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运动概述

篮球运动概述

篮球运动概述
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篮球为竞赛工具,在特定条件(规则、场地、器材、设备等)下,比赛双方各出5名队员,参加比赛的个人和集体以一定的体能为基础,以掌握特定的专门技术和战术方法为手段,在比赛中争夺球权,力争在攻守交替和对抗中获得球和展开投篮得分,并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运动项目。突出地表现在速度快、对抗性强、准确性高,注重速度与高度的统一。

一、篮球运动的特点

㈠集体性特点

㈡综合性特点

㈢对抗性特点

㈣健身性特点

㈤增智性特点

㈥商业性特点

二、篮球运动的作用

㈠具有培养团队精神的作用

㈡具有提高国民体质的作用

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㈣具有促进国际交往和增进友谊的作用

第二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

近代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东部地区的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尔市(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是由该校教师美籍加拿大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发明的。

在当时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里,户外体育运动已开展的比较普及,橄榄球、足球、曲棍球等深受学生喜爱。美国东部地区入冬较早,天气又较为寒冷,为了弥补冬季缺乏适当的室内集体运动项目之不足,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受到当地民间儿童摘桃投入桃筐的启发,几经尝试,于1891年12月发明了在室内进行的篮球游戏。篮球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历经百年,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之一。

最初的篮球运动,以足球为工具,队员将球投入挂在室内两侧离地面10英尺高的墙壁上的篮筐,参赛人数不限,只要求场上双方队员人数相等。新的运动项目一诞生就深受学生和大众喜爱,称之为“奈史密斯球”,奈史密斯根据“篮子”这一投掷目标,取名为“篮球”。最初,由于桃筐底部是封闭的,每次投球进桃筐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来才能继续比赛,开展起来十分不便。

随着篮球运动的开展,由室内转向室外,到1893年后,进一步充实了规则、简化了竞赛程序;取消了篮子的底部,使篮球能直接从篮筐中下落;在篮球场地上也增设了分区线、中圈及灯泡式的限制区,球场界限初步形成;逐渐形成了现代的篮板、篮圈、篮网的雏形;比赛从中圈跳球开始,场上队员也有锋、卫的分工,至此现代篮球运动基本形成。

一、我国篮球运动的简况

1895年9月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来会理将篮球传入我国天津,自此,篮球运动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1974年,国际篮联和亚洲篮联先后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后,我国篮球运动的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恢复很快。1975年和1976年,中国男、女篮球队分别参加亚洲篮球锦标赛,双双获得冠军。

1983年我国女篮在第九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不畏强手获得第三名,从而跻身于世界强队行列。1984年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我国女篮又获得铜牌。

1986年我国男篮在第十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取得了第九名的好成绩,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闯入八强,并在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上取得第八名的好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1992年我国女篮在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获得亚军,1993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女篮冠军,1994年在第十二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夺取第二名。中国女篮已经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1995年中国篮球协会推出篮球职业篮赛,以赛制改革为先导,积极与国际接轨,走职业化道路。这是一条与国际通用的方式接轨之路。我国球员走出国门,请进国外优秀球员和教练员到我国CBA职业联赛参赛和执教,使我国优秀球员有机会进入国际最优秀的职业培养环境,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打法。一进一出,内外结合,共同提高,促进了我国的篮球竞技水平,使中国篮球充满了竞争与活力,蓬勃发展,健康向上。

二、我国篮球运动的差距与努力方向

㈠差距

⑴个人基本功和攻守能力不强,技术运用失误过多。

⑵身体体能与素质和对抗力量差。

⑶心理训练水平不高。

⑷内线攻守能力差。

⑸抢夺篮板球的意识技能与能力差。

⑹攻守转换速度慢,节奏控制不好。

⑺俱乐部组织管理体制与法规机制欠规范。

⑻篮球市场的培育与开发欠力度。

⑼高水平的教练员的数量小质量差。

㈡努力方向

1.明确训练指导思想

2.必须苦练基本功

3.狠抓训练作风的培养

4.抓好后备队伍的科学化训练

5.抓好教练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6.抓好裁判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7.抓好俱乐部的建设与发展

8.重视并强化体能训练

第二章篮球技术理论与实践

篮球技术是在篮球比赛中所运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

篮球技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两大部分(见图2-1)。

图2-1 篮球技术分类

第一节篮球技术。

一、移动技术分类

移动技术作为攻防技术的基础,实用性强,其在篮球比赛中被广泛运用,移动技术动作分类如同2-1-1所示。

图2-1-1 移动技术分类

二、移动技术分析

移动技术包括走、跑、跳、急停、转身、跨步和滑步等各种脚步动作。

三、移动技术的运用

⑴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与规律,充分发挥移动技术的基础功能作用,合理组合动作移动技术,善于处理移动技术和其他技术间的联系,提高移动技术的运用能力。

⑵控制重心、转移重心、保持身体平衡是运用移动技术的关键。运用时,要根据球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始终保持重心的稳定,身体的平衡,提高移动技术运用的灵活性、多变性和突然性。

⑶明确运用的目的,提高移动技术运用的实效性和应变性。移动技术运用的目的,就是要求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比赛中,通过敏锐的观察、准确的判断、多变的组合,为完成具体攻防任务争取时间优势和空间优势,力争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真假结合、快慢结合。

四、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㈠起动

起动是队员在篮球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时的一种脚步移动的方法。

㈡跑

跑是队员在球场上为改变位置、争取时间完成攻防任务的脚步移动方法,具有快速、灵活、突然、多变之特点。篮球场上常用的跑有侧身跑、变速跑、变向跑、后退跑等。

1.侧身跑

2.变速跑

3.变向跑

4.后退跑

㈢跳

跳是队员争取高度控制空间优势的方法。

1.双脚跳

2.单脚跳

㈣急停

急停是队员在跑动或移动时,突然制动的方法。

1.跨步急停亦称两步急停

2.跳步急停亦称一步急停

㈤转身

转身是以一脚为中枢脚,另一脚向不同方向跨出后,使身体方向改变的一种转向方法。

1.前转身移动脚向中枢脚前的方向跨出,使身体位置和方向改变,叫前转身。

2.单脚跳移动脚向中枢脚脚后跟的方向撤步来改变身体位置和身体方向的转动叫后转身。

㈥跨步

跨步是以一脚为中枢脚,另一脚向前方或侧前方跨出,但不改变身体方向的步法。

1.同侧步(跨步)

2.异侧步(跨步)异侧步亦称交叉步。移动脚向中枢脚的方向跨步叫异侧步。

㈦滑步

滑步是防守的主要移动步法。特点是移动速度快,重心转移快,易控制身体平衡,可向不同方向移动,堵截进攻或移动路线。根据滑步时移动的方向,滑步可分为侧(横)滑步、前滑步和后滑步三种。

1.侧(横)滑步

2.前滑步

3.后滑步

㈧后撤步

后撤步是前脚变后脚的一种移动方法。

㈨攻击步

攻击步是防守时队员突然向前跨步,伺机抢断球或阻挠进攻的一种移动步法。

㈩绕步

绕步时防守时常用的移动步法。

〔十一〕碎步(滑跳步)

碎步是防守移动步法,平步防守时运用较多。特点是步幅小、频率快、易控制防守面积。

第二节运球

运球是指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手连续按拍使球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动作。

一、运球技术分类

运球的方法较多,根据其动作结构和技术特点可按图2-2-1所示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图2-2-1 运球技术分类

二、运球技术分析

运球技术动作是由身体姿势、手按拍球的动作、脚步动作的合理运用三个环节组成。运球技术的关键是运球队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脚步动作的熟练程度以及手、脚、躯干的协调配合。

㈠身体姿势

两脚应前后开立,两腿弯曲(屈膝程度视运球高低而定,低运球,腿深屈;高运球,腿稍屈),身体稍前倾,重心在两脚之间(略偏前脚),运球时,运球手臂自然弯曲,以肩、肘为轴随球上下摆动,另一臂自然屈肘抬起,抬头目视前方。

㈡手的动作

运球主要靠手指、手腕对球进行控制与支配。运球时,五指自然张开,掌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控制球,以肩为轴,上臂带动小臂,最后作用于手腕,手指用力向下按拍球,并随球由迎送球动作。球从地面弹起时,手要右下向上引球,自然屈伸小臂,以缓冲的反弹力量。

