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收稿日期]!""#$%"$"&

[个人简历]魏晓巍(%&’&$),男,河北衡水人,南昌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研究。

钟卫华(%&’($),女,江西南康人,南昌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研究。

!魏晓巍

钟卫华

(南昌大学法学院,江西南昌))""*’)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摘

要]宰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机构和名称因朝代的不同而不同。古代宰相制度演

变有以下特征:宰相职位的非世袭性;宰相之权的非独占性;宰相机构和名称的非固定性;宰相参与决策,以辅佐天子为己任;宰辅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围绕皇权进行等。我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一是由于皇权与相权之争;二是由于在新形势下,为了提高统治效益及质量,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得不对宰相制度做出一些改革。

[关键词]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特征;原因[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宰相制度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宰相职责主要是辅佐皇帝和参谋决定国家大事,其职责之重,素有“百官之首”之称。[%]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通称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宰相的称呼各种各样,名目繁多。

一、古代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设相国或相邦、丞相,即宰相,为百官之长。秦代宰相亦称丞相或相国、国相。西汉沿置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主持国家最高政务。西汉末年,改宰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一起为三公,亦称三司。东汉的三公是司徒、司空、太尉,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

西汉武帝时,为防止臣下专权将政务中枢从三公府移入内廷,由尚书协助皇帝裁决庶政,尚书台便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尚书台长官尚书令则成了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长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宰相或称丞相、相国,或称司徒、尚书令、中书令、侍中等等,时置时废,多由权臣担任。

隋唐确立三省制度,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就是宰相。唐初因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前当过尚书令,以后臣下不敢居此职,尚书省的长官由原来的副职左右仆射担任,执行宰相职务。唐中叶以后,皇帝另选重臣数人,授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衔,意即与中书、门下长官商量处理国务之官,是事实上的宰相。五代、宋代均沿袭唐制,遂直接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宰相的官称,而原来的三长官反而成为闲职了。北宋神宗元年改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孝宗以后,又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元代废三省制,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其中设左右丞相、平章、参政等,行宰相职权。明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后因右丞相胡惟庸专权,与明太祖朱元璋发生矛盾被杀,皇帝惟恐权臣乱政,废去中书省及丞相,把丞相之权分给六部官长,由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又设立内阁,以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以后大学士权位渐高,内阁实际权势大于历代的宰相。清代沿明制设立内阁,大学士即为宰相。雍正皇帝时,为防止内阁泄漏机密,在内廷设军机处,无定员,多时达六七人,称为军机大臣,处决要务,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但名义上仍沿袭前朝,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宰相制度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也走到它的历史尽头。

二、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的特征

中国古代社会上下几千年,宰相辅政制度几经变迁不断演变,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征:

%/宰相职位的非世袭性。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除了皇帝之位是父死子继之外,其他没有任何职位可以世代相袭。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宰相职位都呈现了非世袭性的特点,这种情况正好与皇位世袭形成反差。宰相职位虽然位极人臣,地位极重,然而历代历朝都沿用了传贤不传子的非世袭性惯例,这一现象是宰相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

!/宰相之权的非独占性。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来,历朝的相权在原则上是不可以独自占有的,秦朝和西汉初期,虽然只设一相制,但是有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权,共同辅佐皇帝,以后汉代有三公制,于是相权便一分为三,从此一人独专相权便被多人共有相权的历史趋势所代替,并被历朝所沿袭。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了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郎等,隋唐有三省制,三省长官阶都为宰相,共议国政,几经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宰相群体,这也是一个重要特征。

第#卷第!期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012/#

31/!!""+年)月45673895:;8<=683357>8963<0?7@<;=(@1ABC2@ABDEAD ?FBGB1E )>CH /!""+

!"宰相机构和名称的非固定性。回首古代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便可发现,各个朝代的宰相机构和宰相名称都不完全相同。秦朝和汉初称丞相和丞相府,以后便被三公所取代;东汉初年称尚书台和尚书令,到魏晋南北朝时,便有了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机构及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郎等名称,这些相继成为了宰相机构和名称。隋唐时期又有三省制及政事堂,宋朝以中书、门下设于禁中,元明清各朝代又多次变化,反映了宰相机构与名称的非固定性与多变性。

#"宰相参与决策,以辅佐天子为己任。国家政治活动的决策过程,是整个政治过程的关键性阶段,也是把来自各方面的政治要求转换成权威性决策的重要阶段。这种决策是多种行为的整体组合,除君主独断以外,宰相也参与决策,宰相群僚实际上是围绕于君主左右的决策群体。宰相作为政府的最高管理者与官僚代表,是历代封建王朝中枢决策机构的首脑或首脑群体,决策的最终定论固然由君主独断,然而整个决策过程中的调查、草拟、审查、驳议、修订等,几乎全由宰相参与并主持进行。但宰相参与同君主决断相比,不具备决定性的权威和力量,一旦受到干扰和阻碍就会出现种种危机。

$"宰辅制度的发展变化始终围绕皇权进行。君主出于大权旁落的顾忌,一边压制既有的宰辅体制,一边从内宫、近侍当中培植新的宰辅。待后者壮大成为取代前者的正规宰辅体制后,又转而培养新的私人宰辅来抗衡,抵制刚刚成熟起来的宰辅。如此反复轮回。[%]

&"皇权、相权处于配合、斗争的二重矛盾之中,相辅而成,相克而制,皇权和相权之间从未有一条清楚的分界线。

’"社会组织、阶级关系以及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宰辅制度变化的深层动因,但总的趋势,沿着削弱相权、加强君主集权的方向进展。中国近两千年封建社会不断压抑相权以尊君权,不断防范和限制任何侵犯君权的发展趋势,符合封建社会高度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三、我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

("皇权与相权之争。君主感到宰相对其威胁太大故意削弱相权,是导致宰相制度变化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历代国家的政体为君主制与官僚制的结合体,其中君主制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体制表现为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但在皇帝之下又设宰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于是宰相又成为皇帝之下国家机构中的最高行政官员,皇帝需要辅政,又要限制辅政者的实权,从而形成了历史上宰相制度的长期存在以及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这种皇权与相权之争的例子在两千多年各个封建王朝的发展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数不胜数。最为有名的是明朝初年明太祖废中书、升六部的举措,这是明太祖吸取了元朝深刻的历史教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隋唐以来形成的三省制,是中国宰相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执行,实际上是用多相制分割了宰相的实权。到金元时,三省制又逐渐归并为一省制,金代叫尚书省,元代称中书省。元代中书省设中书令,多以皇太子兼任,此外又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等。元代宰相权力很大,如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三次入相,把持朝政,据记载,元代有多位皇帝皆由丞相拥立。此为元代大事,所以对明太祖来说这个历史教训很深刻。

但在明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无暇他顾,明仍沿袭元朝旧

制,至洪武九年((!’&),明太祖开始整顿中书省,裁汰了平章政事、参知政事。洪武十一年((!’))明太祖再次向臣下指出:“胡元之世,正传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昏蔽,使致民情不通,寻至大乱,深为可戒。”并诏令六部“奏事毋关白中书省”,预示着一场政治大变动的来临。[!]

