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临床路径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5
原发性肝癌诊断及操作指南推荐I1.病理诊断:肝或肝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2.临床诊断:〔1〕AFP>400μg/L,持许4周以上,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并能触及有坚硬肿块或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2〕AFP≤400μg/L,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3〕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肝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者,并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①AFP≥200μg/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疸而ALP或γ-GT明显增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
检查方法:推荐I1.多普勒彩色超声和超声造影;2.CT,初诊患者需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需包括动脉期〕;3.MRI,初诊患者需行平扫加动态增强;4.血管造影用于临床高度疑心肝癌患者,而无创检查方法又不能确定诊断时;5.初诊患者需行病灶穿刺活检,假设患者及其家属拒绝,且临床诊断支持肝癌者可无需穿刺活检。
推荐IIPET-CT一、严格掌握肝癌介入治疗适应证肝动脉化疗〔HAI〕的适应证推荐I1. 失去手术时机的原发或继发性肝癌;2. 肝功能较差或难以超选择性插管者;3. 肝癌手术后复发或术后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4. 骨髓抑制经治疗后纠正者。
肝动脉化疗〔HAI〕的禁忌证推荐I1. 肝功能严重障碍者;2. 大量腹水者;3. 全身情况衰竭者;4. 严重骨髓抑制者。
肝动脉栓塞〔HAE〕的适应证推荐I1. 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可使肿瘤缩小,利于切除,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控制转移;2. 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肿瘤占据率小于70%;3. 小肝癌;4. 外科手术失败或切除术后复发者;5. 控制疼痛,出血及动静脉瘘;6. 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7. 肝癌移植术后复发者。
肝癌介入治疗一:接会诊单病人各种资料、评估,是否能做可以开术前医嘱,完善术前检查: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全套输血全套二:预约手术时间,术前谈话(管床医生),开术前医嘱(手术中用药品),嘱咐来手术时带上病历及影像资料。
三:通知医护技师,开始准备。
四:术前准备事项:1术前禁食(4-6小时),讲解训练床上大小便。
2术前降压(部分有高血压病史者)3术前备皮(穿刺点20-30厘米范围)4术前患者建立静脉留置通道。
5病人来介入科时,由护士或医生陪同,带术中药品、病历、影像资料,家属1-2名。
6部分不能憋尿的患者可上尿袋。
7技师登记、核对,调试好设备,准备好高压注射器,记熟参数。
8护士准备术中必需品(手术包、导管鞘、导丝、微导管、造影导管、三通连接器、各规格注射器及一次性耗材)(超液化碘油、化疗药物-洛铂、顺铂、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明胶海绵颗粒等)(压迫止血带、纱布块或弹力绷带)五:手术1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监护2消毒、舖巾、开包3肝素盐水、地米、利多卡因4局麻、穿刺、插管、造影、超选、超选择、药物灌注治疗5术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干预6术毕按压10-15分钟,加压上弹力绑带,或上压迫止血带7转运、交接,与交接医护人员共同检查患者敷料,摸足背动脉搏动、观察有无远端缺征象。
8嘱咐病房护士及管床医生,30-60观察敷料有无渗漏出血,足背动脉血供,调整松紧,穿刺点附近有无血肿、青紫六:术后1穿刺点局部加压止血6-8小时,每小时松一圈,术侧下肢伸直制动12小时,卧床休息24小时。
适当可以侧躺,术侧腿不可弯曲。
2准备便器,床上大小便,多喝水。
七:并发症处理1穿刺点出血:重新加压包扎即可。
2胃肠道不适的护理:清淡饮食,严重呕吐及化疗反应者可以给予止吐药物及补充电解质。
3术后发热:多喝水,保持衣物干燥4腹痛:对症给予镇痛类药物5肝功能差者,术后护肝治疗6骨髓抑制的护理:给予营养及临床针对性支持7尿潴留:训练排尿,必要时上尿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公认的不能切除肝癌的首选疗法,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或减轻患者痛苦。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马松炎
【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5)6
【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无水乙醇瘤内注射(PEI)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TACE联合序贯PEI治疗;对照组(38例)行单纯B超导向PEI治疗.结果 TACE联合序贯PEI治疗组生活质量较高,两组缓解率及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TACE联合PEI治疗能有效的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总页数】2页(P673-674)
【作者】马松炎
【作者单位】惠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惠州,516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无水乙醇注射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效果分析 [J], 李德秀;邹灿
2.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注射32P-胶体、无水乙醇综合序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J], 张长青;吴伟岗;曾志雄;庄建良;徐明符;张万福
3.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注射32P-胶体、无水乙醇综合序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
分析 [J], 张长清;李彦豪;吴伟岗;曾志雄;徐明符;高秀荣;张万福
4.原发性肝癌综合序贯介入治疗与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对比研究 [J], 何秋玉;房太勇;李华东;李伯义
5.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注射^(32)P-胶体、无水乙醇综合序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J], 曾志雄;张长青;朱红;潘群雄;吴伟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路径(2011 年版)一、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ICD-10:C22.0)行规则性肝切除或非规则性肝切除术(ICD-9-CM-3:50.22/5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第 1 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第7 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第7 版)。
1.主要症状:上腹或肝区疼痛不适,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消瘦、乏力、体重下降,晚期可以出现恶病质。
2.体征:肝脏肿大以及肝硬化的体征。
3.影像学检查:B 超、动态螺旋CT、MRI。
4.实验室检查:血清AFP 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AFP>400ug/L 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即可考虑肝细胞癌的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第 1 版)、《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第7 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第7 版)。
1.根据术前检查所获得的资料,多学科评估结果。
2.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治疗方法。
3.患者满足肝切除术的条件:(1)(必备条件)患者的一般情况: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Child-Pugh A 级);或肝功能分级属 B 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恢复到 A 级;肝储备功能(如ICGR 15)基本在正常范围以内;无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性肿瘤。
2)可行根治性肝切除的局部病变须满足下列条件:单发肝癌,周围界限较清楚或有假包膜形成,受肿瘤破坏的肝组织少于30%;若受肿瘤破坏的肝组织大于30%,则需残肝组织不能低于全肝组织的50%;对多发性肿瘤,肿瘤结节应少于 3 个,且最大结节<5 厘米,且局限在肝脏的一段或一叶内。
tace的操作方法