按拍球的部位是根据运球的方向、速度等因素决定的。按拍的部位不同,球反弹的角度也不同。按拍球的力量不同,球反弹的高低和速度也不同。原地运球时,按拍球的正上方;变向运球时,按拍球的左侧或右侧上方,使球向右侧或左侧上方弹起;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正后上方。

㈢球的落点

运球时,要控制好球的落点,使球在自己所控制的范围内,并能利用躯干、腿、臂来保护球,而且还要便于和其他技术动作结合。球的落点位置和高度变化,根据运球技术的不同和防守位置的远近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向前推进的球,落点在运球手同侧脚的侧前方,速度越快,落点越远,反弹越高;在遇到防守队员较近时,运球的落点应在体侧或侧后方,身体侧对防守队员,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小臂,通过腕指用力运球,使球的落点远离防守者。

㈣手脚的协调配合

运球时,脚步动作和手腕、手臂动作是否保持协调一致,关键在于脚步动作、按拍球的部位、球的落点和力量大小的正确运用。因此,在运球过程中,要想熟练控制球的落点、方向和力量,必须要保持好身体重心的平衡与稳定,控制好身体重心变化,保持运球手臂和脚步动作的协调配合。

第三节传接球

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是进攻队员之间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进攻战术配合的桥梁。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质量和比赛的胜负;及时、准确的传接球,能够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得分机会。

一、传接球技术分类

㈠传球技术分类

传、接球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并与移动、运球、投篮紧密相连。根据其动作的结构和传球的手法可分为单手传球和双手传球两大类。根据传球时置球的部位和传球手法可将传球分为以下几种(见图2-3-1):

图2-3-1 传球技术分类

㈡接球技术分类

接球技术分类见图2-3-2所示

图2-3-2 接球技术分类

二、传接球技术分析

㈠传球技术分析

1.持球动作

2.传球手法

3.球的飞行路线

4.球的落点位置

5.传球后身体的姿势

㈡接球技术分析

接球可分单手接球和双手接球两种。根据来球路线和落点的不同,接球可分为接胸部高度的球、接头部高度的球、接低于腰部的球、接反弹球和地滚球等。各种接球都是由接球前准备、接球手法和接球后的姿势三个技术动作组成。无论何种接球,都要目视来球,观察判断来球的路线、力量、速度和落点。接球时,

肩臂放松,手指分开,积极伸臂迎球。手指触球瞬间,手臂随球后引,缓冲来球力量,双手握球,身体护球,控制好身体平衡,避免球脱手,迅速和其他技术动作结合。

三、传球技术动作方法

四、传接球技术动作的运用

㈠传球技术的运用

运用传球技术时,要做到:

⑴传球要有信心。传好球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对传球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心理状态的调整与控制的基础上。运用传球技术时,必须认识到传球的重要性,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为同伴传好球。同伴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鼓励,默契配合,传出好球。

⑵掌握全面的传球技术,正确合理地运用传球技术。全面熟练地掌握各种传球技术,时完成传球技术的保证。传球技术动作掌握得好,就能在对抗激烈的比赛中灵活、正确地运用,提高传球的有效性和攻击性。

⑶扩大传球视野,隐蔽传球意图。传球时,要善于观察判断场上的情况,扩大传球视野,隐蔽传球意图。要用余光观察场上情况,发现机会及时传球。

⑷善于运用假动作迷惑对手,做到真假结合。传球队员要善于运用假动作迷惑对手,捕捉防守者的防守弱点和防守习惯,在控制身体平衡的前提下,与传球、投篮、突破等技术结合运用,做到真假结合,虚实结合。

⑸传球要有目的,针对性强,发挥传球的桥梁作用,减少传球的盲目性。传球要及时、准确,传球时机要得当。当错过传球时机时,应重新寻找有利于攻击的传球机会。

⑹传出的球要便于同伴接球,同时便于和其他技术动作结合,有助于构成能投、能突、能传的“三威胁”进攻姿势。

㈡接球技术的运用

接球和传球是个有机整体,是进攻的纽带,准确判断传球方向,积极寻找合适的接球位置和手法,做好接球前的准备工作。

⑴接球前,思想要集中,两眼观察来球方向,准确判断传球方向,积极寻找合适的接球位置和手法,做好接球前的准备工作。

⑵接球时,要积极主动伸臂迎球,保持正确的接球手形。接球后要迅速屈臂缓冲,控制好身体平衡,保护好球。

⑶要善于运用身体、上肢和脚步动作,创造有利于接球的时间和空间,尽快摆脱防守,或挡住对手可能封断的路线,以保证球的安全。

⑷接球动作的结束即是其他技术动作的开始。接到球后,要迅速形成“三威胁”进攻姿势,有目的、有意识地展开进攻,增加进攻的主动性和攻击性。

第四节投篮

篮球运动是集体同场对抗的比赛项目,它是以投篮得分为目的,以投篮得分多少决定比赛胜负,得分多者获胜。所以,投篮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

投篮是在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将球从篮圈上方投进球篮所采用的专门技术动作方法的总称。

一、投篮技术分类

投篮技术较多,按照投篮手法分为单手投篮和双手投篮两大类(见图2-4-1),

它们可以在原地、行进间和跳起在空中完成。

图2-4-1 投篮技术分类

二、投篮技术分析

㈠投篮的持球方法

1.单手持球

2.双手持球

㈡投篮的出手方法(动作)

㈢投篮的瞄准点

1.直接投篮瞄准点

2.碰板投篮瞄准点

㈣投篮的抛物线

1.低弧线

2.中弧线

3.高弧线

㈤球的旋转

三、投篮技术的运用

㈠心理状态(稳定的心理状态)

㈡良好的投篮意识

㈢捕捉和利用投篮时机

一般情况下,出现下列时机应果断投篮:

⑴在有效攻击区内持球摆脱对手后。

⑵在习惯投篮位置和有效区域内获球。

⑶防守者距自己较远,或注意力分散时。

⑷战术配合中出现预期的投篮时机。

⑸同伴处于抢篮板球的有利位置。

⑹特定的战术行动需要强行投篮时。

㈣投篮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㈤身体训练水平

第五节持球突破

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合理运用脚步动作与运球技术快速超越防守者的一项攻击性进攻技术。

一、持球突破技术分类

突破是一项应用普遍、攻击性强的进攻技术。根据其动作结构,突破可分为交叉步突破和同侧步(顺步)突破两种;根据运用形式,突破可分为跳步急停突破、跨步急停突破、前转身突破和后转身突破。

二、持球突破技术分析

㈠蹬跨

㈡转体探肩

㈢放球

㈣加速运球

三、持球突破技术的运用

能否正确地掌握突破技术,善于把握突破时机,是衡量队员进攻能力强弱的标志。因此运用持球突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突破技术要与传球、投篮及假动作结合运用,避免盲目运用和单独运用,充分发挥突破的攻击性和主动性。

⑵选择正确的突破方向和突破形式,根据防守队员的防守能力,从其薄弱环节进行突破。

⑶善于创造突破机会,根据进攻战术需要,做到个人突破与整体战术协调统一。既要运用突破技术扰乱防守阵形,创造进攻机会,又要利用防守者的错误及时突破,加强个人攻击。

⑷不断强化突破意识,提高观察、判断能力,灵活多变,合理运用突破技术,做到敢于突破,善于突破。

第六节个人防守技术

个人防守技术是指防守队员为阻挠和破坏对手进攻、合理运用脚步移动、手臂动作和身体姿势,积极抢占有利位置以达到控球目的所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的总称。

一、个人防守技术分类

图2-6-1 个人防守技术分类

二、防守技术分析

㈠脚步动作

㈡手臂动作

三、个人防守技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要素

㈠个人防守技术的基本要求

个人港商技术作为整体防守战术中的个人行动,从其技术结构看,既是全队防守的体现,又是个人防守技术的综合表现。个人防守技术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⑴要有强烈的防守意识。

⑵脚步动作和手臂动作协调配合。

⑶选择有利位置是防守技术的关键。

⑷保持正确的姿势,重心平衡,与对手保持适当的距离。

⑸根据对手的情况,选用平步防守和斜步防守步法。

⑹“以球为主,人球兼顾”,视野开阔。

㈡个人防守技术的基本要素(影响个人防守技术质量的基本要素)

