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颈交感神经阻滞术
- 格式:ppt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27
疼痛治疗疼痛兵器库——腰交感神经节阻滞(一)前面两期推送,我们介绍了位于颈部的交感神经阻滞方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戳我回顾)。
而交感神经并不是只存在于颈部,而是遍布全身上下。
如果说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改善上肢及头面部血管神经功能,那要是下肢出现问题,星状神经节阻滞可就鞭长莫及了,这时就轮到腰交感神经阻滞登场啦!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腰交感神经节阻滞(Lumbar Sympathetic Block)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就是在腰交感神经节位置注射药物,以阻断此位置的交感神经信号的传导。
它有什么作用呢?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们势必会面临越来越多罹患血管疾病的患者。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可通过阻断血管运动纤维和伤害感受纤维,使下肢血管的侧枝循环开放, 增加有效灌注量而缓解疼痛,解除血管痉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患肢血供,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疼痛等疾病的一项重要的手段。
但由于腰交感神经毗邻重要的大血管、脊髓及神经,稍不注意也容易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所以该操作须由对局部解剖非常熟悉并有治疗经验的医师在超声或者CT辅助定位的情况下完成。
腰交感神经的解剖腰交感神经干位于腰大肌内侧缘的疏松结缔组织内,全长约18cm,分别位于第1~4腰椎两侧的前外侧面,腰大肌附着点的内侧。
右侧腰交感神经干在下腔静脉之后,左侧在腹主动脉之后。
腰1交感神经节隐蔽在主膈肌脚之下,腰4交感神经节为髂总动脉所覆盖。
腰1~4均有节后(灰)交通支与脊神经相接,腰1~3脊神经有节前(白)纤维至相应的腰交感节。
腰1~4的节后纤维并有分支至腹主动脉和髂动脉,参与形成腹下神经丛。
从图文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腰交感神经节位置的位置很深,不采取影像学定位,很难准确找到它的位置。
它可以被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类似,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同样被应用于血管性疾病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主要的适应症包括:1.下肢的缺血性疾病:下肢的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糖尿病坏疽、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缺血性疼痛等;2.交感维持痛: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CRPS)、难治性泌尿生殖痛、会阴痛、盆腔内脏痛、肾绞痛、癌性交感神经痛、残肢痛、幻肢痛;3.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痛;4.其他情况:如多汗症、红斑性肢痛症、手足发绀、冻伤、战壕足、股骨头缺血坏死等。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图文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星状神经节是颈下交感神经节与上胸交感神经节的组合。
星状神经节多呈中间缩窄的卵圆形,长约1.5~2.5cm,宽约0.5~1.2cm,位于第1肋骨颈突和第7颈椎横突根部前方;后方为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下方为胸膜顶;外侧为斜角肌群;内侧为椎体;前面为颈动脉鞘内容物。
颈中神经节多位于颈6椎平面,有时接近星状神经节。
近年有人提出,进行颈中神经节阻滞,同样能获得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
操作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头向前视。
用一薄枕垫在双肩下面,使颈部尽量伸展。
体表定位:先沿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向内侧触摸到气管外缘,再沿气管向上3~4cm左右,平行于气管外缘触及动脉搏动。
术者用左手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鞘的内容物压向外侧,中指尖下压时可触及到骨性感觉,并尽量向内抵住气管外缘后稍向外移动中指,暴露出穿刺部位间隙。
常规消毒后,用3cm长、7号短针沿术者中指尖轻轻垂直进针约1.5cm,直到针尖触及到骨质,说明针尖触及到颈6或颈7的横突根部,然后将针尖退出1~2mm,仔细回吸无血或脑脊液,注射1%利多卡因8~10 ml 注射2~3min后病人出现同侧霍纳征,则表明阻滞成功。
尖触及到横突时病人不出现异感,对肥胖和粗短颈的病人,可能深达2.5~3cm 左右。
如果发现进针比这更深,则有可能针尖刺进两个横突之间。
应立即将针退出再调整针尖向头侧或尾侧方向穿刺,直至针尖触及到横突骨性感觉。
如果需要对上肢交感神经进行阻滞,应该在注射局麻药后让患者取大约30度半卧位,目的是使局麻药向下扩散至上胸段交感神经节。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头面、胸背及上肢带状疱疹、幻肢痛和灼性神经痛;更年期妇女自主神经紊乱;偏头痛;改善上臂血液循环,有益于急性血管栓塞、雷诺病、硬皮病的治疗;并可缓解急性或慢性心绞痛;防治脑血管痉挛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治疗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症,以及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等五官科非疼痛性疾病。
并发症及其防治穿刺过深误将局麻药注人椎动脉内,而引起病人中枢神经性抽搐。
颈神经丛阻滞(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颈丛(cervicalplexus)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方,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颈丛的分支有浅支和深支。
浅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位置表浅,散开行向各方,其穿出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
二适应证颈浅神经丛阻滞可用于锁骨上颈部表浅手术,而颈部较深手术,如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尚须行颈深神经丛阻滞。
但由于颈部尚有后四对颅神经支配,故单纯行颈神经丛阻滞效果不完善,可用辅助药物以减轻疼痛。
三禁忌证原发性甲亢、颈部巨大肿块且有气管压迫、气管移位者、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或颈椎病伴呼吸功能不全者视为禁忌。
精神极度紧张不合作者、小儿及年龄过大者(﹥75岁)也不宜选用。
四麻醉方法①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或安定肌注。
②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
③测定基础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开放静脉通道。
④确定穿刺点: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
麻醉医师站在患侧,嘱患者作抬头运动,显露胸锁乳突肌,确定其后缘中点或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为C4穿刺点;乳突尖下方1.5cm,胸锁乳突肌后缘定为C2穿刺点;C2与C4连线中点即为C3穿刺点。
每点注药3~4ml。
⑤颈浅丛阻滞:左手食指或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7G针头在C4点垂直皮肤进针,遇有轻度筋膜脱空感即达胸锁乳突肌的肌膜下,注药8~10ml。
⑥改良一点法颈深丛阻滞:即在C4穿刺,有骨质感停进针,即为C4横突,回抽无血或液体注药6~8ml,达到同样效果。
五麻醉风险1.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病变、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局麻药内禁或慎用肾上腺素。
2.霍纳综合征:因颈交感神经阻滞所致,无需特殊处理。
3.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麻痹:前者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轻度呼吸困难,短时间可自行恢复。
后者系膈神经累及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吸氧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