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李荣华

(南昌大学行政管理系,江西南昌330047)

摘要:秦朝正式确立宰相制度。两汉时尚书台职权大增,逐渐取代三公。魏晋南北朝时,三省制初步形成,经隋朝的发展,在唐初走向了成熟。经五代十国至北宋,二府三司制最

终确立。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明初废丞相,不久设内阁辅政。明清内阁有名无实。宰相制度演变具有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不断压抑相权以加强皇权、职位的设置由实

位转向虚位、分权后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的特点。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在于:君权与

相权的矛盾;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客观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宰相;宰相制度;演变;实质分析

宰相是中国封建国家辅政首脑的统称。宰相制度在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

地位。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

从秦朝的确立到清朝的结束,与封建社会相始终,历时二千余年,经历了由开府施政的宰

相辅政制向参议辅政机构制的发展演变、由独任型到群任型再到兼任型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秦朝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以丞相作为中央行政体制的首脑。秦始皇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同为宰相之职位。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是政务官。御史大夫主管监察百官及掌管群臣章奏,是副丞相。太尉主管军事行政,仅是没有实职的高级爵位,且不常置,是事务官。因为御史大夫为皇帝的耳目、宰相的助手,所以实际上

丞相才是真正的宰相之任。因此秦朝实际上实行的是丞相制。丞相、御史大夫分别开府,在府内处理国家军政要务。丞相总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地位高,权力大。

刘邦建西汉,承秦旧制。西汉初只设置丞相作为宰相官职,后设相国或左右丞相。设相国就不再设丞相,因为常把德高望重的丞相加尊为相国。汉武帝时设位高职虚的大司马,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三公,都是宰相。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此时的三公已无宰相之内容仅剩宰相之空壳。因为早在西汉武帝时,鉴于宰相职权过重,就开始重用内朝近臣,到东汉时,已是“政不任下,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在宫中主管收发文书的尚书,开始掌管机要,处理政务,侵夺外朝相权,“尚书见任,

重于三公”(《后汉书》卷46《陈忠传》)。尚书虽权高宰相,但地位较低,隶属少府。汉代的尚书辅政开后代非宰相辅政之先河。汉代宰相的职权,正如陈平所说:“宰相者,上

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

焉。”(《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但具体来看,宰相的职权有:参与国家大政方针

政策的制定,选拔、荐举、任用政府官吏,诛杀惩罚违法乱纪的官员,掌管郡国上计,考核

监督奖励朝廷官吏,主持朝仪、上奏国事等。由此可见,两汉宰相职权很大,特别是西汉

宰相位高权重,是后代宰相望尘莫及的。两汉时期,宰相人数逾百人,大都能力超群,博学

多才。宰相的出身复杂多样,如萧何、申屠嘉出身于布衣,周亚夫、窦融出身于功臣豪门世家,刘隆、刘恺出身于宗室。曹魏时,尚书台脱离少府,将办事机构迁到宫外,由内朝官

转变成外朝官。尚书台成为独立的中央政务机构,并且成为“朝政之本”(《晋书》卷

34《羊古祜传》),总理20余曹,而三公仅是“论道之官”(《三国志》徐邈传》)。“魏晋以下,任总机衡,事无大小,咸归令仆。”(《通典》卷22《职官四》)可见,尚书的长官尚书令和左右仆射,已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了。南朝刘宋改尚书台为尚书省。随着尚书台外迁,魏文帝开始重用中书掌管机要、出纳王命。到曹魏晚期,中书权重尚书,中书成了

出令机关,尚书成了执行机关。门下在三国时地位日增,到两晋时被委以重任,“万机大小,多管综之”(《晋书》卷45《任恺传》)。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都通称宰相。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朝政基本上由世家大族和权臣所把持,所以宰相具体拥有的权力常常变化不定,往往出现权随人移的现象。总的来说,三省长官交互辅政,三省制已基本形成。

隋代多依前代之法,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三省长官分别为尚书令及左右仆射、纳言、内史令,同为宰相。但三省职权的界线划分不清,因为“隋代虽置三公,以官高不除。其秉国均者惟内史纳言,而尚书令

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永《历代职官表》卷3《内阁》)。总的看来,三省虽然同时参加运

转,然而三省的权力核心却在尚书省。

唐承隋制。唐高祖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宰相机构,且三省分工明确。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

执行。三省长官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都为宰相。唐朝宰相机构的名号和宰相的名称多次变更,历

代少见,如尚书省的名号前后七变。遇到较重大的军政事务宰相要到门下省政事堂议政,并逐步形成政事

堂制度。武则天光宅年间政事堂迁到中书省,并成为处理国家大事的最高会议机关。玄宗开元年间政事

堂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唐太宗时采用加官制度,因非宰相不得入政事堂和三省长官“其品位即崇,不可

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唐朝常以他官加“知政事”、

“参预朝政”、“同掌机事”等非法定官名,让他们入政事堂议事。中唐以后只用“同

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二个名号。加官制度发展到后来,包括三省长官在内,为宰相者必加“同三品”、“同平章事”,

才可入政事堂,才是真宰相。唐朝存在“首相”,如中书门下政事堂的秉笔、摄冢宰、执宰之长。此外,唐朝

还存在翰林学士草拟诏敕和枢密宣微使口宣旨意参与朝政。所以唐代是多轨辅政体制。参决国家重大事

务,举荐选拔任用百官,考课监督奖惩朝廷官吏,参与军事等,这些都是唐朝宰相所拥有的

职权。唐朝宰相

大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因而名相辈出。唐朝宰相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宗室的、寒门

