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行程问题典型应用题5.5

五年级行程问题典型应用题5.5

五年级行程问题典型应用题5.5
五年级行程问题典型应用题5.5

五年级应用题总复习行程问题5.5 姓名______

1. 甲乙两车从相距75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 小芳和小红同时从相距800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芳每分钟走45米,经过5分钟后二人还相距150米。小红每分钟走多少米?

3.甲乙两地相距475千米,货车以每小时3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驶往乙地。5小时后,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又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

4.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去火车站。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经过15分钟到达,又过了18分钟,火车才开动。乙步行每分钟行75米,当乙到达火车站时,火车已开出了几分钟?

5. .两辆卡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第一辆卡车每小时行30千米,第二辆卡车比第一辆迟开2小时,结果两辆卡车同时到达乙城,已知两城的距离是180千米,求第二辆卡车的速度?

6.师徒两人加工同一种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12个,加工了36个后师傅才开始做,6小时后师徒两人加工的零件个数相同,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7. 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能加工45个,徒弟每小时能加工36个,现在徒弟先生产3小时后,师傅才开始做,几小时后与徒弟加工的零件数相同?

8. 甲通讯员每小时走40米,走了6小时,乙通讯员带着重要文件,以每小时50米的速度追上去,几小时追上甲通讯员?

9. 邮车每天从甲城到乙城,如果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行驶,将迟到2小时;如果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行驶,将早到1小时。那么要准时到达,每小时该行多少千米?

10. 小巧和小丁丁看同样一本故事书,小丁丁每天看20页,小巧每天看25页,小丁丁看了40页后小巧才开始看,结果两人同时看完,小巧看了几天?

11. 甲乙两人同时从某地相反而行,甲每分钟行40米,乙每分钟行50米,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距3150米?

12. 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火车和客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货车每小时行34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货多行16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13.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还差180千米没有相遇,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4. 中巴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方向开出,且中巴在前。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中巴车?

15. 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相距80米,甲的速度为每秒7米,乙的速度为每秒9米,两人若相向而行,几秒以后第一次相遇?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

一、行程问题: 1.火车从甲城到乙城,现已行了200千米,是剩下路程的4倍。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甲港到乙港的航程有210千米,一艘轮船运货从甲港到乙港,用了6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7千米,返回时用了几小时? 3.小方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需要14分钟,如果她每分钟多走10米,需要多少分钟? 4.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6.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7.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8.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9.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10.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二、面积问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都是5厘米高是3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2. 一个长方形长是1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多2厘米求这个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3.一个正方形边长9厘米把它分成四个相等大小的小正方形请问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一个正方形纸条周长是64厘米把这个正方形对折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求这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应用题专题复习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①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列出算式或方程,进行计算或解方程;④检验,并写出答案。 例题:某工厂,原计划12天装订21600本练习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1、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①装订21600本;②原计划12天完成;③ 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 问题: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实际用的天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实际每天装订数 ②实际每天装订数=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360 ③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原计划用的天数

3、解答: 分步列式:①21600÷12=1800(本)②1800+360=2160(本)③21600÷2160=10(天)综合算式:21600÷(21600÷12+360)=10(天) 4、检验,并写出答案: 检验时,可以把计算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按照题里的数量关系,经过计算与其他已知条件一致。(对于复合应用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进行计算,从而达到检验的目的。) ①21600÷10=2160(本)②21600÷12=1800(本)③2160-1800=360(本)得数与已知条件相符,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答:实际完成任务用10天。(说明:检验一般口头进行,或在演草纸上进行,只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就能判断你解答的对错。一是检验你计算是否正确,二是看思路、列式以及数值是否正确,从而有针对性的改正错误。) 名师点评:有许多应用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帮助我们弄清题时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列表格(如简单推理

六年级奥数应用题及答案:行程问题(推荐文档)

