛的多少与排列各属不同,常用 一定的序列来表示。这种序列成为第二触角刚毛式。 27、壳腺:又名颚腺,1对,生于前胸两侧,由末端囊和细长盘曲的肾管组成, 是枝角类主要的排泄器官。 28、无节幼体:是低等甲壳类孵化后最初的幼体,身体尚不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呈扁平椭圆形,在正中线前方有无节幼体眼1个,其后方有口和消化管(肛门尚未开启),左右具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和大颚等3对附肢,这一阶段称为无节幼体。 29、桡足幼体:甲壳动物桡足类的后无节幼体经最后一次蜕皮后变成的幼体。 30、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等到了一个限度, 这种小细胞将不再分裂,而是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就叫复大孢子。 第二题:填空题 1、藻类的色素成分极为复杂,可分为四大类,即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 和藻胆素。 2、枝角类的消化道内已证实的有蛋白酶、肽酶、酯酶和淀粉酶。 3、金藻特有的生殖方式为内生孢子。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

一、单顶选择题 1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的古典管理学家是()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2根据罗伯特卡茨的观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是()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 3有关研究表明,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是() A.原则层次 B.惯例层次 C. 前惯例层次 D.后惯例层次 4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全球化任务环境的是() A.政治体制 B.供应商 C.顾客 D.竞争对手 5把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认为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品味和喜好没有实质性差别而采用的全球化组织模式是() A.多国组织模式 B.国际组织模式 C.跨国组织模式 D.全球组织模式 6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中,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MRPH指的是() A.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B.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C.制造资源计划 D.企业资源计划 7在决策的影响因素中,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 A.环境因素 B.组织自身的因素 C.决策问题的性质 D.决策主体的因素 8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属于() A.定性快策方法 B.确定性快策方法 C.风险型决策方法 D.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9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 A.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10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是() A.程序 B.规则 c.方案D.预算 11制定战略类型的划分,属于成长战略范畴的是() A.收缩战略 B.剥离战略

C.市场开发 D.清算战略 12伍德沃德等人根据制造技术的复杂程序将技术划分成若干类,其中定制产品 采用的技术是() A.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 B.大批量生产技术 C.流程生产技术 D.连续生产技术 13按照工作的过程标准划分的组织部门化形式是() A.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 B.流程部门化和顾客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D.职能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14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速度比较快,但主管对下属的监管和协调控制难度较大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矩阵型结构 B.动态网络型结构 C.扁平式组织结构 D.锥形式组织结构 15为了发挥专家的核心作用,减轻直线主管的任务负荷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而 设立的职权是() A.直线职权 B.职能权限 C.参谋权限 D.管理权限 16组织变革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组织的效能 B.提高组织的效率 C.提高组织的获利能力 D.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 17与行政职位高低无关的权力是() A.奖赏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 B.感召性权场和春图生辅导 C.奖赏性权力和感召性权力 D.专长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 18根据权力运用方式不同,领导者可以划分为() A.集权式领导者和民主式领导 B.魅力型领导者和变革型领导者 C.事务型领导者和战略型领导者 D.激进型领导者和保守型领导者 19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参与型领导在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个领导维度方 面表现为() A.高任务一低关系 B.高任务一高关系 C.低任务一高关系 D.低任务一低关系 20激励力、效价和期望值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达式是() A.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B.激励力=效价X期望值 C.期望值=效价+激励力 D.期望值=效价x激励力

海洋生物学课程论文

海洋生物学导论公选课论文论文题目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 所在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年级 09级 学生姓名黄晓辉 学号 091375026 编号 116 2010年 11月14 日成绩

