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rcgis环境评价操作技巧步骤

arcgis环境评价操作技巧步骤

arcgis环境评价操作技巧步骤
arcgis环境评价操作技巧步骤

Arcgis矿山环境评价操作步骤

一、网格化操作步骤

1、打开arcmap,并运行命令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feature class(要素类)---->creat fishnet(创建渔网),如图。

1

2

3

4

5 6

上图中,①为输出文件名,②为范围,选择工作区范围文件,③为网

格间距,④⑤为行列数,先量一下工作区的长宽(结果加上2公里,

以保证网格范围大于工区范围),再除以像元高度,即得到行列数。

⑥选择生成结果为多边形。

单击确定后,网格化文件即可生成。

二、坡度图生成

1、工具箱—3D Analyst Tools—栅格表面—坡度,如图

2、完成坡度图后,在图层属性中设置如图

3、利用栅格重分类功能进行重新分类。

4、将重分类后的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

5、将矢量坡度图与网格进行“联合”分析,如图

6、联合分析后的矢量文件计算面积,并新建字段,新建字段=图斑面积/网格面积*分级,如图

7、在该表中右键点击“面积乘分级”—汇总,设置如下:

8、将上一步生成的表格与grid文件进行连接,并在grid表中新建字

段,运行“字段计算”,使其=连接字段中的坡度得分,之后即可移除连接。

三、植被覆盖度

1、erdas的ndvi计算(2-1)/(2+1)

2、arcgis中调入,图层属性中分为两类,中间值大致为126,并检查一下。

3、重分类,如果文件较大,例如影像文件有1G以上,则可在“环境”设置中,将分辨率降低,例如降低为10米。对结果影响很小,却能极大的提高运行速度。

4、栅格转矢量,

5、对于白银区,由于分类过程中,将煤矿也划分为植被了,因此,需要扣除。将占地文件与分类文件进行计算。利用“擦除”菜单。

6、将矢量植被覆盖度图与网格进行“联合”分析,如图

7、联合分析后的矢量文件计算面积,并删除Fid_NDVI-值为-1的图斑(即删除不是植被的图斑)

8、在该表中右键点击“面积”—汇总,新生成一个汇总表:

9、将上一步生成的表格与grid文件进行连接,并在grid表中新建字段“植被覆盖度”,分别选中面积小于30%、30%—60%,大于60%的,赋值为1、2、3,即完成植被覆盖度。

四、区域重要程度

1、将全省道路、城镇、保护区等要素导入arcgis

2、分别将上述三类要素按照工作区裁剪

3、分别建立缓冲区(公路及城镇缓冲区10米即可,自然保护区缓冲

区300米)

4、将三类要素与grid一起进行联合分析

5、打开联合分析后的属性表,新建“重要程度”字段,进行手工赋值,先赋值1级的,即人数大于500或者公路级别高的,赋至为1.白银区村人数一般都为200-500

6、在该表中右键点击“重要程度”—汇总,选择最小值,新生成一个汇总表:

7、将上一步生成的表格与grid文件进行连接,并在grid表中新建字段“重要程度”,使其等于连接字段中的“重要程度”。

五、构造

1、将构造要素导入arcgis

2、按照工作区裁剪。

由于断层是断线(同一条断层缺断成几条),没有找到合适的自动连接线的工具,只能凑合,手动连接,分别选中每条断层的所有线条,在编辑中进行合并

3、建立缓冲区(10米)。文件不应该处于编辑状态,否则易出错

4、与grid联合,并选中“GZMC”不为空的行,将将shape_leng属性改为赋值1

5、汇总shape_leng属性

6、连接汇总表与grid,并将grid表增加属性段“构造”,赋值,数量大于2条则构造复杂,1条构造较复杂,0则构造简单。

六、岩性组合

1、将工区地层与岩体裁剪出来

2、直接在地层文件上新建属性字段,根据地层新老与岩性赋值,1、2、3。

3、与grid联合(允许间隙存在的√不选,否则出错)

4、新建字段,内容=岩性组合*面积。

汇总该属性字段

6、连接汇总表与grid,并将grid表增加属性段“岩性组合”,赋值,将汇总后的字段四舍五入(例如大于 1.5,则认为以软岩层为主),作为最终岩性组合值,公式为:ROUND(a1,0)

七、边坡结构

统一赋值为2算了,太麻烦。

八、开采强度、主要开采方式、开采矿种、开采点密度

1、按照采矿规模计算太麻烦,简化,有3个及以上则开采强度最高,

1-2个则开采强度次之。计算过程中,需要对开采点和开采面建立一个新的属性段“A”,赋值为1,方便统计数量。新建矿种字段,分为两类,能源、金属和非金属;新建开采方式字段

2、将开采点(点需要造缓冲区)、开采面和grid联合

3、汇总“A”字段,得出开采强度

4、分别汇总其余字段,得到开采矿种、开采点密度和开采方式值。注:在开采点缓冲区分析过程中,如果挂接的属性过多,有可能会缓冲失败,这种情况下,可删除部分没有用的属性。融合类型选择list,并选择需要的属性字段。

九、占用土地比例

1、占地文件与grid文件“联合”

2、对联合后的文件新建字段“面积”,重新计算有占地属性的图斑的面积。

3、对“面积”字段进行汇总、连接grid,赋值

十、地质灾害

1、将地裂缝做缓冲区

2、白银煤矿区两个大的塌陷区为大型,其余均为小型灾害。

分别将地裂缝缓冲区文件和塌陷区文件增加一个数值字段,赋值为1,方便后续计数。

3、将两个文件与grid联合,分别选择大型塌陷区与小型灾害,分两

次汇总,并联合,赋值

十一、地质灾害隐患

利用上一结果第二步后的内容,根据属性中的威胁对象,简单计数,有威胁对象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3.