明初出任丞相的先后有徐达、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四人,其中徐达是名誉上的丞相,其余三人都先后以罪诛杀,反映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非常尖锐与突出。特别是胡惟庸,“独相数年,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遣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于是明太祖于(!)*年杀掉了胡惟庸,废中书,开六部,巩固了皇权。所以,从元明两代的史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

%"新形势下,为了提高统治效益及质量,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得不对宰相制度做出一些改革。这方面汉武帝设尚书台与中朝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众所周知,汉武帝以前西汉王朝基本上是以清静无为思想制定国策,只求遵守刘邦、萧何定下的政策、法令、制度,行地垂拱深宫,由宰相主持日常政务,对宰相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照章办事就行,即便是武人也无妨。从汉武帝开始,这种局面无法继续下去了,因为经过了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国力强大,武帝又是一个雄才大略、不甘寂寞的皇帝,在他的指挥下,内外政策发生巨变,清静无为转为积极有为,所以对宰相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武帝更加迫切需要统治经验丰富的宰相多行使权力,多出谋划策,帮助自己大展宏图,然而当时的宰相制度却愈加不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首先,按照旧制,君相之间见面次数较少,间隔时间长,对于迫切需要听取古今治道的皇帝来说是等不及的;其次,皇帝召见宰相议事,按旧制应隆重,丞相朝见议事,必得一丝不苟,限于礼制,武帝不得屡诏宰相朝见;再次,按旧制,西汉初年“常以列侯为相”,列侯多武将,不一定能胜任宰相之职,而且到文帝末年已死亡略尽,列侯的第二、三代多为纨绔子弟,才干差,所以此时按旧制任用的宰相多半不称职,起不到担当雄心勃勃的武帝的左膀右臂的作用;最后,按旧制,武帝自己也无从发挥作用,因为天下文书资料从汉初以来皆保存在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寺,宰相才干差,故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文书资料,而武帝为实现自己的抱负,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选取有才干、有智谋的官吏与士人为己所用,然后设置尚书台,建立中朝制,使汉初以来的宰相制度为之一变。

总之,宰相不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不是国家元首,仅是政府首脑,是辅佐皇帝的总管,相权是从属于皇权的,同时相权又是一种最高管理权,而且管理权限相当广泛,在国家的政治、行政、咨询、参谋、执行、指挥等所有重大事务方面,皆有参与权,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李现曾"我国古代宰相辅政制度述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金燕"略论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责任编辑张琴】

?

!

"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卷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

作者:魏晓巍, 钟卫华, WEI Xiao-wei, ZHONG Wei-hua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47

刊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6,5(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989

2.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 1991

3.李现曾我国古代宰相辅政制度述论 2000(02)

4.金燕略论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期刊论文]-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相似文献(9条)

1.学位论文谢南燕五代宰相使相群体及宰相制度研究2003

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职官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宰相群体与宰相制度,有助于对一朝的政治真相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五代的宰相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唐代宰相制度,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同时对宋初的宰相制度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古至今的史学家对五代的研究都不太重视,以致于在唐、宋两大王朝的研究之间一度出现了断裂带,撰写该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唐代宰相制度到宋代宰相制度的过渡时期的情况再现出来.该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首先对五代的全部宰相、使相列表统计进行研究,得出五代共有46位宰相、188位使相的结论,这一点是前人研究中没有涉及到的.其次对五代宰相制度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最后简略谈谈五代宰相制度对宋代宰相制度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宋初的宰相制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五代以来的变化,甚至对宰相职权的限制也是沿着通过枢密使、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对其权力进行侵夺的轨迹继续向前发展的.

2.期刊论文田兆阳古代行政中枢机构的嬗变及其走势-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6)

宰相在中国古代作为“百官之长”,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辅佐君主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相制度是君主制度的调节机制和必要补充。本文介绍了与宰相制度相适应的行政中枢机构的萌发、形成、发展和转换过程,力图在动态描述中把握中央辅政体制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3.学位论文倪向前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以三省制为例2009

宰相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宰相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式,从单一形式到群体形式,有一人独任到多人并任,到最后有其形式而没有其名分,经历了漫长和复杂的发展;两汉到隋唐,宰相制度的变化、发挥的功效很是有趣,尤其是唐中前期以三省长官为宰相的制度是极其合理和有效的制度之一。而对于其渊源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事实上其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在北朝的发展。北朝(公元386年一公元581年)是我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同样的隋虽然建立在北朝的基础之上,灭亡南朝,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是被史家单独称为隋朝)。北朝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更是继承了北朝,由于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顾从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创新。

本文希望通过对北朝(386-581)宰相制度的探究,特别是对以三省长官为首的宰相发展的发掘,寻找彼此之间的脉络,以期能使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盛唐时期缘何有清明的政治和昌盛的社会。

第一部分是对南北朝之前的各朝各代的宰相制度进行回顾,对后来全面发展的三省制进行追根溯源;第二部分是对南朝尚书、中书、门下的发展进行梳理,以便找到北朝三省制度的雏形;第三部分是对北朝的尚书省进行论述,解决尚书省在北朝的地位、执掌、机构设置等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论述北魏太和改制前后门下省的不同和官员的数量的变化,考证门下省的长官的是否为宰相;第五部分是考察北朝中书省权力不受重视的原因等:第六部分简要阐述北朝三省制对隋唐的影响;最后对本文的论述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从宰相制度在北朝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唐朝的三省制度其实是长期的政治经验的积累,是皇权和相权斗争的相互妥协,是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力量互相制衡,也是中国古代在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发明和创造,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今天的政府机构设置提供了参考的价值。

4.期刊论文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1)

秦朝正式确立宰相制度.两汉时尚书台职权大增,逐渐取代三公.魏晋南北朝时,三省制初步形成,经隋朝的发展,在唐初走向了成熟.经五代十国至北宋,二府三司制最终确立.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明初废丞相,不久设内阁辅政.明清内阁有名无实.宰相制度演变具有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不断压抑相权以加强皇权、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分权后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的特点.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在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客观环境的变化.

