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及其误区【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69-02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全世界的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糖尿病的治疗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其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基本的措施,应严格和长期坚持[1]。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在保证机体正常发育和正常生活的前提下,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减轻体重,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改善整体的健康水平,减少降糖药物用量。
1型糖尿病患者在合适的总热量、食物成分、规律的餐次等要求的基础上,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超重或肥胖者,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减少降糖药物用量。
1.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1.1. 计算每天所需能量: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理想体重的±10%属正常体重。
成人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所需供给热量为25-30千卡,轻体力劳动30-35千卡,中等体力劳动35-40千卡,重体力劳动40千卡以上。
要根据理想体重、体形、体力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能量。
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如身高170厘米,体重60公斤的中年男性,从事管理工作,其理想体重为170-105=65公斤,每日所需能量按轻体力劳动则为65×30=1950千卡。
热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5%,蛋白质占15%。
1克糖和1克蛋白质均产生4千卡热量,1克脂肪产生9千卡热量,这位男子每日所需各类物质为:碳水化合物=1950×60÷4=292.5克;蛋白质=1950×15÷4=73克;脂肪=1950×25÷9=54克。
浅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作者:李红梅李绪成来源:《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2年第06期【摘要】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代谢紊乱综合症,血糖一旦控制不好,可进一步引发全身多个系统受损,危急生命。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对糖尿病的饮食护理就是要指导患者长期坚持正确、科学的饮食。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护理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习惯及饮食营养结构搭配是否合理等因素息息相关的疾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调节饮食结构无论在预防糖尿病还是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的认识,存在一些片面性。
一种片面的认识是糖尿病患者应少吃,严格节食,或者只吃含糖量较低的食品,致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各脏器组织因营养失调而功能下降,因而日益疲乏、消瘦、终日无力,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另一种片面的认识是无所谓,对高糖的食物照吃不误,没有科学饮食和调整生活习惯的意识,这样不仅没有抑制病症,反而还加重了病情,引起全身并发症。
因此,正确地指导糖尿病患者科学饮食,对控制患者血糖值达标,有效地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护理中,兼顾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膳食计划。
护理人员在控制摄取总热量的前提下,合理搭配食物,制定患者能够接受的膳食方案,让患者乐意接受,并养成习惯,长期坚持,达到食疗的目的。
制定膳食方案,应坚持“四定”的原则,即对饮食无特殊需求的患者,采取“定时、定餐、定量、定食品”的方法进行管理,摄取的热量比例以1/5、2/5、2/5或者1/3、1/3、1/3为宜。
具体要求是:早餐食物的体积略小,热量稍高。
午餐食物的体积略大,热量高,饱腹感明显。
晚餐的食物体积大,热量低,饱腹感明显。
一定要避免“早上不吃,中午凑合,晚上猛吃猛喝”的不良生活习惯。
浅谈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饮食疗法【摘要】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
我院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人随着目前高发病率、低年龄化,使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人的膳食营养、摄入成为糖尿病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饮食【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22-02糖尿病作为内分泌系统的一大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目前的各项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
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
药物治疗和精神饮食治疗都是必需的。
笔者主要从饮食治疗上来说明饮食疗法对于糖尿病治疗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饮食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饮食疗法的原则: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达到营养平衡的饮食。
为保证营养平衡,糖尿病患者应在规定热量范围内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法之一,在各种类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保持健康的体重,维持营养平衡,控制血糖。
饮食疗法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饮食治疗的目的和基本指导思想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目前,由于部分临床医生对病人饮食治疗缺乏具体的指导,加之患者缺乏营养知识,不少患者要么担心饮食过量,对很多食物望而生畏,非常苦恼,要么忽视饮食治疗。
随着吃喝致使病情波动,长时间血糖居高不下,这对糖尿病的治疗是极为有害的。
饮食治疗目的:采用科学的饮食,供给病人足够营养,以维持正常生理的需要,有利于控制体重、血糖、血脂、糖尿;有利于减轻胰岛素的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有利于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配合药物和锻炼等,形成综合治疗,维持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劳动能力和延长寿命。
饮食治疗的基本指导思想;饮食疗法是成功地控制糖尿病的必要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要引起足够重视。
浅谈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与防治一、本文概述糖尿病,这一现代社会的常见慢性疾病,已经对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更是广大患者和医疗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性,并从预防和治疗两个角度出发,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