1.位置抢占有利位置是防守技术的关键,对手、球、球篮间的方位关系是选择防守位置的基本原则。防守无球队员。要保持“球-握-他”的位置关系,防守人、球、对手三者形成钝角三角形,防守人始终站在钝角处。防守有球队员,防守人应选在对手与篮球之间的有利位置上。

2.距离防守距离的选择取决于对手是否有球。一般情况下,防有球队员,防守队员要和持球队员保持一臂距离,近篮则近,远离篮则远;防无球队员是近球紧,远球松。

3.姿势选择防守姿势要便于向各个方向移动。防守无球队员时,要一手指向对方,另一手伸向球;防守有球队员时,一只手向球伸出,另一手侧举,阻挠对手进攻。

4.步法防守步法的选择,以滑步为主,配合其他脚步动作。在两脚位置的选择上有两种。一是两脚平行站立的平步防守步法;二是两脚前后开立的斜步防守步法。平步防守便于左右移动,对防突破有利;斜步防守便于前后移动,对防投篮较为有利。

5.视野防守过程中。利用视野控制对手,调整自己的防守行动,做到人、球兼顾。

第七节抢篮板球

抢篮板球是指比赛双方在空间争抢投篮未中的球。进攻队员在空间争抢到投篮未中的球,称之为前场篮板球或进攻篮板球;防守队员在空间争抢到投篮未中的球,称之为后场篮板球或防守篮板球。

一、抢篮板球的作用和重要性

争抢篮板球是获得控制球权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攻守双方争夺的焦点,是攻守转换的关键。一支球队抢篮板球次数的多少,对比赛的主动与被动、胜利与失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前世界篮坛都把抢篮板球次数的多少作为评价球队实力和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抢篮板球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进攻队员一般处于防守队员的身后,大多要采用摆脱“冲抢”的方法;防守队员处于进攻队员与篮板之间的有利位置,要采用“先挡后抢”的方法。

二、抢篮板球的技术分析

㈠观察判断

㈡抢占位置

㈢起跳动作

㈣空中抢球动作

1.双手抢篮板球

2.单手抢篮板球

3.点拨球

㈤得球后的动作

三、抢篮板球技术的运用

㈠树立积极的拼抢意识

㈡准确判断篮板球的反弹落点

㈢运用集体力量形成集团争抢优势

㈣抢篮板球技术要和其他技术有机地结合

㈤运用出众的身体素质

第三章篮球战术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篮球战术概述

篮球战术是指在比赛中队员之间有策略、有组织、有意识地协同运用战术进

行攻守对抗的布阵行动,是以篮球技术为基础,在战术指导思想和战术意识支配下的集体攻守方法。

一、组织战术的基本理论 二、组织战术的基本要求

三、队员的位置、职责与要求 四、篮球战术分类

图3-1 篮球战术分类图谱

第二节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是指在篮

球竞赛中进攻队员两三人之间所组 成的简单配合方法。

第三节防守战术基础配合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是指在篮球Array竞赛中,防守队员两三人之间所采

用的协同防守配合的方法。

第四节快攻战术

快攻是篮球比赛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球队快速技术和专项体能全面发展

的主要标志,是衡量队伍战术风格和实力水平的基本条件。

篮球运动快攻的初始概念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球推进到

前场,造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篮球个人高超技术的

全面发展和专项体能训练的加强,快攻形式、内容和方法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快攻运用有了重大发展。

根据目前篮球快攻战术发展状况重新解读:现代篮球快攻是在由攻转守时,

以最快的转换速度,最简捷的推进方式,追打对手退不及防,合理运用人数和时、

空优势抢攻得分的速决战。

一、发动快攻的时机

⑴抢获后场篮板球发动快攻。

⑵抢、打、断球成功后发动快攻。

抢获后场篮板球发动快攻的机会最多;抢、打、断球发动快攻的成功率最高。

二、组织快攻战术的形式、结构与特点

⑴快攻的组织形式:长传快攻、短传快攻、运球突破快攻三种。

⑵快攻的结构:

快攻是由发动与接应、推进、结束三个阶段组成。若是长传快攻,则由发动

和结束两个阶段组成。

①发动与接应阶段是组织快攻的首要阶段,是形成快攻的前提。由守转攻后,

队员及时按照战术行动路线分散,持球队员及时准确的一传和接应队员积极主动

的接应一传,是发动阶段的重要环节。接应队员的任务是保证将球迅速地转入推

进阶段。

②推进阶段是快攻战术中承前启后的衔接阶段,无论传球推进或是运球推进都要体现一个“快”字,确保及时将球推进至前场转入结束阶段。

③结束阶段是快攻最后的攻击阶段,进攻队员利用人数和位置优势,快速、果断地进攻得分,以达到快攻的最终目的。

(3)快攻的特点:

①抢断球和反弹到外线的的篮板球是发动快攻的主要来源;

②快攻固定接应逐渐减少,无接应和机动接应的数量增长;

③推进方式愈发简练,尤以中路推进为主;

④快攻结束方式多样,以突破上篮为主,以运球突破结合短传为辅。

三、组织快攻战术的基本要求

⑴树立快攻新观念:了解现代快攻新特点,掌握快攻发动时机(来源)及组织形式、以运球突破为主的推进方式和机动灵活的得分手段。摆脱“老三段”束缚和固定接应模式,确立以个人快速技术为基础的快攻观念。

⑵队员应有出众的身体素质和快攻意识,具有在大强度下运用技术的能力。

⑶培养快攻欲望,突出快速风格:快攻的“强烈”愿望,首先在跑动速度和

运、传、投各个技术环节上突出一个“快”字。

⑷从实战出发,锻炼快速技术:快速风格的重要基础是快速技术和快攻战术

意识;快速技术就是强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技术动作,并达到熟练、自如、实用、准确;提高快速技术一定要同时提高队员的反应速度、起动速度、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

⑸在快攻受阻时,应控制进攻节奏,平稳过渡到阵地进攻。

四、快攻战术配合方法

快攻战术配合方法有长传快攻、短传快攻和运球突破快攻三种。

第五节防守快攻战术

防守快攻是由攻转守的瞬间组织起阻止和破坏对方快攻的防守战术。

一、防守快攻的方法

㈠提高进攻成功率

㈡拼抢前场篮板球

㈢封一传,堵接应

㈣防前锋

㈤提高以少防多的能力

二、防守快攻的基本要求

⑴强化快速攻守转换意识:拼抢进攻篮板球与积极退守紧密衔接,失球后做到反应快、起动快、全场追防、多人退守。

⑵合理地运用封、堵、夹、抢、断等手段,努力阻挠和破坏对方的快攻。

⑶快速退守过程中,相互照应,增加对控球人的压力,限制对方推进速度,争取防守时间。

⑷在以少防多的情况下要沉着、冷静,不要轻易出击防守,重点保护篮下,伺机抢断,降低对方快攻的成功率。

第六节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

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是由攻转守时,全队迅速退回后场,在半场范围内,每名队员分工负责盯防一名进攻队员,并与同伴相互配合,进行集体防守的全队

防守战术。

一、半场人盯人防守的发展现状

(1)运用最多,针对性强:以控制进攻行动、争夺球权和阻止对方投篮为目的,责任明确,有很强的针对性。

(2)防守区域扩大:半场人盯人防守的区域已经扩大到了中场附近。只要进攻队员一过中场就开始防守,对有球人紧逼,对强侧无球队员不让接球。把进攻队员逼到远离攻击区域,突出体现在对攻防核心控卫的防守上。具体来讲,时刻紧逼组织后卫,迫使其远离攻击区域,不利其传球和组织进攻。

(3)建立以球为主,人、球、区、时间四位一体的防守理念。

(4)防守战术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5)积极破坏进攻配合。

二、半场人盯人防守的基本要求

⑴积极贯彻以防“球”为主的防守原则,对持球队员采用平步贴身紧逼防守姿势,扩大防守面积,积极拼抢,封盖投篮,干扰传球,堵截运球,及时追防。

⑵对徒手队员采用“错位”防守,做到人、球、区兼顾,敢于对抗堵截其向球移动和空切篮下的路线。

⑶由于防区扩大,比赛的强度增大,要求队员有充沛的体能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比赛中力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防守选位时,要做到“人动我动,球动我动”,在严密控制对手的基础上随时准备协防、补防、夹击,断球以及防掩护等,充分体现防守的主动性和攻击性。