六年级应用题及答案:行程问题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__千米. 2.(3分)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公里,回来时每小时走9公里,来回共用5小时.小明来回共走了_________公里. 3.(3分)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走5公里,如果骑自行车每1公里比步行少用8分钟,那么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_________倍. 4.(3分)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_________秒. 5.(3分)A、B两城相距56千米.有甲、乙、丙三人.甲、乙从A城,丙从B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丙分别以每小时6千米、5千米、4千米的速度行进.求出发后经_________小时,乙在甲丙之间的中点? 6.(3分)主人追他的狗,狗跑三步的时间主人跑两步,但主人的一步是狗的两步,狗跑出10步后,主人开始追,主人追上狗时,狗跑出了_________步. 7.(3分)兄妹二人在周长3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兄每秒走1.3米,妹每秒走1.2米,他们第十次相遇时,妹妹还需走_________米才能回到出发点. 8.(3分)骑车人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从102路电车始发站出发,沿102路电车线前进,骑车人离开出发地2100米时,一辆102路电车开出了始发站,这辆电车每分钟行500米,行5分钟到达一站并停车1分钟.那么需要_________分钟,电车追上骑车人. 9.(3分)一个自行车选手在相距950公里的甲、乙两地之间训练,从甲地出发,去时每90公里休息一次,到达乙地并休息一天后再沿原路返回,每100公里休息一次.他发现恰好有一个休息的地点与去时的一个休息地点相同,那么这个休息地点距甲地有_________公里. 10.(3分)如图,是一个边长为90米的正方形,甲从A出发,乙同时从B出发,甲每分钟行进65米,乙每分钟行进72米,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乙在_________边上.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经典题型(一) 1、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 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多少倍? 3、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一条电车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甲站和乙站,每隔5分钟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发出开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钟。有一个人从乙站出发沿电车线路骑车前往甲站。他出发的时候,恰好有一辆电车到达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到达甲站时,恰好又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开出。问他从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钟? 5、甲、乙两人在河中游泳,先后从某处出发,以同一速度向同一方向游进。现在甲位于乙的前方,乙距起点20米,当乙游到甲现在的位置时,甲将游离起点98米。问:甲现在离起点多少米?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7、李华步行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20.4千米外的冬令营报到。0.5小时后,营地老师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李华多走1.2千米。又过了1.5小时,张明从学校骑车去营地报到。结果3人同时在途中某地相遇。问:骑车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快车和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慢车从乙地到甲地用12.5小时,慢车到甲地停留0.5小时后返回,快车到乙地停留1小时后返回,那么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9、某校和某工厂之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时派车去该厂接某劳模来校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时便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便立刻上车驶向学校,在下午2时40分到达。问:汽车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几倍? 10、已知甲的步行的速度是乙的1.4倍。甲、乙两人分别由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小时? 11、猎狗发现在离它10米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兔子,马上紧追上去。兔跑9步的路程狗只需跑5步,但狗跑2步的时间,兔却跑3步。问狗追上兔时,共跑了多少米路程?

五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专题训练(无答案)

五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专题训练 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1. 路程=速度×时间 2. 时间=路程÷速度 3. 速度=路程÷时间 基础训练: 1.甲乙两人从相距50千米的地方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当两人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时,他们走了多少小时? 2.一艘客轮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是26千米/小时,往返于A,B两港之间,河水的流速是6千米/小时。如果客轮在河中往返4趟共用13小时,那么A,B两港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3.一只2400米长的队伍以每分钟90米的速度行进,队伍前端的联络员用12分钟的时间跑到队伍末尾传达命令,问联络员每分钟跑多少米? 4.兄妹两人同时离家去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在离校180米处与妹妹相遇,则他们家离学校多少米? 5.两列对开的火车在途中相遇,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从旁边开过去,共用了6秒钟,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则乙车全长多少米?

6.小偷与警察相隔30秒先后逆向跑上一自动扶梯,小偷每秒可跨越三级阶梯,警察每秒可跨越四级阶梯,已知该自动扶梯共有一百五十级阶梯,每秒运行1.5级阶梯,问警察能否在自动扶梯上抓住小偷? 7.如图1.沿着公园围墙外面的小路形成一个边长为400米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沿逆时针方向同时出发,已知甲每分钟走90米,乙每分钟走50米,则经过多少分钟甲能看到乙? 8.甲乙丙三人沿操场周边联系劲走,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甲和乙沿逆时针方向走,丙沿顺时针方向走,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65米,丙出发20分钟后先遇到甲,再过两分钟又遇到乙,那么操场一周长多少米?