文章将首先概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概念,阐述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影响。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糖尿病并发症的成因,探讨其发病机制,并从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多方面提出防治策略。
文章将总结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性,强调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患者自我管理在防治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提升公众对糖尿病并发症危害性的认识,促进糖尿病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二、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们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
糖尿病并发症种类繁多,从轻微到严重,从可逆到不可逆,都有可能发生。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在心血管方面,糖尿病会增加患者患心脏病、中风等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引发猝死。
在神经系统方面,糖尿病可能导致神经病变,影响患者的感知和运动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
糖尿病还可能引发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眼部并发症如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也可能导致视力丧失。
糖尿病足是另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足部感染、溃疡甚至截肢。
除了以上这些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性功能、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
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是全方位的,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控制血糖、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和早期干预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加强糖尿病教育和预防工作,也是减少糖尿病危害的重要措施。
浅谈糖尿病患者服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进步,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持续注意的事项之一。
在服药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服药时间药物的功效、吸收和代谢都与服药时间有关系。
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服药,并且保持规律。
不得随意更改服药时间或忘记服药,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2. 药量药量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身高、体重等因素综合而定。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服药,切勿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使治疗效果降低。
3. 饮食和药物配合饮食对于控制糖尿病的起着重要作用。
患者应当吃药前或饭后半小时进行进食,以保证药物的吸收和作用。
同时,应当避免进食过多的糖类和高脂肪食品,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 不良反应在服药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头疼、口干、恶心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并根据医嘱予以处理。
5.与其他药物的配合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同时患有其他疾病,需要进行多种药物治疗。
一些药物可能会与糖尿病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作用。
因此,患者在在服用其他药物时,一定要咨询医生,并根据医嘱进行药物的配合。
6. 定期检查患者在服药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糖尿病的相关检查,例如血糖、尿糖等,以便于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总之,糖尿病药物治疗是一项长期工程,患者需要认真遵守医嘱,注意药物的吸收和作用,养成定期就医和检查的习惯,以便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020・ No.07 2011 医学信息 MEDICAL INFORMATION 1盏床集锦
新生儿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的诊疗体会 郭占红 山加甫 1.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河北邯郸056001;2.新疆和静县妇幼保健院,新疆和静841300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与肠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29例新生儿肠闭锁和16例肠狭窄进行观察和治疗,均在生后2— 5天就诊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后治愈率77.8%,死亡率22.2%,成活率明显提高。结论:新生儿先天性胃肠道畸形要及时发现,尽早手术,合理选择 术式,术后全静脉高营养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新生儿;肠闭锁;肠狭窄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1.07.172 文章编号:1006—1959(2011)~O7—3020一o1
新生儿先天性胃肠道畸形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众多疾病之一,就新生 儿胃肠道先天性畸形来说它包括:先天性胃壁缺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 窄、环形胰腺、肠旋转不良、先天性肠闭锁与肠狭窄等等。本文以我们几家 医院自2Oo4年至2010年共收治的45例先天性肠闭锁与肠狭窄的诊断与治 疗体会做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治疗新生儿肠闭锁29例,男21例,女8例,肠狭窄16例,男11例, 女5例。就诊最早生后4小时,最迟lO天,大多数患儿在生后2~5天出现 胃肠道症状后就诊。 肠闭锁与肠狭窄可发生于肠道任何部位,本组45例新生儿,出现在十 二指肠者占3例(6.7%),空肠占16例(35.6%),回肠占24例(53.3),结肠 占2例(4.4%),以回肠闭锁狄窄畸形最多见,以结肠最为少见。 我们参照有关资料病理分型…,将其分为5型;I型3例占l0.3%,Ⅱ 型7例占24.3%,ma型15例占51.7%,Ⅲb型1例占3.4%,Ⅳ型3例占 10.3%。 2.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新生儿期手术治疗,其中36例治愈(77.8%),死亡9例 (22.2%),其中Ⅳ型治愈率最低,最常见的空回肠闭锁的死亡原因是感染, 如肺炎,腹膜炎或败血症,其他术后合并症还有吻合口漏,吻合处功能性肠 梗艇l等,近两年来由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改进,儿科麻醉肠外营养的完善, 成活率有明显提高。 3.讨论 过往报道称对新生儿的肠狭窄术后患者出现死亡进行研究发现_2 J,患 者多有在手术之后合并呼吸衰竭、肺炎、硬肿症疾病,大概有54%的患者因 此合并症出现死亡。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要建立一个新生儿的外科的建议, 并对新生儿进行温度、湿度等方面的监管,对患者的营养、呼吸等情况进行 密切的观察。 3.1 对新生儿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的方式是治疗的关键。