⑷根据进攻队的重点攻击区与攻击点配备防守力量,加强防守的针对性。

⑸对内线的防守以破坏其接球为重点。

第七节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是根据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名队员的特点,通过一定的阵形,合理运用掩护、突分、传切、策应等基础配合所组成的全队进攻战术。它是进攻战术体系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战术之一。

一、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的发展现状

⑴战术配合随机性增强,运用灵活,改变了以往的固定套路战术。

⑵战术配合中,以掩护配合运用最多,其次是运球突破分球、中锋篮下强打与策应配合

⑶内外结合、点多面广,后卫攻击能力强,攻击次数、得分增加。

⑷进攻流畅,注重节奏、很少停顿。

⑸重视限时进攻和特殊情况下(比赛每节、半场结束、全场结束前几秒或十几秒)的打法,成功率较高。

二、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的基本要求

⑴从实际出发,合理地组织阵形,充分发挥本队进攻特点和个人的技术特长,利用基础配合组成全队的进攻战术。

⑵做到在移动中相互配合,有目的地连续穿插、掩护、换位,侧重于主要的攻击区域和攻击点,点面结合,内外结合,强调进攻中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注意攻守平衡。

⑶组织积极冲抢前场篮板球,提高攻守转换速度。

⑷进攻中抓住对方防守的薄弱环节,实施强攻。

第八节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是由攻转守时每个队员立即在全场范围内尽快紧逼对手,在全场范围内阻挠、限制对手活动,并与同伴协同配合,破坏对方有组织的进攻,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集体防守战术。

一、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⑴以争夺“球权”为中心的防守理念正在深入人心,相应的各种攻击性防守战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就是其中之一。

⑵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防守战术运用数量最多的是半场扩大人盯人、区域联防和全场紧逼人盯人。

⑶当今欧美强队在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上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以高昂的士气和坚韧的作风,在全场范围内紧逼对手,从心里、体能和技术上给对手以巨大的压力,使其难以运球和传接球,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主要表现在个人防守能力非常强,体能充沛,在默契配合基础上的整体逼防具有强大的攻击性和破坏性。

二、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的运用时机

⑴当对方体力不佳或主动消耗对方的体力时。

⑵突然改变战术,使对方措手不及。

⑶为了扩大战果或在有限的时间内挽回败局。

⑷对方属于比赛经验和控球能力较差,而中远距离投篮较准的球队。

⑸利用球队员身材矮小,但速度快、灵活性好的特点,紧逼对方的高大队员。

三、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基本要求

⑴由攻转守时,全队要步调一致,先声夺人,快速找人,抢占有利位置,紧逼控制对手。

⑵防守持球队员,掌握“紧逼对手、严防传球、迫使运球、堵中放边”的原则,迫使对手沿边线运球或场角停球。

⑶防守徒手队员掌握“以人为主、人球兼顾、抢前防守、严防接球”的原则,迫使对手走外线远离球。

⑷全队要有整体防守意识,前后左右要相互呼应,密切配合,随时准备补防和抢断球。

第九节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

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主要针对该防守战术的个人防守面积大、队员分散、不利于协防的弱点,由守转攻时争取在对方尚未组成集体防守布局前,迅速发动进攻,破坏对方的防守,争取比赛的主动权的进攻战术。

一、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发展现状

⑴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与防守相比处于弱势。

⑵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战术方法单一,效果差。

⑶进攻中更多地依靠后卫的突破和组织能力。

二、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基本要求

⑴当对方采用人盯人防守战术时,队员思想上要沉着冷静,行动统一,协调一致。

⑵争取在对方尚未形成紧逼前快速将球掷到界内,组织反击。打乱对方的

防守部署。

⑶快稳结合,掌握进攻节奏,移动要突然,传球要果断,不要盲目运球,不要在边角处停球,采用中路运球突破,免遭对方夹击。

⑷无球队员要积极移动,如没有快攻机会,则采用掩护、策应、空切等配合方法。

⑸利用突破技术超众的球员运球突破,打乱对方防守阵形,为其他球员创造进攻机会。

第十节区域联防战术

区域联防是全队由攻转守时,防守队员迅速退回后场,每一个队员分工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随着球的转移而积极地调整自己的位置,并与同伴密切协作,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进攻队员,用一定的队形把每一个防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全队防守战术。

一、区域联防的站位队形

区域联防站位队形有“2-3”,如同3-10-1所示;“3-2”,如同3-10-2所示;“1-3-1”,如同3-10-3所示;,“2-1-2”,如图3-10-4所示等。

图3-10-1 “2-3”阵形图3-10-2 “3-2”阵形

图3-10-3 “1-3-1”阵形图3-10-4 “2-1-2”阵形

二、区域联防的发展现状

⑴区域联防防守运用的比例上升据统计,目前世界篮坛强队运用区域联防虽然使用时间没有半场人盯人防守长,但区域联防运用比例却有上升趋势。

⑵战术阵型多样目前世界篮坛常用的区域联防的阵形通常为2-3、3-2、1-3-1、2-1-2以及混合防守(1盯4联)等。其中2-3联防为运用时间和次数最多的防守阵型,其次运用较多的防守阵型是3-2联防,运用最少的是1-3-1联防,而以往被大量使用的2-1-2联防以及混合防守已很少使用。

⑶防守范围扩大,伸缩性强防守的伸缩性体现在防守的积极移动和对球的

控制上。

⑷联防与盯人相互渗透,针对性强

三、区域联防的基本要求

⑴由攻防守时,封一传,堵接应,争取时间迅速退回后场,站好区域联防队形。

⑵根据区域联防的特点和队员的身高、技术特长,合理地分配防区。把移动速度快的队员放在外线防守,把身材高大、补防能力强、善抢篮板球的队员分配在内线防守。

⑶在自己的防区内防守持球队员时,执行盯人防守的原则,积极干扰和破坏对方的投篮、传球、运球和突破。

⑷对无球区域的防守要贯彻“人、球、区”三位一体的要求,徒手队员通过溜底线、背插、纵切等方式进入自己的防区时,要先卡防第一接球点,然后护送出自己的防区交给同伴防守。

⑸防守中,随时准备协助同伴进行“关门”“夹击”“补防”等配合,特别对篮下攻击能力较强的队员必须进行围守。

⑹要根据对方的进攻变化,调整防守队形。

第十一节进攻区域联防战术

进攻区域联防战术是针对区域联防的阵形和变化特点,结合本队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应的落位阵形,有目的地通过传球及队员的穿插,破坏对方整体防御部署,创造良好的内外线进攻机会的阵地进攻战术。

一、进攻区域联防的发展现状

⑴多以外线投手精准的中、远投攻击区域联防。

⑵出众的个人进攻能力以及较强的运用配合的能力给固定区域的联防防守造成更大的困难。

⑶“突破—分球—3分远投”进攻模式的运用,使联防防守难度加大。

二、进攻区域联防的基本要求

⑴提高由守转攻的速度,在对方防守阵形尚未落成之前,抓住战机发动快攻或抢攻,争取形成以大打小、以强打弱、以多打少的优势局面。

⑵根据对手区域联防的特点,错位布阵,占据薄弱区,快速转移球和频繁地穿插,调动防守方,使防守方顾此失彼,创造以多打少和连续进攻的机会。

⑶组织中、远距离投篮,使对方扩大防区,给内线进攻创造机会。

⑷运用策应、溜底线、背插、掩护、突分等配合破坏防守整体布局,创造投篮机会。

⑸大胆地运用突破和突破分球攻击区域联防。

⑹进攻区域联防,队员的移动和球的转移都必须体现“快、准、灵”的高度结合。

⑺积极组织拼抢前场篮板球,争取外围投篮或二次进攻。保持攻守平衡,随时准备退守。

第四章高校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高校篮球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通过体育课的篮球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方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

任务:

⑴培养有理想、有觉悟和品质优秀的人。教学中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道德观,提高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锻炼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勇于竞争、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和集体荣誉感。