十二、水资源破坏程度

在白银煤矿区,该值直接等于地质灾害赋值

十三、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度

在白银煤矿区,所有地质灾害与占地比例为1和2级的统一赋值为1。十四、根据2000年全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的数据赋值

十五、最终得分计算,新建字段,运行如下计算(直接拷贝过去)

0.03 * [坡度图] +0.02 * [降雨量] +0.03 * [植被覆盖度]+0.05 * [重要程度] +0.04 * [构造]+0.05 * [岩性组合] +0.03 * [边坡结构] +0.07 * [开采强度] +0.09 * [开采点密度] +0.08 * [开采方式] +0.06 * [开采矿种] +0.13 * [占地比例] +0.11 * [地质灾害] +0.095 * [灾害隐患] +0.015 * [水资源破坏] +0.1 * [治理难度]

十六、最终成图

1、要素转点,将grid文件转换为点文件,并移动最外围的点文件,使其位于工作区外(否则成图后的图幅范围将小于工作区范围)

2、进行栅格插值

3、设置分类,等级为三级,根据图幅具体内容分类,做到图面美观,这一步是为了确定分类的值。

4、运行栅格重分类

4、栅格转矢量2.32 2.69

5、设置矢量图分类及颜色,建议三级颜色为:1级:RGB 255,168,255

2级:RGB 163,255,115

3级:RGB 233,255,232

(完整版)企业项目做环评的详细程序步骤及所需环评资料

企业项目做环评的详细程序步骤及所需环评资料 环评工作主要由以下阶段构成。 1、首先环评单位和建设方签订环评合同。合同只是法律效力上的,一般来说,合同里都会写明收到首付款后才开始工作。 2、收集资料。这是环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环评质量的好坏。收集的资料种类很多,一般都会给建设方写一张环评所需资料清单。给你一份资料清单吧,你可以参考一下。 1)、主要工艺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 2)、原辅材料供应及消耗(原料、配料、电、新水和循环水的年消耗量和单位消耗量)。 3)、公用工程:供电系统:需要自建几座变电所?变电所的规模? 供水系统:新鲜用水量、循环冷却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产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各是多少? 供暖系统:若项目有自建供暖系统,供暖锅炉的大小、种类、规模;燃料的种类、来源、年消耗量、锅炉的循环补充水量。 供汽系统:项目是否新建供汽系统?若新建,供汽系统的规模是多少?总用汽量是多少(其中的生产用汽、采暖用汽、除氧气耗汽、汽水损失、运行恶化耗汽各是多少?)? 污水处理:采用何种污水处理工艺?年处理能力多少?主要处理工艺流程? 处理后的污水如何处理?项目生活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中COD、BOD和NH3-N 排放初始浓度,及处理后的浓度、削减量和最终排放量。 4)、锅炉:锅炉的大小、种类、规模、用途、各种用途所占比例锅炉的大小、种类、规模;燃料的种类、来源、年消耗量、锅炉的循环补充水量。? 5)、固废:燃煤炉渣、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去向。 6)、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7)、项目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项目总投资额及来源。 9)、新建构筑物指标。(新建构筑物名称、面积、体积、结构形式) 10)、建厂区域地勘报告。

arcgis实习心得体会

arcgis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ArcGIS实习总结 目录 .............................................. ................................................... ................................................... (2) 1.GIS中的数据: .............................................. ................................................... . (2) 2.GIS中的数据类型: .............................................. ................................................... . (2) 3.ArcGIS支持的空间数据类型: .............................................. ................................................... (2) 4.*.shp格式文件: .............................................. ...................................................

(3) 5.bookmark在arcmap中的使用: .............................................. ................................................... (3) 6.计算字段值: .............................................. ................................................... .. (3) 7. data-export data .............................................. ................................................... . (3) 8.要素类、要素集 ................................................ ................................................... . (4) 9.GPS数据的添加及显示: .............................................. ................................................... .. (4) ..............................................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一、上机内容简介 本练习的研究区域为某山区的一个小镇。研究区域面积为1555公顷,其中镇建成区42.6公顷,镇周边有2处独立工矿和5处较大的农村居民点。本练习主要是针对研究区的生活区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选取交通便捷性、环境适宜性、城市氛围和地形适宜性4类评价因子,其中环境适宜性和地形适宜性还包含子因子,如表2-1所示。 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及权重表2-1 评价因 子 子因子权重 交通便 捷性 —0.28 环境适宜性滨水环境0.09 远离工业 污染 0.06 森林环境0.07 城市氛 围 —0.18 地形适地形高程0.155