的都有,但出身于经

科举中进士的最多。

五代十国时期,各国宰相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枢密院,

地位陡升,与中书门下平分秋色,参与国家大政。如后梁建立后,把枢密院改为崇政院,崇

政使不由宦官而

由皇帝亲信大臣担任。至后晋、后周,重设枢密院,枢密使管理机要,虽位次于宰相,但权

倾内外。

宋承五代十国之制,却多次改变宰相机构及其名称。宋朝前期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的大权一分为

三。中书门下政事堂和枢密院二府,为中央执掌军政的最高机关,对掌文武大权;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

三司,为最高财政管理机关,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均直接对

皇帝负责,从而构

成了国家最高辅政机关。宋代置中书门下于禁中,时称“政事堂”,完全脱离三省,仅管

理国家行政事务。

以中书门下的长官“同平章事”为宰相,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此外并以“参知政事”为副宰

相。宋神宗元丰改制,废除二府三司制,恢复三省制,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

书侍郎。南宋初,左右仆射加同平章事,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两省侍郎改为参知

政事,南宋孝宗

以后正宰相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复参知政事。此外,哲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

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宰相。尽管宰相制度屡变,但宰相所

掌职权并无大变

化。宋代宰相主要出身于进士,出身于世家大族、宗室的凤毛麟角。

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西夏、辽、金各代,因吸收唐宋先进的文化和制度,亦设有宰相之职位。西夏仿二府

三司制。中书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事,三司使主管财政,御史台主管监察。辽实行北

面官、南面官双轨

制。北面官设有北、南宰相府,总领政务。南面官沿袭唐三省制,三省长官有名无实。金代熙宗改革官制,

废除勃极烈制度,设师、傅、保三师和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三师领三省事。金海陵王时,罢中书、门下两

省,采用尚书一省制。

元朝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元史》卷85《百官志一》)。元代中

书省,置4个宰相官职:中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中书令常以太子兼任,仅挂名而已,左右丞相总领

85第1期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右,故右丞相地位高于左丞相。

明初,太祖沿袭元制,中书省为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宰相机关,因省内不设中书令,所以中

书省长官

左、右相国(后改为左、右丞相)为宰相。洪武13年朱元璋以叛变罪杀胡惟庸,罢中书省,废宰相,并严令:

“以后嗣君不许立丞相。”(《宋章子平诗序》)从而六部分理政务,直接隶属皇帝。明

成祖朱隶正式设立并重

用内阁,此后,内阁参与政务,成为明朝政府的重要机构,随着权力的增大,地位也逐渐提高。仁宗后,内阁

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且统率六部,于是“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明史》卷109《宰辅年表》)。在

内阁大学士中,按位次先后,分为首辅、次辅、群辅,如李贤、严嵩、张居正皆为首辅。

内阁对呈奏皇帝的奏

章、文书具有拟旨权,即“票拟”,所拟建议供皇帝参考。因明朝宦官专权,司礼监秉笔

太监具有代皇帝的

“批红”权,内阁权力受到牵制。

清初仿照明朝旧制,以内阁作为国家行政的中枢,以内阁大学士为宰相,由满汉大员充任,

同时还存在

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二者共参国政。雍正时,撤议政王大臣会议,建军机处。军机处之职

权开始仅限于承旨办理军需事宜,后来扩大到军政要务、书写谕旨、刑狱大事等,成为辅助皇帝的主要机

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无定员,大多由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四品以上的官员担任。在军机大臣中,事实

上存在首席军机大臣。因前有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国家核心机密,“总理一切事务”(《清史稿》卷114《职

官志一》),后有军机处掌军国大政,故清朝内阁始终受压制,只能处理一些公开的例行公事,无宰相之实。

二、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宰相制度在几千年的演变中,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的。

其一、不断压抑相权,以加强皇权。隋唐以前的各朝,宰相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的权力

是“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新唐书·百官志》)。宰相位高权重,甚至受到皇帝的尊重,“汉典旧事,丞相

所请,靡有不听。”(《后汉书·陈庞传》)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盛行,相权往往能够与皇权相抗

衡,甚至皇帝有时都成为世家大族的傀儡,由此可见宰相权力之大。但隋唐以后的历代,随着封建制度的

逐渐走向成熟,相权开始逐步削落,皇权逐渐强化。隋唐时,三省相互制约,群相分权,相权不专于某个宰

相,相权在相互牵制中削弱了,皇权在无形中得到加强。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分割

宰相的财权,皇权进一步加强。明太祖明令罢宰相,想从根本上消除相权对皇权的隐患,皇权得到空前强

化。虽然明清两代设内阁,但内阁大臣已演变为皇帝身边办理文书、处理庶务的秘书班子,不再具有“佐天

子理阴阳”(《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的职能了,相权一落千丈。皇帝就这样通过各种方式侵夺相权,加

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其二、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是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