双壳类特征及种类介绍 摘要:双壳类又称瓣鳃纲,为软体动物的一个纲,约有2万种。体具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故称双壳类。双壳类是无脊椎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的门类之一,分布很广,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可追溯到寒武纪初。通过多方面收集整理资料,本文对双壳类各种特征进行系统介绍,依据绞合齿的形态、闭壳肌发育程度和鳃的结构等,进行系统分类。 关键词:双壳类列齿目异柱目真瓣鳃目 前言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瓣鳃纲约有2万种,依绞合齿的形态、闭壳肌发育程度和鳃的结构等,分为列齿目、异柱目、真瓣鳃目等三个目。其生活环境: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在淡水,极少数为寄生,主要以底栖爬行或固着生活,以海藻或浮游生物为食。一般运动缓慢,有的潜居泥沙中,有的固着生活,也有的凿石或凿木而栖,少数营寄生生活。具有食用性、药用性和工业用途。 1.特征 1.1分布历史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双壳类是无脊椎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的门类之一,约有2万种,分布很广,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初,地史上有四个繁盛期:O(奥陶纪)__S(志留纪)早期。D(泥盆纪)淡水型出现,海生的继续繁盛。[1]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先后在全国各地泥盆系中,采集了大量双壳类化石,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双壳类已被证实是泥盆系的主要门类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知的泥盆纪双壳类达40余属,200余种。中生代为取代期,海生的取代腕足类的地位。始新世至现代,为本类的全盛期。[2] 1.2壳与外膜 大多数双壳类有两枚相似的壳,身体可以完全缩入壳内。壳的大小、形状、颜色等随种而异。最小的壳仅有2mm长,如珠蚬类(Sphaeriidae)的一些种,最大的壳长可超过1m,壳重达300kg,如砗磲(Tridacna)。两壳背面有一突出部分称为壳顶(umbo),壳顶所在的一端为前端。根据壳顶位于身体的前端背面,可以将壳定位。围绕壳顶形成许多细密的同心线,称为生长线,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线也增多。两壳的前、后端及腹缘游离,背面有韧带(ligament)及绞合齿

厦门海洋学院-海洋生物学(水生生物学)试题、答案

一、填空: 1、藻类色素主要分为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胆素。共有色素是叶绿素a 、β-胡萝卜素。 2、藻类光合作用的贮存物质,绿藻为淀粉、裸藻为副淀粉、硅藻为脂肪.。 3、蓝藻门的主要特征是无鞭毛、无细胞核、无有性生殖和无色素体。 4、硅藻门的细胞壁富含硅质,其构造如同盒子一样,由两片硅质壳套合而成。细胞壁壳面花纹的排列中心硅藻纲呈辐射对称排列;羽纹硅藻纲呈左右对称羽状排列。硅藻在繁殖过程中,出现特殊的复大孢子。 5、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伪足、纤毛、鞭毛,变形虫的为伪足,砂壳虫的为伪足,钟虫属的为纤毛。 6、纤毛虫纲以纤毛为运动胞器。根据纤毛在身体各部位的排列形式,纤毛纲通常可分为全毛目,缘毛目,旋毛目。 7/、轮虫的咀嚼器一般分为砧板和槌板两部分,前者是由砧基和砧枝构成,后者是由槌柄和槌钩构成。 8、裸腹溞属第1触角长,后腹部最末一个肛刺分叉。 9、秀体溞属第二触角刚毛式为4-8/0-1-4,后腹部上无肛刺,而具3个爪刺。 10、桡足类发育经过变态。最初发育为无节幼体,然后蜕皮进入桡足幼体,最后蜕皮变为成体。 11、桡足类无节幼体的附肢一般是3对,第一对为第一触角,第二对为第二触角,第三对为大颚。其中第一触角为单肢型。 12、头足纲十腕类的雄性个体在交配时,有一个或一对腕用来输送精荚,称为茎化腕。 二、名词解释: 1、浮游生物:指生活在水层区,个体小,不能作主动远距离移动,没有或只有弱的游泳能力的生物。 2、异形胞:是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圆形色淡,成熟时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 3、壳缝:是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具有一条纵向的无纹平滑区称为中轴区,在壳面沿纵轴有一条裂缝即为壳缝又称纵沟。菱形藻等壳缝呈管状,称为管壳缝。 4、甲片式:表示甲藻门细胞壁上下甲甲片数目和排列的式子,如多甲藻的甲片式为4-3-7/5-2。 5、咀嚼器:位于咀嚼囊内,是轮虫消化系统中的特殊构造,起咀嚼食物的作用。 6、非混交雌体:轮虫生殖主要以孤雌生殖为主,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雌体能不停地产出非需精卵又叫夏卵,这种雌体称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又叫非混交雌体。 7、疣足: 位于多毛类的体节上,由体壁向体侧伸出的肉质扁平状突起物,具有运动、呼吸、排泄、生殖、和保护等功能,但主要是运动功能。 三、思考题: 1、简述蓝藻门的主要特征 (1) 细胞壁由二层组成,内层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 (2) 无色素体,原生质体分为色素区和中央区;色素除chla、β-胡罗卜素外,还特含藻胆素。 (3) 同化产物为蓝藻淀粉Cyanophycean starch(副淀粉一种)。 (4) 无细胞核,仅在细胞中央区含有相应于细胞核的物质,无核仁和核膜分化,属原核生物。 (5) 繁殖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发现有性繁殖。 2、(1)中心硅藻纲:壳面花纹辐射对称排列,不具壳缝和假壳缝,不能运动,细胞圆盘形、圆球形至圆柱形等,多为海洋浮游生活,色素体小,颗粒状或盘状,数量多。分为圆筛藻目、根管藻目、盒形藻目共3目。(2)羽纹硅藻纲:壳面花纹左右对称羽状排列,具壳缝和假壳缝,有壳缝的种类能运动,细胞长形至椭圆形,多为淡水底栖生活,色素体多为片状2个。分为无壳缝目、短壳缝目、单壳缝目、双壳缝目、管壳缝目共5个目。 3、轮虫的主要特征: (1)具有纤毛环的头冠,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身体其他部分没有纤毛;(2)有含咀嚼器的咀嚼囊(3)有附有焰茎球的原肾管。 4、简述轮虫的生活史

