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泵设计说明书

水泵设计说明书

水泵设计说明书
水泵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第二节水泵机组的选择 (4)

2.1 水泵选择 (4)

2.2 水泵参数 (5)

第三节基础尺寸确定 (6)

第四节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计算 (7)

4.1 流量Q (7)

4.2 吸水管路的要求 (7)

4.3 吸水管路直径 (7)

4.4 压水管路要求 (8)

第五节泵房形式、机组和管道的布置 (8)

5.1 泵房形式 (8)

5.2 基础布置 (9)

5.3 机组的排列方式 (9)

5.4 机组与管道布置 (9)

5.5 设备布置尺寸 (9)

第六节精确确定水泵扬程 (10)

6.1 管道特性曲线的绘制 (10)

6.2 水头损失计算 (11)

第七节消防校核 (12)

7.1 消防流量 (12)

7.2 消防扬程 (12)

第八节辅助设备的选择 (12)

8.1 计量设备 (12)

8.2 起重设备 (13)

8.3 排水设备 (13)

8.4 通风设备 (13)

第九节泵站标高 (13)

9.1 水泵安装高度 (13)

9.2 泵房中各标高确定 (14)

第十节设计感想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

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设计计算技巧和编写说明书及绘图能力;

4、为适应工作需要打一下的基础。考虑美观以及便于施工等要求,根据可

能和合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工程枢纽的布局,建筑物的结构型式,材

料和施工方法等。

二、设计题目:平顶山城市净水厂送水泵站

三、设计原始资料

1、任务书

平顶山城市所需用水量118044 m3/d,用水最不利点地面标高69.31 m、服务水头20 m,泵站处的地面标高

65.10 m、水池最高水位64.60 m、水池最低水位标60.60

m,经计算管网水头损失19.58 m。试进行泵站工艺设计。

2、地区气象资料:

最低气温:-5~15℃,最高气温:35~41℃,最大冰冻深度15㎝。

3、泵站地址1∕100~1∕500地形图(暂缺)

4、站址处要求抗震设计:

烈度为7°。

5、电源资料:采用双回路供电,电压等级为:220V、380 V、10KV。

四、课程设计内容

城镇给水厂送水泵站扩初设计。

五、设计成果:

1. 说明书:概述:包括设计依据、机组选择、台数、泵站形式和建筑面

积、启动方式等。

2.计算书:按教材中所要求步骤计算,写明计算过程并附必要草图。

图纸:泵站平、剖面图各一张(比例1∕50~1∕200)。

六、设计依据

1、《水泵与水泵站》教材

2、《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十、十一册

3、《快速给排水设计手册》第四、第五册

七、设计时间安排

给水排水工程泵站课程设计时间18周一周(2010年12月27日—31日),要求学生集中时间完成全部内容,时间安排如下:

1、基础资料收集0.5d

2、泵站规模计算及运行方式确定1d

3、水泵选型及泵房布置0.5d

4、泵房平面图、剖面图绘制2d

5、整理设计计算书和说明书1d

八、设计纪律要求

1、设计中要自主完成,杜绝抄袭现象。

2、正常上课期间所有设计学生必须到教室进行设计,上午8:00 ~ 12:00,下午2:00 ~ 3:45,不得迟到和早退。

3、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实行不定期点名制度,两次无故不到者设计成绩降级。四次无故不到者设计成绩为不及格。

4、由于设计时间较紧,希望同学们克服困难,按时、认真完成本次设

计任务。

九、成绩评定

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设计期间的设计图纸、设计计算说明书、答辩、出勤等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其中,设计图纸占50%,设计说明书占30%,答辩占10%,出勤占10%。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优:能认真完成设计指导书中的要求,设计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图纸整洁、绘制标注规范,设计方案合理,思路清晰,设计说明书内容充实工整,应用理论正确,有创新性。答辩正确,设计期间出满勤。

良:能较好的完成设计指导书中的要求,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设计思路较清晰,平面布置合理、图纸绘制标注规范、整洁,设计认真,应用理论正确,答辩正确,设计期间出满勤。

中:能完成设计指导书中的要求,平面布置基本合理、图纸绘制规范、字体和数字标注较整洁,设计较认真,应用理论基本正确,答辩基本正确,设计期间出满勤。设计方案基本合理。

及格:能基本完成设计指导书中的要求,设计思路欠佳,平面布置欠合理、图纸绘制规范、字体和数字标注欠整洁,应用理论无原则错误,答辩时问题回答不全面正确,设计期间有缺勤现象。设计图纸一般。

不及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以不及格论:1)未达到设计指导书的基本要求。2)设计出现原则性的错误,图纸绘制有明显错误、字体和数字标注不整洁,应用理论有原则错误,回答问题错误。3)设计缺勤累计达三分之一以上者。

十、设计日期:2010年12月27日——31日

交图日期:2010年12月31日下午16:00

十一、指导教师:

朱伟萍杨广建王远红谭水成

环境与市政系给排水教研室

2010年12月

第二节 水泵机组的选择

2.1 水泵选择 1. 水泵流量

最高时最高时的用水量为7743.57m3/h

2 水泵扬程

H=c Z +0H +

∑h +∑泵站内

h

+2=Hst+∑h =32.87+19.58=52.45 m

其中 c Z —地形高差(m );0H —自由水压(m);∑h —总水头损失(m);

∑泵站内

h

—泵站内损失(初步估计为2m )。

选泵的主要依据:流量、扬程以及其变化规律

①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②型号整齐,互为备用 ③合理地用尽各水泵的高效段

④要近远期相结合。“小泵大基础 ”

⑤大中型泵站需作选泵方案比较。

根据上述选泵要点以及离心泵性能曲线型谱图和选泵参考书综合考虑初步拟定以下:

选择水泵选500S59A 型水泵三台,同型号备用泵一台。

2.2 水泵参数

500S59A 型单能双吸式离心式水泵性能参数如下:

流量Q=1500~2170m 3/s ,扬程H=57~39m ,转数n=970r/min,泵轴额定功率:N=333kW ,电动机型号为Y400-54-6型异步电动机,配电机功率为400 kw ,效率为72%~74%。

表2 500S59A 型水泵外型尺寸(不带底座)(单位:m )

表3 进口法兰尺寸 表4 出口法兰尺寸

500S59A 型泵工作曲线图

500S59A型泵安装尺寸

第三节基础尺寸确定

机组基础的作用是支撑和固定机组,便其运行不致发生剧烈震动,更不允许产生基础沉陷。因此对基础的要求如下:

a)坚实牢固,除能承受机组的静荷载外,还能承受机械振动荷载。

b)要浇在较坚实的地基上,不宜浇在松软的地基或新填土上,以免

发生基础下沉或不均匀沉陷。

结合以上要点及所选泵的类型,本次设计选用混凝土块式基础。由于所选泵均不带

底座,所以基础尺寸的确定如下:

基础长:L=水泵地脚螺钉间距(长度方向)+(400~500)

基础宽:B=水泵地脚螺钉间距(宽方向)+(400~500)

基础高:H=(2.5~4.0)×(W

水泵+W

电机

)/(Lβρ)

因此,500S59A 型泵:

L=B+L2+L3+(400~500)=1000+1167+580+453=3200㎜ B=A+450=710+450〈B+450=1250 取1250㎜

H=3.0×(3000+2235)÷(3.2×1.25×2400)=1630 取1700㎜ 电机基础高H 0=1700+800-400=2100 ㎜

其中 水泵W —水泵重量(kg );电机W —电机重量(kg );L —基础长度(m )

B —基础宽度(m );ρ—基础密度(kg/m 3)(混凝土密度ρ=2400 kg/m 3

)

第四节 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计算

4.1 流量Q

Q1=6000/3=2000m3/h= 555.56m 3/s

4.2 吸水管路的要求

① 不漏气 管材及接逢 ② 不积气 管路安装 ③ 不吸气 吸水管进口位置

④ 设计流速: 管径小于250㎜时,V 取1.0~1.2 m/s 管径等于或大于250㎜时,V 取1.2~1.6 m/s

4.3 吸水管路直径

一台300S59型水泵工作时,其最大流量Q=555.56L/s ,为吸水管和压水管所通过的最大流量,根据公式v Q D N π/4=计算得: 取经济流速为2 ms 可得吸水管管径为0.5848 m

取吸水管管径为DN=600mm 。管材为钢管,i=o.0074

4.4 压水管路要求

①要求坚固而不漏水,通常采用钢管,并尽量焊接口,为便于拆装与检修,在适当地点可高法兰接口。为了防止不倒流,应在泵压水管路上设置止回阀。 ②压水管的设计流速:管径小于250㎜时,为1.5~2.0 m/s

管径等于或大于250㎜时,为2.0~2.5 m/s

出水管流速取2.5ms 。可得压水管管径为0.53m,去管径为DN=500mm 。i=0.0156

每台水泵都单独设有吸水管,并设有手动常开检修阀门,型号为1045-T

W

Z , DN =600mmL =540mm ,W =678kg 。

压水管设有电动操作阀,型号D971X (H 、F ),DN =200mm ,L =60mm ,W =57kg 。

手动常开检修阀门,型号为1045-T

W

Z ,DN =200mm ,L =330mm ,W =117kg 。并设有联络管(DN =300mm ),由两条输水干管送往城市管网。

为预防停泵水锤,每台水泵配有液压缓闭蝶形止回阀,型号HBH41H-10,DN=200 L=152mm ,W =114kg 。

泵房内管路采用直进直出布置,直接敷设在室内地板上。

第五节 泵房形式、机组和管道的布置

5.1 泵房形式

Hs=10-[NPSH ]p+V12/2g=10-4.4+0.05=5.55 m

根据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H=60.60 m和水泵Hs=5.55m的条件,确定泵房为

矩形半地下式。

5.2 基础布置

基础布置情况见取水泵站祥图。

泵机组布置原则:在不妨碍操作和维修的需要下,尽量减少泵房建筑面

积的大小,以节约成本。

5.3 机组的排列方式

采用机组横向排列方式,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布置紧凑,泵房跨度小于双吸式泵,不仅管路布置简单,且水力条件好。同时因各机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便于选择起重设备。

5.4 机组与管道布置

为了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泵房内的面积将四台机组交错并列成两排,两台

为正常转向,两台为反向转向,在订货时应予以说明。每台泵有单独的吸水管、

压水管引出泵房后两两连接起来。

5.5 设备布置尺寸

1.相邻主机之间距离一般为1-2m。高压取大值。在此取2m。

2.、相邻主机和辅助机器设备之间不小于0.7m

3、主机组和电气设备之间距离不小于2.0m

4、泵房全通道去1.5m。

第六节精确确定水泵扬程6.1 管道特性曲线的绘制

管道特性曲线的方程为

H=H

+∑h=H ST+SQ2

ST

——最高时水泵的净扬程,m;

式中 H

ST

∑h———水头损失总数,m;

S——沿程摩阻与局部阻力之和的系数;

Q——最高时水泵流量,m3/s

∑h=19.58 m

有第二节可得Hst=20+8.71+2=30.87 m

S=19.58/555.562 =0.0000634

水泵并联工况点的求解图

6.2 水头损失计算

①吸水管路中水头损失∑h s :

∑h s =∑h fs +∑h ls 1、吸水管路沿程水头损失:

∑h fs =l 1×i s =0.0074×6.870=0.05m

2、局部水头损失:

∑h ls =(ζ1+ζ2)g

v 222

+ ζ

3

g

v 211

式中 ζ1———吸水管进口局部阻力系数,ζ1=0.075

ζ2 ———DN600×8钢管闸阀局部阻力系数,按开启度

d

a

=0.125考虑,ζ2=0.45;1.905 ζ

3

———偏心渐缩管DN700×500 ,ζ3=0.80

则 ∑h ls =(0.75+0.45)×8.9226.12?+0.2×8

.9281.12

?=1.034m

所以吸水管路总水头损失为:∑h s =∑h fs +∑h ls =1.034+0.05=1.084m ②压水管路水头损失∑h d :

∑h d =∑h fd +∑h ld

1、压水管路沿程水头损失:

∑h fd =il=0.0039×4+0.00323×10+0.00843×5=0.08m

2、局部水头损失:

∑h ld =(ζ1+ζ2+ζ3+ζ4)·g

v 22

2

式中 ζ1———止回阀局部阻力系数:0.41; ζ2———手动闸阀局部阻力系数:0.06;

ζ3———压水管上的电动闸阀局部阻力系数:0.06;

ζ4———同心渐扩管局部阻力系数:0.21;

∑h

ld =(0.41+0.06×3+0.21+0.31+1.02)×

8.9

2

81

.12

=0.63m

所以压水管路总水头损失为∑h

d =∑h

fd

+∑h

ld

=0.08+0.63=0.71m

水泵扬程 H=30.87+19.58+1.084+0.63=51.78 m《选泵扬程=52.45 ,所选水泵符合要求。

第七节消防校核

7.1 消防流量

Qx=6000/3.6+300=1966.67L/s

7.2 消防扬程

Hx=2+30+8.71+10+2=52.71m

由上图水泵并联工况点的求解图可知三台水泵符合选泵要求。

第八节辅助设备的选择

8.1 计量设备

在送水管设有电磁流量计,采用MT900F系列,DN500mm。

8.2 起重设备

选取LD-A型电动单梁起重机,运行速度30m/min,,起重重量2t,跨度14m,起升高度12m。

根据起重机的要求计算确定泵房净高度12m。

8.3 排水设备

为了保持泵房环境整洁和安全运行,必须排出水泵填料盒滴水、闸阀和管道接口的漏水,检修设备时泄放的存水以及地沟渗水等。因此沿基础设一条集水槽,泵房一角设1500*1500*2000的集水坑,内置一台QD78-65型潜水泵。

