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 病理学
- 格式:pdf
- 大小:143.87 KB
- 文档页数:4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一、单选题1 肝细胞呈碎片状坏死和(或)桥接坏死主要见于()A、急性重型肝炎B、急性普通型肝炎C、慢性普通型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E、急性普通型黄疸性肝炎2 与溃疡病发病无关的是()A、胃酸分泌过多B、幽门螺杆菌感染C、胃蛋白酶分泌过多D、高钙血症E、遗传因素3 肝硬化并发肝昏迷的主要原因是()A、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出血B、肠道含氮物质不能在肝内分解引起氨中毒C、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D、代谢性酸中毒E、胆色素代谢障碍4 在溃疡愈合期,填补溃疡的是()A、肌细胞和结缔组织B、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C、上皮细胞和肉芽组织D、纤维母细胞和肌组织E、不缺定细胞和组织5 酒精中毒时什么细胞内可见Mallory小体。
()A、心肌细胞B、肝细胞C、肾小管上皮细胞D、脾E、骨骼肌细胞6 肠上皮化生多见于()A、慢性肠炎B、慢性胃炎C、慢性胃溃疡D、肠腺瘤E、肠腺癌7 某男,35岁,汽车司机,常感胃不适,时而痛疼,诊断为胃溃疡。
其不加重视,忽一日,其暴亡,尸检发现腹腔有大量积血。
则死因可能是()A、肝腹水B、肝动脉硬化C、肾出血D、胃溃疡造成的大出血E、以上各项都不可能8 急性炎症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浸润()A、浆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9 某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腹水,呕血,腹壁浅静脉曲张出现海蛇头。
则形成此症状的原因是()A、胃出血B、肠出血C、肺淤血D、肝炎E、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10 急性暴发型肝炎肝细胞的主要病变是()A、肝细胞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B、肝细胞胞浆嗜酸性变和嗜酸小体形成C、多数散在点状坏死D、弥漫性大片坏死E、大范围桥接坏死11 下列哪项是诊断门脉性肝硬化的可靠依据?()A、腹水B、脾肿大C、肝掌及蜘蛛痣D、肝穿刺活检有假小叶形成E、侧枝循环形成12 消化性溃疡发生在下列哪个部位易引起大出血?()A、胃小弯B、幽门C、十二指肠下段D、十二指肠球部后壁E、胃底13 下列哪种病变常出现肠上皮化生?()A、表浅性胃炎B、胃溃疡恶变C、肥厚性胃炎D、萎缩性胃炎E、疣状胃炎14 食管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腺癌B、粘液癌C、未分化癌D、鳞状细胞癌E、小细胞癌15 有关胃溃疡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2cm以内B、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1cm以内C、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1cm以内D、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2cm以内E、好发于胃底及胃体16 急性普通性肝炎的病理临床联系中,错误的是()A、弥漫肝细胞变性-肝肿大B、肝包膜紧张-肝区痛C、部分肝细胞坏死-SGPT升高D、肝细胞脂肪变性一厌油腻饮食E、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黄疸17 某大肠癌患者手术后,对其癌样检查发现,在镜下,在粘液湖中可见腺管状或乳头状排列的癌细胞。
消化科护理专业知识点总结一、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1. 消化系统结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腺等器官组成。
口腔是食物的初始消化部位,食管将食物传送到胃部,胃对食物进行机械和化学消化,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大肠主要进行水分的吸收和粪便的排泄,肝脏和胰腺是辅助器官,分泌胆汁和消化酶,参与消化和代谢过程。
2. 消化系统生理(1)机械消化:通过口腔的咀嚼、胃部的搅拌和肠道的蠕动,将食物分解成小颗粒,便于化学消化和吸收。
(2)化学消化:主要由唾液、胃液、胆汁和胰液等消化液中的酶类物质进行,将大分子的食物成分分解为小分子,方便吸收和利用。
(3)吸收和排泄:小肠对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进行吸收,大肠对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吸收,排泄经直肠排泄为粪便。
二、消化系统常见疾病1. 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或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的溃疡病变,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胃灼热感、食欲减退等。
护理重点是控制疼痛,维持胃肠功能,防止出血和穿孔。
2. 肝炎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常见的有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
护理重点是维持肝功能,控制传染,促进康复。
3. 胰腺炎胰腺炎是胰腺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引起的疾病,症状为上腹疼痛、呕吐、腹胀等。
护理重点是缓解疼痛,控制炎症,防止并发症。
4. 肠道感染肠道感染由普通肠炎病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护理重点是控制感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改善营养状态。