专插本管理学(两本教材)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总论 一、管理活动 1 .识记 ( 1 ) .管理的概念或定义(周三多)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 2 )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2 .领会 ( l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茂生)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管理的性质——即管理二重性(蔡茂生) 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跟有效组织社会生产力相关的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联系的属性。 管理的二重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 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茂生) 科学性 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 B 、管理学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艺术性 在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 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砰)管理者的角色(亨利一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 A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B 、信息角色:监督人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C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 5 )、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一卡茨Katz ) a .概念技能 b .技术技能 c .人际技能 霍桑试验―是指梅奥领导的于1924 一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并于 1933 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a .工作定额。 b .标准化。 c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 .差别计件工资制。 e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另外,与泰罗同时代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和甘特等也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

海洋生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生命有机体的起源、分布、形态结构、进化与演替特征、生命过程及其规律,并探索海洋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海洋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本课程主要介绍海洋生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功能、习性和分布、生殖与发育、资源开发与合理持续利用、各生物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使学生对海洋生物类群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2.设计思路: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生物学》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的形态学、分类学、习性、分布以及各生态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教学思路如下:1)介绍海洋生物学的概念和特点、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2)简述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及海洋生物对海洋环境条件的适应;3)讲述海洋生物的分类与特征,主要介绍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海洋真菌、海洋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包括海洋鱼类、海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4)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基础生态学等;并行课程:环境海洋学、环境微生物学、 - 1 -

环境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态毒理学;后置课程:海洋生物学实验、生物海洋学。 本课程与上述课程构成了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物与化学方向有关海洋生物与生态的课程群,内容和要求各有侧重、联系密切。 二、课程目标 《海洋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海洋生物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功能、习性和分布、资源开发与合理持续利用、各生态类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各生态类群的研究方法等,使学生对海洋生物类群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授课与讨论、课外作业等形式,要求学生做到课前提前预习教材相关章节、课后完成课下作业;教学过程中,重点内容会组织小组讨论,由学生分组针对特定的科学问题做调研,并以PPT的形式课上报告,交流讨论。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文献和背景资料阅读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 1 -