8.4 通风设备

本水泵站采用自然通风。

第九节泵站标高

9.1 水泵安装高度

H

ss =Hs-∑

hs

-v

1

2/2g=5.55-1.084-0.018=4.04 m

泵轴标高=吸水间最低水位+Hss=60.6+4.04=64.64m

9.2 泵房中各标高确定

-0.4

①泵房内底地面标高=泵轴标高-h

1

=64.64-1.3-0.4

=63.31 m(0.4为基础突出地面高)

②水泵基础顶标高=泵轴标高+H

=64.64+0.5=65.14m

1

③水泵基础底标高=64.64-0.8=63.2m

④电机基础顶标高=64.64+1.2=65.84m

第十节设计感想

这是我们第一次做泵站设计。起初不免有些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但是后来逐步走上了轨道。通过这一周课程设计,从以前对泵与泵站这门课的懵懂和一知半解,加之对各种资料的研究分析、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渐渐于脑中形成清晰的轮廓;且所搜集资料中有不少为学长们的毕业设计,我们更能从于自身的对比中看见差距,认真反思。总之,课设虽然比较难,有些棘手,但是通过我们的配合、感悟及老师的答疑,我对这门课的了解和掌握上升了一个高度。

做课程设计过程中最大的感想是我们自己的知识储备还很不够,很多知识点都要现查书,或是在网上搜。在做课设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课上没有接触到的东西,受益良多。这让我们明白,书本是死的,而应用是活的。一些专业人才是把知识学透,学精了。这次的课程设计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工科生

所应有的素质:耐心、严谨。它不仅给了我们自主学习的机会,也给我们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为我们将来走入社会学会与他人合作创造了条件。

由于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加之设计者水平有限,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在所难免,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水泵与水泵站》教材

2、《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十、十一册

3、《快速给排水设计手册》第四、第五册

最新水泵设计说明书(参考)

目录 摘要 绪论 1.矿水的来源及性质 2.新形势下对排水系统的要求 3.设计的指导思想 4.有关的方针政策 5. 设计原始资料的估似 第一章.设计必备的原始资料和设计任务 1.1设计原始资料 1.2设计任务 第二章.初选排水系统 第三章.设备选型 3.1定水泵参数、选择水泵型号和台数 3.2选择水管 3.3水泵装置的工况 3.4筛选方案、校验计算 第四章. 确定泵房、水仓和管子道尺寸并绘制泵房布置图4.1估算泵房尺寸 4.2经济计算 4.3确定泵房、水仓和管子道尺寸 第五章.论述水泵注水方式及底阀泄漏与防治 5.1水泵的注水方式 5.2水泵底阀产生泄漏的原因 5.3消除和防止水锤破坏作用的措施 5.4水泵底阀堵塞的防治 参考文献

矿井主排水设备选型设计 摘要: 认真分析题目要求,根据矿井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应用历史设计经验,结合煤炭行业发展现状,确定以严格遵守《矿井安全规程》和《煤矿工业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有关条款为依据,以安全可靠为根本,以投入少、运行费用低为原则的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资料,拟估矿井条件,确定矿井对排水系统的具体要求:通过多种渠道掌握给排水行业最新信息,初步选择排水方案并对设备选型,进行相关计算,确定设备工况;校验水泵的稳定工作条件、经济运行条件,排除不合理方案。对所剩方案进行经济核算,以吨水百米费用和初期投入为指标筛选出最终方案。 选择系统配套附件,根据各设备外形尺寸及安装要求,并考虑其运行条件,最终确定泵房及管路的布置图。 最后对水泵的充水方式及底阀泄漏与防治进行专题论述。

绪论 ⑴对排水系统的要求 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随时都有各种来源的水涌入矿井。只有极少数例外的矿井是干燥。将涌入矿井的水排出,只是和矿水斗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涌入矿井的水量。特别是防止突然涌水的袭击,对保证矿井生产有重要意义。 矿井排水设备不仅要排除各时期涌入矿井的矿水,而且在遭到突然涌水的袭击有可能淹没矿井的情况下,还要抢险排水。在恢复被淹没的矿井时,首要的工作就是排水。排水设备始终伴随着矿井建设和生产而工作,直至矿井寿命截止才完成它的使命。因此,排水设备是煤矿建设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它对保证矿井正常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排水设备能在安全、可靠和经济的状况下工作,必须做好确定排水方案,选择排水设备,进行布置设计,施工试运转,直到正常运行各环节的工作。 ⑵矿水 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涌入矿井的水流称为矿水。 ①矿水来源 矿井水的来源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地面水是江、河、湖、溪、池塘的存水及雨水、融雪和山洪等,如果有巨大裂缝与井下沟通时,就会造成水灾。地下水包括含水层水、断层水和老空水。地下水在开采过程中不断涌出。 ②涌水量 矿水可以用单位时间涌入矿井内的体积来度量,称为绝对涌水量。一般用“q”表示,其单位为m3/h。涌水量的大小与该矿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水文地质及气候等条件有关;同一矿井在一年四季中涌水量也是不同的,如春季融雪或雨季里涌水量大些,其他季节则变化不大,因此前者称最大涌水量,而后者称为正常涌水量。 为了对比不同矿井涌水量的大小,通常还采用同一时期内,相对于单位煤炭产量(以吨计)的涌水量作为比较参数,称它为相对涌水量,或称为含水系数。若以K表示相对涌水量,则 K=24q/T (m3/t)

水泵与水泵站的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基本资料 一、设计任务 完成胜利排水泵站的初步设计 二、建站目的 为对某市用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满足全市排污排涝等需求,拟在该市东区建一座排水泵站,将水排入外河,市内有一环卫河自西向东,市内外泄水流可汇入南北流向的外河—上龙河。 三、设计标准 水泵站按《泵站设计规范》和《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标准,该站为三级建筑物。 四、基本资料 1、地形资料 环卫河自西向东,河底高程4m,底宽4m,外河为南北流向。防洪堤顶高程14.5m,堤坡底为1:2.5,建站地点高程9m。 2、地质资料 建站地点地势平坦,地面下向至5.04m为素填土,夹少量碎砖、小石子、植物根,r=190KN/m3,c=17 KN/m2,内磨擦角φ=13°,[R]=80KN/m2;5.04米以下为亚粘土,r=190KN/m3,c=10 KN/m2,内磨擦角φ=18°,[R]=100KN/m2 泵站墙后回填土,r=190KN/m3,c=30 KN/m2,φ=15°,