⑵掌握与提高篮球运动的“三基”,培养会打篮球、懂篮球、爱好篮球运动的人。教学中通过篮球知识介绍、技术动作的实践、战术意识的培养,以及运动技能的提高,激发学生从事篮球运动的兴趣,为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并做到学有所长,自觉地把篮球运动作为终生锻炼手段打下良好基础。

⑶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培养体质强健的人。通过篮球教学,提高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使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弹跳等身体素质和掌握动作的准确性、协同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改善各器官的功能,促进其身心健康,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体质保证。

第二节高校篮球教学的内容分布与特点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由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或译春田市)的基督教青年会训练体育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设计发明的。 奈史密斯博士从当时儿童用球向桃子筐内做投准的游戏而受到启发,综合了其他一些项目的活动特点,设计了按投掷的准确性来计算得分和胜负的一种游戏。因最初使用的是盛桃子的篮子和球,故取名为“篮球游戏”。1891年12月21日,奈史密斯在馆内体育课做了第一次这种游戏比赛的试验。试验进行得非常成功,此后,这种游戏活动在国内得到广泛普及,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国外发展。至今,全世界拥有约1亿篮球运动员,平均每天在现场观看篮球比赛的观众达千万。 最初的篮球比赛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则,经常出现推、拉、撞人等粗暴动作,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鉴于这种情况,1892年,奈史密斯博士制定了简单的13条比赛规则。 进入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1936年6月18日,由美国等8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1950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 篮球运动的发展总是与技、战术的改进、身体素质的提高、攻与守的对抗和竞赛规则的变化密切联系着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篮球运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综观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现状,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仍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 1、高速度 世界强队比赛给人深刻印象的是运动员体力充沛,动作速率、移动速度、重心调整、攻守衔接、战术意识和技术动作的变化,都在瞬间完成。 快攻仍然是各队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争夺篮板球,还是抢断球,或是后场边线、底线球,都竭力发动快攻,或是以最快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

《篮球运动简介》教案设计

《篮球运动简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简单的发展史。 2、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场地设施以及规则的讲解,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更进一步的理解。 德育目标: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篮球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对篮球运动主要规则的理解及其运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利用NBA一段精彩图片导入课题) 二、篮球的起源与发展 1、讲述篮球的起源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发明的。 2、篮球运动的发展史 (1)世界篮球史 A、1981年12月篮球起源与美国,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

B、1904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 C、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D、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2)篮球在中国的发展 A、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天津。在我国篮球的发展史上,董守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远涉重洋到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深造。 B、1936年,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运会。 C、中国男篮多次称雄亚洲,曾进入奥运8强,女篮曾进入奥运4强。 3、篮球的发展趋势:高、快、全、准 三、场地与设备(教师结合课件进行讲解) 1、标准篮球场地及尺寸 2、基本篮球设备 (1)介绍篮板:横宽1.8M,竖高1.05M (2)介绍篮圈及篮网:篮圈内径45CM,篮网长40CM (3)介绍篮架:篮球架包括:篮板、篮圈、篮网、支撑构架及包扎物组成。

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简要介绍

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简要介绍 1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 1.1基础性设施较差,出现人才断层 篮球运动的开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因而基础设施是开展篮球运动的保障,也是向广大群众普及和推广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我国的 许多地方,连个简易的篮球场都没有,更不用说其他高档篮球设施。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篮球 群众的基础并不够雄厚,篮球运动的开展也不够广泛。正是基于这 些原因,从而导致我国的篮球后备人才不足,高水平运动队的新老 队员交替出现困难,呈现出人才断层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篮 球运动的发展。 1.2科研力量单薄,理论研究无法篮球实践进行指导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的篮球科研队伍缺少必要的合作与交流,极大的浪费了科研资源,这些对于我国薄弱的科研力量来说无疑是 雪上加霜,呈现出一种研者不练,练者不研的现象,从而使理论与 实践脱节。另外,篮球理论研究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没有自己独 特鲜明的特点,与西方篮球科研相比,我国篮球科研的时效性还处 于初级阶段,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篮球科研这方面,我国还有 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也是制约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1.3裁判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有所欠缺 在篮球运动的发展中,裁判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其是一个特殊的力量。篮球运动的发展受裁判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高低的直接影响。现阶段,在整体素质方面,我国的裁判员队伍还不够高,像误判、错判的等问题还是经常发生,从而导致一些影响比赛的事情发生。鉴于此,篮管中心应加强裁判员的培训力度和对比赛的监控力度,从而保障各级篮球比赛公平,公正、高质量的进行。

1.4没有科学的教练员选拔和培训体系 2促进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2.1增加基层篮球设施的投入 当前,相较于城市而言,我国基层的篮球设施较差。很少有体育篮球场馆,这种现象在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有的小学根本就没 有篮球场,在中学有的也只是几个简陋的球场,就算是在一些大学 里面,篮球场的数量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改变这些缺 少篮球设施的现状,就要切实的增加经费的投入,实行专款专用, 切实的完善学校和地方篮球基础设施,为篮球运动的发展打下坚实 的物质基础。 2.2完善篮球科研体系,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基于篮球科研部门的现状,篮管中心应对篮球科研部门加大整合力度,使其形成合理的科研体系,同时加大对篮球科研的经费投入,从而使篮球科研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并积极的推广已有的篮球科 研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科研成果,使科研人员与篮球教练员结成科 研队伍,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促进科研队伍的成长,应建立起 新型的篮球理论体系和训练实践科学程式,促进篮球各方面水平的 提高。 2.3采用逐级考核的方式来任用教练 一个篮球队伍水平的高低与教练员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对比赛的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练员对一个篮球队 伍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选聘教练员时,应对其进行 理论知识、业务水平、职业操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同时还 要适时的评估教练员的训练过程。另外,为使教练员的各方面的能 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国家应对教练员进行分级培训,更新教练员的 知识结构,同时,还应对教练员进行分级考核,对不合格的教练员 进行及时的调整,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进而来促进整个队伍 水平的提高。 2.4深化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

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 各出5 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㈣具有促进国际交往和增进友谊的作用 第二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一、篮球运动的起源

训练学校,是由该校教师美籍加拿大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发明的。 在当时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里,户外体育运动已开展的比较普及,橄榄球、足球、曲棍球等深受学生喜爱。美国东部地区入冬较早,天气又较为寒冷,为了弥补冬季缺乏适当的室内集体运动项目之不足,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受到当地民间儿童摘桃投入桃筐的启发,几经尝试,于1891年12月发明了在室内进行的篮球游戏。篮球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历经百年,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之一。 最初的篮球运动,以足球为工具,队员将球投入挂在室内两侧离地面10英尺高的墙壁上的篮筐,参赛人数不限,只要求场上双方队员人数相等。新的运动项目一诞生就深受学生和大众喜爱,称之为“奈史密斯球”,奈史密斯根据“篮子”这一投掷目标,取名为“篮球”。最初,由于桃筐底 1895 列。 1992年我国女篮在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获得亚军,1993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女篮冠军,1994年在第十二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夺取第二名。中国女篮已经成为世界强队之一。 1995年中国篮球协会推出篮球职业篮赛,以赛制改革为先导,积极与国际接轨,走职业化道路。这是一条与国际通用的方式接轨之路。我国球员走出国门,请进国外优秀球员和教练员到我国CBA职业联赛参赛和执教,使我国优秀球员有机会进入国际最优秀的职业培养环境,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打法。一进一出,内外结合,共同提高,促进了我国的篮球竞技水平,使中国篮球充满了竞争与活力,蓬勃发展,健康向上。 二、我国篮球运动的差距与努力方向

