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癖消颗粒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乳腺增生症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观察
朱云朋;王辉;陈威鹏;刘江波;韩志敏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40)3
【摘要】目的:观察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三苯氧胺治疗,观察组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
治疗后两组乳房肿块大小与乳房疼痛评分均下降
(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
随访6个月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效果较好,并可减少复发。
【总页数】3页(P404-406)
【作者】朱云朋;王辉;陈威鹏;刘江波;韩志敏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445.58
【相关文献】
1.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效果观察
2.消乳散结胶囊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3.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观察
4.观察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
5.穴位按摩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增生经方治验乳腺增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乳腺非炎性疾病,属袓国医学“乳癖”范畴,四逆散源于《伤寒论》,有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之效。
米某,女,2003年8月24日初诊。
患者自述一年前洗澡时触及双乳发现肿块,每于行经及情绪波动时,双乳疼痛加重,伴有,心烦易怒。
曾自行服用“乳癖消”、“ ”等治疗,症状好转,未予理会。
近日因和他人争吵,双侧乳腺疼痛加重,特来我处求诊。
现双侧乳房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条索状,肿块边界不明显的肿块,小者如粟粒,大者直经可逾3~4cm,质地稍硬韧,有触痛,可活动,乳头无溢液,腋下未处及肿大的淋巴结,乳房外观无明显异常。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经红外线扫描诊断为双侧。
嗳气乳安片乳腺增生辨证:肝失调达,痰瘀凝滞。
治法:舒肝解郁,行气化痰,活血通络。
处方:柴胡10g,白芍20g,甘草10g,炒枳实15g,当归12g,川芎6g,皂刺30g,浙贝母4g,水煎服,5剂。
二诊:服上方后双侧乳腺肿块变软,疼痛未作,效不更方,服上方共20剂痊愈。
按:乳腺增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乳腺非炎性疾病,多为,属袓国医学“乳癖”范畴。
乳房乃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肝主疏泄与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情志不舒,气机不畅则郁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血失和,经络滞涩则化为乳内肿块。
笔者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滞,痰瘀凝结所致。
《医宗金鉴》曰:“忧思恚怒,气郁血逆,与为凝结而成。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有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之效。
方中柴胡、枳实解郁开结、疏畅气机。
白芍、甘草敛阴养血,正所谓:“理其气者,必调其血”。
当归以养血为主,川芎以行气为最,二药伍用,气血兼顾,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自除,瘀去则痛自止,有“通则不痛”之义。
皂刺可软坚散结,浙贝母长于清火散结,诸药相合,则肝气调畅,瘀行痰消,故奏其效。
唐汉钧·乳腺增生症证治经验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乳腺病首位,约占60%~70%,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结块,并多随月经周期或情志改变而变化。
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及对乳房疼痛症状的影响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和乳房不适等症状。
乳腺增生病因复杂,但与内分泌失调、情绪压力、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乳腺增生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治疗乳腺增生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但存在着疗效不明显、复发率高的问题。
而在近年来,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治疗乳腺增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是将中医传统的“三才”疗法与现代的乳腺治疗手段相结合,通过肌肤穴位灸法、乳腺导管灌注和中药内服等手段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疾病。
这种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无创、并发症少,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和认可。