5.学位论文客洪刚五代宰相制度考2005

五代宰相制度处于唐宋之间,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在承继唐中后期宰相制度变化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理顺,并经宋初的修改、磨合,在宋代最终确立了二府一司并存制度.五代宰相多为科举入第和官宦出身;多为当朝皇帝本人或其先辈的元从、故旧;多从翰林学士,尤其是翰林学士承旨中选任.部分宰相有基层任职经历.同时也可以发现宰相候选人的个人形体容貌在宰相选任中会有所考虑,但不起决定性作用.五代宰相的职权广泛而多样,按行使方式大体可分为朝议权、被咨询权、奏请权和谏诤权;按行使范围大体可包括国家大政方针、制度创设,皇家宫廷宗庙陵园,用人,军事和外交等几方面的事情.五代时期,掌管财经和军事的三司使与枢密使权势在唐中后期基础上有所增长,侵夺了部分宰相权力.另外,翰林学士与君主近臣也对五代宰相权力予以分割、削弱.

6.期刊论文牛磊.NIU Lei我国古代行政权力分设与制衡的当代政治价值-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1)

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的体制改革提出了高效廉洁政府的建设目标.而在此过程中,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起着关键作用.在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变迁中,宰相制度对皇权的监督,以及决策机构对执行机构的监督,都对当前我国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党内监督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以国情为基础,实现古代行政权力分设与制衡理念的现代政治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得以健全的重要出路.

7.学位论文王珂追忆、反思与怀想——唐代明皇题材小说研究2007

唐人喜谈明皇,不仅是由于这位帝王复杂矛盾的性格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更在于其一生的荣辱同大唐帝国的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唐玄宗的追忆、反思与怀想,在唐代诗歌及小说中交织成了一张绚丽的网,不仅反映了中晚唐人的心态,也折射出了当时历史文化的许多方面。

有关玄宗题材的唐诗灿若星辰,前贤对此多有精辟的见解,其研究已达到较深的层面。小说亦在唐代开始兴盛繁荣,在许多方面实现了飞跃与突破,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实为一代之奇。唐小说中涉及明皇的作品数量颇多,并且同注重抒情的诗歌相比,在记录与描写唐玄宗形象时,显得更为立体、丰满和生动,具有较高的文献和审美价值,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有所不足。故本文以此作为考察的对象,力图在充分掌握该方面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文学、历史与文化等方面出发,多角度地解读此类作品,以勾勒描摹出多姿多彩的唐文化的某些侧影。

中国古代小说的文类概念一直相当混乱,为了对明皇小说进行有效的研究,就必须首先对小说的概念正本清源,厘清其内涵与外延,否则在文献的选取上就会无的放矢。因此本文第一章主要是对唐代小说的渊源、演变及其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探讨,并为唐代明皇小说划定一个文献范围。

第二章是集中分析唐代明皇小说中对玄宗追忆与怀想的作品。这类作品大率以充满感情的暖色笔调追述唐玄宗的一生功绩,遥想其英武雄姿。同时,这些小说涉及唐代历史文化的许多方面,如胡俗盛行、昆明池的变迁、宰相制度等。

第三章内容与第二章相呼应,主要分析唐代明皇小说中对玄宗在位后期的荒淫误国进行反思批判的作品。此类小说饱含了深刻的历史思考,忧时伤怀,是中晚唐人在国家动乱衰亡中无奈、挣扎、抗争,却最终失望、落寞的心路历程的写照。其中也有许多涉及社会文化的情节,如斗鸡、洗儿、天宝间的奢侈世风等。

第四章以明皇小说中大量的具有神话和仙话情节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唐人小说中一方面大量以写实的手法记叙玄宗故事,一方面也有大量神化了的,具有浓郁文学色彩的明皇传说,这些作品是唐人外向热烈的个性的流露。其中曲折反映了许多有趣的文化现象,如唐代龙的形象、中原与西域的交往、唐代道教的兴盛以及李杨爱情从现实向神话的转变等。

8.期刊论文卞华舵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汉唐政治-现代企业教育2007,""(11)

汉代的三公制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汉朝设丞相府(相国府),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丞相府、大司马府、大司空府.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三府"的首脑为宰相.

9.学位论文宁陶《明夷待访录》政治伦理思想研究2008

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明末清初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在政治上,明清是中国封建君主集权专制的高峰时代。作为在思想上的回应,素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士人对极端专制主义进行了激烈的反抗和抵制,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唐甄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进步思想家掀起一股清算几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及封建礼教的批判思潮。这当中,持论之激烈、批判之深刻,以黄宗羲为最,而他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则集中在其重要著作《明夷待访录》一书中。近世以来,国内外学人对《明夷待访录》的研究经久不衰,成果斐然,但主要是从政治学的层面去解读,鲜有以伦理学的视角去研究。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伦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深入挖掘《明夷待访录》中蕴涵的政治伦理思想,系统阐述其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与基本内涵,并对其进步性、局限性以及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作出评价。当前,我们党和政府正着力于构筑“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伦理观。《明夷待访录》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其追求平等、重视人民、肯定民“私”与个人利益的正当性等积极因素,契合了现代政治伦理精神。因此,笔者确立了《明夷待访录》政治伦理思想作为研究课题。

《明夷待访录》政治伦理思想的产生有其宽广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理论渊源。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皇权专制登峰造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催生了要求反封建剥削的市民阶层,以及批判君主专制主义的反理学伦理思想的兴起,这些分别是《明夷待访录》政治伦理思想产生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其理论渊源则包括:第一,吸收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首领选贤禅让制、“天下为公”精神及“公法”制度等原始民主精义;第二,承袭传统民本中的重民思想、立君为民的思想以及基于道义的君臣关系论。第三,吸取魏晋以来阮籍、鲍敬言、邓牧等人的非议和反叛君主专制的“非君”思想。

《明夷待访录》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较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之处。1、“天下本位”君民伦理观。黄宗羲否定了君主专制下的“君主本位”传统伦理和“君权神授”论,以上古尧舜禹时期的“三代之治”作为政治蓝图,主张建立“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君民伦理关系,要求君主以人民为主人,为人民服务。立足于“天下本位”伦理观,黄宗羲主张立“天下之法”并以其作为治国的必要前提。2、君臣平等伦理观。黄宗羲批驳了“君为臣纲”的传统伦理,主张建立以“共事天下”为基础的君臣平等关系,并提出恢复宰相制度及学校议政的限君主张。3、提出“人各自私,人各自利”的自然人性论,承认个人追求合理私欲的权利,肯定民“私”的合理性,从而突破了重义轻利、贵公贱私的儒家传统人性论与义利观。在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富民主张,保护工商业者追求物质财富的权利和利益。