5. 肠梗阻肠梗阻是由于肠道腔内有机械性阻塞或功能性痉挛造成,常见症状为腹部胀痛、腹泻、呕吐等。
护理重点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缓解腹痛,协助排气排便。
三、消化系统护理常规1. 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对于消化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如低脂、低盐、易消化食物,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对胃肠道的负担。
2. 疼痛管理针对患者的疼痛状况,可采用药物镇痛或非药物镇痛的方法,如热敷、按摩、放松呼吸等,帮助患者舒缓疼痛。
同等学力申硕-临床病理学-系统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A型题2)[单选题]1.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错误的描述是A.病变处胃黏膜变薄B.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C.黏膜内可见纤维组织增生D.常出现鳞状上皮(江南博哥)化生E.化生后可导致癌变正确答案:D[单选题]2.萎缩性胃炎区别于浅表性胃炎的最主要特点是A.炎症细胞浸润的深度B.病变部位C.浸润炎细胞的类型D.胃黏膜固有层腺体萎缩E.临床表现正确答案:D[单选题]3.慢性肥厚性胃炎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A.淋巴滤泡形成B.固有层结缔组织增生C.肌层肥厚D.黏膜增厚,腺体肥大增生E.腺体肠上皮化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慢性肥厚性胃炎又称Melletrier病,病变常发生在胃底和胃体部。
大体主要特点是黏膜皱襞粗大加深变宽,呈脑回状;黏膜皱襞上可见横裂。
镜下可见黏膜全层增厚,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腺窝(小凹)变深。
黏膜表面黏液分泌细胞数量增多;黏膜深层腺体常呈囊性扩张并深入黏膜下层。
固有膜水肿及慢性炎细胞浸润。
[单选题]4.与胃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关的是A.幽门螺杆菌感染B.过度紧张C.O型血的人发病率高D.吸烟可诱发溃疡的发生E.高盐饮食正确答案:E[单选题]5.慢性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不包括A.胃的壁细胞分泌胃酸增多B.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亢进C.胆汁过多排人十二指肠D.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E.遗传因素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胃酸一胃蛋白酶对于胃肠黏膜的消化作用以及正常胃肠黏膜保护性机制之间的失衡。
具体因素有: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能促进胃黏膜G细胞增生和胃泌素分泌的作用,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幽门螺杆菌易于黏附到表达0型血抗原的细胞上,因此0型血人群可能更易患胃溃疡病。
②黏膜抗消化能力降低:当胃黏液分泌不足或黏膜上皮受损时,胃黏膜的抗消化能力降低,胃液中的氢离子逆向弥散入胃黏膜,导致溃疡病形成。
长期服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吸烟都可破坏胃黏膜防御屏障。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以下是病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病理学基础知识:
-细胞病理学:研究细胞在疾病中的异常变化,如细胞增生、凋亡和异型等。
-组织学:研究组织的正常结构和疾病引起的组织损伤及修复。
-免疫病理学:研究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和异常,如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
2. 疾病分类与诊断:
-疾病分类: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将疾病进行分类,如遗传疾病、感染病、肿瘤等。
-病理诊断:通过病理检查(如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分析病变特点,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选择。
3. 炎症与免疫病理:
-炎症: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和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包括血管变化、炎细胞浸润和局部组织损伤等。
-免疫病理: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或异常反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等。
4. 肿瘤病理学: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如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和分期等。
-癌症病理学:研究癌细胞的形态特征、遗传变异和治疗靶点等。
5. 器官病理学:
-心血管系统病理学:研究心脏和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呼吸系统病理学:研究肺部和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消化系统病理学:研究消化道器官疾病,如胃溃疡、结肠癌等。
-泌尿系统病理学:研究肾脏和泌尿道疾病,如肾炎、膀胱癌等。
以上只是病理学中的一部分重点知识点,还有许多其他疾病和器官的病理学内容。