篮球运动概述

篮球运动概述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围绕高空展开的立体型攻守对抗的活动性游戏,它起源于人类劳动生存过程,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反映。现代篮球运动是一项活动者以各种专门的技艺为手段,以主动控制球为争夺焦点,以主动掌握时间与速度为保证,在空间、地面交叉展开立体型攻守对抗的体育竞技运动和娱乐体育活动。 现代篮球运动竞赛和各种形式的篮球活动性游戏,其基本活动方式都是围绕高3.05米、直径0.45米的篮筐和周长75-78厘米、重量600-650克的球,展开的空间与时间、控制球与争夺球、投篮与制约投篮的攻守对抗。 篮球运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群众的喜爱,使国际篮球业余联合会成为世界单项体育人口最多的国际单项运动协会。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女篮球比赛,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美国NBA职业联赛,这三大赛事代表世界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 1.它的起源 189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加拿大出生的青年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的。启发于当地青年摘桃扔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这便是篮球运动的雏形。随后室外——室内,将桃筐悬挂在10英尺(3.05米)的墙壁上,以足球代替其他物体,展开攻守对抗。后来将底部去掉,并将悬挂在墙壁上的篮筐安装在特殊的立柱架上,移至场地两边进行游戏比赛,,为避免将球投掷到场外远处,影响观看者,曾在篮筐后设有挡网,有些还用网形装置罩住整个场地,类似一个大网笼。因此,有些国家和某些版本的书刊上仍将篮球运动称为笼球运动。由于这种活动的游戏性和趣味性较强,有较好的健身作用,所以便在游戏的基础上很快充实活动内容,制定了某些限制性规则,不断改革比赛方式,从而逐步形成了现代篮球运动。 2.它的演进 时期:初创试行时期 时间: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 主要规则: 19世纪90年代,篮球运动无明确的竞赛规则,场地大小、人数不限,人数相等,进一球得一分,每进一球都要按开始的程序重新比赛。1892年,奈史密斯将比赛场地按照进攻方向分为后、中、前场,同时明确比赛的要求,如不准个人持球跑,限制攻守对抗中队员间身体接触等,对悬空的篮筐装置也做了明确规定。不久又提出了13条简明而必须严格执行的比赛规则。其中:时间前后15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平局后经队长同意延长比赛,先进球为胜;掷界外球的5秒违例;犯规等等。此后又对场地进行了调整,增设中圈和罚球线、中场线。篮圈由铁圈代替,挡网由木板代替;竞赛程序由中圈跳球,有锋、卫的位置分

体育史2

体育史 姓名与学号徐银川 3090103106 年级与专业工科0940 所在学院蓝田学园

篮球的起源和发展 摘要: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随着其的出现和不断的发展,已渐渐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运动。本文就简述篮球的起源和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篮球是以投篮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之一,1892年1月(另一种说法是1891年12月),为美国马萨诸塞州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教师詹姆士·奈斯密斯博士所创。他并不是在改革一项运动,而是在发明一项运动。他当时只是为了给国际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院的学生们发明一种适合室内进行的运动,他的发明引起了积极的响应。最初,他将两个装桃子的篮,钉在学校健身房楼上看台的两端,以橄榄球作为比赛用具,向篮内投掷,后来改为铁制的圆圈,挂上线网。再后来剪开网子下口,成为今天篮框的样子。为了完善篮球游戏,他在1892年制定了13条规则,后逐步修改和增加条款,出场人数也逐渐减少,直至规定每队5人,这才成为现代的篮球运动。 1.关于篮球运动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1. 1 篮球运动于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借鉴其它球类项目设计发明的。(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篮球》第一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 1.2 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当时受启发于当地青年摘桃扔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这便是篮球运动的雏形。后来奈史密斯将在室外开展的篮球游戏移至室内。(球类运动——篮球,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1. 3 篮球运动创始于1891年美国麻省春田市的YMCA所属训练学校,由该校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着手研究发明。当初为了使学生在冬季里不必天天做呆板乏味的体操,因而设计富有娱乐和竞争性质的运动来取代体操活动。奈氏设计出综合美式橄榄球、曲棍球及足球等球类游戏的方法与原则,以投掷进篮计分方式判定胜负的新式球类活动。(中国体育发展史,台湾,1981年。) 1. 4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中国体育报》,2004年3月25日。) 2.篮球运动起源的考证 2. 1 篮球运动发明的背景及经过 最早提出发明一种新游戏想法的是当时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系主任古力克博士。1891年的夏天,古力克博士为春田学院体育系引入了一门新型学科——《运动心理学》,当时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还是古力克的学生。古力克在一次上课时向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需要发明一种新的室内运动,它既有趣,又容易学,并且能在冬季及室内活动。”正是古力克博士最初的这种思想,指导着篮球运动发明的全过程。但是,当时并没有立即着手发明这种新的游戏。几个月后,奈史密斯博士成为了该校的一名教师,在一次教师讨论会上,古力克博士再次提出了这一“需要”。因为随着冬季的渐渐来l临,体育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有2名教师曾尝试发明符合这种需要的新游戏,但都以失败结束。最后,古力克博士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奈史密斯博士。奈史密斯在发明篮球运动之前,曾设想对学校室内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以应付冬季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他曾经把某种户外运动项目搬进室内进行活动,如橄榄球、足球、长柄曲棍球,但由于场的限制和这些项目本身的猛烈程度,把某种成熟的运动项目照搬进室内的尝试失败了。必须发明一种新的运动项目。 奈史密斯博士在分析当时流行的体育项目时发现:已有的运动项目都在使用球进行活动,技术的难易程度与所用的球的大小成反比,即用小球的时候需要用棒、棍、拍等器具间接控制球;使用较大的球则可用脚、手直接控制球。出于设计新项目的初衷:“简单易学、充满乐趣”,奈史密斯认为应该发明一种使

篮球基本技术介绍

.. ;.. 篮球基本技术 篮球基本技术就是篮球技术动作,是篮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最常用最基础的动作,有移动、传接球、运球、突破、投篮、抢篮板球、防守对手、抢、断、打球等。各项基本技术有不同的技术规格和内容,因此必须首先掌握好规范化的各项技术动作,才能进一步掌握和发展篮球运动的难新动作。 一、移动:移动是篮球比赛中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通称。 1.起动:起动是队员在球场上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的一种动作,是获得位移初速度的方法。 2.变向跑:变向跑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改变方向的一种脚步动作。 3.侧身跑:跑动时为了观察场上情况并随时准备接侧耳后方传来的球而经常采用的跑动方法 4.急停:急停是队员在跑动中突然制动速度的一种动作方法,是衔接其他技术动作和摆脱对手的有效方法。急停包括跨步急停和跳步急 停。 5.转身:转身是一脚做中枢脚下进行碾地旋转,另一脚随之转动(向前或向后)来改变身体原来的方向。 二、传接球技术 1.双手胸前传球:双手胸前传球是篮球中一个最基本的传球方法,只有在你和接球队员之间没有任何对方球员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传 球前双臂微屈,双手持球放于胸前。可以用于各种距离,各个方向的传球。 2.双手(或单手)低手传球:近距离的隐蔽传球,用于两进攻队员擦身而过时。 3.双手头上传球:常用于抢获篮板后的快攻一传或者外线队员的传中球。 4.单手肩上传球:用于抢得篮板后长传快攻 5.单手胸前传球:多用于传球队员与防守队员距离很近的情况下。 6.单手体侧传球:一种近距离的隐蔽性的传球方法 三、个人防守 1.防守基本姿势:两脚下平等站立或斜侧向开立,比肩稍宽、屈膝,身体重心支撑点在两脚的前脚掌上,含胸、收腹,上体稍前倾,两 臂屈肘侧举,上臂与身体夹角为60度,手掌向前,目视前方 2.滑步:分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三种 四、抢篮板技术:比赛中双方队员在空间争抢投篮未中的球统称为篮板球,抢得篮板球是获得控球权的重要手段,是增加进攻次数和发动快攻的重要保证,是攻守矛盾转化的关键。进攻队抢篮板球若占优势,不仅可以增加进攻次数,创造连续进攻或在篮下造成得分的机会,还可通过“外投里抢”增加本队外围投篮队员的信心。防守队抢得篮板球若占优势,不仅能由守转攻,而且可以迅速组织快攻反击,加重进攻队员投篮顾虑,减少对方的进攻次数。抢篮板球分类:分为进攻篮板球(前场篮板球)和防守篮板球或后场篮板球。 本学期掌握的两个篮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双手胸前传球:两手五指自然张开,两大拇指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用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置球于胸腹部位,身体成基本姿势站立,脚分前后。传球时,目视传球方向,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转动,再由内外翻,急促抖腕,同时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向前。远距离传球,则需辊大蹬地和腰腹的协调用力。 原地投篮:双手握球在胸部以上(高度在肩部附近),握球手法与双手胸前传球相同,肘关节自然下垂,上体稍前倾,两脚前后或左右站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目视投篮目标。投得力时,两脚下前脚下掌蹬地,腰腹伸展,同时两臂向前上方伸出,两臂即将伸直时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向前压送,指端拨球,以拇指、食指、中指的力量将球投出,最后腿、腰、臂自然伸直。