对于《明夷待访录》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定位,无论是将其归于近代民主思想或民主启蒙思想,还是归于传统民本思想,都是不恰当的。因为一方面它对传统民本有众多突破,直逼近代民主政治理念,但另一方面其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又决定了它最终未能超出民本框架。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保留了封建君主并将治天下的希望寄托于“仁德之君”,没有提出让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因而未能彻底突破传统的尊君思想,是一种君主“为民作主”的观念,缺乏“人民主权”思想;第二,重设宰相及学校议政的限君设想具有浓厚的空想性;第三,未能突破“君主立法”的传统观念,没有摆脱“贤人治国”的人治观,与近代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明夷待访录》的思想成为西方民主观念传入中国的桥梁,对中国近代民主主义运动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其历史作用的表现。它的当代价值则表现为对我国构筑社会主义政治伦理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而言,其“天下本位”君民伦理观、以宰相理政和学校议政来限制君权的主张

,“承认民私”与“工商皆本”的思想,分别对我国树立“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监督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总之,在努力构建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明夷待访录》政治伦理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如何客观评价其精华与糟粕,如何借鉴其精义以指导实践,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和文本方法,对文本《明夷待访录》及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研究;比较的方法,将《明夷待访录》的政治伦理思想与传统政治伦理、传统民本思想进行纵向比较,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分析其进步性与局限性。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c5959508.html,/Periodical_tysfxyxb-shkx200602035.aspx

授权使用:兰州大学图书馆(wflzdx),授权号:5134448f-0cf9-4dd5-aeef-9e5201131ada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0日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及其演变

中囯古代土地制度概论 原始社会土地是公有的,随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土地制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由原始社会的氏族、村社公有转为奴隶主国家所有。夏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经过商、周的进一步发展,土地成为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奴隶主国家所有。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奴隶制的逐渐解体,社会各阶层对土地私有的要求日趋强烈,进入春秋战国之时,土地私有战胜土地国有而蓬勃发展起来了。 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于春秋战国,到秦汉最后形成,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早期阶段。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由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组成,并在不同的历史时一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阶级斗争的涨落,在比重上迭有升降,然而地主土地所有制总是占着支配地位。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重大发展,铁器得到广泛使用,逃往的平民和奴隶纷纷开垦荒地,这些新垦之地,为开荒者隐瞒下来,成了私田。私田的产生,土地国有观念动摇了。春秋中期,私田土地急剧增长,到末期出现土地买卖,此时奴隶主也更热心于私田的扩大和经营,各国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放弃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各国都实行改革和变法,商缺两次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它标志着占统治地位的井田制宣告结束,土地私有制已经形成。这一时期,地主阶级虽已形成,但人数还不是很多,所占土地数量也不大。 秦汉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公元前216年,秦政府颁布命令:“使黔首自实田”,私有土地得到了封建政权的确认和保护。秦灭六国后,对于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没有干预,虽下令迁徙各国旧贵族和豪富,但他们占有的土地状况并未改变,到秦末依然是“官者田连降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给地主阶级以沉重打击。 西汉政权建立后,采取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农民占有少量土地。但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至西汉末年土地终于引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颠覆了西汉政权。东汉政权建立后,为了限制豪强大族兼并土地,公元三十九年下令度田,地方豪强竟发生武装暴动,度田不了了之。以后东汉政府再也没有推行干预地主私有制的政策,东汉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发展,出现了战国秦汉时期又一次土地兼并高潮。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前期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一时期是历代封建王朝对土地所有制关系进行国家千预极为频繁时期,然而地主大土地所有制仍在向前发展,土地日益集中。 三国长期战乱,中原地区出现了大量“既不在官,亦不在民”的无主荒地,曹操为了解决急需的军粮和普遍存在的饥荒间题,将这些无主荒地转化成国有土地,实行屯田。西晋建立后,屯田制罢废,贵族官僚争相侵占官田,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益盛,国有土地在削弱,私有土地在发展。十六国时期,使北部中国遭受严贡破坏,豪门大族趁机大量占有土地和人口,规模庞大的田庄,这不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皇权的集中。孝文帝于太和九年(485年)下令均田,试图将所有权不同的各类官私土地最大限度地纳入国家统一分配的轨道,但却没有撼动地主土地,魏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受到破坏。后来北齐、北周虽重新颁布了均田令也多流于形式了。 随唐两朝基于建国之初荒闲土地大量存在,为使流亡的农民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实行赋役制度,继续推行了均田制。随唐两朝的均田制对于地主的土地兼并多少给予限制,农民也得到了一点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合理的土地占有情况,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始于太和九年的均田制,随着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至唐中叶彻底崩溃。总之,魏至唐前期土地制度有着与过去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一时期政局变动大,土地制度随着也几次变动,可以说是秦汉至明清土地制度变动最大的时期,也是国家对土地占有进行干预最频繁的时期。从唐后期至明清(1840年前)为封建上地所有制的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摆脱国家法权的强力扭曲,土地自由买卖已冲破了汉唐间政治上的干预和社会传统的制约;:仁地兼并由非法到合法,由隐蔽到公开,以更大的势头向前发展着。均田制弛坏后,封建国家采取“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的政策,以庄田制经济为特点的大土地所有制得到普遍发展,并且延续到明清。两税法的实行,标志着均田制为庄田制所代替,这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中又一转扳点。北宋建立之初,自耕农有所发展。但赵宋政权认为“富室连我汗陌,为国守财尔……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因而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买卖无任何限制。土地兼并较之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地主田庄迅速发展,土地迅速集中。北宋以来长期积累的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问题,经过元末农民大起义得到了调整和缓和。但明中叶后“毋许兼并”又变成一纸空文。土地兼并产生的流民问题,最终引发了明末农民大起义。清统治者鉴于明朝灭亡的教训,对官僚地主的特权加以限制,除了用暴力手段在华北大规模圈地外,更多的用经济手段通过买卖占有土地。 综上所述,中唐以降,“两税法既立,三代之制皆不复见”,这一变化,不但彻底结束了长达三百牟之久的均田制,而且标志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已摆脱“三代之制”田土的授受、买卖、转移、继承的法杖限制,以一种较为自由发展的形式进入新的里程。在“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新时期,地主阶级千方百计购置田产,形成了累千上万亩的大地主,实通绝了地主阶级独占夭下田土的愿望。在土地所有权转移方式上,几随着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由买卖渐成地权流动的主要方式。虽曹一度以圈占、