病理学的研究对于疾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九)消化系统疾病【A型题】372.引起肝细胞毛玻璃样变性的病原体是A.HAVB.HBVC.HCVD.HEV(35/2017)372.[答案]B[考点]乙型肝炎的病理特点[解析]HBV携带者和感染者的肝组织常可见部分肝细胞胞质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物质,胞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称为毛玻璃样细胞。
毛玻璃样细胞是乙型肝炎一种特殊的形态学改变。
373.下列病理变化中属于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是A.汇管区炎症并突破界板B.桥接坏死伴小叶结构破坏C.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D.肝细胞广泛水肿伴点状坏死(48/2016)373.[答案]D[考点]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解析]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出现广泛变性,且以细胞水肿为主,肝细胞坏死轻微,肝小叶内可见点状坏死与嗜酸性小体。
汇管区可见轻度炎症细胞浸润,不突破界板。
桥接坏死伴小叶结构破坏是重度慢性肝炎的特征。
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丙型和丁型肝炎的病理改变特点。
374.不会引起慢性肝炎的肝炎病毒是A.HAVB.HBVC.HCVD.HDV(42/2015)374.[答案]A[考点]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解析]HAV(甲型肝炎病毒)一般不引起携带者状态,也不导致慢性肝炎。
HBV(乙型肝炎病毒)在中国是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原,最终导致肝硬化。
HCV(丙型肝炎病毒)约3/4可演变成慢性肝炎。
HDV(丁型肝炎病毒)与HBV同时感染,约90%可恢复,仅少数演变成HBV/HDV复合性慢性肝炎;如在HBV携带者中再感染HDV,约80%可转变成HBV/HDV复合性慢性肝炎。
375.双侧卵巢肿大,活检发现癌细胞,首先考虑癌细胞来源于A.卵巢B.肠C.胃D.子宫(47/2015)375.[答案]C[考点]胃癌的种植性转移[解析]胃癌特别是胃黏液癌癌细胞浸润至胃浆膜表面时可脱落至腹腔,种植于腹腔及盆腔器官的浆膜上。
常在双侧卵巢形成转移性黏液癌,称克鲁根勃(Krukenberg)瘤。
病理学各章必掌握知识点病理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研究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为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依据。
病理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下面将介绍病理学各章节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一、细胞和组织学基础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器的功能。
2.组织学基础:包括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其结构特点、功能及其病理变化。
二、炎症和修复1.炎症概述:包括炎症的定义、分类、病理生理过程和病理变化。
2.炎症的类型:包括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特点及其病理变化。
3.细胞损伤与修复:包括细胞损伤的类型、损伤机制及细胞的修复过程。
三、血管和淋巴系统病理学1.血管和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
2.血管病理学:包括动脉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影响。
3.淋巴组织病理学:包括淋巴结肿大、淋巴管的疾病等的病理变化和影响。
四、新生物学与肿瘤学1.细胞增殖与分化:包括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
2.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肿瘤的发生原因、不同类型的肿瘤的发生机制。
3.肿瘤的分类和分级:包括肿瘤的分类方式、肿瘤分级和分期的意义。
4.肿瘤的病理变化和影响:包括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生长方式、侵袭和转移等。
五、器官系统病理学1.心血管系统病理学:包括心脏病、动脉病、静脉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2.呼吸系统病理学:包括肺炎、肺结核、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3.消化系统病理学: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4.泌尿系统病理学:包括肾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5.生殖系统病理学:包括妇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6.神经系统病理学: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六、免疫病理学1.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2.免疫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免疫反应的类型、机制、免疫系统的病理变化。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
.单选题:
1.溃疡病最常见的部位是( )
A.胃大弯近幽门侧 D.胃底部
B.十二指肠球部 E.胃体部
C.胃小弯靠贲门侧
2.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穿孔 D.癌变
B.出血 E.幽门梗阻
C.粘连
3.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肉眼观形态主要区别是( )
A.有无再生结节形成 D.肝实质黄染的程度
