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一)概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分为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和肝动脉栓塞术(TAE)。
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是指肝动脉插管连续滴注抗癌药物,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内,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达到治疗肿瘤,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命的目的。
肝动脉栓塞术是将导管选择性插入到肿瘤供血靶动脉(对血管的超选择),以适当的速度注入适量的栓塞剂,使靶动脉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又称饥饿疗法。
(二)适应症: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 HCC )患者,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
包括:1. 肿瘤占整个肝脏的比例<7o%。
2.多发结节型肝癌。
3.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者。
4.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完全阻塞但肝动脉与门静脉间代偿性血管形成。
5.肿瘤切除术前。
6.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复发。
(三)禁忌症1.肝功能严重障碍(Child-pugh分级C)。
2.凝血功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
3.门V主干完全被癌栓栓塞。
4.肿瘤广泛远处转移5.恶液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6.肿瘤占全肝比例>70%。
(四)术前准备1.查肝肾功能,凝血机制、血常规,心肺功能等。
2.做好解释,签署知情同意书。
3.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4.禁食水6-8小时。
5.术前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填写介入治疗交接单。
(五)术后护理1.穿刺点观察:术后按压20分钟,再加压包扎。
沙袋压迫6小时,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及血肿。
2.观察术肢血液循环情况: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3.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4.嘱患者多饮温水,促进造影剂排出,饮水时避免呛咳。
5.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1)疼痛:肝包膜紧张度增加所致。
解释疼痛的原因,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分散注意力,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
(2)恶心呕吐:高浓度化疗药灌注及碘油刺激胃肠所致。
做好解释,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如胃复安、托烷司琼等,及时清除呕吐物,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以及转移性肝癌等恶性肿瘤。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输送到肝动脉的肿瘤灶区域,并通过栓塞剂封闭肿瘤灶附近的血管,从而达到灭活肿瘤的目的。
方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操作一般需要经验丰富的放射介入医生和配备先进的设备。
下面是该手术的具体步骤:1. 术前准备在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之前,医生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病情、检查肝血管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导管以及确认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的用量等。
2. 麻醉术前,患者通常会接受局部麻醉。
医生会在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并注射局麻药物以麻醉该区域。
3. 穿刺在完成麻醉后,医生会用导引针穿刺股动脉,在X射线机的指导下将导管引入肝动脉。
经过逐层放置导管的过程,医生可以准确地将导管插入到患者的肝动脉。
4. 血管造影在导管插入到肝动脉之后,医生通常会进行血管造影以确定肿瘤灶的位置和血供情况。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药物输送和栓塞剂封闭提供准确的参考。
5. 药物输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肿瘤的特点,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这些药物会通过导管直接注入到肝动脉中,从而可以更高效地作用于肿瘤细胞。
6. 栓塞剂封闭在完成药物输送后,医生会注入栓塞剂来封闭肿瘤区域的血管。
栓塞剂通常是微小颗粒或者凝胶状物质,可以堵塞肿瘤灶的血供,降低其生存和生长的能力。
7. 检查和观察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会进行血管造影检查以确保栓塞剂的封闭效果。
同时,患者也需要进行密切观察,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优势和风险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风险。
优势•通过直接输送药物到肿瘤区域,可以提高药物的浓度,对肿瘤细胞产生更强的杀伤作用。
•栓塞剂的封闭可以减少药物的分散和泄露,提高药物在肿瘤灶区域的作用时间和效果。
•该手术可以减少全身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的负担。
风险•由于手术需要穿刺股动脉和插管到肝动脉,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血管损伤、感染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经皮穿刺股动脉,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插至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注射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可以持久阻断肿瘤血供,控制肿瘤的生长,使肿瘤坏死缩小。