一、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的治疗效果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通过中药导入、经络调理、内外结合等方式对乳腺增生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调节女性体内的内分泌,改善乳腺组织的微循环,促进病灶的吸收和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据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治疗乳腺增生有着良好的疗效。
在一定疗程内,患者的乳房胀痛、肿块和不适等症状明显缓解,甚至消失。
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不仅可以缩小乳腺增生肿块,还可以减少乳腺导管扩张,提高乳腺组织的免疫力,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在提高治愈率的还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乳腺增生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乳腺疼痛,这种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通过改善乳腺微循环、调理体内气血,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乳腺疼痛症状。
据临床观察数据显示,在接受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乳腺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疼痛症状甚至完全消失。
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乳腺组织的营养供给,使得患者的乳腺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疗效确切: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不仅可以缓解乳腺增生患者的症状,还可以促进病灶的吸收和消失,预防疾病的复发。
董氏针灸治疗乳腺疾病的案例分享!(1)女,33岁,医院检查结果乳增生病。
来时左边乳房胀痛难受,健侧下针:灵大、建中、肩中、外三关、三重、驷马、上三黄、四花、门金,下针的时候让患者轻轻按揉乳房胀痛处,下完针痛苦全部消失,患者直呼神医。
(2)一女友左乳有硬块结节,前期来针了两次,用肩中、建中、肩峰、外三关、双龙,有改善,因怕痛,未继续针灸。
昨日又来,说结节又变大了,闲聊中说起家事,跟家人生气。
此病严禁生气。
昨日再给她针灸,按原方加上三黄、木穴,左边门金穴做引起,边嘱其按摩乳房,边给她做心里疏导,按摩到三十分钟时,她很惊喜的告诉我,说两大肿块块变小,并开始变成了一粒粒的小子了,乳房也变得柔软冰凉。
留针一小时,基本消退了。
(3)胆结石、乳腺结节肩颈,这个人寒大,先在膀胱经刮痧再放血,手六针,灵大、二角明、胆穴、腕顺一二、三其,火硬、火主、木斗、木留,脚排寒两个多小时,小手臂同样排寒两个多小时。
调理后患者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
刺血结合针灸神效。
(4)一乳腺癌手术后化疗的患者扎针。
患者恶心呕吐,四肢凉麻。
对她进行董针治疗,取穴:门金、火主、火硬、四花、通关、通肾、通背、土水、灵大、手三火、中白、下白。
针后20分钟后有所好转。
留针50分钟,症状基本消失。
第二天随访,效果稳定。
(5)女44岁,有一个乳房多个包块,包块大的小馒头似的,小的有胡豆大,左右乳都有,扎了7次左右明显变软变小:双龙1、2,足三重,上三皇加肾关(她尿频),驷马,均双取;有时肩六针妇科,还巢,腕顺1、2,外三关,下三皇、火主,双取,隔2天分枝上下放血,而每次都是放了血,第二天她会很高兴的告诉我小了、软了。
(6)乳腺增生(肿块),女性21岁,来时乳房胀痛难受,乳房里有肿块,针:健侧肩六、灵大、妇科、四花、驷马、上三黄、三重、外三关、对侧门金,下针时让其慢慢按摩乳房下针不到十分钟,乳房肿块和结节都消失了。
(7)三重穴配外三关,调理好了三期的乳腺增生患者。
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45例壮医经筋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的作用。
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
结合疏肝消癖散,对于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45例的疗效经验。
一、疾病特点及相关症状肝郁气滞是乳腺增生的常见病因,主要症状包括乳房胀痛、乳腺组织增生、乳腺囊肿、月经异常、情绪不稳等。
肝郁气滞导致气血不畅,乳腺组织受阻,从而出现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等症状。
二、治疗原则三、治疗方法1. 壮医经筋疗法壮医经筋疗法是一种利用推拿、按摩、拔罐等手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疗法。
在治疗乳腺增生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推拿乳腺、背部、腹部等部位的经络和穴位,疏通气血、舒筋活络,改善乳腺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
2. 疏肝消癖散疏肝散结消癖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以当归、川芎、香附等药物为主要成分,具有疏肝理气、消癖散结的作用。
服用疏肝消癖散可以改善肝郁气滞的症状,缓解乳腺组织的增生和囊肿。
四、治疗效果我们收治了45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并采用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进行治疗,经过观察和随访发现,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乳房胀痛明显缓解,乳腺组织增生的情况有所减轻,乳腺囊肿明显变小,月经恢复了正常,情绪也得到了调节。
临床疗效良好,达到了显著缓解和治愈的效果。
五、经验总结针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
在饮食和生活方面也需要注意调理,避免情绪波动和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45例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获显效
某女士,45岁。
患双侧乳腺增生症5年,经多次体检,病情有发展,医生提示定期复查。