外磨擦角取(1/3-2/3)φ。 3、水文资料 环卫河末底面高程:▽4.0m 环卫河河底宽度:4.0m 5、交通 外河可以行船,附近有公路通往市区,交通便利。 6、电源 站址附近有变电所一座,6KV输电线路经过此站。 7、排水时最高气温37°,最高水温25°。 五、其它设计依据 1、设计任务与指导书扬州大学2003 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3、《水泵站设计示例与习题》 4、《中小型泵站设计与改造技术》储训刘复新主编 5、《泵站过流设施与截流闭锁装置》严登丰著

6、《中小型泵站设计图集》 第二章泵站设计参数确定 一、设计流量确定 Q= qA=0.36×11=3.96m3/s 式中q为排水率(m3/s/KM2) A为胜利站抽排面积。 二、设计净扬程的确定 H=10.5-5=5.5m 三、设计扬程初估 H设=(1+K)H净 =1.2×5.5=6.6m 取K=0.2 四、确定最大、最小净扬程 Hmax=11-5=6m Hmin=8.5-5=3.5m

泵站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 规划部门的规划选址意见书或批准文件。 1.2 批准的方案或初步设计文件。 1.3 本工程设计依据的主要设计规范: 1.3.1 国家、地方或行业有关的设计规范、标准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3.2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1.3.3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3.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3.6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 1.3.7 《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 1.3.8 《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DB32/T 2333-2013)。 2.工程概况 2.1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47.8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7.87平方米。 2.2 建筑定位:本工程建筑物定位座标系采用城市座标系统,详见总平面建施。 2.3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抗震类别为丙类抗震建筑。 2.4 本工程建筑层数为一层。建筑总高度4.008米。 2.5 建筑的结构型式:砖混结构,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设计标高和尺寸 3.1 本室内标高采用图面所标注的吴淞高程,具体以实测为准,室内外高差:为0.30米. 3.2 尺寸及标高:一般无专门说明时,单体建筑的尺寸单位为毫米;建筑标高及总平面尺寸单位为米。其中楼地面标高以 建筑面层标高为准,屋面标高以檐口处结构面层标高为准。图中以标注尺寸为准,不应度量,最终尺寸须在现场校核准确. 结构标高详见结构施工图,各层实际标高应根据不同的建筑饰面作相应调整,凡墙内梁、板等无饰面构件以结构标高为准。 3.3 楼地面标高以建筑面层为准,屋面标高斜屋面以檐口处或平屋面结构面层为准。当无特殊说明时,楼地面建筑面层按30毫米厚度计算。 4.防火设计 4.1 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防火类别为丁类。 4.2 本建筑为一层防火区。 5.屋面防水工程 5.1 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具体构造详“材料做法表”。屋面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的规定。(Ⅱ级防水层耐用年限15年) 5.2 雨水通过屋面自由落水。 5.3 屋面防水工程应由防水专业工程队或专业防水工施工。须在防水层完工验收后,再施工面层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经质量检测部门认证。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经质量检测部门认证。 砌体工程 6.1本工程基础墙、内外承重墙所用砌体与砂浆材料、强度标号详结构施工图;非承重墙选用材料按建筑各层平面图说 明;非承重墙与其他墙、柱或楼地面连接以及门窗过梁构造应符合有关墙体标准图集构造的规定。 6.2墙体防潮:一般无地圈梁时在室内地面以下50毫米处墙体做20厚1:2防水砂浆层(加3~5%防水剂)。6.3轴线与墙厚位置的确定:当图纸无专门标明时,一般轴线位于各墙厚的中心。 6.4各层平面图标明位置的开关箱埋墙以及其他孔洞应预留,不得对砌体工程或结构构件进行破坏性开凿。 6.5各层平面图中未标明门边墙脚尺寸者一般为半砖或120毫米。 7.门窗工程 7.1门窗立樘:如采用木门单向开启时框与开启方向墙面平,其余开启方式的木门窗、塑料门窗、铝合金门窗的框一般 无专门注明时均表示居墙厚中。 7.2设计选用的门窗均采用铝合金材料,规格及配件等详见图纸说明,各类门窗应符合相关类型的门窗标准图质量要求。 7.3设计图所示门窗尺寸为门窗洞口尺寸,门窗实际加工尺寸应扣除粉刷厚度,一般无特殊说明即按四周每边20毫米空 隙考虑;门窗加工前应根据各种粉刷厚度的实际情况决定门窗的实际尺寸。 8.装饰工程 8.1 内外墙面、楼地面、楼梯踏步、顶棚等面层的材料构造做法见“材料做法表”或立面、剖面及有关详图所注。 9.地面工程 9.1 地面工程质量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要求。 9.2 混凝土地面施工时应结合柱网及变形缝设置分隔缝,室内纵向间隔可为3-6米的平缝,横向间隔可为6-12米切10毫米宽、混凝土垫层1/3厚深度的假缝。 9.3 室外地面混凝土散水、台阶构造设计无特殊说明时按国标图集 12J003《工程做法》。本工程散水厚度150毫米。各节点编号为:散水散1A/SW18、台阶台1A/SW5、坡道坡4A/SW13。混凝土散水宽度如未标明时一般为600毫米。 9.4 如有大面积荷载或特殊荷载的建筑物地面,按结构施工图施工。 10. 混凝土工程耐久性一般要求 10.1 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按规范相关条文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 10.2 环境类别:Ⅱ类环镜;环境作用等级Ⅱ-C。 10.3 混凝土强度等级:除特别说明外均为C30。 10.4 混凝土抗碳化等级:T-Ⅱ;抗渗等级:W4 ;抗氯富于渗透桂能:无;抗化学侵蚀性能:无。 10.5 结构构造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及墩墙为50mm,梁为 40mm ,板为35mm。 10.6 混凝土原材料要求:a)水泥:应符合GB175 的规定,直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b)骨料:应符合SL27 、SL234 、DL/T5144的规定,应选用质地坚硬密实、颗粒级配连续、吸水率低,孔隙率小的骨料;细骨料宜选用细度模数2.5~3.0的天然河砂或人工砂,不应使用海砂;粗骨科宜选用单粒级石子按二级配或三级配混合配制;混凝土中粗骨料最大粒径要求:31.5mm ;本工程不应使用碱活性骨料;c)水:混凝土拌和与养护宜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配合比要求:混提土的配合比应按照SL352 进行设计与试验验证;混凝土的最大用水量为175Kg/m3;最大水胶比为0.55K g/m3。 浇筑、养护要求:模扳及支架材料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其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以保证浇筑混凝土的结构形状尺才和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规定。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 接缝严密,不漏浆.混凝土的生产和原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严禁在途中和仓中加水,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不得使用振捣器平仓,捣固混凝土应以使用振捣器为主,在无法使用振捣器或浇筑困难的部位可辅以人工捣固,做到无蜂窝麻面,混凝土连续温润养护时间,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0天矿碴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5天。 10.7 裂缝控制要求:0.25mm 。 10.8 防腐蚀附加措施:无。 运行期检测维护要求:应按SL75、SL255等规定进行运行管理;定期对混凝土所处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清理附着物、污渍、垃圾,改善水质。10年进行一次耐久性能检测。混凝土接近设计使用年限时,应及时进行安全鉴定。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后,应及时评估混凝土耐久性能. 11.其他 11.1 本工程各分部分项施工质量均应符合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质量标准。 11.2 凡设计选用某标准图集有关节点,施工单位必须对照该标准图集总说明及相关内容要求进行施工。 11.3 所有建筑结构、地沟、预留洞孔,及水、电预埋管道等,施工时应与有关专业及工种密切配合施工。 11.4 施工前应对本工程土建、设备专业施工图以及工艺布置要求进行会审,由设计方负责进行技术交底,土建、设备、工艺等专业施工时应密切配合,以避免差错和返工。 11.5 基槽开挖后,应预约勘察、监理专业人员到现场验土,经验收合格并签署以后,方可往上继续施工。 11.6 色彩:门窗白色。落水管除注明者外,均采用UPVC管制作,色彩与外墙相同。 11.7 内墙阳角和底层外墙阳角,均粉1:2.5水泥砂浆每边宽40、高2000护角线,面层粉刷同墙面。 11.8 钢筋混凝土过梁和构造柱详见结构施工图。 11.9 凡木制品与墙砌体接触部分,或不外露部分均应满涂木材防腐液。 11.10 本工程所用的材料、设备制品均须提出产地证明、产品合格证明、质量保证证明等文件,以及技术指标说明,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11.11 本工程暂无地质勘查报告,地质情况请参考其他就近工程地质资料。 11.12 本工程回填土采用粘土壤,回填必须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94%。 11.13 对于泵房基础超挖部位采用8%灰土回填,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压实度不小于94%。 未经盖章的图签,出图无效。