内朝官多是近侍、外戚、宦官、秘书等人员。因为皇帝对外朝官心存戒心,特别是位高权重的宰相,且皇帝

深居禁中,宰相晋见皇帝的朝仪烦琐,不利于宰相及时向皇帝出谋划策。此外,封建社会是家天下,家务与

政务相连,皇家与政府相通;内朝官地位较低,且随皇帝左右,既可随意更换、随时使唤,又能很好的贯彻皇

帝的旨意。这些接近君主的近侍、仆从一旦受到皇帝的信任,就有机会参与政务、掌管机要,形成新的辅政

集团。这些被皇帝委以临时辅政的内朝机构,在牵制、架空外朝辅政机构的同时,久而久之就发展为制度

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原来的辅政机构徒有虚名或被撤消。内朝机构外朝化后,随着权力的增大,又

和加强君权、削弱相权发生冲突。皇帝不得不又从更加亲宠近侍中挑选人员参预机务,控制相权。宰相制

度就在这种一次次的内朝官转化为外朝官的过程中发展演变。如隋唐三省,宋朝的枢密院,清朝的军机

处,都是这样演变的。

其三、宰相在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不可缺少,且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宰相职位,尽管历

代名称不尽相同,但几乎始终存在,以至于朱元璋明令废止,仍未能禁绝,充分说明这个职位在传统体系中

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虽然处于位极人臣的宰相有可能拥权自重,权倾主上,导致皇权旁落,但历朝历代又

要设这个职位。因为一个国家的政务繁多复杂,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于一身,不论其精力有多旺、能力

有多强、经验有多丰富,都不可能事事躬亲、事事独断,这就必然要有一个机构为皇帝综理政务、出谋划策。

这样,宰相就自然而然的要产生并存在下去了,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宰相设置的演进规律为由实

位宰相演进到虚位宰相。宰相按其职位可分成两类:以法定的宰相官职为宰相的实位宰相;以朝廷官员加

86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4卷

为宰相的虚位宰相。秦汉的丞相,隋唐的三省长官,元朝的左右丞和参知政事,都以法定的宰

相官职为宰相的实位宰相。唐朝的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北宋的同平章事,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军

机大臣,都假有关名号以他官兼任宰相之职,属于虚位宰相。虚位宰相的非法定性,有利于皇帝在更大的

范围灵活任免宰相,以加强皇权。

其四、宰相既实行分权,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我国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除元明两代外,其余各

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这又形

成了宰相官员的分权。分权虽能削落相权,但分权也会造成职责不清、争功委过、行动不力。这不利于作

为行政首脑的宰相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其结果必然是行政效率底下。为了弥补分权的弊端,实行事权相

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就势在必然。因为事权相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既可防止单个宰相的权力过大威胁君

权,又有利于宰相在整个行政运作过程中指挥监督、协调各个环节。因而“首相”在宰相群体中就应运而

生。汉朝的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唐朝秉笔宰相,宋朝平章军国重事,明朝的首辅,清朝的首席军机大

臣,他们都有相对集中的事权,都是事实上的“首相”。

三、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

1、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推动宰相制度演变的主要动力。君权与相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皇帝

是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宰相是政府首脑,行使国家最高管理权。没有宰相对国家的管理,皇

帝就有可能江山不保;没有皇帝对宰相的信任重用,宰相就有可能难居高位。然而,君权与相权始终划分

不清,且重人治轻法治,因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存在,各有消长。宰相是“百

官之长”(《吕氏春秋·举难篇》),其权力之大,地位之高,是其他官僚无法比拟的。因此相权最有可能威胁

到对君权,君权也时刻防范着相权。魏明帝车驾至尚书门,尚书令陈矫竟敢以君相分权拒皇帝于大门之

外。宰相刘之对武则天越过中书门下下发敕书的行为认为是“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资治通鉴》卷

203《武则天垂拱三年(687)》)。胡惟庸竟敢“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明史》卷

308《胡惟庸传》)。相权公

然的挑战至高无上的君权,皇帝必然会处心积虑压制、削落相权,甚至杀宰相、废宰相制度,以尊君权。于

是必然导致宰相制度的变化。

2、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是宰相制度演变的重要原因。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地主阶级

内部存在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如外戚、宦官、官僚、士族和庶族等。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治

经济特权,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政治势力。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为了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导致各种不同的

利益集团的实力的变化。宰相制度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变化发展。中朝官在汉武

帝时开始参政,尚

书、中书和门下经几百年的演变,成为名正言顺的宰相。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盛行,士

族控制操纵国家政

治,三公在这时名存实亡,实权已“事归台阁”(《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逐渐

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局面,庶族地主经科举入仕,一

些人官至宰相。如中

唐以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且开始重用翰林学士,至明朝天顺以后,“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宰相制度随着各种政治力量变化而演变。

3、宰相制度的演变还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变更宰相制度,宰相

制度的演变受

当时客观环境的制约。客观环境的变化往往要求宰相制度的变化。社会总是变化发展的,历朝都会出现

新情况新问题,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迫使最高统治者对宰相制度进行调整。五代十国时期,战争

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为了保证军费开支,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

的“三司”在北宋时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雍正皇帝为了削落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

立军机处。因此,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与根源。

参考文献:

〔1〕张晋藩,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

〔2〕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4〕郭宝平.中国传统行政制度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87第1期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Evolvement of System of Prime Minister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Essential Analysis

Li Ronghua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7)

Abstract:System of prime ministerwas established formally in the Qin dynasty. Function of the head secretariatminister office added and

replaced theThree Councilor of State inWestern and EasternHan dynasties little by little .The system of three ministrieswas formed prelim-

inarily in the Wei- Q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developed by the Sui Dynasty, and fledged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From

Five Dynasties and Ten States 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system of the two government offices and three departments were estab-

lished ultimately. The only one secretariat system was brought into effect in the Yuan Dynasty.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prime minister

was abolished, and cabinet was established for ancillary governing. Cabinet had only appellation but no material power in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Evolvement of system of prime minister turned from the palace officials into the local officials, constantly pressing prime

ministers to strengthen power of emperor, installing position from material position to subjunctive position, noticing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business and power after detach power. Evolvement of System of prime minister resulted from contradiction between power of emperor and

that of prime minister, transformation of each political force, changing of objective circumstances.