常用的栓塞剂有碘化油和颗粒明胶海绵。
TACE是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
一般6-8周重复TACE1次治疗,可使肝癌明显缩小,再行手术切除。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E)是一种经皮股动脉穿刺造影时注入栓塞剂,化疗的区域灌注化疗药物,达到更彻底阻断动脉血流的目的,使肿瘤区抗癌药物的浓度升高,使肿瘤缩小。
现将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介绍给你。
1.心理准备:随着手术和监护支持方法的改进,肝脏肿瘤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这一治疗方法,危险性小,疗效佳,可取得改善症状,缩小肿瘤的效果。
2.术前准备:术前一天,为您作皮肤准备,并作药物过敏试验,备皮完毕后最好洗个澡或清洁皮肤,手术日晨贴身更换手术衣裤。
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
手术前禁食禁水4—6小时,以免术中呕吐,术前排空膀胱。
3.关于手术疼痛的问题,您不必担心。
手术方法不用手术刀只不过用粗一点的针头,在您的腹股沟作动脉穿刺,而且给局部麻醉,您部会感到那么疼痛。
4.术后您有可能遇到的一些不适的问题:(1).您术后回到病房,我们会为您测血压,脉搏,观察伤口。
(2).术后您也许会遇到一个苦恼是排不出小便,主要原因是不习惯在床上排尿。
而导尿不仅增加泌尿道感染机会,而且在插导尿管时会引起疼痛,只要保持稳定心理,不要着急,床上排尿是完全可能的。
(3).术后活动:术后早期(24小时)病人应平卧床上,少活动,尤其术后6—12小时内,应限制穿刺侧下肢活动,尽量保持伸直位,床上排尿时下肢不能弯曲。
以防伤口出血。
一般穿刺伤口处用宽胶布固定,沙袋压迫6—12小时,注意穿刺点有无出血及血肿。
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都可引起伤口出血,应尽量避免。
咳嗽时尽量用手按压伤口。
24小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下床活动。
(4).由于化疗反应,病人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医生会给您用些止吐药以改善症状。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名词解释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简称TACE)是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
在该手术中,
医生会通过动脉通路将化疗药物直接输送到肝癌病灶所在的供血动脉中,与栓塞剂一起注入,使肝癌血供中断,并将药物集中在肝癌区域,从而起到局部治疗的效果。
术中首先通过股动脉穿刺插管,然后利用血管介入技术将导管引导到肝动脉,确保给药器具和栓塞剂进入到肝癌区域。
随后,通过肝动脉输入经选择的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同时栓塞剂被停滞在肿瘤区域内,使其血供降低,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的副作用,同时有效提高药物在肝肿瘤局部的浓度。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适用于肝癌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可达到减轻肿瘤负担、缓解疼痛、延长生存时间的效果。
TACE术名词解释TACE是一种介入性肝癌治疗方法,全称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肝癌病灶的动脉血管中,从而达到破坏肝癌细胞的目的。
TACE术语汇总:1. 动脉化疗栓塞(TACE)TACE是一种介入性肝癌治疗方法,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肝癌病灶的动脉血管中,从而达到破坏肝癌细胞的目的。
2. 栓塞剂(Embolizing agents)栓塞剂是一种介入性治疗中用于堵塞血管的物质,可以阻断肝癌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3. 支架(Stent)支架是一种介入性治疗中用于支撑血管的物质,可以减少血管堵塞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4. 碘油(Iodized oil)碘油是一种介入性治疗中用于注射到肝癌病灶的物质,可以增强肝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治疗效果。
5. 射频消融(RFA)射频消融是一种介入性治疗中用于破坏肿瘤组织的方法,可以通过高频电流将肿瘤组织加热,从而达到破坏肿瘤组织的目的。
6. 微波消融(MWA)微波消融是一种介入性治疗中用于破坏肿瘤组织的方法,可以通过微波加热将肿瘤组织加热,从而达到破坏肿瘤组织的目的。
7. 肝内动脉(Hepatic artery)肝内动脉是一种介入性治疗中用于输送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到肝癌病灶的血管,可以实现精准治疗。
8. 肝静脉(Hepatic vein)肝静脉是肝脏中的一种血管,负责将血液从肝脏中排出,是TACE 治疗中需要避免损伤的重要血管。
9.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多数发生于肝脏,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10.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herapy)介入治疗是一种以介入手段为主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TACE、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总结:TACE是一种介入性肝癌治疗方法,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肝癌病灶的动脉血管中,从而达到破坏肝癌细胞的目的。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宣教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介入治疗,常用于治疗肝癌。
本文旨在介绍这种治疗方式的注意事项,并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TACE是一种微创治疗肿瘤的技术,不开刀,且毒性较全身化疗小。
治疗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在大腿根部局部麻醉,经股动脉插入导管进行肝动脉造影,找到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给肿瘤供血的动脉。