泵站设计说明书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 2.5 万人城镇给水泵站(二级泵站)规划设计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给排水1202 学号: 1213300226、 27、 28 学生姓名:沈喻龙、李思聪、邵志春 指导教师:李强标 二○一四年十二月 1

一、送水泵站(二级泵站)设计 1.1 、设计目的 根据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H 城镇二级给水泵站设计。 1.2 、设计原始资料 1、H 城镇位于浙江省内,海拔为 900 米;土质为砂纸粘土,无地下水,不考虑冰冻。 2、H 城镇远期规划人口约 2.5 万人,最高日用水量为 4.8 万立方米 / 日。 3、泵站地坪标高为 906 米。二级泵站的工作制度,分两级:①第一级,从 22 时到 5 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 2.5%)。②第二级,从 5 时到 22 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 5.2%)。 4、H 城镇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为 921 米,该处有一座 12 层建筑,要求二级泵站供水至 第 7 层。 5、二级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6 米。 6、清水池所在地的地面标高与泵站地坪标高相同,清水池边墙距二级泵站外墙约 1.5 米;二级泵站直接由清水池吸水。 7、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 3.1 米。清水池的最高水温为 30.0 ℃、最低水温为 0℃。 8、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水量取值范围10~15%。 9、泵站变配电设施按一级负荷设置。 10、H 城镇给水系统采用低压消防制。设计着火点定为最不利点处,消防水头 为 10 米;消防时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7 米。 1.3 、设计要求 1.3.1 、说明书要求: ⑴ 泵站的设计流量、扬程,水泵的选择。 ⑵ 给水泵站高程布置及水力计算,校核水泵安装高度。 ⑶ 清水池的容积计算。 ⑷ 给水泵站平面布置。 ⑸ 高效工况点、消防校核。 ⑹ 材料一览表(含编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工程投资估算。 3 1.3.2 、图纸要求: ⑴ACAD 制图, A3。 ⑵ 泵站平面图和剖面图,应绘出主要设备、管路、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 2

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水泵与水泵站》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专业: 环境工程 学号:201120080235 姓名: 冯欣怡 2014年 1月 6日

目录 1概述 (1) 1.1 建站目的 (1) 1.2 设计任务 (1) 1.3 资料分析 (1) 1.4 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 (2) 2设计计算 (3) 2.1 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3) 2.2 初选泵和电机 (4) 2.3 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5) 2.4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7) 2.5 机组与管道布置 (7) 2.6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8) 2.7 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10) 2.8 附属设备的选择 (11) 2.9 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1) 2.10 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2) 3 参考文献 (13)

1 概述 1.1 建站目的 某市地处华东平原,为满足城市生活及生产用水需要,拟新建给水工程。根据水源及用水量资料,经取水水源方案论证,企业水厂从河流取水,本设计要求完成水厂取水泵站工艺设计。 1.2 设计任务 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 1.3 资料分析 1.3.1 地形及气象资料:某市地处华东平原,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8.6℃,最大冻土深度0.44m。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1.3.2 水源及用水量资料:设计供水量近期为12万吨/日,远期为 24万吨/日。采用固定取水泵泵房,采用两条自流管从江中取水,自流取水管全长

泵房设计说明书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设计目的及基本资料-----------------------------3 2.设计流量--------------------------------------4 3.自流管设计------------------------------------4 4.水泵设计流量及扬程----------------------------4 5.水泵机组选择----------------------------------5 6.吸、压水管的设计------------------------------5 7.机组及管路布置--------------------------------6 8.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6 9.辅助设备的选择和布置--------------------------8 10.泵站各部分标高的确定--------------------------9 11.泵房平面尺寸确定------------------------------9

设计目的及基本资料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水泵及水泵站》、《给水工程》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提高同学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地独立工作能力。设计基本资料: 1. 某中小水厂,近期设计水量6万米3/日,要求远期10万米3/日(不包括水厂自用水) 2. 原水厂水质符合饮用水规定。根据河岸地质地形以决定采用固定式泵房由吸水井中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管从取水头部取水,取水头部采用箱式。取水头部到吸水井的距离为80米。 3. 水源洪水为标高为48.7米(1%频率);枯水位标高为30.2米(97%频率);常年平均水位标高为39.8米。 4. 净水厂混合井水面标高为58.1米,取水泵房到净水厂管道长900米。 5. 地区气候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自设。 6. 水厂为双电源进行。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最后成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陕西榆林给水泵站 院(系):华清学院 专业班级:给水2010级1003班 姓名:王琳 学号:32 指导教师:熊家晴 2013年06月14日

目录 一、设计资料 二、水泵的选择 2-1设计流量 2-2设计扬程 2-3选择泵型 2-4方案组合与比较 2-4-1工况分析 2-4-2用电量分析 2-4-3能耗分析 2-4-4运行分析 2-4-5维护管理分析 2-4-6最终综合评价 三、机组基础及尺寸 3-1基础作用 3-2水泵外型尺寸和安装尺寸 3-3确定基础尺寸及校核 3-4基础施工图绘制 四、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及泵房平面尺寸