Key words:prime minister; system of prime minister; evolvement; essential analysis

(上接第23页)

〔11〕李国玲.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13〕孙觌.宋故显谟阁学士左大中大夫汪君墓志铭〔A〕.鸿庆居士集(卷34)〔C〕.《四库全书》本,北京:中华书局,1965.

〔14〕魏庆之.诗人玉屑(卷1)〔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15〕吴文治.宋诗话全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6〕邓椿.画继(卷3)〔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ANew Research on Wu Ke

GaoMingfe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2) Abstract:Wu Ke’s native place is Jinling. He lived probably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ong Dynasty. He had many friends and ever

migrated to some southern places. He wrote Collection of Canghai Proses(two volumes) and Canghai Poems(one volume) and they have

been circulated till today. Some of his literature works are outstanding. The criticismworks on Canghai Poems hold some status in the histo-

ry of the literature criticism, providing us some rare data and giving relevant materials for the supplement to The Poetry in Song Dynasty.

Key words:Wu Ke; life; association; creation; criticism

88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4卷

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

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成熟、定型 班级:09 文本⑴班姓名: 蒋旭学号:2009022011 内容摘要: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 从雏形到完善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成熟、定型的过程。选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 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经过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本文将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形成进行简单论述,同时也对古代选官制度对今天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公务员 引言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 “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话, 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一、世官制时期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客”, 据史家解释, 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 仍以秦国最为典型。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在秦统一前后至察举制出现的这段时间里,选官制度是复杂而多样的。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军功即为按军功授爵;吏道即由“吏”(“吏”,这里专指官府的低级公务人员如“佐”、“史”之类)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公元前213 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焚书”的建议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便几乎垄断了秦仕进之途。 二、察举制时期期 楚汉之争后,刘邦建立汉王朝,国家得到统一。想要幅员辽阔, 强大统一的帝国国祚长久, 必然需要大批官吏。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统计, 汉朝“吏员自佐吏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这么庞大的官员数量必然需要相对稳定的选官制度培养与选拔。汉代选官, 主要通过吏道与文学两条途径。汉王朝首先创立了察举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及其演变

中囯古代土地制度概论 原始社会土地是公有的,随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土地制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由原始社会的氏族、村社公有转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经过商、周的进一步发展,土地成为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奴隶主国家所有。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奴隶制的逐渐解体,社会各阶层对土地私有的要求日趋强烈,进入春秋战国之时,土地私有战胜土地国有而蓬勃发展起来了。 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于春秋战国,到秦汉最后形成,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早期阶段。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由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组成,并在不同的历史时一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阶级斗争的涨落,在比重上迭有升降,然而地主土地所有制总是占着支配地位。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重大发展,铁器得到广泛使用,逃往的平民和奴隶纷纷开垦荒地,这些新垦之地,为开荒者隐瞒下来,成了私田。私田的产生,土地国有观念动摇了。春秋中期,私田土地急剧增长,到末期出现土地买卖,此时奴隶主也更热心于私田的扩大和经营,各国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放弃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各国都实行改革和变法,商缺两次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它标志着占统治地位的井田制宣告结束,土地私有制已经形成。这一时期,地主阶级虽已形成,但人数还不是很多,所占土地数量也不大。 秦汉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布命令:“使黔首自实田”,私有土地得到了封建政权的确认和保护。秦灭六国后,对于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没有干预,虽下令迁徙各国旧贵族和豪富,但他们占有的土地状况并未改变,到秦末依然是“官者田连降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给地主阶级以沉重打击。 西汉政权建立后,采取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农民占有少量土地。但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至西汉末年土地终于引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颠覆了西汉政权。东汉政权建立后,为了限制豪强大族兼并土地,公元三十九年下令度田,地方豪强竟发生武装暴动,度田不了了之。以后东汉政府再也没有推行干预地主私有制的政策,东汉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发展,出现了战国秦汉时期又一次土地兼并高潮。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前期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一时期是历代封建王朝对土地所有制关系进行国家千预极为频繁时期,然而地主大土地所有制仍在向前发展,土地日益集中。 三国长期战乱,中原地区出现了大量“既不在官,亦不在民”的无主荒地,曹操为了解决急需的军粮和普遍存在的饥荒间题,将这些无主荒地转化成国有土地,实行屯田。西晋建立后,屯田制罢废,贵族官僚争相侵占官田,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益盛,国有土地在削弱,私有土地在发展。十六国时期,使北部中国遭受严贡破坏,豪门大族趁机大量占有土地和人口,规模庞大的田庄,这不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皇权的集中。孝文帝于太和九年(485年)下令均田,试图将所有权不同的各类官私土地最大限度地纳入国家统一分配的轨道,但却没有撼动地主土地,魏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受到破坏。后来北齐、北周虽重新颁布了均田令也多流于形式了。 随唐两朝基于建国之初荒闲土地大量存在,为使流亡的农民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实行赋役制度,继续推行了均田制。随唐两朝的均田制对于地主的土地兼并多少给予限制,农民也得到了一点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合理的土地占有情况,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始于太和九年的均田制,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至唐中叶彻底崩溃。总之,魏至唐前期土地制度有着与过去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一时期政局变动大,土地制度随着也几次变动,可以说是秦汉至明清土地制度变动最大的时期,也是国家对土地占有进行干预最频繁的时期。从唐后期至明清(1840年前)为封建上地所有制的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摆脱国家法权的强力扭曲,土地自由买卖已冲破了汉唐间政治上的干预和社会传统的制约;:仁地兼并由非法到合法,由隐蔽到公开,以更大的势头向前发展着。均田制弛坏后,封建国家采取“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的政策,以庄田制经济为特点的大土地所有制得到普遍发展,并且延续到明清。两税法的实行,标志着均田制为庄田制所代替,这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中又一转扳点。北宋建立之初,自耕农有所发展。但赵宋政权认为“富室连我汗陌,为国守财尔……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因而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买卖无任何限制。土地兼并较之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地主田庄迅速发展,土地迅速集中。北宋以来长期积累的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问题,经过元末农民大起义得到了调整和缓和。但明中叶后“毋许兼并”又变成一纸空文。土地兼并产生的流民问题,最终引发了明末农民大起义。清统治者鉴于明朝灭亡的教训,对官僚地主的特权加以限制,除了用暴力手段在华北大规模圈地外,更多的用经济手段通过买卖占有土地。 综上所述,中唐以降,“两税法既立,三代之制皆不复见”,这一变化,不但彻底结束了长达三百牟之久的均田制,而且标志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已摆脱“三代之制”田土的授受、买卖、转移、继承的法杖限制,以一种较为自由发展的形式进入新的里程。在“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新时期,地主阶级千方百计购置田产,形成了累千上万亩的大地主,实通绝了地主阶级独占夭下田土的愿望。在土地所有权转移方式上,几随着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由买卖渐成地权流动的主要方式。虽曹一度以圈占、