B.肝体积缩小的程度 E.有无出血
C.肝包膜皱缩的程度
4.肝穿刺标本见中度碎片状坏死及肝小叶内纤维间隔形成,应考虑( )
A.急性普通型肝炎 D.中度慢性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E.重度慢性肝炎
C.轻度慢性肝炎
5.下列哪项是导致肝硬变门脉高压的因素之一( )
A.肝动脉与肝静脉分支的直接吻合 D.门静脉本身病变所造成的阻塞
B.肝动脉与门静脉分支的直接吻合 E.门静脉直接受压
C.门静脉与肝静脉分支的直接吻合
6.肝硬化的后果,可归纳为哪两个方面( )
A.脾肿大,侧支循环建立 D.门脉高压,肝功能损害
B.腹水,肝功能损害 E.门脉高压,出血
C.门脉高压,腹水
7.早期胃癌的正确概念是( )
A.癌组织浸润局限于粘膜层
B.癌组织浸润深度尚未突破粘膜下层
C.癌组织尚未突破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
D.癌组织未累及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
E.癌组织突破粘膜下层,但无淋巴结转移
8.大肠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
A.直肠 D.升结肠
B.乙状结肠 E.横结肠及降结肠
C.盲肠
9.大肠癌 Dukes A 期是指( )
A.癌肿局限于粘膜层
B.癌肿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C.癌组织未突破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D.癌组织虽已突破肌层,但尚无淋巴结转移
E.癌组织突破粘膜下层,但无淋巴结转移
10.早期肝癌指( )
A.肿瘤直径<1cm D.尚未发现远处转移的肝癌
B.肿瘤直径≤3cm,数目不超过二个 E.肿瘤直径≤3cm
C.肿瘤直径<5cm
二.多选题:
1.慢性胃炎可能的病因有( )
A.自身免疫反应 D.十二指肠液返流
B.酗酒,吸烟 E.VitB12 吸收障碍
C.幽门螺杆菌感染
2.慢性萎缩性胃炎镜下特点是( )
A.粘膜固有层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D.常有明显肠上皮化生
B.腺体萎缩,排列稀疏 E.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C.壁细胞及主细胞减少或消失
3.下列哪些符合急性乙型普通型肝炎镜下特点( )
A.肝细胞普遍疏松肿胀及气球样变 D.肝细胞排列拥挤,肝窦狭窄
B.肝细胞点状坏死及嗜酸性小体形成 E.肝细胞脂肪变性
C.坏死灶及汇管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4.下列哪些符合轻度慢性肝炎镜下特点( )
A.汇管区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D.轻度碎片状坏死
B.肝小叶界板完整 E.桥接坏死
C.常有汇管区周围炎
5.下列哪些类型肝炎易进展为肝硬变( )
A.亚急性重型肝炎 D.重度慢性肝炎
B 轻度慢性肝炎 E.急性重型肝炎
C.中度慢性肝炎
6.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死因有( )
A.消化道大出血 D.肝细胞性黄疸
B.DIC E.肝功能衰竭
C.急性肾功能衰竭
7.与胃癌发生有关的疾病有( )
A.慢性浅表性胃炎 D.胃溃疡
B.慢性萎缩性胃炎 E.不完全性大肠型化生
C.慢性肥厚性胃炎
三.名词解释:
1.早期胃癌 2.嗜酸性小体 3.溶解性坏死 4.碎片状坏死 5.桥接坏死
6.急性黄色肝萎缩 7.假小叶 8.小肝癌 9.“毛玻璃样”肝细胞 10.肝硬化
四.简答题:
1.试述胃、十二指肠慢性溃疡的镜下改变、结局和并发症。
2.临床体检时发现某患者肝脏肿大,据你所学过的知识,考虑有哪几种病变
的可能(举三至四种),并简述所举各疾病的病变特点(肉眼和镜下)。
3.比较病毒性肝炎各临床类型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各自转归如何。
4.请列表比较胃良、恶性溃疡的肉眼和镜下形态区别。
5.叙述胃癌的扩散途径。
五.病例讨论: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59 岁,因大量呕血急诊入院。患者既往常发生上腹痛,开
始多发生于饭前,偶也在饭后发作。近数月来腹痛频繁且无一定规律,食欲
不振,并逐渐消退。前两日上腹疼痛后有轻度腹泻,大便呈黑色, 头昏乏力。
今晨恶心呕吐咖啡色液体三次约 300 毫升。
体检:贫血外观,神志淡漠,四肢冰冷,体温 36.6℃,脉搏 132 次/分,
血压 50/30 毫米汞柱,心肺(-)、腹软、肝脾(-),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1 克%,红细胞 220 万/mm 3 ,白细胞 5400 个/
mm 3 ,大便柏油样,潜血试验++++。
入院后经输血、抗休克等治疗,抢救无效死亡。
(二)尸解摘要:
1.心:
大小无明显异常,内外膜及各瓣膜完好。主动脉、主动脉弓内膜可见几
处青黄色斑块,个别中央呈灰白色。
2.胃肠:
胃大弯 21 厘米,浆膜面尚光滑,胃及十二指肠、空肠内见大量积血。
在胃小弯窦部见一个较大的溃疡直径约2.5 厘米,深0.5 厘米,底部较污浊,
周边粘膜隆起,切面灰白质韧。镜下见溃疡旁粘膜细胞体积较大,排列不整
齐,上皮细胞核亦大小不一,形态不一,染色较深,溃疡底部的肌层完全破
坏,被瘢痕组织代替。在胃小弯网膜根部找到两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切面
灰白,质地较软,镜下在淋巴结的边缘区可见上述的胃上皮细胞。
思考题:
1.写出本例病例的病理诊断(包括部位、类型、性质)及诊断依据。
2.本例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六.英语单词翻译:
1.acidophilic body 2.spotty necrosis 3.lytic necrosis 4.piecemeal necrosis
5.bridging necrosis 6.signetring cell 7.liver cirrhosis 8.portal cirrhosis
9.postnecrotic cirrhosis 10.carcinoma of esophagus 11.carcinoma of stomach
12.early gastric carcin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