四年级的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doc

精品文档 应用题专题复习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①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分析题中的数 量关系; ③列出算式或方程,进行计算或解方程;④检验,并 写出答案。 例题:某工厂,原计划 12 天装订 21600 本练习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 360 本。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1、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①装订21600 本;②原计划 12 天完成; ③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 本;问题: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实际用的天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实际每天 装订数 ②实际每天装订数=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360 ③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 ÷原计划用的天数

3、解答: 分步列式:① 21600÷12= 1800(本)② 1800+360=2160(本)③21600÷2160= 10(天)综合算式:21600÷(21600÷12+ 360)= 10(天) 4、检验,并写出答案: 检验时,可以把计算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按照题里的 数量关系,经过计算与其他已知条件一致。(对于复 合应用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进行计算,从而达到检验的目的。) ①21600÷10= 2160(本)②21600÷12=1800 (本)③2160-1800=360(本)得数与已知条 件相符,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答:实际完成任务用10 天。(说明:检验一般口头 进行,或在演草纸上进行,只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就 能判断你解答的对错。一是检验你计算是否正确,二 是看思路、列式以及数值是否正确,从而有针对性的 改正错误。) 名师点评:有许多应用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帮助 我们弄清题时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列表格(如简单推

(完整)小升初典型应用题精练——行程问题(附详细解答)

典型应用题精练(行程问题) 1、路程、时间、速度是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路程=时间×速度,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在行程问题中有一类“流水行船”问题,在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这类问题时,应注意各种速度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此处的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分别指船在静水中、船顺流、船逆流的速度。 3、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中,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表现为: 相遇问题: 追击问题: 在实际问题中,总是已知路程、时间、速度中的两个,求另一个。 1 、一个车队以4米/秒的速度缓缓通过一座长200米的大桥,共用115秒。已知每辆车长5米,两车间隔10米。问:这个车队共有多少辆车? 2、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3 、划船比赛前讨论了两个比赛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在比赛中分别以2.5米/秒和3.5米/秒的速度各划行赛程的一半;第二个方案是在比赛中分别以2.5米/秒和3.5米/秒的速度各划行比赛时间的一半。这两个方案哪个好?

4 、小明去爬山,上山时每小时行2.5千米,下山时每小时行4千米,往返共用3.9时。问:小明往返一趟共行了多少千米? 5、一只蚂蚁沿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爬行,如果它在三条边上每分钟分别爬行50,20,40厘米,那么蚂蚁爬行一周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厘米? 6、两个码头相距418千米,汽艇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11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19时。求这条河的水流速度。 7、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3时,甲车到达B地。求A,B两地的距离。 8、小明每天早晨按时从家出发上学,李大爷每天早晨也定时出门散步,两人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60米,李大爷每分钟行40米,他们每天都在同一时刻相遇。有一天小明提前出门,因此比平时早9分钟与李大爷相遇,这天小明比平时提前多少分钟出门?

五年级行程问题经典例题

行程问题(一) 专题简析: 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例1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32×2=64(千米)。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甲车会比乙车多行64千米呢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56-48=8(千米)。64里包含8个8,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8小时,东、西两地的路程只要用(56+48)×8就能得出。 32×2÷(56-48)=8(小时) (56+48)×8=832(千米) 答:东、西两地相距832千米。 练习一 》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2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快车3小时行驶40×3=120(千米),这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说明甲、乙两地间路程的一半是120-25=95(千米)。此时,慢车行了95-25-7=63(千米),因此慢车每小时行63÷3=21(千米)。 [ (40×3-25×2-7)÷3=21(千米) 答:慢车每小时行21千米。 练习二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 例3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二人相遇时,甲比乙多行15×2=30(千米),说明二人已行30÷6=5(小时),上午8时至中午12时是4小时,所以甲的速度是15÷(5-4)=15(千米/小时)。 因此,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5×(5-1)=60(千米)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讲解学习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应用题