宜性地形坡度0.155 对于各单因素的居住用地适宜性评价,本练习统一将评价值分级成1-5级,其中3级是勉强可用于居住用地建设,但需要进行特殊处理,5级代表最适宜建设,1级代表完全不适宜建设。 具体步骤: ?首先,对各个单因素作适宜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转换成栅格数据; ?然后,进行栅格加权叠加运算,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 ?最后,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重新分类定级,得到居住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图。 二、单因素适宜性评价分级 2.1、交通便捷性评价 交通便捷性评价将根据距离省道、县道的远近加以确定,如表2-2所示。 交通便捷性的评价标准表2-2 评价 因子 分类分级 交通便捷性距离省道0-500米,距离县 道0-250米 5 距离省道500-1000米,或距 4

离县道250-500米 距离省道1000-1500米,或 3 距离县道500-1000米 距离省道1500-3000米,或 2 距离县道1000-2000米 距离省道3000米以上,或距 1 离县道2000米以上 1、计算省道和县道的缓冲区 步骤1:启动ArcMap,打开“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评价基础数据.mxd”。该地图文档包含【道路】图层,道路有两种类型:省道和县道。 步骤2:选择所有省道要素。 右键单击【道路】图层,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属性表】,显示【表】对话框。 点击【表】对话框的工具条上的【表选项】工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按属性选 择…】,显示【按属性选择】对话框。 选择上部列表框中的【类型】字段,然后点击【获取唯一值】按钮,【类型】字段的值 将显示在中部列表框中。 点击下部输入框,然后双击【类型】字段,

环评工作流程

环评报告书工作流程 一、工作步骤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书的工作步骤一般分为评价大纲编制和报告书编制二个工作阶段。首先由评价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送建设单位报环保局(或技术评估机构)进行技术审查,审查通过以后,即可开展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在《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编制完成以后,建设单位需将其报送环保局进行技术审查,评价单位将根据审查意见对《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呈报环保局,环保局最终以批文的形式的对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进行最终许可(参见工作步骤及内容示意图)。 二、大纲编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1、收集、确认建设项目的评价依据,主要包括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及立项批复文件。 2、收集项目建设内容方面的资料和信息,主要包括:

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建设内容和项目组成; 产品构成和生产规模; 生产工艺过程; 拟定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3、对建设项目污染因素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特征。 4、调查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基本概况,主要包括 自然环境概况; 社会环境概况; 环境质量概况; 工业及其它污染源概况; 区域的环境特点、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敏感区域。 5、确定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 6、系统识别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并筛选出评价因子 7、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评价的工作等级、评价时段和评价范围。 8、确定评价重点、规划评价的具体工作方案。 9、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送交建设单位保环保局进行技术审查 10、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三、报告书编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1、对建设项目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对项目建设前后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及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 2、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调查与评价。 3、用选定的数学模型计算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声学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4、评价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的影响程度。 5、对拟定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

gis学习心得体会doc

gis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GIS学习心得 GIS学习心得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gis学习心得体会)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是将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以及系统管理人员组织而成的对任一形式的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的集成。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GIS用于全球环境变化动态监测;(2)GIS用于自然资源调查与管理;(3)GIS用于监测、预测;(4)GIS用于城市、区域规划和地籍管理;(5)GIS的军事应用;(6)GIS用于电网辅助决策中;(7)GIS还在金融业、保险业、公共事业、社会治安、运输导航、考古、医疗救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学科受益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活跃的地理信息系统市场导致了GIS组件的硬件和软件的低成本和持续改进。这些发展反过来导致这项技术在科学、政府、企业和产业等方面更广泛的应用,应用包括房地产、公共卫生、犯罪地图、国防、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景观建筑、考古学、社区规划、运输和物流。地理信息系统也分化出定位服务(LBS)。LBS使用GPS通过所在地与固定基站的关系用移动设备显示其位置(最近的餐厅,加油站,消防栓),移动设备(朋友,孩子,一辆警车)或回传他们的位置到一个中央服务器显示或作其他处理。随着GPS功能与日益强大的移动电子(手机、pad、笔记本电脑)整合,这些服务继续发展。 虽说以前高中读书是主攻地理科目的,但那时在课程的学习中也只是听说过GPS(全球定位系统),GIS系统倒是没有接触过,直到进入公司才开始对它有了初步的全新的了解。 GIS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

ARCgis心得

《ArcGIS》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测绘 班组二组 学号2016021313 姓名吴修燕 实习日期2018/1/2-2018/1/12 指导教师程亚慧

测量实习总结 一、项目名称、任务来源 1、项目名称:山东省潍坊市的地理国情监测 2、任务来源:本学期的《ArcGIS》课程根据测绘行业的新兴技术,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构建作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2016年5月,山东省政府确定“十三五”期间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任务区位置与范围 1、任务区位置:潍城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区,经纬度为(119.1°E,36.72°N)位于山东半岛中部,1984年地改市时,由小潍坊市改设为潍城区。1994年又以市中心白浪河为界,进行了区划调整,河东为奎文区,河西为潍城区。 2、范围:辖6个街道、2个管理区、1个省级开发区,83个社区、169个村庄、41.5万人常住人口,总面积为272平方公里。 三、已有资料分析 1、利用潍坊市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作为影像数据源,在ArcGIS的平台下完成潍坊市部分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采集。 图像: 2、有潍坊市和沛县国情分析数据库作为参考。 四、课程设计技术与规范