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宰相制度, 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宰相之职主要表现在辅弼天子和参 决国家重大事务两个方面, 他统率朝廷百官, 总领全国的军政财等大权.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宰相制度, 是一个联结政治制度整体结构各个部分的中心环节, 尤其是在联结皇帝制度与官僚制度两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及宰相制度, 对中国政治和政治制度的发展, 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商代的太宰就是宰相的前身,太宰为百官之首,其职责是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后来的承相之职,简称宰。 春秋站国时期,周天子力量削弱,伴随社会的大变革,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当于丞相的职位,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 1.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 2.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 3.唐朝三省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 4.宋朝相权再分割——宰相制度的衰落 5.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的废止 此后,为适应处理政务的需要,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的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尽管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二、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宰相制度在几千年的演变中, 并不是杂乱无章, 而是有其内在发展规律的。 其一、不断压抑相权, 以加强皇权。隋唐以前的各朝,宰相位高权重, 甚至受到皇帝的尊重,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门阀政治盛行, 相权往往能够与皇权相抗衡, 甚至皇帝有时都成为世家大族的傀儡, 由此可见宰相权力之大。但隋唐以后的历代, 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走向成熟, 相权开始逐步削落, 皇权逐渐强化。明太祖明令罢宰相, 想从根本上消除相权对皇权的隐患, 皇权得到空前强化。皇帝就这样通过各种方式侵夺相权, 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 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其二、宰相在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不可缺少, 且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宰相职位, 尽管历代名称不尽相同, 但几乎始终存在, 以至于朱元璋明令废止, 仍未能禁绝, 充分说明这个职位在传统体系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虽然处于位极人臣的宰相有可能拥权自重, 权倾主上, 导致皇权旁落, 但历朝历代又要设这个职位。因为一个国家的政务繁多复杂, 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于一身,不可能事事躬亲、事事独断, 这就必然要有一个机构为皇帝综理政务、出谋划策。这样, 宰相就自然而然的要产生并存在下去了, 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其三、宰相既实行分权, 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我国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 除元明两代外, 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 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落相权, 但分权也会造成职责不清、争功委过、行动不力。为了弥补分权的弊端, 实行事权相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就势在必然。因为事权相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 篇一:详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详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20xx-12-1614:54:46来源:网友评论0条进入论坛 土地制度就是土地关系,是古代经济制度的核心。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农业大国,土地制度起着巨大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大体经历了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三个发展阶段。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因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落后,土地属于氏族公社集体所有。 奴隶社会随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后,土地所有制也有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也把它称为“井田制”。在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主的“家天下”的政治制度下,这时的一切土地属奴隶主国家所有,由国王支配,叫作“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此时的土地制度史学界也称之为“国有制”、“王有制”。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出现与广泛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各国诸侯、卿、大夫的私田数量不断增多,井田制日趋瓦解。最终在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后,各国也都先后实行了税制改革,使公田、私田的界限逐渐消失,特别是商鞅等在各国的变法,土地从国有向私有转变,这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兴起。私田的主人由奴隶主贵族转变为封建地主,土地的耕种者也转变为佃农,从而出现了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类型 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类型分为三种,即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国家所有,但本质上仍然是封建性质的土地制度,在中国历代王朝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如:屯田制、均田制、更名田等。 屯田制:汉代开创,曹魏时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历代都有沿用。这是士兵、流民与土地相结合的制度,即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的荒废田地。一般分 军屯、民屯和商屯。汉武帝时在西域屯田,多为军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许下屯田。得谷百万斛,后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设立与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设立与演变 阅读:2156 次我要评论(0) 收藏2011-7-3 9:32:46 分享到:0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一、萌芽期:黄帝至西周时期 在史书中,这一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这些职位实际已有辅助君王处理政务的职责,但尚未作为正式官称,所以也还谈不上建立宰相制度。 二、创立期:春秋至秦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因为政事繁多,国君一人难以应付,就出现了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为适应这种政治体制变化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完整成熟的宰相制度便水到渠成,正式创立,成为后世沿袭相承的定制。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 三、鼎盛期:汉初至武帝时 在秦统一中国、实行丞相制度后,相权日强。到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更是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萧何、曹参等一批名相出现,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之,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由于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皇帝便想办法制约相权,宰相也就很快迎来厄运。仅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而且在汉武帝之后,由于加强了皇权,抑制了相权,相权就再也没有翻过身来。可见,宰相制度的萌芽和创立时期虽然很长,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四、调整期:魏晋至宋 两汉时期,由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调整的核心是,皇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被分割。第一次调整开始于汉武帝时期内外朝的设立,皇帝开始靠身边的心腹办事机构控制相权,但心腹办事机构日渐坐大后,又形成一个实际的行政中心,分割甚至取代了相权,最后形成了互相消长的内外朝。 在进入调整期后,宰相制屡有变化,最重要的是多相并存、三省出现。曹魏时,凡任录尚书事、尚书令及尚书仆射者,便成为宰相,执掌政柄,这时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仅为名义上的宰相。至两晋时期,中书监、令便取代了宰相的职位,宋齐梁陈并相沿袭。北魏、北齐时,因魏晋以来的门下省逐渐发展起来,侍中权柄尤重。后周改制,以“大冢宰”为宰相,不久又置左右丞相。隋朝废三公,三省长官为相,称为“真宰相”。 唐朝前期确立三省制,中后期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制。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之变化与宰相名称之多变均较复杂。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唐初右仆射加“知政事”身份,参加政事堂会议,也是宰相。中书令迁右仆射,不加“知政事”亦为宰相。李世民继位后,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与侍中、中书令均成为宰相。宋朝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也不固定,目的是分散相权。北宋沿袭唐代后期制度,设置中书门下省。在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事。五、衰落期:元至清末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1、先秦: 西周实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周天子土地私有),它规定:一切土地周王所有;受田诸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要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的“初税亩”实行按亩收税,它们不再区分公田、私田,都促使土地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化。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2、秦汉:秦朝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承担的徭役繁重、赋税沉重。西汉实行编户制度,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百姓(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赋税、徭役、兵役; 3、隋唐:实行均田制(仅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它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隋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隋朝农民年满五十,可纳绢代役。唐朝时,“租”指成年男子向官府交谷物,“庸”指纳绢或布代役,“调”指每年缴纳定量的绢或布。 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大为减少,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即两种征税标准(资产、田亩)和两个交税时间(夏、秋两季)。其意义在于:税制得到统一,保证国家财政;改变人丁为主,放松人身控制;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减轻负担;是封建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缺陷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转嫁农民身上;加派许多苛捐杂税。 4、宋元:北宋初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中央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市易法。 5、明清:明初,地方设布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明神宗时推行“一条鞭法”:多税合一,折成银两,役银分摊,人田分担。意义:减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篇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摘要: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它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的产物,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都是私有制。 关键字:土地制度发展演变土地兼并 正文: 一、我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主要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它是奴隶社会经济基础的基本形式。井田制,兴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适应奴隶社会时期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成为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着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耕种的人就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农民向地主缴纳地主。这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春秋时期的的诸侯国改革中,都涉及到了国家赋税制度的变革,如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实行按亩收税,促 使耕地由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转向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随着地主阶级变法运动的开展,最终在 各诸侯国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典型事例如秦国的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 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存在着土地国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个体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土地制度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对 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地阻碍了封建社会内部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交换处于极不发达的状态,限制了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学习目的