行程问题应用题 1、从图书馆到家,妈妈要走18分钟,女儿要走24分钟,如果妈妈从家出发,同时女儿从图书馆出发,她们相遇时妈妈比多走100米,那么图书馆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行驶了1.4小时后,已行的路程与剩下的路程的比是5:6,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5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共行82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55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一辆自行车外轮胎的直径是60厘米,每分钟转120圈。李明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李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千米? 6、从甲地到乙地,当行驶到超过中点87千米处时,正好行驶了全程的64%,还要行驶多少千米才能到达乙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7、乐乐从甲地步行去乙地,第1小时行了全程的41 ,第二小时行了全程的20%,这时离两地的中点还有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没有相遇还相距20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汽车5小时行400千米,照这样速度7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比例解答) 10、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12厘米,一辆汽车上午11:00以平均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下午几时才能到达乙城?

五年级数学培优:行程问题

五年级数学培优: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一) 【专题导引】 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典型例题】 【例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试一试】 1、小玲每分行100米,小平每分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至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2】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试一试】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

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乙地? 【例3】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试一试】 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在离B地3.2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小平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小平家,小平每分钟比小红多走20米.30分钟后小平到家,到家后立即原路返回,在离家350米处遇到小红.小红每分钟走多少千米? 【例4】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试一试】 1、两支队伍从相距5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通讯员骑马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在两支队伍之间不断往返联络.已知一支队伍每小时行5千米,另一支队伍每小时行6千米,两队相遇时,通讯员共行多少千米?

六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全、新)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行程问题应用题 1、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2小时后离中点1/4,求全长。 2、两车相向而行,在距离中点20千米处相遇,它们的路程比是3:2,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车从A到B,乙车从B到A,当甲行了全程的4/5时,乙已行与剩下的比是3:2,这时两车相距10千米,求两地的距离。 4、一条路,已修的和未修的比是2:7,接着又修了63米,这时已 修的和未修的比是4:5,求全长? 5、两车同时从A到B,当甲车行了全程的4/5时,离终点还有50千米,这时乙车行到全程的3/4,问乙车离终点多少千米? 6、辆汽车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甲比乙快1/3,如果甲的速度是每小

时40千米,那么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7、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如果单独行完全程甲要3小时,乙要5小时,相遇时,距离中点60千米,两地距离是多少呢? 8、汽车已经行了120千米,正好是全程的3/8,再过多少千米正好是全程的1/2? 9、一辆汽车行了全程的1/3后,再行1/3就超过中点20千米,这时离终点多远? 10、汽车去时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20千米,回来后速度提高了20%,那么回来时要多少小时? 1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开往乙地,当一辆车行到全程的4/5时,另一辆车才行全程的2/3,这时两车相距20千米,求全长? 12、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当一辆车行到全程的4/5时,另一辆车才行全程的2/3,这时两车相距20千米,求全长? 13、一辆车从甲到乙要8小时,另一辆车从乙到甲要6小时,现在两

车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距全程的几分之几?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14、火车从A到B,先行了全程的1/3,后来又用了18小时行完全程,求火车行完全程要多长时间? 15、两车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0千米处相遇,如果甲的速度是乙的80%,则两地距离多少? 16、甲车从A到B,乙车从B到A,当甲车行了1/3时,乙车已行和剩下的比为1:3,甲比乙多行了30千米,求全长。 1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3/5,离中点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客车与货车从同一地点反向而行,如果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比它慢1/5,那么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五年级行程问题典型应用题

五年级应用题总复习行程问题姓名______ 1. 甲乙两车从相距75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 小芳和小红同时从相距800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芳每分钟走45米,经过5分钟后二人还相距150米。小红每分钟走多少米 3.甲乙两地相距475千米,货车以每小时3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驶往乙地。5小时后,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又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 4.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去火车站。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经过15分钟到达,又过了18分钟,火车才开动。乙步行每分钟行75米,当乙到达火车站时,火车已开出了几分钟 5. .两辆卡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第一辆卡车每小时行30千米,第二辆卡车比第一辆迟开2小时,结果两辆卡车同时到达乙城,已知两城的距离是180千米,求第二辆卡车的速度