现将我治疗该患者的情况介绍如下:我在研读杨维杰前辈所著《董氏奇穴针灸学》(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过程中,发现此书中对于治疗妇科疾病包括乳腺增生有些独特穴位,我便把其中一些穴位挑选出来,组成了两个方子:一是将妇科穴、下三皇加气海组成一个方子。
二是将三重穴倒马,四花中、副加膻中组成第二个方子。
我用这两个方子轮换给该患者治疗共六个疗程(注:两个方子中的穴位互有调用。
一个疗程为7天,两个疗程中间稍有休息)。
针灸治疗结束后,该患者再次到医院检查,结果没有再发现乳腺增生症状。
当时该患者反复说明曾多次检查确有增生,并出示以前体检记录。
此医生于是又请来另外一位医生共同检查,结果还是正常,未发现有增生。
到现今已过了两年,该患者乳腺增生症始终没有复发。
此例明证,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确有显效。
但因我对董氏奇穴治疗乳腺增生的用穴方法、机理理解比较肤浅,所以将此例提交到论坛,烦请各位师友给以指教。
王全民:
这两个董氏针灸对乳腺增生的处方,用的很好。
在1973年董师亲自编着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有关乳房方面毛病,除了董氏奇穴外,也用了十四经的穴道,请叁考。
乳腫大:
-指三重穴
-三重穴(包括乳癌,乳痰,乳疼)
乳痛:
-陽輔穴/光明穴/外丘穴。
临床研究36我科通过总结临床实践,将具有镇痛止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小金丸、藏药独一味以及具有攻坚散结、清热解毒之功的乳癖消联合应用于乳腺纤维瘤样增生患者之中,效果甚佳,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45岁;②经红外线扫描确诊为乳腺纤维瘤样增生者;③患者意识清楚,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乳腺纤维腺瘤、肿瘤等其他乳腺疾患者;②有严重躯体疾患者;③有严重精神疾患者;④有药物及酒精依赖史者;⑤对上述药物过敏或者出现严重不适者。
根据上述标准,将2013年5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138例乳腺纤维瘤样增生患者纳入研究。
1.2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37.5±1.5)岁;病程:1~7年,平均(3.7±0.6)年;婚姻状况:未婚者28例,已婚者110例;患病情况:双侧者100例,单侧者38例;月经情况:正常者27例,异常者111例。
1.3病例分组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平行对照分为2组,即:小金丸、独一味联合乳癖消干预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小金丸、独一味联合乳癖消干预乳腺纤维瘤样增生138例临床观察谢生科 周晓东怀化市五三五医院 湖南省怀化市 418000【摘 要】目的:观察小金丸、独一味联合乳癖消干预乳腺纤维瘤样增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门诊收治的138例乳腺纤维瘤样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小金丸、独一味联合乳癖消干预组(简称观察组)以及红金消结胶囊干预组(简称对照组),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有效率89.86%,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15例,有效率78.26%,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金丸、独一味联合乳癖消干预乳腺纤维瘤样增生临床效果较佳,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样增生;小金丸;独一味;乳癖消;疗效红金消结胶囊干预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69例。
乳癖消片乳癖消片是治疗乳腺增生和乳腺炎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国家医保甲类品种。
乳癖消片由:鹿角、蒲公英、昆布、天花粉、三七、赤芍、海藻、漏芦、木香、玄参、牡丹皮、夏枯草、连翘、红花组成的处方。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活血消痛,清热解毒。
用于痰热互结所致的乳癖、乳痈,症见乳房结节、数目不等、大小形态不一、质地柔软、或产后乳房结块、红热疼痛;乳腺增生、乳腺炎早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
3片tid包装:36片或72片。
鹿角性味归经:咸,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
用于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
临床应用: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等证。
现代多用来治疗心脏疾病、乳腺疾病、性神经官能证以及骨关节疾病。
主要化学成分:鹿角含胶质25%,磷酸钙50%-60%,碳酸钙及氮化物。
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多毛鹿角正丁醇提取物(BETA)50mg/kg腹腔注射给于大鼠,可见大鼠肝和脑组织中线粒体的单胺氧化酶(MAO)活性被明显抑制。
体外实验亦证明具有对MAO抑制活性。
鹿角提取物40mg/kg,可使氟烷轻度麻醉狗心搏出量明显增加。
蒲公英性味归经:苦、甘,寒。
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临床应用:1、用于疮痈,乳痈,内痈。
(本品善清泄热毒,消痈散结。
)2、用于热淋,黄疸。
(本品有苦泄清利、通淋之效。
)主要化学成分: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胆碱、菊糖、果胶等。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能抑制胃酸分泌,有抗溃疡和保护胃粘膜作用。
提取液还能拮抗内毒素。
昆布性味归经:咸,寒。
归肝、胃、肾经。
功效:消痰散结,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瘿瘤、瘰疬等症。
(本品具有良好的消痰散结之功,尤善治痰滞经络、郁结成肿块诸证)2、用于水肿、脚气浮肿等证。
