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出题趋势及考研重点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出题趋势及考研重点

1 / 16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d5148356.html,

2014年育明教育复试保录班9800元,不过全退!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按书本和考查点可以分为前言(第一章和第二章,现在一般不考)、消费者理论(第三章)、生产者理论(第四章和第五章)、市场论(第六章和第七章)、分配论(第八章和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十章,其中一般均衡论可以不看)以及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十一章),这七个部分,这是微观的大体框架,是首先要弄明白的,当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需要大家多看书理解和总结的。最后两章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市场失灵怎样违背了帕累托最优,然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另一个是各种市场的福利或者效率的比较。最后两章除了一般均衡论部分,其他的章节因为话题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而且与前面章节内在联系紧密,是每年微观的出题重点,希望大家务必弄清。

至于分配论部分,因为比较难理解,理解了也不好记忆,而且与老马的分配观不是特别相容,个人感觉考的可能性不大,重点只有一个,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上方弯曲,08年也已经考过,估计这部分以后考的话应该是考要素的需求曲线问题。市场论从大题(简答和论述)来说一是和最后两章结合出题(刚才讲过),二是第六章中的完全竞争三个行业(不变、递增、递减)的曲线问题,三是第七章中的两个模型(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应该是这些了。生产者理论和消费者理论这几年大题考得少了,因为比较好理解记忆,并不是说他们不重要了,而是大家水平提高了,重点关注:三种物品的两个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均衡、生产的三个区间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等几个问题。这是微观的大的方面,关键还是把书看透彻。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其实就是考察流派间的比较,这从历年的试题可以看出,而且宏观本身讲的也是大题,从08年起,以前不怎么设涉及的国际经济理论部分也开始考了,这与当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也应该是以后考察的重点,希望大家重视,选一本专门的国际经济学教材看看。具体来说,除了国际经济部分外,有以下几个重点:IS-LM 模型(所有与之相关的都要弄懂,尤其是其斜率及其含义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用大小之间的关系)、AD-AS 模型(不用多说了吧,每年的超重点,尤其是涉及到新凯恩斯和新古典之间的比较)、新古典增长理论(相当重要)、货币主义和凯恩斯和古典经济学之间有关货币的一切比较。以上应该是宏观的重点和考点,没有具体的按章节详细介绍,是因为宏观特殊性决定(主要是流派的比较和争议),希望大家在看书时能自己总结,多多体会。

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首先要明白,这部分主要讲的是马克思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两部分,而后者一般不考,因此,资本主义只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经济学,也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的基本理论,它原自老马的经典著作《资本论》,所以,大家在看不同版本书时如有争议,个人认为,以资本论为准,这是先和大家要说清楚的,这样看书时可以减少盲目。

老马的政治经济学从考试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资本的生产过程[包括:导论(一般就考研究对象这一个问题)、劳动价值论(商品和货币)、剩余价值论(绝对和相对)、工资(一般不考)和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2 / 16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d5148356.html,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和地租论]。

大家在看书时按照这个大的框架复习,应该会感觉轻松不少,具体的更为详细的请大家看书。总之,这部分侧重与考察对老马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其中逻辑关系的把握,以及记忆能力。

[关于每天时间分配]

微观和宏观各1小时,马经和社经每天交替各1小时,应该够了。

大家要注意的是,从考试的角度讲,微观和宏观是分开的,因此我们最好讲这两科同时复习,这样也可以避免看了微观忘了宏观,或者看了宏观忘了微观。

[关于答题方法]

西经部分有图的话一定要划出来,因此最好准备一只铅笔和直尺,另外前提,假设,内容(写清1、2、3、4~~~~~),结论,评价(我的看法)等等,要有层次,有逻辑的展述开来。 马经部分先写老老马认为,要点,理论意义,我的看法。社经部分,基本理论,中央文件(领导人报告),我的看法等等。

计算题是越来越复杂了,不再是送分题,对大家的计算水平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总的来说,这部分不难,实在计算不出,那就写上你知道的,然后果断放弃,等做完后面的再回头解决。

总结一下:个人看法很重要,虽然可能你没有自己的观点;逻辑层次一定分明;字迹一定要清晰;自数不求多但求论述全面。

[不是最后的话]

考人大经济学金融学需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希望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如果选定好了,那就努力的复习,不到最后誓不摆休!而且只要付出行动和努力还是可以的,毕竟人大的题不难,很固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