6.师徒两人加工同一种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12个,加工了36个后师傅才开始做,6小时后师徒两人加工的零件个数相同,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7. 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能加工45个,徒弟每小时能加工36个,现在徒弟先生产3小时后,师傅才开始做,几小时后与徒弟加工的零件数相同 8. 甲通讯员每小时走40米,走了6小时,乙通讯员带着重要文件,以每小时50米的速度追上去,几小时追上甲通讯员 9. 邮车每天从甲城到乙城,如果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行驶,将迟到2小时;如果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行驶,将早到1小时。那么要准时到达,每小时该行多少千米 10. 小巧和小丁丁看同样一本故事书,小丁丁每天看20页,小巧每天看25页,小丁丁看了40页后小巧才开始看,结果两人同时看完,小巧看了几天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综合练习题

能动英语——小学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综合练习题 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艘轮船在途中相遇。两港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3.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的路程是 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小时? 4.忘欣和陆良两人同时从相距 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良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良后立即返回跑向王欣,遇到王欣后再立即跑向陆良,这样不断来回,直到两人相遇为止。狗共跑了多少米? 5.两队学生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后,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了多少千米? 6.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不变的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同地相背而行,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甲跑一周要6分钟,乙跑一周要多少分钟? 7.小明和小红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不变的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同地相背而行,小红跑 6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明跑一周要8分钟,小红跑一周要多少分钟?

8.小明骑摩托车,小红骑自行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小红从甲地到乙地需要15小时,小明从乙地到甲地需要几小时? 9.甲、乙两人骑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如果甲每小时少行1千米,乙每小时多行3千米,这样经过7小时就可以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小明和小红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如果两人都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多行1千米,则3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小明和小红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如果两人都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少行1千米,则5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后相遇,如果甲车每小时少行9千米,乙车每小时多行6千米,这样经过6小时后,两车已行路程是剩下路程的19倍。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 应用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011行程问题(1) 姓名:___________ 【知识要点】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速度、时间、路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 间,路程÷时间=速度 行程问题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①相遇问题(相向而行)②相离问题(相背而行)③追及问题(同向而行),其基本数量关系是: ①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②相离问题:速度和×时间=相距路 程 ③追及问题:速度差×时间=追及路 程 【基本练习】 1、一辆客车和一辆小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 小时行72千米,是小车速度的3 4 ,甲乙两 地相距多少千米2、客、货两车同时从相距378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7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72,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67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4,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5、甲、乙两船同时从武汉出发开往上海,已知甲船每小时行52千米,乙船每小时行45千米,8小时后,两船相距多少千米 【例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在距中点12千米处相遇。已知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6:5,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6:5,所以相遇时两车所行的路程的比也是6:5,即甲车行

典型应用题归类复习(行程问题)

典型应用题归类复习(行程问题) 一、首先要弄清“相对”、“相向”、“相背”、“相遇”、“同时”、“同向”等词语。 二、其次要弄清行程问题的结构特点: 运动方向:是同向还是背向 出发地点:是同地还是两地 出发时间:是同时还是分别,如果题目中有谁先岀发,就把先行的路程去掉,找到同时行的路程。 速度:是一个物体的速度还是两个物体的速度。 运动结果:是相遇、相隔,还是相遇后反方向相离。有的题目行驶的物体并没有相遇,要把相距的路程去掉;有的题目是两者相遇后又反方向相离,要把多行的路程加上,得到同时行驶的路程。 三、最后,还要掌握好每种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其解题规律有: (1)相向运动一一是指两个物体的出发点不同,运动方向相对,越走相距越近,其中还可分为相遇和相差两种情况。基本公式如下:相遇时间=相遇路程m (甲速+乙速) 相遇路程二(甲速+乙速)X相遇时间速度 和=相遇路程三相遇时间未知速度=速度和 ?已知速度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而对而地相遇,这类问题叫做相遇问题。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整个路程。 (2)同向运动一一是指两个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但是出发地点、时间可以相同或不同,因此,又可分为同地同向和异地同向两种情况。 ①同地同向:特点是出发地点相同,运动方向相同,由于速度有快慢,因此越走相隔越远。公式是:相隔路程=速度差x时间 ②异地同向:特点是出发地点不同,运动方向相同。 如果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就能追及,称为追及问题,其公式是: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F速度差 追及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路程三追及时间二快速?慢速如果快的在前,慢的在后,二者越走越远,就不能追及。其公式是: 路程=相隔路程+速度差X时间