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宰相制度, 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宰相之职主要表现在辅弼天子和参 决国家重大事务两个方面, 他统率朝廷百官, 总领全国的军政财等大权.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宰相制度, 是一个联结政治制度整体结构各个部分的中心环节, 尤其是在联结皇帝制度与官僚制度两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及宰相制度, 对中国政治和政治制度的发展, 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商代的太宰就是宰相的前身,太宰为百官之首,其职责是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后来的承相之职,简称宰。 春秋站国时期,周天子力量削弱,伴随社会的大变革,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当于丞相的职位,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 1.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 2.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 3.唐朝三省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 4.宋朝相权再分割——宰相制度的衰落 5.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的废止 此后,为适应处理政务的需要,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的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尽管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二、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宰相制度在几千年的演变中, 并不是杂乱无章, 而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的。 其一、不断压抑相权, 以加强皇权。隋唐以前的各朝,宰相位高权重, 甚至受到皇帝的尊重,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门阀政治盛行, 相权往往能够与皇权相抗衡, 甚至皇帝有时都成为世家大族的傀儡, 由此可见宰相权力之大。但隋唐以后的历代, 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走向成熟, 相权开始逐步削落, 皇权逐渐强化。明太祖明令罢宰相, 想从根本上消除相权对皇权的隐患, 皇权得到空前强化。皇帝就这样通过各种方式侵夺相权, 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 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其二、宰相在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不可缺少, 且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宰相职位, 尽管历代名称不尽相同, 但几乎始终存在, 以至于朱元璋明令废止, 仍未能禁绝, 充分说明这个职位在传统体系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虽然处于位极人臣的宰相有可能拥权自重, 权倾主上, 导致皇权旁落, 但历朝历代又要设这个职位。因为一个国家的政务繁多复杂, 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于一身,不可能事事躬亲、事事独断, 这就必然要有一个机构为皇帝综理政务、出谋划策。这样, 宰相就自然而然的要产生并存在下去了, 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其三、宰相既实行分权, 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我国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 除元明两代外, 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 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落相权, 但分权也会造成职责不清、争功委过、行动不力。为了弥补分权的弊端, 实行事权相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就势在必然。因为事权相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其中比较有影响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世袭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1、世袭制 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对后世政权的好处: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2、军功授爵制 军功爵制是在春秋战国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逐渐产生和确立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军政制度。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可见,军功的大小是用人的标准,军功大的授给的爵位就高。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因此这种制度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但豪强地主由此产生,经西汉的恢复,到东汉发展到高峰,成为东汉的显著政治特点。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和士族制度的形成,使封建政治更加腐败、黑暗。 3、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4、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 篇一:详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详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20xx-12-1614:54:46来源:网友评论0条进入论坛 土地制度就是土地关系,是古代经济制度的核心。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农业大国,土地制度起着巨大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大体经历了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三个发展阶段。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因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落后,土地属于氏族公社集体所有。 奴隶社会随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后,土地所有制也有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也把它称为“井田制”。在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主的“家天下”的政治制度下,这时的一切土地属奴隶主国家所有,由国王支配,叫作“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此时的土地制度史学界也称之为“国有制”、“王有制”。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出现与广泛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各国诸侯、卿、大夫的私田数量不断增多,井田制日趋瓦解。最终在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后,各国也都先后实行了税制改革,使公田、私田的界限逐渐消失,特别是商鞅等在各国的变法,土地从国有向私有转变,这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兴起。私田的主人由奴隶主贵族转变为封建地主,土地的耕种者也转变为佃农,从而出现了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类型 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类型分为三种,即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国家所有,但本质上仍然是封建性质的土地制度,在中国历代王朝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如:屯田制、均田制、更名田等。 屯田制:汉代开创,曹魏时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历代都有沿用。这是士兵、流民与土地相结合的制度,即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的荒废田地。一般分 军屯、民屯和商屯。汉武帝时在西域屯田,多为军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许下屯田。得谷百万斛,后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设立与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设立与演变 阅读:2156 次我要评论(0) 收藏2011-7-3 9:32:46 分享到:0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一、萌芽期:黄帝至西周时期 在史书中,这一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这些职位实际已有辅助君王处理政务的职责,但尚未作为正式官称,所以也还谈不上建立宰相制度。 二、创立期:春秋至秦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因为政事繁多,国君一人难以应付,就出现了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为适应这种政治体制变化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完整成熟的宰相制度便水到渠成,正式创立,成为后世沿袭相承的定制。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 三、鼎盛期:汉初至武帝时 在秦统一中国、实行丞相制度后,相权日强。到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更是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萧何、曹参等一批名相出现,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之,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由于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皇帝便想办法制约相权,宰相也就很快迎来厄运。仅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而且在汉武帝之后,由于加强了皇权,抑制了相权,相权就再也没有翻过身来。可见,宰相制度的萌芽和创立时期虽然很长,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四、调整期:魏晋至宋 两汉时期,由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调整的核心是,皇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被分割。第一次调整开始于汉武帝时期内外朝的设立,皇帝开始靠身边的心腹办事机构控制相权,但心腹办事机构日渐坐大后,又形成一个实际的行政中心,分割甚至取代了相权,最后形成了互相消长的内外朝。 在进入调整期后,宰相制屡有变化,最重要的是多相并存、三省出现。曹魏时,凡任录尚书事、尚书令及尚书仆射者,便成为宰相,执掌政柄,这时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仅为名义上的宰相。至两晋时期,中书监、令便取代了宰相的职位,宋齐梁陈并相沿袭。北魏、北齐时,因魏晋以来的门下省逐渐发展起来,侍中权柄尤重。后周改制,以“大冢宰”为宰相,不久又置左右丞相。隋朝废三公,三省长官为相,称为“真宰相”。 唐朝前期确立三省制,中后期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制。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之变化与宰相名称之多变均较复杂。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唐初右仆射加“知政事”身份,参加政事堂会议,也是宰相。中书令迁右仆射,不加“知政事”亦为宰相。李世民继位后,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与侍中、中书令均成为宰相。宋朝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也不固定,目的是分散相权。北宋沿袭唐代后期制度,设置中书门下省。在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事。五、衰落期:元至清末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篇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摘要: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它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的产物,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都是私有制。 关键字:土地制度发展演变土地兼并 正文: 一、我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主要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它是奴隶社会经济基础的基本形式。井田制,兴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适应奴隶社会时期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成为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着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耕种的人就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农民向地主缴纳地主。这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春秋时期的的诸侯国改革中,都涉及到了国家赋税制度的变革,如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实行按亩收税,促 使耕地由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转向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随着地主阶级变法运动的开展,最终在 各诸侯国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典型事例如秦国的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 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存在着土地国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个体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土地制度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对 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地阻碍了封建社会内部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交换处于极不发达的状态,限制了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学习目的