乳癖消片联合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271.44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207-02【关键词】乳癖消片;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乳腺增生症是女性的常见病之一,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有西药和中药。
西药三苯氧胺及其衍生物治疗乳腺增生已得到临床证实[1],但它同时也有一些明显的副作用。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比较安全,但疗效差异较大。
本研究旨在探索乳癖消片逍遥丸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导向作用。
1 临床资料将2003至2007年我院门诊收治的152例确诊为乳腺增生 [2]的女性病人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
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58 岁,平均年龄为34.5岁,病程3个月至10年不等,平均12个月。
全组病人皆有乳房胀痛,其中115人为周期性疼痛,一般在经前5~10d开始,持续6~12d,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另37例为非周期性疼痛,全组病人均可在乳房内扪及质地硬韧的区域、腺体增厚部分、颗粒状或条索状改变,界线不甚清楚,触之有疼痛。
有32例曾经接受过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13例曾应用过三苯氧胺治疗,但因副作用较大而停用。
2 用药选择 2.1乳癖消片(红药牌),纯中药制剂,沈阳红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鹿角、蒲公英、昆布、天花粉、鸡血藤、三七、赤芍、海藻、漏芦、木香、玄参、牡丹皮、夏枯草、连翘、红花,有软坚散结、活血消痈的作用。
2.2逍遥丸,纯中药制剂,哈药三厂生产,主要成分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灸甘草、薄荷,具有活血化淤、消散结、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3 用药方法乳癖消片6片/次(1.92g/片)并逍遥丸9.0g/次,3次/ d,温开水送服,连用三个疗程(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经期停服),用药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4 治疗效果4.1 疗效标准①显效:乳房胀痛消失,乳腺硬韧,增厚区域消失或显著缩小、质软。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
关于《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乳腺增生是女士所要遭遇的一种健康风险,尽管乳房是女士较为关心的地区,可是乳房疾病還是让很多女士而为痛楚。
乳腺增生尽管对比于乳腺癌是较为轻的病症,可是女士也不可以小瞧这类病症,乳腺增生如果不加以控制得话就非常容易往乳腺癌的方位发展趋势。
如今针炙疗法乳腺增生的方式较为时兴,下边就给大伙儿介绍一下吧。
第一步、选穴:以膻中、屋翳、合谷穴,足三里主导穴。
肝郁气结者配太冲穴;肾气虚者配太溪穴;伴随月经不调者配三阴交,伴胸闷气短困痛者配外关。
第二步、实际操作:以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病人乳根处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处;余穴以直刺主导。
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配G6805-Ⅰ型电针仪,选用亲疏波,抗压强度以病人能承受为宜;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一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治疗过程,治疗过程间距3~5天;生理期医治中止,医治期内别的医治药品所有停止服用。
第三步、感受:乳腺增生病具体表现为疼痛有硬块,中华民族医药学觉得主要是因为气愤、损肝、忧虑伤脾致血气郁积于乳房而成癖。
气血瘀滞堵塞,不通则痛,扎针医治的关键功效取决于输通血气,调理月经止疼使经脉顺畅,血气调合,进而做到消肿消结之效。
乳腺增生针对女士而言是一种病症,是需要马上医治的,一刻也不可以容缓!女士应定期到医院开展乳房检查,清查乳腺增生等病症,一旦发觉了乳腺增生的病症就需要马上医治,可以用中医针灸针炙疗法乳腺增生的方式来开展,一般是沒有副作用的。
乳癖散结胶囊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病
孙玲;孙菲菲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2(10)7
【摘要】目的观察乳癖散结胶囊联合丹栀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经确诊的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乳癖散结胶囊联合丹栀逍遥丸组(联合治疗组)115例,乳癖散结胶囊组(单独治疗组)98例.联合治疗组口服乳癖散结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和丹栀逍遥丸每天两次,每次6g,单独治疗组口服乳癖散结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疗程均为45d.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分别观察2组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3.7%,单独治疗组有效率63.7%.联合治疗组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有效率较单独治疗组高.2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药物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对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治疗组.