4-1机组平面布置及间距 4-2泵站内部管道布置 4-2-1吸水管布置原则 4-2-2压水管布置原则 4-2-3吸水管、压水管和联络管的走线布置 4-2-4吸水管、压水管的管径确定 4-2-5输水管的管径确定 4-2-6管配件选择 4-2-7泵站安全供水率分析 4-2-8管件表 4-2-9管材及管道敷设 4-2-10管沟尺寸确定 4-2-11管道防腐措施 4-3泵房平面尺寸 五、泵站高程 5-1确定泵轴标高 5-2泵站内地坪标高(取混凝土基础高出地坪15cm) 5-3确定泵房高度 5-3-1起重机的选择

5-3-2确定泵房高度 5-4泵房系统的高程 六、吸水井 七、辅助设备 7-1确定引水设备 7-1-1选择真空泵 7-1-2泵型、台数及外形尺寸表7-2确定排水设备 7-3集水槽 八、其他问题 8-1支墩 8-2水锤消除器 8-3仪表设备 8-4供水安全率校核 九、设计参考文献

齿轮泵设计说明书

齿轮泵设计说明书

文档仅供参考 武汉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设计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二0一三年五月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II 1绪论 (1) 1.1 研发背景及意义 (1) 1.2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 1.3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4) 1.4外啮合齿轮泵基本设计思路及关键技术 (5) 2 外啮合齿轮泵设计 (5) 2.1 齿轮的设计计算 (5) 2.2 轴的设计与校核 (7) 2.2.1.齿轮泵的径向力 (7) 2.2.2减小径向力和提高齿轮轴轴颈及轴承负载能力的措施 (9) 2.2.3 轴的设计与校核 (10) 2.3 卸荷槽尺寸设计计算 (13) 2.3.1 困油现象的产生及危害 (13) 2.3.2 消除困油危害的方法 (15) 2.3.3 卸荷槽尺寸计算 (19) 2.4 进、出油口尺寸设计 (20) 2.5 选轴承 (20) 2.6 键的选择与校核 (21)

2.7 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21) 2.8 泵体壁厚的选择与校核 (22) 总结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6) 摘要 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它靠一对齿轮的进入和脱离啮合完成吸油和压油,且均存在泄漏现象、困油现象以及噪声和振动。减小外啮合齿轮泵的径向力是研究外啮合齿轮泵的一大课题,为减小径向力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多采用的是变位齿轮,而且对轴和轴承的要求较高。为解决泄漏问题,低压外啮合齿轮泵可采用提高加工精度等方法解决,而对于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则需要采取加浮动轴套或弹性侧板的方法解决。困油现象引起齿轮泵强烈的振动和噪声还大大所短外啮合齿轮泵的使用寿命,解决困油问题的方法是开卸荷槽。 关键词:外啮合齿轮泵,变位齿轮,浮动轴套,困油现象,卸荷槽 (此毕业设计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荣誉,共有5张零件图,1张装配图,而且有开题报告、外文翻译、答辩稿,答辩ppt,保证让你的毕业设计顺利过关!先找份好的工作,不再为毕业设计而发愁!!!有需要零件

雨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

目录设计说明书 3 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3 1.1 泵站工艺流程 3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3 1.3 格栅 3 1.4 集水池 4 1.5 雨水泵的选择 6 1.6 压力出水池: 6 1.7 出水闸门 6 1.8 雨水管渠 6 1.9 溢流道 7 二、泵房 7 2.1 泵站规模 7 2.2 泵房形式 7 2.3 泵房尺寸 9 设计计算书 11 一、泵的选型 11 1.1 泵的流量计算 11 1.2 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11 1.3 选泵 11 1.4 水泵扬程的核算 12

二、格栅间 14 2.1 格栅的计算 14 2.2 格栅的选型 15 三、集水池的设计 16 3.1 进入集水池的进水管: 16 3.2 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容积计算 16 3.3 吸水管、出水管的设计 16 3.4 集水池的布置 17 四、出水池的设计 17 4.1出水池的尺寸设计 17 4.2 总出水管 17 五、泵房的形式及布置 17 5.1泵站规模:17 5.2泵房形式18 5.3尺寸设计18 5.4 高程的计算19 设计总结20 参考文献21

设计说明书 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1.1 泵站工艺流程 目前我国工厂及城市雨水泵站流程一般都采用以下方式:进入雨水干管的雨水,通过进水渠首先进入闸门井,然后进入格栅间,将杂物拦截后,经过扩散,进入泵房集水池,经过泵抽升后,通过压力出水池并联,由两条出水管排入河中。出水管上设旁通管与泵房放空井相连,供试车循环用水使用。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1.2.1 进水交汇井:汇合不同方向来水,尽量保持正向进入集水池。 1.2.2 进水闸门:截断进水,为机组的安装检修、集水池的清池挖泥提供方便。当发生 事故和停电时,也可以保证泵站不受淹泡。 一般采用提板式铸铁闸门,配用手动或手电两用启闭机械。 1.3 格栅 1.3.1 格栅:格栅拦截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起到净化水 质、保护水泵的作用,也有利于后续处理和排放。格栅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 条组成,闲置在进站雨、污水流经的渠道或集水池的进口处。有条件时应设格栅间,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清捞格栅上拦截的污物,可以采用人工,也可以采用格栅清污机,并配以传送带、脱水机、粉碎机及自控设备。新建的城镇排水泵站,比较普遍的使用了格栅清污机, 达到了减轻管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效果。 格栅通过设计流量时的流速一般采用0.8-1.0m/s;格栅前渠道内的流速可选用 0.6- 0.8m/s;栅后到集水池的流速可选用0.5-0.7m/s。 1.3.2 栅条断面:应根据跨度、格栅前后水位差和拦污量计算决定。栅条一般可采用10mm ×50mm~10mm×100mm的扁钢制成,后面使用槽钢相间作为横向支撑,通常预先加工 成500mm左右宽度的格栅组合片。

水泵设计说明书

水泵设计说明书 学校: 学号: 姓名:

一设计流量及设计扬程的计算 1.1设计流量 最大日供水量Q1=26000+221×10=28210m3/d 给水泵站拟采用分级供水,0~4点钟,每小时供水量为2.5%,4~24点钟,每小时供水量为4.5%。 Q min=28210×2.5%=705.25 m3/h=195.9L/s Q max=28210×4.5%=1269.45 m3/h=352.6L/s 1.2设计扬程 ①扬程H ST的计算 H ST=3.8+25.5+16+2=47.3m ②输水干管中的水头损失∑h Σh=23.5+2=25.5m 可得总的扬程: H=Σh+H ST=72.8m 二方案的确定 在型谱图上,扬程在47.3m和72.8m,流量在195.9L/s和352.6L/s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泵。 2.1性能参数及方案选择 做水泵的性能曲线及总和曲线 做装置需能曲线:管路的水头损失Σh=SQ2,其中S为管路系统的当量摩阻,当用水量变化时近似为常数,当Σh已知时可得S=Σh/Q2=25.5/352.62 m(s2/l2)=0.0002m(s2/l2)