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1)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人民政府积极倡导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指导下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 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推动下在全国各学校部队工矿企业事业 群众团体中广泛开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篮球运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为其服务半个世纪以来篮球事业和我国其他事业一样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取得 了很大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 出了宝贵的贡献 当前我国的篮球事业正处在世纪之交体制转换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 重要时刻在这个重要时刻对半个世纪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中国篮球在21世纪初探索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有利于中国篮球在21世纪不断进步再攀高峰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全过程和多元内容进行详细的挖掘描述分析归纳提炼和总结不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 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研究并取得新的成果力求发现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一般 规律和未来走向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篮 球科学的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为新世纪篮球事业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多是从1895年至1990年度而且许多是建国前的内容本课题针对这一情况在继续深入研究这一部分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基础 上着重研究了1990年以后的篮球运动发展史力求填充这个空白丰富中华

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内容 以往的研究成果侧重于竞技篮球运动方面对群众篮球运动学校篮球运 动方面的内容只作了少量的描述对篮球理论建设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方面更 是极少涉及本课题针对这一情况在进一步对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史进行研究 的基础上着重深入研究了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学校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 理论建设发展史以及篮球运动管理体制发展史以期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框架体系 篮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其他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影响作为体育 事业的一个部分篮球事业和我国其他事业一样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受到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发展 的影响同时又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产生反作用本课题的 研究难点在于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置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 等的大背景下进行详细的归纳分析及提炼以史论结合的形式探讨其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的互动关系 四理论与实践意义 随着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加强对中国篮球运动发展 过程的研究以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其发展规律这些研究无疑为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但这些研究有的是中国体育史综合卷中的一小节内 容即使两本中国篮球运动专项史的研究也是从1895年至1990年度许多是建国前的内容研究的侧重点又集中在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史上相应缺少群 众篮球运动学校篮球运动篮球理论建设以及篮球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 由此而言以往的研究成果难以充分展示建国后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激烈时代变迁的新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情况未能形成一步系统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本课题从历史科学的高度和角度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借助历史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新中国篮 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新中国篮球运动与社会政治经济科 技等的互动关系进行较深层面的分析力求发现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和未来走向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运动发展史的基本框架丰富其内容

篮球运动概述

教学内容:篮球运动概述 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 难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 (一)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及其演进 第一个时期:即初创试行时期 第二个时期:即完善传播时期 第三个时期:即普及发展时期 第四个时期:即全面提升时期 第五个时期:即创新、攀登时期 (二)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与特征 1、篮球运动的特征 2、篮球运动的特点 第一、集体性特点 第二、对抗性特点 第三、转换性特点 第四、时空性特点 第五、增智性特点 第六、综合性特点 第七、智艺性特点

第八、职业性特点 第九、商业性特点 (三)新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1、大众篮球运动在世界普及,比赛的人文氛围全面提升。 2、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育功能显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3、职业篮球运动在世界扩展,商业化气息增强,观赏性加浓 4、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渗透高科技,形成新结构、新体系 5、竞技篮球群雄相争激烈,排名出现新格局,技战术风格表现新特点:第一、贵在“理念” 第二、智在“聪颖” 第三、高在“制空” 第四、快在“节奏” 第五、悍在“凶狠” 第六、准在“高分” 第七、全在“综合” 第八、变在“瞬时” 第九、星在“奇特” 第十、技在“升华” 第十一、阵在“机动” 第十二、帅在“智谋” 第十三、男、女“并趋” (四)中国的篮球运动

1、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1)1895-1948年为第一时期 第一个阶段为1895--1918年的初始传播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1919--1936年的缓慢推广阶段; 第三个阶段为1937-1948年的局部普及阶段; 2)1949-1995年为第二时期 第一个阶段为1949--1965年的普及、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1966--1978年的徘徊、困惑阶段; 第三个阶段为1979-1995年的复苏、提升阶段; 3)1996年至今为第三时期 第一时期(1895-1948年) 第二时期(1949----1996) 2、我国篮球运动普及、提升的基础 3、新世纪中国篮球运动面临的任务 (五)思考题 1、试述篮球运动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演进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概况。 2、针对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与功能,你有哪些新理解? 3、阐述现代篮球当代化的特征与特点。 4、简要阐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风格、特点。思考中国篮球运动向何处走。 5、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并结合自身的体会评述CBA职业联赛对

篮球课教案

篮球理论课教案 一.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在加拿大出生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1891年发明的。他受启发于当地青年摘桃仍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这是篮球运动的雏形。 现代篮球运动的演进: 包括有5个阶段: 1.初创试行阶段:1892年,奈.史密斯将比赛场地按照进攻方向分为后场、前场、中场。同时明确了比赛的要求,不久又提出了13条简明而必须严格执行的比赛规则。 2.完善、推广时期: 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的日内瓦由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士、意大利、希腊、拉托维亚、捷克斯洛伐克、阿根廷等欧美8国的代表酝酿组织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会上以美国大学生篮球竞赛规则为基础,初步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竞赛规则13条。规定比赛人数为5人;场地上增加了进攻限制区,进攻投篮时,若对手犯规,则投中加罚一次,未中加罚2次;竞赛时间该为20分钟一节共赛两节等。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篮球运动被列为男子正式比赛项目,现代篮球从此登上国际竞技舞台。

3.普及、发展时期: 20世纪50—60年代篮球运动员的高度开始成为现代篮球竞赛中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进攻、防守技术和战术有了明显提高。 4.全面提高时期: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篮球赛中,女子篮球正式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80年代中期,篮球竞赛规则对进攻时间、犯规罚则做了修正,并规定了远投区,增加了3分球的规定。 5.创新、攀登时期: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纳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以美国“梦之队”中的乔丹、约翰逊等为代表的现代篮球技巧表演,把这项运动技艺表现的更加充实完善,战术打法更为简练实用。 第二节: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 一、空间对抗性特点 1.高空性 2.瞬时性 二、内容多元化特点 三、多变、综合性特点 四、健身、增智性特点 五、启示、教育性特点 六、职业、商业性特点 第三节: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1.智在充实 2.高在壮、灵 3.悍在凶狠 4.快在节奏 5.准在提高 6.全在综合 7.变在瞬时 8.星在奇特 9.技在升华 10.阵在机动 11.帅在智谋 12.男、女篮并趋 第四节: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篮球运动传入中国 现代篮球运动是于满清末期(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派往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的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介绍传人我国天津市,因此,天津市是我国篮球运动的发源地。 (见教科书19—38页) 1.篮球运动的本质是一种娱乐、健身的体育游戏,也是一项国际性的竞技体育运动,又是一门学科课程,还是新兴的一种体育产业,总体上说这是一种人类进步的社会文化现象。 2.篮球运动自1895年传入中国后,于1914年1月,旧中国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才被列为比赛项目。

