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微信作为一种通讯软件,它以独特的功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是现代大学生普通使用的社交媒体之一。
微信的出现给大学生带来了便利,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社交软件,它以其便捷性、开放性等优势,迅速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
大学生比较喜欢接受新事物,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微信,这已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应该加强对其的培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微信在给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对大学生来说,微信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积极影响,但也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
因此,如何面对微信的影响并利用微信的优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微信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认知偏差
微信是通讯与网络的结合,使得异步沟通显得更为快捷,深受大学生的青睐。
微信使得沟通不再局限于文字,表情、声音也能通过网络迅速传达出去。
微信免除了付费,不需要编辑文字,只要有网络,就能进行免费的语音视频信息。
微信的这些优势,使得沟通方式变得更加简单,文字聊天成为语音对话、群聊,大学生把这看做是一种潮流。
大学生心理比较活跃,这种潮流必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认知。
这是因为微信让现实转化为影像,模糊了空间距离,进一步消解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大学生懒于思考,这样大学生的认知容易受到误导,出现心理偏差。
(二)微信会加大大学生价值观引导难度
过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谈心或发放公告、张贴文件等方式进行的,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带来了挑战。
微信突破了时空限制,加强了人际关系链,大学生通过微信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对大学生价值产生影响。
微信使得传播的信息和问题呈现出多种解读,用一种具体答案解答或评判是非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接触的信息更加直观,接触的观点更加多样,大学生理解事物变得更加主观化。
(三)微信使校园网络舆情监控难度增大
微信不仅能进行多维交流,还能进行单向信息传递,
将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稳定,拉近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
微信打破了时空限制,将网络设计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微信给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加大了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
微信传递信息,信息发布后不断地被复制。
群聊过程中,不管是参与者,还是意见领导者,最后都会形成一致的意见,大多数人认同的信息一旦传播,很容易引发共鸣。
在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较广的情况下,高校网络舆论监控的效果会大大下降。
(四)微信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承担者、实施者,微信的普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微信了解不多,把微信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是微乎其微,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没有运用微信这一载体开展工作的意识,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要求。
微信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外,还要具备移动通信技术素质,只有对微信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运用它开展工作,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其次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挑战。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占中心地位,微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成为平等的参与者。
二、运用微信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一)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微信的普及,意味着传统一对多、面对面的传播模式被取代,代之而起的是方式的灵活性、领域的广泛性、影响的长远性等,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微信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微信的能力如何,决定着能否在网络上掌控话语的主导权。
高校要充分发挥微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非常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素养,建立专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分辨能力,能从学生碎片化的微信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化解学生心结,提高教育实效性。
同时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性魅力,单向的灌输只会遭到学生的排斥,只有对事件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才能受学生的欢迎,成为意见领袖。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微信载体
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不运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
思想政治教育应运用微信载体,充分发挥微信的作用,使微信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
首先可以建立学校、班级等微信公众平台,鼓励辅导员、教师使用微信,进行信息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成立信息共享平台。
其次将校园新闻、教育内容
等以微信方式互动传播,营造主流舆论氛围,对大学生微信用户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要运用微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占领微信阵地,同时也要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微信的功能,用微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其吸引力与实效性。
首先,利用微信的热点推荐作用,及时发现大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通过现实教育活动进行互动。
其次利用微信语音对讲功能,发布相关的通知。
参考文献
[1] 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
[2] 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06).
作者简介:徐超(1987.03- ),男,江西南昌人,南昌航空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育与行政管理;江文锋(1985.08- ),男,江西南昌人,南昌航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与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