?ò?D ¤¤°ê¥j¥Nao?_??¨??× ??2?¥?ao ? ¥[±j??¥í1?¤¤°ê?_??¤@??ao¥\ˉàˉS?Iao?{?? ? 3z1L1??ú¥v¤Ha?ao?{???d?T??¥í1?°ò¥??ú¥vao′x′¤ ±D±?1??H ? ¤¤¤T??¥í ? ??¥í1??ú¥v¤Ha?|3¤@?wao?{???ò°ó??°ê??°ê¤@ á?????°ê|ü2M ?A?ú¥N?_??¨??×aoot?ü?C 1 ??°ê¥?ao 1. ?{??¤¤°ê¥j¥Nao?_??¨??× 2. ¥[±j??¥í1?¤¤°ê?_??¤@??ao¥\ˉàˉS?Iao?{????°ê¤G 1Cà?¤@|Woù?m§?¥X¥L?O???n 1Cà?μ{§? 1. ±N??¥í¤à|¨¥|2??C 2. ¨C2???¥íàò?£¤@?M1Cà??M 2 ?C 3. 1Cà??M¤o?e¥]?A ? ¥|±i?à|a¥d¤ù¤W¤à§O|C¥X¥|-ó¤Ha??GoT¥ò?B§?′μ?B???ˉ?G ?B¤y|w¥??C ? ¥|¥÷??|a¥d¤ù¤W¤à§O?gμ?¥H¤W¤Ha?ao¨????C 4. ??¥í±N¤Ha?¤?¨????i|?°t1??C 1Cà?¥?ao 3z1L°t1?1Cà??A?d?T??¥í1?¥|-ó?ú¥v¤Ha?ao?{???C 1 ??2ó?ê??¨£at?y¤@?C 2

??°ê¤T 1Cà?¤G|Woù ?m3ì¨??_????á|?n 3ì¨??_????á|-???¤H 1.?K????°êaooT¥ò 2.ˉ3°êao§?′μ 3.¤T°ê?éao???ˉ?G 4.¥_§o¤y|w¥? -I′o 1.2{¥N-?′??C 2.°t|X-?′?ao±?ap?A¨ò|p?G?gàù°I°h?B?D¨???ˉf?r¤J?Iμ¥?A-?′?2{|b???Y-n¤@ |W?_???A?°ˉS°?a??x¥X??1o2¤?C 3.2{|b|3¤@-ó3ì¨??_????á|?A3ó¥Xaì±N¥X¥?ˉS°?a??xao§U¤a ?C 1Cà?μ{§? 1.??¥í¤′??¤à¥|2??C 2.¨C2???¥í??¤H??¥-§?¤à|¨¨a§??A¤@§???¥í¥Naí?ó?ò?A¥t¤@§???¥í¥Naí¥-¥á?C 3.¥Naí?ó?òao??¥í?A°23]2{|b?ó??¥íao¨-¥÷?O?ó?ò?A±q?ó?òao¥?3?¨ó?Y?A¥||ì -???¤H¤¤-t|ì¥i¥H|¨?°3ì¨?ao?_???C 4.¥Naí¥-¥áao??¥í?A°23]2{|b?ó??¥íao¨-¥÷?O¥-¥á?A±q¥-¥áao¥?3?¨ó?Y?A¥||ì -???¤H¤¤-t|ì¥i¥H|¨?°3ì¨?ao?_???C 5.¨C2???¥í¨?àòμo¤u§@ˉè3¨a±i?A?u?ó?ò?v?B?u¥-¥á?v|U?ù¤@±i?C 6.??¥í???g¤u§@ˉè?A¨???¥X3ì¨??_???C 7.¨C2??£¨a|ì??¥í(¤à§O¥Naí?ó?ò?M¥-¥á)¥X¨óá????ò???_??¥H¤????üao-ì|]?C 8.3ì?á¥?|??v?I2??A??¥X3ì¨??_???C á`μ2 |b1Cà?ao1Lμ{¤¤?A??¥í¥[±j¤F1??ú¥v¤Ha??M?_??¨??×ao?{???C1Cà?¤G?y??¥í°t|X2{¥N-I′o?A??¥X3ì¨??_???A¨C2???¥í?ò??¥Xao?_??¥iˉण|P?A?u?ó?ò?v?M?u¥-¥á?v¤?¥?¤¤ao?_??¤]¥iˉण¤@???C¥?|1¥i¨£?A???O3ì¨?ao?_???A¤£?O?è?[±?¥ó¥i ¥H§P?_ao?C2?avaìao3?|n?B¤H-ìao±à±R?B?é¥Nao?Y-nμ¥μ¥ao-ì|]?A3£?O§P?_¤@-ó?_??ao?u¨??v?P?u¤£¨??v?Aao|]ˉà?C??¥í±q|ó??2?±q¤£|P¨¤?רó?Y?ú¥v?M·í¤¤ao ?C ¤Ha??A|ó¨??D¥H3?¤@ao±?¥ó¨ó§P?_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 中国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主要经历两轮高潮。一个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是以农村土地权属改革和城市土地收归国有的改革为主要内容,其手段是进行土地的没收、征收和分配。另一个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农村土地联产责任制和城市征收合资企业土地使用费为主要内容,其手段是土地使用权的下放和有偿使用。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土地制度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行政划拨,二是土地无偿使用,三是无限期使用,四是不准转让。其实质就是土地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土地使用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和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扩大,这种土地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主要问题是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出现浪费和资产价值的流失;另一方面大量的单位又无法获得土地资源,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分布和合理布局形成体制障碍;企业成本失准,难以准确衡量经济效益;城市的房地产业无法进入良性循环,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土地制度演变 过时的土地制度严重制约了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导致文革结束不久中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而土地制度改革又成为大陆改革开放的先声和贯穿整个过程的主要内容。从那时开始对土地使用制度的