海洋生物学复习题

海洋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 初级生产者: 具有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将简单无机物合成高能有机物质的细菌、藻类或其它 绿色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 2. 河口:河流进入海洋的区域,该区域的盐度在淡水与海水之间变化。 3. 赤潮:指海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使藻类等生物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恶化,水中缺氧, 鱼类大量死亡。 4. 溶解潜伏热:1 克的冰在同样温度下溶解为1 克的水所产生的热量。 5. 孤雌生殖:只有雌性个体参与的单性生殖方式。 6. 光照层:海洋中的表层,在该水层中的光线能够保持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 7. 浮游植物:在海洋中随水漂流的微型植物,个体多小于20 微米。 8. 牧食食物链:生物链的起点为活的海洋藻类,可以是浮游植物、也可以是大型藻类。 9. 共生关系:对共生生物和宿主都有利的关系 10. 潮间带:海岸张周围涨潮时的海平面与退潮时海平面之间的地区,称为潮间带,即位于低潮线与高 潮线之间的地区。 11. Salinity :水中总的含盐量称为盐度,以千分比的形式表示。 12. 最低含氧带:在水深1000 米左右,由于水中动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消耗氧气的速度 与氧气的产生速度相当,而导致溶氧量低的地带。 1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的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终又回到 环境中。其路线包括有生命阶段和由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生命阶段,共同组成此循环。 14. 食物链:能量和营养沿着生态系统中有生命活动的生物群落所经历的路线称为食物链,分为牧食链 和碎屑食物链。 15. 寄生:存在于两种生物之间,一方受益,一方受到损害,受到损害的生物为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栖 息场所。 16. 游泳生物:具有自主游泳能力和生物。即可以抵抗波浪而游动的生物。 17.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是研究生活在海洋中的生命有机体的科学。 18. 归纳:由各个独立的观察结果而得到普遍性原理的过程。 19. 演绎:从普遍性的原则推理出特定结论的过程。 20. 大陆架:大陆边缘最浅的地方 21. . 熔化潜热:熔化潜热是指当物质加热到熔点后,从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 22. 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23. 表层流:在近岸区域自海面向下至1—3 米水层的流动;在深海区域,自海面往下至10米水层内的 流动。 24. 初级生产力:当自养生物生产的有机物多于其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时,净增 25. 长的有机物 26. 盐度: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27. 扩散:分子从高浓度的地方向低浓度的地方运动的过程 28. 原核生物: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生物。 29. 原生动物:原生生物界中较为接近动物的一类真核单细胞生物。 30. 异养生物:不能自己生产所需食物,必须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的生物 31. 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由二氧化碳、水等合成有机物的生物。 32. 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产生与原始细胞相同的细胞,具有成对染色体(二倍细胞或2n) 33. 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产生单倍细胞(n或1n),如同配子(海藻中的抱子),因为它们含有亲本染色 体数目的一半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名词解释(15分必拿)

专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15分必拿) 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人际技能:它或称人文技能,亦称人事技能,它是指成功地与別人打交道并与別人沟通的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它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理论,它认为经济利益是驱动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从静态的观点分析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5.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的制度。 6.数量管理理论: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以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化和决策。 7.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环境寻求相应的

管理模式。 8.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9.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注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10.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11.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12.国际化经营:它涉及两个或更多囯家的经营活动,或者说其经营活动被国界以某种方式所分割。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 13.信息: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4.信息的加工:是指对釆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別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15.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16.确定型决策:是指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各种情况都非常明确,决策者确知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条件、决策过程及未来的结果,在决策过程