五年级行程问题典型练习题

行程问题(一) 【知识分析】 相遇是行程问题的基本类型,在相遇问题中可以这样求全程:速度和×时间=路程,今天,我们学校这类问题。 【例题解读】 例1客车和货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8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两车相遇时距全程中点8千米,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两车相遇时货车行了全程的一半-8千米,客车行了全程的一半+8千米,也就是说客车比货车多行了8×2=16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90-85=5千米。那么我们先求客车和货车两车经过多少小时在途中相遇,然后再求出总路程。 (1)两车经过几小时相遇?8×2÷(90-85)=3.2小时 (2)两地相距多少千米?(90+85)×3.2=560(千米) 例2小明和小丽两个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8小时可以相遇,如果两人每小时多少行1.5千米,那么10小时相遇,两地 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两人每小时多少行1.5千米,那么10小时相遇,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行8小时,这时两个人要比原来少行1.5×2×8=24(千米)这24千米两人还需行10-8=2(小时),那么减速后的速度和是24÷2=12(千米)容易求出两地的距离 1.5×2×8÷(10-8)×=120千米 【经典题型练习】

1、客车和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5小时相遇,如果两车 每小时都比原来多行10千米,则2小时就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2、在一圆形的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反方向而行,8 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形一周需多少分钟?

【知识分析】 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合起来走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走了几个全程呢?今天,我们学习这类问题 【例题解读】 例 a、b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甲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行驶,分别到达对方站点后立即返回,在离乙地55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析】a、b两车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合走了一个全程,当两年合走了一个全程时,a车行了95千米 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两车一共行了三个全程,a车应该行了95×3=285(千米)通过观察,可以知道a车行了一个全程还多55千米,用285千米减去55千米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距离 95×3—55=230千米 【经典题型练习】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75千米相 遇,相遇后两辆车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地45千米处,求a、b两地的距离 2、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在距乙站 80千米的地方,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前进,在到达对方站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两车又在距乙站8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四年级数学 行程问题应用题

应用题专题复习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①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列出算式或方程,进行计算或解方程;④检验,并写出答案。 例题:某工厂,原计划12天装订21600本练习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1、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①装订21600本;②原计划12天完成;③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 问题: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实际用的天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实际每天装订数 ②实际每天装订数=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360 ③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原计划用的天数

3、解答: 分步列式:①21600÷12=1800(本)②1800+360=2160(本)③21600÷2160=10(天)综合算式:21600÷(21600÷12+360)=10(天) 4、检验,并写出答案: 检验时,可以把计算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按照题里的数量关系,经过计算与其他已知条件一致。(对于复合应用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进行计算,从而达到检验的目的。) ①21600÷10=2160(本)②21600÷12=1800(本)③2160-1800=360(本)得数与已知条件相符,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答:实际完成任务用10天。(说明:检验一般口头进行,或在演草纸上进行,只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就能判断你解答的对错。一是检验你计算是否正确,二是看思路、列式以及数值是否正确,从而有针对性的改正错误。) 名师点评:有许多应用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帮助我们弄清题时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列表格(如简单推理问题)、