由此可作管路特性曲线:H=47.3+0.0002 Q2 由图可知选用两台10sh—6的方案可行,比较合适。然后进行消防检测 2.2消防时的核算 消防时的流量:Q=110%×352.6×1.05=407.3L/s 消防时的扬程:取安全水头:2m H=2+4.3+23.5+25.5+2+16=73.3m 两台12sh—6A水泵全部开机,水泵在扬程H=73.3m处工作时出水量Q=407.3L/s<430L/s,可增设消防泵。

泵与泵站设计说明书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姓名:胡振东 学号: 5802110010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101班 指导老师:王白杨 设计时间: 2013/5/1---2013/6/1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设计部分 (4) 第三章 第一节格栅计算 (4) 第二节集水池设计计算 (6) 第三节水泵选择及机组基础的确定 (6) 第四节泵房的外形尺寸 (9) 第五节泵房辅助设备 (10)

第一章概述 一、设计背景 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1×104m3/d,二期设计规模为1×104m3/d,污水提升泵房处地面标高为26m,进水管管底标高为20m,管径为DN800,假设进水管最大充满度为1。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为: 1 A/O 调节池最高水位标高为30m。提升泵站到调节池的水平距离为 15m。污水的时变化系数取2.0,中格栅水头损失0.2m。试设计提升 泵站1 。如还需你设计提升泵站2,那还需要哪些条件。

第二章 设计计算 第一节 中格栅 2.1.1 设计最大流量Q max =Q ·k= = 4×104m 3/d =0.463m 3/s ,栅前流速 取v 1=0.4m/s 。则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有水力断面公式:Q=2h 2v 1,求得栅前水深h=0.76m. 栅前槽宽B 1=2h 1=2×0.76=1.52m 2.1.2 取格栅安装倾角α=70°,过栅流速 v=0.9m/s 。栅条间隙数: ναbh Q n sin max = =6.659 .076.001.070sin 463.0=???? (取66根) 2.1.3 格栅条宽度20mm,中格栅净间距10mm 。栅槽有效宽度: B=S(n-1)+b ·n=0.02(66-1)+0.01×66=1.96m 2.1.4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展开角1α=?20。根据计算,进水渠道渐宽 部分长度L 1: L 1=(B-B 1)/2tan α1=(1.96-1.52)/2tan20°=0.604m 2.1.5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 L 2=0.5L 1=0.5×0.604=0.302m 2.1.6 栅后槽总高度H : 取地面建筑超高为0.3m ,过栅水头损失为0.2m ,则栅后总高度:H=26.30-19.9+0.1=6.5m 2.1.7 格栅总长度L: L=L 1+L 2+0.5+1.0+ H 1/tan70°=4.74m 2.1.8 每日栅渣量: W =1.0 m 3/d

泵与泵站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一)设计目的 (1)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设计计算技巧和编写说明书及绘图能力。 (二)设计要求 1、了解和掌握泵站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具备独立进行泵站设计的能力。 2、熟悉水泵选型的基本原则,掌握水泵并联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学会通过方案对比确定最佳的水泵工作组合。 3、学会水泵站设计过程中设计图纸的表达方法,掌握其关键问题。 4、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说明书(自灌式) 〈一〉设计资料及参数 (1)城市人口90000,生活污水量为140L/(人.天) (2)进水管管底高程为24.80m,管径DN600,充满度为 75 .0 DN H (3)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为41.80m,经320m管长到处理构筑物 (4)泵房选定位置不受附近河道洪水淹没和冲刷,原地面高程为31.80m (5)地质条件为砂粘土,地下水位高程为29.30m。地下水无侵蚀性,土壤冰冻深度为0.7m (6)供电电源为两个回路双电源(因无法设事故排出口),电源电压为10kw 三、设计计算 〈一〉、泵站工艺流程

〈二〉、选泵要求 1.选泵的主要依据:流量、扬程以及其变化规律 ①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②型号整齐,互为备用 ③合理地用尽各水泵的高效段 ④要近远期相结合。“小泵大基础 ” ⑤大中型泵站需作选泵方案比较。 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泵站为合建式圆形泵站,进水方式为自灌式 〈三〉、相关设计计算 1.格栅的设计 (1)格栅的选择为中格栅格栅间隙20mm ,采用机械清渣 (2)过栅水头损失取0.1m ,通过格栅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3)过栅流速0.8m/s ,一般采用0.6~1.0m/s 。 (4) 格栅倾角60°,一般采用45°~75°。 (5) 格栅间设工作台,台面应高出栅前最高水位0.5m 。工作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施。 (6))栅槽总长度L m H I I L 27.5tan 5.00.1112=+ +++=α 6.102tan 2.18.1tan 111=-=-=αB B I m 8.0212==I I m 式中:I1—渐扩部分长度,m B1—进水渠道宽度,m a1—进水渠道展开角,一般采用20° l2—渐缩部分长度,m H —栅前槽高,m

污水泵站课程设计

污水泵站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0803 姓名:卢纬平 学号:10 指导老师:高湘 1

目录 一.水泵的选择............................................... 二.工艺设计....................................................... 三.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及泵房平面尺寸................................................... 四.扬程校核................................................... 五.污水泵站的其它辅助设备................................................... 六.参考资料................................................... 2

污水泵站工艺设计 1.污水泵站设计资料 污水泵站纳污区服务人口(任选一种)5(10、15)万人,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50 L/(人·d)。 进水管管底高程为393.00米,管径(任选一种)600(800、1000、1200)毫米。 泵站设格栅、集水池、吸水管、泵机组、出水管。 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为408.00米,经(任选一种)300(320、380、400、450)米管长至处理构筑物。 泵站选定位置不受附近河道洪水的淹没和冲刷,泵站地坪高程为400.00米。 地质条件为粘砂土,地下水位最高高程为397.50米,最低为396.20米,地下水无侵蚀性,土壤冰冻深度为0.7米。 2.设计内容 估算扬程、选择水泵、设计格栅间、设计集水池、设计吸水管和压水管、扬程校核;泵站平面布置和剖面布置(包括机组布置及辅助设施布置)。 3