在80年代 众多学者对此疾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I型肠闭锁肠壁各层神经丛集神经 节细胞数正常,其他各型肠闭锁中,近端肠管除肠壁肥厚外,各层种经丛及 神经节细胞数均较正常明显减少,近端改变范围在1O一15cm,远端改变局限 于2cm以内,这种病理改变为肠闭锁手术切除肠管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对 回肠闭锁可以按上述范围行肠切除,以期缩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 除后禁断的仍然有扩张时,可做裁剪后再做端端吻合术,以便缩小直径,利 于吻合。 对空肠上端,距离屈氏韧带不足10cm闭锁的患者,可给予患者进行裁 剪行端端吻合术治疗,这样的患者在手术之后恢复情况会很慢,应给予其长 时间的营养液。对隔膜型肠闭锁则做隔膜切除术。吻合前一定用盐水向肠 腔内注入,检查有无多处闭锁,并且有利于远端肠腔内积存的粘液和上皮排 出,保持肠道的通畅,在肠吻合时,应用无损伤可吸收的5.0—6.0的线,行单 层内翻结节缝合,间距及进针深度均应在1—2cm,给予新生儿进行吻合时应 尽量一次完成,以确保新生儿的血运情况正常。给予新生儿上述的治疗.应 有技术丰富的医师进行手术治疗,这会避免发生手术之后的梗阻或者吻合 口瘘。可提高对新生儿的治愈率。 3.2给予患者静脉高营养是治疗的关键,肠闭锁新生儿一般会因为营 养不良、慢性消耗等原因出现死亡。在9O年代因为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 4,JL氨基酸及脂肪乳的出现,致使新生儿可以用静脉高营养液进行治疗,给 药方式应为把全量液在18—24h内输入,或者在24h中平均输入,这样可避 免致使肺脑水肿发生。使用周围静脉保留静脉套管针进行给药可以一直使 用3—6d,这样可以避免新生儿因为穿刺而受到疼痛。如新生儿的肠闭锁的 位置较高,手术后新生儿的肠道功能恢复慢,可给予其2—3周的输液治疗。 这样完全可以保证新生儿在发病期间可以正常的发育,新生儿经治疗体重 会有所增加。也可根据新生儿的具体病情给予其输血等治疗。通过以上治 疗可明显增加对新生儿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施诚仁,主编.新生儿外科学.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o2年8月. [2] 王练英,等.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l,22(6):360.
浅谈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摘要] 糖尿病是指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不足)或胰岛素利用
差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同时伴有脂肪
蛋白质代谢紊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糖尿
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一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本文就糖尿病患者日
常饮食进行论述,目的是使广大糖尿病患者尽可能地能做到合理饮
食,快乐的生活!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血糖;饮食
中图分类号:r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77-02
糖尿病是指体内胰岛素缺乏,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效用差导致血液
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综合
症。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体力下降,体重减轻。
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但是我们不需要过分顾虑,要正确地了解
病情和进行合适的治疗非常必要,健康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
药物治疗和自我检测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对于糖尿病患
者的病情控制极为重要。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控制的基本手段。
但饮食控制效果不好的重要
原因往往是大多数患者把简单的饮食控制和饥饿疗法作为治疗手
段,认为吃饭越少越好,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如果热量摄入不足又
缺乏合理的营养,必然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而糖尿病
患者本身新陈代谢功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消耗的能量和营养会高于正常人,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过分地限制饮食,往往会造成患者体内的营养不足,甚至是营养不良。
往往会加重病情。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在结合医嘱和自身饮食习惯的前提下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总热量摄入。
总热量不只包括主食,而且包括副食、烹饪油和零食。
控制总热量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
2、合理配餐,科学合理的制定饮食治疗方案。
在保证所需热能为基础的前提下保证营养供给,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
首先计算出患者的标准体重,根据其工作强度和活动量计算其每天所需要的总热量,再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的能量比例关系,一般是蛋白质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
计算出各自的每日需要量。
同时分析各种食物成分所含营养素及热量的多少,最后再选择和搭配主食和副食的品种与种类,并计算出其供给量。
常见食物的热能含量(千卡/100克)
3、少食多餐。
定时定量、合理安排餐次、少量多餐,每日3~6餐。
合理选择食物,食物多样、主食适量、多吃蔬菜及粗粮、少吃油脂、清淡少盐。
改变不良的进食习惯,细嚼慢咽,尽量延长进餐时间、先吃蔬菜,喝汤再吃主食,交替进食。
4、适当多吃含纤维丰富的食物。
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能够降低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
蔬菜,麦麸,豆类及谷类均含有大量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非淀粉多糖。
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黏胶等。
膳食纤维不能被胃肠消化酶分解,在大肠中可被细菌分解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为肠道菌群提供营养,同时也有少量短链脂肪酸被人体吸收。
果胶和黏胶能够保持水分,使粪便容积增加,从而减少食物在肠道的传送时间,因而机体只需较少的胰岛素就能维持代谢。
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
增加膳食纤维还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及冠心病。
5、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减少油脂总摄入量。
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肥肉、禽类皮、黄油、棕榈油、椰子油等)。
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应为1︰1︰1。
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能的20-30%,折合脂肪总量约40-60克/日,其中食用油约为20-30克/日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每日<300mg /日;高脂血症者<200mg /日。
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培毅.糖尿病用药与饮食[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
[2] 邓焕新.战胜糖尿病七大法宝[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3] 魏庆芳.糖尿病防治策略[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