六年级奥数应用题及答案:行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应用题及答案;行程问题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__ 千米. 2.(3分)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公里,回来时每小时走9公里,来回共用5小时.小明来回共走了_________ 公里. 3.(3分)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走5公里,如果骑自行车每1公里比步行少用8分钟,那么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_________ 倍. 4.(3分)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_________ 秒. 5.(3分)A、B两城相距56千米.有甲、乙、丙三人.甲、乙从A城,丙从B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丙分别以每小时6千米、5千米、4千米的速度行进.求出发后经 _________ 小时,乙在甲丙之间的中点? 6.(3分)主人追他的狗,狗跑三步的时间主人跑两步,但主人的一步是狗的两步,狗跑出10步后,主人开始追,主人追上狗时,狗跑出了_________ 步. 7.(3分)兄妹二人在周长3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兄每秒走1,3米,妹每秒走1,2米,他们第十次相遇时,妹妹还需走_________ 米才能回到出发点. 8.(3分)骑车人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从102路电车始发站出发,沿102路电车线前进,骑车人离开出发地2100米时,一辆102路电车开出了始发站,这辆电车每分钟行500米,行5分钟到达一站并停车1分钟.那么需要_________ 分钟,电车追上骑车人. 9.(3分)一个自行车选手在相距950公里的甲、乙两地之间训练,从甲地出发,去时每90公里休息一次,到达乙地并休息一天后再沿原路返回,每100公里休息一次.他发现恰好有一个休息的地点与去时的一个休息地点相同,那么这个休息地点距甲地有_________ 公里. 10.(3分)如图,是一个边长为90米的正方形,甲从A出发,乙同时从B出发,甲每分钟行进65米,乙每分钟行进72米,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乙在_________ 边上.

关于火车过桥、车长问题__典型应用题归类练习

火车过桥、车长问题典型应用题归类练习 在解答普通的行程问题中,我们从不考虑人或者汽车等的自身长度的,但在解答火车行程问题时,一列火车有一百多米长,不能忽略不计。 1、火车过桥: (1)火车+有长度的物体S=桥长+车长 (2)火车+无长度的物体 2、火车+人 (1)火车+迎面行走的人,相当于相遇问题 S=车长解法:S=(火车速度+人的速度)×迎面错过的时间 (2)火车+同向行走的人,相当于追及问题 S=车长解法:S=(火车速度-人的速度)×追及时间 3、火车+车 (1)错车问题,相当于相遇问题 S=两车车长之和,解法:S=(快车速度+慢车速度)×错车时间 (2)超车问题:相当于追及问题 S=两车车长之和,解法:S=(快车速度-慢车速度)×错车时间 4、火车上人看车从身边经过 (1)看见对车从身边经过,相当于相遇问题 S=对车车长,解法:S=两车速度之和×时间 (2)看见后车从身边经过(相当于追及问题) S=后车车长,解法:S=两车速度之差×时间 1.一座大桥长34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钟行800米,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4.5分,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2、一列货车要通过一条1800米长的大桥。已知从货车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120秒,货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80秒,这列货车长多少米?

3.一列火车长700米,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900米的大桥,从火车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需要几分钟? 4、305次列车通过450米长的山洞用了23秒,经过一位站在铁路边的扳道工人用了8秒,求列车每 小时的速度和车身长度各是多少? 5、一列火车,从车头到达桥头算起,用5秒钟时间全部驶上一座大铁桥,26秒后全部驶离铁桥,已 知大桥全长525米,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和火车的长度。 6.一列火车以同一速度驶过两个遂道,第一个隧道长420米,用了27秒钟;第二个隧道长480米,用了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钟行多少米?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7、一列火车通过一条长1260米的大桥用了60秒,火车穿越长2010米的隧道用了90秒,问这列火车的车速和车身长各是多少? 8.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某一固定在地面的标志竿时,从车头经过到车尾离开,共用了24秒钟;火车进站台,从车头进入站台到车尾离开站台共用了50秒钟,已知站台长325米,火车的车身长多少米?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五年级举一反三-第28293031讲-行程问题

第28周行程问题(一) 专题简析: 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例1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32×2=64(千米)。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甲车会比乙车多行64千米呢?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56-48=8(千米)。64里包含8个8,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8小时,东、西两地的路程只要用(56+48)×8就能得出。 32×2÷(56-48)=8(小时) (56+48)×8=832(千米) 答:东、西两地相距832千米。

练习一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

例2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快车3小时行驶40×3=120(千米),这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说明甲、乙两地间路程的一半是120-25=95(千米)。此时,慢车行了95-25-7=63(千米),因此慢车每小时行63÷3=21(千米)。 (40×3-25×2-7)÷3=21(千米) 答:慢车每小时行21千米。 练习二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3,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个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都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棵。如果这批树苗全部给五(1)班的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多少树? 例3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