1、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反映地表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的自然属性或状况。地表覆盖不同于土地利用,一般不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全部采用面要素模型进行描述。 2、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可以明确标识、有独立监测和统计分析意义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用点、线、面要素模型进行。 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两类数据。其中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存储在LCA 层中,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根据要素类型存储在数据库下。 4、地理国情要素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是:以正射影像为基础,然后建立数据库、数据集、图层,直接沿用相应地理国情要素的位置信息,并提取相关属性,从而形成满足要求的地理国情数据。

环评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 环评工作的开展主要有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正式工作阶段;3、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 1.准备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首先是研究有关文件,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技术导则和相关标准、建设项目依据、可行性研究资料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之后需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排污环节和主要污染物,同时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结果和环境现状资料,可以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最后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评价工作等级。如果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该阶段的主要成果是编制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将以上这些工作的内容和成果全部融入其中;如果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无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2.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做进一步的工程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意愿,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若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多个厂址的比选,则需要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推荐最佳厂址方案;如果对原选厂址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则需要对新选厂址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三阶段是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最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编制。

关于arcgis心得体会分享

关于arcgis心得体会分享 Arcgis学习心得 老早之前就听闻Arcgis这个软件的大名,可惜学校迟迟没有开设这个课程,之前曾经出去兼职学了点皮毛,一直都想好好学习一下这个软件,终于在这个学期,在GIS软件应用课上可以系统地学习一下Arcgis。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ArcGIS有了很深的了解和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应用,现在谈一谈我本学期学习ArcGIS的心得体会。 地理信息系统即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随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在20世纪60年的末期产生的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对任意尺度的地球表层空间的各种地理数据进行采集、组织、存储、管理、运算、统计、分析、显示、输出、描述和再现、模拟、记录与传输的技术系统、方法和科学。而ArcGIS是一个用于构建定制应用的完整的嵌入式GIS组件库。利用ArcGIS Engine提供的组件,可以将ArcGIS的功能集成到一些应用软件之中,如Word、Excel。其中服务器GIS分别有ArcSDE、ArcIMS、ArcGIS Server。而ArcSDE是ArcGIS与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GIS通道;ArcIMS是一个可伸缩的网络地图服务器软件,是网站能够提供GIS数据、交互式地图以及特定的GIS应用;ArcGIS Server是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ArcGIS Server

提供了丰富的GIS功能,例如地图、定位器和用在中央服务器应用中的软件对象。除了服务器GIS之外还有移动GIS即ArcPad,ArcPad是用于移动Windows设备的移动制图和GIS 技术。ArcPad为野外用户通过手持和移动设备提供数据库访问,制图,GIS和GPS的综合应用。通过ArcPad可以实现快速,便捷的数据采集,大大提高了野外数据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ARCGIS中主要有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 三种数据组织方式。Geodatabase是ARCGIS数据模型发展的第三代产物,它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能够表示要素的自然行为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专题地图和空间表达中组织GIS数据的核心地理信息模型,是一套获取和管理GIS数据的全面的应用逻辑和工具。它是根据对象包括对象类、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 ArcGIS三剑客——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 ArcMap:创建地图、在地图上加载数据、并实现可视化表达,制图成图。基于该平台进行各种空间分析,提取隐含的地理信息。 ArcCatalog:空间数据的资源管理器,组织和维护空间地理数据。 ArcToolbox: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与转换的工具箱。

ArcGIS网格生成和分割

1、确定一个面。如果确定了一个矩形,可将矩形转为面。具体操作如下图。 2、把下图左边所示的面生成3行2列的网格。具体步骤如下: (1)点击toolboxs下的Create Fishnet (2)弹出如下“Create Fishnet”对话框。其中, 在Output Feature Class中定义生成的网格的名称; Template Extent为确定网格边框的面(如矩形面),此处必须为面状,如左下图; Cell Size Width & Cell Size Height为每个网格的长宽,如果知道网格大小,即可输入;Number of Rows & Number of Columns为网格的行列,此实验为3行2列; 点击OK。 (3)生成的网格如右下图所示,包括标识点和网格线。 注意:Cell Size Width & Cell Size Height和Number of Rows & Number of Columns只需输入一组就可以了。

3、将生成的网格转换为面,详见步骤1。

本实验新建了id_1字段,并给其编号。 4、矢量/栅格数据分割。 (1) 在split对话框中, Input Features:输入刚开始确定的面; Split Features:输入生成的网格; Split Field:输入文本类型的ID; Target Workspace:输入网格分割后存储的文件夹; 点击OK。 (2)分割完成后,可以中文件夹中看到右下图中的文件,1-6个.shp文件。

5、 将1-6个.shp 文件导入到arcmap 中,即可用它们对矢量/栅格数据进行裁剪。 (1)矢量数据裁剪工具: (2)栅格数据裁剪工具:

ArcGIS区域评价图斑的制作

评价图斑的制作 编撰人:张楠 思路:对于区域评价而言,评价图斑就是整个市级或者县级的行政区。市级评价除了市级的行政区外还需包括下辖各个县市区的行政区;县级评价除了县级行政区外还需包括下辖各个乡镇的行政区。因此,只需要根据评价基期年2014的变更调查数据库中的XZQ作为评价图斑。 考虑到,变更调查数据库只有县级库,而县级库中的XZQ是到各个村,因此市级评价需要以县市区为单元对各个县级库进行合并并汇总,县级评价需要以乡镇为单元对各个县级库进行合并。 最后把合并好的图斑复制到做好的数据库模板中。 1、合并 1)、县级 a、添加数据,添加变更调查数据库中的XZQ(为了防止有区划调整,最好用基期年2014数据库)

b、导出数据,为了不修改原始数据库,先把XZQ导出为shp文件 c、添加属性字段,行政区代码,字段类型长整形,提取乡镇级行政代码(用公式left( [XZQDM],9),公式中的符号只能用英文输入法)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步融合工具,因为行政区代码都是以村庄为单元的,所以要统一到乡镇 d、融合,点击“地理处理”-“搜索工具”,在搜索窗口输入“融合” 选择融合(数据管理)工具,点击打开 输入要素选择我们需要处理的图层,即添加新字段的XZQ图层,输出要素自行选择位置名称;融合字段就是只选择乡镇代码的字段

得出来新的行政区图层 2)、市级 因为市级需要的是全县的行政区,所以不需要像上述县级那种方法,只需要把整个县的行政区合并成一个图斑,然后把各个县都复制粘贴到同一个图层上即可。

a)、逐个添加并导出各县XZQ数据,步骤同上面1)县级的a)、b)两步 b)、合并,在工具栏空白处添加“编辑器”工具;以某一县的XZQ 图层为例,点击开始编辑,选择要编辑的该XZQ图层;打开属性表,全选,然后点击编辑器下方的合并,(这个合并命令仅限于同一个图层的图斑) 点击确定,合并为一个图斑。

环评报告编写步骤

首先你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确定项目是否为限制类或者淘汰类;其次,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确定其作报告书、报告表还是登记表;然后才是考虑项目资料——最基本的发改委立项或者备案证明、用地手续、营业执照、法人、税务登记证、平面布置图、主要经济指标。然后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让业主提供相关资料、工艺等等 1、产品方案(涉及到物料平衡计算的话需要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 2、原辅材料(涉及物料平衡计算的需要根据物料平衡来计算用量) 3、设备清单(生产、辅助、检测、包装设备,具体的规格尺寸型号) 4、工艺流程(每种原料用于什么工序使用什么设备) 5、原环评及原环评批复、验收监测报告及验收意见函、总量来源证明文件、排污许可证、环境执法现场勘查笔录、行政处罚告知书/决定书、同意项目变更的函、现状排污评估报告备案稿及复函、固废处理合同、污水管网接驳证明等 6、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如果有) 7、立项文件(如果有) 8、营业执照 9、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10、工业用地证明:国土证/规划许可证/租赁合同等(目前新总纲实施了不知道这块还要不要管)

11、水费单(迁改扩建类项目且有水排放) 12、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GS(SGS出示的检验、检测、鉴定报告或认证证书、符合性报告)报告(涉及到产污计算或者为了证明原料能达到环保要求之类的话) 13、项目委托书/合同 14、投资清单(比如有的地方要求在产业园区外建电镀企业需要投资额达到5000万以上) 15、所在行业的相关证明文件(比如印刷行业需要印刷许可证等) 16、污水排放口位置 17、项目本次新增的各种排放口及环保设施的位置等,需要业主方确认 18、资料清单:一般看项目类别,工业类项目,看工艺,后续,水气声渣处理方向,选取敏感点,看距离。房地产的,看进出水,楼层人口;原有工程的环评与验收报告、最新的监测数据(验收报告的不行就得自己测)和一些杂七杂八的证件证书资质合同委托书之类的扫描件;一个知道啥是环评的建设单位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ArcGIS学习心得