?ò?D ¤¤°ê¥j¥Nao?_??¨??× ??2?¥?ao ? ¥[±j??¥í1?¤¤°ê?_??¤@??ao¥\ˉàˉS?Iao?{?? ? 3z1L1??ú¥v¤Ha?ao?{???d?T??¥í1?°ò¥??ú¥vao′x′¤ ±D±?1??H ? ¤¤¤T??¥í ? ??¥í1??ú¥v¤Ha?|3¤@?wao?{???ò°ó??°ê??°ê¤@ á?????°ê|ü2M ?A?ú¥N?_??¨??×aoot?ü?C 1 ??°ê¥?ao 1. ?{??¤¤°ê¥j¥Nao?_??¨??× 2. ¥[±j??¥í1?¤¤°ê?_??¤@??ao¥\ˉàˉS?Iao?{????°ê¤G 1Cà?¤@|Woù?m§?¥X¥L?O???n 1Cà?μ{§? 1. ±N??¥í¤à|¨¥|2??C 2. ¨C2???¥íàò?£¤@?M1Cà??M 2 ?C 3. 1Cà??M¤o?e¥]?A ? ¥|±i?à|a¥d¤ù¤W¤à§O|C¥X¥|-ó¤Ha??GoT¥ò?B§?′μ?B???ˉ?G ?B¤y|w¥??C ? ¥|¥÷??|a¥d¤ù¤W¤à§O?gμ?¥H¤W¤Ha?ao¨????C 4. ??¥í±N¤Ha?¤?¨????i|?°t1??C 1Cà?¥?ao 3z1L°t1?1Cà??A?d?T??¥í1?¥|-ó?ú¥v¤Ha?ao?{???C 1 ??2ó?ê??¨£at?y¤@?C 2