然后将导管插入给肿瘤供血的动脉,直接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化疗药物消灭肿瘤的同时阻断其供血的动脉血管,使肿瘤缺血坏死、萎缩。
在进行TACE之前,需要做一些检查来评估病人的身体状态能否接受这种治疗,包括抽血化验(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碘过敏试验、心电图等。
此外,需要戒烟、戒酒,以减少治疗后发生肺部及心血管等方面的并发症。
如果出现发热、腹痛、头晕、虚脱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治疗后病人需要卧床休息12~24小时,因此需要练在床上解便以防术后不惯。
术前1天需要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等。
护士还会为病人剃除治疗区域的毛发,以利于医生操作和预防伤口感染。
术前需要禁食6~8小时。
手术开始前请排空大小便,取下假牙、手表、手机、戒指、耳环等交给家属保管。
黄疸或腹水病人需要特别注意。
黄疸病人需要剪短手指甲及脚趾甲,不可抓挠皮肤。
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外用药物涂抹皮肤患处,或口服抗过敏类药物,以减轻痒的症状。
有皮损时不可用肥皂或热水擦洗皮肤、不可用热水泡脚,以免再次刺激皮肤造成破溃,引起感染。
可用沐浴球轻擦皮肤,或用温水清洁皮肤后涂抹橄榄油润滑皮肤。
腹水病人需要卧床时背部可垫软枕,以利于臀部皮肤透气。
双下肢屈曲稍错开,两膝间垫薄枕,以免膝部内侧皮肤受压。
至少每2小时在家属或护士的协助下翻身1次,以防出现压疮。
尽量不要长时间用双手或双肘部按压腹部,以免局部受压时间过长,造成腹部血液循环不畅。
术后需要注意预防出血。
术后需要保持平卧。
医生会用绷带对穿刺处进行加压包扎,绷带通常在术后24小时拆除。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简介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常用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方法,与手术切除相比创伤小,恢复快,对小肝癌与手术切除有相当的疗效果,适用于不能手术的中晚期患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操作方法是从股动脉穿刺插管、直到肝叶或肝段动脉注射化疗药物,然后插入肿瘤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和明胶海绵等栓塞剂,堵塞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缺血坏死。
TACE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只有完全门静脉癌拴阻塞和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是其禁忌症,其余大多数患者都可进行TACE治疗。
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无水酒精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可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在20世纪80年代已开始普遍应用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其治疗效果基本肯定。
方法一般是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至肿瘤中心,注射无水酒精,常用剂量2—3ml/cm。
适用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因肿瘤部位特殊、或严重肝硬化、或伴其他脏器功能损害不宜手术切除和切除后复发者。
但有中、大量腹水,重度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病变广泛,结节超过5个,或接近肝包膜,有肝内或远处转移,全身功能差及酒精过敏者,不宜应用。
射频消融术射频就是利用中高频电磁波产生的热效应,使细胞内的蛋白质等生命物质变性,脂质溶解细胞膜破坏,引起肿瘤凝固坏死,对手术中发现不能切除的病灶可同时应用射频治疗。
近年来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开始进入临床,取得与无水酒精注射相似效果,受到国内外肝癌专家关注。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FU),HIFU以超声波为治疗源,利用超声波的可视性,软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学特殊,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在肝内肿瘤处,产生高能效应,使焦点区内肿瘤组织破坏,而焦点区外组织部损伤,从而安全有效的破坏肿瘤组织。
除以上常用方法外,尚有冷冻治疗、激光治疗、放射介入治疗、基因治疗等均已在临床应用,但目前原发性肝癌上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所应用的各种方法多是姑息性治疗,无论手术切除或非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它们之间有互补作用。
因此,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进展,除积极开发新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联合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决不是各种治疗方法简单的叠加,而是根据疾病特点,患者身体状况及家庭经济条件,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应用两种以上方法联合或序贯治疗。
近几年逐渐发展了以TACE为轴心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多种综合治疗模式,如TACE+手术切除、TACE+无水酒精注射、TACE+射频消融术、TACE+放射治疗、TACE+基因治疗、TACE+肝移植等。
目前国内多家医院在协作完成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规范化方案,届时将有力推动我国原发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工作的开发展,对临床工作起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门静脉有无癌拴、有无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肝功能情况,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介入治疗对象的选择等都是影响肝癌远期疗效主要因素。
患者只有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