ArcGIS学习心得 第一次听说ArcGIS这门课,根本不知道是关于什么的,问了一下同学后才了解ArcGIS 与农业信息技术有关,但具体的又不知道了。所以在上第一堂课之前我对ArcGIS是不甚了解的,而通过段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之后,我才大概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即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随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在20世纪60年的末期产生的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对任意尺度的地球表层空间的各种地理数据进行采集、组织、存储、管理、运算、统计、分析、显示、输出、描述和再现、模拟、记录与传输的技术系统、方法和科学。而ArcGIS是一个用于构建定制应用的完整的嵌入式GIS组件库。利用ArcGIS Engine提供的组件,可以将ArcGIS的功能集成到一些应用软件之中,如Word、Excel。其中服务器GIS分别有ArcSDE、ArcIMS、ArcGIS Server。而ArcSDE 是ArcGIS与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GIS通道;ArcIMS是一个可伸缩的网络地图服务器软件,是网站能够提供GIS数据、交互式地图以及特定的GIS应用;ArcGIS Server是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ArcGIS Server提供了丰富的GIS功能,例如地图、定位器和用在中央服务器应用中的软件对象。除了服务器GIS之外还有移动GIS 即ArcPad,ArcPad是用于移动Windows设备的移动制图和GIS技术。ArcPad为野外用户通过手持和移动设备提供数据库访问,制图,GIS和GPS的综合应用。通过ArcPad可以实现快速,便捷的数据采集,大大提高了野外数据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了解到ArcGIS的作用有很多,例如税务机关为土地评估部门和土地规划部门编制土地利用图;工程部门监控道路和桥梁运行情况,编制预防自然灾害的规划方案;水利部门寻找切断爆裂水管的阀门;交通部门为通勤人员编制自行车的行车路线图;警察机构研究犯罪模式,以便更合理地布置警力和了解街道巡查的效果;污水处理部门确定地震发生后需要优先抢修的地方;电信公司研究地形,寻找新增手机信号塔的站点位置;水文专家监控水质情况以保护公众健康;管道公司寻找铺设新管道投资最少的最佳路线;生态专家研究在分水岭地带施工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电力部门构建电力线路模型图以便使电力耗损最小化,同时规划新增设备的配置方位;气象专家向风暴可能经过的城镇发布警报;商家通过分析附近地区居民点的密集程度,对新增零售网点的选址进行评估;警察部门寻找事故现场的最快路径;急救部门根据模拟结果和交通的易通达性安排紧急救护设施;水资源管理人员监视上游水质情况,以便寻找可能的污染源;消防队根据地形和气象资料预测森林火灾的蔓延范围。

ARCGIS制作1:10000分幅图教程

ARCGIS制作1:10000分幅图教程 本文中所使用的软件为ArcGIS9.3版本,以输出A1 JPG格式图幅为例进行阐述: 一、打开ArcMap界面并添加要素 有两种方法: 法一: 1、打开ArcMap软件,点击菜单栏中的添加图标 2、然后添加对应的图层要素文件。若是第一次使用 的情况下,则需要设定文件夹的连接,这样才能 找到对应的文件,点击“connect to folder”(连接 到文件夹,具体位置如下图红圈处所示),点击对 应的文件夹即可。

法二:快速打开模板法(此法必须建立在有已建好的模板的情况下) 1、直接找到对应的“xxx.mxd”文件,双击打开即可

二、界面设置与整饰 1、首先,将地图显示状态由Data View(数据视图)状态调整为Lzyout View(版面视图)状态,在地图显示窗口的左下角,如图: 2、点击左上角的“File”,选择“Page and Print Setup”,进入如下对话框,界面如下:

若电脑有连接打印机的话,则直接在“Print Setup”栏 中设置好参数,同时在“Map Page Size”栏下方“Use Print Pager Settings”前面的复选框中打上勾即可; 若没有连接打印机的话,则直接设置“Map Page Size” 栏的“Page”中的“Standard Size”的参数即可。另外,“Portrait”是“纵向”的意思,“Landscape”是“横向” 的意思,在这里,以选择“横向”为例。 设置好后点击“OK”既可以看到界面中纸张页面框的大 小发生了变化。 3、图层属性设置 选中图层(会出现一个蓝色虚线框), 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properties…”打开属 性对话框

arcgis环境评价与衡量操作步骤

Arcgis矿山环境评价操作步骤 一、网格化操作步骤 1、打开arcmap,并运行命令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feature class(要素类)---->creat fishnet(创建渔网),如图。 1 2 3 4 5 6 上图中,①为输出文件名,②为围,选择工作区围文件,③为网格间距,④⑤为行列数,先量一下工作区的长宽(结果加上2公里,以保 证网格围大于工区围),再除以像元高度,即得到行列数。⑥选择生

成结果为多边形。 单击确定后,网格化文件即可生成。 二、坡度图生成 1、工具箱—3D Analyst Tools—栅格表面—坡度,如图

2、完成坡度图后,在图层属性中设置如图 3、利用栅格重分类功能进行重新分类。

4、将重分类后的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 5、将矢量坡度图与网格进行“联合”分析,如图

6、联合分析后的矢量文件计算面积,并新建字段,新建字段=图斑面积/网格面积*分级,如图 7、在该表中右键点击“面积乘分级”—汇总,设置如下: 8、将上一步生成的表格与grid文件进行连接,并在grid表中新建字

段,运行“字段计算”,使其=连接字段中的坡度得分,之后即可移除连接。 三、植被覆盖度 1、erdas的ndvi计算(2-1)/(2+1) 2、arcgis中调入,图层属性中分为两类,中间值大致为126,并检查一下。 3、重分类,如果文件较大,例如影像文件有1G以上,则可在“环境”设置中,将分辨率降低,例如降低为10米。对结果影响很小,却能极大的提高运行速度。