改革,主要是在不改变国家对土地的所用权的前提下,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变无限期使用为有限期使用,变无流动使用为流动使用,沿着土地市场化的道路摸索前进。 1.开始向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收取土地使用费 1979年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首开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之先河,以法律的形式首次打破大陆延续了将近30年的国有土地无偿使用制度。该法规定:“中国合营者的投资可包括为合营企业经营期间提供的场地使用权,如果场地使用权未作为中国合营者投资的一部分,合营企业应向中国政府缴纳使用费。” 在那以后,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长期短缺问题,1982年深圳按城市内不同等级的土地向土地使用者收取不同标准的使用费。1984年广州和抚顺部分土地(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项目、涉外项目)进行了按土地等级开征土地使用费的试点工作。1986年上海对三资企业使用的土地收取土地使用费。这些尝试虽然对旧的土地使用制度触动不大,但却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 2.对城市经营性土地实行使用权有偿转让 1987年深圳在大陆率先试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出让了一块五千多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限期50年,揭开了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当年12月深圳市又用公开拍卖的形式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987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办法》,用地方法规的形式确保土地有偿转让的规范化实施。 上述举措使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从理论探索阶段走向实践探索阶

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

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 相”的古义是指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危二不持,显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1】明白地说明了相的辅助之义。宰相,就是辅佐天子治国之人。宰相制度在我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宰相在各个朝代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以下将简要评析宰相制度在我国的演变历程: 在远古时期,虽无宰相这一职称,但已有类似官职的官员。如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周公等。这一时期,可称为宰相制度的萌芽时期。战国以后,各国相继设立丞相辅助国君,相成为专门官称,宰相制度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直到秦统一六国之后,宰相制度的发展才趋于成熟。自宋以后,由于君权的强化,相权不断受到压制,开始逐渐走向衰败,直至明朝被废除。 我国宰相制度发展过程的突出特点是君权和相权之间矛盾的不断升级。秦汉时期,丞相权力很大,史书中对当时丞相权力的描述是“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2】可见,宰相帮助君王处理万机,其权力涉及国家的方方面面,而且,君主对丞相相当敬重。担任丞相的人不仅会被授予爵位,还有封地的赏赐,即“凡无侯而拜相者,命相而后封之”【3】这一时期,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不太突出,宰相权力不受君王的太大限制,可以放手做事,能够真正起到辅助君王的作用。宰相制度发展到后期,君主为了加强君权,不断削弱相权,其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最为典型,唐朝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这样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从宋真宗时起,相权逐步得到了强化,皇权反而受到限制,这使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但在我国古代社会君权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为集中自己的权力,便对相权进一步压制,乃至废除。 宰相制度在我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秦汉时期,宰相的职权很广,因此在国家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也很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劝谏君主,可以对君主的权力进行监督,使君主明得失,做出对国家人民有利的决策;二是推荐官吏,为君主提供强大的决策、执行团队,保障行政效率;三是考察百官,即对白官政绩,可以保障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巩固封建统治,防止吏治的腐败。另外,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也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三省的设立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三省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省形成的合议制,可以集思广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决策上的失误。 宰相制度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仍没有逃过灭亡的命运。其灭亡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根本原因是君权和相权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加强君权是必然的当相权威胁到了君权,就势必将要走向灭亡;(二)相权的不断削弱。宰相,即辅助君王治理国家的人,他需要一定的权力来完成自己的职责,但是,君主专制下,君主不肯放松权力,反而不断削弱相权,使宰相难以施展其才能,宰相制度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因此,宰相制度废除也是大势所趋。(三)统治者对宰相不信任。而欲取得统治者的信任,必须要对君权加以限制,相反,统治者不愿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因此对宰相产生了不信任,也不会给予宰相很大的权力。相权和君权之间得不到配合,所以宰相制度逐渐衰落。 纵观历史,宰相制度的设立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君主是国家最高统帅,政

第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岳麓版试验教科书必修二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与适当引导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气氛。 2、问题情景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采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原始材料,从而得出相关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丰富人文内涵。 [教学资源] 岳麓版课本和教师用书,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 2、商周时期 3、战国以后 二、土地兼并 1、原因 2、危害 3、措施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田庄制 2、租佃制 (1)原因 (2)普遍化的过程 (3)租佃制下农民与地主的关系 (4)积极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井”和“田”这两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以此抓住学生的情绪,打开学生的思路。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设计思路: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条理较为清楚,难度不大,首先采用问题导学方式,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相关的几个问题:(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井田制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3)井田制后来是如何瓦解的?然后再展示两位改革家管仲与商鞅的图片,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是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才能成功。 师生互动 首先组织学生迅速浏览教材第一目的内容,思考问题: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春秋以后,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起来。 展示图片及材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设问从上面的图片和材料中可以看出井田制有什么特点呢?应该是什么性质的土地制度? 学生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井田制实际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 设问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当时奴隶们在“公田”是怎样劳作的吗? 学生奴隶们集体劳作,实行大规模简单协作。 设问由井田制的特点可以看出井田制和当时西周的哪项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呢? 学生西周的分封制。 教师总结过渡:由此可见,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设问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学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 设问这就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所以,“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面对这样的形势,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 学生春秋时期,各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的瓦解。如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实行“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效果最好,从而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展示图片中国古代的改革家管仲与商鞅 教师介绍管仲与商鞅都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改革家,他们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当时社会的发展大势,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进行一番有作为的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问题探究当时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礼记·王制》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殷人重祭祀,崇礼乐,所以特设“瞽宗”。 西周时期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古今图书集成》称:“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雍居中(即成均),东郊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痒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颊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西周的大学优辟雍、大池、射庐、宣庸等不同名称,都是周天子率群臣及学生习射和作乐舞的地方。“乡学”是地方学校,《礼记·学记》又说:“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毛奇龄在《学校问》中说:“至于乡以下,则有四学”,“一曰乡校”,“一曰州序”,“一曰党庠”,“一曰家塾”。其中,西周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也建立了初步的规程: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考查和奖惩;视学制度和隆重的养老典礼,即席“乞言”、“合语”,即向耆老乞求善言,互议父子、君臣、长幼之道。 到了汉代武帝时期,官学教育制度兴起。制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学制系统,其中官学分五级:中央有太学一级,在地方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汉代太学里设有博士,学和校置经师一人,庠和序置孝经师一人,担任教学工作。汉代太学很重视考试,它没有规定修

