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鉴别与治疗方法 - 养猪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鉴别与治疗方法-养猪技术

猪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身上;病原是一种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立克次氏体,其可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为体内的状内皮系统或是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发育减慢、料肉比提高。传染途径主要经由节肢动物叮咬以及器械的机械性传播。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鉴别与治疗方法。1、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具有6 -10天的潜伏期,病猪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0-42℃,食欲不振,甚至停止采食。拒绝运动,往往挤堆爬卧,呼吸困难,可视黏膜黄疸、苍白,初期发生便秘,排出混杂黏液或者黏膜的粪球,有时交替发生便秘和下痢,尿液赤黄。急性型病猪的全身皮肤呈苍白色,四肢呈红紫色,特别是耳廓边缘非常明显。慢性型病猪会显著消瘦,皮肤呈苍白色,有时会伴有荨麻疹症状。病猪呈急性经过时会在数小时到一天内发生死亡,呈亚急性经过时能够持续10 - 20天,少数呈慢性经过的能够达到30天。部分病猪能够自愈或者治愈后发生贫血,生长发育不良,部分甚至变成僵猪。2、诊断方法形态学方法。主要包括血涂片(吖啶橙、姬姆萨等)染色镜检法、鲜血压片镜检法,其中附红细胞体采取吖啶橙染色镜检法准确率更高,不适合采取鲜血压片镜检法,而姬姆萨镜检测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的蛋白质和脂类等物质,使用甲醛固定后非常容易导致血涂片附着其他非病原性颗粒,如染料色素等,出现

特异性误差。镜检时需要对多个视野进行观察,如果着色颗粒数目存在较大差异通常是非病原性颗粒。吖啶橙染色镜检要求在暗室中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在看到轮廓清晰的红细胞的基础上,可使用油镜头看到其上存在发出绿色荧光的小体。如果先采取姬姆萨染色,再采取吖啶橙复染,就能够有效避免这两种染色方式各自造成的假阳性。血清学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和补体结合试验(CFT)等。长时间以来,血清学诊断方法中使用的抗原主要从感染猪的红细胞中分离,由于只能够获取少量的附红细胞体,且很难将宿主自身抗体和细胞膜残片除去,制备抗原比较困难,很难实现标准化,因此还没有普遍推广。3、类症鉴别猪瘟。二者相似之处是病猪体温都有所升高.耳、股内侧、腹部皮肤呈紫红色等。区别是猪瘟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会出现贫血和黄疸症状。猪瘟主要特征是多发性出血性败血症,皮肤、黏膜、浆膜、淋巴结、肾、胆囊、喉头黏膜、膀胱黏膜、扁桃体等组织器官都发生出血(没有黄染),且淋巴结周边发生出血。大部分病猪的脾脏边缘存在特征性的出血梗死病灶。对于慢性猪瘟,会在盲肠、回肠末端,尤其是回盲瓣处存在大量的纽扣状溃疡。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二者相似之处是病猪体温有所升高,耳、股内侧、腹部皮肤呈紫红色,呼吸困难、气喘等。区别是猪肺疫通常呈零星散发,其中咽喉型主要是导致咽颈部发生肿胀,且颈部皮下组织发生出血性浆样浸润;胸膜肺炎型主要出现痉挛性干咳,对肺部听诊可听到摩擦音、哕音,剖检可发现纤维性肺炎,肺脏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病料经过美蓝或者瑞氏染色,可看到两极

着色的典型球杆菌。4、治疗措施根据病猪体温明显升高、贫血、黄疸等特征,治疗原则是使用广谱抗菌素来杀死病原体,并使用解热镇痛药使体温降低,并配合补糖、补液,还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促使血液循环功能恢复。如果病猪症状较重,可按体重肌肉注射10 mg/kg 脱氧土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4天。也可按体重静脉注射5-10 mg/kg血虫净,或者采取深部肌肉分点注射。也可按体重使用0.6 mL/kg .5%黄色素,添加在适量的5%糖盐水中,混合均匀后缓慢静脉注射。如果病猪体温升高达到40.5℃以上,用药经过2-3天依旧没有降低,可再按中小剂量添加解热镇痛药,如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等,每天1次,连续使用2-3天,当体温降低后立即停止使用。如果病猪症状比较缓和,可在饲料中添加0. 04% -0. 05%强力霉素、

0.05%-0.06%四环素或者0.10%-0.15%的土霉素混饲,连续使用7 -10天,能够有效防止病情蔓延。部分病猪往往会混合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如圆环病毒病、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猪链球菌病等,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并同时配合采取全身疗法(如输液等),能够有效减轻病情。对于患病的断奶仔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可在饲料中添加0.02%-0.05%多种维生素,0.03%-0.04%维生素E或者维生素B12,混合均匀后混饲,连续使用7 -10天。如果断奶前的仔猪和产后母猪症状比较严重,可配合静脉注射适量的添加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天1次,直到症状减轻。如果病猪存在酸中毒的现象,要静脉注射适量的5%碳酸氢钠液。如果有需要,还要使用ATP或者强心剂等能量类药。如果仔猪不方便进行

静脉注射,可口服或者腹腔内注射以上药物,其中采取腹腔内注射比较方便,且药物吸收较快。流行病学附红细胞体病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有人做过调查,各种阶段猪的感染率达80-90%;人的感染阳性率可达86%;而鸡的阳性率更高,可达90%。但除了猪之外的其它动物发病率不高。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猪通过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等可以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可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注射针头的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在注射治疗或免疫接种时,同窝的猪往往用一只针头注射,有可能造成附红细胞体人为传播。附红细胞体可经交配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在所有的感染途径中,吸血昆虫的传播是最重要的。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仅仅通过感染一般不会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饲养的健康猪发生急性症状,应激是导致本病爆发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下降的猪,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的天气、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及其它疾病感染时,猪群亦可能爆发此病。一般认为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温暖的夏季,尤其是高温高湿天气。冬季相对较少。最早见于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后来逐渐蔓延至河南、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