GIS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gis实习总结 gis实习总结 姓名:朱虹学号:110313356 通过gis的实习,熟悉了arcview的常用控件的添加和使用。 arcgis是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由很多模块、产品、组成。arcgis 是主要组成部分,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桌面式交互操作。可提供地理数据显示、制图、管理、分析、创建和编辑的 gis 桌面软件。用它可以创建许多不同来源数据的智能化的、动态的地图,用户可利用 arcview 带有的工具和数据立即进行 gis 分析和地图创建。 我们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为制作广州市gdp、财政、税收和居民收入等数据(2010年2季度)专题图。首先收集地图及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当然老师已经把数据收集好了,并且发放给我们了。将收集到的"广州市地图"进行数字化,每组要完成的图层包括行政边界、行政区所在地等。然后将gdp、财政、税收等属性数据添加到属性表中,接着制作专题图,最后整理图纸、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gis专题图的设计步骤与大家平时练习时的操作差不多,例如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首先打开或创建一个"项目(project)"→在"项目"中新建一幅专题地图的"版面设计"-layout→"专题地图"的页面设置→给专题地图添加"视图"。 经过一周的实习,在学习知识、积累操作经验的同时也多少有点心得: 成功的实习需要学员足够正确的态度。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坚定目标,坚持见习。就拿我来说,一开始对于gis的功能还不是很熟悉,arcviewgis软件用的不流畅,甚至还有功能不会操作。整个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不可能一直陪着我,教导我,所以善于观察,主动理解,不断尝试,是使自己快速独立的好办法。每个学习工作都有一个过程,而开始的过程又是最易让人放弃的。"坚持"就是每个学员走向成功的基石。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我看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若不经过实践,那学得理论知识几乎等于白费。虽然实习过程是辛苦的,但确是充实而快乐的。实习让我提前感受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使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心理准备,也充满了向往和自信;同时在组里需要为人处世的能力,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实习让我们的同学关系更加友好。通过本次实习,我懂得就算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没有实习和工作的实际经验也很难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会使我终身受益,这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篇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gis)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并且与it技术不断走向融合,所以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具有实践应用能力,专业实习是对该专业学生四年来所学课程及实际应用能力的一个整体检验。借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机会,我们参加了衡阳师范学院第二次土地调查内业组,主要是针对xx市农村土地调查。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mapgis软件的使用,如将栅格图矢量化。图形输入,图形编辑,拓扑处理及实用工具,系统库编辑。误差校正。图型裁剪。数字高程模型(dtm分析),坡度分析,图形输出,数据接口转换等。运用mapgis软件的功能对xx市基本农田做调查。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规程的规定,农村土地调查任务有:1.土地权属调查。 2.地类调查。 3.基本农田调查。 4.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5.统计汇总。 6.文字报告编写。

新手写环评基本流程

新手写环评基本流程 1.看现场(联系业主) 现场察看需要向业主复印一份平面布局与四至图,如没有则携带一张白纸手画一副 现场察看从外围入手 外围:从工厂附近察看一百米范围内的环境建筑物与附近是否带有敏感点,如一百米范围无建筑物则概为空地 内围(工厂内部):主要察看工艺布置,工厂排污水口与排废气口并且确定噪声源,如若业主提供的平面布局图没有标注,则自己添加上 去。 现场拍照则从视觉效果着手如上图所示 2.若项目还是一块空地没有开始施工,则察看项目所在地的性质根 据区域空气容量进行判断,实行环评采取有效的措施。

3. 工艺流程图 工艺 污染分析 看平面布局与四至图定性 每种污染定量 例1:威鹏五金饰制品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主要从事照明灯具等五金灯饰的加工生产,生产工艺以装配为主,电 路连接采用机械连接和电铬铁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项目不进行灯泡、塑料配件、 五金配件等的生产。项目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1。 图1 五金灯饰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例2:本邦电器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本项目主要从事日光灯支架、灯盘、节能灯、灯筒、开 关插座、LED 无极灯具生产。项目具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1~图3。 铁板冲压成型除油 清洗磷化酸洗清洗烘干喷涂 装配固话烘干半成品 装配废水、废液、酸雾 噪声噪声粉尘 有机废气 图1 日光灯支架、灯盘生产工艺流程及其产污环节图 铝板冲压成型碱洗清洗阳极氧化 烘干 半成品 装配成品噪声

图2 灯筒(电化铝)生产工艺流程及其产污环节图 有机废气、边角料、噪声 图3 项目注塑工序生产工艺流程及其产物图 主要工艺简述: (1)冲压成型:原材料开料后,用冲床冲压成型。 (2)除油:将工件表面的油层去除的过程,通过皂化作用和乳化作用将油脂层破坏并去除。 (3)磷化:把工件浸入磷酸盐溶液中,使工件表面获得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的工艺。能起到防止金属被腐蚀、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的作用。 (4)喷涂:项目使用粉末喷涂工艺,该工艺利用喷粉设备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在静电作用下,粉末会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 (5)碱洗:用稀碱去除铝件表面氧化层。 (6)阳极氧化:电解质采用硫酸等强酸,阳极首先发生水的点解反应,产生初生态[O],氧原子立即在阳极对铝件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铝,即薄而致密的阳极氧化膜,阴极只起导电作用和析氢反应。 4.污染分析 例如:威鹏五金饰制品工艺流程中的电路连接产生的污染为焊接废气,而废气中 烟尘,金属及氧化物等。 所含有的因子有:氮氧化物、CO、CO 2 5.根据流程图所显示的污染分析,看平面布局或四至图定性。若项目还是一块 空地没有开始施工,则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区域容量与周边环境影响的大小造成的污染影响进行定性。 6.每种污染定量 参照别人给出的数据暂时性,取出定量值。一般定量值约:0.2% 根据所排出的定量值,计算出排出的污染所造成的污染指数,从而根据污染指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建议措施。