【总页数】2页(P117-118)
【作者】孙玲;孙菲菲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南阳,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南阳,4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乳癖散结胶囊联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2.耳穴埋豆法联合中医外治结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
3.乳癖散结胶囊联合热疗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观察
4.乳癖散结胶囊与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5.乳癖散结胶囊联合全科治疗仪热疗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癖的辩证施治乳癖(lumpinbreast)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中青年妇女。
乳癖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
西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如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
【病因病机】本病多与情志内伤、忧思恼怒有关。
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津液凝聚成痰;复因肝木克土,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痰浊内生;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
八脉隶于肝肾,冲脉隶于阳明,若肝郁化火,耗损肝肾之阴,则冲任失调,《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
”所以本病多与月经周期相关。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病在胃、肝、脾三经。
【辨证】主症单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胀痛或压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可动,增长缓慢,质地坚韧或呈囊性感。
兼见肿块和胀痛每因喜怒而消长者,证属气滞痰凝;若每于月经来前加重,月经过后减轻者,则为冲任失调。
【治疗】1.辨证分型治疗乳癖的中医分型甚多,有的分二型,有的分三型,直至四型、五型、六型、七型等,甚或更多。
有的过简,有的太繁。
•但总不外乎肝郁气滞、气滞痰凝、血瘀痰凝、冲任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等。
各家的意见虽不尽一致,但其病机都离不开上述观点。
李积敏博士治疗乳癖(乳腺增生症),在临床上辨证分为四型进行论治。
1.肝郁气滞:肝郁不舒,乳房胀满,结块胀痛随喜怒消长,时有刺痛,两胁胀痛,口苦烦燥,舌淡苔薄白,脉弦或细弦。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2.冲任失调:乳房结块,隐痛或刺痛,痛有定处。
经前肿块明显增大,经后减小变软,或伴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症。
舌淡红苔白,脉细濡。
方药:归肾汤(《景岳全书》)加减。
3.脾虚痰凝:乳房肿块较大,但生长缓慢,质坚胀痛,表面光滑,推之可移,边界清楚,乳房外形不变。
针灸治疗乳癖的效果文章目录*一、针灸治疗乳癖的效果1. 针灸治疗乳癖的效果2. 对乳房不好的做法3. 如何正确穿戴内衣*二、吃什么可以预防乳癖*三、如何按摩预防乳房下垂针灸治疗乳癖的效果1、针灸治疗乳癖的效果乳腺增生症的针灸治法,或疏肝,或理气,或疏肝理气并用,皆可奏效。
乳房位于胸前部,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
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外线,乳头平第4肋或第5肋水平。
而身柱与至阳穴正当乳房解剖界限之上限与下限之间。
其临证用刺法,可有效通调两乳间失畅之气机。
身柱穴临证常以之治疗痈疽疔疮为著,尤善托疮排毒。
身柱透至阳穴实际是起到了通调乳房部气机,托疮排毒,软坚散结的功效。
从身柱穴向下成30°角进针,贴近皮肤使针沿皮下缓刺入,直透到至阳,行泻法,每次留针1小时。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看疗效。
常用此法治疗乳腺增生。
如患者肝火太盛则酌加太冲;阴虚则酌加太溪;气血亏虚则酌加足三里、脾俞;月经不调则酌加三阴交。
或太冲+合谷穴针刺法可疏肝理气。
2、对乳房不好的做法服用避孕药去除青春痘,或用避孕药让乳房变丰满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长期服用会使女性内分泌失衡,造成月经不调,这样只会使胸部越来越小。
过量的运动或运动时不注意内衣穿戴则可能伤害乳房。
过小的胸罩会影响胸部的发育,而长期穿戴过大的胸罩又可能导致胸部下垂。
随着年龄的变化以及婚前婚后或孕育前后,女性的乳房大小会发生变化,这时选购胸罩就要调整尺码,试过之后再买。
3、如何正确穿戴内衣穿胸罩时方法错误,也会使胸部变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把胸罩扣好,然后调整肩带,身体前屈,用手将整个乳房及周围的脂肪都塞进罩杯里,使之显得充实饱满,也可避免乳房脂肪外移,使乳房越来越小。
吃什么可以预防乳癖1、白菜中含有的的微量元素能帮助分解同乳腺癌相联系的雌激素。
而白菜中的纤维素不但有润肠、促进排毒之功,还可以促进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
乳癖消颗粒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乳腺增生症
目的观察乳癖消颗粒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12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均口服乳癖消颗粒,月经期停用。
治疗组联合揿针穴位埋针。
连续治疗3个月。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乳癖消颗粒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乳腺增生症安全、有效、并可降低复发率。
标签:乳腺增生;乳癖消颗粒;揿针;穴位埋针
乳腺增生是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多见于25~50岁女性。
此病的发生主要与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特别是卵巢功能失調,导致乳腺组织中乳腺的末端乳管和腺泡以及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并伴有淋巴细胞浸润所致。
本病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主要临床症状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1]。
乳腺增生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
乳癖的发生与肝、脾、肾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冲任失调为乳腺增生发病之本,肝气郁结,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2]。