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史

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史 现代篮球运动是清朝末期(1895年)由美基督教青年会传教士,传入我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我国第一次篮球游戏表演,此后逐步由天津向全国传播、推广。一百多年来,篮球运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运动在我国的传播、普及、发展、提高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女 篮是一支进步迅速、提高显著的世界劲旅。1986年7月20日,中国男篮在西班牙巴赛罗那举行的世界第十届篮球锦标赛上,在有24个世界的强队比赛中,获第九名的好成绩。被报界称颂为“世界篮坛的东方曙光”,国际篮坛普遍重视中国男篮的表现,认为这是中国队在世界篮球大赛中具有历史性的突破。1995 年至2007年,中国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12年CBA甲A 联赛培养了一大批篮球明星,尤其是姚明等球员进军NBA美国职业联赛,中国篮球走上了世界职业篮球的颠峰舞台,吸引了全世界球迷、商家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和投入。CBA甲A联赛的成功,大大提升了中国篮球在国际篮坛的地位,也大大推动了篮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群众性的篮球运动蓬勃展开。街头三人篮球赛如火如荼,校园篮球热潮一浪高过一浪,CUBA大学生联赛深入人心,参赛队多达700支,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国篮球运动终于发展成中国第一大运动 篮球规则 国际篮球规则每4年修改1次。国际篮球规则规定每队由不超过12名队员和1名教练员组成。每队允许有1名助理教练员。比赛时每队上场5人,队服号码应是4~15号,同队不得使用重复号码。所有队员服装颜色应该一致。不允许穿有条纹的背心。每场比赛时间为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时。每队在每半时内允许暂停2次,每次1分钟。下半时终场时,如果两队得分相等,则进行决胜期比赛。每个决胜期为5分钟,每队有1次暂停机会,可延长几个5分钟,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违例和犯规历来是篮球规则的主要部分,违例的主要规定除3秒、5秒、8秒、30秒和球回后场之外,还有:①带球走。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不准提起中枢脚,投篮或传球时可提起中枢脚,但必须在脚落地前将球出手,否则为违例。 ②两次运球。运球后停球在手,未经投篮或其他队员转手又再次运球则为违例。此外,还有故意用脚踢球,罚球违例等等。出现上述违例,均由对方在违例的就近地点边线外掷界外球。另外还有干扰球违例,即投篮的球在篮圈水平面上下落时,未触篮圈前,双方队员均不准触球、触篮网、触篮板,否则判违例(攻方队员干扰球违例,投中无效;守方队员干扰球违例投篮未中,也判中篮得分)。 为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术,避免粗野动作,规则严格限制犯规动作:①进攻犯规。防守队员已占据合法的防守位置,进攻队员强行进攻而发生冲撞;进攻队员在跑动中进行掩护时,由于掩护位置和距离选择不当而发生冲撞;进攻队员把处于合法防守的防守人推、撞、挤开而接球或抢球。②防守犯规。防守队员用打手或推、撞、拉、顶等动作影响进攻队员投篮;用推、拉、挤等动作阻拦对方运球或抢球;防守无球进攻队员时,用推、拉、挤等动作不让对方正常移

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篮球为竞赛工具,在特定条件(规则、场地、器材、设备等)下,比赛双方各出5 名队员,参加比赛的个人和集体以一定的体能为基础,以掌握特定的专门技术和战术方法为手段,在比赛中争夺球权,力争在攻守交替和对抗中获得球和展开投篮得分,并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运动项目。突出地表现在速度快、对抗性强、准确性高,注重速度与高度的统一。 一、篮球运动的特点 ㈠集体性特点 ㈡综合性特点 ㈢对抗性特点 ㈣健身性特点 ㈤增智性特点 ㈥商业性特点 二、篮球运动的作用 ㈠具有培养团队精神的作用 ㈡具有提高国民体质的作用 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㈣具有促进国际交往和增进友谊的作用 第二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 近代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东部地区的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尔市(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是由该校教师美籍加拿大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 年发明的。 在当时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里,户外体育运动已开展的比较普及,橄榄球、足球、曲棍球等深受学生喜爱。美国东部地区入冬较早,天气又较为寒冷,为了弥补冬季缺乏适当的室内集体运动项目之不足,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 密斯受到当地民间儿童摘桃投入桃筐的启发,几经尝试,于1891年12月发明了在室内进行的篮球游戏。篮球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历经百年,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之一。 最初的篮球运动,以足球为工具,队员将球投入挂在室内两侧离地面10英尺高的墙壁上的篮筐,参赛人数不限,只要求场上双方队员人数相等。新的运动项目一诞生就深受学生和大众喜爱,称之为“奈史密斯球” ,奈史密斯根据“篮子”这一投掷目标,取名为“篮球” 。最初,由于桃筐底部是封闭的,每次投球进桃筐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来才能继续比赛,开展起来十分不便。 随着篮球运动的开展,由室内转向室外,到1893年后,进一步充实了规则、简化了竞赛程序;取消了篮子的底部,使篮球能直接从篮筐中下落;在篮球场地上也增设了分区线、中圈及灯泡式的限制区,球场界限初步形成;逐渐形成了现代的篮板、篮圈、篮网的雏形;比赛从中圈跳球开始,场上队员也有锋、卫的分工,至此现代篮球运动基本形成。

篮球发展简史

篮球发展简史: 篮球运动是在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帅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起初,他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10英尺(3.04米),以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均无统一规定,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篮球运动是1895年9月由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天津,随后在天津、北京、上海等沿海各大城市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美国的2支球队首次将篮球进行了表演展示。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从此,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走上了合理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道路。随后,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篮球项目能登上奥运会竞技舞台,对于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女子篮球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我国篮球史 解放前,中国曾参加了第11届和第14届奥运会的男篮比赛,均在小组赛

上即遭淘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篮球运动有了很大普及和发展,努力追赶着世界的步伐。在参加的7届夏季奥运会中,男篮历史最好成绩为第八名,分别在亚特兰大和雅典奥运会上获得;女篮则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取得银牌。 1952年8月,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由于国际体育组织中少数人制造“两个中国”,中国体育代表团发表声明,退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断绝同它的关系。 1955年8月,中国男女篮球队在柏林、哈雷等地各进行5场比赛,结果双双告捷。我国篮球队走上国际篮坛,增进了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及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交流了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及其运用的经验,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程度上衡量了中国现代篮球运动的实际水平。应当承认,我们的篮球运动是在一个低的起点上起步而迅速追赶上来的体育项目。 1974年9月1日至16日,中国男、女篮球队参加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洲运动会篮球比赛。1955年——1974年之间,由于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体育事业一度中断,中国篮球发展处于滞后状态。 1975年11月15日至26日,第八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泰国曼谷举行。11月14日亚洲篮联在曼谷举行了代表大会,批准亚洲篮联执行局关于恢复中国在亚洲篮联中合法席位的决议。中国男子篮球队第一次参加了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取得冠军,并取得了代表亚洲地区参加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奥运会篮球赛的资格。 1976年11月2日至12日,中国女子篮球队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中国女篮第一次参赛就以6战6胜的优异成绩获冠。在中

世界篮球发展史

世界篮球发展史 周二三四节国贸1301 麻依婷篮球运动,是一项很受大众喜欢的运动。在当代大学生中,进行篮球运动,已经成为青春、时尚、活力的象征。其实,篮球运动的发展史仅仅一百多年,发展到今天,变成一项全球流行的运动,可谓是一个奇迹。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由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创始的。奈史密斯在斯普林菲尔德市青年训练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期间,由于美国东部地区入冬较早,天气寒冷,因此面临冬季体育课难以应付的困难。1890年冬天参加青年会活动的人明显减少,主要是缺少一项适合在冬季进行的室内运动项目,同时为了提高学员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因此他产生了发明一种适宜冬季能在室内活动、且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奈史密斯博士尝试把各种室外运动项目搬进健身房内进行,但都有各自的弊端而失败:橄榄球运动,球的猛烈旋转和变向难以在体育馆内坚硬的场地上进行;足球运动,许多窗户玻璃被踢的粉碎,且造成不少队员受伤;曲棍球运动,场地的限制,学生们经常搅在一起用球棍互相打击。 奈史密斯在剖析各种球类项目后,发现凡是用小球的运动项目,都是用脚和器具间接的控制球,这使技术复杂化。而要用手控制支配球就便于作出各种动作,因此他认为应该设计一种用手直接控制球的新型运动项目。 最初比赛用球使用足球,后来使用皮革缝扎比足球稍大的“开口篮球”代替A型足球。早的篮球场地和参加活动的人数无统一规定,只规定参赛人数必须相等。最早的篮圈是使用装桃子的竹筐,悬挂在健身房两侧栏杆上,离地10英尺(约3.05米),相当与现代球篮高度。比赛开始,站在中间的双方队员抢裁判的抛球,开始攻守对抗,持球队员不可抱球跑,投中得一分,每次投中后要登上梯子取出球重新开始比赛,比赛在两个15分钟内进行,中间休息5分钟,结果以投中球多的队为胜。若平局,经双方队长同意,比赛延至谁先命中一球为止。这是最早的篮球运动。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 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下面介绍一下当初奈史密斯制定的篮球规则:①篮球运动是用手进行的运动,球是圆的②手拿着球走或者跑都是不允许的③运动员可以到场上任何地方,只要不影响和妨碍对方运动员④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允许发生身体接触⑤篮圈应该是水平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