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与心得 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 年级:2011级 班级:地信一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冯慧敏 时间:2013.05.28

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习了解ArcGIS的发展,以及9.3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熟练掌握 (2)熟练掌握ArcMap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3)了解及应用ArcGIS的分析功能模块A rcToolbox (4)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是对ArcGIS概述。介绍ArcGIS的发展,以及9.3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了解桌面产品部分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相关基础知识; 实验二讲解了视图数据的显示与管理 主要阐述如何让创建新的Map Document(工程文档),工程文档的保存,创建新数据层layer,数据层(Layer)的操作等; 实验三讲解了ArcMap下的数据编辑与修改编辑点、线、面文件的流程,点、线、面的主要生成方法和介绍了绘图工具、编辑菜单;实验四讲解了栅格数据矢量化介绍了ArcScan工具。ArcScan是Arcmap Desktop中栅格矢量化的扩展工具。它提供了一套强大且易使用的栅格矢量化工具。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捕捉栅格要素,以交互追踪或批处理的方式直接通过栅格影像创建矢量数据; 实验五讲解了符号编辑与属性表操作比如点状符号的制作,现状状符号的制作,面状符号的制作和属性表的常用操作如创建属性表、编

辑表格、表格查询、表格计算等; 实验六讲解了空间查找与空间分析。主要熟练掌握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中的图层擦除(Erase)、交集操作(Intersect)和图层合并(Union); 实验七讲解了矢量数据的最短路径分析和栅格数据的最佳路径分析。主要我们掌握网络分析和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实验八讲解了图表与报告创建使用和图版设置与地图整饰。创建图表与使用图、表创建报表与使用报表和图版设置与地图整饰。 三.实验步骤及感想 通过这学期的ArcGIS实习,让我体验到了ArcGIS功能之强大,也让我对ArcGIS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也让我知道了地理信息系统是做什么的,他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运用ArcGIS的强大的分析功能做一个选址问题。就拿实验六来说,我们利用缓冲分析和叠置分析来完成选址问题。刚开始做实验时我就在思考,它是怎样去完成这样一个问题的呢?对于每个购房者第一个思考的问题当然是周围的环境,所以当然就要避开主干道的噪音干扰了。这就的用ArcGIS 中强大的缓冲分析了。缓冲区分析(Buffer)是对选中的一组或一类地图要素(点、线或面)按设定的距离条件,围绕其要素而形成一定缓冲区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数据在二维空间得以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取主干道。提取主干道是在交通网络图层的属性表选择。具体步骤:在右下角的打开option 选项中,在菜单中选择select by attributes,在select by attributes 对话框

Arcgis使用总结

一、feature生成Tin 在3DAnalyst中-----Creat/modify TIN------Create TIN From Features----添加layer---Height source 高程字段 二、3D图 生成3D的其中一个条件是你的资料中有一个高度的属性打开ArcGIS中的ArcScene, 导入数据, 右选Screen Layers, 在当中的Properties-> Base Height中, 设定你的数据中的高度字段为数据高度如下 三、散点关系图 Tools-----graphs-----creatscatterplot matrix wizard 四、arcgis导出点XY坐标 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Features->Add XY Coordinates工具就能自动在属性表中添加点的x,y坐标,然后将属性表导出就可以了 五、由点坐标生成点 1,先把点坐标信息(一般是经纬度)标准化,就是原来的度分秒表示的都要转换成度表示的; 2,将数据导入到Excel里面,总共有两列X,Y(列名可以随便取,但必须有列名),下面对应x,y坐标数据即可; 3,将文件保存成.csv文件。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记事本自己编写如下格式的文件: x,y 86.578,46.689 87.433,45.654 保存成txt就可以了。 到这里数据的准备工作完成,下面开始导入: 1,ArcMAP下面,菜单tools-Add XY Data…,如下图: 坐标系统处,点edit,import,导入当前打开的坐标系统即可,当然也可以通过Select选择坐标系统!如果不添加的话,默认的是WGS84. 2,点ok,这时会有一个提示,点确定即可 3,这时会形成一个新图层,所有的点都添加进来了,但现在添加进来的点由于没有objectID 或者FID,现在图层不具备.shp图层的大部分功能,如点的选择,编辑,关联,属性等操作。还需进一步操作 4,在刚才生成的图层上点右键,选data-expot data…,导出成.shp文件,这时再把导出的文件添加进来即可。至此,已完成任务。 五、求多边形几何中心坐标 这个需要自己计算,首先在属性表里面加两列X,Y利用Geometery Calculator计算Xcenter,YCenter可以获得中心点的XY坐标,然后将属性表.dbf文件单独复制出来,利用ArcMAP的Display XY功能进行显示并且将显示图层输出保存为SHP文件即可,具体操作可以百度之,我这边只提供一个大概的思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