??°ê¤T 1Cà?¤G|Woù ?m3ì¨??_????á|?n 3ì¨??_????á|-???¤H 1.?K????°êaooT¥ò 2.ˉ3°êao§?′μ 3.¤T°ê?éao???ˉ?G 4.¥_§o¤y|w¥? -I′o 1.2{¥N-?′??C 2.°t|X-?′?ao±?ap?A¨ò|p?G?gàù°I°h?B?D¨???ˉf?r¤J?Iμ¥?A-?′?2{|b???Y-n¤@ |W?_???A?°ˉS°?a??x¥X??1o2¤?C 3.2{|b|3¤@-ó3ì¨??_????á|?A3ó¥Xaì±N¥X¥?ˉS°?a??xao§U¤a ?C 1Cà?μ{§? 1.??¥í¤′??¤à¥|2??C 2.¨C2???¥í??¤H??¥-§?¤à|¨¨a§??A¤@§???¥í¥Naí?ó?ò?A¥t¤@§???¥í¥Naí¥-¥á?C 3.¥Naí?ó?òao??¥í?A°23]2{|b?ó??¥íao¨-¥÷?O?ó?ò?A±q?ó?òao¥?3?¨ó?Y?A¥||ì -???¤H¤¤-t|ì¥i¥H|¨?°3ì¨?ao?_???C 4.¥Naí¥-¥áao??¥í?A°23]2{|b?ó??¥íao¨-¥÷?O¥-¥á?A±q¥-¥áao¥?3?¨ó?Y?A¥||ì -???¤H¤¤-t|ì¥i¥H|¨?°3ì¨?ao?_???C 5.¨C2???¥í¨?àòμo¤u§@ˉè3¨a±i?A?u?ó?ò?v?B?u¥-¥á?v|U?ù¤@±i?C 6.??¥í???g¤u§@ˉè?A¨???¥X3ì¨??_???C 7.¨C2??£¨a|ì??¥í(¤à§O¥Naí?ó?ò?M¥-¥á)¥X¨óá????ò???_??¥H¤????üao-ì|]?C 8.3ì?á¥?|??v?I2??A??¥X3ì¨??_???C á`μ2 |b1Cà?ao1Lμ{¤¤?A??¥í¥[±j¤F1??ú¥v¤Ha??M?_??¨??×ao?{???C1Cà?¤G?y??¥í°t|X2{¥N-I′o?A??¥X3ì¨??_???A¨C2???¥í?ò??¥Xao?_??¥iˉण|P?A?u?ó?ò?v?M?u¥-¥á?v¤?¥?¤¤ao?_??¤]¥iˉण¤@???C¥?|1¥i¨£?A???O3ì¨?ao?_???A¤£?O?è?[±?¥ó¥i ¥H§P?_ao?C2?avaìao3?|n?B¤H-ìao±à±R?B?é¥Nao?Y-nμ¥μ¥ao-ì|]?A3£?O§P?_¤@-ó?_??ao?u¨??v?P?u¤£¨??v?Aao|]ˉà?C??¥í±q|ó??2?±q¤£|P¨¤?רó?Y?ú¥v?M·í¤¤ao ?C ¤Ha??A|ó¨??D¥H3?¤@ao±?¥ó¨ó§P?_ 3

浅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它与我们的人事制度中公务人员录用大体相当。 由于官吏担负着国家的日常管理职责,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官吏的考核选拔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十分注意积累经验,完善制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研究,对于了解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人员录用制度,尤其是从中汲取经验,对当今中国的政府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作简要的论述。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 选官制度是与国家同步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话,实际上划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即实行世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春秋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 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例如:“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 “客”,据史家解释,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仍以秦国最为典型。到此,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前后的仕途主要有: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等,其中保举又称作“任”,是负有法律责任的荐举,即“举其显,复保其微;举其始,复保其终”;吏道即由“吏”选“官”的入仕途径,主要通过考课制度实现;通法是指凡通晓法令者,即有可能入仕;征士,即以征召的方式收罗人才。

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

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 相”的古义是指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危二不持,显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1】明白地说明了相的辅助之义。宰相,就是辅佐天子治国之人。宰相制度在我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宰相在各个朝代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以下将简要评析宰相制度在我国的演变历程: 在远古时期,虽无宰相这一职称,但已有类似官职的官员。如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周公等。这一时期,可称为宰相制度的萌芽时期。战国以后,各国相继设立丞相辅助国君,相成为专门官称,宰相制度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直到秦统一六国之后,宰相制度的发展才趋于成熟。自宋以后,由于君权的强化,相权不断受到压制,开始逐渐走向衰败,直至明朝被废除。 我国宰相制度发展过程的突出特点是君权和相权之间矛盾的不断升级。秦汉时期,丞相权力很大,史书中对当时丞相权力的描述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2】可见,宰相帮助君王处理万机,其权力涉及国家的方方面面,而且,君主对丞相相当敬重。担任丞相的人不仅会被授予爵位,还有封地的赏赐,即“凡无侯而拜相者,命相而后封之”【3】这一时期,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不太突出,宰相权力不受君王的太大限制,可以放手做事,能够真正起到辅助君王的作用。宰相制度发展到后期,君主为了加强君权,不断削弱相权,其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最为典型,唐朝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这样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从宋真宗时起,相权逐步得到了强化,皇权反而受到限制,这使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但在我国古代社会君权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为集中自己的权力,便对相权进一步压制,乃至废除。 宰相制度在我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秦汉时期,宰相的职权很广,因此在国家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也很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劝谏君主,可以对君主的权力进行监督,使君主明得失,做出对国家人民有利的决策;二是推荐官吏,为君主提供强大的决策、执行团队,保障行政效率;三是考察百官,即对白官政绩,可以保障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巩固封建统治,防止吏治的腐败。另外,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也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三省的设立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三省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省形成的合议制,可以集思广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决策上的失误。 宰相制度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仍没有逃过灭亡的命运。其灭亡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根本原因是君权和相权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加强君权是必然的当相权威胁到了君权,就势必将要走向灭亡;(二)相权的不断削弱。宰相,即辅助君王治理国家的人,他需要一定的权力来完成自己的职责,但是,君主专制下,君主不肯放松权力,反而不断削弱相权,使宰相难以施展其才能,宰相制度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因此,宰相制度废除也是大势所趋。(三)统治者对宰相不信任。而欲取得统治者的信任,必须要对君权加以限制,相反,统治者不愿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因此对宰相产生了不信任,也不会给予宰相很大的权力。相权和君权之间得不到配合,所以宰相制度逐渐衰落。 纵观历史,宰相制度的设立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君主是国家最高统帅,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