业年限,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与及门授教两种。其学习分为小学阶段和专经阶段:小学阶段的私学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蒙学,以识字为主;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 唐代盛行的是科举制度。每年仲冬,中央和地方官学通过校内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其设科繁多,常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义、策问、诗赋五种。考试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偏重思想,有的侧重文采,有的注重思想这些方法在考试中参互使用,即可以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人品和才气。科举制度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又使我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 到了宋朝书院制度的兴盛。北宋属四大书院最为出名,王应麟的《玉海》以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为四大书院。而马端临《文献通考》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为四大书院。还有茅山书院也很出名,是宋初大书院之一。书院的数量和规模大;书院活动内容充实:藏书、供祀、讲学。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它重视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辩理,讲学可以自由听讲、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多采取问难辩论的方式,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有人说中国古代教育是从孔子开始确定的,但我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经过先辈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得来的,并非一家之功。中国古代教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及启示知识分享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及启示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及启示 摘要毛泽东主席说: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但土地问题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我国土地制度,尤其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历程及其影响,能为我国制定有关土地的方针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土地制度改革农村 一、土地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 1、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是反映人与人、人与地之间关系的重要制度。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法权制度,是土地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土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广义的土地制度是指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因土地的归属和利用问题而产生的所有土地关系的总称。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规划制度、土地保护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土地税收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等。狭义的土地制度仅仅指土地的所有制度、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上,习惯把土地制度理解为狭义的土地制度。改革开放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对我国土地制度含义的理解不断深化和发展。新的观点摆脱了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更强调广义的土地制度,在重视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同时,更增强了对新形势下由新的土地关系所产生的新的土地制度的关注程度,诸如土地利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等。 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的土地制度,但主要探讨的是土地的所有制度、土地的使用制度和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 2、土地制度改革

中国古代经济实用制度演变概况.docx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演变概况(知识结构纵横结合)朝代农耕技术、水利工程发展农业土地制度演进 原始原始社会土地公有 ①农耕:刀耕火种(西汉时南方 阶段制 依然采用) 井田制 ②《河濡书》、《沟洫志》早期史(土地名义上归国 商周 书水利专篇家所有,实际归国 王所有) ①农耕:形成“铁犁牛耕” 的耕 东周作方式(农业发达地区) (春举例:秦国(以牛田:国富民强) 秋战②水利:战国时期:都江堰和 秦国:土地私有制 国)郑国渠【商鞅变法】 手工业经济 纺织业冶金业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 纺织技术已萌芽;已经出 件青铜器 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商: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出土地点相当广泛;生产 的专职官员;玉蚕规模相当大 周: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青铜器大都作为礼制的 已经相当重要象征;铸造工艺很高 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 铁器 战国中期:铁器大量出 土;冶铁技术发展(炼钢、 陶瓷业 彩陶: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 平;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 陶;原始青瓷(釉瓷) 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淘发 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商业经济市的发展与对市的管理经济政策 出现早期商业交换 商业在商代初步发 展 西周时期商业进 步,交易频繁 商业得到良好发 展,出现富足的巨 商和繁荣的商业中 发展: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出现称作“市井” 心商鞅变法明确重农 的商业区 抑商的原则。此后历 ③《后稷农书》、《吕氏春秋》淬火) 秦朝 ①农耕:牛耕技术普及,铁制农 西汉:汉武帝推广铁业官 土地私有制 具数量超过前代【曲柄锄、大镰、 营制度;开始使用煤炭 《说文解字》记载; 耧车】供风形式革命性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素纱作原料; 东汉:一牛挽犁 变化: 汉蚕衣) ②水利:关中地区——井渠;其 田庄制度【新的农↓ 他地区修建许多水利设施;东汉 东汉初,杜诗发明水力鼓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 业生产组织形式;丝绸之路 王景治黄河 风装置——水排有青瓷器 自给自足的表现】 ③《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朝大都采用 管理:商品必须明码标价;陶制容钱器 ①发展: A、西汉长安有“市”九处; B、都市商业集中 商运活跃C、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形成 “富商大贾周流天②管理:“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相当 下,交易之物莫不严格 通”【王莽时期,设立“五都”和“五均官,控制 物价】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 “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春秋战国时代,官学逐渐为私学替代,出现新兴阶层“士”,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学”。 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龄在18岁以上。 汉平常时,规定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聚设庠序。 校学设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魏晋南北朝,晋武帝在太学外另设国子学。 唐时,京师设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监祭酒,学校六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上专收贵族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教师称博士。入学年龄在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为18岁以上,25岁以下),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设博士,

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c5959508.html, 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 作者:朱贤俊王伟伟卜艳萍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06期 摘要: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皇帝始成为国家元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事务,皇帝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来辅佐政务。宰相作为官僚集团的首领,是皇帝的最高助手,是王者佐、社稷器。宰相制度作为中国官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变化。系统研究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过程及其流变规律,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十分必要。 关键词:宰相制度;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流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04002 1 中国宰相制度的起源与宰相的职权 1.1 中国宰相制度的起源 宰原是掌管饮食的官吏,相是掌管礼仪事物的。相本来不是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崔杼立景公而相之,庆封为左相”,相成为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国君为独掌大权而设置相来抵挡封建贵族专权,相逐渐独立并成为实际的政务官员,后来也就有了丞相、相国的称呼。公元前309年即秦武王二年秦国开始设置丞相,当时丞相有左右之分,但是在秦武王之后丞相只有一人来担任,后来丞相又改名为相国,地位更加尊崇,吕不韦就曾经获得此称号。汉承秦制,在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也设置丞相,在汉高祖十一年将其改名为相国,惠帝时丞相分左右,汉文帝时又改为一人,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产生。 1.2 中国古代宰相的职权 在中国古代,宰相主要的职权包括:决策权、颁行政令权、参加朝政权、统领百官权、献意奏章权、谏诤皇帝权等。宰相上乘承天子,下辖百官,事无不总,是官僚集团的核心,是皇帝的最高助手。因此,《汉书·陈平传》这样描述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2 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