世界海洋生物学研究历史

世界海洋生物学研究历史 海洋生物学是海洋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关注海洋生物本身,在细胞、机体和种群水平上,研究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以及行为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杨万喜 2012)。自古以来,人类就因为捕鱼、航海等活动与海洋发生着关系,逐步了解一些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但是,海洋生物学作为一门系统学科的历史较短(沈国英施并章 2002)。 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四世纪),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在《动物志》中记述了170多种海洋生物,按现代分类包括有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蠕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原索动物、鱼类、爬行类、海鸟、海兽等十多个主要动物类群,其中海洋鱼类即有110多种(价值中国网站 2006 )。而在中国,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刊行的中国《黄帝内经》中,就也已经有了用墨鱼治病的记载。更不要说公元前一世纪前成书的《尔雅》,不仅记载有海洋动物,甚至还有海洋藻类。还有公元初古罗马普利尼乌斯的《自然历史志》,记录了170多种海洋生物。中国明朝屠本睃的《闽中海错疏》,记载有200多种海产生物(价值中国网站 2006 )。不仅如此,《闽中海错疏》即是我国也是世界比较早的一部水产经济动物志,又是动物学从以实用为主向系统动物学方向发展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闽中海错疏》比较全面地记载了福建的水产动物,包含不少动物形态、生态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湖南省科普网 2010)。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人类就已经体现出了对海洋生物学的巨大好奇以及浓厚兴趣。尽管那时还没有海洋生物学的这个学科观念,但这并没有阻止人类对海洋生物的探索。这便是海洋生物学的萌芽阶段。 随着自然科学和航运事业的发展,海洋生物学进入到了科学的研究时期。海洋生物学逐渐由萌芽阶段向初始阶段迈进。一些科学家开始进行零星的调查。例如,1674年,荷兰列文虎克最先发现海洋原生动物;1777年,丹麦米勒开始应用显微镜观察北海的浮游生物;英国的Forbs用底托网采集并观察底栖生物,提出海洋生物垂直分布的分带现象——潮间带(littoral zone)、昆布带(laminarian zone)、珊瑚藻带(coralline algae zone)以及深海珊瑚带(deep sea coral zone)并且按深度将爱琴海分成九个带和发表《英国海产生物分布图》(沈国英郭丰黄凌风施并章 2010)。以后科学家们也相继进行了多次大范围的海洋生物调查。19世纪前期,爱伦贝格在海洋中发现硅鞭藻类;英国达尔文对他在1831~1836年“贝格尔”号航海中采集的蔓足类和珊瑚类,进行了出色研究;德国米勒于1845年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和研究海洋浮游生物。1908~1913年,丹麦彼得松的工作奠定了海洋底栖生物定量研究的基础;1946年,美国佐贝尔的《海洋微生物学》奠定了海洋微生物,主要是海洋细菌的研究基础(价值中国网站 2006 )。 此外,海洋生物学的一些概念、术语也陆续被提出来。例如,1887年Hensen首先使用“浮游生物”(plankton)一词,1891年德国的Haeckel首先提出“底栖生物”(benthos)和“游泳生物”(nekton)两个名词,这是迄今为止仍继续沿用的海洋生物三大生态类群(沈国英施并章 2002)。此时,海洋生物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门系统的学科。 19世纪下半叶开始,出于自身的好奇心理,各国竞相派出海洋考察船,海洋生物的研究工作日益兴盛。各国的海洋生物学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最有名的海洋考察是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历时三年多(1872~1876)的环球调查,学者们采集了大量深层和中层生物,出版了50卷巨著,所记载的生物的新种达4400多个,使当时已知的海洋生物种数翻了几番(沈国英施并章 2002)。各国在此期间也设立了许多考察站,相继建立了许多海洋生物研究机构(最古老的海洋生物研究机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洋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872年,1874年正式开放。1888年,英国海洋生物学会成立了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美国于1888年在伍兹霍尔建立海洋生物研究所等等(价值中国网站 2006 ))这对海洋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初至50年代可以认为是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海洋生物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大量的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定量研究。例如,对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数量分布的研究等等。而且,在游泳生物上,人类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例如研究人员开始对一些鱼类的分布、洄游和数量变化等开展调查(沈国英郭丰黄凌风施并章 2010)。这对捕鱼业以及鱼类研究专家积累了很多珍贵的材料资源。