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

第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岳麓版试验教科书必修二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与适当引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气氛。 2、问题情景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采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原始材料,从而得出相关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人文内涵。 [教学资源] 岳麓版课本和教师用书,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 2、商周时期 3、战国以后 二、土地兼并 1、原因 2、危害 3、措施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田庄制 2、租佃制 (1)原因 (2)普遍化的过程 (3)租佃制下农民与地主的关系 (4)积极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井”和“田”这两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以此抓住学生的情绪,打开学生的思路。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设计思路: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条理较为清楚,难度不大,首先采用问题导学方式,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相关的几个问题:(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井田制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3)井田制后来是如何瓦解的?然后再展示两位改革家管仲与商鞅的图片,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是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才能成功。 师生互动 首先组织学生迅速浏览教材第一目的内容,思考问题: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春秋以后,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起来。 展示图片及材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设问从上面的图片和材料中可以看出井田制有什么特点呢?应该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 学生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井田制实际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 设问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当时奴隶们在“公田”是怎样劳作的吗? 学生奴隶们集体劳作,实行大规模简单协作。 设问由井田制的特点可以看出井田制和当时西周的哪项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呢? 学生西周的分封制。 教师总结过渡:由此可见,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设问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学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 设问这就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所以,“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面对这样的形势,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 学生春秋时期,各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的瓦解。如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实行“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效果最好,从而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展示图片中国古代的改革家管仲与商鞅 教师介绍管仲与商鞅都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改革家,他们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当时社会的发展大势,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进行一番有作为的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问题探究当时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礼记·王制》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殷人重祭祀,崇礼乐,所以特设“瞽宗”。 西周时期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古今图书集成》称:“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雍居中(即成均),东郊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痒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颊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西周的大学优辟雍、大池、射庐、宣庸等不同名称,都是周天子率群臣及学生习射和作乐舞的地方。“乡学”是地方学校,《礼记·学记》又说:“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毛奇龄在《学校问》中说:“至于乡以下,则有四学”,“一曰乡校”,“一曰州序”,“一曰党庠”,“一曰家塾”。其中,西周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也建立了初步的规程: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考查和奖惩;视学制度和隆重的养老典礼,即席“乞言”、“合语”,即向耆老乞求善言,互议父子、君臣、长幼之道。 到了汉代武帝时期,官学教育制度兴起。制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学制系统,其中官学分五级:中央有太学一级,在地方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汉代太学里设有博士,学和校置经师一人,庠和序置孝经师一人,担任教学工作。汉代太学很重视考试,它没有规定修

业年限,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与及门授教两种。其学习分为小学阶段和专经阶段:小学阶段的私学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蒙学,以识字为主;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 唐代盛行的是科举制度。每年仲冬,中央和地方官学通过校内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其设科繁多,常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义、策问、诗赋五种。考试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偏重思想,有的侧重文采,有的注重思想这些方法在考试中参互使用,即可以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人品和才气。科举制度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又使我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 到了宋朝书院制度的兴盛。北宋属四大书院最为出名,王应麟的《玉海》以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为四大书院。而马端临《文献通考》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为四大书院。还有茅山书院也很出名,是宋初大书院之一。书院的数量和规模大;书院活动内容充实:藏书、供祀、讲学。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它重视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辩理,讲学可以自由听讲、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多采取问难辩论的方式,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有人说中国古代教育是从孔子开始确定的,但我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经过先辈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得来的,并非一家之功。中国古代教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 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 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这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促进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2)举孝廉要后要考试——试经,并且有年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荐不试的滥举弊端。(3)中央朝廷官员依照职位高低举孝廉。 (二)举贤良 举贤良是汉代选拔高级人才的主要形式。所谓举贤良,一般以“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为察举名目,但往往都另外附加一些条件,如可亲民者、文学士、能指朕过失者等。对高级人才的要求既强调了个人的道德品质,又重视通经达变、博学多术、甚至某些特异功能。 汉文帝在文帝二年和十五年两次下诏举贤良;到汉武帝时,举贤良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过渡,通过高级官吏荐举人才,并用对策的方式加以选拔的形式成为定例。其后的皇帝在诏举贤良时,对策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对策者对军国大事全面深入了解,而且在对策中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东汉基本沿用西汉举贤良的旧制,但不如西汉盛行。 从察孝廉和举贤良这两个方面来看,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是在不断的完善和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