结合中医理论,2014年1月~6月,我们采用乳癖消颗粒联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6月,本院门诊病例120例,依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3|,符合以下诊断标准者:①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②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③乳腺B超,钼靶X线或红外线扫描结合针吸或活检排除乳癌或乳腺纤维腺瘤等其它乳腺疾病。
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
治疗组60例患者中,未婚21例,已婚39例;年龄19~54岁,平均(35.30±5.96)岁;病程1~20个月,平均(3.65±
2.33)个月。
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未婚20例,已婚40例;年龄20~55岁,平均(37.35±5.77)岁;病程1~21个月,平均(
3.78±2.36)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均口服乳癖消颗粒(哈尔滨泰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0028,规格为每袋8g,批号为20120624),月经前15d饭后服用,月经时停服,3次/d,1袋/次,开水冲服;15d为1个周期,3个月为1个疗程。
治疗组联合揿针穴位埋针。
选取乳根、人迎、膻中、期门、足三里为主穴。
根据不同类型乳腺增生患者选取太冲、乳根、章门、期门、合谷、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阿是穴等为副穴。
7组穴位(5主穴2副穴)为一单位,24h更换1次,
每月15d,3个月为1个疗程。
1.2.2观察方法疗效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4]。
近期痊愈:肿块及疼痛完全消失。
随访观察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
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或结节数量减少在1/2以上,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
随访观察3个月经周期无加重。
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或结节数量减少不及1/2,但增厚腺体明显变薄,疼痛有所减轻或不明显。
无效:用药3个月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者;疼痛不减轻或反而加重;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
3.3%,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2.2两组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有效者随访52例,随访率86.7%;对照组治疗有效者随访50例,随访率8
3.3%;随访时间3~6个月。
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7.69%,对照组复发为10例、复发率20.0%,P<0.05。
3讨论
据统计,目前乳腺疾病已占据女性全身疾病的第1位。
其中乳腺增生又占75%左右。
乳腺增生具有易复发性和多向性发展的特点。
特别是不典型乳腺增生患者有恶变的可能[5]。
因而受到医学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应当积极防治。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乳腺增生是由于内分泌失衡、雌激素相对增高所致。
现代医学治疗乳腺增生多以激素类药物为主。
以抑制或拮抗雌激素作用为治疗手段。
但不良反应较大且干扰内分泌系统,一般是在短期、少量、应急情况下使用[6]。
而中医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乳腺增生属”乳癖”范畴。
乳癖的发生与肝、脾、肾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
主要病机有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郁脾虚,痰凝血瘀;肾元亏损,冲任失调。
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兼调摄冲任为主。
乳癖消颗粒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积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
同时经临床研究表明,碘具有促进卵巢滤泡黄体化从而减少雌激素生成的作用[7]。
在治疗组中,同时配合揿针穴位埋针治疗乳腺增生症,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了总有效率,降低了复发率。
揿针疗法古已有之,《素同·离合真邪论》有”静以久留”的刺法。
揿针是久留针的一种发展。
针埋入皮下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
揿针穴位埋针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作用持久,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通过刺激穴位能疏通经气,调和气血,并通过长时间从皮部发挥针刺电化学作用及调和气血的作用大大提高疗效。
选取主穴为乳根、人迎、膻中、期门、足三里。
乳房主要由肝胃两经所司,乳根、人迎、足三里可疏通胃经气机,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此外,足阳明之标在人迎,另据气街理论,胸气有街,其腧前在于人迎,且人迎穴近乳房,故人迎穴对本病尤为有效。
膻中为气之会穴,且肝经络于膻中,期门为肝之募穴,两穴均位近乳房,故用之既可疏肝理气,与乳根同用,又可直接通乳络消痰块。
诸穴同气调则津行,津行则痰化,痰化则块消。
综上所述,乳癖消颗粒联合揿针治疗乳腺增生症,依照中医药学基本理论,集中医药、针灸、穴位刺激等多元化治疗为一体,具有科学性和使用性。
安全,有效,并能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高新彦,杨援朝.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经验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
[2]高新彦,杨援朝.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经验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3.
[3]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1-108.
[4]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57.
[5]王非,吴开明.中医对乳腺增生症的认识及实验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622-623.
[6]曹月敏.现代乳腺外科学[M].石家庄:河北医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5.编辑/孙杰。