宁波大学2016年考研真题【013海洋学院】741生物化学(B卷)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科目代码:741适用专业:海洋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科目代码:741适用专业:海洋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科目代码:741适用专业:海洋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7.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 A.鸟氨酸B.胍氨酸C.精氨酸D.精氨琥珀酸 18.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缺乏辅酶或辅基 19.在大脑和肌肉组织中,线粒体外的NADH+H+经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氧化,能产生几个ATP? A.1.0B.1.5C.2.5D.3.5 20.以下哪一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中都发挥作用?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激酶 C.果糖-1,6-二磷酸酶D.己糖激酶 21.在真核生物中,下列哪个过程不发生在线粒体上? A.磷酸戊糖途径B.氧化磷酸化 C.三羧酸循环D.丙酮酸氧化脱羧 22.下列哪种动力学特性属于酶的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A.Vmax不变,Km下降B.Vmax不变,Km增加 C.Vmax降低,Km不变D.Vmax下降,Km下降 23.由维生素B6参与形成的辅助因子是下列哪种酶活性必需的? A.谷丙转氨酶B.丙酮酸脱羧酶 C.L-乳酸脱氢酶D.琥珀酸脱氢酶 24.以NADP+作为氢受体形成NADPH+H+的代谢途径是: A.糖酵解B.三羧酸循环C.磷酸戊糖途径D.糖原异生 25.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的逆转录酶在宿主细胞中合成负链DNA所用的引物是:A.tRNA B.mRNA C.rRNA D.5S rRNA

第1-14章广东专插本管理学练习题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 3.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度引起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然而,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出现,反映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那种说法( )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4.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在()。 A.计划 B.决策 C.组织 D.协调 5.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A.管理的实践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变动性 6.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并付诸实施,这就是管理的()职能。 A、领导 B、决策 C、计划 D.组织 7.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的实现。 A、管理目标 B、组织决策 C、管理决策 D.组织目标 8.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二、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做出决策,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3.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4.经济环境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关系,是组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2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泰罗 D.大卫.李嘉图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美国泰罗的()就是其中之一。 A、科学管理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行政管理理论 D.行政组织理论 5.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学说。 A.行为科学 B.人文关系 C.社会关系 D.人际关系 9.()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A.迈克尔海默的《企业再造工程》 B.孔茨的《管理学》 C.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

海洋生物学考研

海洋生物学 一、专业介绍 海洋生物学(070703)隶属于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是海洋科学的一个主要学科,主要研究海洋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类和分布、发育和生长、生理、生化和遗传,特别是海洋生态。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海洋生物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厦门大学为例: (01)海洋浮游动物学 (02)海洋鱼类学 (03)海洋动物生理学 (04)海洋生态学 (05)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学 (06)海洋动物生化遗传学 (07)海洋微生物学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海洋生物学的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利用近代水生生物学、藻类学、微生物学和水产养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海洋微生物、动物和藻类等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技术。有严谨的求实态度和科学作风,品格端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畅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进行学术交流。 3、专业特色 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极为丰富,且随着海洋调查手段和开发技术的改进而不断地发展。与其它相关学科相比,海洋生物学的发展受到调查手段和工具设备的影响较大,因此,该专业的发展亟待调查和实验手段、仪器的革新。另一方面,海洋生物学不但与海洋渔业生产直接相关,同时为海洋生态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等研究提供依据。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或(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40)单独考试英语 (620)细胞生物学或(625)海洋科学导论 (832)生物化学或(840)普通物学(海洋系) (注:以厦门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海洋生物学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宁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汕头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浙江海洋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烟台大学等。 三、相同一级学科下设的其他相近专业 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 四、相关课程设置 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海洋生物学的硕士必修课程有: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基础英语、专业外语、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学、专业外语、海水养殖学、海洋微藻培养技术、海洋病原微生物、生化分离工程等。 五、就业前景 人类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海洋生物学研究将在本世纪自然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发展将在解决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增长、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三大难题方面起突出作用。该学科应用广泛,海洋生物与

2004年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考研真题

2004年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考研真题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鱼类的洄游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渔业资源管理模型有哪些剩余产量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业管理包括哪两个主要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获量预报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写出逻辑斯蒂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6、Ricker繁殖模型_的表达式中__R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__,a、b为模型参数。 7、种群鉴别的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国海域的渔场按鱼类资源的分布水深范围和作业特点可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渔业资源评估研究主要包括哪两方面内容,一是生产性的,主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决策性的主要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渔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10、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占中国各种乌贼总产量的大半,为机轮和群众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鱼类年龄鉴定中验证年轮的常用方法有() a、测量鳞片边缘增长值 b、观察记录各月鳞片年轮特征出现的频率 c、测量眼睛直径边缘的增长值 d、测量耳石边缘增长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