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是一种介入
性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肝癌等恶性肿瘤。
以下是TACE的操作方法:
1.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确定手术
适应症。
术前需要评估肝功能、肿瘤类型、位置和大小等因素。
2. 麻醉:在手术室内,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确保患者
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3. 导管插入:医生通过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插入患者的股动脉或肱
动脉,然后引导导管到肝动脉的血管分支中。
4. 药物注射:医生通过导管向肝脏内注入抗癌药物,这些药物能直
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5. 栓塞:在注射药物后,医生会向肿瘤血管内注入栓塞剂,堵塞肿
瘤的血液供应,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6. 结束手术:完成药物注射和栓塞后,医生会拔除导管,结束手术。
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病情稳定。
总的来说,TACE手术是一种复杂的介入性治疗方法,需要经验丰富
的医生进行操作,同时患者术前术后需要密切监测和护理。
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临床路径
(2011版)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
二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
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包括患者病史(长期慢性
肝炎、肝硬化病史)、血清学指标(AFP、AFU等肿瘤标志
物升高)、肝肿大及肝区疼痛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
像学检查。
2.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结果:肝肿大或肝区叩击痛;腹
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肝内占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
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4年美国
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一般治疗(休息、清淡饮食)。
2.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
制过量钠盐摄入等)。
3.药物治疗:保肝药物、抗肿瘤药物、调整免疫药物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原发性肝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一).入院后3日内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肝肿瘤
标志物(AFP、AFU)、HBVM、HCVM、梅毒、艾滋病抗
体
3心电图、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4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
(1)腹部CT或MRI
(2)超声造影检查
(二).入院5日内必须做出肝癌的治疗方案
1内科姑息对症治疗
2 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
(1)适应证:肝癌体积较大;肿瘤血供丰富者;肿瘤
直径>5cm或者数量>2个
(2)术前准备:血常规,肝肾功能,PTA无严重异常
(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4)术后处理: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
理(发热应用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疼痛应用止疼药物)
3 肝癌热化疗术(微波、射频、无水酒精消融)
(1).适应证:单个或2个肿瘤体积较小;肿瘤乏血供;
肝转移癌的姑息性治疗;
(2).术前准备:血常规,肝肾功能,PTA无严重异常;
(3).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4).术后处理:心电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
理(发热应用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疼痛应用止疼药物)
七、出院标准
1.无明显自觉症状
2.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
3.无严重并发症
4.无严重电解质紊乱
5.超声造影评估疗效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
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等)转入相应路径
2.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肺部感染等转入相应路径
3.肝癌破裂出血及合并癌性消耗症状,需进一步诊治,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14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 完成入院病历及首次病程记录 □ 拟定检查项目 □ 制订初步治疗方案 □ 对患者/家属进行有关肝癌的宣教 □ 上级医师查房
□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并签署肝癌介入手
术同意书
□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 评估患者肝肾功能、凝血机制等影响介入手
术的指标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清淡饮食 □ 应用抗肿瘤及调节免疫药物 临时医嘱: □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AFP、HBV、HCV、梅毒、艾滋病抗体 □ 治疗前化验肝脏功能贮备测试检查 □ 心电图、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 必要时行:肝脏超声造影,肝脏强化CT以明确诊断 □ 其他检查(酌情) 长期医嘱: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清淡饮食
临时医嘱:
□ 评估肝肾功能、凝血机制及肿瘤大小、血供
等情况,选择合适肝癌介入术
□ 其他检查及治疗(酌情)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宣教 □ 健康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 根据医生医嘱指导患者完成相关检查 □ 完成护理记录 □ 记录入院时患者体重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监督患者血压、体温变化
□ 正确执行医嘱
□ 认真完成交接班
病情
变化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5天 住院第6-9天 住院第10-14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历记录 □ 行肝癌TAC术 □ 如患者肝肾功能不佳者可首先保肝综合治疗,择期行介入治疗 ToggleButton1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历记录 □ 对症处理介入术后反应可选择: 1.发热可应用解热镇痛药或物理降温 2.疼痛病人给予止疼处理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
患者可以出院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
记录、出院记录、出
院证明书和病历首
页的填写
□ 通知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注
意事项及随诊时间
□ 若患者不能出院,在
病程记录中说明原
因和继续治疗的方
案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清淡饮食 □ 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脾部分栓塞术) 临时医嘱: □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 介入手术医嘱,包括术前禁食、术区备皮、及手术中相关药物 长期医嘱: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清淡饮食 □ 情况允许停抗生素 临时医嘱: □ 根据病情需要下达 □ 术后1周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腹部B超。 出院医嘱:
□ 今日出院
□ 清淡饮食
□ 出院带药
□ 嘱定期监测肝肾功
能及腹部B超
□ 门诊随诊,1~2个月
查1次腹部B超,3-6
月复查强化CT以确
定肿瘤有无复发
主要 护理 工作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介入术后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 正确执行医嘱 □ 认真完成交接班 □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 监测患者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 □ 正确执行医嘱 □ 认真完成交接班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 出院指导
病情 变化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