污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污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污水泵站 一.概述 在工程术语中,水泵站是为大家熟悉的名词,这多半是由于水泵是属 于通用性的机械类而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采矿、冶金、电力、石油、化工、市政以及农林等部门中,各种形式的泵站很多,其规模和投资越来越大,功能分类也愈来愈细。 排水泵站是应用于排水系统中,因管道埋深太大,提高了造价,并处地下水位之下时,地下水渗入,还使维护管理工作不便等多方面的原因 而设置的污水提升装置。排水泵站的基本组成包括:机器间、集水池、隔栅、辅助间以及变电所等。排水泵站按其排水的性质一般可分为污水(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合流泵站和污泥泵站。本次设计所做的便是污水泵站,该泵站是接纳整个城市排水管网输送来的所有污水并将其抽送提升到污水处理厂内最高构筑物的污水总泵站。 污水泵站的一般规定: ⒈应根据污水量,确定污水泵站的规模,泵站设计流量一般为进水管 设计流量。 ⒉应考虑泵站是一次建成,还是分期建设,是永久性还是非永久性,以确定其标准和设施,并根据污水经泵站提升后是继续流动还是进行处理来选定合适的泵站位置。 ⒊在分流制排水体制中,雨水泵站和污水总泵站可分建在不同的地区

也合建在一起,但泵、集水池及管道应自成系统。 ⒋污水泵站的集水池与机器间须用防火隔墙分开,不允许渗漏,做法按结构设计规划要求,分建式集水池与机械间要保持一定的施工距离,其中集水池多采用圆形,机械间多采用方形。 ⒌泵站构筑物不允许地下水渗入,应设有高出地下水位0.05m 的防水设施,见《给排水工程施工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二.泵站设计 1 设计资料 设计原始资料 1 泵站进水管的最大小时流量为655L/S 2泵站进水管官底标高为40米,管径为700mm。充满度为0.8 3泵站出水直接送至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沉淀池的水面标高49m,泵站至沉砂池的管道长度为100m 4泵站选定位置不受洪水威胁,地面标高为45m 5地质条件为亚粘土,地下水位标高为38m。冰冻深度为0.9m (1)设计流量 最大流量Qmax=655L/S (2)扬程 设泵站内的总损失为2m,安全水头为2m,集水池的有效水深为2m。Hstmax=49-(40+0.8×0.7-0.1-2)=10.54m Hstmin=49-(40+0.8×0.7-0.1)=8.54 ∑h=3.4729m

旋片泵设计说明书

真空获得设备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真空泵 2XZ-8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20080791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设计要素 (3) §1-1 真空泵2XZ-8设计要求 (3) §1-2 真空泵2XZ-8设计参数 (3) 第二章真空泵2XZ-8示意图 (4) §2-1 真空泵2XZ-8结构简图 (4) 第三章电动机选择 (5) §3-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5) §3-2 电动机功率的选择 (5) §3-3 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5) §3-4 电动机型号的确定 (5) 第四章真空泵2XZ-8参数确定 (6) §4-1 真空泵2XZ-8主要参数的初选 (6) §4-2 真空泵2XZ-8主要几何参数的确定 (6) §4-3 旋片的长度h和厚度B的确定 (8) §4-4 进排气口尺寸的确定 (9) §4-5 旋片泵、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9) 第五章轴的计算 (11) §5-1 联轴器的选择 (11) §5-2 轴的强度校核 (12) 参考文献 (15)

摘要 1.旋片泵概述 旋片式油封机械泵(简称旋片泵)为一种变容式气体传输真空泵,是真空技术中最基本的真空获得设备之一。其工作压力范围101325~1.33×10-2(Pa),属低真空泵。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它高真空泵的前级泵,用以抽除密封容器中的干燥气体。若附有气镇装置,还可以抽除一定量的可凝气体,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石油及医药等领域。但旋片泵不适于抽出含氧过高的、有爆炸性的、对金属有腐蚀性的、与泵油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含有颗粒尘埃的气体。 旋片泵多为中小型泵,有单级和双级两种。一般双级泵,可以获得较高的真空度。目前,旋片泵产品已经系列化,其型号和基本参数见表1. 随着旋片泵应用数量的增加和应用领域的扩展,对于缩小泵的体积、减轻泵的质量、降低电耗、减小泵的噪声、防止泵的喷油等要求更为迫切,而提高泵的转速是改进泵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高速直联泵已逐步由小型泵向中型泵发展。在国外,直联泵的使用相当普遍,我国随着旋片材料和泵油质量的提高、泵结构的不断改进,中型直联泵的研制和应用将会得到迅速发展。 2.旋片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1为旋片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旋片泵主要由泵体、转子、旋片、端盖、弹簧等组成。在旋片泵的腔内偏心地安装一个转子,转子外圆与泵腔内表面相切(二者有很小的间隙),转子槽内装有带弹簧的二个旋片。旋转时,靠离心力和弹簧的张力使旋片顶端与泵腔的内壁保持接触转子旋转带动旋片沿泵腔内壁滑动。 两个旋片把转子、泵腔和两个端盖所围成的月牙形空间分隔成A、B、C三部分,如图所示。当转子按箭头方向旋转时,A空间的容积增加,压力降低,气体经泵入口被吸入,此时处于吸气过程;B空间的容积减小,压力增加,处于压缩过程;C空间的容积进一步缩小,压力进一步增加,当压力超过排气压力时,压缩气体推开泵油密封的排气阀,

一级取水泵站设计使用说明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2015年5月 一、 确定设计流量和扬程 1.取水泵站设计流量Q r 为了减小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各净水构筑物的尺寸,节约基建投资,一级泵站中的泵昼夜不均匀工作。因此,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 式中 Qr ——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 Qd ——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3/d); K ——用水变化系数 α——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系数,一般取α=1.05-1.1 T ——为一级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厂本身用水,取水自用系数α=1.1,则 设计流量为 Q=1.38×1.1×500000/24=3162.5m 3/h=878.47 L/s 2.取水泵站送至给水厂配水井所需扬程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吸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m 泵站内水头损失估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2m 34米输水管路水头损失=5m 安全水头H 安=2m T Q K Q d r α =

集水井平均水位到给水厂配水井水面标高差=383.5-368.38=15.12m 总水头损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管+∑h内=7.2m 所以泵站需要扬程H=15.12+7.2+2=24.32m 二、初步选泵和电动机 1.水泵选择。 选泵的主要依据:流量、扬程以及其变化规律 ①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②型号整齐,互为备用 ③合理地用尽各水泵的高效段 ④要近远期相结合。“小泵大基础” ⑤大中型泵站需作选泵方案比较。 根据上述选泵要点以及离心泵性能曲线型谱图和选泵参考书综合考虑初步拟定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比较表 方案编号用水量变化范 围(L/s)运行水泵型号及台数水泵扬程 (m) 所需扬程 (m) 扬程利用 率(%) 方案一: 三台350S26 878.5 三台泵并联工作27.98 24.32 86.91 方案二 五台300S21A 878.5 五台泵并联工作26.52 24.32 91.7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